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效性練習教案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效性練習教案 ———《圓的周長》 王麗萍 一、播放課件設境激情 (教師活動)引入:播放學生A沿著正方形路線跑了一圈,學生B沿著圓形路線跑了一圈。 師:(1)要求學生A所跑的路程,實際是求這個正方形的什么? 如何求正方形的周長?你根據(jù)什么求的? (2)要求學生B所跑的路程,實際上是求圓的什么呢? 怎樣球圓的周長? (學生活動)觀察課件,看懂課件提供的信息。 獨立思考 設計意圖:即使是復習鋪墊,教師也為學生留下了學習的空間。營造真實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迫切需要用新知識來解決問題,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為下一步合作探究圓的周長的有關知識提供了必要的情感支持。 二、自主探究,大膽實踐 (一) 測量圓的周長 (教師活動)師:我們剛才一起回顧了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那我們如何來量這個圓的周長,你覺得該怎么辦?你能想出一個好的方法來測量他的周長嗎? 教師甩動用繩子系的小紅球,形成一個圓。 提問:小紅球運動形成的一個圓,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 師:看來,用滾動、繞繩的方法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但卻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能不能探討出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 (學生活動):學生相互說說,教師巡視捕捉資源。學生可能:第一種方法:把圓直接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第二種方法:用繩子在圓上繞一周,再測出繩子的長度,得到這個圓的周長。 學生表示為難。引發(fā)沖突,激發(fā)求知欲。 設計意圖:有意識的放手讓學生真正去嘗試,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求知的過程中。 既給學生自主發(fā)揮的學習時空,又不斷制造認知沖突,吸引學生探究新知。 (二) 與直徑的關系 1、 啟思 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那圓的周長可能與它的什么有關呢? 先大膽猜想,再把猜想的理由和同位交流。 2、 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1)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幾倍?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呢? (2)計算比值。測量幾個圓形物體的周長和直徑。 (單位:厘米) 周長 直徑 C/d 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它的周長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 同學們估算一下,圓的周長可能是直徑的幾倍。 (學生活動):借助計算器,分組計算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填入書上第119頁的表格中。 設計意圖:猜想估算、交流討論、實驗計算、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得到充分運用,有了這樣的學習空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成為現(xiàn)實 3、認識圓周率 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學生概括 4、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通過實驗可以知道,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實際上,這個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我們看看書上怎么說的。 等于多少呢? 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并讀寫 設計意圖:自學、匯報、計算、驗證都給學生留下了探求新知的時空,教師不再是包辦,學生也不再是陪客和看客了,整個教學過程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精神。 (教師活動):提問:已知一個圓的直徑,該怎樣計算它的周長? 任意選擇課本第120頁練習二十五第二題一個直徑求周長,驗證公式是否正確。 提問:告訴你一個圓的半徑,會計算它的周長嗎?如何計算? 互助合作得出: C=2 π r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通過自主探索、互助互動得出c=2 π r,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的意識 三、鞏固新知 (教師活動):現(xiàn)在,甩小紅球甩成的圓的周長你會求了嗎? 誰來小結一下如何球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前后照應,同樣給學生留下了一定的學習空間。求小紅球甩成的圓的周長和讓學生小結,既鞏固所學知識,又讓學生體驗到了學有所成,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索,要求學生通過一些熟悉的,具體的事例,讓學生觀察 ,l思考,探索,歸納,重視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 其次,把時間交給學生是新課標教學實施口號,因此,在執(zhí)行教學任務時,我也要求學生自己消除不放心的心理,以適應新課標教學的步伐。如在本課時,我力求達到精講,多論,多辯,多練,多總結,通過徹身的參與,以達到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就算跌倒,也要求學生自己爬起來。 其實,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不但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要教師有較強的駕馭能力。并且一定要否定“填鴨式”教學,消除“不放心”的心理,要充分備好學生,備好課,以保證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鍛練各種學習能力,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原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效性練習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研究04-28
小學數(shù)學練習課教案08-29
小學數(shù)學《練習五》教案設計01-25
小學數(shù)學練習課教案設計08-26
關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4-28
《練習十一》數(shù)學教案04-08
小學數(shù)學的練習題07-25
五上數(shù)學練習七教案11-18
《練習課二》數(shù)學教案05-08
小學數(shù)學有效性教學課題實驗計劃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