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新課程教育改革工作總結
學校新課程教育改革工作總結 2004年秋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啟動。我校領導以滿腔的熱情,科學的態(tài)度,引領全校教師在課改的舞臺上扮演角色,在課改的浪潮中努力探索,不斷實踐,并結合校情制定了詳細的課改方案,調動精干力量,在一年級和七年級全面實施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等學科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教學。今年又有兩個年級加入其中。一年多來,在教研室精心指導下,我校的課程改革工作穩(wěn)步發(fā)展、扎實推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實施過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動員,全員參與。 學校利用政治學習和業(yè)務學習,對進入實驗的一年級和七年級教師和其他非課改實驗教師都作了全面動員,廣泛宣傳了課改的目的和課改實驗的意義,以形成課改實驗的良好氛圍。成立了課改實驗領導小組,以賴群雄校長為組長組成課程改革實驗小組。校長抓課務的決策和協(xié)調,教師抓課改的管理和實施,明確各自職能,有效發(fā)揮組織的計劃、組織、實施、檢查、反饋、評估功能,為課改實驗提供了組織保障,確保了課改實驗的順利進展。 二、師資培訓,轉變觀念。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xiàn)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fā)現(xiàn)“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xiàn)交流。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也學到了許多知識,同時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把教師當成了他們學習的伙伴,愿意與教師進行探討、互相交流。 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實驗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我校把抓教師新觀念培訓、交流學習放在首位。 1、學習新課標,樹立新理念。我校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聽課,讓他們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課堂教學新脈搏。每人每學期要自學課改文章,積極探索新課改中教師角色轉變、教師教學行為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還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學習,積極撰寫反思。 2、學習新課標,實踐新課標。 (1)全校教師上探討課并說課和提出自己的疑惑,大家積極評課,共同探討、共同前進。 (2)充分發(fā)揮新一年樣本班帶頭作用。舉行新一年學科新教材、新教法展示課,各學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探究,取得良好的成績。以點帶面推動學校新課改的步伐。 (3)開展教研活動,宣傳新課改的精神。我校舉行主題為“放飛吧,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的教研活動。精彩的表演使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氣氛更加濃烈,真正起到師生互動的學習效果,實踐了新課改的精神。 (4)新一年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在學生之間進行評比交流評比,家長和學校進行評估,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帶領學生以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體現(xiàn)新課改的精神。 三、轉變觀念 提高質量 新課程的教學觀告訴我們,教師只有經(jīng)過鉆研教材,深思熟慮,精心設計,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接受思維的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科學的學習方法,轉換角色,更新觀念,全面提高課堂質量,才能培養(yǎng)出21世紀的合格人才。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要求人們必須“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耙詫W生為中心”、“教會學生學習”成為了基礎教育中的最強音。這里僅就我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提高課堂質量談幾點看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課堂質量。 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培養(yǎng)出的人才需要為社會作出貢獻,這就要求作為學習的個體要形成自我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素。然而傳統(tǒng)教學是在應試教育籠罩下的灌輸式教學,在考試的指揮棒的統(tǒng)一指揮下,學生用統(tǒng)一的課程教材,統(tǒng)一的進度進行統(tǒng)一的學習,要求達到統(tǒng)一的標準。教師為教而教,學生為分數(shù)而學,“千課一面、模式單一”。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上的高投入、低產出;這樣的學生在走向社會時,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難免會“舉目四望心茫然”,自己希望的工作找不到,找到以后發(fā)現(xiàn)學的用不上,用上的沒有學,想學又沒處學,對工作疲于應付。同時,這種課堂教學忽視了能力的培養(yǎng),更忽視了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只重視少數(shù)“尖子生”,而忽視了占多數(shù)的“中差生”,忽視了全體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這樣的學生怎么能適應未來社會呢?要使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轉變觀念,將課堂返還給學生,將學習的權力交還給學生。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也就使學生學會了學習。這樣就不僅使學生在校期間,而且在學生個體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就具備不斷索取無限增長的新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掌握了創(chuàng)造的方法,也就是使學生學會了創(chuàng)造,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就成為不斷創(chuàng)造的根基。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質量。 目前,各學科互相滲透,互相依存。如《科學》中已滲透到諸如生命科學、醫(yī)學、農業(yè)科學、現(xiàn)境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地質科學等許多科學領域,并影響著人類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中,科學課的教師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挖掘與教學內容相聯(lián)系的知識,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發(fā)揮實驗科學的優(yōu)勢,設計趣味實驗,如“噴泉實驗”、“濾紙自燃”、“滴水生火”等,通過神奇美妙的化學現(xiàn)象喚起學生探索化學的求知欲望,向學生介紹一些著名化學家的創(chuàng)業(yè)史,典型事跡等,促進學生由興趣向有趣、樂趣向志趣的方面發(fā)展。 (三)教會學習方法、提高課堂質量。 未來的文盲將不是不會閱讀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自主的學、主動的學!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指導學生閱讀。 讀書是獲取知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應長期性的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指導,使學生學會通讀、精讀、選讀等閱讀方法。閱讀前,明確提出閱讀的目的要求;閱讀中,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幫助學生掃除障礙;閱讀后,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給學生一個“非看書不可,看書非鉆研不可”的學習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設計一定的閱讀時間,讓學生通過自己思維判斷和分析獲得知識。 2、啟發(fā)學生思考。 善于思考才善于學習。在教學中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膽地猜想。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膯栴}情境,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設問;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抓住那些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節(jié)點、疑問點設問;對較難或較綜合的問題,用按認知層次分化知識點的方法,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地發(fā)問;對學生錯誤或不全面答案進行反問,不斷加大問題的思考力度等等。 3、組織學生討論 討論是人們進行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間爭論,使學生從中相互啟迪,提高思維的深刻性。 4、引導學生總結。 歸納總結是對課本內容、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和歸類的過程。為了使學生掌握總結技能,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充分挖掘不同章節(jié)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將所學的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構成一個動態(tài)的知識網(wǎng)絡。 四、新課程教學帶來教學方式的變化。 為了體現(xiàn)“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理念,我們在考試中進行改革。如數(shù)學組的考試試卷出現(xiàn)A/B卷任學生選做。規(guī)定做A卷分值乘以系數(shù)1,做B卷分值乘以系數(shù)0.9。 在這個基礎上又進行改進,可以選擇A/B卷中的題號相同的題目來做。A卷乘以1,B卷乘以0.9,以得分高的計算總分,不累計加分?荚嚱Y果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成績在及格以上,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分數(shù)在八十以上,極大的鼓舞了學生信心。 語文組在作文寫作上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們認為,作文是學生的真情流露。所以在寫作上,主要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課上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感想。課堂不再是語文教學的唯一場所。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向社會,走向市場,走向科技農業(yè)園區(qū),讓學生有更多的親身體驗。如一(1)班學生,在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帶領下來到學校附近的蔬菜種植示范園區(qū)參觀蔬菜種植基地,受到很大教育,回來后學生寫出了許多有關種植方面的知識。 社會組老師組織學生搞社會調查,讓學生寫調查報告。如學生深入到工廠調查煙塵污染問題,上網(wǎng)查找污染對人體的影響。學生們寫出的調查報告中,以所見所聞和所查的資料為根據(jù),告誡人們重視環(huán)境問題。 科學組在教學中能根據(jù)生活中的現(xiàn)象,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科學研究,開展小課題研究,撰寫科學論文。如學生對放養(yǎng)雞蛋和圈養(yǎng)雞蛋哪一鐘更有營養(yǎng)進行研究,寫出了許多小論文。 數(shù)學組開展數(shù)學與信心技術整合研究。使學生能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進行獨立學習。通過學生與教師交流、學生與計算機交流(學生與網(wǎng)絡【學校新課程教育改革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08-05
學校新課程培訓總結(精選6篇)01-25
新課程培訓工作總結01-18
抓住教育改革的良機!04-28
學校新課程新教材培訓方案(精選10篇)03-29
會議心得 新學校新理念新課程新思路04-27
學期新課程實施工作總結10-28
教育改革教師心得03-12
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06-23
深化新時代教育改革心得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