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原創(chuàng)」《認識厘米》教學反思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長度單位厘米,是在上冊“比一比”中學了比較物體長短的基礎上學習的。盡管學生已有這方面的經驗和基礎,但由于長度單位極其操作應用是多種知識的綜合,涉及數(shù)、數(shù)數(shù)、空間觀念的形成和實踐技能等,所以二年級的小朋友還是比較難學的。
這節(jié)課的目的在于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之后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引導學生用計量工具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這是一節(jié)實踐性很強的活動課,當學生有了學習的愿望后,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如:設計了觀察直尺,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讓他們通過觀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構造,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又為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打下了基礎。認識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動:第一次讓學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長度,體會每一大格的長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第二次讓學生找一找身邊、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為1厘米,學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寬度、牙齒、鼻孔、眼睛、紐扣、校徽的寬度等等,這是我課前沒有想到的,我想對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勢比劃出1厘米的長度。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正確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幾厘米的長度觀念。然后應用厘米來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讓學生在嘗試測量、比較、交流中,逐步總結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今天課堂上學生都用“把物品左端對準0刻度,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這種方法,沒有出現(xiàn)我預案中兩種量法。在判斷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在這里我讓學生比較了兩種不同的量法,學生認為第2種量法從刻度3量起比較麻煩,要數(shù)或者要算。但也是可以的,我想體現(xiàn)方法多樣化,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在量一量,填一填這個活動中,留給學生很大的實踐空間,既讓學生測量已知物體的長度,又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熟悉的物體來測量它的長度,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達到了在玩中練,在練中玩的學習效果。最后,讓學生幫老師想辦法量出手腕一圈的長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從而體會到數(shù)學的內在價值;也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原創(chuàng)」《認識厘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厘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4-08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4-16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4-16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原創(chuàng))04-28
認識厘米和米的教學反思04-16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精選10篇)01-25
認識厘米聽課反思03-10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教學反思(通用6篇)09-15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通用12篇)01-04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