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方利益攪動異地高考 專家稱改革勢必有犧牲
20余名京籍人士抗議異地高考據(jù)《21世紀經濟報道》10月19日報道 18日上午9時,20余名家長代表到訪北京市教委信訪辦,希望能約見北京市教委姜沛民主任,就異地高考政策問題進行交流。
不到9點鐘,北京市教委信訪辦接待人員到崗后,一位身材高大的京籍青年就帶著準備好的材料走進了辦公室。
雖然信訪辦工作人員不斷提醒他,接待時間是自9點開始,但對方仍然按照手頭的材料讀完,并向信訪辦工作人員闡述了自己反對“異地高考”的理由。
在這位京籍人士看來,外地孩子素質極差,打架斗毆帶壞了本地小孩。除此之外,外地孩子不斷涌入,占用了過多的本地教育資源,“要想享受作為北京人的權利,必須先要承擔責任”。
在互聯(lián)網上,京籍人士將支持開放異地高考的家長稱為“異鬧”。明確申明,北京包括教育資源在內的公共資源本來十分充裕,正是因為不斷涌入的外地人口,嚴重影響了本地居民的正當權益,而開放異地高考則會促使更多外地人口涌入北京。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在今年兩會期間,曾明確表示“既要解決這些外來人口子女的考試就學問題,但也要考慮到城市的承載能力、當?shù)貙W生的權益不受影響”。
地方利益“攪動”異地高考
專家稱,只要向著大的公平方向發(fā)展,少部分人要做適當犧牲
多年來,與異地高考、取消高考戶籍限制的呼聲相伴,反對的聲音也一直存在,大都來自高等教育優(yōu)質資源豐厚、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地區(qū)。專家認為,異地高考改革正是使教育向著大的公平方向發(fā)展,是大勢所趨,勢必要打破地方利益的壟斷。
“門檻”設定>>地方政府是關鍵
按照教育部日前的有關通知,各地應在年底前出臺異地高考相關方案細則!斑@其實是把制定政策的門檻,下放給地方政府了!敝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制訂異地高考方案牽涉到三個平衡,即本地戶籍人口和非本地戶籍人口的高考利益平衡;本地教育資源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教育需求的平衡;開放異地高考與防止高考移民的平衡等!耙鉀Q好這些平衡,就需要意見交鋒、利益博弈的平臺;要制訂合理的異地高考門檻條件,必須建立起讓公眾參與博弈的決策機制!
“沒有這樣的民主決策過程,由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拍板制訂的異地高考方案,很可能既得不到戶籍人口的支持,也難以滿足進城務工人員的訴求,結果是兩頭不討好!毙鼙嬲f。
山東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志業(yè)認為,“涉及了誰的利益誰就跳出來反對,改革就無法進行了。改革是個調整利益的過程,只要向著大的公平方向發(fā)展,就勢必有少部分人要做適當?shù)臓奚!?/p>
熊丙奇認為,在方案出臺過程中,異地高考問題被人為地復雜化了!凹纫七M異地高考,又要維護現(xiàn)行高考制度,保證地方高考利益,異地高考當然十分復雜。”他說,如果從根本上改革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熊丙奇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做法,一是實行全國統(tǒng)一考試、統(tǒng)一錄。欢侨珖y(tǒng)一考試、高校自主招生。
相對而言,熊丙奇更贊成后一種做法,因為第一種做法進一步強調了分數(shù)在錄取中的重要作用,會加劇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再就是我國各地的教育資源并不均衡,不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落后,學生的競爭力會受到影響,難以和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競爭,雖然消除了“高考移民”,還是會出現(xiàn)“教育質量移民”。而第二種做法,首先符合我國高考改革的方向,可以打破一考定終身格局,并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其次,高校在錄取中,可以結合考生統(tǒng)一考試成績、中學學業(yè)成績、大學面試考查和地區(qū)教育因素進行綜合評價錄取,尤其是可以通過地區(qū)教育因素,校正各地的教育質量差異,實現(xiàn)地區(qū)間的高考錄取實質公平。(記者 楊凡 徐潔)
【地方利益攪動異地高考 專家稱改革勢必有犧牲】相關文章:
專家觀點:“異地高考”在于高考利益的調整04-25
異地高考是場利益的拉鋸戰(zhàn)05-06
高考制度改革 異地高考04-28
異地高考改革須“下和棋”04-28
專家稱:GRE改革對中國學生有利05-04
攪動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