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蘭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空谷幽蘭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空谷幽蘭讀書筆記1
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尋找傳說中的隱士,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
這是緣!
中華文化是一種神傳文化!中國人的骨子里,都是追尋智慧,追尋解脫的!
文化基因決定,中國人有隱士夢!
修道,就是為了尋找本性,開悟!
甚是喜歡王維的這首《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空谷幽蘭讀書筆記2
也許是因為歪果仁兒的寫作習慣和中國人不同,也許是翻譯原因,覺得這本書缺了點優(yōu)美的韻律。我在本書最大的收獲竟然來自評論,書友們上傳的每一處關于佛教、道教的知識點是我最感興趣的,我想說書友們的補充說明支撐起了這本書的靈魂。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但道教發(fā)展至今卻越來越蕭條,反而來自印度的佛教越來越香火鼎盛。究其原因 我想 ,道教以長生修仙為終極追求目標,所以大都歸隱深山修煉,條件艱苦苛刻,所以它注定不會發(fā)展壯大。而佛教修的是心、修的是性,也更適合普通人修煉。
中國自古儒家思想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儒家雖不是宗教,但作為一種思想,它崇尚中庸、崇尚和諧,修仁義禮智信,修圣賢。歪果仁一直認為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其實儒家思想一直藏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隱士這個詞在現(xiàn)代社會很少被人提起,真正的隱士我們也從未見過。終南山作為隱士修行的重要場所,自古以來從不缺名家大師的歌頌。李白曾作詩: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希望做一個隱者歸隱山林。王維算是南山的隱士了,那句: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如果不是身臨其境怎會有如此夢幻般的感覺。我喜歡他的:行到水窮處 ,坐看云起時。更是一種悠然灑脫的境界。田園詩人陶淵明更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正因為這么多大師的贊美,南山才更讓人向往。
《空谷幽蘭》這本書雖講的是尋找隱士的過程,但其實也是修行的過程。它讓每一位讀者在心里修籬種田,成為更好的自己。誰說這不是一種修行。
空谷幽蘭讀書筆記3
本書的視角有點兒獨特,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沿著終南山山脈探尋走訪著遁隱深山的道士與和尚,順便講了講與山脈、道觀、寺廟等相關的歷史故事。這本書里提到的一些歷史內容我暫時敲定不準,所以先不評論對錯,但我確實因為這本書對西安以及終南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十三朝古都確實有太多歷史了,隨便在哪兒挖一鍬都能挖出文化,有機會得去看看。
下面著重說一下有關隱士和禪修的話題。這就不得不拋出兩個問題:“何為道”和“怎么修”!暗馈蔽覀兛梢岳斫鉃槿f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或者一切客觀事物存在的規(guī)律,是能夠達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門,這種東西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有人認為,禪修與孤獨密不可分,不脫離紅塵的禪修會欠缺思考的空間與時間。我倒覺得人生也是一個道場,活著本身就是在悟道,如果非把修行悟道局限在林泉野徑之中,或者更為甚之的圈定在抄寫宗教書籍、初一十五吃素,那未免有些太形而上學了,正所謂“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我大學同學李振忠有一次在黑龍江松峰山的一個公廁中偶遇一個道士,他挑釁的問道:“操,老道也尿尿?”道士怒斥道:“操,老道不是人啊!”......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注定?袈裟本無清凈,紅塵不染性空。悠悠古剎千年鐘,都是癡人說夢。
空谷幽蘭讀書筆記4
空谷幽蘭,先有比爾的書,后有許巍的歌。
這是一本講述一個美國人在中國的“尋隱旅行記”。青峰之巔,山外之山,行盡天涯,靜默山水間。不講情愛,不談道理,只有優(yōu)美的風景,傳統(tǒng)的文化。
這本書對于功利性讀書的人,如同雞肋,枯燥無味;對于純粹興趣而讀書的人,能體會到超越感官的精神樂趣。
古有隱士:黃帝克敵,延年益壽;許由洗耳拒堯;伯夷和叔齊拂袖而去;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高山四皓和張良,助劉邦滅秦;諸葛亮躬耕臥龍崗……
現(xiàn)如今隱士在哪?
若有一念凈心,花開遍世界。每臨絕境,峰回路又轉。但憑凈信,自在出乾坤。恰似如夢初醒,歸途在眼前。又何須遠山歸隱?正是小隱隱于山,大隱隱于市;蛟S當你遇到隱士,你認不出他們,除非他們愿意讓你找到。
現(xiàn)在這個年頭,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的心不再單純,太復雜了。更別說去過那種“在云中,在松下,在塵廛外,靠著月光芋頭和大麻生活。”只有空谷幽蘭的人,真正體會到伴著一些泥土,幾把茅草,一塊瓜田,幾株茶樹,一籬菊花,風雨晦暝之時小憩的樂趣。
空谷幽蘭讀書筆記5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隱者,沉浸在終南山的.云霧深處,要么求佛要么問道,讓一個對中國文化著迷的美國人在被告知可能會“不遇”的情況下開始了“尋隱者”之旅。
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國古詩歌,而他在這部應該稱作游記或者隨筆的書中以自由隨性的筆法所營造出的意境也頗有中國古詩的素樸淡雅的味道。其間一樹一花一景一人,亦如澹泊的中國水墨畫,清新?lián)涿妗?/p>
隱士在中國是一個文化概念,是脫離塵世回歸自然的人
或是隱修專注研究學問的士。他們是逃遁者,是苦修者, 他們渴望用更多的時間面對自己。他們以詩意的棲居來參悟諸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禪意,逍遙而怡然地享用一份禪定的從容和清涼。
老子作為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他那 騎青牛, 出關歸隱的背影是那么的神秘又賦有深意。 司馬遷《史記》中關于老子的那一句:“莫知其所蹤”給了我們足夠的想象空間。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因為它常常可以get到我的點,讓我讀得幸福感爆棚,我甚至
不忍多讀,唯恐讀完了會有不舍,期待下一部《禪的行囊》。
空谷幽蘭讀書筆記6
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
作者沿著終南山—華山—太白山,尋訪在深山中的隱士。作為無神論者,每次遇到寺廟道觀,我自然是不上香的,因為我知道我的心不誠,但是依然尊敬這些修行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從沒有對錯,有人追逐名利就有人清心寡欲,沒必要效仿誰,也不需要夸貶,你只需要知道你真心需要的是什么就好。
有人說過選擇信佛信道的人都有逃避心態(tài),可能是我見過的假信徒太多,讓我對佛道有種抵觸感。這本書的內容確實讓我對佛道,修行人有很大的改觀和更深的了解。
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難想象深山老林里的修行生活之艱苦,看到書中很多位大師,為了不受人們的打擾往搬到更深的山里去住,路途艱險,生活艱苦,真的很動容。
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一直有人愿意在山里度過他們的一生。吃的很少,穿的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墾荒,說話不多,留下來的文字更少——也許有幾首詩,,一兩個仙方什么的。他們與時代脫節(jié),卻并不與季節(jié)脫節(jié)。他們棄平原之塵而取高山之煙霞。他們歷史悠久,而又默默無聞——他們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中最受尊敬的人。
【空谷幽蘭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空谷幽蘭作文04-17
空谷幽蘭版簡歷封面02-08
空谷幽蘭的作文850字01-02
空谷幽蘭讀后感01-28
描寫植物的作文:空谷幽蘭01-22
《空谷幽蘭》讀后感范文11-26
空谷幽蘭小學作文1000字10-23
【高中生優(yōu)秀作文: 空谷幽蘭】09-07
空谷幽蘭-美國譯者赤松的寒山詩全譯本研究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