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是啥?
德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名叫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發(fā)表了他的實驗報告后,記憶研究就成了心理學中被研究最多的領域之一,而艾賓浩斯正是發(fā)現記憶遺忘規(guī)律的第一人。
根據我們所知道的,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短時的記憶和長時的記憶兩種。
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后,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復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復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成為了人的一種長時的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很長的時間。那么,對于我們來講,怎樣才叫做遺忘呢,所謂遺忘就是我們對于曾經記憶過的東西不能再認起來,也不能回憶起來,或者是錯誤的再認和錯誤的回憶,這些都是遺忘。艾賓浩斯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是拿自己作為測試對象的,他得出了一些關于記憶的結論。他選用了一些根本沒有意義的音節(jié),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單詞來的眾多字母的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經過對自己的測試,得到了一些數據。
然后,艾賓浩斯又根據了這些點描繪出了一條曲線,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遺忘規(guī)律的曲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中豎軸表示學習中記住的知識數量,橫軸表示時間(天數),曲線表示記憶量變化的規(guī)律。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丟掉幾個,轉天又丟幾個的,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則。觀察這條遺忘曲線,你會發(fā)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后不久進行一次復習,乙組不予復習,一天后甲組保持98,乙組保持56;一周后甲組保持83,乙組保持33。乙組的遺忘平均值比甲組高。
而且,艾賓浩斯還在關于記憶的實驗中發(fā)現,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jié),平均需要重復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jié),需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jié),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記硬背,那也是費力不討好的。因此,比較容易記憶的是那些有意義的材料,而那些無意義的材料在記憶的時候比較費力氣,在以后回憶起來的時候也很不輕松。因此,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關于遺忘的一種曲線,而且是對無意義的音節(jié)而言,對于與其他材料的對比,艾賓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質材料的不同遺忘曲線,不過他們大體上都是一致的。
因此,艾賓浩斯的實驗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道理,學習要勤于復習,而且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的也越慢。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是啥?】相關文章:
重復記憶法-艾賓浩斯05-04
艾賓浩斯與巴特萊特記憶研究之比較04-28
當你沉默不語的時候-艾莉森·克勞斯(Alison Krauss)的音樂04-26
專家:“吃啥補啥”是誤區(qū)04-28
童年趣事-種啥得啥05-02
《斯賓賽的快樂教育》讀后感04-25
《艾斯塔的綠洲》讀后感04-24
中考家長心得:怕啥偏來啥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