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土木工程測量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
工程測量實習報告本班于近兩周內進行了土木工程測量,具體區(qū)域是紅樓后于坐標(X,Y)=(81800,41250)以北200米,以東250米。說實在話,這片區(qū)域有點復雜,主要是落差太大,不規(guī)則地界太廣,灌木林間小道測量不便等。不過還好,成員的努力加上班級的相互討論,本組拿出了一個還算不錯的測量方案,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測量工作、數據處理、繪圖等工作,可算完工。一、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次測量遇到的主要困難,除了天氣帶來的測量不便,主要是誤差的控制。測量過程中由于讀數,儀器架設,儀器的搬動導致的誤差甚至錯誤在測量剛開始那會屢見不鮮。第一個發(fā)現的明顯錯誤,如下圖:C己知點與1、2、3控制點分屬于兩個閉合路線,在測量時,∠C12、∠312、∠C13是三次測量的結果,可能由于儀器的搬動的原因,三角之和測量值之和為358°56′59″,很顯然,1度的差距己不是誤差的范圍,這是一個測量中的錯誤。當發(fā)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全組進行反思,并把以前所有測點進行了檢驗,進一步減小誤差,并將測量時全站儀的十字叉絲嚴格對正棱鏡正中,激光斑點嚴格對正控制點正中。最后將圖示圓周角誤差減小到09″。這次錯誤,有同學認為是因為儀器搬動后對正整平的失誤造成的,但是我認為不然,就算對儀器搬動后,正確整平后也不會產生1度的差值,這很大的原因是測量的粗躁造成的。最后的控制點檢驗也證明了這點。不過正于同學所說,如果不將儀器進行搬動,對四點的數據進行測量,誤差就不會有那么大--這話也成了我們測量中得到的經驗之一。第二個遇到的問題,雖然不是因為自己原因造成的,可也算是測量中的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控制點(或者說圖根點)的保護,端午節(jié)其間,測量開始沒多久,天降大雨,測量被迫暫停,結果雨停后由修正液標出的測點讓雨淋壞了,雨前測出的三到四個點的數據只能重來,這造成了時間的浪費,對測量工作的情緒也有一定的影響,這些點的失去對以后碎部測量也會帶來巨大的麻煩,甚至無法進行測量。所以保護控制點很重要。第三個大的問題出現在碎部測量環(huán)節(jié),在1:500的地圖上,像臺階那樣寬僅一米的物事,在地圖上僅有2mm。而在測量中,我們所測量區(qū)域像這樣的小地物,極其之多,碎部測量數據記錄后,畫圖的時候,細點太多,以至于沒法弄清楚哪個點表示哪個東西了。當然,我一直認為像這樣的情況,碎部測量畫圖應當是與測量工作者一同進行的,但是由于控制點的標注滯后,人員的不足(為了節(jié)約時間,本組六成員分為兩組,一組進行碎部測量,一組進行高程測量),碎部測量繪圖沒有跟進。最后我們使用的方法是:測量時對所測量碎部畫草圖,在草圖上標出所測點。這也確實解決一些問題,但不是全部。繪圖中經常要對實地進行驗證。第四個問題,也是最讓我們焦頭爛額的問題,就是左右角。測量中,那些書本中的原話"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標X"并沒有太多地讓我們加以注意,角度像銳角直角還可以反應出來,可是在那些點中間像170+度數的肉眼不是很好確認的,測量的同學,有兩到三個點"逆時針轉動了照準部"。錯將170+度讀成了180+度數,其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的閉合導線坐標計算中,fВ=5°+,fx=+10m.當得出這個數值的時候,全組駭然--這值可是容許值的近百多倍呀!兩次檢驗,這個值很固執(zhí)地定格在這個數上。于是,對所測數據進行駭對,可是那近似直線的三個點,誰又曾想到就是左右角相差的那么三四度可以引起那么大的錯誤。在算內角時,肉眼無話分出的兩角,在計算可就是讓人哭死了也沒人理會的兩度呀,誰讓你們不注意咧?偶然的機會,我們發(fā)現了這個致命的細節(jié)問題,成功將錯誤改回。這等錯誤,我保證這樣的錯誤我們再也不想犯,也再也不會了--它實在是太難檢查出來了。二、實踐所得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且實踐的最大好處,就是把課本中所講到的那些抽像的東西真正的掌握與吸收。1、儀器雖然以前的測理試驗可以接觸到各類測量工具,可是還沒有哪一次可以這系統(tǒng)地長時間地把這套測量工具交給我們摸索。以前一節(jié)課上用不到幾次的棱鏡架,我可以在三到五秒內調平,這還是在實習修煉出來的。其它【土木工程測量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土木工程測量實習報告05-24
土木工程測量實習報告范文06-09
測量實習報告10-26
測量的實習報告10-03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06-15
控制測量的實習報告05-22
工程測量實習報告06-15
【精】測量的實習報告08-25
【薦】測量的實習報告09-27
【推薦】測量的實習報告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