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兒童成語故事:百聞不如一見
【成語】: 百聞不如一見
【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解釋】: 聞:聽見,
兒童成語故事:百聞不如一見
。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出處】: 《荀子·儒效》:“聞之不若見之。”《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遙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舉例造句】: 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tǒng)是全身有毛,我觀現(xiàn)在這獅子并不是這么樣子,所以百聞不如一見。 ★《慈禧太后演義》第三十六回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于《漢書.趙充國傳》,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渝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西漢宣帝時期,羌人侵入邊界,
資料共享平臺
《兒童成語故事:百聞不如一見》(http://www.msguai.com)。攻城奪地,燒殺搶掠。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詢問誰愿領(lǐng)兵前去拒敵。七十六歲的老將趙充國,曾在邊界和羌人打過幾十年的交道。他自告奮勇,擔(dān)當(dāng)這一重任。宣帝問他要派多少兵馬,他說:“聽別人講一百次,不如親眼一見。用兵是很難在遙遠的地方算計好的。我愿意親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確定攻守計劃,畫好作戰(zhàn)地圖,再向陛下上奏。”
經(jīng)宣帝同意,趙充國帶領(lǐng)一隊人馬出發(fā)。隊伍渡過黃河,遇到羌人的小股軍隊。趙充國下令沖擊,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虜。兵士們準備乘勝追擊,趙充國阻攔說:“我軍長途跋涉到此,不可遠追。如果遭到敵兵伏擊,就要吃大虧!”
部下聽了,都很佩服老將的見識。趙充國觀察了地形,又從俘虜口中得知敵人內(nèi)部的情況,了解到敵軍的 ,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邊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
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擾,安定了西北邊疆。
【兒童成語故事:百聞不如一見】相關(guān)文章:
兔死狐悲兒童成語故事08-06
兒童成語故事亡羊補牢09-03
兒童成語故事:諱疾忌醫(yī)10-02
兒童成語故事守株待兔09-14
關(guān)于調(diào)虎離山的兒童成語故事08-02
兒童成語故事樂極生悲10-08
兒童成語故事黔驢技窮10-23
兒童成語故事東施效顰04-17
對牛彈琴兒童成語故事09-26
掩耳盜鈴兒童成語故事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