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28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心得了。那么讀書心得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
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們的老師有無責任呢?你的心情平靜嗎?除了每天面對教科書和那一班學生外,你有什么愛好嗎?一個人喜歡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響別人,不違反法律,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作為學生,我們當老師的還是應該給以適當的引導,畢竟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那么應該培養(yǎng)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這里給我們提了兩點建議:
一是閱讀。我們可以看出,在他的這么多的建議里,不止一次提到閱讀,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他還說,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他還強調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認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應當引導每個學生去接近的愛好的發(fā)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別喜歡一門學科。然后由這門學科引申開去,去參加與此學科有關的各種活動,思考與此有關的各種問題。從而確立起自己的愛好,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反問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讓你的學生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了嗎?
在他的第二十八條建議里,他強調了“勞動”的重要性,這種勞動主要是指動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隨便什么樣的勞動,而是指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讓他將各種事實聯(lián)系起來去考慮。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就出自這一條建議中。在這條建議中,他不僅強調閱讀,而且將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說,我看到,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鉆研的智慧。確實包含思想的手工勞動對于鍛煉學生的智慧,促進他思維的發(fā)展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這條建議里蘇霍姆林斯基還列舉了四種應當使學生選擇的勞動方式,在我看來,在四五十年前蘇聯(lián)能夠進行的這些勞動,在我們中國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條件達不到,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這樣去做。像他說的那些設計制作各種裝置、機械、儀器的活動室,那些家業(yè)實驗活動基地,有幾所學校愿意去做呢?特別是農業(yè)勞動,他說,我深信,農業(yè)勞動——這是最能啟迪智慧的勞動活動的種類之一?墒牵谖覀兊某擎(zhèn)學校,幾乎已經絕跡了。這不知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我才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的一小部分,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著作中蘊涵著很深的教育理論,只有認真去閱讀,才能夠體會到那么一點點,所以我會認真的把這本著作讀完。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
最近認真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教師,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寫反思等,可說到收獲卻不大。有時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志上搜索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這本書中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博覽群書,善于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币煌八绮惶砑,也有用盡的時候。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贏得自身的發(fā)展。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xiàn),要想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教師必須不斷讀書學習,從中總結更多經驗,發(fā)揚優(yōu)點,改進缺點,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成績。
一、讀書提高內在素質。
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自身發(fā)展和適應職業(yè)的必由之路。"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同時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必須動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優(yōu)勢,讓人們切實感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動提高自己的內在素質,真正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二、讀書提高教學水平。
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教師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在學生眼里成為“老古董”。這樣教師在學生眼里就失去了威信,而威信是維系師生關系最牢靠的鎖鏈。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內容就越生動有趣、海闊天空,教師的魅力在于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淀,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yǎng)、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的尊重的態(tài)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
讀完這本書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也讓我知道了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彼宰屛覀兯械睦蠋煻紒頍釔圩x書吧!為自己訂一個終身學習的計劃,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并優(yōu)秀的教師。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3
我認識了《給教師的建議》這一本書,這是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書,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蘇霍姆林斯基寫道:“我在帕夫雷什中學工作的年代里,同剛開始工作的年輕教師舉行了無數次會見和談話,收到過他們成千上萬封信,從而促使我不得不寫了這本書!边@本書是一位長者送給我們年輕人的一件珍貴的禮物,書中,這位長者那么執(zhí)著而真誠地對我們提出建議和勸告,這些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則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積蓄”,他用那么多的實例和體會、經驗,把枯燥的教育學、教學論、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闡述得生動明白,如在我們耳邊娓娓道來。讀這本書,不僅是在讀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是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讓我獲益良多: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師備感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上課或進行學習活動時,有些學生的思想特別愛開小差,于是有些學生年年的評語中老師都有一句:“希望你上課專心聽講,注意力要集中”
應該說,注意力不集中與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很大的關系,他們特別容易被一些奇異的、刺激的事物所影響,他們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們放任自流,不去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問題,那樣的話對他們的學習是一個極大的影響。但如果你去強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著他坐得端端正正,說不定這時候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能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積極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孩子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tài)——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使孩子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自豪感。”
這樣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有一定的困難。他的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如果上課時老師單靠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兒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時候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設法讓學生的思維與我們所講的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使他不感到特別的陌生,使他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我們看過了一部名著上的一部分故事,對它已經有了了解,那么我們在看由它拍成的電影或電視劇或看書時,我們就會看得特別認真,想辦法將這個故事與這部名著里的其他情節(jié)聯(lián)系起來去理解,你理解的.越多,腦子中這個故事的前后聯(lián)系越緊密,你就越愛看,對這部名著的思想理解得就越深刻。
學生也是這樣,我們要想使學生在你的課堂上保持比較長的注意力,你就要將學的內容與他所掌握的與這一部分有關的知識讓他們發(fā)生聯(lián)系,他就會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會越集中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還給我們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不斷地吸取書中的知識,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畢竟很多建議是老教師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理論。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發(fā)展學生,也要發(fā)展教師自身;照亮學生,也要照亮自己。這樣才能在自己這個工作崗位上,雖然過的平凡,但也充實,不至于“蠟炬成灰淚始干”。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4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兒童看見和體驗到他在學習上的成就。不要讓兒童由于功課落后而感到一種沒有出路的憂傷,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兒童的樂觀精神、他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這是一條把學校和家庭聯(lián)系起來的牢固的繩索,是一塊吸引父母親心向學校的磁石。一旦兒童對世界的樂觀主義的感受遭到破壞,那么學校和家庭之間就筑起了一道銅墻鐵壁。”
是啊,學生是處于不同發(fā)展水平的人,思維水平也不一樣,每個班難免會有后進生,但有時候家長、教師或者周圍學生,會因為某個孩子的學業(yè)成績,無形中給他們帶來壓力。而大多數時候這種壓力是對孩子不利的,是會帶來消極影響的。所以,我們教師和家長要向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使孩子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使后進生因為教師或者家長側面的表揚給他帶來動力。這樣在學習上或許他會融入集體中,跟著老師的思路認真聽講,認真學習。想到這里,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十分不好,不善于去發(fā)現(xiàn)不同孩子身上不同的閃光點,那么以后,我要學會走近每一個孩子,更多的走近后進生,與他們真誠做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喜歡他們,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同時,我們要時時刻刻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要用一顆愛去關心、包容、愛他們。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5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讀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恐怕也算不上一位真正的教師。
這本書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根據自己三十多年的從教經驗以及切身感受得出的一系列教育智慧。這是一本對一線教師極具幫助的書,打開書本,與以往的章節(jié)式不同,密密麻麻的100條“貨真價實”的建議整齊的排列在一起,這些建議可謂是非常全面,不僅有生動形象的事例,也有科學的`理論分析。他不僅關注教師、關注課堂,更關注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每一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具有不同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狀況,所以他在書中不止一次的提醒我們要關注差異。
他在第一章提到:為什么一些一年級就落伍或者不及格的學生到了二三年級會變得越來越可怕。是因為這些學生從一開始就沒有被關注到與其他孩子腦力發(fā)展的差距,這也是班級授課的一種缺陷。我們照顧到的永遠是集體,而總是忽視一些個體。正是這樣的一些個體,才是我們教育者最應該去關注的。
本書有多條建議都關注到了對后進生的教育。何為“后進生”,大眾眼里的“差生”,而教育專家們是不容許有“差生”這個概念的。
就如蘇霍姆林斯基在開篇所說,他們不是“差”,只是與他人存在一些差異。教師要在這些差異中尋求解決的方法。導致后進生學習有困難的原因較多。不僅是孩子本身的一些差異,也取決于教師的后天作用。為什么同意是一位學生,在不同老師的課堂中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呢?成績?yōu)槭裁匆矔胁顒e呢?這也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課堂、評價方式、與學生的溝通模式、對作業(yè)的反饋等。
而在蘇霍姆林斯基親身的經歷中,他遇到過不少的后進生,也舉了一個關于“費同學”真實的例子。后進生比起別人,在學習的時候遇到的障礙更多,那么掃除障礙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是閱讀。閱讀能教會他們思考,能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的多了,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更敏銳。
而對于教師來說,想要翻閱在教育生涯中的種種障礙,解決種種難題,閱讀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手段。教師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素養(yǎng),才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知識。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6
教學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為什么有些學生對我精心背出來的課無動于衷?為什么有些學生不能專心致志地學習40分鐘?為什么有些學生對我的苦口婆心轉眼就忘的一干二凈?為什么有些學生連起碼的認真規(guī)范書寫都做不到?
翻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來感受書中涉及到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的許多道理,使我有瞬間解決心結的感覺。如在開篇第一章‘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時,他談到: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其實就是提醒我們老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要盡其所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并變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是一種快樂的過程。
我們總喜歡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的要求也總是一樣,所以每次都會在某些學生犯錯誤,某些學生學不會知識時,生氣郁悶,甚至在耐心再教育之后依然沒有進步時忍不住咆哮,抱怨怎么會有這么笨的學生,讀過第一篇之后忽然就不再糾結,“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東西:對于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于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才是教育技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再如書中還談到了思考的重要性: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同樣,在第48條建議‘要思考,不要死記!’中也提級了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性。是的,教師的任務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自己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啊,這一點是我平日里試圖努力嘗試的,可操作起來需要花費心思,由于受一定惰性思想的影響,自己在平日里所下的工夫還是不夠的,以后會加大這方面思考的力度。
每天讀一點,進步多一點!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7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覺得每條建議都是那樣富有哲理。
如他提到的“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一條建議,我覺得獲益匪淺。蘇霍姆林斯講到:“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睂W生的心靈是脆弱的、容易受傷的,他們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頑強地克服困難。因此,不管是面對犯錯的學生,還是面對某方面發(fā)展有障礙的學生,我們都應該用一顆善良、包容的心去愛護他們、尊重他們,耐心地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只有熱愛孩子,才能擁有熱情,才能無悔的付出,才能孜孜不倦的鉆研,合理地運用空閑及有效時間來工作,學習。
葉瀾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讀了蘇霍姆林斯基建議和葉瀾教授所說的.這句話我們更應該重視寫教學反思、并且堅持寫,以此促進我們的成長,以此提高我們的業(yè)務水平。同時,我覺得做為老師應該要多讀書。
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使人心明眼亮。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無時無刻都告戒我們要努力讀書,讀好書。有人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長流活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來,我想,最要是讀書。所以,讓我們做一個樂學的教師,因為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8
雙手無所事事,也像不加思索地隨便找點體力負擔給學生讓他有事可干一樣,這兩種做法對于少年的智力發(fā)展同樣是有害的。
單調的、令人疲勞的、不需要任何技巧的體力勞動,雙手只不過是一種發(fā)出體力能量的器官。
在人的大腦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區(qū)域,依靠把抽象思維跟雙手的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激發(fā)這些區(qū)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那么大腦的這些區(qū)域就處于沉睡狀態(tài)。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把這些區(qū)域的活力激發(fā)起來,那么它們就永遠也不會覺醒了。
因此,從一年級起,就應該要求學生的雙手能做出準確的、有成效的'動作。在手工勞動課上,在課外小組里,孩子們就學習用紙剪出或者用木料雕出精細的圖畫。誰學會了使用雕刻刀,能寫出漂亮的字,他就會對稍有一點點偏差的地方都很敏感,不能容忍馬虎了事的作業(yè)。這種敏銳的感覺會遷移到思維上去。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對于少年的作業(yè),我們要求盡量使用精確的工具,使他們的雙手和手指做復雜的動作。用手工工具精細地加工塑料、木料和軟質金屬,對于培養(yǎng)少年的智慧起著重要的作用。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9
今天,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第2條“教師的時間從哪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作為教師的我們經常覺得上班時間很緊,幾乎從早忙到晚,回家后還要處理一些工作。
而書中有的一個故事讓我深受感動: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來聽課的.人很多,他們本來都打算在課堂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照常規(guī)課后提些意見的,可是他們聽的入了迷,竟連記錄都忘記了。他們坐在那里,屏息靜氣地聽,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學生一樣。課后一位鄰校的教師請教他:“您花了多少時間來背這節(jié)課?”他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十五分鐘。”
這段話使我從中獲益匪淺,教師的時間問題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他書中那個用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真正是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我們首先應該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不讓每時每刻浪費。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0
善于幫助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不斷進行新的觀察的教師,能達到這樣一種效果:連接著學生的知識越“老”就越鞏固。
——《給教師的建議》
這是書中的第21條“教學生觀察,教學生細看”。想到在學習《圖形的運動》這一單元時,我就有些感觸。在學習的軸對稱圖形、平移、旋轉時,我們就可以起去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觀察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比如蝴蝶,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旋轉?比如坐纜車,比如擰水瓶蓋。
用心的學生能根據細看周圍世界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到所學的知識中去學習,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就更能達到“學生的知識越‘老’就越鞏固”這一效果。不夠細心的學生就需要我們的提醒,慢慢培養(yǎng)他們觀察的習慣,從而讓學生獲得‘觀察周圍的生活能獲取知識’的體驗。
我相信任何知識若能與生活相聯(lián)系,那么學生掌握的`知識肯定更牢固。一個善于觀察的學生肯定是一個細心嚴謹的學生。引導學生觀察的行為,更能吸引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所以要教學生觀察和細看周圍世界的現(xiàn)象。
學生觀察大自然生命的蘇醒的時候,我們觀察學生生命的蘇醒!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1
關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論述:“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他這個比方很恰當,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yǎng)。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低年級時,學習積極性也很高的,學習成績也不錯?傻搅烁吣昙墸械膶W生對學習有些無所謂了,學習成績也下滑的.很快,任憑老師怎么去教育,效果也不甚理想。原因就是這些孩子的學習興趣慢慢的減退了,消失了,而我們做教師的有沒能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引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因此,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鉆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讓學生始終對學習有興趣,并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2
4月是我校一年一度的讀書月,學生和老師們都加入到了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活動行列中,經校長的推薦和贈書,我們全校老師都收獲了一本好書——《給教師的36條建議》(李鎮(zhèn)西老師著)。由于工作的原因,我還沒有將整本書讀完,只是讀了其中的幾個章節(jié),但是感觸已經很多了。
《給教師的36條建議》這本書并不是專門寫給班主任的,而是面向我們所有教師們的。書中談到了教師的尊嚴、教育與懲罰、新教育實驗、教師成長的因素、如何閱讀理論著作、如何處理與同事的關系、如何對待教育失誤等等,這些都是所有教師遇到的教育難題,所以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覺李老師的建議對我“用莫大焉”。
每個老師都是有故事的人,如何編織、演繹自己的精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對于教育路上的珍珠,李老師能夠用彩線將其綴成一串串精美的`項鏈。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書,感覺李老師幾十年的教育經歷就是一部書,一部厚重的教育著作,這里面有對教育的真切感知,有無數教育素材的積累。
品一本好書,如與智者交談,讓我們受益匪淺,《給教師的36條建議》一書就如智慧的明燈將指引我在教師的發(fā)展道路上勇往直前。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3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第一印象”很重要,而且第一印象形成后,很難改變。其實,孩子們的學習也是如此,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效果,直接決定著學生日后的成績,這是我們教學多年不難發(fā)現(xiàn)的一個事實。第一次學習新韭菜,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了解事實現(xiàn)象到理解事物特征本質而邁出的重要的一步。
怎樣才能讓學生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保證質量呢?做教師的我們得考慮到學習新教材的特點。首先,要有明確性。我們要在第一次教授時,看到學生獨立的腦力勞動的效果,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要給以較多的事實思考和較長的時間消化。其次就是注意針對性。
第一次學習新教材,不同的.學生差異很大,要針對“慢熱”型的學生進行針對及時的輔導,可通過個性化的練習和作業(yè)輔助進行。決不能讓他們抄現(xiàn)成答案,死記硬背。再次,就是要及時反饋查漏補缺,通過練習、檢測、作業(yè)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反饋必須及時,盡量不讓學生犯錯,這樣才能保證他讀寫無誤。當堂學會了,課后作業(yè)鞏固了,檢測及時反饋了。那么第一次學習新教材就算是保質保量了。
希望我們對自身和對學生的要求一樣,一定要使課堂上沒有錯誤,養(yǎng)成準確無誤的習慣,做一個嚴謹治學的人。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4
蘇霍姆林斯基特別講到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他說,要當做最寶貴的珍寶一般,保護兒童的信賴這朵最嬌柔的鮮花。它是很容易折損,憔悴和被不信賴的毒汁毒死的。
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作為學生的家長,也極少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時,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果。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點也不比大人小。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讓他經常具有作為智力勞動者的自尊感,作為公民的自尊感,作為自己父母兒女的自尊感,作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績而變得美好起來的個人的自尊感。我們要讓學生經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獲。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5
在每天的教學工作中,你有沒有這種體會:"沒有時間"。每天的時間被必須做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教育學生等工作占據著,沒有一絲空閑。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第二小節(jié)中講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文中也提到了這一令人苦惱的問題,但看完之后使我深受啟發(fā)。書中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閱讀中來!懊刻觳婚g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們大河一般! 要給孩子們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閱讀則是給教師提供“水”的重要途徑。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的讀書,不斷的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成為2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持之以恒的讀書會讓你的備課變得輕松,在課堂上不再是照本宣科,你的課堂將變得充滿了吸引力,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在你的課堂上,自然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將被調動起來,課后輔導的時間就減少。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6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
《教師的建議》讓我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7
今天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的第21條《興趣的秘密何在》,他說:“所謂上得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看到這,使我想到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是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效率自然會非常高。那么興趣的秘密何在呢?簡單地說,便是學生喜歡。因為喜歡所以學生情趣盎然,因為喜歡所以課堂效率高。
所以,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尋找學生的興趣點,才是教師作為文本與學生之間樞紐的`關鍵所在。激發(fā)學生興趣還要保持住學生興趣,才能使一堂課深深吸引學生,學生感興趣了,就可以投入無限的熱情,而這些熱情便是他們打開知識殿堂的大門。
讓我們不斷充實、錘煉自己,關注學情,使學生對我們所任的學科充滿興趣,讓我們的教與學變得更快樂更高效。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8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捫心自問:今天,我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哪些優(yōu)點或特長?我為學生的個性成長做了哪些努力?在當代社會的教育中,社會更注重的是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學生的全體發(fā)展,不單單來指學習成績的提高,更在乎學生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過這次學習給教師的十條建議,我知道了老師在學生心中的重要作用。在學習生活中,如果每個孩子都感覺自己是老師的“最愛”,讓每個孩子在教室里都能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那么,這樣的老師必定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尊重。
想要讓學生喜歡你,你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給予學生最溫暖的關懷,傾聽學生的心聲,對學生提出最中肯的建議,甚至批評。在學生的進步中,你還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聆聽花開的聲音。
教師對學生要多一些適時、適性的鼓勵,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充滿自信地行走在校園里,在各種場合、各種活動中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展示自己的才華,這樣的教師必定會深受學生喜歡。
凡是成功的學校都有一批優(yōu)秀的教師:他們依然純潔,他們相信自己的職業(yè)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yè),他們依然在“用心”做事,他們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教師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19
————讀《給教師的建議》第23條
這條建議說的是激發(fā)學生為自己好好學習,成績進步而感到自豪。教學生活中我們經?吹剑看伟l(fā)試卷的時候,學生們的神情各不相同。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帶著自豪和放松,抿著嘴,卻不住想笑,在班上,成績好的同學總是更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選“三好學生”的時候,學生無一不是從成績好的學生開始選的。但這畢竟只是少數學生。如何讓大多數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自尊感?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通過開展一些全員參加的活動來達到目的。比如,讓孩子集體創(chuàng)作手抄報,自編故事和童話,舉行“讀書交流會”,此外,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開展師生共寫日記,背誦古詩文,背誦經典詩歌等活動。
通往這一目標的途徑,就在于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xiàn)。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總之這條建議提醒我要注重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自尊感,并在班上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以熱愛學習為榮,以不愛閱讀為恥。只有不斷地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學生們才有可能快樂的學習。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0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有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邊得越來……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蘇霍姆林斯基語)”
又一次捧起大師的經典,想起初讀的時候,自己還是一個剛出學校的學生,懷著對大師的崇敬拜讀了它。教了近十年的書,當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的是那樣的少。
年少時總覺得教育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是一份輕松的活,教書的日子久了,越來越發(fā)覺做一名好老師不是那么容易。就簡單的讀書而言,學生是一個裝不滿的.水桶,自己永遠是被他們追趕的送水工。要想在課堂上成竹在胸,縱橫馳騁,不斷讀書是一條不錯的捷徑。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知識更迭的速度,讓人時刻感到知識的滯后。教科書的背景越發(fā)寬廣,學生的生活接觸豐富多彩,社會信息交流的通暢。作為課堂教學的行為主體,教師和學生應該有交流的基礎,從而也可以從學科知識的背景中取得相應的知識給予學生富有成效的啟發(fā)。
西漢的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教師雖然不言愚鈍,但讀書,可以讓你充滿內涵;可以讓你變得深刻。讀書,使你聰慧;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你站得高看得遠,使你的見解和視野更加開闊。面對學生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感到不足,讀書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1
暑假的時候我再次溫習了一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雖然相隔的時代迥異,但大師思想的精華卻依然大放光彩。使我印象深刻的一些話:能否保護和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于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很多時候,我們不滿意的學生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成績不能使我們滿意,沒有達到我們想要他達到的'合格或者優(yōu)秀,——也許,他也曾努力過,或者至少嘗試過。我們教師應該認識到,同一知識,有些學生是接近然后達到,有些是達到然后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時間就能達到,有些則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與忍耐:對不同的兒童來說,這是不相同的。
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我認為:讀書不能只讀與本學科有關的書,甚至不能只讀與教學教育有關的書,教育者應該把視野放得異常開闊,有必要把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最新科技理論著作納入自己的必讀書目中。我是一個小學高年級學教師,也深深地體會到,許多落后的學生并不是,而是基礎沒有打好。只要認真的輔導,他們是完全可以趕上去的。我們一定要做到: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里,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2
近日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給教師的36條建議》一書的第一節(jié)《為什么要減少育“刻意教”?》。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在書中所提出的一切建議,僅供教師知道,不必讓學生知道。學生了解教育,懂得教育。一般說來,是有害而無益的。這是因為,在自然而然的氣氛中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是這種影響產生高度效果的條件之一。換句話說,學生不必在每個具體情況下知道教師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圖要隱蔽在友好和無拘無束的'相互關系氣氛中。
而現(xiàn)實教育中,我經常會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為了某次活動大張旗鼓地號令全體學生齊聚操場,舉行大型節(jié)日活動,達到某種教育目的等等。就其短期效果看,似乎達到了,孩子們很是感動,甚至家長們也參與其中,當時是收獲了很多。但是事后呢?能有多少學生或是家長能將這次活動中進行的事情長期落實在生活中呢!就學校而言,又能有多少次這樣的活動呢,有沒有后期跟蹤調查呢?
我想可能沒有幾個家庭能長期堅持,也可能也沒有幾所學校能將一次活動反反復復堅持下去,大多數都是一時興起,更有甚者是應付所謂額檢查,或是收集用以準備被檢查的材料而已。
而對孩子的真正有效的教育,應該是如一日三餐那樣再正常不過的常規(guī)教育,不需要作秀、不需要講場面,實實在在的、踏踏實實的日復一日的、潛移默化的教育。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3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教師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時,很形象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絲線。他在帶領孩子們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課后這樣寫道:“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圍攏來看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這根很細的絲線把孩子們都拴在我的身邊來,這就好比是一根無形的韁繩,只要一個兒童的注意力轉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絲線就斷了,于是我給他講的和所指給他要看的東西,他就再也不看,不聽了——思想開了小差!
讀到這里,我深切的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這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做到教書育人、持續(xù)穩(wěn)定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僅要連通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這根“絲線”,使用好這根“韁繩”,而且要在課堂內外連通師生之間的情感這根“絲線”,通過這根“絲線”來培養(yǎng)和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使教師與學生在親切、和諧、彼此信任的氛圍中教學相長。
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感受頗深。他精練的'語言、閃光的思想,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作為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的蘇霍姆林斯基的確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實踐鼓舞著千百萬教師。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4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第75條“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中提到“教師要有學習的愿望,要有對知識的渴求和理解智力活動的奧秘的志向,只有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達教育技巧的頂峰——即師生之間心靈交往的和諧的境界。我想告訴你,年輕的朋友一個簡單而又極其復雜的教育秘訣。這個秘訣就是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我是一位勤奮的腦力勞動者,是祖國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兒女,是一個有著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斷取得進步的完美的人。我認為這個秘訣非常重要。我們完全應當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那種只要帶領孩子去玩,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快樂就行了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要建立與孩子間的真正友誼,是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智慧,我們的信心和我們的情操去鼓勵孩子的行為和情感。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偉大的友誼,教師必須付出巨大的精神財富。
要想建立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梁,我們的教師必須付出真誠的、真心的愛。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愛,而教師對學生的愛則更加高尚。這種愛集中地反映了社會進步的要求,蘊含著更加廣泛的社會意義,這種愛,是教師與學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有了它,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愛,贏得學生的依賴,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誨,收到其最佳的教育效果。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5
開學伊始新一輪的讀書活動在教師進修學校中教部唐主任的倡導下又一次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這學期給我們選擇要讀的書的是《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新課程標準》和《課改新理念》這三本書。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就曾讀過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本書,最近我又一次閱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覺和第一次相比這次受益匪淺,收獲很大,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談自己的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lián)也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當過30多年的小學、中學教師,他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既沒有深奧的教育理論,也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深入淺出地道出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與困惑。今天又一次讀這本書,有些困惑在心中多年的問題有了答案,有一種登高望遠而豁然開朗的感覺。這里有差生轉化的問題,有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問題,有課堂教學管理問題,有班主任工作問題等等。并且有著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
書中的所有內容,對我感觸很深,幫助很大,啟迪非淺。我是一名思想品德教師,就拿我們的教學語言來說,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一文中,特別指出了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是上好課的關鍵。作為教師,我覺得樂人和動人都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采用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6
冰心老人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边@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內心充實,眼界開拓。我閱讀了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其中“要善意待人”的這一段令我獲益匪淺,其中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學生們對教師的善意很敏感,能感覺出來,并以好心還好心。”讀到這里,使我感受到,愛孩子,就必須善于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心靈感受心靈,育感情贏得感情。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把學生教得會用心靈去了解人,那么我們的善意就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
要善意待人,對學生灌注師愛,是教師發(fā)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后,便會激發(fā)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能向孩子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的言行去打動孩子、感化孩子、啟發(fā)孩子、誘導孩子,那么定會讓孩子們增強自信心和勇氣,孩子們會以好心還好心,最終也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要善意待人,賞識每一個孩子,關注每一個個體,尊重差異,在真情和愛心的呵護下發(fā)現(xiàn)并準確把握每個孩子的閃光點,正如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在師生間建立起一座橋梁,可以讓孩子們閃光點得以升華,照亮整個人生。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7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個推薦中提到,我們作用于學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的話語、周圍世界的美和藝術的美,因此,我覺得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的教育方式。
古人有一種說法:樂人易,動人難。也就是說,讓人開心容易,要想感動人很難。其實我覺得,樂人和動人是語言的兩種不一樣風格,幽默的極致也能動人。雖然,我們達不到如此境界,但是我們就應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奮。
我想,一個語言貧乏單調、枯燥無味的教師吸引|的學生恐怕也很有限。作為三年級的體育教師,我覺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就應是我們發(fā)奮的方向,無論我們采用的是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教育方法在這時就顯得尤其重要。說到這個問題,就又回到了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我想這就應是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我覺得要想成為真正的教學能工巧匠,只有自己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此刻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充斥耳目,別人好的東西就應吸收借鑒,但決不能生搬硬套。只有在教學時想方設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會為孩子的求學之旅鋪一條大道。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 28
民間教育學常說:復習是學習之母?墒,善良的母親常常變成兇狠的后娘。
臨近期末,復習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不只是對本學期的歸納、概括和應用,更是知識重組,也是學習新知識。所要搞好復習、上好復習課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復習時,我往往會“找不著北”,東一椰頭西一棒槌,要么把復習課當成新授課重復一遍又一遍,要么把復習課變成習題課,讓孩子反復的做,大搞題海戰(zhàn)術。結果,復習沒有效果。不僅違反了教育規(guī)律,還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讓學生一聽說是復習課反而產生厭惡心理。怎樣才能讓復習變得有趣、有效呢?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建議考慮學科的具體特點——應當教給學生從教材中解脫出來,即放過細節(jié),抓住要點。在開展復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綜合復習法。就是找準一個復習點,給孩子們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借助這個知識點去思考延伸更多的知識點。同時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記筆記的習慣,讓學生在課本的留白處標記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并且總結出來,這樣把重點抽象出來,既減輕了學生復習的負擔,又提升了學生的復習效率。
復習是一個學期的總結,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重視復習過程,提升復習效率,反思自己的復習方法,多參研教材,找準復習的重難點,減輕孩子的復習負擔,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復習真正有效!
【給教師建議讀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1-16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04-24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7-20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6-17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8-27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7-01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體會02-24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3-05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4-26
給教師建議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