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讀后感700字
作品簡介:《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讀后感700字
。陳壽曾任職于蜀漢,蜀漢覆亡之后,被征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wù)!度龂尽吩诖酥耙延胁莞,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jù)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采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wù)作品的因素在內(nèi),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jié)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產(chǎn)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度龂尽芬彩嵌氖分凶顬樘厥獾囊徊浚蚱溥^于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jīng)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guī)范。讀三國志有感700字
《三國志》是西晉陳壽所著,詳細描寫黃巾起義(184年)到晉吞吳(280年)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歷史,是一本后人評價極高的'名人紀傳體史書。我這幾天研讀后深有感觸。
第一點,自然是《三國志》也就是史書和那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所記載的大不相同。說到底也就是史書和小說文學性的不同。史書尊重歷史,就算是像陳壽這樣“大文豪”似的人物,也是在歷史準確才添加一些文學性的語言。而小說則會融入作者諸如“尊劉貶曹”這類個人的情感,加入歷史上不存在的“連環(huán)計”,“苦肉計”來吸引讀者。當然,我個人不是對小說或《三國演義》有偏見,畢竟完全照搬歷史的古裝電視劇很難獲得高的收視率,只是希望讀者在享受《三國演義》激動人心的故事時考慮一下它的真實性,而不是錯誤的理解“《三國演義》=三國歷史”。
寫史書的目的是方便后人看史,而后人看史如果不像唐太宗那樣“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就毫無意義。最讓我觸動的仍是武侯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沒有“火燒新野”,沒有“舌戰(zhàn)群儒”,沒有“草船借箭”,沒有“借東風”,沒有“空城計”,沒有那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門遁甲無一不曉的諸葛亮。但他仍是那個在劉備床前拒絕“取而代之”的諸葛亮,但他仍是那個《出師表》前“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的諸葛亮,但他認識那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蜀漢寫下104112個字的《諸葛氏集》二十四章的諸葛亮,
資料共享平臺
《三國志讀后感700字》(http://www.msguai.com)。失去光環(huán),無比平凡,但正因平凡而無比偉大,日落黃昏的蜀漢,被一位老人苦苦支撐,這是何等的堅定與執(zhí)著是他相信統(tǒng)一全國的一天終會到來。所以說我們這些遠遠沒有面對真正的考驗的青少年,在困難面前不應低頭,而是要去堅決面對遠方的挑戰(zhàn),相信希望的存在。除此之外,曹丕對禮儀的重視,曹睿一千兵馬退回孫權(quán)精良水師的智慧,諸葛瞻為民造福的仁慈,馬良舌戰(zhàn)孫權(quán)時的勇氣,一個一個《三國演義》上沒有的故事,讓我感觸良多。
三國離現(xiàn)在有1700多年,即使是《三國志》也不敢說記載完全屬實,但只要我能在書中有所體味有所感悟,那才是高爾基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含義。
三國志讀后感700字
公元2世紀左右,中國的疆土上同時存在著三個主要的國家,它們是魏(wèi)國 、蜀國和吳國。這一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三國時期”。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以善于指揮作戰(zhàn)而聞名。
有一次,魏國得到消息,得知蜀國的戰(zhàn)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萬士兵,就派大將司馬懿率領(lǐng)十幾萬軍隊前去攻打。蜀國得到魏國的軍隊正迅速向西城趕來的情報后,從國王到士兵都非常緊張?墒且獜膭e的地方調(diào)集軍隊增援又來不及。在西城危在旦夕之際,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謀的軍師諸葛亮身上。
諸葛亮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他命令城內(nèi)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chè)離,暫時躲避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后大開城門,等候敵人的到來。魏國大將司馬懿不久即帶兵包圍了西城,但令他吃驚的是,本以為會戒備森嚴的西城卻城門大開,城墻上也看不到一個守衛(wèi)的士兵,只有一個老頭兒在城門前掃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時候,看到城樓上出現(xiàn)一個人,那人正是他的老對手諸葛亮。只見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預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來,隨即悠揚的琴聲從城樓上傳下來。魏國的將士都愣住了,在大軍圍城的危急關(guān)頭,蜀國的軍師諸葛亮卻彈起了琴,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對開著的城門和彈琴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將軍司馬懿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諸葛亮足智多謀,可諸葛亮膽敢大開城門迎候十幾萬大軍,這太出乎他的預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馬。于是急忙下令,命他的軍隊撤退。成千上萬的魏軍迅速撤退,就這樣,蜀國的西城沒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這就是著名的“空城計”。
【三國志讀后感700字】相關(guān)文章:
3.《 》讀后感
8.《安靜》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