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生物教案 1
【教學目的】
1、理解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識記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利用、散失;
3、知道合理灌溉在生產和生活這的運用。
【重點難點】
1、重點 :滲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 :滲透作用的概念;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
【教學過程】
一、水分的吸收
1、吸水的器官和部位:主要的吸水器官 根 ;
根尖的結構組成: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圖)
吸水最活躍的部位 成熟區(qū)的表皮細胞 。(圖)
2、吸水方式: 成熟的植物細胞主要靠 滲透作用吸水 ,
如: 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莖葉細胞、根冠細胞
未成熟的植物細胞主要靠 吸脹作用吸水 。
如:干燥的種子細胞、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3、吸水的原理
。1)吸脹吸水的原理:親水性物質與水發(fā)生結合(結合水)
(2)滲透作用的原理:細胞液與外界溶液通過原生質層發(fā)生滲透作用
A、滲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從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的擴散(如:課本P59圖)
B、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需具備兩個條件: 半透膜
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C、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tǒng):
理由是: 細胞壁—— 全透性,水和溶質都可以透過。
原生質層——主要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兩層膜間的細胞質——
選擇透過性——可看做一層半透膜。
細胞液——具有一定的濃度,與外界溶液之間通常具有濃度差。
所以: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就是一個滲透系統(tǒng),當成熟的植物細胞與外界溶液接觸時,細胞液就會通過原生質層與外界溶液發(fā)生滲透作用。
4、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通過細胞圖分析、講述實驗)
1)30%的蔗糖溶液——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細胞壁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
2)清水或低液——— 細胞吸水——質壁分離復原——
3)所以:當外界溶液的濃度 > 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通過滲透作用——失水
可用 質壁分離 實驗驗證
當外界溶液的濃度 < 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就通過滲透作用——吸水
可用 質壁分離復原 實驗驗證
4)質壁分離的外因:外界溶液濃度 > 細胞液濃度
質壁分離的內因:細胞壁伸縮性 < 原生質層
質壁分離復原的外因:外界溶液濃度 < 細胞液濃度
質壁分離復原的內因:細胞壁伸縮性 < 原生質層
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實驗的作用:
① 證明成熟的植物細胞發(fā)生滲透作用;
② 證明細胞是否具有活性;
、 作為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膜的方法;
④ 初步測定細胞液濃度的大小。(請設計實驗測細胞液濃度大小 )
5、鞏固練習:課本P62:一、二、四 學案P 1、2、3、4
新學案P116:例6、11、12 P120:1—6、9—14、16 P124:8
課練P48:19
二、水分的運輸、利用、散失
1、運輸: 結構 導管 ,
從細胞外 → 導管的途徑:
土壤溶液 → 成熟區(qū)表皮細胞 → → → 導管(通過滲透作用)
土壤溶液 → 成熟區(qū)表皮細胞的細胞壁以及成熟區(qū)表皮細胞以內層層細胞的間隙 → 導管(通過擴散)
2、利用:一般只有1%-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體內,參與 光合作用 和 呼吸作用 等生命活動。
3、散失:途徑:主要通過 蒸騰作用
意義:是 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 的重要動力
三、合理灌溉:(詳見課本P61內容)
1、 概念:
2、 原理:
3、 意義:
4、 鞏固練習:課本P62:三
【練習】
1下列某同學畫的`幾個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注明圖中各標號所指的結構名稱:
1. 細胞壁 2 細胞膜
3. 液泡膜 4 細胞核
5. 細胞質 6 細胞液 7.外界溶液
其中2、3、5共同成 原生質層 。
。2)A→B→C,說明細胞發(fā)生了 質壁分離 現(xiàn)象,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細胞結構基礎是具有選擇透過 性的 原生質層 和一定濃度的 細胞液 、以及全透性的細胞壁;其外在原因是由于外界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內在原因 細胞壁伸縮性 < 原生質層。
。3)若將C細胞放進清水中,將發(fā)生 質壁分離復原 現(xiàn)象,若不發(fā)生,
則說明 細胞已死亡 。
(4)A→C過程中,細胞液濃度 變大 ,吸水能力 變強 。
2、用2摩爾/升的乙二醇溶液和2摩爾/升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泡某種植物細胞,觀察分離現(xiàn)象,得到其細胞體積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
。1)細胞體積在A~B段的變化說明:在該段時間內水分從細胞 滲出 , 細胞液濃度 變大 。
(2)在1分鐘后,處于2摩爾/升蔗糖溶液中的細胞,其細胞濃度將 不變 ,此時,在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充滿了 2mol/l的蔗糖溶液 。要使該細胞復原,將其置于 清水 中。
。3)在1分鐘后,處于2摩爾/升乙二醇溶液中的細胞,其細胞體積的變化是由于 乙二醇
逐漸進入細胞,引起細胞液濃度 變大而吸水 。
。4)并不是該植物的所有生活細胞均可發(fā)生質壁分離,能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還必須具有 大液泡(原生質層) 。
3、下面是用新鮮的洋蔥表皮進行的一些實驗與結果。請分析回答:
組別處理結果
a ①材料置于30%蔗糖溶液中 ①發(fā)生質壁分離
、谌缓髮⒉牧弦频秸麴s水中 ②質壁分離復原
b ③材料置于60%蔗糖溶液中 ③迅速發(fā)生質壁分離
④然后移到蒸餾水中 ④質壁分離不能復原
c ⑤材料置于7%KNO3溶液中 ⑤開始質壁分離,后又自動復原
d ⑥材料放入100℃熱水中3分鐘后取出重復(a)組實驗 ⑥未發(fā)生質壁分離
。1)洋蔥表皮細胞在a、b、c三組實驗中均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其結構基礎是 同題1(2)
。2)a組實驗可以說明 新鮮洋蔥表皮細胞具有與外界溶液發(fā)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
。3)出現(xiàn)b、d組實驗共同現(xiàn)象的原因是 原生質層受破壞,細胞死亡 。
。4)c組實驗結果說明 K+、NO3- 可以被 主動力運輸進入細胞內 。
4、施肥過多,出現(xiàn)燒苗的主要原因是 外界溶液濃度大于根細胞中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過 度而死亡 。
5、在移栽花木時常常剪去部分枝葉,這是為了( D )
A、減少葉的呼吸作用 B、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效率
C、促進植物體的根的吸水 D、維持植物體內水分代謝的平衡
【教后感】
植物對水的代謝中的運輸、利用和散失都在初中的補課上詳細講過,高中這一部分的重點是放在水的吸收上。主要又水的吸收的兩種方式、場所,以及兩種吸收方式CELL的特點,其中以滲透作用最為重要。這里包括滲透作用的原理、條件和植物的滲透作用以及質壁分離實驗的內容。
高中生物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其他植物激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三節(jié)的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明確了植物體內并非只有生長素,還有其他種類的植物激素,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共同協(xié)調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進行調節(jié)以適應環(huán)境。第二部分介紹了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幫助學生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本節(jié)內容與前兩節(ji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和“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一脈相承,通過對前兩節(jié)內容的補充和完善,使學生形成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知識網(wǎng)絡,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有了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學習“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和“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已經(jīng)知道了生長素的合成、分布和運輸方式,理解了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也明確了植物激素的概念,知道其他植物激素還有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等種類。但是,學生對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部位和生理作用等知識還知之甚少,對于激素間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這就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供了必要性。
周至縣盛產獼猴桃,很多學生對獼猴桃種植過程中應用膨大劑增產的事例也非常熟悉,但對膨大劑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卻一無所知。所以,這些生活經(jīng)驗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設計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如下:從本地“獼猴桃之鄉(xiāng)”的地域特點出發(fā),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本節(jié)課的導入沒有用課本中的問題探討,而是用學生熟悉的獼猴桃增產使用的膨大劑(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來導入新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膨大劑作為懸念,還能為后面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埋下伏筆。對于第一部分內容“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的教學,并不是直接給出教材上的現(xiàn)成結論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利用學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資料,讓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初步探究之后,再結合教材進行總結,讓知識的獲得成為探究的過程。第二部分內容“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需要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的思維,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這部分內容是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滲透STS教育的良好材料,能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問題。所以,采用“提供資料、問題引導、小組討論”的策略。討論可以使學生始終積極的思考和交流,對植物激素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達到深入理解,并學會從系統(tǒng)的角度認識生命活動的規(guī)律。最后,將“膨大劑增產之謎”作為課后研究性學習,讓學生結合生產實際,切身感受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應用的利弊,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落到實處。
四、教學目標
。1)列舉其他植物激素,說出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
。2)舉例說明植物體的生長發(fā)育過程是受多種激素協(xié)調控制的。
。3)探討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認同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五、教學重難點
1.重點: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
2.難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ㄕ故举Y料)記者在被譽為“獼猴桃之鄉(xiāng)”的周至縣采訪時看到,果農正在用勾兌好的膨大劑對獼猴桃的嫩果進行蘸泡(圖),在周至縣,超過90%的果農采用膨大劑增產,以保豐收。那么膨大劑到底是什么物質?它是如何發(fā)揮增產作用的呢?
生長素的學習使我們知道了植物的生命活動主要受激素調節(jié),植物激素除了生長素、還有細胞分裂素、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等。那么膨大劑是不是一種激素?它的作
用過程是不是激素調節(jié)?本節(jié)課的學習將為我們揭曉答案。
【新課學習】
。ㄒ唬┢渌参锛に氐姆N類和作用
1、學生閱讀導學案上的資料分析,完成相關問題。請學生代表展示、討論答案。資料分析
提示:
、俪嗝顾赝怀龅纳碜饔檬谴龠M莖的伸長,引起植株快速生長。赤霉素還有解除休眠和促進萌發(fā)的作用。
、谝蚁┠艽龠M果實成熟。這是因為一個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能夠促使全箱水果都迅速成熟。
、勖撀渌崮艽龠M葉片等的衰老和脫落。
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54頁的圖3—8,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之后,要求學生脫離課本,獨立完成學案上的表格內容,最后,同桌互相檢查。
。ǘ┲参锛に亻g的相互作用
學生閱讀資料分析,然后小組討論下面的問題。
請小組代表回答,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和修正。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過程中,各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激素調節(jié)只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
(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
1、學生閱讀教材54-55頁,明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概念和特點,區(qū)別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并對“膨大劑是不是植物激素”進行分析。
2、討論課本55頁“資料分析——評述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請學生代表舉例分析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作用和應用,并分析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人類是有利還是有害?
教師提示:通過以上討論,大家對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作用和應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同時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使用不當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人類應當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那么,我們應如何保證合理使用,避免危害的發(fā)生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回家后就大家熟悉的膨大劑展開研究性學習。
【歸納總結】(見板書設計)
【當堂檢測】
1、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長素能促進細胞伸長
B.細胞分裂素能促進花的脫落
C.乙烯能促進植物果實的成熟
D.脫落酸促進果實脫落
2、煙草“打頂”有利于煙葉產量和品質的提高,但“打頂”后腋芽的生長會影響煙草的產量和品質,為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在“打頂”后于傷口施用()
A.細胞分裂素B.乙烯生成物
C.赤霉素類物質
答案:1B,2D
八、作業(yè)布置
1、自然生長的植物在果實成熟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都有明顯變化。在植物生理學家研究了某種果實成熟過程中的激素變化如下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
生長素赤霉素乙烯D.生長素類似物
細胞分裂脫落酸細胞分裂素細胞伸長成熟衰老
(1)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在果實的細胞分裂和細胞伸長時期生長素濃度較高,其原因是。
(2)從圖中可以看出,除了生長素能促進細胞伸長外,也具有這樣的作用,其主要合成部位是。
。3)脫落酸的合成部位是,主要作用是
高中生物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初步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了解中國合成牛胰島素事件。
【技能】:培養(yǎng)分析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了解中國是首個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機物的國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學的成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閱讀訪談,學習科學家們實事求是、艱苦鉆研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以概述《細胞與分子》模塊作為引入。
師:比較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生物知識特點,大家拿到課本可能會想,初中的時候不是已經(jīng)學過細胞了嗎?為什么高中還要再學呢?初中的生物知識著重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大概情況,而且因為學生沒有相關的化學知識和足夠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識在初中階段是沒有辦法說明白的。就拿細胞結構來說吧,初中的時候,老師只能讓學生知道動物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至于細胞為什么是有生命的,細胞是怎么樣生活的,都沒有辦法說得清楚。只有在同學們在初三、高一學習了化學的基礎知識后我們才可以對生命進一步的學習。學習科學就是這樣,當你掌握的知識越多時候,反而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更多。
這個學期開設的《分子與細胞》模塊,將為我們在化學分子的層面上,解釋細胞的結構以及生命活動。解答在初中階段沒有辦法解開的謎團,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事件以及科學家訪談錄
師:要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我們先來看一個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背景資料)。
學生閱讀背景資料和閱讀課文中的訪談錄,以問題引導: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生物學上有什么重大的意義?從訪談錄中,你認為造就了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閱讀完了這些資料,你覺得對于你學習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啟發(fā)呢?
(三)簡單介紹高中生物的教材、學習方法和意義
1.教材分為必修3個模塊、選修3個模塊。必修: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簡述三者之間知識結構上的關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點: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增加了探究活動(什么是探究活動、探究活動的流程:發(fā)現(xiàn)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作出結論)、模型制作等,這些都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
2.學習生物學的意義:生物學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地位和相關領域的成果,各個學科之間的邊界已經(jīng)模糊,而出現(xiàn)了多學科的交叉;學習生物學不僅僅是知識的互動,更加是能力培養(yǎng)和思維方式不斷完善的過程。
高中生物教案 4
【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章學習了高倍鏡的使用及本章第一節(jié)的有關細胞膜的知識以后,再進行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就有了良好的基礎。由于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還是比較低,線粒體較小,在高倍鏡下,在短時間內學生可能較難觀察到,所以教師要準備好示范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的
、倥e例說出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谥谱髋R時裝片,使用高倍顯微鏡觀測葉綠體和線粒體。
③簡述細胞膜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苡懻摷毎薪Y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部分與整體的統(tǒng)一。
2、能力目標
通過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鞏固高倍鏡的使用方法和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觀察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接受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加強學生對細胞微觀結構的認識。
3、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建立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部分與整體統(tǒng)一的觀點,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①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細胞中的幾種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诩毎は到y(tǒng)的結構和功能。
2、教學難點
、偌毎髦g的協(xié)調配合;
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線粒體。
【教學方法和手段】
利用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實驗探究法、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動手、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準備20臺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消毒牙簽,新鮮黑藻葉,1%的詹那綠染液。
2、課件制作:制作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動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等的幻燈片。
【教材處理】
根據(jù)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信息量有限制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2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及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第二課時學習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及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這里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教學意圖
(1)放映一張某玩具廠忙碌的車間的動畫片。
提出問題:
、僖患䞍(yōu)質的產品是如何通過個車間和部門之間的配合產生出來的?
、诩毎麅纫泊嬖陬愃乒S的各種車間嗎?
、奂毎麅鹊母鞣N“車間”是怎么樣的?
。2)總結:細胞在生命活動中發(fā)生著物質和能量的復雜變化。細胞內部就像一個繁忙的'工廠,在細胞質中有許多忙碌不停的“車間”,這些車間都有一定的結構如線粒體、葉綠體等,它們統(tǒng)稱為細胞器。
、儆^看動畫片;
、诮Y合生活經(jīng)驗,以及對細胞的觀察,展開討論。
、蹖W生傾聽,并參與交流。
①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出新課;
、谕ㄟ^類比,學生能更形象地認識細胞內的各個“車間”──細胞器。
。1)教師先引導學生制作黑藻葉片細胞及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片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記載和描述觀察現(xiàn)象,然后依次討論與交流:
針對該試驗提出如下問題:
①描述觀察到的黑藻細胞的葉綠體分布和形態(tài)。
②植物的葉子為什么是綠色?
③描述觀察到的口腔上皮細胞的線粒體分布和形態(tài)。
。2)總結:在顯微鏡下葉綠體散布于細胞質中,呈綠色的、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正是由于植物葉肉細胞中有大量葉綠體,所以植物的葉子是綠色的?梢钥吹奖徽材蔷G染成藍綠色的線粒體均勻的分布在細胞質中,線粒體形態(tài)多樣,有短棒狀、圓球狀、線形、啞鈴形等。
①學生動手制作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
、谟涊d和描述觀察現(xiàn)象;
、壅归_組內討論和小組間交流等活動;
、軆A聽總結,并參與交流。
①學生對微小的細胞總有一種神秘感,通過親自觀察細胞來解決自身的疑惑對學生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這樣能夠使學生產生積極參與探究的學習興趣和激情;
、谟柧毩藢W生制做臨時裝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的能力;
、壑廊~綠體和線粒體在細胞內的分布和形態(tài);
、軐ξ⒂^世界的細胞有了初步的認識。
高中生物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知識】:
說出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
說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理解)
說明細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討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理解)
【技能】:
設計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學重難點:
有氧呼吸的過程及原理(重點);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質,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難點)
三、課前準備:
知道兩個小組學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學用具:
ppt幻燈片
五、教學過程
。ㄒ唬┮
回顧atp的生理功能,糖類、脂肪被細胞分解后把能量儲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鍵中。提出問題:有機物進入細胞后以什么方式分解的呢?在體外,有機物與氧氣發(fā)生燃燒反應,放出大量能量。而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有機物在細胞內也是通過復雜的氧化反映產生能量的。
引出細胞呼吸的概念
回顧舊知識,受教師的問題所引導,進入新課。
。ǘ┨骄拷湍妇毎粑姆绞
對引導其他學生對參加實驗的學生進行提問,并進行歸納。(問題如:為什么選用酵母菌作為實驗材料,而不選用小白鼠等;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總結出結論:細胞呼吸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引導學生說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產生co2;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
對實驗的設計、結果進行交流和表達,并回答老師和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有氧呼吸
提出問題:在學習細胞器的內容中,和細胞有氧呼吸有關的`細胞器是什么?闡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用幻燈片展示線粒體的結構,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和表述,以問題作為引導:
1、線粒體是由多少層膜組成;
2、外膜和內膜在形態(tài)上有什么區(qū)別,內膜的特點如何與線粒體的功能相適應;
3、內膜和基質上有什么物質。
以幻燈片為輔助,講授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注意整理三個階段發(fā)生的場所、能量的變化、產物。
提出問題:有氧呼吸與有機物在體外燃燒放能過程比較,有什么區(qū)別呢?
簡單介紹有氧呼吸能量的轉化效率,可以讓學生來計算。一般內燃機的效率為25%左右,而生物有氧呼吸的能量效率為40%左右,其余60%左右轉變?yōu)闊崮堋?/p>
回答問題(線粒體)
觀察線粒體的結構,并回答相關問題,并把多個問題的答案進行整合,得出線粒體適應有氧呼吸功能的結構。
學生閱讀相關內容,填寫表格,并進行分組討論后,分別講述有氧呼吸三個階段。
比較兩者的區(qū)別
分析有機物產傷的熱能的生理意義。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ㄋ模┑谝徽n時小結及練習
用幻燈片展示半成品的概念圖,指導學生完成
練習略
小組討論,完成概念圖
。ㄎ澹o氧呼吸
提出問題:人體所有的細胞任何時候都在進行有氧呼吸嗎?師生共同列舉一些無氧呼吸的例子(如馬鈴薯塊莖,水稻的根、蛔蟲、骨骼肌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等
無氧呼吸的場所、過程、產物、能量的變化
以乳酸、酒為例子,講授發(fā)酵的概念。
通過用圖表比較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者的區(qū)別,指導學生概括無氧呼吸的概念
舉出生活中遇到的無氧呼吸的例子。
高中生物教案 6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高二級新開課程,依據(jù)高中新課程的教學要求,體現(xiàn)生物學科的探索性、實驗性的特點,使研究性學習課題滲透于課堂教學,我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了調整,第一課時學習酶的作用,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學會控制自變量、因變量與無關變量,設置對照實驗和重復實驗;第二課時學習資料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通過實驗總結酶的高效性和專一性,處理相關習題;第三課時進行實驗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本課時要按新課程標準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探究思想。對此學生不知如何探究,教師在處理這塊知識時也感到困難,好在教材中有思路提示,這樣就便于學生自主學習。也給了教師根據(jù)學生和本地實際選擇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便于教師更加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嘗試探究溫度與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
2、能力目標:
(1)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和重復實驗;
(2)在探究問題討論中,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通過探究,讓學生領悟科學探究思想,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實驗設計、觀察、分析、判斷、匯總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學生生物學實驗設計的能力。
(4)在探究基礎上,繪制實驗圖像,從中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驗圖像定性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到科學探究是在不斷的觀察、實驗探索中前進的;
(2)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端正科學探究不僅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見中的合理成分,還要具有質疑、創(chuàng)新和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與態(tài)度。
(3)加深對合作學習的體會與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4)通過理解酶活性的影響因素來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逐步形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理念,增強sts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探究性實驗進行的一般方法;
2、教學難點:如何進行實驗設計。
四、教學策略:
1、引課時直接進入探究內容,明確學習任務。
2、展示背景資料,確定探究主題
探究活動起始于問題的提出,我出示加酶洗衣粉洗衣小竅門,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溫度改變如何影響酶的活性?”立即把學生引入情景了,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厚,考查學生從生活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并激勵學生樹立從生活中收集知識信息的學習素養(yǎng)。通過提問使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情境二給出的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圖中有注解,學生通過觀察后,根據(jù)前二節(jié)所學理論知識回答問題“唾液淀粉酶與食物入胃后,是否還有活性?”學生回答后,確定探究問題“酸堿度改變如何影響酶的活性?”通過學生對示意圖解的觀察、分析和傾聽老師的講解,引導學生的學習激情,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3、分析實驗材料,確立實驗意圖
教師出示實驗材料、試劑與器具,與學生一起分析材料、試劑和器具在本實驗中分別是做什么的,它們各有什么樣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然后把材料、試劑和器具依據(jù)實驗要求進行分類,哪些是用于探究t的,哪些是探究ph值的。為了使設計實驗和做實驗更有針對性,我在準備實驗材料時,做了限定,每個探究主題準備了三組實驗,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給的是淀粉酶,調解變量每組準備了五個貼了不同溫度標簽的燒杯,試管給了11個,也分別用標簽貼了a1a2b1b2c1c2d1d2e1e2,有一個試管沒有編號有兩個作用,一是加淀粉和碘液與其它實驗組進行顏色對比,另一個作用是個備用試管,為了使實驗科學準確,每組還準備了二個貼了標簽的量筒。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給的是肝臟研磨液和過氧化氫,給了蒸餾水,10%的鹽酸,1%的鹽酸,1%的氫氧化鈉,10%的氫氧化鈉,五個貼了標簽的試管,七個貼了標簽的量筒,通過學生觀察這些材料和用具,教師再提出為什么準備這么多試管和量筒?為什么要貼號?學生思考后,心中就會對實驗設計有了大致的框架。這樣就使教學難點實驗設計得到突破。
4、設計實驗
不同小組學生選擇材料不同,設計實驗也不同,教師在提示清楚相關問題時,不能干涉太多,這一環(huán)節(jié)很費時間,我根據(jù)學生可能選擇的探究問題,給了三個提示性問題(①、你將怎樣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②、你將設定哪幾個溫度或ph值?怎樣控制?怎樣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③、根據(jù)實驗設計的等量、對照、單因子變量、可行性原則,完成實驗設計),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合理設計。在實踐中我認為應組織好學生討論,讓形成小組的實驗方案,教師不能給出現(xiàn)成的實驗方案,如果給一個現(xiàn)成的實驗方案,那將改變本節(jié)課的性質,不是探究實驗,而是成了驗證性實驗,并且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參與到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去,與每小組同學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來學生再修改。不同的小組,設計所需的時間不同,快的小組方案可以用示物展臺展示,這樣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高效學習。。此環(huán)節(jié)從目的、材料選擇,裝置,過程,實驗結果預測都與學生活動相聯(lián)系,有利于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突出學生是學習和教育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高效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突破知識難點設計實驗的能力。教師引領,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消耗,使學生減少盲目性,樹立自信,學習借鑒教師和本組其它成員的探究經(jīng)驗和方法,以實際行動啟發(fā)學生要資源共享。
5、進行實驗
學生在本環(huán)節(jié)按實驗方案進行操作,仔細觀察,認真記錄,相互協(xié)作。教師在行進中查看學生實驗的進展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做適當提示,并了解各小組實驗的探究進度。學生體驗實驗過程,培養(yǎng)自身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能力,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匯總實驗結果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運算能力。教師參與到小組實驗結論的討論中去,及時了解各小組情況,確認差異,及時糾正錯誤,激勵參與,注重過程評價。
6、結果分析,全班交流。
每小組發(fā)言人用視頻展臺展示本組所選探究問題,實驗設計思路和本組探究能力表現(xiàn)評價表(見后續(xù)附表)。
學生學習與欣賞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及分享信任,分享實驗成果的樂趣。創(chuàng)造一種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氛圍。訓練學生獲取、加工和表達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獲得科學探究活動的經(jīng)驗,初步確立嚴謹?shù)淖黠L,敢于面對失敗,積極分析原因,尊重客觀事實。
7、得出結論,推廣應用
在此環(huán)節(jié)依據(jù)學生五組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描點法繪制成曲線圖得出結論,應用階段準備了二道如何利用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的練習題,一道如何利用酶的活性受ph值影響的練習題,作業(yè)是學生自學課后sts部分知識,并寫小論文《如何保存酶制品》,和讓學生給加酶洗衣粉進行廣告設計,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通過學生對練習的`表達與評價,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情況,并對下一步的教學做及時調整。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發(fā)展觀,為打造未來技術型社會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努力。
五、教后反思
剖析成敗,尋求良方
1、使用課件創(chuàng)設實驗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用課件展示加酶洗衣粉的洗衣小竅門和人體消化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配合老師一起分析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激發(fā)學生提出問題:“溫度改變如何影響酶的活性?酸堿度改變如何影響酶的活性?”。課件背景用黑色象征探究活動就象在黑夜里長征,綻放的禮花象征著知識的瑰寶引導著探究的主體勇往直前。通過以上情景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2、提問與引導有度,培養(yǎng)與激發(fā)有節(jié)。
根據(jù)本地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實驗材料及器具,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實驗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實驗器具的使用與操作方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熟悉實驗的目的和要求。教師還準備了一些與實驗相關的提示性問題,學生運用已學的理論知識,相互間分析、討論,充分發(fā)揮各自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集體的力量完成這些問題,從而達到突破實驗設計這個教學難點的目的。理論要在實踐中檢驗,進入實驗階段,學生興趣更加濃厚,以此達到培養(yǎng)學生探究實驗動手、動腦的能力。通過學習資料,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提煉知識內涵的能力,在結果分析、交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準確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3、用心準備課堂預案,積極應對課堂挑戰(zhàn)。
設計實驗很費時間,教師不能著急,不能把自己設計好的方案給學生去做實驗,要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和完善實驗方案,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地實驗過程中探究到真知,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實驗方案和操作。同時,有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能會不止一次的出現(xiàn)錯誤,教師要有耐心,允許學生出現(xiàn)錯誤,教師要多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切不可因態(tài)度和語言的失誤挫傷學生的實驗情趣。還會有部分學生可能還不適應這種探究性學習方式,顯得無所適從,不能積極認真的參與到實驗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意對這部分學生的監(jiān)督和引導?傊,45分鐘時間完成所有環(huán)節(jié)很緊湊,在時間的分配和把握上,對任課教師有很大的挑戰(zhàn),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各種情況,準備充分,積極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4、教學失誤:
、耪n堂容量過大,時間比較緊,對學困生表現(xiàn)出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以后開展探究課教學時,要更多地考慮到學習主體的不同層次。
、铺骄炕顒咏Y束后,要留給學生鞏固知識、強化應用的課后作業(y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探究性學習和應用知識的能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未來技術型社會探究者的主體。
教學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是一株常青樹,它的每一片新葉、鮮花和甜美的果實,都是在課改第一線的教師辛勤耕耘的結晶。我們會在這廣闊的舞臺,天然的實驗室,為新課程的實施繼續(xù)實踐。
高中生物教案 7
一、 教學目標
1.描述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說明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教學難點
。1)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
(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章引入讓學生閱讀章引言并體會內環(huán)境的重要性。
〔板書〕第1節(jié) 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
〔節(jié)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師提示〕1.圖1中是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等;圖2中是單細胞動物草履蟲。
2.血細胞生活在血漿中。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環(huán)境中。兩者生活環(huán)境的相似之處是:都是液體環(huán)境;不同之處是:血細胞生活在體內的血漿中,并不直接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而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環(huán)境中;與外界環(huán)境相比,血漿的理化性質更為穩(wěn)定,如溫度基本恒定等。
〔問題〕以“本節(jié)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
〔板書〕一、體細胞生在細胞外液
體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tǒng)稱為體液。
細胞內液
。ù嬖谟诩毎麅龋s占2/3)
1.體液 血漿
細胞外液 組織液
。ù嬖谟诩毎,約占1/3) 淋巴等
〔思考與討論〕學生討論后回答,師提示。
1.細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細胞外的體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血細胞直接生活在血漿中,體內絕大多數(shù)細胞直接生活在組織液中,大量淋巴細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見,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
2.相同點: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huán)境,基本化學組成相同。
不同點:(1)在人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漿位于血管內,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不同:存在于組織液中的是體內各組織細胞,存在于血漿中的是各種血細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細胞等;(3)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差異,如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
3.提示:當血漿流經(jīng)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shù)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jīng)淋巴循環(huán)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1-2所示。由此可見,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板書〕2.
內環(huán)境——有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叫做內環(huán)境。
三、細胞外液的成分
〔資料分析〕有學生分析并回答,老師提示。
1.提示:表中的化學物質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物包括水和無機鹽離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機物包括糖類(如葡萄糖)、蛋白質(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脂質(如各種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膽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還含有氣體分子(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調節(jié)生命活動的各種激素、其他有機物(如維生素)等。
3.Na+、Cl-含量較多。它們的作用主要是維持血漿滲透壓。
4.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
5.提示:如血漿中的葡萄糖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糖類。食物中的淀粉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消化后,分解為葡萄糖,經(jīng)小腸絨毛吸收后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饺砀魈。進入組織細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內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通過血液循環(huán)被運輸?shù)椒,通過呼吸系統(tǒng)排出體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腎臟通過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板書〕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旁欄思考題〕
提示:哺乳動物的生理鹽水是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這樣的溶液所提供的滲透壓與血漿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相同,所以是血漿的.等滲溶液。如果輸液時使用的NaCl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低于或高于0.9%,則會造成組織細胞吸水或失水。
〔板書〕四、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思考與討論〕學生討論后回答,師提示。
1.提示:Na+和Cl-等直接來自于食物,不需要經(jīng)過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物中的糖類和蛋白質。糖類和蛋白質是兩類大分子物質,必須經(jīng)過消化系統(tǒng)的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質在小腸內經(jīng)主動運輸進入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中,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饺砀魈幍拿氀苤校偻ㄟ^物質交換過程進入組織液和淋巴。
2.提示:細胞代謝產生的CO2與H2O結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發(fā)生下列反應:
CO2+H2O H2CO3 H+ + HCO3-。
HCO3-通過與細胞外的陰離子交換到達細胞外液,即組織液、血漿或淋巴中。主要與呼吸系統(tǒng)有關。
3.提示:人體具有體溫調節(jié)機制以保持細胞外液溫度的恒定。詳細內容可參考教材第2章關于人體體溫調節(jié)的內容。參與體溫調節(jié)的器官和系統(tǒng)有皮膚、肝臟、骨骼肌、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
4.提示:體內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主要通過皮膚分泌汗液,泌尿系統(tǒng)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統(tǒng)的呼氣這三條途徑來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排泄途徑為主。例如,血漿中的尿素主要通過腎臟形成的尿液排出體外。血漿中的CO2通過肺動脈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壓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壓,CO2就從血液中向肺泡擴散,再通過呼氣運動將其排出體外。
〔小結〕略。
〔作業(yè)〕課后習題一二題。
〔提示〕1.C。 2.B。 3.B。
4.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huán)境是血漿和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huán)境是淋巴和組織液。
拓展題
。1)肺泡壁、毛細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3)腎小管的重吸收。(4)皮膚。
高中生物教案 8
教學目標:
1.了解遺傳的基本原理和遺傳規(guī)律。
2.掌握遺傳變異的原因和影響。
3.了解進化的基本概念和進化的方式。
教學重點:
1.遺傳的基本原理和遺傳規(guī)律。
2.遺傳變異的原因和影響。
3.進化的基本概念和進化的方式。
教學難點:
1.進化的基本概念和進化的方式。
2.遺傳變異的原因和影響。
教學內容:
1.遺傳的基本原理和遺傳規(guī)律。
遺傳的基本概念。
遺傳的基本原理。
遺傳規(guī)律。
2.遺傳變異的原因和影響。
遺傳變異的原因。
遺傳變異的影響。
3.進化的'基本概念和進化的方式。
進化的基本概念。
進化的方式。
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實驗法。
3.討論法。
教學手段:
1.多媒體課件。
2.實驗器材。
3.教學板書。
教學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
引導學生回憶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鋪墊。
2.講授遺傳的基本原理和遺傳規(guī)律。
通過多媒體課件和教學板書,講解遺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遺傳規(guī)律。
3.實驗探究遺傳變異的原因和影響。
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遺傳變異的原因和影響。
4.討論進化的基本概念和進化的方式。
引導學生自主討論進化的基本概念和進化的方式,梳理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進化的概念和方式。
5.總結回顧。
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回顧,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教學評估:
1.課堂練習。
2.實驗報告。
3.課后作業(y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遺傳和進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高中生物教案 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說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簡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3、列舉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討論、分析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4、認同應合理使用抗生素。
過程與方法方面: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過瀏覽網(wǎng)站資料來了解當前人們在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開激烈的討論。了解抗生素的史話以及作用機理。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培養(yǎng)學生關愛社會,關愛人們健康。培養(yǎng)他們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學難點
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學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師: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日常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和危害。
學生:分組探討、交流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抗生素素用法的認識。每位學生提出自己對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個討論。
教師:展示電視廣告中一些關于抗生素藥物的`一些內容,學生討論。
課件展示:某同學患感冒后,打點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還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認為多了好得快。以此實例,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
學生分組探究學習結束后,進行交流。解答以下問題并展示:
1、抗生素史話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學生通過看課本,熟練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具體寫法。
2)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學生看課本討論)
a、細菌的結構
b、作用機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過干擾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謝過程而影響其結構和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滅他們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學生討論細菌產生抗藥性的示意圖,并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
2)對教材中的資料進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
3、對如何保健,少用藥;虿挥盟幷归_討論。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過本節(jié)課的探討,學生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高中生物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說出群落的垂直結構與水平結構。
2.通過觀察討論,運用歸納與概括,得出群落的空間結構。
3.能夠利用群落的結構,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
4.懂得合理開發(fā)利用生物資源。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概念。
難點:影響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的因素。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復習導入,提問:種群的空間結構包括哪些?
(均勻分布、隨機分布、集群分布。)
2.追問:群落的空間結構有哪些?
(二)新課教學
1.垂直結構
(1)播放森林植物和動物的一段視頻,觀看視頻后出示圖4-11、4-12,讓學生結合圖片進行小組討論,并提問:視頻中植物有哪些?如何分布的?
(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別由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形成群落。)
植物分布有什么特點呢?什么原因導致的?
(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由于光照導致。)
教師補充講解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shù)群落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把這種分層的現(xiàn)象稱為垂直結構。
(2)結合材料,提問: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什么條件呢?
(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棲息空間和食物。)
展示植物不同分層,鳥類種類不同的圖片,提問:植物的垂直結構會對動物造成哪些影響?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因此動物也有類似的分層現(xiàn)象。)
2.水平結構
教師展示某草地群落水平結構的圖片,講解水平結構的概念。
展示某草原的'分布圖,組織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討論:影響水平結構的主要因素?師生共同總結。
(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因素都是群落的水平結構的影響因素。)
(三)鞏固提高。
出示熱帶雨林的一幅圖片,學生描述動植物的分布以及導致這種分層的原因。
(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師生共同回顧群落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作業(yè):回家搜集一下我國的立體農業(yè)資料。
【高中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01-07
-高中生物教案04-25
高中生物教案07-15
高中生物教案【薦】02-12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04-30
高中生物教案優(yōu)秀01-11
【精】高中生物教案02-13
高中生物教案【精】02-04
關于高中生物教案11-24
高中生物教案【熱】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