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語故事:一丘之貉
【成語】: 一丘之貉
【拼音】: yī qiū zhī hè
【解釋】: 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貍的野獸,
兒童成語故事:一丘之貉
。一個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么差別。【出處】: 《漢書·楊惲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舉例造句】: 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 ★嚴復《救亡決論》
【成語故事】:
漢朝漢宣帝時,有個很有名的人叫楊惲,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母親是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養(yǎng),少年時在朝廷中的名氣就很大,因為向漢宣帝舉發(fā)大將霍光謀反,被封為平通侯,
資料共享平臺
《兒童成語故事:一丘之貉》(http://www.msguai.com)。漢朝當時的社會賄賂風氣很嚴重,有錢人用錢行賄,可以到處玩樂,沒錢賄賂的人就要一年到頭辛苦地工作。因此他大力革除了這些弊病,整頓了朝廷的不良風氣,獲得人們的稱贊。他自認為功勞很高,有時目中無人,得罪了太仆戴長樂。有一次,楊惲聽說匈奴的首領單于被人殺了,便說:這是不明是非的君王,忠心的臣子提議的治國策略不用,卻聽信小人的讒言,殺害忠良,結果性命不保,國家滅亡。秦朝如果不是因為這樣,也許現(xiàn)在還存在,而不會被漢朝代替。自古以來,各朝代的君王都是如此,喜歡聽信小人的讒言,就像從同一個山丘里出產(chǎn)的貉,沒有什么差別。這話傳到長樂的耳里,他連忙向漢宣帝報告,宣帝聽到楊惲把自己和歷代君王比作一丘之貉感到非常震怒,再加上長樂又說了許多楊惲對宣帝不滿的壞話,因此就下令革去楊惲的官職。
后來一丘之貉用來比喻那些臭氣相投、不務正業(yè)的人。
【兒童成語故事:一丘之貉】相關文章:
5.兒童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