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成長計劃三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現(xiàn)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長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長計劃 篇1
身體發(fā)展領域:
。ㄒ唬┯變后w能發(fā)展目標
1、能自然地雙腳交替上臺階
2、能輕松地雙腳交替跳著走
3、能輕松自然地雙腳同時向前跳、向上跳
4、能從25厘米的高處自然地跳下
4、能單手自然地將沙包投向前方
5、能用雙手將球向前、上、后方拋
6、能自然協(xié)調地手、膝著墊爬
7、能自然地在65厘米高度的拱門下鉆進鉆出
8、能聽信號和大家一起在指定的范圍內四散地走和小跑
9、會聽信號排隊,一個跟一個走,走成一個大圈
10、能一邊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或念兒歌一邊做模仿體操
11、會玩滑滑梯、轉椅、爬網
12、能走過25厘米寬、高20厘米的.平衡橋
13、會滾、傳遞和接球
14、較少生病,出勤率高
。ǘ┯變盒l(wèi)生、生活習慣養(yǎng)成的目標
1、注意保持手、臉部的清潔
2、會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洗臉、擦嘴
3、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習慣
4、不把玩具、手指放入口中
5、不用臟手、臟手帕擦、揉眼睛
6、不用別人的毛巾、茶杯
7、不把異物塞入耳、鼻內
8、會用勺子吃飯
9、養(yǎng)成按時進餐、飯后擦嘴、不挑食、不喝生水的習慣
10養(yǎng)成每日大便、按時小便的習慣
11、不亂爬高、站高
12、不跟不認識的離園、離家
社會性發(fā)展領域
。ㄒ唬┱Z言發(fā)展目標
1、愿意和老師說話、和小朋友說話
2、說話吐字清晰
3、能向他人說明自己的意愿
4、能聽懂老師的普通話
5、能和大家一起用普通話念兒歌
6、能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匯
7、學會用簡單句講出圖片的主要內容
8、喜歡聽故事、念兒歌
9、養(yǎng)成注意聽老師講話,不隨便插嘴的習慣
。ǘ┢返隆⑿袨榘l(fā)展目標:
1、在成人的提醒下,見到教師、客人、小朋友會問好、問早、說再見
2、在接受他人禮物和得到他人幫助的時候,會說“謝謝”
3、不小心碰到、影響他人的時候會說“對不起”
4、見到熟悉的人會叫“爺爺、奶奶、……
5、知道幼園的玩具應該大家同玩、輪流玩
6、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初步做到不爭搶玩具、不獨占玩具、不打人罵人
成長計劃 篇2
幫扶對象:
XXX老師
對象分析:
XXX老師從教多年來,一直擔任語文教學以及班主任工作,今年是第二年擔任科學教學工作。從過往一年的觀察與接觸中發(fā)現(xiàn),龍老師是一位責任心強,而且虛心好學的好老師。盡管從聽課的過程當中我們仍然可以從龍老師的科學課堂聽出些許“語文味”,但是也從另一個側面看到注重課堂常規(guī)的科學課堂也帶給學生更多冷靜思考的空間。20xx學年,面對龍老師這位新接觸科學教學的老師,科學科組重點從科學教學的理念、基本的教法、基本的教具以及教學用語的使用三個方面對龍老師進行指導。經過雙方一年的努力,現(xiàn)今龍老師可以說是對科學教學已經入門了,但是由于科學教學的理念——“注重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的'實現(xiàn)對教師本身的科學素養(yǎng)要求相當高,而且要讓科學課能夠上出“科學味”,就必須使用多元化的科學教學方法。因此,龍老師在本學年可以從提高自身科學素養(yǎng)、嘗試多樣教學方法兩個方面努力,向專業(yè)的科學教師發(fā)展。預期目標:在本學期結束前,使得幫扶對象能夠自如地根據教材內容選擇適合的教法,獨立完成教學設計,并且上出具有“科學味”的全校性公開課。
幫扶措施:
1、閱讀指導:教師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可以通過對相關書籍的廣泛閱讀逐步積累。我計劃把積累多年的《科學課》雜志分批推薦給龍老師看,并且利用大家處于同一個辦公室的優(yōu)勢抽取與龍老師任教年級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反復討論,進一步增加龍老師的閱讀興趣。
2、教材分析指導:科學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常常使任教老師不知道從何入手,在知識的教授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之間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我計劃每當龍老師提出教學困惑的時候,就對照《科學課程標準》與她一起仔細分析教材編寫的目的何在,選擇哪種教法更合適。
3、聽課指導:這里所指的聽課是指歡迎龍老師隨時到我的課堂聽課,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但是可以讓龍老師感受不同的內容所對應不同的教法,從而體驗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不是單一途徑的。
4、評課指導:建立了與龍老師平等溝通的橋梁后,我會隨堂聽龍老師的科學課,了解龍老師最真實的課堂行為,課后則可以從教學用語、教法、設計等多方面進行評析。而且,要注意每次聽課評課只重點指出一個小問題,循序漸進地讓龍老師逐步接受。5、競賽壓力:本學期天河區(qū)會舉辦科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比賽,以及國家教委會舉辦一個教學案例評比,我會要求科組內每一位老師參加,在參賽過程中通過反復研討幫助龍老師提高把握教材、融通教學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
成長計劃 篇3
一、 工作目標
以參與xx市丘庭健名師工作室為契機,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虛心接受工作室領銜人的指導,踏實工作,深入研究,鉆研新教材,探索有效教學方法,研究教學疑難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水平及教學水平,促進自我的成長發(fā)展。完成市教育局、工作室規(guī)定的各項工作和任務,積極參加每一次活動,按時、保質、保量達到工作目標。在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能力方面得以快速成長,并達到具有一定專業(yè)建樹。
二、工作內容
1、加強業(yè)務理論學習。研讀2本以上的教育教學專著,并撰寫2篇以上的讀書心得。并利用工作室qq群進行學習心得交流,分享彼此的感悟與收獲。
2、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參與校級以上評課6節(jié)(其中2節(jié)配有教案及評課稿),承擔校級以上示范課2節(jié)、縣級以上公開課(或說課)1節(jié),承擔縣級以上專題講座1次。
3、開展課題研究。根據工作室的總課題《互動生成數(shù)學教學策略的研究》,制訂子課題《處理好“預設”與“生成”關系的.研究》,做到有課題研究計劃和小結。
4、加強工作室網站建設。進一步完善工作室已經建立的網站,繼續(xù)收集當前教學熱點文章,豐富網站教學資源,為教師提供優(yōu)質教學資源,傳播先進教育思想、新課程理念和教研教改信息。
5、開展工作室qq群交流研討活動。利用工作室建立的qq群組織成員及一線教師參與開展網絡備課或專題研討活動,如研討某課時備課或單元備課設想及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和疑難問題。
6、 提高引領能力。每學年帶教不少于3人,每學期至少聽所帶的教師5節(jié)課,并給予點評指導,指導所帶教師撰寫一篇以上有一定質量的教學設計、案例及教學總結或論文。
7、提高寫作水平。至少撰寫一篇數(shù)學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教學隨筆、案例反思、經驗總結等);力爭發(fā)表1篇cn級數(shù)學教學論文。
8、開展課題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在三年內完成一個課題研究,做到有課題、有計劃、有實施、有分析、有報告、有成果。隨時記錄整理好相關過程性資料。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XX、8—XX、10)研究確定子課題。
第二階段:啟動階段(XX、11)
確定子課題研究——《處理好“預設”與“生成”關系的研究》,制訂具體的子課題研究方案;制訂階段計劃。
第三階段:實施階段(XX、11—XX、5)
開展實踐研究;交流研討;制訂階段計劃;撰寫階段小結。
第四階段:總結階段(XX、6—XX、7)
匯報、交流、展示研究成果;撰寫經驗總結。
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呈現(xiàn)方式:
撰寫論文、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和教學隨筆。
9、領銜人與工作室成員簽訂培養(yǎng)責任書。
【成長計劃】相關文章:
成長計劃08-17
最新成長計劃09-16
個人的成長計劃09-18
成長工作計劃02-05
個人成長計劃03-22
【精品】成長計劃三篇04-12
【實用】成長計劃四篇04-13
【精品】成長計劃4篇04-15
【必備】成長計劃三篇04-15
【熱門】成長計劃3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