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孟子》選文教案 2
六、閱讀下面文言文,將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原文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薄安贿`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gǔ魚網(wǎng))不入洿wū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拔瀹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xiángxù泛指學(xué)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lí眾,眾多)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譯文】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真是夠盡心的了。河內(nèi)發(fā)生災(zāi)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遷移到河?xùn)|去,把糧食運到河內(nèi)去賑濟(zhènjì用財物救濟)。河?xùn)|發(fā)生災(zāi)荒,我也這么辦?疾爨弴恼⻊(wù),沒有哪個國君能像我這樣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鄰國的人口并不減少,而我們魏國的人口并不增多,這是什么緣故呢?”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歡打仗,請讓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戰(zhàn)鼓,刀刃劍鋒相碰,(就有士兵)丟盔棄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來,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腳。(如果)憑著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樣?”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罷了,這同樣是逃跑呀?”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一點,就不要指望魏國的百姓會比鄰國多了。不耽誤百姓的農(nóng)時,糧食就吃不完;細(xì)密的魚網(wǎng)不放入大塘捕撈,魚鱉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時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養(yǎng)家活口、辦理喪事沒有什么遺憾的了。百姓生養(yǎng)死喪沒有什么遺憾,這就是王道的開始。五畝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種桑樹,五十歲的人就能穿上絲棉襖了。雞、豬和狗一類家畜不錯過它們的繁殖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占奪(種田人的)農(nóng)時,幾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餓肚子了。搞好學(xué)校教育,不斷向年輕人灌輸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頭頂著東西趕路了。七十歲的人穿上絲棉襖,吃上肉,百姓不挨凍受餓,做到這樣卻不能統(tǒng)一天下的,是絕不會有的。 【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解釋】:作戰(zhàn)時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示例】:比如老將軍算是忠心,猶能建立宋朝旗號,然僅逍遙河上,逗留不進,坐視君父之難,只算得以~。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十五回 原文2: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欲啖dàn汝!逼淠缸曰诙,曰;“吾懷妊rèn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 食,胎之教也。今適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蹦速I東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譯文】 孟子少年時,有一次東家鄰居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說:東家為什么殺豬?孟母說:要給你吃肉。孟母后來后悔了,說:我懷著這個孩子時,席子擺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這都是對他(孟子)的胎教,現(xiàn)在他剛剛懂事而我卻欺騙他,這是在教他不講信用啊。于是買了東家的豬肉給孟子吃,以證明她沒有欺騙他。【《孟子》選文教案 2】相關(guān)文章:
《孟子見梁襄王》教案范文08-25
孟子的作文09-15
我眼中的孟子12-17
孟子的名言名句11-12
孟子的經(jīng)典語錄11-29
孟子的名言警句11-08
學(xué)習(xí)《孟子》有感12-09
關(guān)于孟子的作文04-20
孟子勵志名言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