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科學教案范文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教室益智區(qū)一直有俄羅斯方塊這個工作,孩子會根據(jù)操作卡進行拼擺,但興趣不大,一天在區(qū)域活動中一個孩子拿個幾個不同形狀的在拼擺,讓我有了想法,可以出示一個圖形,讓孩子利用不同的圖形進行多種拼擺的探索。
活動目標
1、感知幾何圖形之間分解與組合的關系,探索圖形組合方式的多樣性。
2、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探索的結果。
3、積極參加數(shù)學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操作探索圖形組合方法的多樣性。
活動準備
1、教具:地磚、地板、黑板若干塊
2、學具:人手8張操作板、記錄紙、鉛筆
3、經(jīng)驗準備:有分工與記錄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觀察“地磚的外形特征。以故事情境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白兔開了一家裝修公司,需要招聘鋪地磚的工作人員呢!他說只有最會動腦筋的孩子才能成功,你們要不要試一試?
1、出示圖1——8塊地磚,引導幼兒認識、觀察、比較它們的外形特征。
師: 這些就是用來鋪地的地磚,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地磚形狀、顏色、數(shù)量方向等特征。)
小結:他們的顏色、形狀、方向、不同,
二、運用已有經(jīng)驗嘗試進行圖形的匹配與轉換
。ㄐ∝埣业牡匕澹
1、出示地板小貓家的地板,引導幼兒觀察地板上的陰影部分,選擇合適的地磚進行匹配。
師:這是小貓家需要我們鋪地磚的地板,黑色的部分表示可以鋪地磚的空位,仔細觀察地板上空位的形狀,找找看第幾號地磚鋪進去后,不多不少剛剛填滿。(請個別幼兒操作)誰愿意來試試。
2、驗證操作結果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地板鋪好了嗎?是不是不多不少剛剛填滿呢?
小結:要觀察地板空位與地磚的形狀、方向是否匹配,這樣我們才能又快又準確地將地板不多不少剛好鋪滿。
三、感知不同的圖形可以組合成一個新的圖形(或大圖形分割成其它的小圖形)
1、出示小狗家的地板,引導幼兒觀察。
師:看看小狗家的地板的空位有什么不一樣?需要放入哪些地磚,能讓這些空位不多不少剛好鋪滿。
2、幼兒操作、分享、驗證。
操作要點:用兩塊不同形狀的地磚組合,填滿地板上的空位。
師:誰愿意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師:你是用的X號和X號地磚組合起來將地板空位鋪滿的,其他小朋友的呢?
(預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1、沒有將地板空位鋪滿;2、出現(xiàn)地磚重疊的現(xiàn)象;)
小結:這一次是用不同形狀的地磚進行組合鋪滿了地板上的空位,所以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還可以完成更復雜的鋪地磚任務。
四、通過探索了解圖形組合的多樣性(小豬)
師:你們不僅要把地磚不多不少剛剛鋪滿地板的空位,而且還要想出多種組合的方式,比比看最會動腦筋。
1、出示小豬家的地板
這就是我家的地板,你們要把想到的不同組合的方式記錄下來哦!看看你們在三分鐘內有多少圖形組合的方式。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操作
指導重點:圖形的多種組合方式
五、分享驗證
1、教師將幼兒最后一次操作的結果貼在黑板上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A組的方法是x、x和x號組合起來的,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方法呢?(依次看第二種、第三種方法)
2、小結
師:每一組地板上的空位都是一樣時,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這么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來將地板鋪滿,也許不止這幾種組合方式,小朋友們下來還可以繼續(xù)和好朋友一起尋找。
3、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的.表現(xiàn)都很棒,小兔經(jīng)理決定錄用你們了,恭喜你們!
活動總結
本節(jié)活動的目的是,“探索圖形的多種拼擺”目標的落腳點是探索的方法,有兩種、三種等,為了讓孩子有探索的興趣,活動設計從簡到難,一塊圖形的觀察到兩塊圖形的拼擺,最后到幾塊圖形的組合,在活動中孩子的參與性非常強,為孩子營造了輕松地環(huán)境,讓孩子在不斷地動手操作與討論中掌握知識,其次,是兩個孩子的合作,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5—6歲的孩子能用數(shù)字、圖畫、圖表、或者其他符號記錄,在探究中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本節(jié)活動孩子用記錄表來統(tǒng)計自己探索不同的方法,并分享交流讓孩子的統(tǒng)計知識得到鞏固。
活動中的不足是,因為老師的緊張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整塊地磚的呈現(xiàn)忘記了,沒有更直觀的讓孩子觀察整塊地磚,應該讓孩子先觀察整塊地磚,再出示黑色缺失的陰影部分,這樣更直觀的讓孩子了解所要填補的地磚。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繩子會發(fā)出聲音。
2.會運用觀察比較與分析法驗證自己的猜測。
3.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歡探索。
活動難點:
比較與分析法的運用
活動重點:
幼兒自己探索使繩子發(fā)出聲音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有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索事物的`經(jīng)歷,會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不同之處。
2.物質準備:若干個兩孔的扣子和數(shù)條細且結實的繩子。
活動過程:
1.教師自制一個能使繩子發(fā)出聲音的裝置,請幼兒閉上眼睛,使繩子發(fā)出聲音,并拆開裝置,讓幼兒看到教師手中的繩子和扣子,請幼兒睜開眼睛,猜測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聲音。
2.給幼兒一人發(fā)兩顆扣子,一跟繩子,請幼兒使繩子發(fā)出聲音。(幼兒自行探究)
3.成果展示:請幼兒展示出自己的組合,輪流用自己的繩子做樂器演奏并伴唱。
4.猜測自己的繩子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
5.討論你的樂器是繩子發(fā)出的聲音還是扣子發(fā)出的聲音。
結束部分:
一起唱什么樂器在歌唱,并用自己的小樂器伴奏。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制造一個不一樣的樂器。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教學意圖:
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把吃剩的蟹殼帶來,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著強烈的興趣。為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螃蟹》。為幼兒提供進距離接觸螃蟹的條件,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探索。在科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目標:
1、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
3、勇敢探索,積累生活經(jīng)驗。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使幼兒掌握一些螃蟹生活基本常識。
教學準備:
1、四十只小螃蟹,兩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每人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教學過程:
1、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里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么?
幼兒l: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今天我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著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師:玩得快樂嗎?(快樂)
師: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師:螃蟹長得什么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只腳。
幼兒4:不對,有四只腳。
4、螃蟹到底有幾只腳?大家去數(shù)一數(shù)。
5、教師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shù)。
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后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shù)活螃蟹腿”這個環(huán)節(jié)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進行。
7、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中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以蟹螯為切入點,以蟹螯的功能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顒又凶層變号c同伴盡情的觀察與交流,讓他們與材料進行充分的互動,讓幼兒真正的成為活動的主人。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們的興趣點,適時的點撥引導,這樣才能激起孩子持續(xù)的探究欲望,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探究點。
教學點評:
整個活動沒有什么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xiàn)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欲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鑒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眾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fā)求知欲望,萌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小百科:絕大多數(shù)種類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區(qū),也有一些棲于淡水或陸地。它們靠母蟹來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會產(chǎn)很多的卵,數(shù)量可達數(shù)百萬粒以上。螃蟹是依靠地磁場來判斷方向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大膽探索、嘗試便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發(fā)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學習兩人合作進行實驗,培養(yǎng)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活動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記錄表(見附圖)、鉛筆;盛水的水盆若干個,積木塊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材料,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欲望。
二、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出嘗試問題:如果把這些材料放進水中,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1.幼兒嘗試。
2.幼兒介紹嘗試結果。
教師總結:石子、牙膏皮、橡皮泥這些物體沉到了水底,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一一沉;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這些物體浮在了水面上,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一一浮。
(二)教師提出嘗試性問題:“怎樣讓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在水面上?”
1.幼兒嘗試。
要求:幼兒兩人友好協(xié)商,一人嘗試,一人記錄。
2.嘗試結論:改變橡皮泥的形狀(捏成帶邊的薄片狀),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三)教師提出嘗試問題:怎樣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沉到水底?
1.幼兒嘗試。
要求:幼兒兩人互換嘗試。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嘗試。
2.嘗試結論: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
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裝在空藥丸盒里可使空藥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四)教師提出嘗試問題: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時,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積木塊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辦法幫他們把積木很快分出來?
幼兒嘗試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積木塊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積木塊,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師實驗演示,驗證答案。
活動延伸
老師把這些材料放在科學區(qū),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可以來繼續(xù)進行嘗試。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小小的苔蘚
活動目標:
1、 知道“苔蘚”這一名稱和主要外形特征,了解苔蘚的生長環(huán)境。
2、 樂意主動采摘苔蘚,感受樂趣。
3、 豐富相應詞語,如葫蘆蘚、地錢、墻蘚等。
活動準備:教師事先找好有苔蘚的花圃、田間路邊等。
活動過程:
一、 出示苔蘚實物樣品、引出課題。提問:
——誰見過這些綠綠的小東西?它們會長在哪里呢?
——今天我們要去找找苔蘚,可以采摘。
二、幼兒尋找采摘苔蘚,過程中和幼兒一起觀察其生長環(huán)境的特點,誘發(fā)幼兒(幼兒食品)有意記憶。
三、交流經(jīng)驗
——你找到了苔蘚了嗎?它長在哪兒?什么樣子的?象什么?(讓幼兒邊觀察邊討論。)
——請你找一找苔蘚的根、莖、葉。誰也有根、莖、葉?
四、幼兒再次尋找采摘,并讓幼兒摘點野花、野草,為回教室讓幼兒用它與苔蘚合作學習插花。
五、梳理經(jīng)驗:
1、苔蘚它多生長在潮濕、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園和路旁容易找到。因為是潮濕環(huán)境,因此人們走路要小心。
2、苔蘚雖小也有根、莖、葉,是植物一種。(讓幼兒討論苔蘚與水和陽光的關系。)
活動建議:
可結合相應的季節(jié)和天氣組織幼兒采摘苔蘚(地錢),并烹飪、品嘗苔蘚植物(地錢),讓幼兒了解其特殊的用處。
活動延伸:
1、 科學區(qū)中設置“下水石”、“上水石”、“沒水石”,觀察哪塊石頭能長出苔蘚。(“上水石”總保持著潮濕的狀態(tài),所以適合苔蘚植物生長。)
2、 在自然角種植苔蘚。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識別植物身體的各個部分。
2、通過揀菜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及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動準備
1、課件:一株黃豆的生長過程
2、ppt課件;蔬菜分類
3、白紙、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fā)思考。
1、教師:這幾天,你們去找植物了嗎?一定看到了許多植物吧!誰來講給大家聽聽。
(幼兒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2、出示課件:《一株黃豆苗》
教師:植物的身體也像人的身體一樣,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你們知道這株黃豆苗的身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
(點擊黃豆苗的各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二、主動探究,自主建構。
1.發(fā)現(xiàn)種子
(幼兒自由觀察、交談,老師參與討論。)
2.了解植物身體的各部分
三、操作實踐,加深認識。
1、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參與講評。
教師:我們知道了植物的'身體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
你們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體上的哪個部分?
2、幼兒分小組揀菜,并互相交流。
教師:今天我們來幫廚房里的阿姨揀菜。
每一組的籃子里裝有不同的蔬菜。
大家先認一認,自己組里揀的是什么菜?
再想一想,我們吃的是它的哪部分?
把吃的部分放在一個籃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個籃子里。
(給各小組分別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組派一個代表上來介紹。
四、總結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討論等活動,讓幼兒感知、了解各種各樣的袋子的名稱及材料。
2、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了解袋子的功用,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收集各種袋子(塑料袋、網(wǎng)袋、布袋、紙袋、蛇皮袋、麻袋等)。
操作材料:米、水、小金魚、球、玩具、水果等,毛巾若干條。
[活動過程]
1、幼兒通過玩袋子,認識了解各種袋子的名稱及材料。
2、幼兒玩各種袋子的基礎上讓,并根據(jù)材料的不同為袋子分類。
3、操作活動: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討論袋子的用處。幼兒嘗試用各種各樣的袋子裝物品,并記錄自己的嘗試結果。
4、師幼共同小結袋子的功用。找出生活中最常用的袋子:塑料袋。
5、討論塑料袋給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延伸]
1、活動前組織幼兒參觀菜場、垃圾場、醫(yī)院、馬路,等地所用的.袋子。
2、并與家長聯(lián)系,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家中所用的有哪些袋子。
[效果分析]
1、在豐富的材料面前展示了幼兒活動的多樣性,在不同材質袋子的對比中,通過實際的操作活動,幼兒感受并理解了不同材質的袋子的特性。
2、通過活動來了解各種各樣的袋子,在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的活動空間,真正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并注重在活動中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不斷提高幼兒的活動情趣。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牽牛花_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科學教案10-13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1-22
大班神奇的科學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