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12-24 16:10:10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1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所面臨的內外壓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壓力已超過了他們所能負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紛擾的、不利的、危機重重的后果。國內有些調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和適應不良的學生所占比例較高。那么,當前xx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呢?帶著這一問題,我們開展了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以期了解當前xx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xx縣各中學進一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對策性建議,也供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人士參考。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采取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xx縣近郊的5所中學,其中高中一所,職高一所,初中三所,隨機選取每個學校每個年段的班級各一個,合計15個班級共699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初一學生108人,初二學生121人,初三學生169人,高一學生119人,高二學生113人,高三學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實際發(fā)放問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問卷35份,實得有效問卷664份,有效率為回收總卷數95.0。

  2、調查工具: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等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該測驗適用于綜合檢測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MHT共有100個題項,包括8個內容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即測謊量表),該測驗覆蓋面廣,篩選率高,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8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每個題項后有“是”和“否”兩個答案,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選擇。8個內容量表得分累積起來,就是總得分。分量表從整體上表示焦慮程度強不強、焦慮范圍廣不廣;而總得分則表示個人焦慮的一般傾向。該測驗以整個量表在65分以上,各內容量表上超過8分作為指標來考察其心理健康狀況。如果一個學生的總分超過了65分,說明該生的總焦慮水平較高,范圍較廣,有情緒困擾和行為問題。8個內容量表中,任何一項標準分達到8分以上時,表明該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到需有針對性地輔導程度。

  3、調查方法:本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配合給予統(tǒng)一指導語,利用學生自習時間集體施測。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

  二、調查的初步結果

  1、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一般,具有正常的焦慮水平。從表一可以看出,被調查的664名中學生其總焦慮傾向標準平均分為38.40,處于中等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即8種焦慮傾向標準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屬于低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在65分以上,屬于高焦慮水平;35分到65分之間的,屬于中等焦慮水平),另外,在各個內容量表的得分上,學習焦慮得分最高(M=8.02),處在異常焦慮水平(焦慮傾向標準分在8分以下,屬于焦慮正常,超過8分,屬于異常焦慮)。從表1也可得知,單項高分(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為:學習焦慮(57.8,384人)、身體癥狀(22.3,148人)、過敏傾向(19.4,130)、自責傾向(17.5,116人)、對人焦慮(9.5,61人)、恐怖傾向(6.5,43人)、沖動傾向(4.4,29人)、孤獨傾向(2.3,15人)。

  表1664名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和總量表上的得分

  學習對人孤獨自責過敏身體恐怖沖動總焦慮

  焦慮焦慮傾向傾向傾向癥狀傾向傾向傾向

  平均分8.024.662.765.395.625.343.343.2338.40

  標準差2.852.112.062.172.152.812.542.2312.36

  檢出率57.89.22.317.519.422.36.54.41.66

  在被調查的664名學生中,41.41的學生(275人)分數在35分以下,說明這部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是好的;分數在35分-65分之間的學生有378人,占所有被測學生的56.93,這部分學生處于中等焦慮水平,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其進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導和教育;分數在65分以上的學生11人,占被測學生數的1.66,處于高焦慮水平,屬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對于這些總焦慮傾向較強、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需要制訂特別的個別輔導計劃,要重點輔導。

  2、不同性別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統(tǒng)計結果顯示,xx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極其顯著的性別差異。從表2可以看出,除了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外,其余六個分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達到了極其顯著的差異,這個說明女生的總體焦慮程度要高于男生。

  表2不同性別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男生(n=309)女生(n=355)T值值

  MSDMSD

  學習焦慮7.422.998.552.61-5.1670.000

  對人焦慮4.292.194.971.99-4.1890.000

  孤獨傾向2.782.142.741.990.2810.779

  自責傾向4.992.115.732.17-4.4320.000

  過敏傾向5.342.195.872.09-3.1750.002

  身體癥狀4.953.045.682.55-3.3800.001

  恐怖傾向2.802.463.812.53-5.2260.000

  沖動傾向3.082.323.372.14-1.6680.096

  總量表35.6813.0740.7611.19-5.3870.000

  說明:在這里n表示被調查的個體數目;M表示平均數;SD表示標準差;T值是兩個數字相比的一個比值;值表示顯著性,如果值小于0.05,那么說明相比的兩個數字存在差異,下同。

  3、不同年齡段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后發(fā)現,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恐怖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顯著差異,經過比較得知,初中生在這四個分量表和全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見,高中生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要好于初中生。具體比較可見表3

  表3不同年齡段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初中生(n=378)高中生(n=284)T值值

  MSDMSD

  學習焦慮8.432.777.492.874.2650.000

  對人焦慮4.972.144.251.204.3850.000

  孤獨傾向2.832.112.661.991.0680.286

  自責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過敏傾向5.702.075.522.561.0160.310

  身體癥狀5.522.885.112.701.8500.065

  恐怖傾向3.512.563.122.511.9680.049

  沖動傾向3.352.293.082.141.5270.127

  總量表39.9812.1436.3012.353.8280.000

  同時,對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進行方差分析后發(fā)現,各個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癥狀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異。經事后檢驗發(fā)現,在學習焦慮方面,初三學生要顯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學生;在對人焦慮方面高一、高二的學生要顯著高于初三的學生;在自責傾向方面,初一學生要顯著高于高一、高三的學生;在身體癥狀方面,初三學生要高于各個年級的學生,但是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總量表上,初三的學生要高于高一、高二的學生,初一學生要高于高一學生。由此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初三時期是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的多發(fā)期。

  4、不同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表4不同學校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梅中(n=119)二中(n=138)云職(n=136)三中(n=121)云中(n=150)

  MDMSDMSDMSDMSD

  學習焦慮8.382.568.412.837.712.878.502.917.292.86

  對人焦慮4.562.035.002.064.332.055.322.304.171.96

  孤獨傾向3.061.932.432.082.631.903.072.272.692.08

  自責傾向5.802.205.452.065.462.255.832.064.572.07

  過敏傾向5.772.035.622.035.602.205.712.175.452.32

  身體癥狀5.532.525.473.165.132.605.562.905.092.79

  恐怖傾向4.112.643.102.463.152.543.382.513.092.50

  沖動傾向3.532.173.092.203.002.273.452.473.152.02

  總量表40.7411.6638.5711.5637.1812.6140.8313.1535.5112.10

  對數據的統(tǒng)計后發(fā)現,不同學校的學生各個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可見表4。

  對五個不同學校的學生在各個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進行方差分析可知,五個學校在學習焦慮(F=4.98,<0.01=、對人焦慮(F=6.98,<0.001=、自責傾向(F=7.94,<0.001=、恐怖傾向(F=3.65,<0.01=以及總量表(F=4.72,<0.01=上存在差異。經過事后比較發(fā)現:在學習焦慮上,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的學生,而其他幾個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在對人焦慮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二中、三中的學生,而職高的學生也要好于三中的學生;在自責傾向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和職高的學生,而其他幾個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在恐怖傾向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的學生;而在總量表上,也是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和三中的學生,而其他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

  5、不同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53位畬族學生的問卷(占了所有被調查學生的8),并對畬族學生和漢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具體可見表5。

  表3不同民族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漢族(n=611)畬族(n=53)T值值

  MSDMSD

  學習焦慮8.002.648.252.64-0.5900.556

  對人焦慮4.662.124.682.03-0.0780.938

  孤獨傾向2.782.092.551.670.7800.436

  自責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過敏傾向5.602.155.922.13-1.0670.286

  身體癥狀5.352.825.302.770.1120.911

  恐怖傾向3.402.572.622.072.1430.032

  沖動傾向3.222.183.422.71-0.6240.533

  總量表38.4212.4738.1711.040.1410.888

  從上表可以得知,漢族學生和畬族學生只是在恐怖傾向方面存在差距,漢族學生在該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畬族的學生。這說明漢族學生對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懼感要強于畬族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畬族學生的樣本不足所引起的無差異的假象,這個有待今后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三、調查結果分析

  1、xx縣中學生總體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析

  調查顯示,目前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一般,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只有41.41處于低焦慮水平,而有56.93處于中等焦慮水平,而有1.66處于異常焦慮狀態(tài),由此可見xx縣中學生當前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對于存在中等焦慮傾向的學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十分需要通過學校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幫助,若焦慮異常得不到及時解決,就可能會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此外,對于處于異常焦慮傾向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是處于心理不健康的群體,總體焦慮傾向較強、焦慮范圍較廣,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進行心理治療,這部分學生不容忽視。

  2、男女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總體不如男生,這個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結果相似。女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以及總量表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男生。

  造成兩性差異的原因首先是社會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對自己的期望,失敗的歸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國外有學者研究發(fā)現,男女生對成敗歸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將自己的成敗歸因于運氣,而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的運氣;而男性則更多的將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將失敗歸因于任務艱難。這種歸因導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異,而這種差異顯然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專業(yè)有決定的影響。而且在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個弱者的形象,學習成績不好認為是性別差異造成的,認為男生天生比女生聰明,而沒有從其他方面找原因。特別是傳統(tǒng)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對婦女的歧視都嚴重地挫傷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制約著女生各方面的發(fā)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識的萌生比男生約早一年的時間,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現得更早,更明顯,他們變得易害羞、難為情,而且青春期的發(fā)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對勝利的變化和月經的來臨有一種神秘感和恐懼感,所以常處于焦慮不安中,有時莫名其妙的緊張,特別是在與人交往時尤為突出,于是產生了對人焦慮。

  男生在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沒有達到顯著差異的水平。這個可能與男生的性格有關,人們在教育過程中賦予男生的形象是生來就剛強,為此在感情上不輕易外露自己,長此以往心中苦悶無處訴說,產生孤獨感,而女生較男生更喜歡找人傾訴,心中的不快易化解。在沖動傾向方面,可能與男生更多地表現出攻擊、多動和違紀等外向行為有關。

  綜上所述,加強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和心理輔導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

  3、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初三年級在各個年級中問題最多,是心理問題的多發(fā)期。這主要因為,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們已基本上發(fā)育成熟,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級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得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發(fā)展使他們的某些觀點或看法很深刻;谝陨蟽煞矫娴陌l(fā)展原因,初三學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漸形成并有著極強的自我意識,他們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設計,但由于對自我形象過度敏感,他們過于著重別人對自己的外在評價和成敗得失的評價,以至于產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責等。

  同時,初三學生面臨中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壓力,遭遇的學習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機,使得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高度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平衡性,這將直接影響學生成就動機模式的確立,并由此影響其學業(yè)成績和心理健康狀況,從而進一步影響個體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發(fā)展。

  4、不同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由調查結果可知,總體上,云中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對于其他幾個學校較好。這個可能是因為xx中學和其他幾個學校相比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學生的心理輔導。

  5、不同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調查的漢族和畬族學生只是在恐怖傾向上存在差異,漢族學生要高于畬族學生。這個可能是由于當前的家長給予子女的教育多是保護型的,使他們缺乏性格上的各種鍛煉,依賴性和獨立性都比較差,所以成長過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幫助就感到不安和沒有著落?植纼A向的產生大多與家庭的過分保護有直接關系。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學校和家庭,也包括社會環(huán)境。就學校因素來說,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升學率仍然是衡量學校和教師好壞的標準,只顧考試課程而隨意增加超越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試科目的現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數教師自身人格偏異及不健康的教學行為,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消極影響;就家庭因素來說,一些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普遍過高。他們或者把孩子當作實現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觀地給孩子確立一個理想的目標;或者把孩子奉為“上帝”,使孩子擁有無限的權利。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極差;就社會來說,功利主義的主導性傾向和大眾傳媒的消極因素,使青少年處于一種無所適從和復雜多變的社會中,他們要面臨升學、就業(yè)、交友、休閑等各種生活壓力,特別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發(fā)展的性心理之間的矛盾,導致產生心理不適應,情緒不穩(wěn)定,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需要指出的是,中學生在沖動、自責、過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其原因主要還是來自對學習、對考試的一種焦慮反應,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困擾,仍然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幾點建議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系到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更加應該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根據我們調查分析發(fā)現,改善和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實效,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ㄒ唬└纳萍彝ソ逃

  1、家長要注意兒童早期人格的培養(yǎng)

  許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現的各種心理障礙,大多是兒童早期教育和社會交往帶來的精神發(fā)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剝奪、童年的經歷有時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生活態(tài)度和心理體驗。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0-6歲)得到適應最佳教育將會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因此,家長要加強兒童早期的獨立性和自制力的訓練,要抓住這一時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開發(fā)或優(yōu)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長還應經常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家長只有設法使自己的主觀愿望與孩子的客觀實際相一致,同時在實現期望過程中應該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對原有期望進行調整,才能減輕孩子的壓力。應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這樣才能較好地運用符合子女身心發(fā)展實際的科學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實效。

  2、讓子女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我國自古以來,提倡在家長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的讓子女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的育人方法?鬃诱f:“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說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視在實踐活動中培育良好的品德習慣。而且,在實踐活動中應該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從中得到鍛煉,并幫助子女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3、家長要重視家庭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家庭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不僅應體現在為子女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文化氣氛;還應體現在家長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長樂觀向上的情緒和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實踐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對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為表現,家長及時給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勵、強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敝赋霰頁P的效果優(yōu)于批評,因此在教育中,要減少斥責和限制,多給以“表揚”和“承認”的機會,以提高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為了幫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糾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為和品德,可以適當采取不損害孩子身心為比標準的懲罰。原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子女,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用簡單的手腕來應付,是無濟于事的!睘榇,家長應了解有關教育以及兒童心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切實擔負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學校教育工作

  1、轉變教育觀念

  傳統(tǒng)的教育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機械地按照預設的一套模式向學生強行灌輸,使學生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边@個不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內在動力,而且抹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精神。應將中學生由升學為中心的應試教育轉向以提高素質為核心的教育軌道上來,它有助于中小學教育走出狂熱追逐高分、升學競爭愈演愈烈的誤區(qū),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痼疾,把開發(fā)人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根本目的和最終任務,才能在教育內部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心理障礙的發(fā)生。

  2、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教育要糾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傾向,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學校正常的教學中去。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他助到自助,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可以采取宣傳普及心理學常識(通過上心理輔導活動課和講座的形式等)、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咨詢以及推廣集體輔導、朋輩輔導的形式,從根本上增強學生心理上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獲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時還可以對學生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檔案,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進行矯治。

  3、加強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一定要講究實效、慎重、科學,并注意把握時機。根據上海等地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的經驗,初二年級是性教育的關鍵期,從這是開始系統(tǒng)地對他們進行有關方面的教育,并將這種教育有計劃的延伸到高中階段,是十分重要的。

  4、著力提高教師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

  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知識的學習,通過講座、討論、宣傳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還可聘請有關專家和教育先進工作者介紹符號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經驗,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以便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軟環(huán)境。

  5、重視家校溝通的途徑

  建立家庭和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和發(fā)展,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所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積極相互配合,將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學校要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改善家庭環(huán)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和諧的氣氛去影響和教育子女,這樣有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6、重視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文化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為學生健康發(fā)展提供機會和條件。課余時間參加業(yè)余活動,有利于中學生多種才能的發(fā)揮,豐富精神世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使生活更有樂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鍛煉,多種需要得到豐富,心理緊張得到緩解。其結果是進一步提高中學生腦力、體力的效率,改善適應能力,促進心理健康。

 。ㄈ┓e極引導青少年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品質

  對于學生來講,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鍛煉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青少年首先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對社會、對人生持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確認識自我,培養(yǎng)悅納自我的態(tài)度。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越接近,表現自我防御行為就少,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特別是女同學要擺脫“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縛,充分認識自己,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第三就是要學會自覺地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健康的情緒,學會自我疏導不良情緒,使消極的情緒對身心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個對處于緊張學習階段的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總之,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本人應密切配合,綜合治理,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2

  一、調查概況

  我于20xx年3月份開始,對我市欽北區(qū)中學生的情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初中生的情緒心里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的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初中生的情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初中生的情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初中生的情緒心理成因及對策。

 。ǘ┱{查方法

  1.問卷調查,發(fā)出700份問卷,收回700份。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三、調查目的

  情緒穩(wěn)定是一個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標志,如果中學生能夠積極地調控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有助于青少年以平穩(wěn)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當今社會壓力大,社會環(huán)境復雜,家庭不穩(wěn)定,學習負擔重,中學生的情緒受到很大的影響。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學生情緒容易激動不夠穩(wěn)定。

  本調查報告針對農村初中生情緒問題進行研究,試圖了解情緒心理產生的原因及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的情緒變化,為關注學生情緒問題的教育者提供一些研究的依據。

  四、調查對象

  我市北區(qū)部分學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級學生。

  五、調查組成員

  組長:趙瓊輝(全面具體負責)

  組員:邱峪霄

  容麗萍

  六、結果與分析:

  1.情緒穩(wěn)定的有160人,占22.9%。分析表明,這部分中學生性格成熟,能面對現實;通常能以沉著的態(tài)度應付現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行動充滿魅力,有勇氣,用維護脫節(jié)的精神。

  2.情緒基本穩(wěn)定的有300人,占42.8%。這部分學生情緒變有變化,但變化不大,能沉著應付現實中出現的一般性問題。然而在大事面前,有時會急躁不安,不免受環(huán)境影響。

  3.情緒激動的有240人,占36.3%。這部分學生情緒容易激動,容易產生煩惱;不容易應付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阻撓和挫折;容易受環(huán)境支配而心神動搖;不能面對現實,常常急躁不安,身心疲乏,甚至失眠等。

  七、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

  1.家庭環(huán)境

  家庭不和,父母經常吵架,家庭暴力,父母性格不良,家庭經濟困難等,影響學生的情緒。

  2.學習壓力

  造成學習壓力的因素有考試、成績排名、學習方法等。

  3.人際關系

 。1)緊張的親子關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不愿意傾聽孩子的訴說,父母和孩子的關系不和諧。

 。2)不良的同學關系。處理不好同學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同學之間容易產生矛盾、摩擦、妒忌、歧視、誤解、猜疑等。

  (3)不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的批評、不公對待、評價不當或對學生不夠理解、不夠真誠等,容易使學生產生不良的情緒。

  八、結論

  喜、怒、哀、樂構成了我們的七彩人生,在生活中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情緒世界同樣是復雜多變、豐富多彩的,我們的情緒無論具有怎樣的特點,始終都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既可以起到增強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減弱的作用,關鍵在如何調節(jié)和利用。因此,我們每一個中學生都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努力培養(yǎng)積極的情緒,使消極的情緒向積極的方面轉化,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3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采取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xx縣近郊的5所中學,其中高中一所,職高一所,初中三所,隨機選取每個學校每個年段的班級各一個,合計15個班級共699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初一學生108人,初二學生121人,初三學生169人,高一學生119人,高二學生113人,高三學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

  實際發(fā)放問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問卷35份,實得有效問卷664份,有效率為回收總卷數95.0。

  2、調查工具: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等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該測驗適用于綜合檢測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MHT共有100個題項,包括8個內容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即測謊量表),該測驗覆蓋面廣,篩選率高,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8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每個題項后有“是”和“否”兩個答案,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選擇。

  8個內容量表得分累積起來,就是總得分。分量表從整體上表示焦慮程度強不強、焦慮范圍廣不廣;而總得分則表示個人焦慮的一般傾向。

  該測驗以整個量表在65分以上,各內容量表上超過8分作為指標來考察其心理健康狀況。如果一個學生的總分超過了65分,說明該生的總焦慮水平較高,范圍較廣,有情緒困擾和行為問題。

  8個內容量表中,任何一項標準分達到8分以上時,表明該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到需有針對性地輔導程度。

  3、調查方法:本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配合給予統(tǒng)一指導語,利用學生自習時間集體施測。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

  二、調查的初步結果

  1、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一般,具有正常的焦慮水平。從表一可以看出,被調查的664名中學生其總焦慮傾向標準平均分為38.40,處于中等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即8種焦慮傾向標準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屬于低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在65分以上,屬于高焦慮水平;35分到65分之間的,屬于中等焦慮水平),另外,在各個內容量表的得分上,學習焦慮得分最高(M=8.02),處在異常焦慮水平(焦慮傾向標準分在8分以下,屬于焦慮正常,超過8分,屬于異常焦慮)。

  從表1也可得知,單項高分(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為:學習焦慮(57.8,384人)、身體癥狀(22.3,148人)、過敏傾向(19.4,130)、自責傾向(17.5,116人)、對人焦慮(9.5,61人)、恐怖傾向(6.5,43人)、沖動傾向(4.4,29人)、孤獨傾向(2.3,15人)。 表1664名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和總量表上的得分 學習對人孤獨自責過敏身體恐怖沖動總焦慮 焦慮焦慮傾向傾向傾向癥狀傾向傾向傾向 平均分8.024.662.765.395.625.343.343.2338.40 標準差2.852.112.062.172.152.812.542.2312.36 檢出率57.89.22.317.519.422.36.54.41.66 在被調查的664名學生中,41.41的學生(275人)分數在35分以下,說明這部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是好的;分數在35分-65分之間的學生有378人,占所有被測學生的56.93,這部分學生處于中等焦慮水平,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其進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導和教育;分數在65分以上的學生11人,占被測學生數的1.66,處于高焦慮水平,屬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對于這些總焦慮傾向較強、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需要制訂特別的個別輔導計劃,要重點輔導。

  2、不同性別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統(tǒng)計結果顯示,xx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極其顯著的性別差異。從表2可以看出,除了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外,其余六個分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達到了極其顯著的差異,這個說明女生的總體焦慮程度要高于男中學生。 表2不同性別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男生(n=309)女生(n=355)T值P值 MSDMSD 學習焦慮7.422.998.552.61-5.1670.000 對人焦慮4.292.194.971.99-4.1890.000 孤獨傾向2.782.142.741.990.2810.779 自責傾向4.992.115.732.17-4.4320.000 過敏傾向5.342.195.872.09-3.1750.002 身體癥狀4.953.045.682.55-3.3800.001 恐怖傾向2.802.463.812.53-5.2260.000 沖動傾向3.082.323.372.14-1.6680.096 總量表35.6813.0740.7611.19-5.3870.000 說明:在這里n表示被調查的個體數目;M表示平均數;SD表示標準差;T值是兩個數字相比的一個比值;P值表示顯著性,如果P值小于0.05,那么說明相比的兩個數字存在差異,下同。

  3、不同年齡段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后發(fā)現,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恐怖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顯著差異,經過比較得知,初中生在這四個分量表和全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見,高中生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要好于初中生。

  具體比較可見表3 表3不同年齡段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初中生(n=378)高中生(n=284)T值P值 MSDMSD 學習焦慮8.432.777.492.874.2650.000 對人焦慮4.972.144.251.204.3850.000 孤獨傾向2.832.112.661.991.0680.286 自責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過敏傾向5.702.075.522.561.0160.310 身體癥狀5.522.885.112.701.8500.065 恐怖傾向3.512.563.122.511.9680.049 沖動傾向3.352.293.082.141.5270.127 總量表39.9812.1436.3012.353.8280.000 同時,對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進行方差分析后發(fā)現,各個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癥狀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異。經事后檢驗發(fā)現,在學習焦慮方面,初三學生要顯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學生;在對人焦慮方面高一、高二的學生要顯著高于初三的學生;在自責傾向方面,初一學生要顯著高于高一、高三的學生;在身體癥狀方面,初三學生要高于各個年級的學生,但是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總量表上,初三的學生要高于高一、高二的學生,初一學生要高于高一學生。由此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初三時期是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的多發(fā)期。

  4、不同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表4不同學校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梅中(n=119)二中(n=138)云職(n=136)三中(n=121)云中(n=150) MSDMSDMSDMSDMSD 學習焦慮8.382.568.412.837.712.878.502.917.292.86 對人焦慮4.562.035.002.064.332.055.322.304.171.96 孤獨傾向3.061.932.432.082.631.903.072.272.692.08 自責傾向5.802.205.452.065.462.255.832.064.572.07 過敏傾向5.772.035.622.035.602.205.712.175.452.32 身體癥狀5.532.525.473.165.132.605.562.905.092.79 恐怖傾向4.112.643.102.463.152.543.382.513.092.50 沖動傾向3.532.173.092.203.002.273.452.473.152.02 總量表40.7411.6638.5711.5637.1812.6140.8313.1535.5112.10 對數據的統(tǒng)計后發(fā)現,不同學校的學生各個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可見表4。 對五個不同學校的學生在各個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進行方差分析可知,五個學校在學習焦慮(F=4.98,P<0.01=、對人焦慮(F=6.98,P<0.001=、自責傾向(F=7.94,P<0.001=、恐怖傾向(F=3.65,P<0.01=以及總量表(F=4.72,P<0.01=上存在差異。

  經過事后比較發(fā)現:在學習焦慮上,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的學生,而其他幾個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在對人焦慮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二中、三中的學生,而職高的學生也要好于三中的學生;在自責傾向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和職高的學生,而其他幾個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在恐怖傾向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的學生;而在總量表上,也是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和三中的學生,而其他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

  5、不同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53位畬族學生的問卷(占了所有被調查學生的8),并對畬族學生和漢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具體可見表5。 表3不同民族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漢族(n=611)畬族(n=53)T值P值 MSDMSD 學習焦慮8.002.648.252.64-0.5900.556 對人焦慮4.662.124.682.03-0.0780.938 孤獨傾向2.782.092.551.670.7800.436 自責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過敏傾向5.602.155.922.13-1.0670.286 身體癥狀5.352.825.302.770.1120.911 恐怖傾向3.402.572.622.072.1430.032 沖動傾向3.222.183.422.71-0.6240.533 總量表38.4212.4738.1711.040.1410.888 從上表可以得知,漢族學生和畬族學生只是在恐怖傾向方面存在差距,漢族學生在該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畬族的學生。

  這說明漢族學生對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懼感要強于畬族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畬族學生的樣本不足所引起的無差異的假象,這個有待今后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三、調查結果分析

  1、xx縣中學生總體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析 調查顯示,目前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一般,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只有41.41處于低焦慮水平,而有56.93處于中等焦慮水平,而有1.66處于異常焦慮狀態(tài),由此可見xx縣中學生當前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對于存在中等焦慮傾向的學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十分需要通過學校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幫助,若焦慮異常得不到及時解決,就可能會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此外,對于處于異常焦慮傾向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是處于心理不健康的群體,總體焦慮傾向較強、焦慮范圍較廣,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進行心理治療,這部分學生不容忽視。

  2、男女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總體不如男生,這個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結果相似。女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以及總量表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男生。

  造成兩性差異的原因首先是社會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對自己的期望,失敗的歸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國外有學者研究發(fā)現,男女生對成敗歸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將自己的成敗歸因于運氣,而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的運氣;而男性則更多的將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將失敗歸因于任務艱難。

  這種歸因導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異,而這種差異顯然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專業(yè)有決定的影響。而且在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個弱者的形象,學習成績不好認為是性別差異造成的,認為男生天生比女生聰明,而沒有從其他方面找原因。

  特別是傳統(tǒng)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對婦女的歧視都嚴重地挫傷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制約著女生各方面的發(fā)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識的萌生比男生約早一年的時間,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現得更早,更明顯,他們變得易害羞、難為情,而且青春期的發(fā)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對勝利的變化和月經的來臨有一種神秘感和恐懼感,所以常處于焦慮不安中,有時莫名其妙的'緊張,特別是在與人交往時尤為突出,于是產生了對人焦慮。

  男生在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沒有達到顯著差異的水平。這個可能與男生的性格有關,人們在教育過程中賦予男生的形象是生來就剛強,為此在感情上不輕易外露自己,長此以往心中苦悶無處訴說,產生孤獨感,而女生較男生更喜歡找人傾訴,心中的不快易化解。

  在沖動傾向方面,可能與男生更多地表現出攻擊、多動和違紀等外向行為有關。 綜上所述,加強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和心理輔導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

  3、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初三年級在各個年級中問題最多,是心理問題的多發(fā)期。這主要因為,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們已基本上發(fā)育成熟,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級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得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發(fā)展使他們的某些觀點或看法很深刻。

  基于以上兩方面的發(fā)展原因,初三學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漸形成并有著極強的自我意識,他們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設計,但由于對自我形象過度敏感,他們過于著重別人對自己的外在評價和成敗得失的評價,以至于產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責等。 同時,初三學生面臨中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壓力,遭遇的學習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機,使得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高度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平衡性,這將直接影響學生成就動機模式的確立,并由此影響其學業(yè)成績和心理健康狀況,從而進一步影響個體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發(fā)展。

  4、不同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由調查結果可知,總體上,云中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對于其他幾個學校較好。這個可能是因為xx中學和其他幾個學校相比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學生的心理輔導。

  5、不同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調查的漢族和畬族學生只是在恐怖傾向上存在差異,漢族學生要高于畬族學生。這個可能是由于當前的家長給予子女的教育多是保護型的,使他們缺乏性格上的各種鍛煉,依賴性和獨立性都比較差,所以成長過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幫助就感到不安和沒有著落。

  恐怖傾向的產生大多與家庭的過分保護有直接關系。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學校和家庭,也包括社會環(huán)境。

  就學校因素來說,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升學率仍然是衡量學校和教師好壞的標準,只顧考試課程而隨意增加超越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試科目的現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數教師自身人格偏異及不健康的教學行為,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消極影響;就家庭因素來說,一些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普遍過高。他們或者把孩子當作實現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觀地給孩子確立一個理想的目標;或者把孩子奉為“上帝”,使孩子擁有無限的權利。

  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極差;就社會來說,功利主義的主導性傾向和大眾傳媒的消極因素,使青少年處于一種無所適從和復雜多變的社會中,他們要面臨升學、就業(yè)、交友、休閑等各種生活壓力,特別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發(fā)展的性心理之間的矛盾,導致產生心理不適應,情緒不穩(wěn)定,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需要指出的是,中學生在沖動、自責、過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其原因主要還是來自對學習、對考試的一種焦慮反應,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困擾,仍然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幾點建議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系到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更加應該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根據我們調查分析發(fā)現,改善和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實效,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一)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長要注意兒童早期人格的培養(yǎng) 許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現的各種心理障礙,大多是兒童早期教育和社會交往帶來的精神發(fā)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剝奪、童年的經歷有時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生活態(tài)度和心理體驗。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0-6歲)得到適應最佳教育將會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

  因此,家長要加強兒童早期的獨立性和自制力的訓練,要抓住這一時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開發(fā)或優(yōu)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長還應經常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家長只有設法使自己的主觀愿望與孩子的客觀實際相一致,同時在實現期望過程中應該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對原有期望進行調整,才能減輕孩子的壓力。

  應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這樣才能較好地運用符合子女身心發(fā)展實際的科學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實效。

  2、讓子女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我國自古以來,提倡在家長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的讓子女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的育人方法?鬃诱f:“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說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視在實踐活動中培育良好的品德習慣。而且,在實踐活動中應該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從中得到鍛煉,并幫助子女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3、家長要重視家庭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家庭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不僅應體現在為子女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文化氣氛;還應體現在家長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長樂觀向上的情緒和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實踐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對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為表現,家長及時給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勵、強化的效果。

  清代著名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敝赋霰頁P的效果優(yōu)于批評,因此在教育中,要減少斥責和限制,多給以“表揚”和“承認”的機會,以提高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為了幫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糾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為和品德,可以適當采取不損害孩子身心為比標準的懲罰。原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子女,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用簡單的手腕來應付,是無濟于事的。”為此,家長應了解有關教育以及兒童心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切實擔負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學校教育工作

  1、轉變教育觀念 傳統(tǒng)的教育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機械地按照預設的一套模式向學生強行灌輸,使學生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這個不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內在動力,而且抹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精神。

  應將中學生由升學為中心的應試教育轉向以提高素質為核心的教育軌道上來,它有助于中小學教育走出狂熱追逐高分、升學競爭愈演愈烈的誤區(qū),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痼疾,把開發(fā)人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根本目的和最終任務,才能在教育內部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心理障礙的發(fā)生。

  2、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教育要糾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傾向,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學校正常的教學中去。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他助到自助,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可以采取宣傳普及心理學常識(通過上心理輔導活動課和講座的形式等)、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咨詢以及推廣集體輔導、朋輩輔導的形式,從根本上增強學生心理上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獲得健康向上的心境。

  同時還可以對學生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檔案,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進行矯治。

  3、加強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一定要講究實效、慎重、科學,并注意把握時機。根據上海等地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的經驗,初二年級是性教育的關鍵期,從這是開始系統(tǒng)地對他們進行有關方面的教育,并將這種教育有計劃的延伸到高中階段,是十分重要的。

  4、著力提高教師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 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知識的學習,通過講座、討論、宣傳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還可聘請有關專家和教育先進工作者介紹符號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經驗,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以便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軟環(huán)境。

  5、重視家校溝通的途徑 建立家庭和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和發(fā)展,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所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積極相互配合,將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因此,學校要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改善家庭環(huán)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和諧的氣氛去影響和教育子女,這樣有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6、重視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文化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為學生健康發(fā)展提供機會和條件。課余時間參加業(yè)余活動,有利于中學生多種才能的發(fā)揮,豐富精神世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使生活更有樂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鍛煉,多種需要得到豐富,心理緊張得到緩解。

  其結果是進一步提高中學生腦力、體力的效率,改善適應能力,促進心理健康。

  (三)積極引導青少年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品質 對于學生來講,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鍛煉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青少年首先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對社會、對人生持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

  其次是正確認識自我,培養(yǎng)悅納自我的態(tài)度。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越接近,表現自我防御行為就少,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特別是女同學要擺脫“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縛,充分認識自己,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第三就是要學會自覺地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健康的情緒,學會自我疏導不良情緒,使消極的情緒對身心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個對處于緊張學習階段的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總之,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本人應密切配合,綜合治理,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4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生活習慣亦隨變化。學生家庭經濟能力的提高,養(yǎng)成挑食的壞習慣,不注重飲食結構,致使營養(yǎng)失衡。好吃的零食,好吃甜食在學生中是存在的,這樣的飲食對學生的身體受到極大的傷害。

  許多中學生不吃早餐,應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處于長身體階段的中學生面黃肌瘦,身體免疫力差,頻繁生病。更另人擔心的是許多人買吃的不看保質期,時常買到過期食品。而街頭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學生的飲食衛(wèi)生問題。除了飲食衛(wèi)生,就是中學生的校食堂的問題了,有的學校食堂衛(wèi)生狀況令人擔憂,餐具不干凈,飯菜不衛(wèi)生,不時會發(fā)生學生中毒事件,使學生、家長憂心重重。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有叫外賣的習慣,或是不在學校食堂吃飯,很有一些女同學也朝這方向去發(fā)展,為了形體的美,或者是說找一些借口不在學校吃飯,說學校食堂飯菜不好吃,排隊時間太長,飯菜里有不干凈的東西,不過根據我們的調查一些學校食堂的衛(wèi)生飲食也確實有問題,例如飯菜里有石頭、昆蟲,甚至煙頭等這方面的問題,食堂的這么不注意,當然就加大了中學生在食堂飲食的逆反心理。問題很明顯就出來了。所以說如果說住讀學校要求一定要在學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應該注意飯菜問題、清潔工作,加強這方面的管理。至于學生呢?要改變長期認為學校食堂漏洞的問題,出現問題要及時于食堂相關部門反映。這樣學生與學校雙方配合,才能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

  1、 關于正餐的分析

  經過校內大部分學生詢問得知,有許多學生有不吃正餐的習慣。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時間倉促,其次是為了減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飯?zhí)没锸巢,沒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學生就選擇叫外賣、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為主食。

  學習任務繁重使中學生深感時間的不足。而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更使本來就緊張的時間更顯緊張。為求學業(yè)和活動間的平衡,大部分學生會從生活時間中擠壓,如吃飯、睡眠的時間。于是就有學生出現有不吃正餐的現象。飯?zhí)玫幕锸呈墙泴W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數相對較高,營養(yǎng)結構比較科學合理,價格也比較公平。選擇飯?zhí)玫幕锸常粌H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學生的身體發(fā)育、節(jié)約金錢。然而在飯?zhí)么蝻堃速M時間,這無疑使時間緊張的中學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學生特別是女同學,為了追求形體美,忍饑挨餓,以至營養(yǎng)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這種盲目的行為無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盡管時間倉促,中學生還是應該食用正規(guī)的正餐。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中學生才應考慮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處身體發(fā)育中的中學生更不應盲目追求形體美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2、關于中學生食品的安全意識分析

  中學生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會選擇購買食品代替到飯?zhí)贸燥垼敲粗袑W生對購買食品的安全意識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學生在購買食品時會看食品的生產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曉食品過期后不會進食該食品。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中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并不高。只有約為一半的中學生會注意食品包裝上的信息,這無疑加大了中學生食物中毒的風險。在面對食物中毒的情況時,有的中學生會選擇自行急救,或馬上到附近的醫(yī)療機構進行治療,有的會先找些藥吃,或因情況而定,甚至有的會置之不理。由此,我們可得知大多數中學生能正確處理食物中毒的現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學生沒有意識到食物中毒的嚴重性并及時進行處理。所以,引導中學生正確處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任重道遠。建議如下:

  1、 學習科學安排學習時間,幫助學生正確安排學習和生活時間。

  學習任務重,在加上豐富的校園活動,中學生的時間十分緊迫。于是,大部分中學生選擇犧牲吃飯、睡覺等生活時間,以求取得學習與課外活動的平衡。為學生的身體健康,學習應適度調整時間安排,引導學生正確地安排時間,幫助學生認識到吃正餐對身體的重要性。

  2、 中學生應提高對健康的認識,學會正確地處理學習和生活的關系。

  中學生有不吃正餐的情況,可見中學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和認識不足。因此,中學生應提高對身體健康的認識,學會正確的處理學習和生活的關系,提高學習效率,科學地安排時間。另外,廣大中學生不應以身體健康為代價追求所謂的形體美。

  3、因學生對食品安全的忽視,才會發(fā)生各類的食物中毒事件,所以學校各宣傳部門機構應積極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中毒的急救知識。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是學習的本錢。中學生只有從運動、飲食等方面保持身體健康,才有可能有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面對時間倉促的問題,中學生應更注重時間的安排,做到使生活與學習平衡。

  中學生在生活中應更關注食品安全問題,購買食品時注意查看生產日期和其他基本信息。另外,中學生選擇食品時應更多地從營養(yǎng)角度考慮,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口味。

  總之,提高中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使中學生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是社會、學校和學生自身共同的責任。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5

  在諸多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強迫高居榜首。張聰沛分析:強迫的根源是優(yōu)柔寡斷,沒有主見,追求完美。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個家庭的中心。家長總會搶先安排好本應由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對于孩子來說,家長的安排無疑是完美的`。如此,家長不在身邊時,孩子就會顯現出缺少主見、優(yōu)柔寡斷。

  青少年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漸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特別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人際關系非常敏感。

  張聰沛最近接手了對一名高一學生的心理治療。由于老師在課堂上當眾讀了這名學生的作文,使得他被同學嘲笑。當天回到家,他就顯得很郁悶,之后開始又哭又鬧。張聰沛診斷他得了癔癥,經過治療,病情逐漸減輕。最后,他終于決定回校上課,可只上了一節(jié)就回家了,因為他感覺班里所有學生都在看自己,F在,這名學生已經一個月沒有上課了。

  張聰沛認為,這些心理問題是可以通過訓練緩解的,最好的訓練方法之一,就是把學生聚在一起,進行戶外集體活動。

  該課題組曾組織一次集體登山活動,登山隊員是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隊員被分為3個組,每組5人,每人發(fā)10元活動費用。登山前,隊員要花掉10元購買登山必備物品。進山之后,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之差顯露無遺。其中一組登山隊員把錢全部用在買牛肉粒、爆米花等零食上,甚至都不知道買水。結果,登山不到一半,這組隊員就口渴難耐,都放棄了。

  張聰沛認為,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瓶頸。父母經常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尺,甚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于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其實,父母是青少年最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也是青少年內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幫助的對象。和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感覺到自己被父母所了解和理解,這會使青少年感到松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處于孤獨、無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問題發(fā)生的危險性增加。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6

  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的今天,中學生飲食和健康問題已成為了現代人們一道難題。我們小組從當代中學生的飲食現狀、飲食誤區(qū)以及學校食堂的膳食搭配幾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以下是結題報告。

 。ㄒ唬┊敶袑W生的飲食現狀及誤區(qū)

  1、“飽比餓好。”

  基于本能需要,人們都認為“飽比餓好”,許多家長唯恐孩子挨餓,總是勸孩子多吃。有的孩子都上高中了,媽媽還端著飯碗,追著拒絕在進食的孩子,求他再多吃一點;在家中會客時,客人們已經吃得酒足飯飽,還要勸他們再吃一點,唯恐人家吃不飽。結果是頓頓吃飽,天天吃飽,吃得肚滿腸肥,爺爺奶奶吃胖了,爸爸媽媽吃胖了,孩子也吃胖了。吃胖后,再減肥都很難,因為長期球吃飽的習慣已養(yǎng)成了。

  2、三餐不合理地搭配

  這是最應該引起家長和孩子們重視的現實問題,是造成學生健康狀況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F在中學生是家中的“小皇帝”,他們想要得到什么就能得到,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但是對于一日三餐卻缺乏科學的認識,在進餐方面存在許多不正確的做法,導致許多家庭的一日三餐的質量很不理想。

  一日之際在于晨。早餐質量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但是學生的早餐狀況很不理想。有人曾對1000余名學生進行早餐狀況調查,結果是60%~80%的學生吃不上合理的早餐;其中約有40%的學生不吃早餐;有些學生雖然吃了早餐,但多數早餐食品來源于街頭早餐攤點上的油條、包子,品種單一,衛(wèi)生質量很差。進食早餐對提高學生的血色素水平有較好的作用,早餐對孩子們太重要了,我們都應該重視起來,行動起來。

  午餐的問題也甚為嚴重。許多女孩子為了減肥,根本不吃午飯,而是到街上買油炸小食品或巧克力充饑;有的男同學不吃午飯,卻用爸爸媽媽給的午餐錢買煙抽;有的學校飯菜質量不好,學生不愛吃,把學校的飯菜倒掉自己拿錢到校外攤上買東西吃;有的同學挑食,學校的飯菜不合自己口味,就送給別人吃……諸如此類的事實使我們看到普及學生營養(yǎng)午餐勢在必行,這是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如果學校有營養(yǎng)午餐,家長應動員孩子堅持在校內食用營養(yǎng)午餐,不要到處亂買著吃。如果學校沒有營養(yǎng)午餐,應盡快設法解決學生的午餐問題。

  晚餐是一天中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的一頓飯。許多家長都認為,“一家人早飯沒好好吃,午餐在外面瞎湊合,晚飯應該好好補一補!庇谑,多數家庭晚餐比較豐盛,有魚、有肉,四菜一湯。其實這樣的晚餐是不合理的,按照營養(yǎng)科學的觀點,晚餐要吃少,晚餐飯菜要清淡可口,才有利于晚飯幾小時后的睡眠。如果晚飯吃得過飽過多,油膩過大,晚飯后食物來不及消化吸收,人就睡了。睡眠時,因胃腸系統(tǒng)仍要消化吸收食物而使大腦得不到完全休息。胃腸負擔過重,夜里睡覺容易做噩夢,導致夜間睡眠不好。還有的家庭晚飯吃得太遲,孩子吃飯后沒有什么活動就入睡了,這會使人因熱能蓄積而發(fā)胖。

  3、“情感”消費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不太重視,而對孩子吃營養(yǎng)品、買進口食品,卻毫不吝惜。孩子手中有了錢,飲食上的消費自然加大,于是出現了許多既超前消費又有害健康的做法。例如有些中學生過早的飲酒酗酒。學生們愛把洋餐確定為請客聚會的首選目標,家長們也以“帶你去吃肯德基”、“得100分去吃麥當勞”等許諾作為獎勵孩子的方式。洋快餐店高超的經營策略和促銷手段,不斷的誘導著中國孩子逐步由多次品嘗發(fā)展到喜歡吃洋快餐。

 。ǘ┖侠砩攀炒钆

  1、蛋白質

  蛋白質對人的生命活動起著頭等重要的作用。它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的主要成分,可以修補和更新人體組織;蛋白質可以供給熱能,從食物中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攝入不足時它可以被當作熱能消耗利用;蛋白質可以調節(jié)生理機能,高蛋白的食物可以保護內臟,維持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尤其是緊張學習的學生們,攝入的蛋白質數量足質量高,則他們的神經系統(tǒng)功能強,腦細胞活躍,理解力、記憶力都隨之增強。另外,人體內酸堿平衡的維持、水分的正常代謝、遺傳信息的傳遞、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等,無不與蛋白質有著密切關系。

  由于魚類富含蛋白質,專家建議我們青少年多吃魚。豆腐及豆制品的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因此我們還應多吃些豆腐和豆制品。

  2、脂質

  脂質是良好的儲能物質。脂肪能供給人體熱能,構成人體組織,可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維持皮膚和毛細血管的健康,減輕由于放射線照射所造成的皮膚損傷,對皮膚有保護作用。膽固醇是合成膽汁酸的原料,是合成體內類固醇激素的原料,尤其是性激素,也是合成維生素D3的原料,還是人腦和神經組織的成分。

  它們主要指的是我們平時說的油,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在日常膳食搭配中選擇油脂時,營養(yǎng)學家建議要將動物油和植物油混合搭配食用,搭配的比例以1份動物油、2份植物油為宜。

  3、糖類

  糖類對人體主要的作用是提供熱能,它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在我們的調查中,許多中學生為了減肥而不吃主食,這樣會使人的大腦因缺乏能量來源而變得遲鈍,影響學習效果。糖類還具有節(jié)約蛋白質和保肝解毒的功用。有的中學生早飯只吃牛奶和雞蛋,不吃主食,雞蛋牛奶中的蛋白質在上午的學習和活動中被當作米飯饅頭消耗掉了,不能起到構成和修補機體組織的作用,這其實是對蛋白質的浪費。如果在早餐中有主食,就會把這些作為熱能消耗的蛋白質節(jié)約出來,讓它在機體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4、無機鹽

  與中學生飲食密切相關的常量元素有鈣、磷、鉀、鈉,微量元素有鐵、鋅、碘、硒。

  鈣是動物骨骼的牙齒的主要成分,并對血液的凝固和肌肉收縮具有調節(jié)作用。奶和奶制品是最好的含鈣食品,鮮奶中的鈣在人體內的吸收率很高,因而我們提倡多喝牛奶。另外,蔬菜和豆類含鈣也很豐富。

  磷在能量和物質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它與鈣一起構成骨骼和牙齒。磷是人體中的高能物質——三磷酸腺苷的組成成分。磷還有一個作用是幫助營養(yǎng)素的吸收和轉運。但是,過多的.攝入磷是對身體有害的。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許多中學生喜歡喝飲料,經常以飲料帶水,汽水、可口可樂等飲料含磷高,會引起人體內的鈣丟失,這應該引起中學生和家長們的注意。

  鐵——人體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卻是不可或缺的。人體中的鐵大部分存在于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中。如何提高鐵的消化吸收率呢?可以在補鐵同時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用鐵鍋炒菜鐵容易被吸收;食物中蛋白質的分解產物能和鐵形成可溶性的化合物而使鐵容易被吸收;高鈣膳食有利于鐵的吸收。

  碘在人體內的需要量微乎其微,但它參與甲狀腺素的合成,是人生殖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與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有密切的關系。如果缺碘,易患上地方性甲狀腺腫等病癥。海產品如龍蝦、牡蠣、海帶和紫菜是含碘最豐富的食物,植物性食物中菜葉含碘比菜根多,菠菜葉是植物中含碘最高的食物。

  鋅是人體18種酶的組成部分,還與許多酶的活性有關。青少年若缺鋅,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生長發(fā)育出現障礙。那么吃什么食物能補鋅呢?牡蠣是含鋅最高的食物,瘦肉、肝臟、蛋黃是孩子們從食物中獲取新的主要食物來源,魚類和海產品也含有豐富的鋅。

  5、維生素

  維生素類型 維生素A 維生素B1 維生素B2 維生素C 維生素D 維生素E

  主要存在的食物 動物肝臟、菠菜、胡蘿卜等 粗糧、豆制品小麥胚芽等 動物內臟、奶類、蛋制品等 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動物肝臟、海魚、蛋類等 植物油、魚肝油等

  6、水

  水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如日常生活中飲水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造成水中毒,嚴重者會引起人體循環(huán)衰竭。我們的問卷中,發(fā)現有許多同學喜歡吃冷食,殊不知這些冷食中的水與食品添加劑混合在一起,溶解時需要更多的熱能,過量的使用會造成脾胃虛寒,使人體代謝功能失調。據調查,近20%的學生在學校不喝水,50%左右的學生在學校飲用自來水,20%以上的學生每天以飲料代水。由此可見,飲水問題正嚴重威脅著孩子們的健康!

  7、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人類食物的重要組成成分。由于它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被定為人體的第七類營養(yǎng)素。許多學生由于喝水少,吃動物性食物多,經常出現大便干燥的癥狀。應在一日三餐中適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以保證大便通暢。膳食纖維雖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它可以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排泄。還能減緩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它還能與膽汁酸結合,是膽鹽排出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三)中學生參考營養(yǎng)食譜

  食譜一

  早餐:牛奶250ml、全麥面包、煮雞蛋1個。

  午餐:米飯(粳米200克)、蘑菇炒肉片(鮮蘑菇50克、豬肉50克、植物油5克、料酒、淀粉、蛋清、味精)、炒青菜(青菜200克、植物油5克,味精、鹽適量)。

  晚餐:饅頭(面粉150克)、百合蝦(蝦仁50克、胡蘿卜25克、柿子椒25克、植物油5克、百合、淀粉、味精、鹽適量)、牛肉菜湯(卷心菜50克、豆腐干50克、胡蘿卜50克、土豆50克、牛肉50克、植物油5克、番茄50克,味精、鹽適量)。

  加餐:時令水果。

  食譜二

  早餐:小米粥(小米100克)、牛奶250ml、荷包蛋(雞蛋1個)。

  午餐:米飯(粳米150克)、魚香三絲(豬瘦肉50克、胡蘿卜50克、土豆100克、植物油5克,姜絲、泡椒、醬油、醋、白糖、味精、鹽適量)、香菇炒青菜(綠葉菜200克、香菇50克、植物油5克,味精、鹽適量)、熗花菜。

  晚餐:金銀卷(面粉100克、玉米粉100克,麻醬、鹽適量)、清蒸鮮魚(各種鮮魚150克、植物油5克,蔥段、姜絲、鹽適量)、蒜茸茼蒿(茼蒿150克、植物油5克,大蒜、味精、鹽適量)、青菜蝦米湯(青菜50克、植物油5克、蝦米,味精、鹽適量)。

  加餐:時令水果。

  食譜三

  早餐:粳米發(fā)糕(面粉150克)、牛奶250ml、皮蛋拌豆腐(無鉛松花蛋50克、內脂豆腐50克)。

  午餐:米飯(粳米150克)、蒜苗炒蛋(蒜苗100克、雞蛋50克、植物油5克,調味品適量)、西芹牛柳(牛瘦肉50克、芹菜莖100克、植物油5克,調味品適量)、菠菜粉絲湯。

  晚餐:黑米粥(粳米40克、黑米10克)、饅頭(面粉150克)、炒豬肝、豬肝50克、豌豆苗50克、植物油5克,胡椒粉、黃酒、味精、鹽適量)、蕓豆燉土豆(豬瘦肉25克、蕓豆100克、土豆50克、植物油5克,味精、鹽適量)。

  加餐:時令水果。

  食譜四

  早餐:蝦肉餛飩(蝦仁50克、菜100克、面粉100克,調味品適量)、牛奶250ml。

  午餐:米飯(粳米150克)、木須肉(豬瘦肉絲30克、雞蛋50克、植物油5克,木耳、調味品適量)、醬燜茄子(豬瘦肉30克、茄子150克、植物油5克,大豆醬、調味品適量)、綠豆湯(綠豆、冰糖適量)。

  晚餐:黑米饅頭(黑米面粉150克)、糖醋排骨(排骨300克、植物油5克,調味品適量)、海蠣子燉豆腐(海蠣子100克、豆腐100克、植物油5克,香菜、蔥、姜、蒜、鹽少許)、銀耳蛋花湯(雞蛋50克,銀耳、調味品適量)。

  加餐:時令水果。

 。ㄋ模┬〗Y

  中學時代是長知識、長身體和增強體質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時期。良好的營養(yǎng)、適當的鍛煉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fā)育的三個重要因素。青春期體格發(fā)育極為迅猛,各個器官都在增大,腦、心、肝、腎等功能增強,加上學習緊張、活動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熱量和營養(yǎng)素。 熱量主要來自主食米、面和脂肪、蛋白質,因此中學生應首先吃好三頓正餐。要多吃魚、瘦肉、蛋、牛奶和豆制品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同時要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青少年代謝旺盛,骨骼生長快,肌肉組織細胞數量直線上升,要特別注意鈣、磷、鎂和維生素A、D的供給。大量組織的形成需要鐵,供給不足則可發(fā)生貧血,特別是少女由于月經來潮,每次要損失一定量的血,因此鐵質的補充更為重要。此外,隨著甲狀腺機能加強需要更多的碘;體格發(fā)育和性器官的逐漸成熟都需要鋅;維持正常代謝和生長,離不開充足維生素的供給。

  我們應該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各類營養(yǎng)素的均衡搭配。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7

  一、農村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由于學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和復雜性,且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又很難找到切實有效的措施,這使學生的德育工作顯得更加艱難。令許多教師苦惱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學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顯得力不從心。而更為嚴重的是,近幾年來,因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疏通和矯正而爆發(fā)的惡性校園事件呈上升趨勢。這些事件的發(fā)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引發(fā)了我們對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冷峻思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1、社會環(huán)境因素

  學生生活在社會中,社會影響問題必然對學生的心理成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當前,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的社會問題比較多,一些消極因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應當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例如,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學生長期生活在心理壓抑之中;單親家庭的增多,導致這些家庭的學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關愛;社會的主流人才觀與新課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學生在社會評價中屢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此外,由于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特別是農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問題令人關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撫養(yǎng)或寄宿在學校,致使學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四難:一是溺愛放縱,教育難;二是缺乏管護,安全難;三是隔代管教,監(jiān)護難;四是管理脫節(jié),磨合難?梢姡羰睾⒆蝇F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由此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了教育的一個新的難題。

  2、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是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但就農村中學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還不健全,還不能有效地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實上,學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向來不敢在教育質量尤其是教學質量上有絲毫馬虎。盡管素質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說得多,做得少。學校在重視智育的同時未能有效地實施德育,尤其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疏于指導、研究和教育。這樣,學校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理念,一個科學的管理機制,一個得力的人員保障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并實施有體系的心健康教育工作。

  3、師資培訓因素

  教師是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但農村中學的教師在這方面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論儲備和實踐經驗;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專業(yè)培訓和專家指導;三是教師編制矛盾突出,教師教學工作量太大,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農村教師接受了大量的新課程通識培訓和學科專業(yè)培訓,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訓,但不成系統(tǒng),且具體要求也不夠明確。加之近幾年,農村學校編制緊缺,在崗教師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學任務已疲于奔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4、家庭環(huán)境因素

  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學生中許多積淀已久的心理問題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農村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至少有三個不利于學生心理成長的問題:一是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二是學生大多在校寄宿,與家長的溝通不夠;三是社會轉型時期,農村家庭受到較大沖擊,問題家庭、特殊家庭數量增大,受害學生的數量也在增大。

  二、加強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

  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近幾年才引起重視的。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在社會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共同關注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納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設置了課程,培訓了師資,加強了管理,進行了督導?梢哉f,這項工作正逐步走向規(guī)范科學的.發(fā)展軌道。但是,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現狀不容樂觀。其主要原因是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力度不夠。

  首先,社會對農村基礎教育和焦點仍然是教學質量,社會對學校評價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學率。

  其次,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應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學校仍然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過程中摸索,對教育質量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因而,學校在這方面顯得比較被動。當問題發(fā)生了才引起重視,日常的教育工作還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與師資培訓力度還不能適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再者,家庭是學生心理壓力及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背景,家庭教育暴露出來的問題十分突出。許多農村家庭對學生的心理需求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圍不利于學生的心理成長。我們在對部分家長中做了調查,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學生的成績,其次是身體健康和安全問題,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長把學生的心理問題擺在最關注的位置,高達75%的家長對學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學不了解、不關心,高達80%的家長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懂。這就很難保證每一個家庭都能給學生一個有利于心理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

  由此可見,充分調動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切實加強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顯得刻不容緩。

  1、加強教育督導。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評估、教師評價的重要范疇。一方面加強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一方面形成適合農村學校及農村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方案,進行跟蹤督導評估,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予以重視和加強。

  2、改善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應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過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為根本目標,切實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不僅要把學生心理健康作為學生德育工作重要內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從整體上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huán)境。

  3、重視師資培訓。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教師抓起,必須以良好的師資隊伍為保障。當前,應特別加強農村中學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繼續(xù)教育部門應把此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專業(yè)培訓和實踐指導,倡導所有教師研究和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強家長培訓。針對農村學生家長的狀況,學校應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深入的家長培訓工作,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育人觀,加強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的溝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積極改善學生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

  5、關愛特殊學生。特殊的心理問題往往出在特殊的學生身上,關愛特殊學生是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關愛特殊學生應采取個性化的實施辦法,將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學生,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學生評價?茖W的學生評價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當前,農村中學要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工作,研究學生評價與學生心理之間的關系,從評價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健康的心理成長氛圍。

  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關下一代的成長和發(fā)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措施上進行深化,切實形成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huán)境,把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實做好。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8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奮斗目標,其中會議精神還強調:注意促進人的心理和諧,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

  和諧社會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個體身體與心理的和諧,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和諧。綜上可知“心理和諧是和諧社會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而中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軍,除了要學習好過硬的專業(yè)知識之外,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顯得猶為重要。

  因此,我利用寒假期間到原初中就讀的廣東惠州市第七中學開展對中學生心理健康以及戀愛觀的問卷調查,旨在由此窺探出在校中學生的壓力承受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當今中學生的早戀情況,以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同時幫助其所在學校如何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的依據。

  (一)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壓力、緩解壓力的方法以及中學生對戀愛現象和戀愛觀教育的看法。

  座談會形式,以過來人的身份解答他們對學習以及生活上的疑難問題,發(fā)現大部分對成績提高和開學后的生活很感興趣。

  旁聽課程,觀察中學生的上課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

  (二)調查對象

  初三(九年級)即將參加中考的中學生。

  (三)調查結果

  在整理調查問卷的數據時發(fā)現的結果表明其中約69%的中學生認為自己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學習和考試,又以女生比例較大;不容忽視的是有約28%認為壓力主要來源于親子之間的交往和家庭環(huán)境,此項以男生比例較大。而其中約63%的中學生從不或很少與家長、老師溝通來緩解壓力,他們只選擇與同學或朋友溝通、傾訴。

  通過對他們學習、考試的態(tài)度調查結果表明,有約76%的'被訪者認為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說明在讀中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是導致學習沒有突破的重要原因。約76%的被訪者也承認自己在考試前感到過緊張焦慮以及很在意自己的學習成績,又以女生所占比例較大。近80%的被訪學生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期望是進入高一級的重點學校和將來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約74%認為家長要求適中,23%認為要求過高,但這23%的被訪學生對自己的前景抱有信心,但其中54%認為信心不強。

  被訪者中約52%希望自己取得進步和好成績時能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同與表揚,約41%同時希望得到物質的獎勵。

  對中學生戀愛觀的調查結果顯示,約70%的被訪中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經接過為數不多的練;愛觀教育;而65%的被訪者也認為學校基本上不進行戀愛觀教育,家庭與學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戀愛在學生頭腦中存在無限的未知與好奇。54%的被訪者認為學校對中學生早戀現象應予以正確的引導而非盲目地一味反對;約68%的受訪者認為戀愛對自身學習的影響不能確定,因人而異,此項以女生比例較大。約48%的被訪中學生認為中學生戀愛是自己的事,是正常現象;38%表示不清楚,沒有考慮過。

  (四)調查總結

  學習和考試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這是不足為奇的,特別是受訪的面臨中考壓力、開學問題的初三(九年級)學生,在壓力的狀況下近90%的人經常或偶爾有早晨起來還沒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勞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的情況;近70%的被訪者不順心時容易生氣,說明壓力給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帶來了一定的傷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親子間的交往以及家庭環(huán)境成為了當今中學生的第二大壓力來源,少有的溝通交流使得中學生與家長不能夠相互理解,給中學生帶來不少的心理壓力,這種現象又以出現在男中學生為主。而這種學業(yè)壓力得不到排遣,又與父母關系不融洽,父母對其精神生活的不夠關心的情況又導致了中學生過早戀愛的出現,家庭與學校對中學生戀愛觀教育的缺失,使中學生對戀愛的好奇與向往度增高。中學生戀愛的動機其實十分單純,更多是感情上的依賴河慰藉。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正確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學生處于長身體與成熟心志的重要階段,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父母的正確引導與溝通交流顯得猶為重要。父母應當哦引大引導孩子多交朋友,使中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富,支持孩子的學習以及正確的選擇,對孩子取得的進步予以表揚,鼓勵孩子面對挫折與困難。另外,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路有幾條,而該走哪條路由孩子自己選擇,把父母一代的符合傳統(tǒng)社會期望的判斷向孩子闡明,講清楚、到位,讓其理解,讓其找一個與自己相近的,正確的價值觀念,而不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給孩子,否則會助長中學生的叛逆心理,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xù)和補充,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學校不僅負有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的責任,還有責任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學生的負擔過重,師長期望過高,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過少,外部的評價過低使得許多在讀中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認為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完全為考試而學;師長對考試成績的過分重視,使中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動力,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這一切既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也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為了減少學生對學習產生煩躁的情緒,老師不應該盲目地應用“題海戰(zhàn)術”,而應多加觀察學生,采用因人而異的方法,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和愛好培養(yǎng)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減少他們面對考試時焦急情緒。同時,學校應當開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指導學生如何面對現實,如何調控情緒,如何從失敗與挫折中磨練意志,以此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心理調節(jié)能力與應急能力等。學校還沒設立固定的心理咨詢室或情感宣泄室,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排遣壓抑情緒,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此外,面對日益普遍的中學生早戀現象,學校不應該對此避而不談或一味反對,而應該把早戀的利弊向學生闡述清楚并加以正確引導,否則只會更加引起學生們對早戀的好奇與嘗試;學校還應正確地教會學生區(qū)分戀人與伙伴地關系,因為一些心理學家發(fā)現早戀只是中學生尊尋求心靈慰藉地方式,“心向往之”的思慕之情。

  社會各界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已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心理學界稱中學階段為“心理危險期”,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除了家庭、學校要積極予以正確教育外,社會各界廣泛借助于各種傳媒,宣傳一些積極、正確的知識,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土壤。

  總而言之,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歷史階段,心理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而廣大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重要且特殊階段,迫切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社會各界都應重視且積極參與到中學生的健康心理教育上來,一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9

  一、研究目的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教育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因為現代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wěn)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huán)境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令人擔憂.據外國學者估計,中學各年級學生中,約有15%的學生具有各類的心理問題,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農村,包括情緒障礙,不良習慣,性格問題等.

  中學生心理健康為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為能夠及時有效地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我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研究,試圖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規(guī)律,以便為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心理學研究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張家坡鎮(zhèn)初中一、二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記名調查問卷法,個別談話和召開部分學生座談會的方法進行比較全面的調查研究(為被調查者學生保密,維護其個人穩(wěn)私權,體現心理健康調查的原則性).

  三,結果與分析:

  1、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是:“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完滿的狀態(tài).”健康除了身體無病外,還要具備心理的穩(wěn)定及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中學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備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連續(xù)統(tǒng)一的人格及對己,對人,對社會的正確認知和良好的適應.

  2、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我把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學習適應性,自我認知與現實感,人際關系的和諧程度,個性發(fā)展的良好性四個方面.

 。1)中學生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通常有比較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目標具體,切合實際;學習的自覺性強,善于制定學習計劃,并在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表現出意志力強,學習信心足;在對待考試問題上,他們沉著冷靜,靈活應對.

  通過調查學習適應性,大體分為四個類型,第一種類型占26%,從調查問卷中可知:對于無老師看管的自習課他們會自覺學習.而第二種類型占60%的學生會選擇小聲聊天或討論學習.令人遺憾的是第三種類型10%和第四種類型4%的學生會選擇看雜志漫畫或干脆睡覺(以下用a,b,c,d四種代號表示四種類型).當回答對考試的.感受時,a和b學生表示喜歡做些難題,而c學生感到怕,d學生則表示無所謂.當問卷中提出老師講課出現錯誤時只有30%的a學生敢于提出來,其它(包括b,c,d)的學生都選擇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議論.這也可見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絕對權威專制”的弊端.對于學習的目的性,a學生表示學習一技之長,b,c學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學有個好出路,而d學生表示不明確.

 。2)學習自我認知與現實感

  自我認知指對自己的心理過程與特征及其表現的認識,而現實感則指個人對自己同現實之間關系的認識.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有較強的自我認知能力,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自我評價恰當.在對現實的感知能力上,他們能夠客觀地認識現實,并根據對現實的認識來給自己做出恰當的人生發(fā)展定位,有與現實聯(lián)系緊密的自我價值體系.

  通過調查問卷,可以按計分方法把學生分為四種價值類型:踏實型,從眾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實型的中學生順從社會規(guī)范,積極為社會服務,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內控和自我導向表現,重視傳統(tǒng)和社會評價.從眾型的學生相當順從社會規(guī)范,但這種順從是他人導向的隨波逐流,也有享樂主義,及時行樂的傾向,順乎自然生活方式,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功利主義,對于道義及人情這類價值不甚注意,認為金錢至關重要,追求個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會規(guī)范,回避人際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價值取向,所持的態(tài)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中學生人際關系

  中學生人際關系包括同學之間的關系,異性同學的關系,和師生關系.

  在我的調查問卷中分數最高為10分,表示人際關系最好;最低為0分,表示最差.調查結果只有17%的學生達到8分以上,表示人際關系較好的類型;40%的學生達到6分—8分數段,表示人際關系一般;有43%是不及格的,人際關系較差,突出體現的問題是:當問及“你喜歡拿別人的缺陷開玩笑嗎”時,有81%的學生都答會,當問及“你的好友學習成績超過自己時,你會真的感到眼紅,妒忌嗎”時,70%的學生答會的,這是令人心顫的回答.也許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記名的調查中學生才會說出自己的“丑陋”,但確是非常真實的一面.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因此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做到在精神上成為學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這樣才有師生之間真正的心靈溝通,幫助學生解除困惑,讓他們以健康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習和生活.

 。4)中學生的人格特征

  我國心理學工作者修訂出我國《中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其中把學生人格傾向分為八個方向: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對初一、初二684人調查結果如下:

  人格傾向百分比

  學習焦慮43%

  對人焦慮36%

  孤獨傾向13%

  自責傾向9%

  過敏傾向2%

  身體癥狀9%

  恐怖傾向2%

  沖動傾向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點

 。1)抽象能力有較好發(fā)展,獨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約束與限制.

 。2)情感容易激動,心里話愿和朋友談,但不愿與家長,老師談.

 。3)學習自覺性較高,但也容易表現出獨斷性,爭強好勝,堅持錯誤,但仍稚嫩.

 。4)能根據社會要求約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發(fā)展,能夠對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點加以分析.

 。6)對人生意義有了初步的理解,對人生和世界評價帶個人人性特點.

  四討論與建議: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通過調查資料顯示結果是不容忽視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學生健康心理已成為十分緊迫和重要的課題.為讓教師們培養(yǎng)出健康向上,求知進取的二十一世紀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議:

  1、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觀念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學校開設心理咨詢輔導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預防心理障礙產生.

  (2)開發(fā)學生各種潛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3)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

  (4)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

  (5)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yǎng)自我評價能力.

  3、學校內形成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體制與教育形式.

  (1)進行群體輔導,個別輔導.

  (2)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包括智力發(fā)展情況,非智力發(fā)展情況,學習成績,職業(yè)興趣,學習態(tài)度方法等).

  (3)組織心理輔導專門活動與訓練,進行個案(特殊學生)研究.

  (4)嚴格遵守心理輔導咨詢的保密性原則.有合格的心理輔導工作者(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全面的知識能力結構,健康的情感和堅強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10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采取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縣近郊的5所中學,其中高中一所,職高一所,初中三所,隨機選取每個學校每個年段的班級各一個,合計15個班級共699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初一學生108人,初二學生121人,初三學生169人,高一學生119人,高二學生113人,高三學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實際發(fā)放問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問卷35份,實得有效問卷664份,有效率為回收總卷數95.0%。

  2、調查工具: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等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該測驗適用于綜合檢測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mht共有100個題項,包括8個內容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即測謊量表),該測驗覆蓋面廣,篩選率高,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8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每個題項后有“是”和“否”兩個答案,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選擇。8個內容量表得分累積起來,就是總得分。分量表從整體上表示焦慮程度強不強、焦慮范圍廣不廣;而總得分則表示個人焦慮的一般傾向。該測驗以整個量表在65分以上,各內容量表上超過8分作為指標來考察其心理健康狀況。如果一個學生的總分超過了65分,說明該生的總焦慮水平較高,范圍較廣,有情緒困擾和行為問題。8個內容量表中,任何一項標準分達到8分以上時,表明該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到需有針對性地輔導程度。

  3、調查方法:本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配合給予統(tǒng)一指導語,利用學生自習時間集體施測。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

  二、調查的初步結果

  1、**縣中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一般,具有正常的焦慮水平。從表一可以看出,被調查的664名中學生其總焦慮傾向標準平均分為38.40,處于中等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即8種焦慮傾向標準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屬于低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在65分以上,屬于高焦慮水平;35分到65分之間的,屬于中等焦慮水平),另外,在各個內容量表的得分上,學習焦慮得分最高(m=8.02),處在異常焦慮水平(焦慮傾向標準分在8分以下,屬于焦慮正常,超過8分,屬于異常焦慮)。從表1也可得知,單項高分

 。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為:學習焦慮

 。57.8%,384人)、身體癥狀

 。22.3%,148人)、過敏傾向

  (19.4%,130)、自責傾向

  (17.5%,116人)、對人焦慮

 。9.5%,61人)、恐怖傾向

  (6.5%,43人)、沖動傾向

 。4.4%,29人)、孤獨傾向

 。2.3%,15人)。

  表1 664名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和總量表上的得分

  學習 對人 孤獨 自責 過敏 身體 恐怖 沖動 總焦慮

  焦慮 焦慮 傾向 傾向 傾向 癥狀 傾向 傾向 傾向

  平均分 8.02 4.66 2.76 5.39 5.62 5.34 3.34 3.23 38.40

  標準差 2.85 2.11 2.06 2.17 2.15 2.81 2.54 2.23 12.36

 。ㄈ┓e極引導青少年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品質

  對于學生來講,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鍛煉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青少年首先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對社會、對人生持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確認識自我,培養(yǎng)悅納自我的.態(tài)度。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越接近,表現自我防御行為就少,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特別是女同學要擺脫“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縛,充分認識自己,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第三就是要學會自覺地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健康的情緒,學會自我疏導不良情緒,使消極的情緒對身心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個對處于緊張學習階段的高

  三、初三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總之,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本人應密切配合,綜合治理,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中學生健康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中學生健康調查報告08-12

中學生的健康調查報告01-19

中學生健康調查報告11-24

中學生健康調查報告范文11-24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報告(精選14篇)06-07

中學生健康教育02-23

關于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2篇)07-09

衛(wèi)生健康調查報告04-13

飲食健康調查報告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