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風箏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魯迅風箏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風箏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風箏教案1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積累“什物、驚惶、瑟縮、丫杈”等詞語;品味課文語句,理解重點詞句的語境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探究,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作者情感變化,解讀課文意蘊。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我”對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殺的殘暴以及“我”由此而產(chǎn)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學難點:
探究解讀課文意蘊,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文章主題。
主要教法:
講讀、質(zhì)疑、探究
教學過程:
一、 導(dǎo)入
欣賞音樂《三月三》,營造氛圍,導(dǎo)入新課。
二、 檢查預(yù)習
1、作者介紹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2、正音
請同學們自己推選一位“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讀準大屏幕上展示的字詞。
三、走進課文
今天,我們的診所來了一個病人,他竟是大文學家魯迅先生……
1、說病癥:
學生齊聲朗讀課文1、2段,說說這位先生有什么異常之處。 ( “風箏”——驚異、悲哀)
2、探病因:
再次速讀課文,概括縈繞在“我”心頭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
(結(jié)合時間、人物、事件復(fù)述課文內(nèi)容)
3、分析病情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問題,同桌兩人搶答,看看你們倆誰是更優(yōu)秀的醫(yī)生? 病情一:“我”對風箏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為什么?
病情二:小兄弟做風箏被發(fā)現(xiàn)時,他是怎樣的反應(yīng)?
病情三:“我”的觀念,從什么時候起發(fā)生了變化?
病情四:為什么“我”認為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于精神的虐殺”?
4、治療經(jīng)歷
對于早年的過錯,“我”彌補的方法有哪些?結(jié)果怎樣?
方法一:“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和他一同放”----“然而他其實已經(jīng)和我一樣,早已有了胡子了” ----失敗
方法二:“去討他的寬恕”----“他什么也不記得了” ----失敗
5、對癥下藥:
“心病還須心藥醫(yī)”, 請同學們寫幾句話,煲一劑心靈雞湯,來安慰一下作者。
6、建立病歷檔案
。ㄒ浴帮L箏”為線索再次梳理課文)
四、合作探究
從“風箏”的故事里,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同桌合作完成。
五、拓展延伸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濒斞冈诋敃r的社會和時代背景下將自己所犯的錯誤稱為“精神虐殺”,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老師卻不讓我們上網(wǎng)玩游戲,難道他們也是在對我們進行“精神虐殺”嗎?請大家針對這一事件談?wù)剬Π职謰寢尲袄蠋熯@種做法的看法。
六、課后思考
反省一下,你犯過令你痛心的錯誤嗎?你有過慘痛的教訓嗎?像魯迅一樣,把他們寫下來吧!
七、板書設(shè)計
魯迅風箏教案2
【教材分析】
本文是魯迅諸多優(yōu)秀回憶性散文中的一篇。寫了他童年時,因為風箏與弟弟發(fā)生了一次無法補過的誤解和沖突,內(nèi)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筆觸細膩,情感凄婉,適合于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本文所體現(xiàn)出來的親情帶有很深的時代烙印,要通過社會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嚴厲的自責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間,這更是文章的動人之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品味語句,理解重點詞句的語境意義。
2、能力目標:感受文中通過誤解和沖突所體現(xiàn)出的兄弟間深厚的親情。
3、德育目標:學習魯迅嚴于自省、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教學過程】
一、設(shè)境導(dǎo)入:在大屏幕上展示
放風箏
的圖片,用直觀的畫面和歡快的旋律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談?wù)劮棚L箏的感受。為課文學習設(shè)置情景,營造氛圍。
二、作者簡介
三、背景簡介
四、出示目標
五、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寫我回憶了有關(guān)風箏的什么故事?(聽讀要求: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1)生聽讀后解答
。2)師總結(jié)
六、研讀課文
(一),尋找誤解和沖突
1、在文中找出描寫弟弟對風箏入迷情狀的句子,思考: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讀句子后做答
2、我對風箏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我為什么認為小孩玩風箏是沒出息的?
。1)生答
。2)師總結(jié)
3、找出我毀壞風箏的動詞,體會這些動詞的作用。
。1)生答
。2)師總結(jié)
4、面對我的行為,弟弟是怎樣的反應(yīng)?
七、研讀課文
。ǘ,自我反省
感受親情
1、是什么原因讓我閃電般蘇醒過來了?
2、對早年的過錯,魯迅先生彌補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樣做的?結(jié)果怎樣?
2、我想討弟弟的寬恕,但弟弟卻什么也不記得了,為什么我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
(1)生交流
。2)師總結(jié)
八、合作探究
1、看見風箏本是令人快樂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為什么說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
。1)
生交流
。2)師總結(jié)
2、文中所說的精神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你能從精神虐殺的這一幕看出什么樣的'社會意味?
。1)生分小組討論
。2)師總結(jié)
九、品味語句,滲透感情
生自由找出自己認為用的貼切的詞語或精彩的語句加以品味。
十、體驗反思
對待早年的魯迅過錯,魯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從老先生的身上學到了哪些精神呢?
生自由發(fā)言,師歸納
十一、拓展延伸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在當時的社會和時代背景下所犯的錯誤稱為精神虐殺,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老師卻不讓我們上網(wǎng)玩游戲,難道他們也是在對我們進行精神虐殺嗎?請大家針對這一事件談?wù)剬Π职謰寢尲袄蠋熯@種做法的看法或?qū)τ螒虻目捶ā?/p>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給予激勵性評價。
十二、小結(jié)
師總結(jié),生欣賞歌曲《三月三》
附:板書設(shè)計
風
箏
魯迅
風箏
我
弟弟
親情
自省
嫌
惡
喜
歡
魯迅風箏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飛舞、拼命、奔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尋找、垂頭喪氣、磨坊、繼續(xù)”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秋天里的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4、引導(dǎo)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dǎo)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伙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難點:引導(dǎo)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的變化寫具體。
學習準備:預(yù)習課文,搜集有關(guān)風箏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放風箏嗎?(點擊課文主題圖)
你看,當小朋友唱著歡快的歌兒,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秀麗的郊外,放飛滿載希望和夢想的`風箏,這是一幅多么美的畫面,著名作家賈平凹就用優(yōu)美的文字記錄下了他小時侯放風箏的美好情景,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童年,感受童年的快樂。
齊談?wù)n題,教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打開課本,認真地讀一遍課文,想想課文寫了風箏的哪些事情?
2、檢查詞語,認識詞語朋友
點擊詞語:
幢憬、依然、一緊一松、凌空飛起、翩翩飛舞、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半沉半浮
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文中寫了關(guān)于風箏的哪些事?
相機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三、學習課文,感悟情感
1、你對課文的哪一部分最感興趣?并找出那一段中描寫他們心情的句子,劃一劃。
2、學生自主讀喜歡的部分。
3、個別匯報:集體學習。
做風箏板塊
出示: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1)從這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和這些孩子,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2)“依然”這個詞語我們第一次遇上,它還能用哪個詞作替(依舊、仍然、還是)
。3)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于它充滿著憧憬和希望。
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悅)朗讀這一段。
雖然他們做的風箏一點都不像當初希望做的蝴蝶那樣漂亮,但是他們每個人的心中卻還是快樂的不得了。
放風箏板塊
。1)學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和學生一起發(fā)現(xiàn)朗讀中的問題。
(3)談?wù)劯惺艿降姆棚L箏的心情。
。4)聯(lián)系生活,深究文本。
理解“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等詞語的意思,體會放飛風箏時快樂的心情。
欣賞同學們放風箏比賽中的一組照片,訪談:同學們,你們在放風箏的時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不開心的是什么?(風箏一下子就能飛起來而且飛得很高很高。)
是啊,風箏飛得高高的,那是最快樂的事情了風箏魯迅!你們和文中的孩子們的心完全一致的。
我們來看看課文,這段話中哪些詞語告訴我們風箏飛起來了。請大家劃一劃。
討論交流,隨機點紅詞語:凌空飛起高過樹梢越飛越高翩翩飛舞
品讀詞語:
凌空飛起——風箏離開地面,開始飛起來了!你覺得此刻飛起來的僅僅只是風箏嗎?隨著風箏一起飛起來的還有什么?
討論明確:
風箏飛起來了,我們的快樂也飛起來了!
風箏飛起來了,我們的激動也飛起來了!
風箏飛起來了,我們的自豪也飛起來了!
風箏飛起來了,我們的幸福也飛起來了!
師引導(dǎo):
風箏越飛越高,他們的快樂也就——越飛越高;
風箏越飛越高,他們的幸福也就——越飛越高;……
。5)帶著這越來越濃的快樂,讀讀這段話。
過渡:越飛越高的風箏給我們帶來了多大的快樂。
出示:
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上拼命地奔跑。
結(jié)合你放風箏的體會,說說他們此時會“快活地喊叫”什么呢?
A幸福鳥!幸福鳥!世界上最偉大的幸福鳥!
B幸福鳥!飛吧!飛到白云上面去!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快活地喊一喊吧!你想喊什么就喊什么!師讀: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生)
多么開心!誰還想來開開心心地讀讀這段話?
(6)欣賞放風箏的片段,感受快樂的心情
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禁想起了清代詩人高鼎的詩《村居》,和學生齊背誦。
找風箏板塊
。1)風箏找到了嗎?他們當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哪些詞語(傷心、失落、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哭了、垂頭喪氣)。
。2)風箏還準備繼續(xù)尋找,他們會找到嗎?
。3)布置小練筆,回去寫一寫《風箏》的續(xù)寫,把這個故事再編下去好嗎?
教師小結(jié):幸福鳥!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快樂和痛苦。
你就是我們童年時代最親的親人!
魯迅風箏教案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多角度地理解課文。
2.感悟誤解中所體現(xiàn)的親情,深刻體會魯迅先生有愧于親人而表現(xiàn)出的懺悔、自責的內(nèi)心世界,學習魯迅先生善于自省、勇于改過的精神。
3.運用圈點勾畫和質(zhì)疑批注的學習方法,初步進行探究性學習。
教學重點:
感悟親情,深刻體會魯迅先生懺悔、自責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新兄弟之間的手足深情。
教學難點:
多角度地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
一、導(dǎo)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讀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風箏》。魯迅先生,浙江紹興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在初中階段,以后我們還會學到他寫的《藤野先生》《雪》《孔乙己》《故鄉(xiāng)》等文章,今天我們學的《風箏》,描寫了人間的至愛真情,充滿柔情,透過課文,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位偉大作家的心靈世界。請打開書,我們來深情地朗讀課文——教師朗讀
1、2自然段, 3、4自然段指名讀, 5、6自然段齊讀,7、 8、9指名讀,10、11自然段齊讀,12自然段老師范讀。
教師簡評朗讀情況。
設(shè)計意圖:開課簡潔,定下基調(diào),深情讀文。語文課堂傳出瑯瑯書聲。
二、課堂活動一:
給本文再命個題目。
教師提示:根據(jù)剛才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再給課文命個題目,也可以從課文中提取有關(guān)詞語。命的題目要簡潔、扣題、有文采。
學生思考,交流,師生評議。老師預(yù)設(shè)的幾個參考題目:
兄弟親情難忘故鄉(xiāng)的風箏永久的悔
無怨的恕精神的虐殺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
躲到嚴冬去吧我?弟弟?風箏童年故事沉甸甸
絕望那一次,是我傷害了你自責,也是愛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感知文章內(nèi)容。
三、課堂活動二:勾畫不理解的詞句,提出問題。
。1)學生再讀課文,勾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就此提出疑問,在小組內(nèi)研究,解疑。(四人一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巡視輔導(dǎo),參與學生的討論,并適當?shù)挠枰渣c撥、啟發(fā)、釋惑。老師盡可能地把問題考慮到,以靈活應(yīng)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生成的意料之外的問題,要沉著引導(dǎo),靈活地智慧地處理。研讀文本要讀得遠,讀得深。
預(yù)設(shè)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為什么“我”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一種“驚異和悲哀”?
2、“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qū)τ诰竦呐皻⒌倪@一幕”,這“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為什么說是“精神”的“虐殺”?
。场⒓热坏艿芤讶煌鼌s了那件事,“我”的心為什么依然沉重?
。、課文結(jié)尾說“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什么是“無可把握的悲哀”?
。怠ⅰ八拿娑歼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這一句太拗口,應(yīng)如何解釋?
。丁ⅰ拔业共蝗缍愕矫C殺的嚴冬中去罷,一旦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開頭和結(jié)尾都提到“嚴冬”?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這句話中運用了“不幸”一詞,按正常理解,此處應(yīng)是很幸運才對,一本書糾正了他的一種錯誤思想,為什么說是不幸呢?
。、為什么把第五、六自然段分開?
。埂ⅰ斑h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為什么說“浮動”,而不是“飄著”或“飛著”?
。保、“去討他的寬恕”,用“討”好還是用“求”好?“我還能希求什么呢”中的“希求”可否改成“奢求”?
。2)學生所提問題肯定還有很多,但涉及全文主旨的要害問題(整體性的而非細節(jié)性的)無非是前三個問題,弄懂這幾個問題,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學不可能窮盡所有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研討意識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上課時,請同學們再次速讀一遍課文,整理自己的讀后感受,看有沒有新發(fā)現(xiàn)。在學生所提問題的基礎(chǔ)上,師生商討后確定幾個需要共同研究的關(guān)鍵問題,即上述前三個問題。
四、深入理解與探討
圍繞三個關(guān)鍵問題依次展開研討,逐層深入,理解全篇。讓小組同學發(fā)言:提出你組中你認為很有價值的問題,在全班交流。采用“問一問”與“幫一幫”的活動形式。
。、“悲”從何來,是否僅僅因為“我”不喜歡風箏?
這個問題意在引導(dǎo)學生著眼于全篇來尋求答案,樹立閱讀的整體意識。
明確:眼前的風箏勾起了我沉重的心事,二十年前“我”曾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飛風箏,“我”為自己犯下的過失而“悲哀”。
。、“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為什么說是“精神”的“虐殺”?
這是課堂研討的核心部分,宜逐步展開。
、啪o承上一問題的探討,得出結(jié)論:“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指二十年前“我”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飛風箏,具體內(nèi)容指文章的第
三、四自然段。放聲朗讀第四自然段,體會作者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回憶當年的這一幕。
明確:懺悔自責。
、茷槭裁窗堰@一幕稱為“精神的虐殺”?不就是毀掉一個風箏嗎?從哪些詞可以感受到“我”實施的“虐殺”之“虐”?哪些詞可以感受到“小兄弟”遭受到的無情的“虐殺”?
讀書、圈點,師生討論明確:遭到粗暴踐踏的不只是一只風箏,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拔摇保赫蹟、擲、踏扁、傲然;“小兄弟”:驚惶地站、失了色瑟縮著、絕望。
、歉鶕(jù)文中提供的材料,發(fā)揮你的想象,如果小兄弟的那只風箏能完工,那將是怎樣的一件工藝品?請你描繪一番。(意在通過想象,進一步體驗這種精神虐殺的殘酷。)
⑷你自己有沒有這種虐殺他人精神或遭受他人精神虐殺的經(jīng)歷?請描述一番。
。ù蜷_“文本語文”與“生活語文”的`通道,使它們互相豐富和支持。)
以上四步不應(yīng)機械進行,宜視具體情況而定。
3、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卻那件事,“我”的心為什么依然沉重?對弟弟的“全然忘卻”,“我”究竟持怎樣的態(tài)度?
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允許發(fā)表不同觀點。不過,依照本文的具體語境,及魯迅先生一以貫之的觀念(國人的劣性──精神的健忘及其可怕的遺傳)來看,“我”的悲哀顯然是典型的“魯迅式的悲哀”,這種“悲哀”既是為當年的“精神的虐殺”而悲哀,更是為被虐殺者的健忘而深深地悲哀。“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給“我”寒威和冷氣的不僅是“嚴冬”,更是那種可怕的精神健忘,那種難以拔除的集體無意識。教學時應(yīng)相機闡發(fā),不可硬性灌輸。
4、.教師小結(jié),對問題稍作分類歸納,指導(dǎo)、補充、強調(diào)學生探究過程中所反映的共性問題。
五、課堂活動三: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親情。過渡語:剛才大家通過探究質(zhì)疑,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又深一步理解了課文。美的文章需要我們含英咀華,慢慢地細讀細品。接下來,我們用給語言做批注的方法來體味語言。
1.教師示例:
故鄉(xiāng)的風箏時節(jié),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jīng)發(fā)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yīng),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xiàn)在在那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先寫故鄉(xiāng)的風箏,緊緊扣住第一段的風箏寫下去。到底是什么事給作者帶來這種深沉的情愫呢?接下去,下一段作者詳細地展開敘事。此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從章法結(jié)構(gòu)方面做批注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跑,干什么去?找弟弟,不讓他做風箏。一個“跑”字,迅速的動作,再次點出“我”對風箏的“嫌惡”。那時看來,是出于“我”對弟弟的關(guān)愛,不讓他玩這種沒有出息的玩藝,也展示出作為一個兄長的責任感。)
——從對詞的理解方面作批注
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椋婢呤莾和奶焓。(“最正當”三個字、“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是對小兄弟做法的充分肯定,對“我”拆毀風箏行為的有力否定,對自己行為的批判。)
——從對句子的理解方面作批注
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一個“傲然”地走出,一個“絕望”地站著。兩者對比,一個是大老虎,無比兇猛;一個是小綿羊,非?蓱z啊。
——從讀出的感想方面做批注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一件事,放在心中,不上不下最難受。兩個“很重”,兩個“墮著”,極力渲染、鋪排內(nèi)心深處的愧怍,乃至于成為一塊心病。)
——從表達技巧方面作批注
2.學生品讀課文,圈劃批注,教師巡視輔導(dǎo),留意批注得好的內(nèi)容,可以當場讀,激勵其他同學,用心品味語言;也可以最后選典型發(fā)言。
3.典型發(fā)言,師點評,或糾正,或點撥,或提升,或深化。
以下幾處十分精彩的地方,如學生說不到,教師可適當幫學生品析一下:
(1)故鄉(xiāng)的風箏時節(jié),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吧成车娘L輪聲”是從聽覺寫風箏,“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是從顏色寫風箏,“瓦片風箏”是從形狀寫風箏,“放得很低”是從狀態(tài)寫風箏,“寂寞”“憔悴可憐”是從神態(tài)來寫風箏,可謂有聲有色、形神兼?zhèn)浒。?/p>
。2)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弟弟是喜愛風箏,這里的描寫非常傳神!皬堉∽臁薄按艨础睒O寫看風箏的出神,“至于小半日”極寫看風箏時間之長;兩個比較工整的句子連用“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蓖ㄟ^兩個情況的兩個動作描寫,寫出了弟弟看人家放風箏的高興勁。這些都很突出的浸染了、照應(yīng)了“最喜歡”風箏。試想,假如弟弟得到“我”的允許能夠親自去玩風箏、去放風箏,那該是何等的興奮啊!而此時弟弟只有看的份,“多病,瘦得不堪”“只得”這些詞語,折射出作者現(xiàn)在內(nèi)心深處對弟弟的同情,以及難以抹去的隱隱傷痛。
。3)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三個動詞“抓”“擲”“踏”,在弟弟看來,可謂慘不忍睹。讀者讀來不也有這樣的感受嗎?可怕,震驚,兇神惡煞!這是“憤怒”的表現(xiàn),作者當時就是這樣的“憤怒”。我們想,越是寫自己的殘暴,以后對弟弟的愧疚越沉重。作者能真實的再現(xiàn)自己的兇相,也可見作者的勇敢,勇于解剖自己,這強烈的自責能否讓自己好受些呢?通過下文看,“我”沒有其他辦法,現(xiàn)在看,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寫文章來表達對小弟的深深的內(nèi)疚之情)
。4)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qū)τ诰竦呐皻⒌倪@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當知道了二十多年前本以為理所應(yīng)當?shù)囊患履耸且粋錯誤后,“我”的心沉重起來,“很重很重”突出了心情的壓抑、苦悶、內(nèi)疚。一個人知道了過錯,懂得懺悔,這正是心靈的發(fā)現(xiàn),體現(xiàn)出開放的心態(tài),是心靈深處善良本性的閃耀。)
。5)現(xiàn)在,故鄉(xiāng)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jīng)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照應(yīng)開頭,有開有合,章法嚴謹!坝帧秉c出難以排遣的愁苦,想忘都忘不掉。每想到往事,就會有“無可把握的悲哀”,就會感到“寒威和冷氣”,意思是心就會悲涼起來。一顆悲涼的心,源自對兄弟的愧怍,源自無法換回弟弟天真的童年,源自兄弟倆深深的親情。)
過渡語:
本文用充滿詩意的筆調(diào),形象的敘述了同胞兄弟之間的濃濃深情,再現(xiàn)了魯迅先生嚴于自責和反省的品格與情懷,揭示了封建陳腐思想對兒童自由、活潑的天性的扼殺。文章深深打動我們的是,偉大作家美好的心靈世界。下面我們來與作家對話,談?wù)勀愕男碌乃伎肌?/p>
六、課堂活動四:創(chuàng)意閱讀,與作家對話
1.教師提示:
。1)這個說話活動也就是讓學生談?wù)剬W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感悟,或者產(chǎn)生了什么思考,想對魯迅先生說點什么
(2)引導(dǎo)學生從個人感受出發(fā),經(jīng)過認真思考得出,不要強加給學生。
2.學生思考,發(fā)言,教師點評。
教學創(chuàng)意:意在引導(dǎo)學生讀出新感受,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捕捉學生多角度地對課文的理解。
七、聯(lián)想與擴展
推薦魯迅先生1919年創(chuàng)作的《我的兄弟》一文,與課文做比較閱讀!段业男值堋啡娜缦拢
我是不喜歡放風箏的,我的一個小兄弟是喜歡放風箏的。
我的父親死去之后。家里沒有錢了。我的兄弟無論怎么熱心,也得不到一個風箏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間從來不用的屋子里,看見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風箏,有幾支竹絲,是自己削的,幾張皮紙,是自己買的,有四個風輪,已經(jīng)糊好了。
我是不喜歡放風箏的,也最討厭他放風箏,我便生氣,踏碎了風輪,拆了竹絲,將紙也撕了。我的兄弟哭著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著,以后怎樣,我那時沒有理會,都不知道了。我后來悟到我的錯處。我的兄弟卻將我這錯處全忘了,他總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我很抱歉,將這事說給他聽,他卻連影子都記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哥哥”。阿!我的兄弟。你沒有記得我的錯處,我能請你原諒么?
然而還是請你原諒罷!
對于《我的兄弟》與《風箏》的關(guān)系,唐弢先生形容得好:“正如色彩鮮艷的油畫先畫一個簡樸的素描草稿!迸c《我的兄弟》相比,《風箏》一文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故事情節(jié)更加細致,更重要的是突出強調(diào)了“我”自知過失后的懊悔和無法得以贖罪的“悲哀”,主題更加深刻了。
八、收課
今天我們用了最常規(guī)的讀書方法來讀這篇散文。
第一步:初讀課文,弄清了這篇文章大致寫了什么;
第二步:再讀課文,找出了不懂的詞句,能提出問題,說明你讀書讀進去了;第三步:細品課文,揣摩語言之美妙;
第四步:回味課文,給我們的成長帶來什么思考,即文章美的內(nèi)涵。希望同學們也試著用這種方法讀其他文章,它會給你帶來收獲的。
魯迅風箏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整體感知課文,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親情的含義;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薄W生:
、挪贾妙A(yù)習:反復(fù)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可從網(wǎng)上查閱魯迅的資料,準備交流。
、祁A(yù)習課后練習二,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教師:
、沤處煈(yīng)多準備一些資料,以便引導(dǎo)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
⑵把課后練習融于教學的過程中。
、强捎枚嗝襟w輔助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
整體感知課文,提出問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shè)計〗
一、整體感知
。、導(dǎo)人:
親情是人世間真摯而美好的感情。溫馨和美的親情動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誤解和沖突中的親情也是真摯而令人難忘的。今天學習的《風箏》,就是魯迅(周樹人)回憶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時候圍繞風箏發(fā)生的一件事。無論是當年管錯了,還是醒悟后的自責及無法補救的沉重,都洋溢著濃濃的手足之情!讹L箏》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贊歌,讓人沉醉在自然、和諧、水乳交融的詩情畫意里。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篇文章的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板書課題并出示目標。
2、檢查預(yù)習:
教師范讀或讓學生聽配樂錄音。
。ㄟ^渡)要感知理解課文,體驗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聽讀課文,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
。、質(zhì)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胚@篇課文回憶的是什么事情?請你概述一下。
、坡犠x課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師可針對學生不同的感受啟發(fā)提問)為什么“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事隔幾十年為什么要討小兄弟的寬恕?為什么說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于精神的虐殺”?魯迅對待自己的錯誤態(tài)度與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為什么全然忘卻,毫無怨恨?
、钦n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大家一起研討。
學生聽讀課文后,討論回答,學生間相互評論、補充.教師再帶領(lǐ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幫助學生多角度地理解課文。
。础⒔處熜〗Y(jié):
這篇課文的意蘊很豐富。有手足情;游戲?qū)τ趦和囊饬x;“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無怨恨的思想。又集中表達了“我”的驚異、悔恨、補過、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經(jīng)歷這條主線,為感悟課文思想做準備。因初步感知,教師要及時引導(dǎo),尊重學生獨特理解。
二、自主質(zhì)疑,合作探究
學生四人小組設(shè)疑,可小組內(nèi)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dǎo)、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dǎo)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guān)注個體差別。
(可請學生把問題記在課堂筆記本上)
。、問題探究:
、艦槭裁础霸谖沂且环N驚異和悲哀”?(聯(lián)系下文)
、飘嫵雒鑼懝枢l(xiāng)風箏時節(jié)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說說作者為什么把往事的回憶放在這樣的畫面中展開?(多角度討論探究)
、菫槭裁凑f“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近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北京天空中蕩漾了”?
師生討論后,教師加以評述。
2、教師小結(jié):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風箏所引發(fā)的驚異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畫面里展開了對往事的回憶,使現(xiàn)實中嚴冬的“寒威”與回想中春日的“溫和”互相映襯,既增添了回憶往事哀婉動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帶上幾分明麗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滿黑暗現(xiàn)實、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三、布置作業(yè)
。、精讀課文,再提問題,繼續(xù)研討。
。病⒄n后“讀一讀,寫一寫”。
。、閱讀《滿天的風箏》,說說文章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
繼上節(jié)課的學習基礎(chǔ),進一步探究疑難。
〖教學設(shè)計〗
一、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中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戲于兒童的意義,感悟到魯迅嚴于解剖自己、知錯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驚異、悲哀到后悔自責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經(jīng)歷,初步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們從中還能感悟些什么?本節(jié)課繼續(xù)研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教師朗讀指導(dǎo)(聲音、語調(diào)、速度、感情)。
指名朗讀課文(3~12段),對課文主體再交流探究。
朗讀時,可分讀、齊讀或重點讀。
二、整體感知,同時布置思考問題準備
在預(yù)習與思考前提下,小組內(nèi)交流,選共性和有代表性問題合作探究。小組之間相互派代表問答,教師引導(dǎo)深化,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應(yīng)引導(dǎo)學生解決好如下問題)
三、合作探究
學生可邊讀邊思考或讀完整體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第一組:
、艔恼Z段中找出描寫小兄弟觀望他人放風箏的語句,分析一下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的?他為我們勾畫了一個什么樣的兒童形象?對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結(jié)合書中插圖體會)
、莆闹兴f的“對于精神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請你用自己話概括。說說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樣的形象?對“我”的描寫,流露出了怎樣的感情?這時的小兄弟是怎樣的處境?
、沁@部分一些動詞和形容詞用得很貼切傳神,找出來,說說為什么用得好。
、韧ㄟ^3、4段的學習,你進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點撥,全班交流、補充。
教師小結(jié):這部分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聰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個野蠻粗暴的“虐殺者”,文中隱含著對小兄弟的可憐、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隱含著深深的自責。(第4題可放開讓學生說,教師不一定給評價)
。病⒌诙M:
快速默讀,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討論。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趴吹揭槐就鈬闹v論兒童的行為的書,為什么說是“不幸”?
、茝牡冢刀沃姓页鲆痪溆嘘P(guān)文章主旨句子,說說反映了什么主題?待我懂得游戲意義后,心情沉重,總想補過,這說明什么?
、谴叫⌒值荏@異地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為什么“我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從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jié):作者一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shè)法補過,并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tǒng)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見他是多么嚴厲地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么嚴肅認真,他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第三組:(教師要重點指導(dǎo)第三組的問題,可由淺入深引導(dǎo))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艦槭裁凑f“悲哀”是無可把握的?
、茷槭裁凑f“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教師小結(jié):作者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chuàng)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因無法補過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既意想不到,“無可把握”,想擺脫也不可能了。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么錯,現(xiàn)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jīng)全然忘卻。課文一再強調(diào)“我”的沉重和悲哀,不僅表現(xiàn)個人的悔恨,而是對這種普遍的精神麻木狀態(tài)的憂慮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們?nèi)匀豢梢詮闹械玫綐O大的教育意義。
四、體驗拓展
。薄⒄垖W生根據(jù)練習三準備的作業(yè)在全班交流。
。病⑽闹姓f“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你小時候也做過許多游戲,玩過不少玩具吧?請你選一個最難忘的說給同學們聽聽。
。ㄒ陨暇毩暼缯n堂時間不夠,可放到課后練筆中寫)
3、教師小結(jié):
《風箏》不僅是表現(xiàn)了人內(nèi)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給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題,無論從哪個角度閱讀,都有意在言外的收獲。通過學習課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復(fù)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讓自己的感情更真摯、美好,思想更豐富、深刻。
五、教學小結(jié)
由于這篇課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觸魯迅的文章,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整體感知課文時,不要求學生一下子理解透徹,而是在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探究一個個局部性問題,在這個基礎(chǔ)上,進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導(dǎo)學生探究時,引導(dǎo)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拓展了學生的思路,激發(fā)了學生獨特的感受。盡管兩節(jié)課下來,學生還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魯迅風箏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讀寫文中生字詞,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主旨。
2、能力目標: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同學們認識到親情的可貴,懂得珍惜親情。
二、教學重點:
1、生字詞的掌握;
2、引導(dǎo)學生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中明白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這篇散文詩思想深刻,主題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導(dǎo)學生多角度理解主題,學生存在一定困難。
四、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同學們,你們放過風箏嗎?放風箏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呢?
風箏帶給你們很多很多的快樂,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放飛風箏的自由和快樂呢?讓我們走近魯迅先生,來了解一段魯迅兄弟之間關(guān)于風箏的故事。
首先,讓咱們先來了解了解本文的作者——魯迅先生。
二、檢查學生預(yù)習生字及詞語積累
三、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寫“我”回憶了有關(guān)()的故事?要求邊聽邊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2.課文記敘了“我”毀掉了弟弟的(),后來我知道自己(),準備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卻()。
3.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是()?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
4.全文分為幾部分?應(yīng)如何劃分?全文的結(jié)構(gòu)如何?
四、課文精講
研讀課文第一二段,回答問題
1、第一段屬于什么描寫?作用?此段有何作用?
2.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為什么?
3.既然基調(diào)是悲哀的,為何“故鄉(xiāng)的風箏時節(jié)”卻寫得很溫和、鮮明?
4.“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怎么說春天“久經(jīng)逝去”?為什么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
研讀課文第三段:劃出我和弟弟對風箏態(tài)度句子,思考這些句子在文章當中的作用
讀第四段:劃出我發(fā)現(xiàn)弟弟偷做風箏后,我和弟弟的神態(tài)和動作,我為什么那樣做?弟弟是怎樣反應(yīng)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
讀第五至十一段:回答問題
1.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是“不幸”?
2.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
3.為什么說不許弟弟放風箏是“對于精神的虐殺”?
4.為什么20年來毫不憶及?
5.劃出我是想如何補過的及弟弟知道有這么一件事后的神態(tài)。
6.小兄弟為什么全然忘卻?
7.“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末段的語句怎樣理解:為什么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為什么說“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五、賞析課文的藝術(shù)特色
1.意蘊豐富深刻
2.構(gòu)思精巧
本文以“風箏”為線索,用第一人稱展開敘述,顯得親切、真實。
3.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謹
這首尾的照應(yīng)是由實而虛由北京的風箏而想起故鄉(xiāng)的春天;又由虛而實,由回憶中的春天進入現(xiàn)實的嚴冬。
4.語言精當
5.聯(lián)想的運用
六、引導(dǎo)討論:
1、課文中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蹦阈r候也做過許多游戲,玩不少玩具吧?選你最難忘的說給同學聽聽。
2、對待早年的'過錯,魯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從魯迅先生身上學到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品質(zhì)?
3、想想現(xiàn)在有沒有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現(xiàn)象?
七、教師小結(jié):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是一個人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難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長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盡一生的內(nèi)心折磨。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光顧著玩,因為學習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能帶給我們知識與智慧,所以我們應(yīng)該勞逸結(jié)合,該玩耍的時候玩耍,該學習的時候?qū)W習。
八、作業(yè)
1、完成課后習題;
2、寫一篇關(guān)于親情的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500字,下周五的語文課交。
九、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課的教學,本人認為存在著以下問題:
1由于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夠,在講解過程中沒能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學習。
2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過于突出介紹作者;另外選取的聽讀材料,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各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置不夠新穎。
3整個教學還是屬于傳統(tǒng)式的,沒有滲透新課標理念。
魯迅風箏教案7
教材簡析:
《風箏》一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魯迅寫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編入散文詩集《野草》。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是繼“人生”“自然”“科學”主題之后為培育有血有肉有感情之人而設(shè)的單元。在本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中,《風箏》是意蘊最豐富的一篇,對于文章的主題,可以從多角度去審視:從兒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從封建倫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從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從親情角度去理解,從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等等。我認為教材的“點”更在對“精神的虐殺”的覺醒與反思,所以教學時以此為要點,逐步挖掘開去。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具有初步的整體感知課文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對于像本文這樣有深厚意蘊的散文詩,學生則容易出現(xiàn):抓表層易,知本質(zhì)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的現(xiàn)象。所以在教學時盡量考慮讓學生扣緊文本、深入思考、合作探究,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喚起他們對生活的關(guān)注和感受,拓展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探究解讀課文意蘊 。
2、過程與方法:以作者情感變化為主線,扣點引導(dǎo)、探究式學習 。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深入理解課文。
2、 難點:文章深層的思想情感體悟。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dǎo)入(3分鐘)
1、 課前播放兒童歌曲《放風箏》,營造氛圍,導(dǎo)入新課。
教師導(dǎo)入語:
放過風箏嗎?喜歡放風箏嗎?聽到這首兒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現(xiàn)的感覺?
風箏這個可愛的玩具,曾是許多人快樂童年的天使,給年幼的我們帶來數(shù)不清的歡樂?墒且灿幸恍┬∨笥,會因為一些看似正當?shù)睦碛桑瑹o端地被剝奪了這專屬于童年的純真。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散文《風箏》,和作者一同來追憶一段關(guān)于風箏的,傷心往事。
2、出示課題。出示本課學習目標。
3、簡介作者。屏顯魯迅有關(guān)材料,師生一同閱讀。
魯迅的文章,向來是寓意豐富、思想深刻的,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完成《風箏》的教學,對于老師是一個挑戰(zhàn),對于同學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老師已經(jīng)作好挑戰(zhàn)的準備了,同學們作好準備沒有?那就讓我們來接受挑戰(zhàn)第一關(guān)——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二、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聽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鐘)
出示聽讀要求:
1、 聽清字音,劃出生字詞。
2、 邊聽邊想:文章圍繞風箏,回憶了一件什么事情?
3、 聽的過程中,用圈點勾畫的方式,標出你認為寫得特別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詞句。
反饋:
1、 生字詞教學
2、 概括課文內(nèi)容: 圍繞風箏,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歡放風箏,我不許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風箏,快要做好時被我發(fā)現(xiàn)并毀壞,二十年后我意識到自己錯了,想要討得弟弟的寬恕,而弟弟卻完全不記得了。(文字提示學生回答)
同學在聽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很多的疑問,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非常出色,這些疑問能不能自己來解答呢?接下來要考驗大家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進入第二個學習環(huán)節(jié):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二:研讀課文,探究意蘊。(20—25分鐘)
出示學習步驟和要求:(學生自讀與合作探究用時5分鐘,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問題2分鐘,完成預(yù)設(shè)的兩個問題15分鐘)
1、快速閱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課文意蘊,自我質(zhì)疑、釋疑。
2、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3、師生共同探討解決小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
問題預(yù)設(shè):
1.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具體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殺”?
2.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為什么“我”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
由問題1“精神虐殺”引導(dǎo)進入第三、四段學習:
1.“對于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具體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殺”?(對心靈造成巨大傷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殺”弟弟的?(找相關(guān)的動作描寫,并朗讀。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靈有沒有受到傷害?(找相關(guān)的神態(tài)描寫。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憐)
3、 我踏扁的僅僅是一只風箏嗎?(童心、快樂、創(chuàng)造力等。從第三段里找相關(guān)的神態(tài)描寫,并誦讀)
4、 我為什么要“精神虐殺”弟弟?(領(lǐng)悟到,出發(fā)點是關(guān)愛,是親情)
5、 我為什么要把自己寫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憐?反映了魯迅什么樣的感情?(悔恨、自責——同樣體現(xiàn)對弟弟的親情)
問題2:為什么弟弟不記得了,我不覺得寬松,而是“沉重著”?(我無法原諒自己對自己造成的傷害,想彌補而無從彌補,心里更加歉疚、自責)
小結(jié):二十年的時光,變了的是對風箏和游戲的看法,不變的是哥哥對弟弟的手足情深,濃濃的親情。
四、教學環(huán)節(jié)三:感悟主題,體會親情,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3—5分鐘)
1、 從風箏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魯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貴的品質(zhì)?
(自省精神 知錯就改 勇于承擔;關(guān)愛弟弟,手足情深)
2、你從本文中領(lǐng)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學環(huán)節(jié)四:說說寫寫,拓展延伸。(5分鐘)
說一說:
在跟家人和同學的相處中,你有沒有被他人“精神虐殺”或“精神虐殺”他人的經(jīng)歷,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寫一寫:
給曾經(jīng)“精神虐殺”過你或你“精神虐殺”過的人寫一封信,真誠地與對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課后完成)
六、課堂小結(jié)(1分鐘)
二十年前,年少的魯迅毀壞了弟弟的一只風箏;二十年后,帶著深深的自責和濃濃的親情,魯迅又還給了弟弟一只風箏。而這只風箏同時也送給了我們。從這只風箏里,我們懂得了在誤解和沖突中也蘊藏著親情;也是從這只風箏里,我們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錯就改,要勇于承擔責任。
一邊是嚴于律己,一邊是寬以待人,擁有這樣的一雙翅膀,我們一定可以在愛的天空中翩翩起舞,愛的天空,將充滿自由和溫馨。
七、教學反思
1、這一課的教學設(shè)計,主要側(cè)重于對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了,但對學情的把握還很有欠缺。導(dǎo)致的結(jié)果是課堂上給予學生熟悉文本的時間不夠充分。學生聽一遍再快速地讀一遍,對課文的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究是很難達到的,所以后面的質(zhì)疑和釋疑環(huán)節(jié)學生很難做到自主發(fā)現(xiàn)、探究,原定的“生成性教學”體現(xiàn)得不明顯,學生提問往往問不到點子上,釋疑更難以把握課文意蘊。
2、整堂課的教學,事實上仍是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學習、展示得少。一是時間的限制導(dǎo)致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不深,致使很多問題最后變成了老師的講解;二是老師心太急,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探討的時間,而是為了完成預(yù)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匆匆拋出答案。事實上是理念上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表現(xiàn)。
綜上兩點,最大的問題仍是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未轉(zhuǎn)變,仍是教師操控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問題。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上,應(yīng)盡力的改變自己慣用的教學模式,應(yīng)以學生的學為基點,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不急,不躁,讓學生一步步扎扎實實地學習和領(lǐng)悟。教學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wù),一切的教學行為都應(yīng)為了學生終身的發(fā)展而努力。
【魯迅風箏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魯迅風箏教案7篇03-30
魯迅《風箏》原文05-06
《風箏》的教案03-07
風箏的教案01-20
《風箏》教案02-15
《風箏》教案12-17
風箏教案12-08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