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歌唱教學體會和教案
讓“音樂性” 貫穿歌唱教學 隨著《綱要》的深入學習和領會,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了,師幼間的角色改變了,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方法更多樣化了,音樂教學也在向多元化、綜合化方向發(fā)展:清一色的多媒體教學,一會兒說故事,一會兒看投影,一會兒表演,一會兒敲敲打打……,在“熱鬧”、“繁華”、“多元”、“美麗”的掩蓋下,丟失了音樂活動的本色,陷入了一些誤區(qū):過度追求興趣體驗;過度注重形式,忽略了效果和實質;活躍了課堂氣氛,卻插入了一些“非音樂”因素。 作為幼兒園音樂活動最常見的歌唱教學,也常陷入這樣的誤區(qū)。我們經?吹剑航處熓钩鰷喩斫鈹狄肓烁枨虒W,往往只唱了兩三遍,在幼兒根本就沒有掌握,對歌曲沒有做細微的挖掘處理的情況下,就開始把更多的時間安排為表演了,外表看似熱鬧,綜合性增強了,但歌曲本身的音樂性未能充分挖掘。 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有了歌唱的基礎,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就能得以發(fā)展。只有人聲——這個人們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優(yōu)美的樂器,才是使音樂文化屬于每個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學習歌唱,然后學習其它,將使學生具有多種音樂能力的準備! 因此歌唱教學在音樂教育中舉足輕重。怎樣在歌曲教學中既要音樂審美,又不棄知識技能;既激“興趣”,又不失音樂性呢?下面我就小班歌唱教學案例“大鼓和小鈴”來談談如何讓音樂性貫穿幼兒歌唱教學活動。 一、教唱方法符合音樂性 歌唱教學在考慮幼兒年齡特點的同時,必須遵循“以聽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原則,把全部教學活動牢固地建立在聽的基礎上。聽是一切音樂實踐活動賴以進行的基礎,聽覺感知是學習音樂的先決條件。 《大鼓和小鈴》的歌唱活動中,我們讓幼兒先傾聽大鼓和小鈴的原聲,將音色這個教學重點前置,使幼兒獲得感性經驗。再從合成的歌曲伴奏中聽辨兩種音色,從而獲得音樂聽覺能力的一種提升。 在此基礎上采用教師先唱前半句,幼兒唱后半句的“聽唱——接唱”形式進行教學。在接唱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聽”,對老師所唱的前半部分的歌詞和旋律也有了完整的、比較深的印象,因而幾遍下來他們很自然的將整首歌曲學會了。也因此,使整個教學活動留下足夠的時間來從容地進行后面的拓展延伸活動。 在拓展遷移部分,教師也采用了“聽唱——接唱”的形式,比較困難的創(chuàng)編歌詞部分是由老師完成,而剩下的難度較輕部分,即組合與替換象聲詞則由幼兒完成。這種運用“聽唱——接唱”的教唱方法,在保證歌曲完整性的前提下,將歌曲的拓展部分完美的表現(xiàn)了出來。 二、教具設計講究音樂性 運用圖譜進行教學已成為廣大幼兒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的共識。色彩艷麗、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簡潔明了、結構清晰的圖譜,為歌曲教學創(chuàng)設了輕松活潑、明快簡練、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并從感性上積累了有關歌曲節(jié)奏和歌詞的經驗,減輕了幼兒的學習負擔,誘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然而圖譜的設計并不是都具有音樂的特性,有的教師設計的圖譜很隨意,只注重歌詞意義的理解,圖片的設計和擺放在視覺上不能體現(xiàn)歌曲的節(jié)拍和節(jié)奏,忽略了圖譜的音樂性。 《大鼓和小鈴》的圖譜依據歌詞內容,采用大鼓和小鈴的形象,設計了深色正方塊和淺色的窄長條作為兩種不同音色特征的視覺形象,其中兩個深色方塊代表大鼓的“咚 咚”,三個淺色的窄長條形代表小鈴的“叮叮!,前兩個窄長條加起來的長度正好是一個深色方塊的長度,這樣的圖譜所顯示的音樂特征非常明顯,形象而直觀地展示了音色的特點、節(jié)奏的關系、時值的長短和歌詞的內容,有效地加快了幼兒理解、掌握歌詞的速度,從而使他們能在較短的時間里達到學會歌曲的目標。 三、拓展活動體現(xiàn)音樂性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獨特的音樂教育內涵。如音樂包含有多種要素:節(jié)奏、結構、曲式、旋律、音色、調性,改變其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引起音樂形象的變化。當速度不一樣的時候,抒情的可以變?yōu)樘S,悲傷的也可以體現(xiàn)出歡樂來;不同的音色、力度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內涵也都不盡相同……因此,有個性地把歌唱好、利用音樂的要素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拓展遷移,對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能力非常重要。 歌曲仿編活動是幼兒園歌曲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拓展延伸活動之一,很多教師在仿編的設計上側重于語言層面上的仿編,忽略了音樂性的體現(xiàn)。 《大鼓和小鈴》中的拓展遷移部分,不是簡單地用幾種動物的叫聲來替換歌詞,而是緊扣音色這一主線,根據動物叫聲的音色特點,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即大鼓和小鈴的音色特點,對歌詞進行組合,如:大黃牛的聲音粗粗的重重的,像大鼓,就請大黃牛先唱,小綿羊的聲音輕輕的、細細的,像小鈴,請小綿羊在小鈴的地方唱。這種以音色為主線的拓展遷移,打破了純粹以歌詞替換形式出現(xiàn)的偏重于語言領域的弊端,突出了歌唱活動的音樂性,有效地發(fā)展了幼兒的音樂能力。 四、歌曲伴奏突出音樂性 這里的音樂性主要指歌曲伴奏的不同音樂特性:有快的、有慢的;有突出旋律的、有突出和弦的;有突出節(jié)奏的等等,分別適合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需要。 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適應教學的需要適當變化歌曲伴奏,不僅有助于激發(fā)或保持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還能幫助幼兒更快地理解、掌握歌曲,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體驗音樂的美。 但是在幼兒園歌唱教學中,歌曲伴奏是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因素,經常見到教師或者是單一的鋼琴伴奏,或者是一味的磁帶伴奏,機械呆板,從一而終。導致小朋友在歌唱時,情緒得不到烘托,顯得蒼白無力,干巴巴的,對歌曲的表現(xiàn)和音樂美的體驗也受到了限制。還有的教師因找不到磁帶,便從網上隨便下載一首少兒版的同首歌曲作為伴奏,也不管其速度、音高是否適合幼兒的特點,導致孩子們想唱卻不能唱,歌曲教學的目標難以達到。 在《大鼓和小鈴》的音樂伴奏上,根據教學的需要,我用TT作曲家軟件制作了兩個伴奏音樂:一個是鋼琴旋律加上鼓聲和小鈴聲的伴奏音樂,一個是加上簡潔的節(jié)奏與和弦的伴奏音樂。 第一個伴奏用于歌曲的新授部分,純旋律的伴奏排除了其他無關樂音因素的干擾,使幼兒對旋律的感知更清晰;音樂的速度也適合小班孩子的學習特點;另外與歌詞同時出現(xiàn)的鼓聲和小鈴聲,既增加了音樂的趣味性,調動了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也起到了演唱提示的作用,減輕了孩子們在學唱過程中的難度。 第二個伴奏用于掌握音色特點后的遷移部分,這部分伴奏去掉了大鼓和小鈴的提示聲,加入了節(jié)奏與和弦,難度上有了進一步提高,聽起來感覺復雜了,但也有了優(yōu)美的和聲效果,能有效的促進幼兒對音樂之美的體驗。此外,富于變化的歌曲伴奏能在聽覺上給幼兒一種新奇的刺激,有利于幼兒將注意始終保持在歌唱活動的方向上并深入下去進行拓展遷移。 歌唱教學是幼兒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幼兒最易于接受和樂于參與的表現(xiàn)形式。教師應充分挖掘歌曲的音樂教育價值,讓歌唱教學充滿音樂性,更有效地促進孩子音樂能力的發(fā)展。 附教學案例——大鼓和小鈴 目標: 1、學習歌曲,感受大鼓和小鈴粗重、輕細的不同音色,并能控制自己的聲音準確表現(xiàn)。 2、根據動物叫聲的不同音色特點,嘗試組合并替換歌曲中的象聲詞。 3、培養(yǎng)幼兒對音色聽辨、音色表現(xiàn)的興趣。 準備:1、大鼓和小鈴 2、圖譜 3、伴奏音樂一、二 過程: (一)、認識大鼓和小鈴,接觸兩種音色 1、今天老師請來了兩個客人,認識它們嗎? 2、介紹大鼓和小鈴。 這是大鼓,師敲鼓五下,用粗重的音色翻譯打鼓的話“小朋友們好”,大鼓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粗粗的、重重的)我們也用粗粗的重重的聲音和大鼓打一聲招呼。 同樣,師用輕細的音色翻譯小鈴說的話“小朋友們好”小鈴的聲音和大鼓一樣嗎?聽起來怎么樣?(輕輕的細細的)用輕輕的細細的聲音和大鼓打招呼。 (二)、感受歌曲旋律,聽辨兩種音色 大鼓和小鈴還會跟著音樂唱歌呢,我們來仔細地聽音樂,看能不能聽出大鼓和小鈴的聲音。放音樂一 (三)、學唱歌曲,表現(xiàn)兩種音色 1、有沒有聽到大鼓和小鈴唱歌?誰先唱的?誰后唱?怎么唱的?(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并學象聲詞) 2、我們來跟著音樂學一學大鼓和小鈴唱歌的聲音吧。放音樂一,師唱前面的歌詞,幼兒唱象聲詞。(視情況唱若干遍) 3、你喜歡聽大鼓的聲音還是小鈴的聲音? 啟發(fā)幼兒講出兩種聲音的音色特點 教師總結:老師喜歡大鼓的聲音,因為大鼓聲音重重的、粗粗的,聽起來又響亮又有力;老師也喜歡小鈴的聲音,小鈴的聲音輕輕的、細細的,聽起來又好聽又溫柔。 4、我們再來唱一遍,這次學大鼓唱歌時要用粗粗的、重重的聲音唱,要唱得響亮有力,學小鈴唱歌時用輕輕的、細細的聲音唱,要唱得溫柔好聽。 5、再唱一遍,加上敲大鼓和敲小鈴的動作。 (四)、拓展遷移,根據音色仿編歌曲 出現(xiàn)大黃牛和小綿羊形象 1、大鼓和小鈴唱累了要休息一會兒,看看誰也來唱歌了? 2、大黃牛怎么唱歌?小綿羊怎么唱歌?誰的聲音像大鼓一樣粗粗的重重的?誰的聲音像小鈴一樣輕輕的細細的? 請大黃牛先唱,小綿羊在小鈴的地方唱。放音樂二 3、出現(xiàn)大黃狗和小花貓 大黃狗和小花貓誰先唱?為什么? 分組分角色唱 (五)、復習歌曲,自然結束 1、小動物們想要聽大鼓和小鈴的歌,我們來唱給他們聽吧! 2、小動物們要回家了,和小動物再見。【小班歌唱教學體會和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歌唱教案03-22
小班音樂歌唱活動教案03-02
小班新版藝術漱口歌(歌唱)教案01-21
小班歌唱活動《春天》教案(精選10篇)11-15
小班音樂歌唱教案20篇06-14
小班歌唱活動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0-26
小班音樂歌唱活動教案(精選20篇)01-07
幼兒園小班音樂歌唱活動的教案11-10
大班音樂教案:歌唱小海軍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歌唱春天》的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