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介紹媽祖閣的導游詞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導游,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加深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媽祖閣的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介紹媽祖閣的導游詞 1
媽祖閣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至今已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坐落在澳門東南方,建于明朝1488年。
媽祖閣俗稱天后廟,相傳天后是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媽,能預言吉兇,死后常顯靈海上,幫助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化險為夷,福建人就和當地居民共同在現址立廟奉祀。
每年春節(jié)和農歷3月23日娘媽生辰日,是媽祖閣香火最鼎盛的時候。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紛紛到來拜神祈福,廟宇內外,一片熱鬧,而誕期前后,廟前空地會搭蓋一大棚作為臨時舞臺,上演神功戲!つ蠟彻珗@的導游詞·玫瑰圣母堂的導游詞·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導游詞
有關“MACAU”的來歷:400多年前,葡國人抵達澳門,在廟前對面的海峽登岸,看到到有一間神廟,詢問居民當地名稱及歷史,居民誤認為是指廟宇,隨口稱“媽閣”,葡人音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介紹媽祖閣的導游詞 2
媽閣廟是中葡文化融合起點,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者。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在澳門東南方,俗稱天后廟,建于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參天,風光優(yōu)美。整座廟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四座主要建筑,石獅鎮(zhèn)門、飛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門最高點,路環(huán)島的疊石塘山頂,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媽祖雕像。她矗立在澳門的最高點,因此,無論從海面或還是陸地,都清晰可見。開光以來原本人跡罕至的路環(huán)崗頂,一時車水馬龍,香火鼎盛。
每年春節(jié)和農歷3月23日娘媽生辰日,是媽祖閣香火最鼎盛的時候。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紛紛到來拜神祈福,廟宇內外,一片熱鬧,而誕期前后,廟前空地會搭蓋一大棚作為臨時舞臺,上演神功戲。
神功戲是澳門媽閣水陸演戲會歷年的酬神習俗!吧窆Α笔侵笧樯褡龅墓Φ。在節(jié)日、神誕等慶;顒由媳硌莼泟。磉_“神人共樂”的精神。
媽閣廟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觀音閣等建筑物。明朝時本名“天妃廟(宮)”,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時增建山門,額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祖閣”,又有另稱’正覺禪林”。
“媽祖”在福建話里是“母親”的意思。“媽祖”姓林名默,宋朝福建莆田人,自幼聰穎,得老道秘傳法術,能通神,經常在海上搭救遇難船只,“升天”后仍屢次在海上顯靈,救助遇難的人。人們感其恩德,尊為護航海神,歷代王朝也多次封謚,明朝時晉封為“天后”。相傳400多年前明代時有一福建商人在澳門附近遭遇颶風,危在旦夕,幸得“顯靈海上消災解難”的天后娘娘解難相救。后來這位商人在神女顯圣處設廟紀念以謝神恩,被稱為“娘媽角”。
媽閣廟背山面海,沿崖而筑,周圍古木參天;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形態(tài)逼真,傳說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廟內花木錯落,巖石縱橫,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4座建筑物組成,它們之間用石階和曲徑相通,曲徑兩旁的巖石上有歷代名流政要或文人騷客題寫的摩崖石刻;院內有一塊名為“洋船石”的巨石,上刻一艘古代海船,船的桅桿上掛著一面寫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是人們喜愛的“一帆風順”的圖景。廟內的碑石上刻有媽閣廟500周年紀念文字。
相傳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登陸澳門,在廟門前面的海灘上岸。詢問當地居民這里是什么地方,居民以為是問媽閣廟,故答“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譯而成“MACAU”,遂為澳門的葡文名稱由來。
媽閣廟平時香火不絕,每年農歷除夕和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后”神誕,香火更甚。四方香客云集于此上香拜祀、叩首祈福,并舉行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助興,這時媽閣廟上紫煙彌漫,一派祥和,這就是澳門八景之一的“媽閣紫煙”的景色。
“媽祖”現在已不僅僅是善男信女們崇拜的“天后”,而且形成了一種國際文化現象——“媽祖文化”。
【介紹媽祖閣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海神媽祖的傳說:媽祖出世03-02
蓬萊閣主閣導游詞06-05
晴川閣導游詞12-18
蓬萊閣導游詞02-20
玉林真武閣導游詞08-10
關于長沙天心閣導游詞02-27
煙臺蓬萊閣導游詞03-06
天一閣的導游詞03-01
蓬萊閣景區(qū)導游詞07-10
蓬萊閣導游詞12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