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化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2、掌握分子的三個重要性質(zhì)。
3、以分子為例,能用微觀粒子三個性質(zhì)去解釋生產(chǎn)、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xiàn)象。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從宏觀現(xiàn)象微觀粒子的運動,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難點: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
三、教學過程
1、提問導入:同學們,無論是宇宙中的星體,還是像細菌、病毒等用肉眼看不見的粒子,都是由物質(zhì)構成的,而化學研究的也是物質(zhì)。
那么:“物質(zhì)又是由什么構成的呢?”學生回答:………
“他們又有些什么樣的特點或者說什么樣的性質(zhì)呢?”學生回答:………
2、學生帶著問題用三分鐘的時間預習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48頁———49頁)
3、進入新課:
。1)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過一段時間后從200克減少到了175克,減少了25克;
(2)掛在陽臺上的'濕衣服,幾天之后變干了
。3)把一勺糖加到一杯水中,糖“消失”了,而水卻變甜了。
這一切說明物質(zhì)究竟是由什么構成的呢?不著急,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
教師完成品紅的擴散實驗,讓學生觀察并抽一位學生回答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
由品紅在水中的擴散現(xiàn)象提出“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以及離子等微觀粒子所構成的”的概念。
展示分子、原子圖,證明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是真是存在的。
4、深入新課:通過相應數(shù)據(jù)和實驗得出分子的相關性質(zhì)
。1)通過看一組數(shù)據(jù):一個水分子的質(zhì)量是3X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為1mL計)中大約有1.67X10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shù),每人每分鐘數(shù)100個,晝夜不停的數(shù),需要大約3萬年才能數(shù)完。由此分析得出分子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小的結(jié)論;
(2)“分子間是否有間隔呢?”播放視頻:將50mL的水與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得到的液體體積小于100mL。由此可以證明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用分子觀點解釋物質(zhì)的三態(tài)變化,并得出氣體分子間隔>液體分子間隔>固體分子間隔的結(jié)論。
。3)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快,溫度越低分子運動得越慢。
完成探究:分子運動現(xiàn)象中的實驗,抽取一名學生完成第一個步驟;抽取另一名學生完成第二個實驗;教師完成第三個步驟,最終完成了整個實驗,充分地體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互動。
播放另一個與之類似的分子運動實驗視頻,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是因為濃氨水中的氨分子運動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變紅。再一次證明了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
5、完成新課并總結(jié):
(1)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
。2)分子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
(3)分子之間有間隔;
。4)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
6、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用分子的性質(zhì)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
7、課后練習
初中化學教案2
【目的要求】:
1.認識氫氣的物理性質(zhì),重點掌握氫氣的化學性質(zhì),
并結(jié)合性質(zhì)了解氫氣的用途。
2.理解點燃氫氣前為何要先驗純的原理,掌握驗純的方法。
3.從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分析、推導問題解決問題,綜合
及歸納等思維能力。
5.使學生初步樹立量變引起質(zhì)變以及對立統(tǒng)一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重、難點】:
氫氣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方法】:
實驗引導,觀察分析,結(jié)合多媒體直觀形象化,學生為主體。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一臺;實驗室制取氫氣儀器一套;試管;鐵架臺;
尖嘴和長玻璃管各一個;酒精燈;塑料罐;燒杯;火柴;氧化銅。
【教學過程】:
。ǖ谝徽n時)
提問:一般來說,空氣中不含有的氣體有:
A.氧氣B.氫氣C.稀有氣體D.水蒸氣
(學生回答)
引言:為什么空氣中一般不含有氫氣呢?因為它在自然界中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很少,主要存在于化合物中。為了獲得氫氣,上節(jié)課我們用什么方法制取了氫氣?(展示一瓶氫氣)它是什么顏色什么氣味的氣體?
這屬于氫氣的什么性質(zhì)?(學生回答)氫氣還有其它什么性質(zhì)呢?
氫氣又有何用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
演示實驗:完成氫氣吹肥皂泡的實驗。
提問:我們看到肥皂泡迅速上升,這說明了氫氣具有什么性質(zhì)?
。▽W生回答)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53頁第一自然段(閱讀后由學生回答總結(jié)氫氣的物理性質(zhì))
引言:在化學上更重要的是認識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那么,氫氣有什么化學性質(zhì)呢?氫氣在常溫下性質(zhì)穩(wěn)定,但在點燃或加熱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
演示實驗:完成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燃燒的實驗。
投影:[觀察思考]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什么現(xiàn)象?產(chǎn)生什么物質(zhì)?
如何用文字表示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
從實驗中得出氫氣具有什么化學性質(zhì)?
播放CAI錄相: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燃燒
師生活動:結(jié)合觀察思考題及放大的`實驗現(xiàn)象,學生回答及寫文字表達式,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氫氣的可燃性。
引言:是否點燃氫氣都能安靜地燃燒呢?讓我們觀察一個實驗。
演示實驗:完成氫氣和空氣混合引燃爆炸實驗。
學生討論:1.對比爆炸實驗和燃燒實驗,在反應原理上有何特點?
2.同樣是氫氣和氧氣的反應,為何產(chǎn)生不同的現(xiàn)象呢?
請回顧第一章學習的爆炸的知識思考討論。
。ㄏ确纸M討論,然后選代表回答,教師評價)
播放CAI動畫:演示并解釋為什么純凈的氫氣與不純的氫氣點燃產(chǎn)生不同現(xiàn)象的原因。
引言:是否只要氫氣中一旦混有空氣,點燃就一定會爆炸呢?
講解:爆炸極限知識及使用可燃性氣體的安全知識。
引言:在實驗室,我們在點燃氫氣前必須進行驗純工作,否則易引起爆炸。
我們怎樣才知道氫氣是否純凈呢?請看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邊演邊講實驗室檢驗氫氣純度的操作方法及判斷方法,并向?qū)W生說明此操作是很安全的。
學生活動:學生用筆代替試管模擬操作,讓一位學生上臺演示驗純操作并判斷是否純凈。
引發(fā)思考: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經(jīng)檢驗不純而需要再檢驗時,應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然后才能再收集檢驗,否則易發(fā)生危險,這是為什么呢?
演示實驗:用排空氣法收集一試管氫氣,點燃聽到尖銳爆鳴聲后,將試管橫放浸入水中,讓水從試管口緩緩流入,將管內(nèi)未熄滅的火焰趕出,并用紙條置于管口點燃,紙條可燃燒。
提問:為什么紙條會燃燒?說明了什么問題?用排水法收集時,需要這樣做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55頁注解①)
小結(jié):請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要點,教師予以補充。
作業(yè)布置:課本58頁第2題1、2、3
。ǖ诙n時)
引言: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氫氣的哪些性質(zhì)?點燃氫氣前為何要先驗純?
氫氣還有什么化學性質(zhì)呢?
演示實驗: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投影:[思考討論]
1.實驗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2.為什么氧化銅會變成銅,而氫氣卻變成水?
3.在反應中氫氣發(fā)生了什么反應,表現(xiàn)了什么性質(zhì)?氧化銅又發(fā)生了什么反應,表現(xiàn)了什么性質(zhì)?
4.氫氣和氧化銅兩者存在什么反應關系?
5.試管口為何向下傾斜?通過氫氣的導管為何要插到試管底部?
6.為什么要先通人氫氣后加熱,實驗結(jié)束后要繼續(xù)通入氫氣直至試管冷卻為止?
播放CAI錄相: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ńY(jié)合錄相播放,學生思考討論上述問題)
加熱
板書:氫氣十氧化銅銅十水(置換反應)
。℉2)(Cu0)(Cu)(H20)
電腦CAI動畫:分析氧化還原反應(教師邊播放邊組織討論并講解)
板書:(2)還原性(寫在文字表達式上方)----------用于冶煉金屬
得氧,被氧化
加熱
氫氣十氧化銅銅十水
失氧,被還原
還原劑氧化劑
(有還原性)(有氧化性)
還原反應:含氧化含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
小結(jié):氫氣的化學性質(zhì)主要有可燃性和還原性
作業(yè)布置:課本58頁第4、5題
[1]
教學教案錄入:admin責任編輯:admin
初中化學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初中化學: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教學總目標
1. 通過實驗演示,幫助同學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能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并且對二氧化碳的實際應用有所了解。
2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歸納概括、推理的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相信科學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認識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和掌握相關反應方程式。
難點:使學生靈活運用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并能解釋某些自然現(xiàn)象。
課前準備
投影設備,藥品,實驗儀器等。(事先要估計要同學可能的答案,設計實驗)
教 學 過 程
步驟
教 師 的 活 動
學 生 的 活 動
子目標
導入新課
導入:
1 、先播放一段 FLASH ,講述二氧化碳氣體的趣聞。 “死狗洞” (上節(jié)課結(jié)束時,已經(jīng)講過這個故事,這次以 FLASH 的形式再講一遍。)
2 、讓同學通過試著提出可能的解釋。
3 、歸結(jié)同學的答案,寫在黑板的左側(cè)。
4 、提議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個迷。
學生想一想、說一說。
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
探求新知
1 、首先取出實現(xiàn)制備好的二氧化碳氣體,裝在透明的集氣瓶中,說這和那個山洞一樣的氣體。
2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同意的答案,分成小組,按分組情況可零時調(diào)整座位。
3 、要求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設計出驗證實驗(課前已經(jīng)作為作業(yè)布置任務,讓同學回去思考過這個問題,其中驗證的實驗只要求對之前接觸和學到過的一些驗證方法,從顏色,比重,氣味,酸堿性,氧化性,和助燃性等來考慮)。
4 、按同學的想法,進行實驗的演示
老師進行實驗操作,對于某些
實驗輔以用多媒體演示。
準備比重實驗,與水的實驗(滴加酸堿指示劑),與石灰水的實驗,滅火實驗,小白鼠實驗等
5 、要求學生歸結(jié)實驗現(xiàn)象和給出結(jié)論。
6 、老師對同學的回答作出一些必要的修正。
老師板書:寫出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物理性質(zhì):無色略帶酸味氣體無毒能溶于水,固態(tài)為干冰
化學性質(zhì): 氧化性,酸性氧化物 ,不能燃燒
7 、要求學生回憶以前接觸過的氣體,讓學生判斷是不是我們之前學過的某種氣體:氫氣,氧氣。
8 、給出整個揭密的研究過程,以 FLASH 播放,當?shù)氐囊恍┑刭|(zhì)考察情況,和山洞的剖析圖。
9 、最后,把蒙在試劑瓶標簽上的黑紙揭開,向同學展示標簽“二氧化碳”,講述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氣體——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來制備這種氣體。講到,科學家還要做大量工作,測定此分子中所含的元素和分子量,以后再其中有現(xiàn)代的質(zhì)譜技術,核磁共振技術,紅外光譜技術等等,這些將在以后的課程中穿插介紹。
10 、將黑板上的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下面,添上相應的反應方程式。
CaCO 3 +HCl=CO 2 ↑ +CaCl 2 +H 2 O
CaCO 3 = 3CaO + CO 2 ↑
CO2+HO2=H2CO3
CAOH2+C02=CACO3+H20
1 、學生按自己同意的解釋,分成小組,進行學習。
2 、學生觀察,明確實驗方法和注意點。
3 、每組派一位同學來講述自己的實驗設想。
通過小組學習、探究,使學生知道學會觀察問題和設計實驗,學會正確的判斷。
探求新知
4 、學生觀察實驗
5 、學生把實驗現(xiàn)象記錄在紙上并進行交流。
6 、學生分組討論,各組推選出一名學生匯報交流。
7 、學生回答以前的學過的'氣體的性質(zhì),經(jīng)過比較,得出結(jié)論:不是我們之前學過的氣體。
8 、學生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使學生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歸納概括、推理的能力。
探求新知實踐應用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 有關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你還想知道什么?
思考:
( 1 )二氧化碳的滅火是應用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質(zhì)?
( 2 )汽水中的小氣泡是什么氣體?
。 3 )進入久封的地窖,應事先做什么小實驗,才能知道下面是否安全?
3. 希望學生根據(jù)今天的內(nèi)容,自學二氧化碳的應用。
1. 學生說一說今天學到 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2 .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相信科學的科學態(tài)度。
初中化學教案4
一、本節(jié)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酸和堿之間發(fā)生的中和反應。
2.了解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nóng)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3.了解pH的變化范圍與溶液酸堿度的關系。
4.會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度,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中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酸與堿的反應認識中和反應的特征,通過生活實例了解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廣泛應用。
2、通過測定酸和堿溶液的pH,認識到了解溶液的pH有重要意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應用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價值。
2、通過pH的測定,讓學生認識到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生活中有重要意義。
3、通過本課題的探究實驗,讓學生體會學習化學的過程,形成化學學習的持久興趣。
二、本節(jié)教材分析
酸和堿之間能發(fā)生中和反應,而且,中和反應在實際中有廣泛的應用,所以,教材沒有簡單將它作為酸或堿的性質(zhì)來介紹,而是專門編成一個課題來說明。
本課題從實驗入手來介紹中和反應。為了說明中和反應的產(chǎn)物,簡單介紹了鹽的概念。關于中和反應的應用,教材從酸堿性的角度說明了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堿度──pH及其應用。
本課題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和生產(chǎn)有密切的聯(lián)系,教材安排了2個活動與探究,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
三、教學設計思路
元素化合物課要以實驗為基礎,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實驗和設計實驗來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的過程,初步學會化學思維方法。本課題的教學設計精心改進課本上的一些實驗,讓實驗的設計與組合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化學事實,揭示反應規(guī)律。通過實驗設置情景,使實驗內(nèi)容具有更多的思考性和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動他們的思維欲望。設計與實驗同步的問題組,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點,有效地訓練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的能力。本課題的設計面向社會,緊密聯(lián)系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聯(lián)系環(huán)境保護。培養(yǎng)學生逐步學會用化學的視角發(fā)現(xiàn)、解釋和解決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一些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和培育學生品德。
四、分課時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中和反應及其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道酸和堿之間發(fā)生的中和反應。
2.了解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nóng)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酸和堿之間發(fā)生的中和反應。
教學難點:中和反應原理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演示實驗:用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觀察現(xiàn)象,并觸摸試管。(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熱量觸摸試管不明顯,故改為用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
【提出問題】滴入試管中的氫氧化鈉和硫酸有沒有發(fā)生反應。
【學生討論】可能有以下情況:
1、無反應,因為無現(xiàn)象。
2、已經(jīng)反應,試管發(fā)熱。(物質(zhì)溶解也可以放熱,不一定反應)。
【引發(fā)探究】試管發(fā)熱證明反應發(fā)生,這一證據(jù)不太充分,有無更好的辦法證明確實已發(fā)生反應。
【設計實驗】氫氧化鈉是堿、硫酸是酸,可用酸堿指示劑變色來指示反應是否完成。
【實驗探究】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酚酞試液,再滴硫酸,直到變?yōu)闊o色為止。繼續(xù)演示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的反應。并寫出反應方程式。
【學生討論】上述幾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特點?
【師生歸納】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學生討論】討論下列生活中利用中和反應的實例,歸納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1)一塊稻田土壤酸性太強,不利于水稻生長,怎樣降低土壤的酸性?
(2)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雜質(zhì),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有些胃藥中含有氫氧化鋁,它在人的胃內(nèi)起什么作用?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被蚊蟲叮咬后,叮咬處很快腫成大包,這是因為蚊蟲能在人的皮膚內(nèi)分泌出蟻酸,從而使皮膚腫痛。用什么溶液涂抹可以消除腫痛?
【師生歸納】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
2、處理工廠廢水
3、用于醫(yī)藥
【板書設計】課題2 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
一、中和反應: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 NaOH═NaCl+H2O
二、中和反應的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
2、處理工廠廢水 :H2SO4+Ca (OH)2═CaSO4+2H2O
3、用于醫(yī)藥:2HCl+Mg(OH)2═MgCl2+2H2O
3HCl+Al(OH)3═AlCl3+3H2O
【課堂練習】
1、⑴用鹽酸可以將鋁壺內(nèi)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但所用鹽酸不能過量,否則,鋁壺將被腐蝕,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莆杆徇^多(主要是鹽酸)的病人常常服用含氫氧化鋁[Al(OH)3]的藥物,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筛姆肗aOH溶液嗎? (填“可以”或“不可以”)
⑶用熟石灰、粘土和河砂混合制“三合土”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2、在一張潔白干燥的濾紙上,依次噴灑A、B、C三種無色液體,當噴灑A時,濾紙上無明顯變化;再噴灑B時,濾紙上出現(xiàn)一只紅色小貓;最后噴灑C時,小貓逐漸消失;卮鹣铝袉栴}:
濾紙上的.小貓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畫的。
第二課時 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
教學目標:
會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度,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中的意義。
教學重點:pH和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教學難點:pH和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教學過程:
。ㄉ险n始把幾束頭發(fā)分別放入不pH溶液的燒杯中)
【創(chuàng)設情景】用試管取少量較濃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較稀的氫氧化鈉溶液,分別滴入酚酞溶液,都顯紅色。
【提出問題】利用酸堿指示劑,只能試驗溶液是酸性還是堿性,但不能試驗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有時僅知道溶液是酸性還是堿性是不夠的,經(jīng)常還需要知道溶液的酸堿性強弱程度,即溶液的酸堿度,哪么怎樣表示和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呢?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pH的范圍通常在0—14之間: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它與溶液的酸堿度是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探究】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即可得出被測液的pH。
酸 pH 酸 pH 堿 pH 鹽和水 pH
較稀
硫酸 較稀
鹽酸 較稀氫氧化鈉 水
較濃
硫酸 較濃
鹽酸 較濃氫氧化鈉 氯化鈉溶液
。ㄗⅲ狠^稀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在50mL的水中滴一滴較濃溶液配制而成,現(xiàn)象區(qū)分明顯。)
【提出問題】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討論溶液的酸堿度與pH的關系?
【學生討論】1、酸的pH小于7,酸的濃度越大,酸性越強,pH越小
2、堿的pH大于7,堿的濃度越大,堿性越強,pH越大
3、中性溶液的pH=7,鹽和水的pH=7
【師生歸納】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強,pH越小
堿性溶液的pH>7 堿性越強,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實驗探究】測定生活中一些物質(zhì)的pH,并填寫表格。
【學處閱讀】了解溶液酸堿度的重要意義
【學生活動】觀察溶液酸堿度對頭發(fā)的影響。
【板書設計】一、酸堿度: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強,pH越小
堿性溶液的pH>7 堿性越強,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二、了解溶液酸堿度的意義
【課堂練習】
1、棉花、小麥、玉米等農(nóng)作物適宜生長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而大豆不論在弱堿性或弱酸性的土壤中均適宜生長,F(xiàn)測得某塊田地的pH約為7.5,此地適宜種植( )
A、小麥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2、下表為家庭中一些常見物質(zhì)的PH:
物質(zhì) 食醋 牙膏 食鹽水 肥皂水 火堿溶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螞蟻等昆蟲叮咬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一種叫蟻酸(具有酸的性質(zhì))的物質(zhì),使皮膚紅腫、癢痛。要消除這種癥狀,可在叮咬處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見物。它是下列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鹽水 C、火堿溶液 D、食醋
3、下表為一些食物PH,對于胃酸過多的病人,空腹時最適宜使用的食物是( )
食物 蘋果 葡萄 玉米 牛奶
pH 2.9~3.3 3.5~4.5 6.8~8.0 6.3~6.6
A、蘋果 B、葡萄 C、玉米 D、牛奶
4、土壤的酸堿度會影響農(nóng)作物的生長,某地區(qū)土壤顯微酸性,參照下表,從土壤酸堿性考慮,在該地區(qū)不適宜種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適宜的pH范圍 4.5~5.5 5.8~6.7 6.0~7.0 7.2~8.5
A.西瓜 B.茶 C.油菜 D.甘草
5、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漸滴入稀鹽酸至過量,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
A、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PH逐漸增大
B、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pH逐漸減小
C、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PH逐漸減小
D、溶液顏色不變,PH逐漸增大
6、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 B.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
C.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的溶液 D.pH等于7的溶液
7、對酸堿指示劑與pH試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可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B.都可檢驗溶液的酸堿度
C.兩者只能檢驗酸堿溶液 D.測試的意義相同,但測試方法不同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pH為零的溶液既不顯酸性又不顯堿性
B.打開盛濃硫酸的試劑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霧
C.金屬氧化物能與酸發(fā)生中和反應
D.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9、現(xiàn)有50 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變?yōu)?,應加入下列哪種溶液( )
A.pH=0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初中化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了解溶解度的涵義和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了解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以及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3、常識性介紹氣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溫度、壓強對氣體溶解度的影響關系
教學重點:
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
1、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正確認識溶解性與溶解度的表示聯(lián)系及區(qū)別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什么叫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2、在飽和溶液的概念中,為什么強調(diào)“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
引入新課:
【演示一】 20oC時,把蔗糖、食鹽分別一份一份地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能溶解為止,
【討 論】 通過粗略的計算,討論蔗糖與食鹽對水的溶解能力
【提 問】 如果溫度不定、溶劑量不同,能否比較他們的溶解能力大?
【演示二】 20oC時,配制KNO3飽和溶液時有KNO3固體剩余,然后加熱,剩余固體又繼續(xù)溶解
【討 論】 同一種物質(zhì)在同一種一定量的溶劑中在不同的溫度下,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三】
1、食鹽溶解在水中;
2、食鹽放在煤油中;
3、植物油放在水中;
4、植物油放在汽油中
【討 論】 同一種物質(zhì)在不同的溶劑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總 結(jié)】 通過以上三個實驗,結(jié)合課本P70內(nèi)容
講授新課:
【板 書】 一、溶解性
1、定義:
2、影響因素:①溶質(zhì)、溶劑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性因素)
②外界條件
【過渡】 如何精確地知道一種物質(zhì)在另一種物質(zhì)里的溶解性大小是否需要什么條件和標準?
【投影】 列表:20oC時100g水中達到飽和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
物質(zhì) 蔗糖 食鹽 硝酸鉀 小蘇打 熟石灰 大理石
最大質(zhì)量(g) 203.9 36 31.6 9.6 0.165 0.0013
【講解】 以上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能精確地表示各物質(zhì)的溶解性大小
二、溶解度
固體溶解度
1、表示方法:
氣體溶解度
2、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由表格得)
在一定溫度下,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通常溶質(zhì)在100g溶劑
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來表示。
、哦勘硎救芙庑源笮
、评斫飧拍睿孩僖欢囟龋ㄍ饨鐥l件)
、100g溶劑(衡量標準)不指明溶劑時為“水”。
③飽和狀態(tài):(對溶液的`要求)
、苋苜|(zhì)的質(zhì)量:(單位:g)
、葸@種溶質(zhì)在溶劑里(適用范圍)
【提問】 ⑶含義:說出20oC時KNO3的溶解度是31.6g
引申:20oC時KNO3飽和溶液中:
m質(zhì):m劑:m液 =S:100g:(S+100g)
=31.6g:100g:131.6g
、任镔|(zhì)溶解性分類:易溶物質(zhì):S > 10g
。ㄊ覝兀 可溶物質(zhì):S:1g~10g
微溶物質(zhì):S:0.01g~1g
難溶物質(zhì):S < 0.01g
鞏固:判斷投影表格中所屬分類
蔗糖、食鹽、硝酸鉀、小蘇打、熟石灰、大理石
師生共同分析P72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性表
⑸溶解度曲線:
【板書】 畫出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或見課本P72幾種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
溶解度曲線可表示以下幾種關系:
、偻晃镔|(zhì)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诓煌镔|(zhì)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
、畚镔|(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趨勢及大小
分析得出變化規(guī)律:
A、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aNO3等
B、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例如:NaCl
C、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隨溫度升高而減。焕纾篊a(OH)2
、嗜芙舛扰c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溶解度 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意義
表示方法
計算式
聯(lián)系
3、氣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哦x:某氣體在一定溫度和一定壓強下,溶解在一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體積數(shù)
外界條件:溫度、壓強
、朴绊懸蛩
內(nèi)部因素:氣體與溶劑本身的性質(zhì)
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
壓強不變時
溫度降低,氣體溶解度增大
壓強增大,氣體溶解度增大
溫度不變時
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減小
中考點擊:
課堂小結(jié):
【投影】
概念
要點
決定因素 定 量 影響
描 述 因素
習 慣 分 類
隨堂練習:
教學后記:
初中化學教案6
教學目標 :
1 、 知識目標 :
。 1 )了解鹽的溶解性和化學性質(zhì)。
。 2 )學會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 3 )了解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2 、 能力目標 :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
3 、 思想目標 :
通過實驗對比,初步學會觀察、對比、歸納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
鹽的溶解性、鹽的化學性質(zhì)、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教學方法 :
討論法、引導探究法
教學用品 :
儀器:試管 鑷子
藥品: Fe Cu CuSO 4 溶液 FeCl 3 溶液 AgNO 3 溶液 BaCl 2 溶液 CaCO 3 固體 NaOH 溶液 鹽酸 硫酸
其它:投影儀
學生背景 :
1 、知識背景 :掌握了鐵的性質(zhì)、酸堿的性質(zhì)、金屬活動性順序。
2 、能力背景 :基本會用離子的觀點分析溶液的組成;掌握了試管實驗的基本操作。
3 、學習動機 :對生活化學和動手操作較感興趣。
教學過程 :
環(huán) 節(jié)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提問導入
討論實驗
得出結(jié)論
提出問題
通過實驗
得出結(jié)果
討論應用
問題:
1 、酸和堿為什麼具有通性呢?
2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鹽?
3 、它們是否會象酸類和堿類那樣具有通性呢?
引言:鹽的組成中沒有相同的成分,所以沒有通性但由于組成的相似,卻具有相似的性質(zhì)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鹽的性質(zhì)
二、鹽的性質(zhì)
1、 溶解性
學生先總結(jié),然后投影展示
a、 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易溶于水
b、 鹽酸鹽中只有 AgCl 不溶于水
c、硫酸鹽中只有 BaSO 4 不溶于水
d、 碳酸鹽大都不溶于水,除鉀、鈉、銨鹽外
2 、鹽的化學性質(zhì)
學生實驗:找出有鹽類參加的反應
、 展示藥品(投影展示藥品名)
、 小組討論(找出有鹽參加的反應)
③ 請學生演示實驗(說明現(xiàn)象寫方程式)
、 得出結(jié)論(鹽的 3 條性質(zhì))
( 1 )鹽與金屬的反應
反應的條件:
金屬: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 前 面的金屬能 置換 排在 后 面的金屬
鹽:必須是 鹽溶液
。 2 )鹽與酸的反應
( 3 )鹽與堿的反應
鹽與鹽之間能反應嗎?
實驗:硝酸銀與氯化鋇反應
結(jié)論:有白色沉淀,能反應
4 、鹽與另一種鹽的反應
請判斷以上反應有哪些類型?
酸、堿、鹽等物質(zhì)之間是不是都能發(fā)生
復分解反應呢?
三、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生成物中如果有 沉淀 析出 , 有 氣體 放出,或有 水 生成那麼復分解反應就可以發(fā)生。
練習P.176 第四題
舉出幾種制備硫酸鋅的方法(最少四種)
作業(yè):舉出幾種制備硫酸銅的方法(多少不限)
經(jīng)過思考回
答建立新舊
知識的聯(lián)系
找記憶的規(guī)律形成對鹽的溶解性知識的建構
學生小組討論后上臺實驗
學生寫方程式強化基本技能
回憶“濕法煉銅 ”的'情景
建立與酸堿性質(zhì)的聯(lián)系
建立與“硝酸銀檢驗氯離子”情景的聯(lián)系
用離子的觀點分析硝酸鉀與氯化鈉的反應
投影小結(jié)
鹽
組合項
化 學 方 程 式
鹽的性質(zhì)
CuSO 4
AgNO 3
FeCl 3
Ba Cl 2
CaCO 3
金屬
Fe 、 Cu
Fe+CuSO 4 =Cu+FeSO 4
Cu+2AgNO 3 =2Ag+Cu(NO 3 ) 2
1 、鹽與某些金屬反應
酸
HCl 、 H 2 SO 4
AgNO 3 +HCl=AgCl ↓ +HNO 3
BaCl 2 +H 2 SO 4 = BaSO 4 ↓ +2 HCl
CaCO 3+ 2HCl=CaCl 2 +CO 2 ↑ +H 2 O
2 、鹽與酸反應
堿
NaOH
CuSO 4 +2NaOH=Cu(OH) 2 +Na 2 SO 4
FeCl 3 +3NaOH=Fe(OH) 3 ↓ +3NaCl
3 、鹽與堿反應
鹽 BaCl 2
CuSO 4 、 AgNO 3
Fe Cl 3 、 CaCO 3
2AgNO 3 +BaCl 2 =2AgCl ↓ + Ba(NO 3 ) 2
CuSO 4 +BaCl 2 =BaSO 4 ↓ + CuCl 2
4 、鹽與另一種鹽反應
板書設計
二、鹽的性質(zhì)
1 、溶解性
2 、鹽的化學性質(zhì)
。1) 鹽與某些金屬反應
條件 :金屬: 前 置換 后 ;鹽:鹽 溶液
。 2 )鹽與酸反應
。 3 )鹽與堿反應
。 4 )鹽與另一種鹽反應
3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生成物中如果有 沉淀、氣體、水 生成,那麼復分解反應就可以發(fā)生。
作業(yè):舉出幾種制備硫酸銅的方法(多少不限)
初中化學教案7
一、教學目的:
知識:使學生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色、態(tài)、味、密度、熔點、沸點、水溶性等);使學生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觀察和描述木炭、硫、鐵,紅磷,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氧氣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能力:促進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以培養(yǎng)他們運用科學方法通過實驗研究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技能。
過程與方法:在實驗中,觀察是指通過仔細觀察和記錄實驗現(xiàn)象、數(shù)據(jù)或變化的過程。觀察可以包括使用感官器官進行直接觀察,如肉眼觀察、聽覺觀察等,也可以使用儀器設備進行間接觀察,如顯微鏡觀察、光譜分析等。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獲得實驗現(xiàn)象的原始數(shù)據(jù),為后續(xù)的比較、分析和歸納提供基礎。比較是指通過將不同因素、條件或組別進行對照,尋找其差異和共同點。比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實驗結(jié)果和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并揭示出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對比分析可以采用定性比較和定量比較兩種方式,前者側(cè)重于描述相似點和差異,后者則依靠統(tǒng)計方法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分析是指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進行深入思考和解釋的過程。通過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實驗中所涉及的規(guī)律、機制或原理。分析可以采用歸納法、演繹法或形式邏輯等科學方法,以確保結(jié)論具有科學性和可信度。歸納是指從實驗數(shù)據(jù)和觀察結(jié)果中總結(jié)出一般性規(guī)律或結(jié)論的過程。通過將觀察到的特殊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進行總結(jié)概括,我們可以形成更為普遍適用的原則或模型。歸納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從具體的實驗中提煉出普遍的認識,為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和實踐應用提供基礎。實驗中的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是相互關聯(lián)的`步驟,它們共同構成了科學研究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深入理解實驗現(xiàn)象,揭示出其中的規(guī)律和機制,為科學知識的積累和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
培養(yǎng)精細的觀察習慣和嚴謹?shù)墓ぷ髯黠L,是一種具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重要表現(xiàn)。
二、 重點難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及其現(xiàn)象的描述。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演示)。
四、教學用具
儀器:集氣瓶(5個裝有氧氣)、燃燒匙、酒精燈等。
藥品:木炭、硫粉、紅磷、紅鐵絲、蠟燭,石灰水、氧氣。
其它:火柴。
五、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空氣中的成分可以按體積進行計算,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氣),其次是(氧氣),還包括一小部分的(二氧化碳)、(水蒸汽)和其他稀有氣體。那么我們?nèi)绾瓮ㄟ^實驗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呢?
【回答】(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
紅磷的燃燒實驗
為了證明空氣中存在氧氣,我們?yōu)槭裁葱枰ㄟ^實驗而不是直接用肉眼觀察呢?
氧氣是無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這是氧氣的什么性質(zhì)?
紅磷能在氧氣中燃燒,這又是氧氣的什么性質(zhì)?
【回答】物理性質(zhì)
化學性質(zhì)
【確認目標】本節(jié)課將學習氧氣的性質(zhì)。要求:理解并記憶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熟練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板書】一、認識氧氣的性質(zhì)
【問題討論】請學生觀察并描述一瓶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思考一下,氧氣是否具有味道?氧氣能否溶解于水中?。
【回答】無色、氣體,無味,可溶(不溶)兩種答案均可能出現(xiàn)。
【提問】魚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氣來自水中。
【結(jié)論分析】根據(jù)以上推斷,我們可以得出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屬于不易溶解型,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
【板書】1、物理性質(zhì):
。1)無色、無味的氣體。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氣大(同一條件下)。
。4)液態(tài)(沸點—183°C)、固態(tài)均為淡藍色。
【學生活動】看書、劃重點(或記筆記。)
【問題討論】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呢?
提問:什么叫化學性質(zhì)?
【回答】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教師】既然化學性質(zhì)要在化學變化中方可表現(xiàn)出來,我們就來進行如下實驗。
【板書】2、化學性質(zhì)
【演示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1、將木炭加熱至紅,放入集氣瓶中。
劇烈燃燒、發(fā)白光
2、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石灰水變渾濁。
【提問】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產(chǎn)生了什么氣體?
【回答】二氧化碳
【結(jié)論】在氧氣中,碳會進行燃燒反應,并生成二氧化碳。請同學給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1)碳+氧氣二氧化碳
(C)(O2)(CO2)
【演示實驗】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觀察這瓶氧氣與前幾瓶有何不同?
瓶底鋪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為什么
將鐵絲加熱至紅伸入集氣瓶中。
描述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提問】為何集氣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
生成黑色固體的溫度很高,掉到集氣瓶底會怎樣?
【討論】會引起集氣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氣瓶炸裂。
【結(jié)論】這種黑色固體的名稱是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我們之前所提到的由鐵緩慢氧化而產(chǎn)生的紅色氧化鐵。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四氧化三鐵。請學生給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2)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e)(O2)(Fe3O4)
【演示實驗】硫在氧氣中燃燒
1、將硫粉放在燃燒匙中加熱至燃燒。
現(xiàn)象: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2、將燃著的硫粉伸入集氣瓶中。
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chǎn)生一種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提問】這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zhì)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qū)諝赓|(zhì)量會造成嚴重污染。煙花和爆竹中的火藥主要由木炭、硫磺等物質(zhì)構成,為什么在市區(qū)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在市區(qū)內(nèi),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個原因:
1、空氣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會產(chǎn)生大量的煙霧和有害氣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等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對空氣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會引發(fā)呼吸道疾病等健康問題,尤其是在市區(qū)這樣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污染積累更加明顯。
2、火災風險:煙花爆竹燃放過程中存在著失控和火災的風險,一旦在市區(qū)燃放不當,可能引發(fā)火災事故,給居民和建筑物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3、噪音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會產(chǎn)生巨大的噪音,這對于市區(qū)內(nèi)的居民和動物來說,可能造成嚴重的精神和生理壓力,并導致行為異;蛱用摰惹闆r。
4、環(huán)境保護: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為了保護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避免煙花爆竹引發(fā)的火災或者空氣污染對植被、水體等自然資源造成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害?傊,禁止在市區(qū)燃放煙花爆竹是為了保護居民的健康安全、維護良好的環(huán)境質(zhì)量和城市秩序。
【回答】防止硫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氣。
【結(jié)論】在氧氣中,硫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硫。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3)硫+氧氣二氧化硫
。⊿)(O2)(SO2)
【演示實驗】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1、將小半截蠟燭放在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中點燃
2、把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
現(xiàn)象:火焰猛烈地燃燒著,蠟燭很快就被完全消耗殆盡。密閉的集氣瓶內(nèi)壁上凝結(jié)出了一些細小的水珠。
3、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現(xiàn)象:石灰水變渾濁。
【提問】集氣瓶內(nèi)壁有水珠生成是什么原因?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釋放出了哪種氣體?
【回答】有水珠說明蠟燭燃燒有水生成,能使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
【結(jié)論】蠟燭(石蠟)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請同學們給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4)石蠟+氧氣水+二氧化碳
。ɑ旌衔铮∣2)(H2O)(CO2)
【問題討論】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知,物質(zhì)在較純的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得(),由此可見: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
【思考并回答】(更劇烈),(活潑)
【演示實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中。
觀察現(xiàn)象:木條燃燒起來了。
【提問】為什么殘存火星的木條會再次燃燒起來?
氧氣具有較高的化學活性,因此可以促進物質(zhì)的燃燒。
【問題討論】如何證明一集氣瓶中裝的是氧氣?
【回答】將帶火星的木條抻入氣體中,若木條燃燒復燃,則證明此氣體為氧氣。
【板書】氧氣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可以支持燃燒(助燃)
【教師講述】我們常說一個物質(zhì)的特性決定了它的用途,現(xiàn)在讓我們來探討一下氧氣的多種用途。
【板書】二、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
2、支持燃燒(助燃)
【課堂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以及木炭、硫、鐵,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
【隨堂檢測】
1、對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ˋ)極易溶于水(B)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大
。–)在變成無色液體(D)在變成白色固體
2、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ˋ)磷在氧氣中燃燒(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C)氧氣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
3、下列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時,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
。ˋ)鎂帶(B)紅磷(C)硫粉(D)鐵絲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生成物是()
。ˋ)氧化鐵(B)三氧化二鐵(C)四氧化三鐵(D)氧化亞鐵
5、在進行氧氣中細鐵絲燃燒實驗時,錯誤的操作或現(xiàn)象是:
(A)在進行氧氣集氣實驗時,首先確保酒精燈加熱的細鐵絲(B)處于一個沒有水或沙子的集氣瓶底。
(C)生成物為黑色固體(D)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
6、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ˋ)用火柴去點燃(B)用帶火星的木條去檢驗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聞氧氣的氣味
7、要測定空氣中氧氣占的體積,最好在空氣中燃燒()
。ˋ)碳(B)硫(C)蠟燭(D)磷
8、下列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是()
(A)硫粉(B)鐵絲(C)木炭(D)鎂帶
9、以下是不同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的特征現(xiàn)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會發(fā)生明亮的火花和產(chǎn)生紅色的火焰;碳在氧氣中燃燒時,會產(chǎn)生明亮的火焰和釋放出大量的光和熱;硫在氧氣中燃燒時,會產(chǎn)生強烈的火焰和散發(fā)出刺激性的臭味。
(A)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B)火星四射
。–)發(fā)出淡藍色火焰(D)發(fā)白光
10、如何鑒別二氧化碳、氧氣、空氣?(簡述操作過程)
初中化學教案8
教學目標
、绷私鈱嶒炇抑兄迫《趸嫉姆磻。
⒉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4.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的反應原理、裝置及收集方法。
教學難點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裝置的選擇
課型:新授課(學生實驗探究活動課)
教法:
對比法、分組實驗法、實驗探究法。
課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用品
實驗室制CO2所需儀器一套、碳酸鈉、大理石、濃HCl 、稀HCl 、稀H 2 SO 4
教學過程
回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原理及實驗裝置。
引入新課實驗室如何制取CO2?
一、學生交流“活動與探究報告冊”上的參考信息
二、學生進行活動與探究
〔板書〕
1.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藥品
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后討論
總結(jié):
〔板書〕
。1)理想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
(2)化學反應原理: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
討論:補充實驗:
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
小結(jié):
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可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 + H2SO4=CaSO4 + H2O + CO2 ↑
其中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大理石與硫酸的接觸,反應慢慢停止了,故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板書〕 2.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要求學生從給定的儀器(見書上111頁)中選擇適當儀器,設計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也可用其它儀器)
討論:根據(jù)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應采用的最佳裝置(見書上111頁、圖6-10)
〔板書〕
。1)氣體發(fā)生裝置
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制取氣體
展示實驗裝置
討論:
、拍芊裼闷胀┒反骈L頸漏斗?
⑵錐形瓶能否用別的儀器代替?
小結(jié):
、挪荒苡闷胀┒反骈L頸漏斗。因為普通漏斗頸太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從漏斗處逸出。用長頸漏斗時,下端管口必須在液面以下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
⑵錐形瓶可以用大試管、廣口瓶、平底燒瓶等玻璃儀器代替(展示實驗裝置)
提問:實驗室里如何收集CO2氣體?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為什么?
〔板書〕
。2)氣體收集方法
用向上排空氣法(CO2密度比空氣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板書〕三、制取二氧化碳
學生實驗:制取并驗證二氧化碳氣體
總結(jié):
〔板書〕
1.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
提問:如何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滿?
〔板書〕
2.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或火柴放在集氣瓶口,火焰熄滅,證明已滿
提問:怎樣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板書〕
3.檢驗方法──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氣體為二氧化碳
四、比較與歸納
比較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見書上110頁、活動與探究報告冊
本節(jié)課小結(jié):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
課堂練習P 112第1 、 5題
家庭作業(yè)(1)P 112第2 、 3 、 4題
。2)寫出探究活動報告
初中化學教案9
目的:
1 、知識與技能:鹽的定義并會判斷,復分解反應定義、范圍、條件,鹽的性質(zhì)用途。
2 、過程與方法:知識的歸納與延伸, CO 3 2? 的檢驗方法,簡單固體混合物的分離。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生活中鹽的作用的認識,培養(yǎng)探究精神。
重點:
鹽的性質(zhì)、復分解反應。
難點:
物質(zhì)鑒別(定)及混合物分離方法
方法:
討論歸納,實驗探究
藥品器材: Cu Fe HCl H - 2 SO 4 NaOH Ca(OH) 2 AgNO 3 BaCl 2 CuSO 4 FeCl 3 試管、玻璃管、酒精燈、試管夾、滴管等
教學過程:
過程與步驟
提示與指導
討論與歸納
探究與深化
看食鹽的妙用(資料卡),回憶食鹽的相關知識
思路提示:
存在、制取、提純
食鹽存在廣:
食鹽用途多:
粗鹽的提純方法步驟:
①探究食鹽水與 AgNO 3 溶液反應實驗。
、谠O計實驗除去 NaCl 中雜質(zhì) CaCl 2
、墼O計方案用生石灰,純堿、水等制取 NaOH
總結(jié)碳酸(氫)鹽的性質(zhì),歸納物質(zhì)鑒定的一般方法
完成方程:
CaCO 3 +
Na 2 CO 3 +
HCl
NaHCO 3 +
Ca(HCO 3 ) 2 +
NaHCO 3 +
Ca(HCO 3 ) 2 +
同桌互查
①陰離子含 CO 3 2? (HCO 3 - ) 的化合物均能與酸反應放出 CO 2
。ǹ捎贸吻宓氖宜畽z驗)
②鑒別 CO 3 2? 的一般方法: a. 取試樣; b. 加試劑; c. 觀現(xiàn)象; d. 作結(jié)論。
①實驗:向半試管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 CO 2 (變渾)→繼續(xù)吹入(澄清)→均分為兩試管 1 份微熱,另一份加入稀 HCl ,試分析其一系列變化。
、趹茫
a. 仿寫:
Na 2 CO 3 +H 2 O + CO 2
NaHCO 3
b. 解釋溶洞、鐘乳石、石筍的成因
過程與步驟
提示與指導
討論與歸納
探究與深化
分析反應類型、特點、認識復分解反應
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特點:
1、 化合 A+B → C
多變一
2 、分解 A → B+C
一變多
3 、置換 A+BC → B+AC 第三者
4 、復分解 AB+CD → AD+CB 調(diào)換親
復分解反應:
①定義
、诜秶阂话銥樗釅A鹽類物質(zhì)之間
、蹢l件↑、↓、 H 2 O (即生成難電離的物質(zhì))
①分析以下反應能否進行,說出理由
KNO 3 +NaCl
CaCl 2 +H 2 CO 3
AgCl+NaNO 3
Cu(OH) 2 +NaCl
、诰毩曌詫 5 個以上復分解反應方程,同座交流
理解溶解性表,認識和歸納鹽的性質(zhì)
、倏此釅A鹽溶解性表,寫出表中存在的.鹽的化學式及名稱
、趶谋淼呐帕蟹椒▽}進行簡單分類:
按陽離子分
按陰離子分
按可溶性分
③回顧與小結(jié)鹽能與哪幾類物質(zhì)反應?
、妍}的物理性質(zhì)
鹽大多數(shù)為無色(或白色)晶(固)體,大多數(shù)能溶于水,
、纣}的化學性質(zhì):
1 、跟活潑金屬反應 Fe+CuSO 4 =
Cu+AgNO 3 =
2 、跟酸反應
CaCO 3 +2HCl=
AgNO 3 +HCl=
3 、跟堿反應
NaOH+CuSO 4 =
Ca(OH) 2 +Na 2 CO 3 =
4 、跟鹽反應
NaCl+AgNO 3 =
BaCl 2 +Na 2 SO 4 =
1 、鹽溶解性表記憶方法總結(jié)交流
2 、說出下列鹽的名稱:
FeSO 4 FeCl 2 NaHCO 3
Ca(HCO 3 ) 2 Cu 2 (OH) 2 CO 3
FeSO 3 NaNO 2 Na 2 SO 3
KMnO 4 CuSO 4 5H 2 O
K 2 MnO 4 KAl(SO 4 ) 2 12H 2 O
3 、下列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反應的,寫出方程:
、倭蛩岷拖跛徕洝、跉溲趸^溶液和硝酸 ③氯化鋁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芴妓徜@溶液和鹽酸 ⑤硫酸銅溶液和氯化鋇溶液、蘖蛩徜\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
4 、有四瓶分別為 NaCl HCl NaOH Ca(OH) 2 無色溶液,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鑒別。
5 、有三種白色粉未 CaCO 3 Na 2 CO 3 NaHCO 3 ,請設計方案區(qū)別出來。
附幻燈片: 1 、鹽的妙用, 2 、實驗錄像
初中化學教案10
一、教學設計思路
《質(zhì)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個課題。從本課題起,學生對化學反應的學習將由生成何種物質(zhì)向生成多少物質(zhì)方面展開。本課題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研究并得出化學反應的客觀規(guī)律,它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作好理論準備,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結(jié)合課程教學開展教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使課程價值面向全體學生,是每個教師所關心的問題。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設計本課題時,做到了四個轉(zhuǎn)變:
。ㄒ唬┯伞罢辗阶ニ帯毕颉皩嶒灨倪M”轉(zhuǎn)變。
以往的演示實驗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藥”展示給學生,今天我大膽改進了“白磷燃燒前后質(zhì)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圖:
此裝置的優(yōu)點有三個:1.現(xiàn)象明顯;2.節(jié)約時間;3.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打開橡皮塞,防止了空氣的進入和白煙的逸出,減小實驗誤差。
。ǘ┯伞膀炞C性實驗”向“探究性實驗”轉(zhuǎn)變。
通過實驗探究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學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科學方法和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品德,發(fā)展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兩次實驗探究活動,一方面加深對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jīng)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ㄈ┯伞办o止對照”向“互動交流”轉(zhuǎn)變。
在實驗設計上,改變過去“你問我答”的教學方式。學生自己將觀察的現(xiàn)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結(jié)論進行相互交流討論,對產(chǎn)生的錯誤和偏差進行分析總結(jié)。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由“學科內(nèi)容”向“貼近生活”轉(zhuǎn)變。
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發(fā)揮學科自身的優(yōu)勢,通過化學實驗,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實用價值。在這節(jié)課中我讓學生“口吹石灰水”,實驗中用到雞蛋殼等日常用品,另外還提出對“水能變成油”這種言論的看法。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身邊,要相信科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案
課題 | 質(zhì)量守恒定律 | 授課人 | 學校 |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 ||||||
重點 | 對質(zhì)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 ||||||
難點 | 對質(zhì)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 ||||||
教學方法 | 設疑,以實驗為導向,講練結(jié)合。 | ||||||
儀器、藥品 |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廣口瓶、玻璃棒、酒精燈、氣球、吸管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鐵釘、碎雞蛋殼、稀鹽酸、石灰水等。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問題導入 提問 演示實驗(白磷燃燒前后質(zhì)量測定)如圖改進: 提出問題 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zhì)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zhì)量”的結(jié)論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呢?巡回檢查、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校正。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實驗結(jié)論,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 組織第二次活動與探究 設置課堂練習題如下:(1)2體積的氫氣和1體積的氧氣反應,生成3體積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1,那么5 g硫和5 g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5 g硫和8 g氧氣充分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 提問:為什么各反應物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質(zhì)量總和呢? 展示多媒體課件 磷、碳、硫燃燒的本質(zhì)。 設置“能力拓展”習題 |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文字表達式能告訴我們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但反應物的質(zhì)量和生成物的質(zhì)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 觀察實驗現(xiàn)象,總結(jié)實驗結(jié)論:反應物總質(zhì)量(=)生成物總質(zhì)量。 分組實驗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zhì)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幾根鐵釘與燒杯中的硫酸銅溶液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共同稱量。2、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砝碼不用取下),靜置1~2分鐘,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實驗名稱: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前后質(zhì)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少量硫酸銅溶液并帶有膠頭滴管(事先裝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2、擠壓膠頭滴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實驗現(xiàn)象及實驗結(jié)論。 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內(nèi)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 活動與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前后質(zhì)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石灰水的小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燒杯,向其中吹氣,一段時間后,再放到托盤天平上,觀察。 探究實驗名稱:雞蛋殼和稀鹽酸反應前后質(zhì)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稀鹽酸的小燒杯和幾顆雞蛋殼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將雞蛋殼和稀鹽酸混合,一段時間后,放回天平,觀察。 交流討論,并選出代表發(fā)言。 交流、談看法。 思考。 觀看動畫演示,總結(jié)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 一切化學反應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zhì)量均沒有改變。 (1)蠟燭燃燒后的產(chǎn)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該物質(zhì)的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有( )元素。 (2)鎂條燃燒后,生成物的質(zhì)量比原來鎂條的質(zhì)量大,能否用質(zhì)量守恒定律解釋? | 復習舊知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求知欲。 學習定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科學品德。 體驗成功,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 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jīng)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并且會用一般規(guī)律解決個別問題,提高學生能力。 了解學生對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況,及時更正錯誤的認識及看法。 質(zhì)疑,激思。 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反饋診測 | |||||
[板書設計] 課題1 質(zhì)量守恒定律 一、內(nèi)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 二、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zhì)量均沒有改變。 |
初中化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了解氧氣的工業(yè)制法,學習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原理、裝置和操作
2.能夠根據(jù)反應物的性質(zhì)來選擇制備氣體的實驗裝置與操作方法,根據(jù)生成物的性質(zhì)選擇收集方法;
3.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嚴謹?shù)腵工作作風
教學重點與難點:
氧氣的獲得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教學方法:
1.物理性質(zhì)主要有學生自行歸納總結(jié);
2.化學性質(zhì)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及回憶已學的實驗來歸納
3.對于實驗室制法,主要通過探究、對比,從而找出不同點加深印象
4.氧氣的用途主要是知識性的介紹
教學過程:
1.實驗室制法
、俑咤i酸鉀制取氧氣;②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③雙氧水(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⑴重點講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a.實驗原理:高錳酸鉀(KMnO4)錳酸鉀(K2MnO4)+二氧化錳(MnO2)+氧氣(O2)
b.注意事項:
a).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破裂。
b).導氣管伸入發(fā)生裝置內(nèi)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產(chǎn)生的氣體排出。
c).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污染制取的氣體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于集氣瓶內(nèi)空氣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純。
e).實驗結(jié)束后,先將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
c.實驗步驟:
a).儀器組裝:先下后上,從左到右的順序。
b).氣密性檢查: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不漏氣。松開手后,導管口出現(xiàn)一段水柱。
c).裝入藥品:按粉末狀固體取用的方法(藥匙或紙槽)。
d).加熱藥品: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在反應物部位用酒精燈外焰由前向后加熱。
e).收集氣體: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當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或向上集氣法。
f).檢驗及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發(fā)現(xiàn)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部,木條復燃,證明已滿。
g).儀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順序。
。2)簡單介紹雙氧水(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a.實驗原理:過氧化氫(H2O2)————→水(H2O)+氧氣(O2)
b.注意事項:
a).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b).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c).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xù)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d).裝藥品時,先裝固體后裝液體
e).該裝置的優(yōu)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jié)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總結(jié):若固體(或固體+固體)加熱生成氣體,選用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
若固體+液體常溫下制取氣體,選用雙氧水制取氧氣裝置。
2.自然界氧氣的獲得:主要是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氣
3.工業(yè)制法(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1)具體過程
。2)注意:該過程是物理變化
初中化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學會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zhì)的方法。
2.認識催化劑、催化作用及分解反應。
3.練習連接儀器的基本操作,動手制取氧氣并試驗氧氣的性質(zhì)。
[教學重點]:
氧氣的制法及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
催化劑的概念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復習提問:現(xiàn)有一瓶無色氣體,怎樣證明這瓶氣體是不是氧氣?
氧氣有哪些性質(zhì)和用途?
引入課題:氧氣這么重要,如何制取氧氣呢?
探討:你知道怎樣制取氧氣?試想一想要得到大量氧氣,可以以什么為原料?
閱讀:P38-39,大量制取氧氣要考慮哪些因素?有哪些方法?這些方法在過程中是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些方法能否用于實驗室中制取氧氣?為什么?
實驗室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氣較好呢?
設問:如何挑選原材料?
實驗探究:過氧化氫在什么條件會產(chǎn)生氧氣?學生填寫表格并匯報:
實驗
現(xiàn)象
原因
1.
2.
3.
討論:如何使上述實驗2檢驗出氧氣?
通過上述三個實驗你認為哪個方法比較適合用于實驗室制氧氣?為什么?
設疑: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什么作用?
閱讀:P35催化劑、催化作用
提問:怎樣將上述實驗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表達出來?試寫出文字表達式。
講解:高錳酸鉀也可通過化學反應制得氧氣?
演示:加熱高錳酸鉀并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板書: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討論:這三個化學反應是否是化合反應呢?為什么?它們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小結(jié):分解反應類型
提問:它們與化合反應有什么區(qū)別?
反應類型
反應物
生成物
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
課堂小結(jié):學習完本節(jié)課后你有什么收獲?
鞏固練習:P40 1 、 2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實驗室制取氧氣一般用的是什么藥品?其反應原理的文字表達式怎樣書寫?
設問:如果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你會用到什么儀器?這些儀器如何組裝成裝置?
活動與探究:1.學生觀察圖2-17制取氧氣的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 圖中使用了哪些儀器?與你的設計相同嗎?
、. 哪部分是發(fā)生裝置?哪部分是收集裝置?
⑶. 在安裝裝置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為什么?
2.如何實現(xiàn)制取氧氣呢?(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
、. 制取氣體的'裝置如果漏氣,會不會影響實驗?如何解決?
、. 加熱固體藥品,應注意哪些方面?
、. 結(jié)束制取氧氣實驗時,應怎樣操作?
⑷. 小結(jié)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
3.氧氣的性質(zhì)實驗
⑴.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 如何使木炭燃燒起來?
、 怎樣操作才能充分利用集氣瓶中的氧氣?
、 如何檢驗生成物?
⑵.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如何點燃鐵絲?
、 怎樣把握鐵絲伸入集氣瓶的電動機及速率?
、 為什么集氣瓶中行要預留一些水?
分組合作完成實驗:
課堂小結(jié):學生反思實驗的得失?
作業(yè):完成探究報告 。
課后反思
初中化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質(zhì)量守恒定律
2、認識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數(shù)目沒有變化。
教學重點:
1、在實驗過程中認識質(zhì)量守恒定律。
2、理解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本質(zhì)。
3、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教學難點:
1、理解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本質(zhì)。
實驗用品:
演示實驗用品:白磷燃燒一套裝置、石棉網(wǎng)、酒精燈、鑷子、鎂條、白磷、托盤天平。
學生實驗用品:托盤天平、小燒杯一個、小試管一個、藥匙、碳酸納、硫酸銅溶液、鐵釘、稀鹽酸。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引題
師: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在坐各位都是企業(yè)家,非常有錢,突然有一天,有個人來到你的辦公室,告訴你,他有一項專利,可以將水變成汽油,想要低價轉(zhuǎn)讓給你,你是否接受?
一噸水一快多錢,一噸汽油可是四五千快錢呀!
生:(議論紛紛)不接受,那個人是個騙子吧!接受,利潤很大。
師:要不要他的專利,關鍵看他這個專利是不是真的,水變油到底可不可能,水變油到底可不可能呢?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就會得出一個正確的結(jié)論。
第二部分:引導理解質(zhì)量守恒定律及其本質(zhì)
師: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jù)是什么?
生:是否有新物質(zhì)的生成。
師: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新的物質(zhì)(四氧化三鐵),水通電生成新的物質(zhì)(氫氣和氧氣),磷燃燒生成新的物質(zhì)(五氧化二磷),我們把反應后生成的物質(zhì)叫做生成物。
這個反應中五氧化二磷就是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哪些物質(zhì)反應得到的?
生:磷和氧氣
師:我們把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叫做反應物,這個反應中磷和氧氣就是反應物。
從文字表達式中來看,左邊是反應物,右邊是生成物,從反應物到生成物,物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質(zhì)量有沒有發(fā)生變化呢?參加反應的磷和氧氣的質(zhì)量與由他們反應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zhì)量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
他們之間可能存在哪些關系?
生:相等、不相等、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師: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可不能憑空猜想,我們用實驗來驗證一下。我們需要稱兩個質(zhì)量,一個是反應前的質(zhì)量,一個是反應后的質(zhì)量。
。▽琢追湃脲F形瓶,讓學生上來稱量)
有的同學問了:你除了稱了磷和氧氣還稱了一些儀器,這樣稱不行吧!行不行呢?
生:可以,那些儀器反應后還要稱一邊,不影響結(jié)論。
。ǚQ完,取下,將玻璃棒在酒精燈上加熱,伸入集氣瓶,白磷燃燒)
師: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生:冒出大量白煙。
師:一部分白磷和氧氣已經(jīng)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zhì)五氧化二磷,我們再將它放到天平上。如果天平指針向左偏變重了還是變輕了?向右偏呢?如果仍然指在中間說明質(zhì)量沒有變化。我們來看一下。指針仍然指在中間,說明質(zhì)量沒有發(fā)生變化。我們就可以畫上等號了。
下面你們再來做一個實驗看一看,反應前后質(zhì)量是否發(fā)生變化。
。ㄖv解實驗,提醒:需要稱兩個質(zhì)量,反應前質(zhì)量,反應后質(zhì)量,觀察反應現(xiàn)象)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師: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后,表面會出現(xiàn)一層紅色的銅。大家發(fā)現(xiàn)反應后質(zhì)量有沒有變化?
生:沒有變化。
師:又可以畫上一個等號。
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質(zhì)量總和等于生成物質(zhì)量總和,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質(zhì)量守恒定律。
我來解釋一下,反應物指的是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反應物質(zhì)量指的是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的質(zhì)量,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的質(zhì)量是不包括在內(nèi)的。如果31g磷和40g氧氣完全反應了,反應物質(zhì)量總和是多少?
生:71g
師:如果有32g磷,其中有31g磷和40g氧氣反應了,那么反應物質(zhì)量總和是多少呢?
生:71g
師:雖然有32磷,但是只有31g參加了反應,那1g沒有參加反應,所以反應物質(zhì)量總和仍然是71g。再問大家一個問題,“水變成水蒸氣,質(zhì)量不發(fā)生變化,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這句話對不對?
生:不對,質(zhì)量守恒定律只是針對化學反應來說的。
師:正確,質(zhì)量守恒定律只用于化學反應。剛才我們已經(jīng)用實驗驗證并認識了質(zhì)量守恒定律,并且可以告訴大家,質(zhì)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的化學反應,但是,為什么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會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呢?
。▽W生思考,疑惑)
要知道原因必須從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zhì)進行考慮,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什么?
生: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師:這個過程中原子變不變?
生:不變。
師:原子不變,只是進行了重新的組合。就像你有用積木堆的三座小房子,你把它拆掉,重新堆了一座小樓房,質(zhì)量會不會發(fā)生變化。
生:不會。
師:在化學反應中原子不發(fā)生變化,這就是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本質(zhì)。
剛上課的那個問題也有了答案,水變成汽油到底可不可能呢?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汽油是由碳、氫元素組成的,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不變,氧元素不可能變成碳元素。所以那個人無疑是個騙子。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質(zhì)量守恒定律和它的本質(zhì),知道質(zhì)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的化學反應,會不會有意外呢?大家再來做一個實驗。
(講述實驗方法,提示注意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學生進行實驗
碳酸納中倒入稀鹽酸后有什么現(xiàn)象?
生:產(chǎn)生大量氣泡。
師:氣泡中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
師:質(zhì)量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生:變輕了。
師:為什么會變輕呢?
生:生成的二氧化碳進入了空氣中。
師:反應前我們稱了碳酸納和鹽酸的質(zhì)量,反應后我們稱了氯化納和水的質(zhì)量,但是沒有稱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所以質(zhì)量減輕了。
如果要讓這個實驗能驗證質(zhì)量守恒應該怎么做?
生:(若干方法)
師:我們需要一個密封的容器,不能讓二氧化碳跑掉。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實驗。看一看鎂條燃燒前后質(zhì)量有沒有變化。
。ㄑ菔緦嶒灒
有什么現(xiàn)象?
生:耀眼白光,冒出大量白煙。
師:質(zhì)量有沒有變化?(讓學生上來看指針偏向)
生:質(zhì)量變輕了。
師:為什么又變輕了呢?
生:大量生成物進入了空氣中。
師:那如果我把所有的生成物都收集起來,是不是指針就會指在中間呢?
生:是。
師:是嗎?我們來分析一下。我們反應前稱了鎂條的質(zhì)量,沒有稱氧氣的質(zhì)量,反應后稱了氧化鎂的質(zhì)量,氧化鎂的質(zhì)量應該等于參加反應的鎂的質(zhì)量加氧氣的質(zhì)量。
所以按照我剛才的做法質(zhì)量應該變重。如果要讓這個實驗符合質(zhì)量守恒,可以使用類似第一個實驗的裝置。通過后面兩個實驗,同學們應該明白,質(zhì)量守恒定律是反應物總和等于生成物總和,注意總和,不能少掉任何一個反應物或生成物。
結(jié)束下課
初中化學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含義,及兩種狀態(tài)的相互轉(zhuǎn)化;
2、簡單認識溶解度曲線。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含義;
難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zhuǎn)化
三、教學用品:
教學設備:投影儀
儀器及用品:燒杯、玻璃棒、天平、藥匙、酒精燈、量筒、膠頭滴管
藥品:氯化鈉、硝酸鉀
四、教學過程:
【回顧舊知】
1、什么是溶液?
2、溶液的三大特征?
解釋溶液形成的微觀過程,加入的氯化鈉越多,溶液越咸。
【提問1】那么氯化鈉能不能無限溶解呢?
【提問2】如果不能,能溶解多少呢?
【實驗】
分組實驗:教師與學生對比做實驗。
教師組:20mL水中加入5g氯化鈉,(溶解),再加入5g氯化鈉,(未全部溶解)【導出少量飽和氯化鈉溶液備用】
學生組:20mL水中加入5g硝酸鉀,(溶解),再加入5g硝酸鉀,(未全部溶解)
【提問1】你能得到什么結(jié)論呢?
【回答】物質(zhì)不能無限溶解在水中
【解釋】類比解釋:同學們吃到不能再吃的時候,會說自己“吃飽了”,這兩杯水中都不能再繼續(xù)溶解,我們就說現(xiàn)在的溶液狀態(tài)是“飽和溶液”
【板書】飽和溶液的定義
【提問2】那么物質(zhì)的溶解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呢?或者說,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使未完全溶解的固體繼續(xù)溶解呢?
【回答】加水;加熱
【實驗】氯化鈉的燒杯:加水攪拌,剩余固體全部溶解。
硝酸鉀的燒杯:加熱,剩余固體全部溶解。
【結(jié)論】溶液的狀態(tài)受到溫度和溶劑的量的影響,因此,我們再來回顧一遍飽和溶液的.定義,看看我標出重點的地方“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
【提問】那么沒有溶解的部分屬不屬于飽和溶液的組份呢?
【回答】不屬于。
同理概括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練習】
【技巧提取】當有固體未溶解時,溶液一定是飽和狀態(tài)。
【提問】氯化鈉的飽和溶液能否溶解其他物質(zhì)呢?
【實驗】向之前取出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溶液變成藍色。
【結(jié)論】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還能溶解其他物質(zhì)。
【提示】一個溶液中可能出現(xiàn)多種溶質(zhì),且針對某些溶質(zhì)可能是飽和,針對其他溶質(zhì)可能不飽和,因此我們應當說清楚,一杯溶液到底是什么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
【過渡】學習了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那么這兩種狀態(tài)之間能否相互轉(zhuǎn)化呢?
【引導】回顧剛剛氯化鈉和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是如何將未溶解的固體溶解的?得出以下轉(zhuǎn)化關系圖。
簡單認識溶解度曲線,橫縱坐標的講解,點的意義的講解。
以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為例,借助溶解度曲線再次講解兩種溶液狀態(tài)之間的轉(zhuǎn)化方法。
概括總結(jié)最可靠的方法:增加溶質(zhì)或增加溶劑。
【小結(jié)】
初中化學教案15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題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從學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富有趣味并有一定想象力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從第一節(jié)課起,就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價值,產(chǎn)生渴望了解化學的強烈愿望。在此基礎上,教材通過提供與化學有關的影響人類進步的資料,引出課題和化學的定義,并運用實例使學生對其有較為透徹的了解。教材注重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使學生充分體會了化學與人類進步、與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充分展示了化學的魅力和學習化學的價值所在。
本課題內(nèi)容注重“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要淡化“化學”定義識記,強調(diào)研究的對象,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中,加強對化學的認識和感受。本課題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yǎng),難點是正確理解化學的定義,體驗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通過組織學生列舉大量的實例,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鼓勵學生主動合作交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由于本課題基本上是非知識內(nèi)容教學,所以本課時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感受化學、體驗化學、認識化學。
本課題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性質(zhì)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②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的價值。
本課題教學主要采用主動探究、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方式展開,開放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本課題教學應體現(xiàn)如下主要特征:
1.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展開教學;
2.特別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3.注重讓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
4.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5.激勵與評價
。1)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關注在合作交流中表現(xiàn)的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對參與程度的評價,主要對學生能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等方面來考查。對學生思維合作的評價,主要是通過交流去了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2)對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評價,實際上是對學生化學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考查,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經(jīng)過猜想、探究、交流等活動,以及能否有效地解決問題來評價。
整個評價以激勵為主線,學生通過互評與自評,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及時評價與調(diào)控,以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還應加強學法指導,切實組織好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應盡可能更具動感、美感。
二、教案
課 題: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
授課人:湛興和
學 校:湖南省汨羅市白塘中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性質(zhì)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
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的價值。
重 點
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yǎng)。
難 點
正確理解化學的定義,理解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教學方法
主動探究、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開放式教學。
儀器藥品
NaOH溶液(用嗜哩水瓶盛裝好),用酚酞試液寫有“化學”字樣的紙(表觀為白紙),白開水和白酒,洗衣粉和精鹽,汽油和水,銅絲和鐵絲,澄清的右灰水。
教學流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 入 | 導語:新的學期,我和大家一起將走進一個新的學習領域,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知識目前相對于同學們而言,有如這張白色的紙一樣(出示一張用酚酞試液寫有“化學”字樣的紙)是一片空白。但是通過我們的學習和探究,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知識會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首先,讓我們做一個小實驗。(課件展示課題) | 學生代表演示:將NaOH溶液噴灑到白紙上,出現(xiàn)“化學”紅色字樣。 | 創(chuàng)設趣味性化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
化學使 世界變 得絢麗 多彩 | ①播放錄像:《武陵源風景──黃龍洞 》 ②課件展示:《中國人上天了》 ③課件展示:《隔水透氣的鳥籠》 ④課件展示:《焰火使夜晚絢麗多彩》 適當小結(jié),適時贊許鼓勵。 | 觀后,談感想,提問題。(如:黃龍洞中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石筍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形成究竟要經(jīng)過多長的時間呢?又如:解說員說“水中溶解的礦物質(zhì)”究竟是什么?……) 猜想飛船外殼的優(yōu)越性能等。 猜想鳥籠材料的.特點。 提出問題。 | 通過了解一些奇妙的化學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探究化學的欲望。 |
什 么 是 化 學 | 針對上面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嘗試能否做出比較科學的解釋。 課件展示:中國人上天了,結(jié)合圖片闡述物質(zhì)的性質(zhì)、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物質(zhì)的變化等內(nèi)容,揭示化學的研究對象。 小結(jié):化學是…… | 思考,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 感受化學的研究內(nèi)容。 | 設疑,激趣。 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化學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
化 學 在 我 們 身 邊 | 我們生活在物質(zhì)的世界里,天天和物質(zhì)打交道,化學無處不在,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課件展示:“鐵鍋燒菜”、“白色污染”。你能舉出我們身邊可能與化學有關的一些實例嗎? 你還能舉出在現(xiàn)代科學、高新技術中應用化學的實例嗎? | 觀看感受。 思考、討論。 自學教材相關內(nèi)容,思考、討論、匯報自學成果(如:利用納米技術制作的納米銅,高分子材料等) |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讓學生理解“從生活走進化學”。 讓學生理解“從化學走向社會”。 |
活 動 探 究 | 課件展示探究活動: (1)用生活經(jīng)驗鑒別物質(zhì); (2)探究人體呼吸時呼出的氣體的組成特征; (3)假如沒有化學,展開你的想象,設想世界將會怎樣 | 分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提交結(jié)論:鑒別白開水和白酒;鑒別洗衣粉和精鹽;鑒別汽油和水;鑒別銅絲和鐵絲。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 自由討論。 | 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可簡略介紹1~2種化學方法,讓學生體驗化學知識的重要性。 感受化學在身邊,感受物質(zhì)鑒別的一般方法。 為學習空氣的組成鋪墊。 |
小 結(jié) | 小結(jié):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我們離不開化學。 出示課后探究題:將一枚新鮮雞蛋浸入盛有200 mL食醋的透明茶杯中,記錄你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熱水瓶用久后瓶膽內(nèi)會留下水垢,請你設法除去水垢(水垢成份與蛋殼相似)。請記錄下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你的實驗設計。 | 記錄 | 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 運用生活常用的設計實驗,解決實際問題。激趣,培養(yǎng)實驗探究能力。 |
【板書設計】
【初中化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教案04-25
[精選]初中化學教案05-28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01-30
初中化學教案08-31
初中化學教案04-22
初外化學教案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案04-25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12-30
初中化學教案大全04-25
初中化學教案參考08-26
初中化學教案通用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