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案: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教案: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授課課題: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第一框 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授課人: 張海燕 授課班級:高一(9)班——(12)班 授課時間:2008年9月17日 第一章 神奇的貨幣 全章概述 本章從分析影響價格的因素和價格變動對生活、生產的影響兩個角度入手,讓學生初步認識市場形成價格,價格反過來影響市場、引導市場的辯證關系,讓學生通過感受市場、價格、生活、生產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影響,認識價值規(guī)律及其作用等經(jīng)濟現(xiàn)象、經(jīng)濟規(guī)律。本章分為2個框題:一、影響價格的因素;二、價格變動的影響。 新課標要求: 歸納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理解價格變動的意義,認清價格與價值的關系,評價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授新課:影響價格的因素 一、三維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影響商品價格的各種常見的具體因素。 2、懂得各種常見的具體因素影響商品價格的途徑或渠道。 3、理解商品供給與需求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4、理解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的關系。 5、理解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6、懂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 7、知道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 8、了解價值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形式。 (二)能力目標 1、理解不同層次的因素如何影響商品價格的認識能力。 2、透過經(jīng)濟現(xiàn)象認識“價值決定價格”這一本質的辨證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以科學的態(tài)度認識價格的變動,增強參與經(jīng)濟生活的自主性。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日常經(jīng)濟生活的自主性和獨立精神,尊重他人勞動、平等待人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理解供求、價值、價格之間的關系;價值規(guī)律。 三、教學難點:理解價值決定價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價值量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討論式、探究式方法為主,教師講授法。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通過世界糧食價格漲落的兩條新聞材料,提出問題引導并請學生討論:新聞在說什么?糧食價格是怎么變動的?為什么? 學生活動: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思考它為什么變動,從而引發(fā)探究欲望和興趣;卮鹆思Z食的價格先上漲后下跌,以及上漲和下跌的原因。 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并回應問題。 (二) 進行新課 1、 供求影響價格 教師點評: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多,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文化、生活習俗等,都可以引起價格變動。 因為這些因素的變化,往往會引起某種商品供應量或者需求量的變化,也就是改變供求關系,從而引起商品價格變化。供求關系是怎樣引起價格變化的呢? (1) 各種因素對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商品的供求狀況來實現(xiàn)的。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討論后發(fā)言。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討論,并進行點評。 (2) 商品供不應求,買者爭相搶購,價格上漲,形成賣方市場。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賣方市場含義。 (3) 商品供過于求,賣者爭相出售,價格下降,形成買方市場。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買方市場含義。 教學過渡:供求變化會引起價格變動,但是,價格的漲落不是無限的,請回顧剛才新聞中對未來糧食走向的評價,里面怎么說?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一結論? 2、 價值決定價格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思考,什么是商品的價格?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所提問題。 教師活動:第一課講到,價格是用貨幣表現(xiàn)出來的商品的價值。既然是價值得表現(xiàn)形式,它的多少就應該取決于商品的價值大小。所以說價格高低從根本上說是價值決定的,價值大則價格高,反之則低。那么是由誰決定價值呢?和第一課的知識相聯(lián)系。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3頁專家點評,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衡量價值?同一商品有多個生產者,價值大小由誰的勞動量決定?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商品的價值不是由某一個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1)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 (2) 什么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教師活動:請看課本P13頁的相關鏈接,了解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找出問題。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 3、 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教學過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少與什么有關系?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教師點評: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勞動生產率有關,請同學們看教材第14頁名詞點擊,了解勞動生產率的含義。 教師總結:某種商品勞動生產率越高,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商品價值量越小;反之,商品價值量越大。 結論: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教師活動:如果某個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會不會直接導致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變化,從而引起價值量變化呢?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教師總結:不會。因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絕大多數(shù)生產者的平均勞動時間。因此,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對生產者來說是有十分重要意義。請同學們思考:其意義在哪里?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教師總結:對生產者個人來講,個別勞動生產率高于社會勞動生產率,則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圖,反之,就會虧本。對整個社會來說,生產者爭先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導致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 4、 價值規(guī)律及其表現(xiàn)形式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本節(jié)所將內容,看看商品的價格究竟是如何確定的?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發(fā)表見解。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供求關系變化引起價格變化,但價格高低從根本上說是價值決定的。因此,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并根據(jù)供求狀況來確定的,這就叫做市場形成價格。 (1) 商品交換遵循等價交換原則 教師活動:大家知道一個基本的公理:商品交換要求價值量對等,否則,交換就不會成功。貨幣產生后,交換就以價格相等形式進行。只要商品的價格與其價值是相符的,一切交換必定是等價的,但是,市場上商品的價格在供求關系影響下是經(jīng)常變化的,這是否違反等價交換原則呢?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發(fā)表見解。 教師點評:由于供求關系與價格是互相影響的,商品價格總是以價值為中心上下波動,不會脫離價值無限上漲或下降。從某一次交換來看,價格與價值可能是不符的,但從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平均價格與價值是相符的。因此,等價交換作為一種原則、一種趨勢和要求,始終被交換雙方所遵循。 (2) 價值規(guī)律 教師總結:通過這一框的學習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這一經(jīng)濟原則就叫做價值規(guī)律。 受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guī)律要求發(fā)生作用的具體表現(xiàn)。 (3)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形式 (三) 課堂總結、點評 1、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習俗等因素會改變供求關系狀況,供求關系變化影響價格變動,形成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 2、商品價格由價值決定,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3、商品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影響,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價格。 4、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是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形式。 教學體會 本框學習價格形成的有關知識,教學中注意把握教學節(jié)奏,供求影響價格問題比較容易理解,可略講,把時間主要放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價值規(guī)律等問題上,以免前松后緊。本堂課比較難,學生理解比較難,節(jié)奏可以放緩,不用過于著急。【教案: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相關文章:
《神秘的禮物》教案02-11
黑色面紗下作文12-13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貨幣的認識”09-29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貨幣》01-20
托班教案神秘的禮盒10-13
英美貨幣小知識05-04
揭開“雨后春筍”之謎作文11-18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貨幣》6篇01-20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貨幣》(6篇)01-20
大班科學神秘的恐龍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