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精選14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精選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1
這節(jié)課主要是學習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積累了一些運算經驗。我以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搭積木游戲引入,很快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知道怎么計算之后,我會追問學生:“你是怎么算出結果的?”這樣既重視學生的思考過程,有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通過全班交流來歸納計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樣性。在做練習時,我制作了20以內的數字卡片,讓學生玩“卡片碰碰碰”游戲,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性很高。有很多平時很少舉手的學生,都把手舉得高高的。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氛圍很好。在新知的探索和獲取過程中,學生都參與其中,起到了主人的作用。但整節(jié)課可以更加緊湊些,留出些時間讓學生動手做練習,這樣效果會更佳。
在之后的作業(yè)情況看,學生對于“13+3=”、“19—4=”這類題目已能進行正確計算,而對于“()+2=17”、“18—()=12”這類題目卻存在普遍錯誤。追其原因,是學生對被減數、減數和差的關系,加數、另一個加數和和的關系沒有很好的掌握。他們在做題時,需要進行逆向思維,所以容易出現(xiàn)錯誤。所以對于這種類型的題目,在今后的學習中要加強練習。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2
《搭積木》這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學生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1、注重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
首先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個活動:創(chuàng)設搭積木的情境,這里的積木實際上就是直觀模型方塊,每次增加積木或減少積木都是在右邊也就是個位的`位置進行相加減;第二個活動:安排了在計數器上撥出計算結果,再一次強調數位的概念,強化在個位上相加減;第三個活動師觀察直觀圖得出計算結果。小方塊,計數器,直觀圖作為直觀模型,都是幫助學生進行抽象運算的一個橋梁,他們從多角度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2、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
第四個活動讓學生“聽口令擺一擺”小正方形,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悟體驗在相同數位上相加減,突破學生思維上的難點。
這一課不足之處在于,讓學生“聽口令擺一擺”應該先讓學生擺一個一個的數等學生熟練后,再擺算式。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3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以及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20以內數的順序和數位意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是,首先情境引入。通過擺積木熟悉20以內數的組成;再接著是通過積木的增減,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第三是每次增減積木時寫出相應的算式,并問是怎樣算出得數的(用什么方法算);最后是鞏固練習和總結。在整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并且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理解了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算理,在練習中注重聯(lián)系日常生活。
但本節(jié)課值得思考的有以下幾點:
1、給學生準備的積木做的不夠細致。一條是十,另外的是兩個一條的,在讓學生擺之前對學生解釋的不夠詳細,從而導致學生在擺積木的過程中,把兩個一組的也作為一個來算。所以在另一個班上課時,在學生擺之前,先向學生說清楚這個問題,結果出現(xiàn)的問題較少;
2、學生在擺積木,寫出算式后,我沒有讓學生到黑板前來再展示擺積木的過程,這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理解算理。如果再上這課的話,這一步是不能少的。
3、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放不開手腳,有牽著學生走的感覺。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4
《搭積木》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讓學生做積木增減的游戲開始,剛上課時學生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但是一節(jié)課上下來讓我感觸頗深。在講課之前我沒有進行試講,但是講過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事先想不到的問題。通過實際教學,反思如下:
1.由于我對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刻,在教學時僅僅是以書本上呈現(xiàn)的.各種例子進行講解。在幫助學生建立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運算模型時沒有用到直觀模型,因此學生在理解這一部分時就缺少了橋梁,課堂也因為這個原因一度很沉悶。課后和其他老師交流時發(fā)現(xiàn)用小棒或者是計數器等等都可以很形象的向學生解釋清楚。這也讓我更清楚的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從生活中尋找模型對學生的理解是最有用的。
2.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太少。課堂一開始的積木增減游戲我只是請了一部分學生上臺來做,班里還有一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參與進來,這也無疑削弱了許多學生的積極行性。其實我應該事先讓學生準備好剪好的色卡紙代替積木,這樣上課時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游戲中,會更有利于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
3.在講課過程中學生自主交流的機會幾乎沒有,學生由于沒有親身的體會,所以對所講的內容就沒有自己的想法。以后要多給學生一些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從自我發(fā)現(xiàn)觀察中學到屬于知識。
4.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憊。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但是,怎樣才能讓學生在上課時處于精神振奮的狀態(tài)呢?這是我一直都在思索的問題。講課時的聲音要有磁性、要抑揚頓挫、要對學生有吸引力,我要學會用自己的聲音為學生營造一個有親切感和興奮感的認知環(huán)境。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我還要認真學習教材,多像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5
在課堂上,合理恰當的提出問題,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梳理思路。可是,相反如果問題提的盲目不恰當,反而會給學生帶來很多疑惑。
很久沒在課堂上問這個問題了,在學生初讀完《平平搭積木》后,我問他們:“你們讀懂了什么?”其實我也不希望他們說出什么正確的答案,只要他們能說就行?山Y果實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舉手的人寥寥無幾。不敢再請了,我是犯了一個大錯了,書還沒讀通,學生如何能悟呢!記得上次聽課,就有提到對于初讀的要求不要過高。認識到錯誤,忙引導學生反復讀。讀了多遍,最后請大家思考“平平是一個怎樣的小孩?請你再讀讀書,要說說為什么這樣認為!焙⒆觽冇械恼f平平是個愛自己家人的好孩子,有的說平平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接著還有懂事、天真、可愛、活潑、愛學習等,每一條他們都在書中找出依據了。連我認為最不沾邊的“愛學習”他們也解釋為:不愛學習就搭不好積木!讀確實能讀出東西來啊!“那你們認為哪一個特點最主要?”這下好,都說自己說的特點最重要,真是一個亂字了得!“下面老師讀,你們接著讀好嗎?”我引導他們讀書上主要的幾句話,讀了兩遍后,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是平平很關心別人!”“平平心里為別人著想!”讀,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得到升華。
尊重學生是課堂民主的前提。學生對課文,對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滿足他們。民主、自由、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也應該造就一群聰明可人的、歡快活潑的小朋友,這不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嗎?只有讓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習習慣,上課注意力集中,課堂教學環(huán)境才能活而不亂,張揚個性,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
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意味著個人與世界關系的.轉變,意味著存在方式的轉變。這里所說的學習已不是傳統(tǒng)意義是的學習知識和形成能力。學生學習是為了掌握生存的常識和技能,以便獨立地面對世界;學生學習是為了尊從生活的律則與規(guī)范,以便和諧地與人相處;學生學習是為了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以便有尊嚴地立于天地之間。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想法,每個孩子們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讓我們努力去豐富課堂形式,珍惜孩子獨特的感受!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6
《搭積木》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課文以小見大,從搭積木生發(fā)開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質。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fā)和教育作用。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自瀆、選代表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師生比賽讀……通過反復朗讀,學生們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間房,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自己;一間給爸爸媽媽;一間給沒有房子的人。凰要搭許多的子,給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圖的幫助下,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話要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而多種形式地朗讀后,學生還感悟出了平平是個心中有他人,善良聰明的好孩子。
當然,課堂中也有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指導朗讀時,我這樣問:平常你的奶奶是怎樣和你說話的?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課堂紀律一時難以控制。的確,每位學生對外婆奶奶的印象都不同,有的奶奶是快人快語的,有的`奶奶的慢聲細語的。所以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什么可取性的。不如直接點明:奶奶通常都是和藹的,因此讀奶奶的話時應該慢一些,輕一些。這樣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也大大節(jié)約了時間。課堂節(jié)奏自然也快了起來。所以教師學習要求更加明確,提出的問題更加準確。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7
在教學《搭積木》這一課時,我先出示平平搭積木的投影片,從而命題。齊讀課題后問:“看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些學生手,:“平平用積木搭什么?”“平平為什么要搭積木?”“平平搭得怎么樣?”通過這些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讓學生帶著上面的問題反復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詞句不懂。再次,通過范讀,分角色讀,小組競賽讀來感悟平平好嗎?為什么?你想對平平說什么?
在教學過程中,我多次運用了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手段,朗讀是理解、積累、發(fā)展語言、激發(fā)情感的重要途徑。新課程強調“各個學段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蓖ㄟ^實踐,我體會到了朗讀在學習語文中的作用。
1、朗讀中多次預習和鞏固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新教材識字量大,學生年齡小,教學任務重。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語境中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它比單純的識記生字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每讀一遍課文,無意之中識記了要求教學的生字,多次朗讀這些生字就達到了多次復現(xiàn)。
2、在朗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通過反復地朗讀,學生理解了:平平搭了四間房,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一間給奶奶和自己;一間給爸爸媽媽;一間給沒有房子的人住;他還要搭許多的子,給大家住。
3、在朗讀中感悟。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學生感悟出了平平是個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在情境圖的幫助下,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話要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8
為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從開始寫字那天起,我就宣布了這樣一個規(guī)則:我將為寫得好的同學加“星星”,到期末還要總評,看誰得到的星星最多。自從宣布之日起,每一節(jié)寫字課上,同學們都聽格外認真,寫得格外仔細。似乎許多同學寫得比老師還要好,我也適時的鼓勵了他們小星星由幾個到十幾個,二十幾個……最后幾乎全班的同學都得到了小星星。只有董成陽,一顆星星也沒得到,大家庭都在笑話他,怎么辦?我在努力尋找機會,因為我知道他一直都努力。
在學習第13課《平平搭積木》這一課生字時,同學們認真地觀察了生字,我范字之后,大家都在認真地書寫。只有董成陽,坐在那里,欲寫又止反復了好幾次,我以為他在偷懶,就走過去剛想批評他,他突然站起來,“老師,‘本’、‘平’、‘書’這三個字的豎不一樣,寫‘本’字的時候豎的落筆重,‘平’、‘書’的豎落筆輕,你寫錯了!蔽姨ь^一看,果然寫成了一樣的豎。聽了學生的批評,我的心里不但不氣,反倒很高興。我抬高聲音對同學們說:“大家聽見董成陽說的話了嗎?”“聽見了!薄笆裁锤杏X?”“老師,董成陽說的不對,我看是一樣的。”“老師,我也看見了,但是我沒敢說”……,同學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了,但我清楚地聽出來,同學們都站在我的立場上,我讓同學們停止了議論,隨后說了一句:“請你們再仔細觀察一下,董成陽說得到底對不對?”這一次,沒有聲音,我問前邊的同學:“對嗎?”“對”我告訴大家:“實事求是才是我們追求知識的真理,像董成陽這樣的`同學,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老師虛心接受他的批評。”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知道,這掌聲是給多的,更是給董成陽的。我在他的書上畫了一顆最漂亮的星星,并告訴大家,他的這顆星星份量最重,我相信,憑他的這種學習精神,今后會得到許多星星的,我看到了董成陽臉上自信的笑容。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9
一年級的課堂主要以“認字、寫字、朗讀”為主,本課的流程主要以談話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導入中落實生字“平”和“搭”,接著在初讀課文中認識生字,考慮到集中識字很容易讓學生注意力疲倦,而且本課的認讀生字較簡單,課文內容也容易被學生理解,學生學起來不不難,所以本課堂設計隨文識字環(huán)節(jié),在邊熟悉課文內容中邊學習認讀生字。這部分主要創(chuàng)設對話回答的情景,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問答來引導學生對文本的認識和理解,并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能夠體會主人公平平“心中有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本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指導學生寫“書”“本”兩個字。這一次的隨文識字沒有面面具到,根據生字的特點進行教學,效果甚好。比如“搭”可以用記提手旁的方法,還可以擴展到提手旁的其他字,“這些”可以直接用“這些”說一句話,有些直接記字音,有些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有些可以根據字的意思記,識字方法多樣,效果較好,避免了以前由于處理生字的時間過長,導致朗讀課文的時間過少的現(xiàn)象。
本課我重視朗讀教學,運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比如學生自瀆、小老師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師生比賽讀等等形式,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平平心中有他們的美好品質。讀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文本,在讀中情感可以得到升華。本文的`內容主要是奶奶的兩問和平平的兩答,主要指導學生問的語氣和答的語氣。在問題回答和朗讀中,學生明白了課文內容的意思,當我問你喜歡平平嗎?為什么?孩子們說,因為他孝順,善良,有愛心,他塔房子給沒有房子的人住。看來,孩子們已經理解了文章的內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關注學生的讀,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10
最近教學了《平平搭積木》一課。
課上,我讓學生在讀懂平平把搭的房子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自己住后,放手讓學生玩搭積木,組織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想象,“你想搭怎樣的房子?你想讓這房子給誰住呢?”結果學生充分調用生活的知識儲備,搭起了“樓中樓”“高層公寓”“別墅”,并紛紛說把這房子讓給世界上貧窮的人住,給沒有房子的人住,甚至說給伊拉克的'老百姓住。
這樣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把動手、動腦和動口緊密相連,是培養(yǎng)“手腦并用”的創(chuàng)造型開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徑。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須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以“做”為中心的一個整體過程,強調做,便是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他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是完全遵循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的。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解放兒童的雙手,拓寬兒童的時空,讓學生做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11
《搭積木》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復習在計數器上撥數字開始,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的算式如何在計數器上撥?上課時學生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學生也知道應該在相同數位上進行計算,但是一節(jié)課上下來讓我感觸頗深。在做練習時,發(fā)現(xiàn)學生計算出錯很多,總是忘記前面的十位,得數只寫個位數字。通過實際教學,反思如下:
第一,課前準備做的不夠細致,課前應該讓學生準備好小棒和積木,上課時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動手操作,感受加法和減法計算時個位十位之間的.變化關系。學生在做題寫出算式后,應該讓學生再次來展示擺小棒的過程,指名學生說一說,這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算理。
第二,課堂上要大膽放手,關于計算方法,大膽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分享,最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表述不進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對于不影響知識本質的概念,老師不要做總結,有時老師總結的算法還會誤導學生。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12
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他們能按不同標準對積木進行分類并計數,在一開始描述小丁丁和小巧小亞搭建的積木時,全班表現(xiàn)的都很好,都能說出按照顏色分,黃色的有幾塊,紅色的有幾塊,藍色的有幾塊;但是按照形狀分,學生還有點困難,圓柱體的有幾塊,長方體的有幾塊,正方體的有幾塊,不能完全的`關注到,幼兒對顏色比較敏感,能清楚地看到顏色不一樣,但是不能馬上辨別出形狀也不一樣,特別是在一個搭建好的積木中。
但是在完成下面兩張表的時候,他們就不知道統(tǒng)計那個積木了,還在統(tǒng)計小丁丁他們的積木,這也是我沒有想到了,我已經在做之前說了統(tǒng)計表格上方的這個積木,還是有很多人在統(tǒng)計別的積木。
這節(jié)課上完了很不理想,還是有一些人在統(tǒng)計形狀這一塊出現(xiàn)問題,課后我借來了積木,搭建給學生看,這時學生已經能按兩個標準分類了,且能說出各自有幾塊。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13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讀是理解的前提,是體會和傳遞感情的重要方法。本課的教學設計強調以讀代講,將讀的訓練放到對話情境中,指導學生讀出問答的語氣;強調以練代講,讀練結合,指導學生模仿說話,加深對課文的感悟,提高學生說話的能力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讀代講,以練代講。
本課反映的是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兒歌的.理解對學生來說沒有什么難度,教學中,教師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對話、問答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回憶平時與奶奶的對話,用兒歌中的句子回答老師的問題,既是對學生兒歌理解情況、朗讀情況的檢查,同時,又使學生在對話的情境中,更好地讀出回答的語氣。通過與教師的問答,同學間的問答,反復朗讀,感受問答的語氣,讓學生在情境中讀出問答的語氣,感受陳述句與疑問句的不同。減少無效講解,增加有效閱讀,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語感。提高了朗讀能力。同時,設計了“平平還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住。”的練習,通過反復說話,體會“很多很多”的用法,感受平平心中有他人的思想。
2、珍惜孩子獨特的感受。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想法,每個孩子們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本課教學中我努力去豐富課堂形式,珍惜孩子獨特的感受。學生對課文,對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滿足他們。
3、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走進新課程,我們的課堂形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的課堂,有學生自主學習,有學生合作學習,更有學生的創(chuàng)新學習。在課堂中,學生是自主的,主動的,活躍的,思路是廣泛的。新的教學方式,點然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是輕松愉悅的,并在、教學過程中讓每個孩子都得到發(fā)展。本課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識字能力,在隨文識字的過程中,教給他們多種識字的方法,并互相交流,互相合作。還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說話能力,一年級孩子,組織語言能力還比校差,因此我有意在課堂上安排了說話練習,并與識字相結合,使學生在字、詞、句這樣一個淅進的過程中訓練了說話能力,積累了語言。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 篇14
1、以讀為本,把握語文課堂的主題活動
“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途徑,他應該成為語文課堂的主題活動。本課從兒童生活實際出發(fā),內容淺顯易懂,又采用了詩歌的體裁,無疑是一篇訓練朗讀的好材料。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始終牢牢把握住讓“學生進行各種各樣式的讀”這條主線組織教學。如,初次接觸課文時,讓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老師范讀的.方式進行“讀”。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大意,把課文讀通,讀對。在朗讀感悟階段,我們又抓住語氣詞“呢”、“啊”和課文的插圖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得基礎上,又掌握了朗讀技巧,讀的興趣大大提高,讀得很有感情,為課堂增添了色彩。整節(jié)課,以讀代講,學生在反復的、不同層次的讀中理解了課文,體會到課文中蘊涵的道理,課堂氣氛活潑,效果良好。
2、分步識字,落實課程目標的全程理念
隨文分散識字是課程標準低年段識字教學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本課而言,我們主要分三個階段完成識字的任務。第一階段,在課前預習與初讀課文,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根據各自的知識水平和識字能力記一定量的生字。如,不少學生通過預習記住了“平”、“間”、“這”、“住”等。第二階段,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分散、適時地安排一定量的識字教學。如讀四、五小節(jié)時,特別強調“呢”、“啊”,一是進行朗讀指導,二是認識這兩個字。第三階段是在復習鞏固階段,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與生字見面,識記生字。
【一年級上冊數學《搭積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搭積木教學反思04-11
平平搭積木教學反思04-11
《平平搭積木》教學反思04-11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17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02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1-04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16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