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那要怎么寫好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1
各位同學,歡迎大家來趵突泉公園賞泉。
趵突泉公園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內(nèi)有趵突泉而得名。位于濼源大街西首。公園內(nèi)泉池眾多,有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等,構(gòu)成了四大泉群之首。
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全園共規(guī)劃為十個景區(qū),總面積近百畝。趵突泉,三窟并發(fā),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稱“趵突騰空”。“云霧潤蒸”的奇特景觀為濟南八景之一。
還有一個趵突泉的傳說呢:
傳說很久以前,濟南有個叫鮑全的人,父母病故后向一和尚學醫(yī),救了許多人。那時濟南沒有水。一天,鮑全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看他整天為人治病,就說:“泰山上有個黑龍?zhí),潭里的水能治病!滨U全來到泰山黑龍?zhí),拿了一個白玉壺盛水,里面的水永遠也喝不完。鮑全回到濟南后,為很多人治好了病。州官聽說后派人來搶,鮑全把壺埋在了院子里。公差挖到了白玉壺,卻搬不動,一用力,只聽“咕咚”一聲,突然“呼”地竄出一股大水,水花撒滿全城,落在哪里,哪里便出現(xiàn)一眼泉水,從此濟南成了有名的'泉城。人們看泉水向外冒的樣子,就把它叫做“趵突泉”。
同學們,這就是美麗的趵突泉公園,希望大家常來游玩!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2
尊敬的旅客:
我們今日將要游覽的是著名的趵突泉公園,它位于山東省的省會濟南市,在前往趵突泉的途中我給大家講一講山東的概況,山東現(xiàn)轄17個市,總?cè)丝跒?400萬,自古就是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地區(qū)之一。同時那里還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發(fā)祥地。山東是僅次于廣東的經(jīng)濟大省,以農(nóng)業(yè)為主。擁有國家5A級景區(qū)3處,分別是曲阜、泰山、蓬萊。山東省的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國前列。
濟南是是全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教育中心,也是國家批準的副省級城市。濟南屬于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濟南市總面積8177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3257平方公里,現(xiàn)轄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長清6個區(qū),平陰、濟陽、商河3個縣和章丘市戶籍總?cè)丝跒?00萬人。
濟南歷史悠久,是中華禮貌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那里是舜的故鄉(xiāng),也是龍山文化的發(fā)現(xiàn)地。自明清以來,濟南一向是山東省省會。1929年7月設立濟南市。濟南誕生了許多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像扁鵲、房玄齡、李清照、辛棄疾等。另外李白、杜甫、蘇軾、曾鞏都曾先后在濟南生活、游歷過。
說話間我們就來到了趵突泉公園,趵突泉的泉水是有濟南地區(qū)復雜的水文地質(zhì)條件決定的。濟南南部山區(qū)的石灰?guī)r被水溶解侵蝕,構(gòu)成溶洞和裂隙,吸收地表上的降水和徑流,由南向北潛流。
當這些地下水流至市區(qū)時,遇到東西北三面的質(zhì)地堅硬的火成巖的阻擋,水流很多匯集,構(gòu)成強大的靜壓力,在低洼的市區(qū)涌出地表,構(gòu)成天然涌泉。趵突泉公園建于1956年,因為院內(nèi)有趵突泉而得名。它位于濟南市中心,總面積10.5公頃,與大明湖、千佛山并成為濟南市三大名圣。
趵突泉為濟南72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與其附近的27處泉組成了趵突泉公園。我們此刻來到了東門,大門匾額上的“趵突泉”3個大字是有郭沫若同志題寫的。走進大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座假山。俗話說逢峰右轉(zhuǎn),此刻就請大家隨我往右轉(zhuǎn),在我們面前的小橋叫晴雨橋,是因下面的晴雨溪而得名。前面的一塊高聳的.名石叫龜石,是一塊著名的太湖石,是元代的張養(yǎng)浩收藏的。過了龜石我們來到馬跑泉。
據(jù)說此泉是由北宋抗金名將關(guān)勝的戰(zhàn)馬刨出來的,故得此名。此刻在我們的左邊的就是漱玉泉了,據(jù)說李清照曾在此居住過,經(jīng)常在泉邊洗漱,全因而得名。我們右手邊的這座古典風格的建筑是“李清照紀念堂”這是根據(jù)李清照故居在漱玉泉邊的記載,與1959年為紀念這位杰出的女詞人而建造的。
與1999年擴建,此刻面積4000多平方米,成為國內(nèi)面積最大的李清照紀念堂之一。屏風上的墨跡是郭沫若與1959年為李清照題的詞,前面是“一代詞人”后面是“傳送千秋”。大家來看紀念堂正廳前抱住上的楹聯(lián)。上聯(lián)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下聯(lián)是“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正廳中的塑像就是李清照,用石膏雕塑的,象征著李清照清清白白的一生。墻上的畫像,是李清照31歲時的畫像。大家隨我右轉(zhuǎn),去蠟像館了解一下這位著名女詞人的一生。蠟像館分為四個部分:父母教誨;師壇綻秀;志同道合;流寓江南。有關(guān)她的記載截止到73歲,可是這位女詞人的詩句和高尚情操卻將永世流傳。
出紀念館過柳絮泉、金線泉我們來到了尚志堂,那里是古時官家或私人藏書和講學的地方。我們此刻來到了趵突泉的主景區(qū),在我們面前有三座大殿,分別是娥英殿、三圣殿、濼源堂,首先我們看一下濼源堂楹聯(lián),是元代趙孟頫的詠泉佳句,上聯(lián)是“云霧潤蒸華不注”,下聯(lián)是“波濤聲震大明湖”,是著名書法家金棼先生寫的。趵突泉古稱濼。魯桓公曾“會齊侯于濼”。酈道元《水經(jīng)注》記載:
“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痹柺挤Q“趵突泉”禮貌于劉鶚的《老殘游記》和老舍的《趵突泉的欣賞》。我們右前方的幾塊石碑,“趵突泉”三字是有明代山東巡撫胡攢宗題寫的!坝^瀾”二字是由張欽書題寫的。
“第一泉”是由乾隆皇帝所提,王鐘霖所寫的。趵突泉西邊的亭子叫“觀瀾亭”,亭上的楹聯(lián)是張養(yǎng)浩的詩句:“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時常吼半空雷”,走到盡頭我們看到的就是雙御碑了,這兩塊碑分別有康熙、乾隆皇帝的墨寶?滴跤1684年題寫了“激湍”。乾隆于1784題寫了“擬喚天龍醒癡眠,今宵一灑功德水”。
過了雙御碑我們就來到了南大門景區(qū),在我們右手邊的小園叫“滄園”,滄園的西北側(cè)有一水榭,名叫風榭。供游人休息,欣賞楓溪景色。觀賞完楓溪我們的游覽就到此就告一段落,自由游覽后在東門集合。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3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x,你們叫我李導好了。歡迎到濟南的趵突泉來參觀。這天,我?guī)Т蠹业锦劳蝗螆@賞泉,期望我能陪伴大家度過一段愉快的游園時光。大家也許明白,濟南又叫“泉城”,就因為它有很多泉水,有名的就有72名泉,最著名的九算趵突泉,它被喻為眾泉之冠,也是泉城的象征。能夠這樣說,不游覽一下趵突泉就不能說到過濟南。
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的“大客廳”泉城廣場的西邊,在濼源大街北面,公園始建于1956年,因為公園里有趵突泉而得名。公園小巧玲瓏,清靜幽雅,是周圍市民晨練、游玩的好地方。全園由十個景區(qū),這天,我來為大家就趵突泉景區(qū)、漱玉泉景區(qū)做重點介紹。
“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游客朋友們你們明白這是誰的詞嗎對了,這是著名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有趵突泉還有一處值得觀賞的景區(qū),就是漱玉泉。漱玉泉就是此刻大家看到的這個長方形、四面欄桿用漢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見的泉池。你們看,泉水從石壁上溢出來,活潑歡騰的流入池塘里,聲音清脆。相信女詞人李清照在那里居住時,經(jīng)常在泉邊梳妝打扮。漱玉泉對面這座漂亮的院落,是為了紀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紀念館”。院內(nèi)正廳的對聯(lián)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這是大學者郭沫若題寫的。你們看,天資聰慧的李清照難道不正是名泉爭流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和晶瑩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嗎?
此刻我們到了公園西側(cè)的趵突泉景區(qū),那里但是大家擦亮眼睛觀賞的景觀。那里由亭臺樓閣、廊、榭組成。高低錯落的建筑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吐騰涌的趵突泉。有三個大泉眼一齊噴發(fā)。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像不像雷聲滾動這被稱為“趵突騰空”。趵突泉的泉水一年四季都在18度左右,到了嚴冬,水面上的水氣裊裊上升,像一層薄霧。一邊是幽深的泉池,一邊,波光粼粼,一邊是彩繪的樓閣,雕梁畫棟,這些與薄霧構(gòu)成“云霧潤蒸”的景象,構(gòu)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的文學家、詩人都有作品贊美,就連康熙、乾隆皇帝都以前在趵突泉邊寫詩刻石,頌揚名泉。當代作家郭沫若、老舍業(yè)有贊美的文章。
這天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結(jié)束了,期望秀麗的趵突泉和我能給大家留下深刻而又完美的印象,讓趵突泉的泉水給大家?guī)盱`氣和詩情畫意,讓秀麗的泉城永久留在你們的記憶里。再見!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4
尊敬的游客:
你們好!
歡迎來到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公園。
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158畝。建于1958年,因內(nèi)有趵突泉而得名。
從東門進入,沿著小道走,小道的身旁有許多泉,有著名的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臥牛泉。柳絮泉等等。
趵突泉在公園的西側(cè),是全園的'中心,由亭。堂。廊。榭構(gòu)成。在泉池中央有三個小雪堆一樣的水柱,那就是趵突泉。泉池西側(cè)有個亭子,叫觀瀾亭,建于1461年。兩旁有兩塊石碑,一塊上寫著“趵突泉”三個大字,另一塊上寫著“第一泉”三個大字。趵突泉三窟并發(fā),聲如隱雷,到了冬天水面上水氣裊裊上升,像一層薄煙,這就是濟南八景之一“云霧潤蒸”。
這天下第一泉據(jù)說還有一個傳說: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帶上玉泉水,但喝了趵突泉的水后,感覺無比甘甜。逐將攜帶的玉泉水換成了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濼源堂”,身旁就是“呂祖廟”
萬竹園是趵突泉的園中園,位于公園西鄰,占地18畝,由13個院落組成。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紀念館設有園內(nèi)。
好了,游覽到此結(jié)束了,謝謝。歡迎再次光臨。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5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趵突泉游園賞泉。
我們公園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內(nèi)有趵突泉而得名。現(xiàn)居市中心,位于濼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圍泉池眾多,形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臥牛泉、皇華泉、柳絮泉、老金線泉、洗缽泉、尚志泉、螺絲泉、滿井泉、無憂泉、白云泉、望水泉、東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龍池泉、白龍灣等,構(gòu)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為眾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獨特象征。
我們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全園共規(guī)劃為十個景區(qū),這就是趵突泉景區(qū)、三大殿景區(qū)、尚志堂景區(qū)、漱玉泉景區(qū)、東門入口區(qū)、楓溪景區(qū)、滄園景區(qū)、白雪樓區(qū)、南門入口區(qū)、萬竹園景區(qū),總面積近百畝。
趵突泉景區(qū)在我們公園內(nèi)西側(cè),是全園構(gòu)圖中心,由亭、堂、廊、榭組成了一個封閉空間,高低錯落的建筑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突騰涌的趵突泉,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泉景,被譽為濼水之源,在史書上第一次出現(xiàn)是<<春秋>>上關(guān)于魯桓公和濟襄公談判兩國邊界一事的記載。魯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齊國和魯國因邊界爭執(zhí)發(fā)生戰(zhàn)爭,次年春,魯桓公到齊國談判邊界問題,會齊侯(齊襄公)于濼。濼,濼水的源頭,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為人所知已經(jīng)有二千五、六百年的歷史了。當然那時濼水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時,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廟,谷稱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學家曾鞏始稱為趵突泉,并流傳至今。不過,宋朝.金代曾有人稱叫“溫泉”、“檻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這個名字精當傳神。
趵突泉,三窟并發(fā),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稱“趵突騰空“!霸旗F潤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到了嚴冬早晨,水面上水氣裊裊上升,象一層薄煙,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這一切與淡淡的薄霧,構(gòu)成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奇特景觀為濟南八景之一,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多有贊美。諸如宋代曾鞏、蘇軾、金代元好問,元代趙孟府、張養(yǎng)浩,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禎、蒲松齡、何紹基等都有吟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在趵突泉邊寫詩刻石,頌揚名泉,當代文豪郭沫若等也都有贊頌的美文。
趵突泉東西之間的這座南北向的小橋,名曰來鶴橋,原為木橋,明代萬歷初所建,天啟末年重修,濟南解放后擴建公園時將其改建為石橋。橋南首的彩繪木牌坊是原來的樣子,牌坊匾額朝南的一面上刻“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山舊跡”,“蓬山”指傳說中東海神山的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趵突泉為何稱“蓬山舊跡”?意為東海神山不過傳說而已,誰也沒有見過,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狀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話中的蓬萊仙山一般,所以稱其為“蓬山舊跡”。泉池西側(cè)伸入水中的'小亭叫觀瀾亭,此亭建于明朝天順五年(1461),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亭西墻壁上嵌刻的兩塊石碑,一塊“觀瀾”兩個大字,取自<<孟子.盡心>>“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為明代書法家張欽的墨跡。另一“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間王鐘霖的手筆。亭東泉池中這塊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鐫三個雄健大字:趵突泉,為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所寫,細心的游客有的可能會發(fā)現(xiàn)突變成了“突”,缺了兩點,傳說勁挺柱涌的三股水把“蓋子”頂?shù)袅,才使“突”字變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當然這只是形容泉水勢強,人們的一種遐想。泉池南岸透窗臨池榭廊是解放后所建,近年來成了“閑時墨客會名優(yōu)”京劇名流演出的舞臺。趵突泉東池北岸,依水而著,窗明幾凈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萊茶社,又稱望鶴亭茶社,清代文人施閏章曾寫詩歌曰:“仰而見山之青,俯而見泉之潔,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潛蛟出蟄兮,飛虹蜿蜒”。說明這個地方在當時是極目遠眺,俯首凝視,觀賞領(lǐng)略遠近山水之美的絕妙境地。據(jù)說當年康熙、乾隆兩個皇帝都曾在這里臨水靜坐,品茗賞泉,領(lǐng)略趵突泉的萬般風韻。當品嘗到趵突泉水后,竟將南巡中攜飲之北京玉泉水全部換為趵突泉的水,故有“潤澤春茶味更真”,不飲趵突泉的水,空負濟南游之說。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濼源堂”,緊挨濼源堂的兩座大殿,統(tǒng)稱呂祖廟,也叫“呂仙祠”、“呂公祠”、“呂祖閣”。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6
尊敬的旅客,你們好。歡迎來到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公園。
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158畝。建于1958年,因內(nèi)有趵突泉而得名。
從東門進入,沿著小道走,小道的旁邊有許多泉,有有名的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臥牛泉。柳絮泉等等。
趵突泉在公園的西側(cè),是全園的中心,由亭。堂。廊。榭構(gòu)成。在泉池中央有三個小雪堆一樣的'水柱,那就是趵突泉。泉池西側(cè)有個亭子,叫觀瀾亭,建于1461年。兩旁有兩塊石碑,一塊上寫著“趵突泉”三個大字,另一塊上寫著“第一泉”三個大字。趵突泉三窟并發(fā),聲如隱雷,到了冬天水面上水氣裊裊上升,象一層薄煙,這就是濟南八景之一“云霧潤蒸”。
這天下第一泉據(jù)說還有一個傳說: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帶上玉泉水,但喝了趵突泉的水后,感覺無比甘甜。逐將攜帶的玉泉水換成了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濼源堂”,旁邊就是“呂祖廟”
萬竹園是趵突泉的園中園,位于公園西鄰,占地18畝,由13個院落組成。有名國畫大師李苦禪紀念館設有園內(nèi)。
好了,游玩到此結(jié)束了,謝謝。歡迎再次光臨。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7
尊敬的旅客:
大家好!歡迎到濟南的趵突泉來參觀。我是你們的導游李秋立,你們叫我李導好了。今日,我?guī)Т蠹业锦劳蝗螆@賞泉,期望我能陪伴大家度過一段愉快的游園時光。大家也許明白,濟南又叫“泉城”,就因為它有很多泉水,有名的就有72名泉,最著名的九算趵突泉,它被喻為眾泉之冠,也是泉城的象征。能夠這樣說,不游覽一下趵突泉就不能說到過濟南。
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的“大客廳”泉城廣場的西邊,在濼源大街北面,公園始建于1956年,因為公園里有趵突泉而得名。公園小巧玲瓏,清靜幽雅,是周圍市民晨練、游玩的好地方。全園由十個景區(qū),今日,我來為大家就趵突泉景區(qū)、漱玉泉景區(qū)做重點介紹。
此刻我們到了公園西側(cè)的趵突泉景區(qū),那里可是大家擦亮眼睛觀賞的景觀。那里由亭臺樓閣、廊、榭組成。高低錯落的建筑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吐騰涌的趵突泉。有三個大泉眼一起噴發(fā)。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像不像雷聲滾動這被稱為“趵突騰空”。
趵突泉的泉水一年四季都在18度左右,到了嚴冬,水面上的水氣裊裊上升,像一層薄霧。一邊是幽深的泉池,一邊,波光粼粼,一邊是彩繪的'樓閣,雕梁畫棟,這些與薄霧構(gòu)成“云霧潤蒸”的景象,構(gòu)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的文學家、詩人都有作品贊美,就連康熙、乾隆皇帝都以往在趵突泉邊寫詩刻石,頌揚名泉。當代作家郭沫若、老舍業(yè)有贊美的文章。
“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游客朋友們你們明白這是誰的詞嗎對了,這是著名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有趵突泉還有一處值得觀賞的景區(qū),就是漱玉泉。漱玉泉就是此刻大家看到的這個長方形、四面欄桿用漢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見的泉池。
你們看,泉水從石壁上溢出來,活潑歡騰的流入池塘里,聲音清脆。相信女詞人李清照在那里居住時,經(jīng)常在泉邊梳妝打扮。漱玉泉對面這座漂亮的院落,是為了紀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紀念館”。院內(nèi)正廳的對聯(lián)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這是大學者郭沫若題寫的。你們看,天資聰慧的李清照難道不正是名泉爭流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和晶瑩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嗎
今日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結(jié)束了,期望美麗的趵突泉和我能給大家留下深刻而又完美的印象,讓趵突泉的泉水給大家?guī)盱`氣和詩情畫意,讓美麗的泉城永遠留在你們的記憶里。再見!
【趵突泉景區(qū)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趵突泉導游詞02-14
趵突泉的導游詞11-11
濟南趵突泉導游詞01-31
趵突泉導游詞范文02-18
山東趵突泉導游詞06-02
趵突泉導游詞優(yōu)秀10-10
景區(qū)導游詞06-29
趵突泉導游詞14篇06-12
小浪底景區(qū)導游詞06-28
嘉峪關(guān)景區(qū)導游詞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