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
高山鎮(zhèn)坡頭小學 任兵輝
今天我教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我覺得本課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二點:①教學過程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②學習過程重視體驗。
(一)學習需求來自學生
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因為學生第一次學習有關面積單位,對于為什么要有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是必須知道的。因此,我在教學中,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在操作中充分體驗統(tǒng)一測量標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得學生明確了學習的意義,也為學生主動、積極學習鋪平了道路。例如讓學生用不同大小的方格去測量面積,容易產(chǎn)生誤會,并通過創(chuàng)造矛盾沖突,使學生明確要測量面積的大小必須要有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然后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面積單位的活動之中。面積有哪些呢?我不直接說明,讓學生充分地表現(xiàn)自我,進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二)學習過程重視體驗
新課標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所謂體驗性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xiàn)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體會),構建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可見,體驗性學習是知情合一的學習,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教學學習活動,它旨在讓學生通過手腦并用的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知識和方法,增進對科學的理解,體驗探究的樂趣。學生在估一估、摸、摸、量一量、說一說的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積的含義,認識了面積單位。例如;1平方分米有多大,先讓學生量一量,摸一摸有多大,讓學生初步感知1平方分米的大小,再讓學生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然后讓學生動手剪出一個1平方分米的紙片,把頭腦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實物聯(lián)系起來,再現(xiàn)面積單位,進而建構出面積單位的概念。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設計04-29
《面積單位換算》教學反思(精選13篇)12-12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04-16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04-25
《認識面積》教學反思04-16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04-03
《圓環(huán)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什么是面積教學反思04-14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30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