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指南用指南心得體會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指南用指南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指南用指南心得體會1
我認真學習了《指南》,深刻領會《指南》的最新精神。根據《指南》要求——“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fā)展!毕旅婢汀吨改稀诽N涵的幼兒環(huán)境教育來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指南》特別強調了環(huán)境教育,強調了環(huán)境在促進幼兒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說明:兒童是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周圍環(huán)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fā)展機會,并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區(qū)。
《指南》中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也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的態(tài)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老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所以,我們努力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和諧的、安全的、自由的環(huán)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huán)境中生活、游戲、學習、發(fā)展。《指南》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的確,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們要認真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他們的信任,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持。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指南》提出了每個階段幼兒應達到的發(fā)展水平,但是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我們老師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時達到同一個水平。在孩子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有部分孩子明顯高出或低于應有的發(fā)展水平。作為老師,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允許孩子存在這種差異,耐心運用各種方法來進行鼓勵、指導和幫助,使每個孩子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因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把我們的“未來之星”打造好,讓他們更加閃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F(xiàn)在有了《指南》的引領,在我們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時,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一切從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
人生童年有幾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暫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塊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獲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樂的童年。我們要有敏銳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細心、耐心,有責任心和一顆童心,要了解幼兒的需要并給予適時的支持和幫助。在學習中,我發(fā)現(xiàn)其中講到的每一點內容都是我們現(xiàn)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將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完成,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會更好。以上是我學習《指南》后的一點體會,有了《指南》為我指引方向,我就有了努力的目標。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指南》精神更好的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學指南用指南心得體會2
這兩天學習了教育部剛剛發(fā)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覺得頗有體會。該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方面對于幼兒的教育提出了具體而細化的要求,并且對于每個方面三個年齡階段也提供了具體的目標指引,家長讀后,可以非常準確地知道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各大領域的發(fā)展目標是什么,采取怎樣的教育可以促進目標的達成。例如:“健康”領域中,有“動作發(fā)展”這一內容,列舉了三個發(fā)展目標,分別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且動作協(xié)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
在“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這一目標下,又詳細地例舉了5-6歲這個年齡階段“能雙手抓杠懸空吊起20秒左右”、“能快跑25米左右”等內容,幫助家長明確自己的孩子是否達到發(fā)展目標,我自己在看每個目標的時候,都細心地用筆在旁邊進行批注,有的孩子能全部做到,我就批上“合標”;有的部分能做到,我就注上“部分合標”。全部讀完,孩子各領域的發(fā)展情況,就非常清晰地有一個輪廓了。孩子的優(yōu)勢在哪里?孩子的.不足有哪些?通過閱讀,家長心中的方向感愈加明晰,今后教育的著力點也就更加準確了。我認為,這比盲目地讓孩子學這個、練那個,更有針對性,更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愛孩子,就不能揠苗助長,做一些看似正確、實則錯誤的事情;愛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現(xiàn)在在哪里,將來要到哪里,怎樣幫助孩子一步步到達那里,而所有這些,《指南》都能給家長非常有效的指導。
作為大班孩子家長,孩子目前正處于5-6歲這個年齡階段,我認為家庭教育方面更應該從父母自身做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幼兒很多學齡前常規(guī)的教育與家庭模式、生活習慣是密不可分的,幼兒很多行為習慣的最初形成都是從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開始的,所以父母在這些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例如:《指南》中的社會方面提出的“目標4關心尊重他人”中的教育建議方面,要求成人以身作則,以尊重、關心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和其他人。如:經常問候父母,主動做家務。禮貌地對待老年人,如坐車時主動為老人讓座?吹絼e人有困難能主動關心并給予一定的幫助。這其實是對家長的要求,但是實際生活中我們又看到多少孩子能夠主動做到這幾點,說明我們家長本身在這些方面做的也是遠遠不夠的。
由此可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任職時間最長的老師。父母是否是稱職的老師,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是否盡到了應盡的責任,是如何盡到責任的。那些眼里只有成績,出了問題就往老師身上推的家長,實在是不稱職的家長。關于如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指南》用樸實的語言,給父母指導與啟示: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這話說起來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求孩子認真傾聽別人說話,那么父母就要認真傾聽孩子說話;要求孩子誠實守信,父母首先要誠實守信等等。我常常想,家長總是要求孩子這樣做得好,那樣要得第一,要孩子成為自己夸耀的資本;但卻很少想想,自己是否是個優(yōu)秀的父母,自己是否是孩子的驕傲。父母先給孩子做好榜樣,是不是才更有資格要求孩子做得更好,這值得所有的父母深思。
其次,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很多家長在幼兒園時期就過早地將孩子的教育與小學銜接,提前學,提前練,就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過于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fā),而忽視了孩子品德、個性、健康、習慣等方面的培養(yǎng)。有人說,孩子的成長是場馬拉松,是個漫長的過程,起跑得晚一些,并不能影響整體的進程,因為長跑拼得是能力,拼得是耐力,只有短跑才拼在起跑線上。相對于孩子長長的一生而言,幼兒園的教育,更是一個奠基工程,地基要挖得深,面要鋪得廣,地面要夯得扎實,將來方可樹起高樓大廈。因此,每個領域都重要,每個方面都要培養(yǎng)。
第三,父母要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指南》中各個領域的目標,其培養(yǎng)途徑都不能離開生活,我們不能期望孩子背下各種規(guī)則,然后自覺去做。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孩子通過體驗、參與、操作,加深印象,形成感知。因此多帶孩子活動,多帶孩子體驗,多陪伴孩子,是我們必須去努力實踐的。
【學指南用指南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指南》心得體會03-27
指南心得體會12-28
指南心得體會03-07
求職指南04-06
中考指南06-08
擇業(yè)指南02-06
學習《指南》心得體會08-12
《指南》培訓心得體會11-09
《指南》培訓心得體會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