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有理數的加法(一)”,“有理數的加法”說課教案、課堂設計及教后反思。本節(jié)課選自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這一節(jié)課是本冊書第二章第六節(jié)第一課時的內容。下面我就從以下四個方面一一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的設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教材分析
分析本節(jié)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數學大綱的基礎上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首先來看一下本節(jié)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數的加法在整個知識系統(tǒng)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階段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及讓學生根據一些現實模型,把它轉化成數學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在初一階段完成。有理數的加法作為有理數的運算的一種,它是有理數運算的重要基礎之一,它是整個初中代數的一個基礎,它直接關系到有理數運算、實數運算、代數式運算、解方程、研究函數等內容的學習。
2、就第二章而言,有理數的加法是本章的一個重點。有理數這一章分為兩大部分----有理數的意義和有理數的運算,有理數的意義是有理數運算的基礎,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是這一章的難點,但混合運算是以各種基本運算為基礎的。在有理數范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加、減法可以統(tǒng)一成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統(tǒng)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運算是本章的'關鍵,而加法又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種有理數運算,學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數范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的思考方式(確定結果的符合和絕對值),關鍵是這一節(jié)的學習。
從以上兩點不難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介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結合微機顯示)
教學大綱是我們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的依據。教學大鋼規(guī)定,在有理數的加法的第一節(jié)要使學生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理解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并運用法則進行準確運算。因此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是:“(1)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2)理解并掌握有理數加法的法則;(3)應用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準確運算;(4)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2、能力目標是:(1)培養(yǎng)學生準確運算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3、德育目標是:(1)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2)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思維品質。有理數加法的意義與小學學習的在正有理數和零的范圍內進行的加法運算的意義相同,讓學生理解即可,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理解與運用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有理數加法法則的理解與運用。由于本階段的學生很難把握住事物主要特征:如異號兩數、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和互為相反數之間的關系,這就對法則的理解造成困難。因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難,是是;有理數加法法則的理解。
二、教材處理
本節(jié)課是在前面學習了有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數、負數、數軸、相反數、絕對值等概念,因此我沒有把時間過多地放在復習這些舊知識上,而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動形象的事例,讓學生充當指揮官的角色,親身參加探索發(fā)現,從而獲取知識。在法則的得出過程中,我引進了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微機,讓學生在微機演示的一種動態(tài)變化中自己發(fā)現規(guī)律歸納總結,這不但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學生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法則的應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又選配了一些變式練習,通過書上的基本練習達到訓練雙基的目的,通過變式練習達到發(fā)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這些我將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具體體現。而且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互相提問,使課堂在學生的參與下積極有序的進行。
三、教學方法和數學孚段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體現教師的導向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jié)是新課內容的學習,教學過程中盡力引導學生成為知識的發(fā)現者,把教師的點撥和學生解決問題結合起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不斷克服學生學習中的被動情況,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在掌握知識同時、發(fā)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1、引入:再課堂的引入上,開始我本打算選擇教材上的例子,但是它過于簡單。并且不宜于引起學生的注意,所以我選擇了學生們感興趣的軍事問題,讓學生在充當指揮官的同時,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并且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2、探索規(guī)律:法則的得出重要體現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過程。我通過了一個小人在坐標軸上來回的移動,使學生在小人的移動過程中體會兩個數相加的變化規(guī)律。由于采用了形式活潑的教學手段,學生能夠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思考問題中去,讓學生親身參加了探索發(fā)現,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最后由學生對規(guī)律進行歸納總結補充,從而得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3、鞏固練習:再習題的配備上,我注意了學生的思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習題的配備由難而易,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發(fā)展。并且采用男生出題,女生回答;女生出題,男生回答,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一種比較活躍的氛圍中,解決各種問題。
4、歸納總結:歸納總結由學生完成,并且做適當的補充。最后教師對本節(jié)的課進行說明。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和設計。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以達到提高個人教學能力的目的。
課堂設計及課后反思
我9月19號在阿城市第五中學上了一堂數學公開課,由于得到通知的時間比較倉促,所以準備的不算充分。在各個方面一定存在著疏漏和缺陷,在這里請大家多多指教。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問題的引入:在問題的引入上。新課標規(guī)定應從實際情景入手,并且使學生能夠對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我采用了敵軍對我軍進行小規(guī)模軍事偵察的問題,使學生處在一個指揮官的角色。對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并且在對學生提出的各種情況,作出實際的操作,使學生明白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我感覺在問題的引入上問題過于簡單,使學生思考的范圍過于局限。沒有出現比較熱烈的學習氣氛。所以問題的引入應加大深度,應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二、問題的探索:在問題的探索上,我采用了一個小人在坐標軸上來回行走,產生一種動態(tài)效果,使學生在充滿好奇心的狀態(tài)下,在老師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的條件下,親身參加探索發(fā)現,主動的獲取知識和技能。但在整個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法則的得出上學生的總結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再處理時由于怕時間不夠充裕所以學生出現的問題我給作出了解答,其實這里應由學生自己來解決,這樣對學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三、習題的配備:整個習題的配備大致是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面向全體學生,采用多種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并且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對加法法則的理解進一步的加強。在講解完例題后,讓學生互相提問,以促使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最后的習題配備上,讓學生對兩個加數及和之間的關系作出判斷,并且對各種情況作出討論,達到本節(jié)課的一個高潮。促使學生的思路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但我總體感覺習題的量不夠充足,學生的練習機會較少。
四、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2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將先復習舊知引入課題,這樣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探究有理數加法的過程中,先讓學生獨立觀察,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并討論,從而發(fā)現有理數加法的性質,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支親身體驗的產生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通過例題來鞏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讓學生及時地掌握所學的新知,對于學生起到有效地鞏固作用。
有理數加法是小學學過的加法去處的拓展,學生已經具有了正數、負數、數軸和絕對值等知識。加法法則實際上給出了確定兩個有理數的和的`“符號”與“絕對值”的規(guī)則,它是通過分析兩個有理數哩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同情況,再歸納出同號相加、民號相加、一個有理數與0相加三種情況而得到的。由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和知識準備的限制,在分情況討論、應分成哪幾種情況、如何歸納不同情況等方面都需要教師的引導,甚至是直接講解。同號兩數的加法法則比較易于理解,而異號兩數相加時情況比較復雜,學習難度較大,需要教師加強引導。另外,根據法則做加法,需要注意“按部就班”地計算,這是一個培養(yǎng)良好運算習慣的過程。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3
《有理數的加法》是有理數混合運算的第一堂課,所謂萬事開頭難,由此可見這堂課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向作用。
下面是我上這堂課的反思總結:
一。在引入部分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書上的問題,采用了讓學生相互先探討的方法,發(fā)現學生非常的`投入,課堂氣氛被充分調動起來了,但后來的教學中沒能將這個好氣氛維持下去。主要原因是問題的難度一下跨越太大,太抽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多反思,怎樣深化問題的難度,并容易讓學生接受。
二。在一些細節(jié)部分還是沒有處理到位。比如說解應用題的步驟,應將它的完整步驟都在黑板上演示一下。
三。在推導有理數加法法則時,學生的回答和我自己的預期不一樣,我一味引導他跟隨我的思路走,所以卡住了。實際上應該讓學生說完他的思路,然后引導他將其他情況補充完整。這個說明我的課堂應變能力不夠靈活,所以還須鍛煉提高。
四。整堂課的語言需要改進,應更加精練,簡潔。本堂是概念課,對于概念課來說,概念不要重復太多遍,尤其是一些說出來比較拗口的概念,容易混淆,所以當表述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寫出來,不必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4
我校的多媒體教室終于建成了,懷著迫不急待的心情,我盡我所有的電腦知識,精心制作了課件,準備在多媒體教室上一節(jié)課來感受一下現代的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好處。哪知天不遂人愿,我遭遇到這學期以來教學上給我的第一次打擊。
以下是這節(jié)課教學中的兩個片斷:
片斷1
我問學生:閱讀教材第一、二兩段,并思考后面的“想一想”,你能用等式類似的表達凈勝球的個數嗎?
(很長時間后也沒有人作答)
。ㄎ夜烙媽W生不明白什么是“凈勝球”,馬上進行說明)
我:先贏一個球,再又輸一個球,最終贏了球沒有?。
生答:沒有。是平局。
。◣缀跏钱惪谕暎
我:把平局記為0,現在你能用等式表達凈勝球的個數嗎?
一生答:(-1)+(+1)=0
好!學生答出了我想要的結果,我馬上用課件展示:
我問:后面的兩個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義?你能得到這兩個算式的結果嗎?
。ㄟ好,馬上就有人舉手,我暗自慶幸)
一生答:第一個算式表第一場比賽輸了3個球,第二場比賽贏了2個球,凈勝球的個數為-1,也就是輸了一個球。
一生答:第二個算式表示第一場比賽贏了3個球,第二場比賽輸了兩個球,凈勝球的個數為1,也就是贏了一個球。
片斷2
為了讓學生探索異號兩數相加的規(guī)律,進行了以下過程
課件展示:
我問:觀察數軸1,先向東運動3個單位,再和西運動兩個單位,結果是怎樣的?用算式怎樣表示?(向東記為“+”,向西記為“-”)
一生答:3-2=1
我問:3減2嗎?向東記為正,向西記為負,應怎樣表示?
一生答:3-(-2)=1
我問:3減負2嗎?兩次運動的結果用什么運算?
一生答:3+(-2)=1
。ㄖx天謝地,總算有人回答對了,我暗自松了一囗氣。)
我問:觀察數軸2,先向西運動3個單位,再向東運動2個單位,結果怎樣表示?
一生答:(-3)+(+2)=-1
我問:兩次運動方向一致嗎?最后的結果相同嗎?
一生答:兩次運動的方向不一致,結果也不相同。
我問:3+(-2)=1(-3)+(+2)=-1這兩個算式結果的符號有何特點?
一生答:兩個結果的符號都與第一個加數的符號相同。
。ㄔ,學生答出了我不想要的結果,怎么回事,我仔細一看幻燈片,呀,我怎么犯了這樣一個非常明顯的錯誤?)
我問:+3與-3作為加數在兩個加法算式中還有何特點?
一生答:它比2大。
我問:應該說,正3與負3的什么值都比2的什么值大?
一生答:絕對值較大。
…………
(轉了一大圈,終于回到我想要的答案上來了,但此時一節(jié)課只有五分鐘了,真失敗。。
因為時間關系,本課的隨堂練習沒有時間完成,只剛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歸納出來就下課了,遠沒有完成計劃中的任務。
自以為應該是很成功的一節(jié)課卻感到寸步難行。回顧本節(jié)課,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通過仔細思考,我認為存在的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沒有正確的把握好教材,是片斷1失誤的主要原因。
如情境的引入要恰當。如本節(jié)中“凈勝球”學生就不懂,如無事先進行補充說明,學生就不懂,導致一節(jié)課的進度一拖再拖。必須讓學生所接觸的例子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樣才能更易為學生所接受。回顧這一整節(jié)課,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對教材進行發(fā)掘的地方,如在數軸上的運動問題,也可以是讓學生在一條直路上運動,這樣可能讓學生更有興趣,再用數軸進行抽象,可能效果會更好。
《平行》這一節(jié)中所提到的滑雪運動最關鍵的是要保持兩只雪撬的.平行,這一知識點對于我們這里的孩子是非常陌生的,我們都沒見過雪撬,更談不上其技巧了。
用過新教材的同行們都說,一節(jié)課完后不知這節(jié)課都在干什么!我也常有這種想法,教材是專家們研究實驗過的,專家是干啥的?現在痛定思痛,實際上是我們對新教材把握不夠,沒有搞清其重難點,沒有把握教材的真正要求。雖然我們天天在談、天天在寫“目標”“重點”“難點”,但實際上僅僅是在寫而已。實際情形往往是這樣:由于我們教學多年,大都只憑我們以往的經驗來“把握”教材,憑我們過去所了解的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來引導我們、來確定組織教學,實質是用老教法來教新教材。所以一節(jié)課下來我們自己都不知干了些什么!實際上只要我們真正掌握了其教學要求,把握了新教材的內涵、我們的思路清醒,方向明確,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
2.備課粗枝大葉,造成一些不應有的失誤。
如在片斷2中,由在數軸上先后兩次不同方向的運動,得到兩個算式:
3+(-2)=1(-3)+(+2)=-1
教師:這兩個算式結果的符號有何特點?
生答:兩個結果的符號都與第一個加數的符號相同。
學生的回答非常正確,而且是經過仔細觀察后回答的,但我的本意是要把絕對值較大的數放在不同的位置讓學生來觀察、歸納的。這實際上是備課工作中的馬虎大意引起的,備課缺乏深度。備課以及課堂中要盡量避免人為地給學生帶來的錯誤導向。
3.教學語言單調、生硬缺乏啟發(fā)性、激勵性。
課堂上,我十分吝嗇“請”“請坐”及一些稱頌學生的語言,認為自己天天在說沒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就變相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差生而言,他們是進行課堂學習的“學困生”更需要我們的肯定和贊揚,每一次真心的贊揚可能都會給他們帶來一次新的進步。
教學語言是決定教學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語言活潑風趣、幽默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語言是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的一個重要渠道。啟發(fā)性的語言能使學生順理成張的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不需要繞太多的圈子,具有點石成金的功效。通俗易懂的語言可以讓學生學得輕松自然。激勵性的語言則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肯定了他們的學習成果,讓他們時時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尤其是對“學困生”更要讓他們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語言評價的功效。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5
有理數加法是有理數運算的關鍵,所以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加法運算的教學。
(1)注意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有理數加法的意義,并設計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合作交流,從而歸納有理數加法法則。
(2)對有理數加法的教學。要嚴格要求學生遵循以下步驟:第一、先辨別加數是同號還是異號;第二、確定和的'符號;第三、計算和的絕對值。即一辯、二定、三算。
(3)為了提高學生的運算速度并減小運算難度,常采取以下簡便方法:
、倩橄喾磾到Y合法
、谕柦Y合法
③同形結合法(整數與整數結合,分數與分數,小數與小數結合、同分母的)以湊整法。
、堋⒉痦椃ǎ◣Х謹担
。4)多讓學生搬演,以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加以強化。
。5)對于學困生要多鼓勵,并利用學習小組的優(yōu)勢,“以優(yōu)補劣”。
(6)由于學生年齡特點,易于遺忘,教師可以采取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強化訓練,以增強學生的熟練程度。
。7)不管學習如何緊張都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堅持以學習小組為主的教學模式。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6
《有理數的加法》是有理數混合運算的第一堂課,所謂萬事開頭難,由此可見這堂課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向作用。
下面是我上這堂課的反思總結:
一、在引入部分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書上的問題,采用了讓學生相互先探討的方法,發(fā)現學生非常的投入,課堂氣氛被充分調動起來了,但后來的教學中沒能將這個好氣氛維持下去。主要原因是問題的'難度一下跨越太大,太抽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多反思,怎樣深化問題的難度,并容易讓學生接受。
二、在一些細節(jié)部分還是沒有處理到位。比如說解應用題的步驟,應將它的完整步驟都在黑板上演示一下。
三、在推導有理數加法法則時,學生的回答和我自己的預期不一樣,我一味引導他跟隨我的思路走,所以卡住了。實際上應該讓學生說完他的思路,然后引導他將其他情況補充完整。這個說明我的課堂應變能力不夠靈活,所以還須鍛煉提高。
四、整堂課的語言需要改進,應更加精練,簡潔。本堂是概念課,對于概念課來說,概念不要重復太多遍,尤其是一些說出來比較拗口的概念,容易混淆,所以當表述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寫出來,不必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7
今天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法。課堂環(huán)節(jié)基本上是這樣的:
一、復習導入
提問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并進行了相應練習。發(fā)現同學們這部分掌握的非常好,及時鼓勵表揚的學生。那么我們這一節(jié)課一起看一下加法的運算律在有理數范圍內是否也適應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同桌之間進行交流
。1)(-8)+(-9)(-9)+(-8)
(2)4+(-7)(-7)+4
。3)6+(-2)(-2)+6
。4)[2+(-3)]+(-8)2+[(-3)+(-8)]
。5)10+[(-10)+(-5)][10+(-10)]+(-5)
二、組內探究合作交流
1有理數的加法的運算律
2緊跟跟蹤練習: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找4號同學去黑板練習,并進行講解點撥總結規(guī)律方法。
1.12+(-8)+11+(-2)+(-12)
2.6.35+(-0.6)+3.25+(-5.4)
3.1+(-2)+3+(-4)+…+20xx+(-20xx)
三、課堂小結
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四、當堂檢測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找同學核對答案。
【達標檢測】試一試你能行!
1.(-28)+29=29+(-28)利用的是加法的________________.
2.(-3)+7+(-4)+3=[(-3)+3]+7+(-4)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b互為相反數,且c的絕對值是1,則c-a-b的值為( ).
4.計算:
。1)(-7)+(-6.5)+(-3)+6.5;
(2)(-0.8)+1.2+(-0.7)+(-2.1)+0.8+3.5;
(3)(-18.65)+(-6.15)+18.15+6.15.
五、課堂評價:學科班長評出本節(jié)課的優(yōu)勝小組及個人。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難點是:靈活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化運算。課堂中學生通過自主互助交流,師生不斷地總結規(guī)律和方法,解題技巧,總體來說課堂效果很好。學生都能掌握解題技巧。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8
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這節(jié)課,法則的生成很重要,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法則的生成過程,因為也剛剛寫了一篇博文就是注重數學知識的形成,對于法則,老師可以直接告訴答案,也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研究得出法則,對于兩種教學方式,我采取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體會法則的生成,注重引導學生參與探索、歸納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主動獲取知識.這樣,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不僅學懂了法則,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數學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我在講完法則的時候課程已經進行了三十分鐘多一點,所以課上例題和練習才用了十分鐘,所以又用了習題課上了一節(jié),盡管上的比較慢,但是這種方案減少了應用法則進行計算的練習,所以學生掌握法則的熟練程度可能稍差,這是教學中應當注意的問題.但是,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學生將千萬次應用“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計算,故這種缺陷是可以得到彌補的.如果直接告訴答案削弱了得出結論的“過程”,失去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能力的一次機會。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10-25
有理數加法教學反思04-27
有理數加法教學反思(通用15篇)07-29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通用15篇)09-26
有理數加法教學反思(通用14篇)03-20
有理數的加法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附說課稿)11-18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04-25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02-25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10-22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