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導語:三國演義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刻畫的栩栩如生,尤其是諸葛亮,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個人物角色!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歡迎閱讀!
三國演義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的報兄仇張飛遇害,故事講的是,關羽被殺死后,劉備十分的傷心,張飛也同樣經常痛苦流涕,一天,張飛接到劉備送來的信,要在三天之內,把所有的白旗白甲做完,可是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做完所有的白旗白甲的,范疆和張達希望張飛能放寬些時間,但是暴躁的張飛不但不體諒下屬,而且還把他們毒打了一頓,叫他們在一天之內做完,沒有做完就要掉腦袋,范疆和張達十分恐怕,便在晚上把喝醉酒的'張飛給殺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很惋惜,因為,張飛這死是不值得的,如果,他體諒體諒一下下屬,通情達理,他是不會這么快就死了的。
當領導的也要以德服人,也要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下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凡事也要有一個過程,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善待人家,俗話說的好,善待別人,別人也會善待你,香港首富李嘉誠說過一句話:“我們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保荒芤源笃坌,用錢去壓別人。
張飛這個例子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訓,不但把事情搞砸,還丟了性命,這是不值得的,我們要吸取這個教訓。在工作方面、同學之間要搞好人際關系,不要對他人太暴躁,也要體諒一下別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2
最近,我在廣州買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因為一時興起,再加上此書內容豐富多彩、翔實可信,所以經過兩天“奮斗”,我就把這本書給看完了。
在一代小說大師——羅貫中的筆下,《三國演義》可謂是妙筆生花呀。其中有一些名垂青史的三國人物,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zhàn)的.張飛、關羽;雄才大略的劉備等。圍繞這些人物,羅貫中記錄下了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如三國之初時的《桃園三結義》;吳蜀聯合時的《火燒赤壁》;三國末期的《七擒孟獲》等。
全書過目后,我大有感想。人春風得意、粗心大意過后都會出問題,如果一時大意便會像關羽那樣“大意失荊州”;如果一時驕傲便會像董卓那樣招人算計;如果……,但是你能像一樣諸葛亮謙虛謹慎;曹操那樣三思而行便會驅災降福。不信,我這還有例子:以前,每次數學考試都是寫完后就閑著沒事干,一會兒東看看,一會兒西看看,而不是認真地檢查,結果每次都因為我的粗心和大意失去了100分。而今年的期末考試,我吸取往日的教訓,寫完后就用我的火眼金睛把試卷“掃描”一遍,再把“偵察”出來的錯誤答案修改一番,結果自然是我考了個100分。
總而言之,一個人要謙虛而不傲慢,謹慎而不魯莽,才能在當今天下打出一片天地。
三國演義讀后感3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也許沒有真正閱讀它。
今天,我就懷著一股強烈的好奇心翻開了《三國演義》(彩色版)。從《桃園結義》一直看到《計招姜維》,這本書都散發(fā)著濃郁的'戰(zhàn)斗之味。
就說《離間計》吧!曹操殺死了馬超的父親。馬超為了報仇,和韓遂率領大軍進攻曹操。后來,曹操只得使用“離間計”。這“離間計”可真厲害,它使馬超不信任韓遂了,也使自己的軍隊轉危為安,又使馬超嚇得落荒而逃。
哎!看來要想勝利還得想個計策才行,要開動自己的腦筋。
再說《三顧茅廬》:劉備想找個人才,徐庶提議說附近有一個人才,他叫諸葛亮。前兩次去請,都沒有找到。第三次尋訪時,他們發(fā)現諸葛亮在睡大覺,就等諸葛亮睡醒,又用誠懇的話語打動了諸葛亮,使劉備得到了一個得力助手。
嗯,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摘到絢麗的成功之花呀!
當我們背長篇課文時,不要死記硬背,要采用記憶的妙招。這樣可以節(jié)約一些時間,也可以使腦子靈活起來,就好比涂了潤滑油。
當然,使用好方法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背完課文,不要為背書而感到厭煩,厭煩最終只能降低背書的效率,還浪費時間。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1400字06-14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07-19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15篇)04-03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15篇)06-06
三國演義讀后感400字(精選16篇)03-28
三國演義每回讀書筆記04-10
讀《三國演義》之曹操有感四篇06-01
讀《三國演義》有感600字(通用15篇)04-22
三國演義里的優(yōu)美句子190句05-16
關于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的摘抄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