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清華大學導游詞

時間:2025-01-22 09:45:29 志華 導游詞 我要投稿

關于清華大學導游詞(通用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么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清華大學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清華大學導游詞(通用10篇)

  清華大學導游詞 1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4月26日,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并開設研究院(國學門)。

  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擁有文、法、理、工等院系。水清木華,鐘靈毓秀,清華園發(fā)散著獨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清華園的校園環(huán)境: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qū),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的附屬園林,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兩部分,咸豐年間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

  清華大學校園占地六千余畝,以南北主干道為線分為東區(qū)、西區(qū)。西區(qū)校園為老校區(qū),以美式的'校園布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磚水木清華石結(jié)構歷史建筑為特色,大禮堂為其中心景觀,圖書館、科學館、清華學堂、西體育館及新建的理學院、新圖書館等建筑分布其間,而原“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園荒島——荷塘”等,則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的皇家園林風格。東區(qū)校園50年代則以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90年代開始主樓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館及綜合體育館、游泳館、紫荊公寓等現(xiàn)代風格的建筑物,雄偉大氣,而又安靜舒適。

  清華大學導游詞 2

  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于1911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學,也是全中國大學的典范,很多人都會來這瞻仰一下最高學府的樣子。清華校園曾是皇家園林,亭臺樓榭與湖水樹林相映,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園中的建筑大多中西合璧,顯得高貴典雅。

  清華大學的主要景觀位于西門附近,不過近幾年為了保證校園學生學習秩序,西門附近進行了進入管制。游客從西門進入需要按照開放時間,持身份證排隊登記,然后進入。除西門之外,東門、北門等幾個校門一般全天開放,個人參觀可以隨時進入,從東門、北門進入也可以游覽整個校園,但需要步行約1.5公里左右到達西門附近的景觀區(qū),而且這個開放并非官方同意,在監(jiān)管較嚴時也會出現(xiàn)無法進入的情況。僅游覽西門部分的主要景觀再從西門離開,僅需步行約2公里,走走看看1小時即可。清華整個的校園較大,長寬都有兩公里左右,若要到校園其他地方逛逛則需3小時左右甚至更久。

  清華校園內(nèi)的主要景點有近春園、水木清華、大禮堂、清華學堂、二校門等,可以從西門進入后順時針一一參觀。

  近春園是原來皇家園林的中心地帶,有湖水、小亭和蔥郁的樹木,環(huán)境清幽。小湖里面種滿了荷花,每到夏季開放,十分漂亮。這個荷塘也正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所描寫的荷塘,可以好好觀賞一下。

  水木清華、大禮堂和清華學堂是清華園里最著名的三座建筑。水木清華建于湖水旁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大禮堂的建筑則是西式的圓頂紅墻,在大禮堂旁邊還有一片大草坪,草坪和大禮堂的合影也是清華形象的代表之一。清華學堂是一座別致的二層小樓,是清華大學的第一批校舍,有灰色的墻磚、白色的立柱,中西合璧,建筑非常優(yōu)雅。

  二校門位于清華學堂的南側(cè),這座乳白色圓拱式校門的照片流傳甚廣,是清華最為著名的.景點,也是清華的代表形象,絕大多數(shù)游客都會在此留影紀念。

  位于這些主要景點區(qū)域的東側(cè)是清華的主要教學區(qū)、研究所和生活區(qū),若有興趣可以前去參觀一下,感受最高學府的學術氣息,不過要注意不要打擾到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校園較大,還有些人在校內(nèi)提供自行車出租服務,一般每小時10-20元左右,需要押一定的押金或押身份證。不過這些服務均屬于私自開設,并非官方提供的正規(guī)服務,不推薦選用。

  清華大學導游詞 3

  清華大學是一所歷史非常悠久的學校,它所在的地區(qū)是北京西北郊的名勝園林區(qū),最早在明朝的時候,這里是一個私家園林。清朝時,這里是圓明園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園,是康熙皇帝的行宮。道光年間,道光皇帝把熙春園分為兩部分,西邊的一部分取名為近春園,東邊的一部分仍舊叫做熙春園。后來咸豐皇帝即位,將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這就是“清華園”這個名字的最早由來了。

  而要說到清華大學的建立,則是和一起重大的國恥事件——八國聯(lián)軍侵華相聯(lián)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華人都把我們的學校稱之為“國恥紀念碑”.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清政府慘敗,于1901年與八國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中規(guī)定清政府必須向列強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加在一起為9.8億兩。當時的美國政府分得了3200萬兩,折合美元為2400萬元。后來美國政府覺得賠款“實屬過多”,所以決定拿出賠款的1/2在中國培養(yǎng)留美學生。1908年,中美兩國政府達成協(xié)議,決定成立留美預備學校,校址選在清華園,經(jīng)兼管學部和外交部的軍機大臣葉赫那拉氏那桐批準,于1909年開始興建校舍,1911年,第一批校舍建成,1911年4月29號學校開學,取名為清華學堂,這就是清華大學最早的歷史紀元了。

  辛亥革命后,清華學堂改名為清華學校,校園占地約450畝,全校師生只有1000多人。直到1925年,清華學校才開始招收大學本科生,當時設了留美預備部、大學部、國學研究院三個部門,開始由一所留美預備學校逐步向完全的綜合性大學過渡。1928年成立“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大學開始得到長足的發(fā)展,1929年,清華大學最后一班留美預備生畢業(yè),結(jié)束了我們的留美預備學校的歷史。

  1931到1937年是清華大學的蓬勃發(fā)展時期,當時梅貽琦任校長,開始廣聘名師,實行名主治校,而且還建立起來了在我國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義的清華工學院。這一時期被清華人稱為“黃金時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當時的北平非常不平靜,很多大學開始南遷,清華大學首先南遷長沙,成立長沙臨時大學,后來又遷到昆明,與北京大學、天津南開大學聯(lián)合組成“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抗日戰(zhàn)爭持續(xù)了8年,西南聯(lián)大也堅持了8年,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但是正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卻是清華歷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時期之一,如最早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楊政寧、李政道,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都是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時期;著名的民主人士聞一多、吳晗等,都在西南聯(lián)大任教。當時西南聯(lián)大的校訓是“剛毅堅卓”,正是這四個字鼓勵清華的學生們克服重重困難,不斷進取。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6年,清華大學才遷回清華園復校,當時只設了文、法、理、工、農(nóng)等5個學院,共26個系。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diào)整,清華大學響應國家發(fā)展工業(yè)的號召,調(diào)出文、法、理、農(nóng)四個學院,其中文科基本上都并入了北京大學和人民大學,理科并入了北京大學,其他的院系則成立了一些新的學校,比如現(xiàn)在的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就是我們的農(nóng)學院分出成立的,還有總理溫家寶的母校中國地質(zhì)大學,就是當時清華大學地質(zhì)系分出后成立的,還有因為神舟五號升空而名聲大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也是當時我們的航空航天系分出成立的。當時的清華大學,只留下了工學院,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才,被稱為“工程師的搖籃”.

  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時期,逐步恢復了理科、文科、經(jīng)濟和管理類學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xù)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1年,在教育部批準下,我校成立了醫(yī)學院,2002年4月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2004年5月18日,清華大學恢復了航空與航天系,并將他擴大為航空與航天學院,它的首任院長是神舟五號的總設計師,清華大學1952級校友王永志先生。

  清華大學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13個學院,53個系,成為了一所具有文、法、理、工、醫(yī)、經(jīng)濟、管理、航空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全體師生員工的奮斗目標是:到2011年百年校慶之時,爭取把清華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

 。ㄔ诨膷u)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園遺址公園,“近”是遠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也遭到嚴重破壞。到同治年間,同治皇帝想重修圓明園,因此拆除了近春園的所有殘存建筑,最后因為種種原因圓明園沒有修成,而近春園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從此淪為“荒島”達100余年,F(xiàn)在一提到荒島,清華人都知道是這個地 方。直到1979年,學校才決定徹底改造荒島,在島上種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經(jīng)過幾年的改造,荒島終于成了現(xiàn)在這處具有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勝跡。

  現(xiàn)在樹立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國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雕像?鬃邮谴呵锬┢诘乃枷爰摇⒄渭液徒逃,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學思想,如我們所熟悉的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溫故而知新”等。這尊孔子塑像是清華的一位畢業(yè)生專門從孔子的故鄉(xiāng)山東曲府運過來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華的學生們不要忘記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學生能多關注人文科學。此外大家身后的這塊紀念碑和對面山坡上的零零閣也都是清華的畢業(yè)生贈送給母校的禮物,在清華大學像這樣的小紀念物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在這里我要簡單給大家介紹兩個清華大學的著名人物,第一個是吳晗先生。吳晗是清華大學1934屆畢業(yè)生,在校時因為學習非?炭,在學術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學戲稱為“太史公”.他從清華畢業(yè)后,就一直留校擔任助教、教員、教授等職,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調(diào)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因著有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受到嚴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慘死于獄中。后來,清華的師生為了永遠紀念這位杰出的校友、學者,在荒島上立了一尊吳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內(nèi)匾額“晗亭”兩字是1984年鄧小平親筆手書。

  與晗亭相連的是“臨漪榭”,“臨”是面臨的“臨”,“漪”是漣漪的“漪”,“榭”則是指水邊的亭子的意思,臨漪榭是遺址內(nèi)唯一象征性的舊物恢復。

  在我們正前方的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關于這個亭子,還必須提到一個人,它就是我國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詩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朱自清畢業(yè)于北大哲學系,于1925年應聘來清華執(zhí)教,前后擔任過國文系教授、系主任、圖書館長等職。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學肯定都讀過朱自清寫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寫近春園的景觀。1927年7月 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里非常不平靜,當時他就寫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并且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圖畫: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葉子,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實際上,這一切都折射出了當時他苦悶和孤獨的心情。朱自清于1948年8月因貧病交加而逝世,臨終之前他還囑告家人,說他已經(jīng)簽名拒絕“美援”,因而不要再買政府配售的廉價美國面粉,毛澤東稱頌他“寧死不領美國救濟糧”,說的就是這件事情。后來,清華師生為了紀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資紀念。亭內(nèi)懸掛的“荷塘月色”四字是來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集下的手跡。近春園一直以來都是教職員工和學生的休閑場所。

  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清華大學的中心地帶,也是清華大學早期建校的地方,還是清華景色最美的區(qū)域之一——清華園了,在這里匯聚了清華大學幾個時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01年的時候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華學堂是一棟德國古堡式的建筑。清華學堂是建校初期興建的首批校舍中的主體建筑,建于1909到1911年,建成后作為學生教室。學堂總面積約為4650平方米,大門外正上端書寫的“清華學堂”四字,就是清朝末期軍機大臣那桐所書。1925年起,學校在這里增設了“國學研究院”,當時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以及著名的考古學家李濟,文學家吳宓等在這里薈聚,培養(yǎng)了整整一代“國學”研究家,為這所樓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解放前和解放初,學校的總領導機構基本上都設在這里。后來,以梁思成為主任的清華建筑系進入此樓,清華學堂成為該系的專用館,F(xiàn)在為清華大學研究生院的辦公樓,研究生的活動都是在這里舉行的。

  清華的首期建筑除了清華學堂外,還有一處就是二校門了。二校門是清華最早的學校大門,始建于1909年,門上端大理石上鐫刻著那桐題寫的“清華園”三個大字。 1933年,清華住宅區(qū)進行擴建,校園圍墻外移,新建了西大門,從此,習慣上稱原大門為“二校門”,這就是二校門這一名稱的由來。動亂期間,二校門被當做四舊而被徹底破壞,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議并集資下,經(jīng)學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終于在1991年恢復了這一個校園文物,F(xiàn)在二校門已經(jīng)成為了清華園的標志性建筑,來到這里的師生們,都喜歡在這里合影留念。

  大禮堂、科學館、西區(qū)體育館和圖書館被稱為清華大學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大禮堂建于1917年9月,建成于1920年3月,一共耗時3年,它是一座羅馬式和希臘式相混合的建筑,圓頂、銅門、門前有四根兩人合抱粗的漢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的莊嚴雄偉,而且它又位于清華大學的中心地帶,所以一直被清華的師生員工視為自己堅定、樸實、不屈不撓性格的象征。大禮堂建筑面積為184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個,是當時國內(nèi)高等學堂中最大的禮堂兼講堂,可容納全校一切人員聚會。大禮堂建成后,很多重要會議都在這里召開,很多反帝愛國運動也是從這里動員出發(fā),F(xiàn)在這里仍然是學生們舉行各種活動的場所,每年清華學生學士學位的頒發(fā)也是在這里進行。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節(jié)目組來到清華大學演出,就是以大禮堂為背景的。

  在建大禮堂時,因為當時的美國政府不信任中國的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國政府出資,美國設計師設計,建筑大禮堂用的一磚一瓦也是從美國先由水路運到天津塘沽,然后再運到北京,花費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現(xiàn)在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棟和它一模一樣的建筑。

  大家左邊的這2棟樓,分別是第一、第二教室樓。第一教室樓建于1952年,一樓是兩個大階梯教室,二、三樓也有大小教室數(shù)間,剛建成時是全校的主要課堂之一,到現(xiàn)在仍然是學生上課自習用的教室樓。第二教室樓建于1954年,里面有三個大教室和一個大會議室,一直以來就是學生上課自習的場所,學校的很多會議、活動也是在這里進行。實際上,第一、第二教室樓代表了50年代清華校園的蘇式建筑風格。

  在清華還有很多的小紀念物,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日晷了。這是1920級學生畢業(yè)時獻給母校的禮物。它的上部是中國古典計時器——日晷的造型,下部的底座上刻著“行勝于言”四個字,這是1920級學生的名言,也是清華大學的校風,就是鼓勵清華的同學們少說多做,發(fā)揚實干的精神。日晷是我國古代一種簡單的計時器,它是根據(jù)太陽光對一個傾斜的指針所產(chǎn)生的陰影的位置來表示時間。一般都是把一個不銹鋼的指針裝在一個石刻的圓盤的中心,再將圓盤斜臥在一個平臺上,南高北低,使指針的上端正指北極,下端正指南極。圓盤的上下兩面各刻上12個時辰,當太陽正南的時候,針的投影正好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時。每當春風以后看圓盤上面的影,秋風以后看下面的影。

  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1914年,梁啟超先生以《君子》為題給清華學生進行了一次演講,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意思就是說人應該像天的運行一樣,剛勁強健,風雨無阻,不受外界的干擾。人也應該像大地一樣柔順,培養(yǎng)出公而無私、寬厚為懷的高尚品格。只有這樣,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演講過后,學校就以此八字為校訓,設計校徽,從而永久流傳。

  清華大學導游詞 4

  清華大學位于北京西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一所綜合大學,是當代中國最著名的學府之一,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20年,是清政府利用美國“退還”的一部分庚子賠款創(chuàng)辦的一所留美預備學校。一次,清華學堂的建立,帶有民族屈辱的印記。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清華學堂改為清華學校。1920年清華改辦大學,成立大學部,增設研究院國學門(通稱“國學研究院”)。1920年夏,清華學校由國民黨接管,命名為“國立清華大學”。翌年,留學生美預備部結(jié)束、國學研究院停辦,清華由一所留美預備學校轉(zhuǎn)變?yōu)橐凰毩⒌木C合大學,開始在中國高等教育界嶄露頭角。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羅家倫,后校長人選幾經(jīng)更迭,1931年12月,梅貽琦繼任校長,連續(xù)長校20年,在清華發(fā)展史上有重大貢獻。

  國立清華大學共設立文、法、理、工4個學院,16個系;還有理科、文科、法科3個研究所,設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哲學、歷史、物理、算學、化學、生物、政治學、經(jīng)濟學10個學部。還相繼成立了農(nóng)業(yè)研究所、航空研究所、無線電研究所,稱為特種研究所(不招研究生)。

  在清華,名師云集、睿才薈萃。王國維、梁啟超、院寅恪、趙元任、朱自清、聞一多、吳宓、張奚若、潘光旦、馮友蘭、吳晗、陳岱孫、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熊慶來、華羅庚、劉仙洲、張之高、梁思成、馬約翰等著名學者和大師都曾先后在清華執(zhí)教。清華大學倡導教育自主、學術獨立、廣聘名師、治學先進,從而迅速成為全國著名的高等學府。

  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清華大學南遷,先在湖南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組長沙臨時大學。不久,戰(zhàn)火逼近長沙,次年長沙臨時大學西遷至云南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并于1938年5月正式開學。西南聯(lián)大設文、法、理、工和師范等5個學院、26個學系,以及兩個專修和一個先修班,在校學生約3000人,是當時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學校。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在生活極度困難的情況下,西南聯(lián)大薈萃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精項,通力合作,艱苦辦學,以教授水平高、學風校風好、民主空氣濃、進步力量強、為國家培育了大批人才而蜚聲中外。、

  從1920年清華學堂成立,到1920年留美預備部結(jié)束,清華學校先后培養(yǎng)和選送留美生1100人;從1920年設立大學部到1948年清華園解放,清華大學共培養(yǎng)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含西南聯(lián)大時期)5500余人,招考派送留美生131人,畢業(yè)研究生138人。他們當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等,而大部分畢業(yè)生成為我國各界、特別是科學、教育和文化界杰出的學術領導人與國內(nèi)外著名學者。

  1948年12月15日,清華園解放,揭開了清華歷史嶄新的一頁。

  1952年6月,全國高等院校進行大規(guī)模院系調(diào)整,清華大學基礎雄厚、富有特色的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和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并入清華大學。經(jīng)過調(diào)整,清華大學設置機械制造、動力機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電機工程、無線電工程和石油工程(1953年調(diào)出)等8個系共22個專業(yè)及15個專修科,由一所多院制綜合大學轉(zhuǎn)變?yōu)橐凰嗫菩怨I(yè)大學。

  1952年11月,教育部任命蔣南翔為清華大學校長(1956年后兼任黨委書記)。蔣南翔在清華任職20年,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辦學道路,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培育又紅又專、全面發(fā)展的工程技術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績卓著,為清華大學和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955年起,清華率先創(chuàng)建原子能等新技術專業(yè)。到1966年6月,清華大學設有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動力機械、農(nóng)業(yè)機械、精密儀器及機械制造、冶金、電機工程、無線電電子學、自動控制、工程物理、工程化學、工程力學數(shù)學等12個系共40個專業(yè),成為新中國第一流的多科性工業(yè)大學。在此期間,學校規(guī)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超過萬人。共培養(yǎng)了本科畢業(yè)生206人、?粕1126人和研究生1475人,他們中許多人已成為我國各條戰(zhàn)線上的骨干,其中不少人是國家各級領導干部和著名專家、學者。

  目前清華大學設有建設學院、土木水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理學院、經(jīng)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院、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醫(yī)學院等、航天航空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15個學院55個系;博士、碩士授權點252個,博士后流動站37個,國家重點學科37個,形成了高質(zhì)量、高水平、高層次、多模式培養(yǎng)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體系。先后為國家培養(yǎng)了近十七萬各行各業(yè)的`骨干。20年~20年,先后成立醫(yī)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航天航空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清華大學已經(jīng)成為一所擁有理、工、文、法、管理、藝術和醫(yī)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通過引進和培養(yǎng)相結(jié)合,在國內(nèi)外選聘優(yōu)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學術梯隊。目前共有正高級職務教師126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4名,院士人數(shù)居全國高校首位。共有101名教授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1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入選人數(shù)居全國高校之首。

  20年,我們迎來清華大學百年華誕。從99周年校慶開始的“百年校慶年”,以“躋身世界一流,服務國家社會”為主題,已經(jīng)舉辦了一系列學術、文化、公益和慶;顒。目前,一場場高水平的學術活動陸續(xù)舉行,一系列百年校慶出版物相繼面世,新清華學堂、校史館、音樂廳、文科圖書館等百年校慶建設工程進展順利。

  百年校慶是清華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指導下,我們要總結(jié)凝練百年來的辦學經(jīng)驗,繼承弘揚清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共同謀劃未來的發(fā)展藍圖,進一步加強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積極探索現(xiàn)代大學制度和大學文化,提升水平,擴大影響,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步伐,在新的百年再鑄新的輝煌,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人類文明的進步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清華大學導游詞 5

  大家好,歡迎來到清華大學。我姓x是清華大學x系x屆的學生。很高興能夠作為大家的校園講解帶領大家參觀游覽,希望大家能積極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過一小段快樂的時光。由于校園并不是作為景點開放,在參觀之前請允許我為大家強調(diào)幾條紀律:

  1、校園不是公園,這是一個學習的環(huán)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嘩,一起來感受校園里該有的氛圍。

  2、校園景色非常優(yōu)美,請大家愛護環(huán)境,不要踐踏草坪,攀枝折花,亂丟廢棄物。

  3、校園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時候排成兩列縱隊,緊跟隊伍,沿著道路右側(cè)走,千萬不要走丟走散了。

  我們今天采取集中講解,集中解散的方式,主要參觀近春園和清華園風景區(qū)。我們游覽的'時間大約是50分鐘。

  首先我給大家回顧一下清華大學的建校歷史。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于1911年,初名清華學堂,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名勝園林區(qū),明朝時是一個私家園林,清朝時是皇家園林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園,是康熙皇帝的行宮。道光年間,把熙春園分為兩個部分,西邊的一部分取名近春園,東邊的還是叫熙春園。后來咸豐皇帝即位,把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這就是我們今天清華園的由來。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清政府遭到慘敗,于1901年與八國聯(lián)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必須向列強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當時一個美國政府就得到了3200萬兩,美國政府覺得賠款較多,決定拿出一半賠款在中國培養(yǎng)留美學生。1908年,中美兩國達成協(xié)議,決定成立留沒預備學校,校址選在清華園,經(jīng)兼管學院和外交部的軍機大臣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姓氏)那桐批準,于1909年開始興建校舍,1911年4月29日正式開學,取名清華學堂。辛亥革命后,清華學堂改名清華學校。知道1925年清華學校才開始正式招收本科生,當時設立了留美預備部、大學部、國學院研究部,開始由一所留美預備校逐步向完全的綜合型大學過度。

  清華大學導游詞 6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清華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著名學校,是清政府于民國前一年(1920年)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在北京所建立。最初稱為“留美預備學堂”,是第一所用于被政府派送到美國學習的`中國青年而建立的預備學校。畢業(yè)生直接進入美國大學三年級留學。1920年,始創(chuàng)四年制本科教育。

  清華大學現(xiàn)致力于建設多學科的綜合大學。至20年4 月,清華大學有理學院、建筑學院、土木水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jīng)濟管理學院、法學院、美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應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航天航空學院等13個學院和53個系,41個研究院(所),35個研究中心和175個實驗室,其中包括11個中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4個中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現(xiàn)有教職工7800余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1200余人。全國重點學科49個;本科專業(yè)58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yè)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7個。在校全日制學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碩士生8000余名,博士生4000余名。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在校留學生及進修生1300余名,遠程教育學員9000余名。

  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很多(據(jù)統(tǒng)計約為畢業(yè)生的20%)清華畢業(yè)生都前往美國留學深造。在美國大學校園、公司、企業(yè)及政府部門里,不難找到他們。因此近年也開始有對此的批評,認為清華的畢業(yè)生應該更多地選擇留在中國而不是美國。

  對高中畢業(yè)生來說,清華是中國大陸競爭最激烈學校之一(另一所學校為北大),每年只有中國各省市最優(yōu)秀的高中畢業(yè)生才有機會被清華錄取。清華的校園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個性鮮明,豐富多彩,在眾多大學中獨樹一幟。因其美國淵源,校園文化傳統(tǒng)亦受到美國大學校園文化的深重影響。

  清華大學導游詞 7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游劉導,接下來就由我給大家講解清華大學的風景。

  北京的清華大學不僅是一所全國聞名的大學,還是一處美麗的旅游勝地。

  這里是清華西門,請大家跟我向東走,大約200米就會來到二校門。二校門建于1909年,是一座古典優(yōu)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大家可以在這里拍下照哦!想聽它上面有什么,請聽仔細:門額上方有用銅書寫的“清華園”三個繁體大字!

  現(xiàn)在大家要注意了!在我們的面前是大禮堂!大禮堂占地面積為1840平方米,體積為12350立方米,高44米,是國內(nèi)高校最大的禮堂。它是由美國建筑師亨利·墨菲建造的.。大家千萬不要恨他!雖然當時我們比美國差,但是現(xiàn)在不好起來了嘛!

  向西200米,就是水木清華。水木清華是清華校園里最著名的一道景點,被稱作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顧名思義是碧水和綠樹加起來的景色,水域面積為1000平方米,樹木有100多棵。水和木互相襯托,更加顯示出獨特的美。若是在夏天來到水木清華,你定會看到那大得像傘一樣的荷葉,紅得像寶石一樣的荷花。

  各位游客,今天的清華大學半日游就到這里了,祝大家旅程愉快。

  清華大學導游詞 8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清華大學。我是今天的導游,非常榮幸能帶大家一同探尋這所百年名校的歷史與文化。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的名勝風景園林區(qū),這里曾是清朝皇家園林的一部分,名為熙春園,后來道光年間分為近春園和熙春園兩部分,咸豐年間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

  我們眼前的這座乳白色圓拱式校門,就是清華最為著名的`二校門,它象征著清華學子的夢想與追求。走進校門,我們可以看到大禮堂、圖書館、科學館等歷史建筑,它們見證了清華的輝煌歷程。

  清華學堂在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并開設研究院。1928年,清華學校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擁有文、法、理、工等院系,逐漸發(fā)展成為一所綜合性的大學。

  在清華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杰出的人才。他們中有學術大師、興業(yè)之士和治國之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醫(yī)學、經(jīng)濟、管理、藝術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接下來,我們將參觀近春園遺址公園,這里是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所描寫的荷塘所在地。每到夏季,荷花盛開,美不勝收。此外,我們還可以參觀水木清華、清華學堂等著名景點,感受清華的學術氛圍和獨特魅力。

  希望今天的參觀能讓大家更加了解清華大學的歷史與文化,也祝愿每一位游客都能在這里留下美好的回憶。

  清華大學導游詞 9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風景秀麗的清華大學校園。我是今天的導游,將帶領大家一同領略這所名校的校園風光。

  清華大學校園占地六千余畝,以南北主干道為線分為東區(qū)、西區(qū)。西區(qū)校園為老校區(qū),以美式的校園布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磚石結(jié)構歷史建筑為特色。我們可以看到大禮堂、圖書館、科學館等建筑錯落有致,古樸典雅。而東區(qū)校園則以50年代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90年代開始新建了各院系系館及綜合體育館、游泳館等現(xiàn)代風格的建筑物,顯得雄偉大氣。

  走進清華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二校門,這是清華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它乳白色圓拱式的造型,給人一種莊嚴而神圣的感覺。繼續(xù)前行,我們來到了近春園遺址公園,這里是清華師生娛樂休閑的場所。我們可以看到湖水清澈,樹木蔥郁,小亭點綴其間,環(huán)境清幽宜人。

  接下來,我們將參觀水木清華。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建于湖水旁邊,與周圍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水木清華四個字出自晉人謝混的詩《游西池》,寓意著清華園的美景和人才輩出。

  此外,清華校園內(nèi)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清華學堂、大草坪、日晷等。每一處景點都承載著清華的歷史與文化,讓人流連忘返。

  在參觀之余,不妨去品嘗一下清華大學的食堂美食。這里的特色小吃種類繁多,口味獨特,定能讓你的味蕾享受到極致的滿足。

  希望今天的參觀能讓大家充分領略到清華大學的校園風光和獨特魅力。祝愿每一位游客都能在這里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清華大學導游詞 10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清華大學,這所培養(yǎng)無數(shù)杰出人才的學術殿堂。我是今天的導游,將帶領大家一同探尋清華的學術氛圍與創(chuàng)新精神。

  清華大學作為中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一直秉持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學子,他們在這里努力學習、追求卓越。

  清華大學的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眾多一流的'學科和研究所。我們可以看到經(jīng)濟管理學院、建筑學院、法學院等學術殿堂,這里培養(yǎng)了大量具有國際視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專業(yè)人才。同時,清華大學還注重科研創(chuàng)新,擁有眾多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研項目,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清華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杰出的學者和大師。他們不僅在學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還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醫(yī)學、經(jīng)濟、管理、藝術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努力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zhì)人才。

  接下來,我們將參觀清華大學的創(chuàng)新實驗室和科研成果展示區(qū)。這里展示了清華大學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技術。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的最新研發(fā)成果,感受清華大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技實力。

  此外,我們還可以參觀清華大學的創(chuàng)業(yè)孵化器和校友企業(yè)展示區(qū)。這里匯聚了眾多清華學子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和優(yōu)秀企業(yè),展示了清華學子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方面的卓越成就和無限潛力。

  希望今天的參觀能讓大家更加了解清華大學的學術氛圍和創(chuàng)新精神。祝愿每一位游客都能在這里收獲滿滿,感受到清華的獨特魅力。

【清華大學導游詞】相關文章:

清華大學導游詞01-08

清華大學導游詞(匯編2篇)05-19

[精選]參觀清華大學02-29

參觀清華大學02-28

參觀清華大學05-01

參觀清華大學作文08-20

清華大學最好的專業(yè)04-29

清華大學我的夢04-30

北京之旅——清華大學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