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4-03-01 13:10:12 飛宇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精選19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精選19篇)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初步體驗數(shù)學化的過程。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養(yǎng)成計劃和決策的能力,逐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學習中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師:學校組織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們應考慮到哪些問題呢?(出示:時間安排、車輛安排、春游收費、游樂項目)

  2、出示課題:小練習

  3、——郊游

  二、計劃決策、解決問題

  1、時間安排。

  (媒體出示時間圖)

 。1)看圖說一說時間。

 。2)這天我們將在外面度過多長時間?你是怎樣想的?

 。3)多媒體演示。

  2、安排車輛。

  (媒體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輛客車能乘坐50人)

 。1)收集數(shù)學信息,思考解題思路,可以考慮班級總人數(shù)、車輛載重人數(shù)。

  (2)滲透估算:從最鄰近的整十數(shù)進行估算。

  (3)學生獨立計算:可以列豎式。

  (4)滲透巧算:觀察數(shù)的.特點,可以先湊整。

 。5)請你安排,3個班級如何坐這2輛車?可以把一個班級進行分拆。

  3、春游收費。

  在學校收的費用1、往返車費:4元1角2、入場費:5元8角3。

  師:學校發(fā)下一份通知,你們能看懂嗎?

 。1)計算:往返車費與入場費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

 。2)學校準備一份食品,價錢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

  (3)在學校,一共要收費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給老師()張()元?

  4、游樂項目。

  (媒體出示游樂園圖)

 。1)找一找,有哪些游樂項目?(介紹項目及單價)

  (2)如果每一項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錢?(50元)

 。3)根據(jù)要求設計方案:給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復玩),你可能怎樣玩?

 、僮疃嗫梢酝鎺状?(5次)

 、谧钌倏梢酝鎺状?(2次)

 、廴绻胪3次,你可以怎么玩?

 、苋绻胪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課堂總結:今天你學到什么新本領?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2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數(shù)對的含義,以及用數(shù)對在方格圖上確定位置,學生在以前已經(jīng)學習了類似“第幾”“第幾排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在方向或平面上的位置,初步獲得了用自然數(shù)表示位置的經(jīng)驗。本課主要對這種經(jīng)驗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shù)對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數(shù)對能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二維空間的表象,架起數(shù)與形間的橋梁,初步滲透數(shù)形結合及坐標思想,這也是學生以后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guī)則;初步理解數(shù)對的含義,會用數(shù)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經(jīng)歷用數(shù)對描述實際物體的位置到用數(shù)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的抽象過程,知道數(shù)對與方格圖上點的對應,逐步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感受數(shù)對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文化的價值,拓寬知識視野,激發(fā)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理解并掌握數(shù)對的含義,理解用數(shù)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用自己的方法確定位置

  1、談話:仔細觀察這一張座位圖,你知道小紅的位置在哪里嗎?

  2、交流: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確定小紅的位置。

  3、設疑:為什么同一個位置,說法卻不一樣呢?引發(fā)學生對已有的確定位置的方法進行質疑。

  4、揭題:怎樣才能統(tǒng)一、正確、簡明地確定小紅的位置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小紅的位置,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描述物體位置的經(jīng)驗,學生的描述可能比較簡練但不夠準確,可能比較準確但不夠簡練,通過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使他們認識到這些表示方法的優(yōu)點和不足,產(chǎn)生用統(tǒng)一、簡明的方式來確定位置的需求!

  二、用列與行的方法確定位置

  1、認識列和行的概念。

  談話:像這樣排列時,一般用“列”和“行”來確定位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

  交流:哪兒是第一列,哪兒是第一行呢?

  講授:一般確定第幾列從左往右數(shù),確定第幾行從前往后數(shù)。

  2、用列和行確定位置。

  表示:小紅的位置,你能用第幾列第幾行確定嗎?讓學生嘗試用第幾列第幾行進行描述。

  簡化:為了研究方便,還可以把這張座位圖簡化成點子圖,小紅位置所在的點,我們用A表示。

  運用:這兒還有兩個點,B、C,也能用第幾列第幾行說出它們的位置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建立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規(guī)則,并觀察從座位圖到點子圖的變化過程,感受到用“列與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統(tǒng)一性和準確性。這一板塊也是學習在方格圖上確定一個點位置的必要過渡環(huán)節(jié)!

  三、用數(shù)對的方法確定位置

  1、初步認識數(shù)對。

  談話:第幾列第幾行,讓我們確定位置有了統(tǒng)一的說法。不過數(shù)學還追求簡明,像第4列第2行,能否寫得再簡明些呢?

  比較:比較一下,這些方法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交流:學生在交流想法的過程中,初步感受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方法的基本含義。

  講授:介紹數(shù)對的寫法。

  運用:這兩個位置,用數(shù)對來表示,你能試著寫一寫嗎?并交流寫法。

  2、及時練習。

  談話:學會了用數(shù)對表示點的位置,那根據(jù)數(shù)對,你能找到對應的點嗎?

  交流:生介紹找到兩個點的過程。

  感悟:在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數(shù)對的含義和思想,掌握數(shù)對的寫法。

  【設計意圖:根據(jù)數(shù)學的簡明性特點和符號化特點,自主探索更簡捷的表示方法,讓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盡情釋放。在此基礎上提升到“數(shù)對”的方法上,使學生更加充分感受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簡明性,同時也體驗到數(shù)對的意義!

  四、用數(shù)對的方法在方格圖上確定位置

  1、根據(jù)方格圖上的點說出數(shù)對。

  談話:剛剛我們在點子圖上研究了數(shù)對,如果在我們熟悉的方格紙上,你能用數(shù)對表示出這個點的位置嗎?

  交流:如果這就是學校的平面圖,你還能用數(shù)對說出其他景點的位置嗎?

  感悟:在方格圖上用數(shù)對的方法確定位置,首先要確定什么?

  2、根據(jù)數(shù)對在方格圖上找到對應點。

  談話:在方格圖上,你還能根據(jù)數(shù)對找到對應的點嗎?這兒有三個數(shù)對,請找到對應的點并標上數(shù)對,邊找邊思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交流:在你描點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延伸:根據(jù)這一個發(fā)現(xiàn),想一想,同一列上的數(shù)對又有怎樣的特點?

  總結:看來數(shù)對不僅能表示出點的位置,還能反映出點和點之間的位置關系。

  3、根據(jù)圖形特點在方格圖上選擇數(shù)對。

  談話:如果順次連結這些點,就圍成了一個三角形。如果再確定一個D點,圍成一個平行四邊形,D點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是多少呢?

  交流:學生介紹選擇數(shù)對的過程。

  感悟:看得出,同學們對數(shù)對又有了新的認識。圖形的特征可以反映在數(shù)對中,數(shù)對的特點也能通過圖形來體現(xiàn)。

  【設計意圖:本課有兩大主線貫穿始終,一是圖例的抽象和演變,二是是確定位置的方法。兩大主線的層層遞進與發(fā)展,充分展現(xiàn)了本課的數(shù)學知識和思想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過程。在方格圖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不僅關注了數(shù)對方法的運用,還關注了在方格圖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背景,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圖形與數(shù)對的聯(lián)系,最重要的是學生真正親身經(jīng)歷了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悟了最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

  五、用數(shù)對的思想確定位置

  談話:其實類似這樣的現(xiàn)象生活中非常多見,比如下棋時確定棋子的位置。(向學生介紹國際象棋的走法。)

  延伸:用經(jīng)緯線描述地球上各點的位置(介紹北京的位置等)。

  總結:同學們,數(shù)對真是簡單而又神奇,這數(shù)對究竟是誰發(fā)明的呢?介紹數(shù)對發(fā)明的背景。

  【設計意圖:學生掌握了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方法,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數(shù)對的思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數(shù)對思想(國際象棋)”和介紹“地球上經(jīng)緯線知識”兩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悟了“數(shù)對思想”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再向學生介紹數(shù)對產(chǎn)生的背景,促發(fā)學生學會思考,做一個“思想者”!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3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驗算的算理。

  2、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ǘ┠芰τ柧汓c

  1、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有序思維能力。

  2、通過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ㄈ┑掠凉B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要求:

  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把下面減法算式改寫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2)42—30=12( )+( )= ( )

  2、按課本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結果怎樣?算算看!

  用豎式計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下面列式計算。

  做后,引導學生觀察兩道復習題,并說說加法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師將上述兩題豎式中相同部分用線連起來如下:

  在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如下結論:“差和減數(shù)相加,結果等于被減數(shù)! 我們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教師說明:為了保證計算的正確,不僅要掌握計算法則,認真計算,還要學會驗算方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教師板書課題:減法的驗算。

  2、教學例4。

 。1)出示:4736 — 826 =

  指名用豎式演算,然后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驗算。全班學生計算并驗算。

 。2)利用學生的板演,指名講計算過程。(數(shù)位要對齊,從低位減起,百位不夠減,從千位退1作10,百位17減8得9,千位剩3。)

 。3)正驗算是否正確,看差與減數(shù)相加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教師還要指出:如果題目沒要求驗算,為了簡便,也可以不另寫驗算的豎式,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驗算時也是把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看得數(shù)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可以讓學生看看原來的豎式,從下往上,由學生口述:個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進上的1加3得4。

  板書如下:

  3、小結: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齊讀驗算的方法。

  做課本 “做一做”和習題第1 — 3題。

  四、課堂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5 — 7題。

  五、課后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8、9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4

  教學目標:

  1、體驗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

  2、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jù)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tǒng)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ㄖ该麑W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shù)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xiàn)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shù)據(jù)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jié)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tǒng)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shù)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shù)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2)出示統(tǒng)計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張統(tǒng)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shù)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xiàn)在由老師發(fā)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tǒng)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shù)人數(shù),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師:從統(tǒng)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shù)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shù)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jù)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tǒng)計的意義。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準備怎么辦?

 。ㄒ龑W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匯報填寫等)并說出統(tǒng)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采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整理”(強調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 )的人數(shù)最多,最喜歡去( )的人數(shù)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 )人。

  你最喜歡去( ),喜歡去這里的同學有( )人。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

  用“舉手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tǒng)計表。 師生活動,共同填表格。

 。2)根據(jù)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 )小組的人數(shù)最多,參加( )小組的人數(shù)最少。 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 )人。

  我喜歡( )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 )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統(tǒng)計了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校服的顏色,最喜歡去哪里春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活動,這個方法簡便,易操作,下次我們班級調查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5

  教學內容:

  課本P63頁第1題及練習十四的第1、2、4、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懂得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學過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夠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yǎng)成傾聽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溝通乘、除法的聯(lián)系,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解決簡單問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合作學習,教學準備:每人一張空白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知識,誰能說一下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ㄔO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和任務。)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wǎng)絡

  1、教學第63頁主題圖(課件出示)

  師:你看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同桌互相說一說題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規(guī)律地排一下,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師:(1)發(fā)下一張空白的表格紙

  (2)組織學生根據(jù)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數(shù)相同的規(guī)律進行整理,培養(yǎng)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guī)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4)歸納整理:一是把除數(shù)相同的算式歸類。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歸類(對于其他的方式也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利用乘法口訣的排列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養(yǎng)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guī)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學生做第64頁的第1題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結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要求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同時學會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游戲形式做第6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看清加、減、乘、除的運算符號

  使學生初步形成百以內四則運算的`口算技能

  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第4、6題,完成后找學生起來回答他是怎樣做的。

  做第65頁中第5題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

  再讓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對口令活動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倍”的意義。

 。ㄔO計意圖: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表內除法計算的理解與熟練。)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給下面這些算式排排隊嗎?

  7÷721÷345÷972÷936÷4

  ()>()>()>()>()

  3、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一)

  除數(shù)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復習中,在引導學生復習用乘法口訣求商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數(shù)相同的規(guī)律進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規(guī)律進行整理等。通過這樣的整理培養(yǎng)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guī)律辦事的思想方法。同時,通過運算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學生對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得更牢靠。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頁例4,練習三的第 4~8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括號在運算式題中的作用,進一步掌握式題的運算順序。

  2.通過給應用題填條件、補充問題的練習,為后面教學兩步應用題做準備。

  教學重點

  掌握有括號、含有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運算。

  教具準備

  復習兩步計算式題的小黑板(將練習三的7、8題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下面的復習題:

  7×4+25 7×4—25 52—4×7

  63÷9+5 63÷9—5 8—48÷8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最后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

  二、新課

  1.教學例4.

  教師出示例4.

  教師: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這兩個算式里都有括號.)

  教師:兩步式題里有括號,計算時應先算什么?(應先算括號里面的)

  教師:對.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左邊的式題,教師可邊指名說脫式運算的過程邊板書.強調先算括號里面的和書寫格式應注意的事項.

  右邊的式題,可先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注意訂正.然后讓學生齊讀教科書第10頁例4上面的法則,并指名復述。

  2.做教科書第11頁“做一做”的習題.

  (1)第1題,讓學生自己做。做之前,先提示學生想一想有括號的式題先算什么.教師巡視,注意運算順序、書寫格式和每一步運算結果是否正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輔導。

  (2)第2題,讓學生自己做,做之前,先讓學生想一想運算順序再做,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在訂正時有針對性地解決。

  教師:這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含有減法和乘法運算,都是減法運算在前、乘法運算在后,題里的數(shù)據(jù)也相同,)它們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一個有括號,一個沒有括號.)

  教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它們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運算的結果相同嗎?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盡量讓在做題過程中出錯的同學發(fā)言,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運算順序重要性的認識。

  教師:通過剛才兩道式題的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兩道題里的數(shù)據(jù)和運算符號都相同,只是一個有括號,一個沒有括號,從而導致了運算順序和運算結果的不同。

  課間活動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三的第4~8題.

  1.第4題,先讓學生想一想先算什么,然后再做.做完之后,自己檢查運算順序和計算結果對不對.訂正時,讓兩個學生說一說它們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計算結果會不同,從而加深學生對括號的作用和運算順序重要性的認識.

  2.第5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最后集體訂正.

  3.第6題,讓學生獨立做.訂正時,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各題的運算順序.

  4.第7題,先讓學生自己做.做之前,教師要說明題意,并鼓勵學生想出幾種不同的填法.教師巡視,看一看學生填出了幾種不同的問題,有沒有不正確的填法.訂正時,要讓填錯的學生說出自己是怎么填的,為什么不對,錯在什么地方.

  5.第8題,與第7題有些不同,可填的條件有很多,只要符合題意就行.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幫助.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計量單位的必要性,形成相應的長度觀念。

  2、使學生聯(lián)系具體情境認識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實際長度表象,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能合理估計一些線段或物體的長度,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限整厘米),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相關的學習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教具:Flash課件,刻度清晰的尺。

  學具:學生每人一張練習紙、一把學生尺,每兩人一個學具盒(內含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橡皮、方格紙、圖釘、回形針、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統(tǒng)一標準。

  1、(電腦顯示)故事情境:珠寶在哪里?

  出示黑貓警長圖,認識他嗎?黑貓警長是破案的高手,讓我們一起來跟隨黑貓警長破案。

  2、為什么白貓戰(zhàn)士沒找到珠寶呢?小朋友來分析分析看。(學生分析原因。)

  3、說明:

  “白貓戰(zhàn)士”腳長,“一只耳”腳短,正是因為它們度量的標準不同,所以同樣走5個腳長,量出的長度是不一樣的。

  說明:在度量物體的長度時,我們得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是長度單位。

  二、統(tǒng)一標準,建立表象。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一個——厘米。厘米就藏在小朋友的尺子上。請小朋友拿起尺子,看一看,(實物投影學生尺)瞧,這樣的一段長度就是1厘米。(師剝下1厘米:0—1)

  請小朋友像老師這樣把1厘米的小棒模型請下來?匆豢,1厘米有多長?

  2、初步感知1厘米。

 。1)游戲:和1厘米交朋友。

  接下來,我們就和1厘米來交個朋友,看誰能很快地記住1厘米有多長。(學生操作)

 。ㄔ诤诎迳腺N出1厘米)你覺得1厘米這個新朋友怎么樣?

  說明: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2)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找一找,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先找一找,再用小棒比一比驗證一下。

  交流展示。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圖釘?shù)?長大約1厘米;食指的寬度大約1厘米;方格的一條邊大約1厘米等。

  3。用1厘米測量。

  橡皮的長度大約有幾個1厘米呢?請小朋友四人小組合作,用1厘米的小棒量量看。

  匯報交流,引出尺子。

  三、觀察尺子,認識厘米。

  1。認識尺。

  尺是量長度的工具。對比你手中的尺子,它還少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揭示:

  A。數(shù)

  尺子上有哪些數(shù)呢?我們把他們請上來。

  B?潭

  這些長短不一的豎線就叫刻度。0所對的刻度就叫刻度0,1所對的刻度呢?

  C。 cm

  一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在尺子上一般用英文字母cm表示。

  2、認識1厘米。

  (1)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尺子,先仔細觀察,再用鉛筆尖指一指:從哪兒到哪兒是1厘米?(如:刻度0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說明:像這樣,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

  3、認識幾厘米。

  (1)1厘米我們會找了,2厘米你也能找一找嗎?

 。2)你還能在這把尺子上找到幾厘米呢?同桌指一指,說一說。

  (3)全班交流。

  說明:有幾個大格就是幾厘米。

  四、動手實踐,學會測量。

  活動情境:小蟋蟀跳遠比賽。

  1、量幾厘米。

 。1)小蟋蟀們至少要跳過幾厘米才能過關呢?(學生動手測量)

  (2)展示交流:你從刻度幾量到刻度幾?(刻度0—3。)

 。3)想一想: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注意什么?

  2、量大約幾厘米。

 。1)3只小蟋蟀分別跳了幾厘米呢?小朋友來量量看。

  (2)認識大約6厘米。

  說明:2號和3號的長度都不是正好6厘米,但是很接近6厘米,我們就可以說是“大約6厘米”。

  3、畫幾厘米。

 。1)學生畫7厘米的線段。

 。2)交流:你從刻度幾畫到了刻度幾?

  (3)同桌互相檢驗。

  五、鞏固拓展,活化應用。

  1、用斷尺量。

  小蟋蟀的尺子斷了,用它還能來量長度嗎?怎么量?

  2、變式練習。

  寶盒里的項鏈有多長?你是怎么看的?

  3、學習估測:奇妙的“身體尺”。

  六、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回顧:小朋友,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和誰交上了朋友?關于這個新朋友你了解了些什么?

  小結:我們知道了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在尺子上刻度0—刻度1的長度是1厘米;還知道有很多物體的長度是大約1厘米。

  2、游戲:眼力大比拼。(學生動手操作)

  3、拓展:在長度單位這個大家族里,厘米只是其中的一個成員,還有很多成員等著和你交朋友。其實10厘米的長度就是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把10個這樣的長度單位連起來,就又得到一個長度單位。這些長度單位叫什么名字呢?它們有多長呢?和我們今天認識的1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些問題留到以后的數(shù)學課上再來研究。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8

  教學課程:

  本次教學將包括課本P10頁中的例3和練習二。

  教學目標:

  本次課程的教學目標有以下三點:

  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值”的概念。通過操作、交流,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策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意識,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平均值”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本次教學的兩個重點是:

  通過實踐建立“平均值”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意識。

  教學難點:

  本次課程的難點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意識。

  教學準備:

  本次教學需要準備學具和主題圖等教學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談話

  問:“你們喜歡春游嗎?喜歡去哪里春游?”出示“果凍分配”的情景圖,詢問學生:“請注意觀察畫面,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在圖中,小朋友們遇到了什么問題?”學生觀察畫面并交流信息。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春游活動引入,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機,并訓練學生收集信息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探究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例3,出示例3的主題圖。將學生分組,讓他們探討如何解決“果凍能分成幾份”的問題。詢問學生:“你們能用你們收集到的信息解決這個問題嗎?你們有什么解決辦法?”讓學生小組討論,并交流本組的結果和解決辦法。全班交流反饋,及時評價。小結:“果凍可以分成四份,因為8中有4個2”。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 5頁例 3、例 4,第 6頁“做一做”的第 1~3題,練習二的第 1~2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解答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加深對除法兩種應用題的認識。

  教學重點

  有余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shù)除法兩種應用題余數(shù)的處理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7枝鉛筆和口算卡片若干張、信封8個;學生每人準備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教師出示卡片,指名學生說得數(shù).)

  2.先擺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幾根?

  (2)拿出 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幾堆?

  二、新課

  1、 教學例3。

  出示例3:7枝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幾枝,還剩幾枝?(先分分看.)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題(引導學生讀題)每個人拿出7根小棒代表7枝鉛筆,按照題意平均分給3個同學,也就是要平均分成3份,自己分分看,每份有幾根?

  教師巡視,只看學生分,暫不表態(tài).學生分過以后,教師指4名學生到前面做示范.

  教師:我這里有7枝鉛筆,請你把它們平均分給這3個同學(把7枝鉛筆交給4個學生中的1人,讓他分給其他3人)注意分的時候應該怎樣分,分的結果是什么?(每人分2枝,還剩1枝.)

  教師: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解答,誰會列算式?(指名學生列式,教師板書:“7÷3二”)怎樣用豎式計算?橫式等號后面應該怎樣寫?(特別要使學生弄清如何寫單位名稱.)

  教師可以這樣啟發(fā):根據(jù)我們剛才分鉛筆的結果,想一想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那么2后面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學生口答,教師板書:“2(枝)”.)余數(shù)1表示什么?(還剩1枝.)那么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學生口答,教師板書:“……1(枝)”.)

  教師:這道題做到這里做完了沒有?(沒有,還要寫答話.)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今天我們解答這道應用題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除法。)它與以前學過的除法應用題有什么不同?(有余數(shù)。)對!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

  2.做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指導.完成后集體訂正,著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結果應該怎樣寫。

  課間活動.

  3.教學例4.

  出示例4:43個乒乓球,每袋裝5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教師:我們再來看一道應用題(引導學生讀題〕我這里有幾個信封,表示口袋.現(xiàn)在請一位同學用43根小棒代表43個乒乓球,每個口袋里裝5個,實際裝一裝,看能裝幾袋.(指名學生按照題意裝小棒.)每袋裝5個,應該怎樣裝?(學生拿5根小棒裝1袋,再拿5根裝l袋;裝過8袋后,還剩3根.)還夠不夠裝1袋呢?為什么?(因為要求每袋裝5個,剩下的不夠再裝1袋了.)那么裝的結果是什么?(裝了8袋還剩下3個。)

  教師:誰能說一說這道應用題怎樣解答?(指名學生列式解答,教師板書。)

  學生列出算式,計算出結果后,教師著重看學生寫的單位名稱對不對。

  讓學生打開書,把例4中沒有解答完的地方補充完整.

  三、鞏固練習

  l.做第 6頁“做一做’的第2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著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結果的單位是什么。

  2.做第6頁“做一做”的第3題。

  先引導學生看圖,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根據(jù)這個圖,誰會寫出兩個除法算式?(指名學生回答。)再讓學生根據(jù)列出的兩個除法算式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第一個算式是說把9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每盤放4個,還剩1個,第二算式是說把9個蘋果按照每盤放4個,可以放2盤,還剩1個。)

  3.練習二的第1、2題。

  四、本課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在解答每一道應用題之前,都要認真審題,弄清每一道題屬于哪一種分法。在計算以后,要根據(jù)題意正確書寫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最后寫出答案。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練習十一”第5、6題。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和運用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理解規(guī)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德育教育:愛是什么?(愛可以是一個擁抱;可以是一次感動;愛也可以是一件禮物;一聲問候;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最真真實實的愛,最看得見,摸得著的愛,愛還可以事一個動作,一句話語。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練習題

  指名學生回答。

  師: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呢?

  【學情預設】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師:剛才這幾道題,我們都采用了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板書課題: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xiàn)問題。

  課件出示教科書P48例2主題圖。

  【學情預設】蹺蹺板樂園場地內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有4個人,場地內還有7個人。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數(shù)學問題嗎?誰來說一說?

  【學情預設】預設1: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預設2:坐蹺蹺板的比沒坐蹺蹺板的多多少人?

  預設3:沒坐蹺蹺板的比坐蹺蹺板的少多少人?

  2.解決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這個問題。(出示課件)

  師:想一想,要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情預設】先求坐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蹺蹺板的人數(shù)和沒坐蹺蹺板的人數(shù)加起來。

  師:請列式解答。

  教師巡視,注意案例收集。

  【學情預設】

  預設1:3×4=12(人)12+7=19(人)

  預設2:3×4+7=19(人)

  預設3:7+3×4=19(人)

  預設4:7+(3×4)=19(人)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說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你能嘗試用遞等式來計算上面的綜合算式嗎?

  指名學生板演。

  在集體評析計算過程中,教師用下劃線和箭頭進一步標注運算順序。

  【學情預設】

  脫離情境后會有學生僅僅看算式,出現(xiàn)不同的答案的情況。作為錯誤案例,教師正好可以引用,追問:“這個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們解題的要求嗎?”……從而引出規(guī)定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師:不同的綜合算式,有什么聯(lián)系?

  【學情預設】都要先算“坐蹺蹺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師: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寫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時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沒有規(guī)定這樣的順序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呢?

  【學情預設】一道題就有兩種結果。

  師:是的,這樣就不能保證計算結果的唯一性了,這不符合我們數(shù)學運算的要求。

  師:觀察7+4×3和7+(4×3),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情預設】學生會發(fā)現(xiàn)運算順序相同,結果相同,但后一個算式給乘法加了小括號。

  師:這樣還有必要加小括號嗎?

  【學情預設】沒有,不加小括號更簡潔。

  師:所以,我們要注意數(shù)學表達的準確性和簡潔性。

  【設計意圖】例2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不僅數(shù)量關系簡單,而且有情境圖作為直觀支撐,學生還有過學習乘加的經(jīng)驗,給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學生在該階段會用綜合算式,但習慣用脫式的會比較少。從情境出發(fā),首先讓學生明確在有加法、乘法的綜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個位置都應該先算乘法。

  3.結合已有經(jīng)驗,歸納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師:還記得上節(jié)課所學的關于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嗎?

  【學情預設】同級運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師:現(xiàn)在一個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級的綜合運算,應該怎么計算呢?

  【學情預設】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師:也就是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引導學生說出)

  師:這節(jié)課學習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熟悉脫式計算的格式

  課件出示教科書P48“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析。

  教師組織學生從運算順序是否正確、格式是否規(guī)范、計算是否正確等方面評析學生的計算情況。

  師:誰能說一說,剛剛的脫式計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樣?

  【學情預設】橫式的等號寫在式子的右邊,而脫式計算的等號寫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對齊,還要寫在式子的左邊;盡量做到數(shù)與數(shù)對齊,計算符號與計算符號對齊。

  【設計意圖】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表述較長,且二年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里分兩步(乘和加、減混合,除和加、減混合)分別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50“練習十一”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先算出綜合算式的答案,再標記在算式的下面,最后進行比較。

 。3)指名學生匯報各題是怎樣算的,集體核對。2.完成教科書P51“練習十一”第6題。

  師:比較上面的樹形圖與綜合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先從上往下觀察運算順序,再從左往右觀察書寫順序。

  【設計意圖】每個練習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樣能化解難點,同時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培養(yǎng)靈活運用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運算順序和昨天學習的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不懂之處?你知道在什么情況下該用今天學的運算順序?

  板書設計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7頁的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明白“在同級的混合運算中,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的道理。

  2、在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并能正確進行脫式計算的書寫。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課件出示)

  16+9+8=32-10-6=

  25+20-10=48-8+17=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按照什么順序計算?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一)仔細觀察,收集信息。

  課件出示第47頁例1: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同學們做什么呢?(閱覽室閱讀)

 。〞侨祟愡M步的階梯--高爾基,他的這句話是鼓勵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多讀書,讀好書。閱讀不僅可以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

  2、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就是用()減去(),然后再加上()。(學生口答)

  3、該怎樣列算式?

  4、學生獨立列式并進行計算。

 。ǘ┓答伣涣鹘夥ā

  1、交流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綜合算式:

  53-24+38=67(人)

 。2)匯報交流: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每步分別求的是什么?

  2、解釋概念。

 。1)什么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能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嗎?

 。2)給出規(guī)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3、運用規(guī)定,脫式計算。

 。1)課件出示:53-24+38,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脫式計算:

  (2)講解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示范板書:

  教師邊講解邊說明:先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和寫出每一步的計算結果,運用脫式計算。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shù)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等號上下要對齊、長短要一致。

 。3)梳理提問: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4.體會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1)課件出示:15÷3×5,指定學生說說運算順序。你能把這道題寫成脫式計算的格式嗎?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師指出:加與減是一級運算、乘與除是二級運算。

 。3)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4)歸納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混合運算,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三、鞏固練習

 。ㄒ唬┯嬎恪

  23+6-11 2×8÷4 72÷8÷3

 。健酢稹酰健酢稹酰健酢稹

 。健酰健酰健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學生計算每道算式,教師巡視,巡視時關注學生書寫的規(guī)范性。

 。ǘ┬》ü佟

  3×8÷4 34-17+3 18÷3×3=2

 。24÷4=34-20=18÷9

  =6(√)=14(×)=2(×)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定學生說明錯誤的理由。

  2、口答:這些綜合算式應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

  五、知識梳理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1、掌握了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2、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混合運算,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2

  教學內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3

  教學篇目:

  在新課標人教板二年級下冊第122頁的第13.14題,練習二十四的第11至14題。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通過強化學生的知識點,使他們能夠根據(jù)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地選擇解題方法,同時提高學生在實際問題解決中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整個復習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和認真審題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根據(jù)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解題方法。

  難點:

  提升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教學工具、學具及課件準備:

  提供情境圖、自測題卡和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教法包括: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發(fā)現(xiàn)、啟發(fā)談話以及嘗試指導法。

  學法包括:

  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練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復習。

  老師:你們喜歡在公園里玩嗎?公園有很多有趣的景點,你最喜歡哪個?今天我們一起來玩玩吧。@示小朋友玩碰碰車的場景圖片)

  老師:看,他們玩得真快樂。ㄕ故締栴})如果每個人玩一次碰碰車是3元,那么小明一共花了12元。那么小明玩了幾次?

  學生:(進行獨立計算后)4次!

  老師:太好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我們之前學到的知識,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回顧和復習如何正確選擇解題方法和步驟。

  黑板上書寫題目:解決問題

  設計目的是:以兒童喜歡的滑梯游樂場為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復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二、回顧總結,搭建知識網(wǎng)絡。

  1. 自主梳理,實施建構

  昨天,老師安排同學們回家整理和復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F(xiàn)在,同學們將有時間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整理的結果,而小組長需要記錄。

  同時,學生們將相互交流,教師則巡視并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第二步是交流矯正和優(yōu)化再建,小組們匯報他們的整理結果。

  第一個小組的小組長匯報整理結果如下。

  第二個小組的小組長匯報整理結果如下。

  展示各小組的整理結果,全班同學欣賞并進行交流。

  此后,師生共同總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包括:

  要在認真看題的基礎上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并確定運算步驟。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計算結果。檢查并寫出答案。

  同學們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讓我們對本冊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有了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將針對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來進行重點復習。

  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間相互回顧、小組間合作交流的方式,既幫助學生回顧和梳理已學過的知識,也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間合作和交流,讓同伴交流成為了學習的一部分。在整理過程中,學生讓舊知識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第一步是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第二步是分層練習和重點突破。

  1. 總復習第13題:引導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圖畫并說出他們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和問題。接著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問題。

  2. 總復習第14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和交流,確定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以及如何找出答案。接著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問題。

  第三步是拓展延伸和整體深化。

  1. 練習二十四的第11題:根據(jù)圖畫中小朋友們的想法,讓學生明確一個客人需要一份碗和兩根筷子。然后讓學生根據(jù)碗和筷子的數(shù)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結果表明,8個碗可以供8位客人使用,而14根筷子可以供7位客人使用(14÷2=7)。

  所以這些餐具只能給7位客人。

  練習二十四第12題。

  學生應首先根據(jù)畫面上兩位同學的對話獲得信息。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全班分成7名同學一組,應該分幾組?需要知道什么?如何解決?

  學生應該獨立創(chuàng)建算式并在小組中交流。

  練習二十四第13題。

  學生可以通過討論比較三種襪子的每雙價格來確定哪種襪子便宜。然后讓學生進行計算并進行比較。

  (設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孔子說:“學習先要溫故知新,”只有充分掌握之前學習的知識,才能開發(fā)出新的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歸納和運用學習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檢測和完善提高

 。ㄒ唬┳灾鳈z測

  學生應該獨立完成檢測題。

  自測題:

  1.鉛筆是三角錢一支,如果要買三支,用一元錢,需要找回多少錢?

  2.班上有26位男生和22位女生。在體育課上要分為六排,每排有多少人?

  3.到學校需要8分鐘,每天需要走多少分鐘?

  4.一本故事書有98頁,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頁,她還沒看完多少頁?

  5.一個毽子三元,一根跳繩五元。

  (1)小青買了四個毽子和一根跳繩,共花費多少錢?

 。2)你有30元錢,你要怎么花?需要找回多少零錢?

  6.冰激凌每個零售價是七元,批發(fā)價每箱六個,共三十元。按箱購買每個比零售價便宜多少錢?(設計目的: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踐應用的能力。)

  (二)評價和完善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學習了解?哪些方面對自己和小組最為滿意?

  2.教師總結評價。

  每位同學在今天的課堂上表現(xiàn)出色,不僅掌握了大量的知識,還愿意與同學分享所學的內容。老師非常高興!通過大家的發(fā)言,我得知你們收獲很多,希望你們能活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這次課程的設計旨在通過檢測給予學生準確的評價,讓他們正確評價自我和他人,激勵他們在知識、技能、情感和態(tài)度方面不斷完善自己。

  下面是本次課堂的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復習

  13.12 ÷ 3 = 4(次)

  答案:小明共玩了4次。

  14.8 × 3.6 = 30(角)

  30角 = 3元

  答案:一共需要花費3元。

  教學反思:

  學生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和方法,但是對于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有些學生不知道如何著手解決。例如在126頁的第11題中,學生不知道該把答案分給幾個人。因此,我們需要在課外時間對這些實際問題進行補充,以加強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4

  教學內容:P37-38及做一做、練習九。

  教學目標:

  1、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和鈍角,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ǔ鍪局黝}圖)

  1、師:小朋友,這是我們寧波的甬江大橋,看,橋面上無數(shù)根拉索與橋面形成了許許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嗎?

  2、學生交流匯報,并讓學生用手指一指找出來的角。

  提問:有關角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研究角。

  二、教學新授

  1、(出示剛才學生從主題圖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這些角分分類嗎?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各組討論情況(學生一般會有兩種分類結果1、根據(jù)是不是直角分2、根據(jù)角的大小分為三類: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

  3、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

  師:根據(jù)角的大小,我們可以把角的分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ò褎偛耪页龅慕欠秩愶@示)

  4、練習:書P39(1)

  直角、銳角、鈍角生活中處處都有,請你找一找,說一說。

  除了書上的,你還能舉個例子嗎?

  5、師:剛才我找了直角、鈍角和銳角,現(xiàn)在請你自己動手來創(chuàng)造直角、鈍角和銳角。

 。埰⑿“、活動角等材料)

  6、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創(chuàng)造的直角、鈍角和銳角。

  7、練習:書P39(2)連線

  1)全體獨立完成

  2)校對

  8、畫角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銳角、鈍角,那么怎么來畫銳角和鈍角呢?你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試一試。

  9、讓學生自由嘗試

  10、匯報,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畫得是什么角?

  2)說說你是怎樣畫鈍角和銳角的?

  三、課堂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揭題:銳角和鈍角)

  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后記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形成從數(shù)學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意識,初步學會解決簡單的乘法問題,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2、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具準備

  1、課件一套

  學情分析

  相同加數(shù)的加法,學生已有感性認識,相同加數(shù)加法,用乘法表示是學生難以理解的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小朋友們,大家好﹗去過宜昌的小朋友請舉手,能告訴我你最喜歡在宜昌哪里玩,噢,那真是一個好玩的地方,下一次我去玩請你們給我當導游好嗎?那我先謝謝大家。今天我想帶大家去數(shù)學王國一個好地方玩好嗎?好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兒童樂園,希望大家能學得輕松快樂!. (板書課題:兒童樂園)

  二、設置疑點,探索新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圖片:《兒童樂園》插圖1.

  2師:圖中的小朋友們玩得真高興.在玩什么呢?生答

  師:你能根據(jù)這幅畫面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小組內交流并列式計算)

  3、學生匯報:要求每組提出最感興趣的問題.

  4、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有代表性的(板書:有多少人坐飛機?小火車上有多少人?劃船的有多少人?坐椅子上休息的有多少人?)

  (二)、合作探究,領會新知.

  師:指名同學列式解決剛才的問題.

  生:2+2+2+2=8(人)

  師:同學們請看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呀?(加數(shù)相同)相同的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板書(4個2)像這樣的加法算式我們還可以用乘法計算,今天我們一起研究與加法有聯(lián)系的乘法的知識針對2+2+2+2+2=8進行進行教學。師介紹如何列出乘法算式,讀法與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板書:

  (三)熟練算法,進行應用.

  師:黑板上的另外幾道題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嗎?請在草稿紙上試一試。

  生: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生:4+4+4+4+4+4=24(人)4×6或6×4=24(人)

  師:女生回答的非常棒,列了兩種算式,那誰知道算式中“6”是從哪來的?

  生:“6”表示有6個4相加.

  三、鞏固練習.

 、,擺一擺小棒:要求:擺出能用乘法算式計算的圖形,并列出算式

 、、填一填.㈠式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9+9+9+9+9+9=表示_____個____相加,列乘法算式是____×____或____×____.

  2、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7+7+7=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3+3+3=______×______ _或_____×_____.

  1+1+1+1+1=______×或_____×_____.

  8+8+8+8+8+8=______×______

  5+5+5+5+5+5+5=______×______或__ ___×_____.

  9+9=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㈢、讀一讀.

  2×3     4×6      7×3      8×2         3×5        4×4         8×1          2×9

  ㈣、看圖列算式.

  1.☆☆☆  ☆☆☆  ☆☆☆  ☆☆☆  ☆☆☆  ☆☆☆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  ▽▽▽▽▽▽ ▽▽▽▽▽▽▽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 ◇◇◇◇◇◇◇◇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4.畫一畫:根據(jù)乘法算式畫圖,有困難的請用小棒擺一擺2×3   4×2

  四、深化練習

  一、師:剛才學習中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學習的問題都可以用加法計算出結果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學習乘法,學習乘法有什么好處呢?

  1、課件出示每組兩人,有三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___在用乘法列算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課件出示每組兩人,有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____________在用乘法列算式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課件出示每組兩人,有100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__________在用乘法列算式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

  教具準備:

  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jié)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jié)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ㄒ纼蓚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三、練習:

  練習二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買洗衣機》教案

  教學目標:

  1.發(fā)展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家庭理財調查,你們都調查好了嗎?

  (前一天發(fā)給學生如下的調查表。)

 。ㄔu析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做這個調查要干什么”引起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極大關注,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生:調查好了。

  師:誰把自己調查的情況說給大家聽聽。

  生1:xx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費是10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4000元的電腦。

  生2:xx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費是12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xx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費是9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調。

  師:這幾個同學們做的調查非常好!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一下你的調查,好嗎?

 。ㄐ〗M交流。)

  師:有一個叫小剛的同學也回家做了一個調查,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ǘ﹦(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ㄆ聊伙@示:小剛的媽媽說:“我的收入是632元!毙偟陌职终f:“我的收入是786元!毙偟膵寢屨f:“我們家每月的生活費是980元!保

  師:看到這里,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1:小剛的爸爸比媽媽多收入多少錢?

  生2:他們共收入多少錢?

  生3:小剛家每月還剩多少錢?

  師:你能估算出小剛家每月大約節(jié)余多少錢嗎?小組討論后,自己解答。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對,786元接近800元,應該是600+800-1000=400(元)。

  師:哪位同學的結果更接近精確結果?

  生:第2位同學。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估算出來了,那么你們能實際算出小剛家每月可以節(jié)余多少元嗎?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說答案,全班訂正。師板書: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師:小剛家也有一個計劃。你們想知道嗎?

  (看屏幕:小剛的媽媽說:“我想用節(jié)余的錢買一臺價格是960元的洗衣機,幫媽媽算一算,需要攢幾個月?”小剛做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剛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ㄔu析課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對幫助小剛解決問題個個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中。)

  師: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機的價錢減去一個月的節(jié)余,還缺522元,再減去一個月的`節(jié)余,還缺84元,因此需要攢3個月。

 。惺剑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要買一臺洗衣機是960元,還少84元,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3:我們組的想法和第二個同學說得差不多,先求出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生4: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求出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買洗衣機還不夠,再加一個月的節(jié)余是1314元,這就足夠了,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攢3個月。)

  師:通過討論,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決了問題,看看小剛說什么?

 。ㄆ聊伙@示:小剛高興地說:“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問題,你們的好方法我已經(jīng)學會了。再見。”)

 。ㄔu析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初衷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參與,課堂氣氛熱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

 。ㄈ├斫鈶

  師:老師也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感到高興,現(xiàn)在你就是你們家的小管家,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購買計劃中的商品,用每月節(jié)余的錢,需要攢幾個月。數(shù)據(jù)多的同學可用計算器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組成員或老師幫忙。

 。ㄔu析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如果單純地出一道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但讓他們計算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了。另外,可以讓學生使用計算器,他們感到很高興,繼續(xù)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四)回顧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用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答了問題,同時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并掌握了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同學們的課上得非常好。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7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

  復習課不好上,提起做練習,同學就苦悶的不得了。有沒有方法讓同學在復習課中也感受到快樂呢?心中有了這個想法,我就將課定位為“快樂除法!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系列活動,讓同學自主參與除法練習,體驗除法計算的意義和價值;

  2.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同學的計算能力和區(qū)分能力;

  3.通過整理《除法表》培養(yǎng)同學的歸納整理與應用能力。

  定下了教學目標,我進行了第一次公開課教案,過程為:

  1.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讓同學了解學好除法的'意義;

  2.除法接龍:讓同學進行除法計算能力的初步檢測,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學發(fā)生向上的動力;

  3.合作計算:4人小組合作完成81道表內除法算式題。

  4.合作整理:4人小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應用提高:結合同學的學習,為同學提供應用的時空。

  自我感覺預設得很完美。當我做好教學準備興沖沖的走進教室,卻是灰溜溜的走出來。一堂課足足花了51分鐘,同學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他們忙亂而不得法,個個喜笑顏開,何來快樂可言?“問題究竟出在哪?”冷靜的考慮一下,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設計脫離了同學的實際水平,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內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簡直是為求同學的活動而活動,假!

  有了一次失敗的教訓,我在選擇教法和學法時,更多地考慮同學學習中的體驗,更多地引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對于小朋友來說很多很多,我就讓他們感受到多,問同學又什么好方法來把這么多的算式進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動權交給同學,相信他們能想到好方法來達到最優(yōu)的效果。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8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的例6.本課是對有余數(shù)除法的提升。本課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利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解決找規(guī)律的問題,注重讓學生親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在教學中,借助圖片,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允許學生自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重點理解根據(jù)余數(shù)來判定結果。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屬于具體形象思維,想完成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需要借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與按規(guī)律排列有關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經(jīng)歷應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

  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經(jīng)驗。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shù)在解決與按規(guī)律排列有關的問題中的作用于含義并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1.標題: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找規(guī)律的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找規(guī)律的問題。

 。ㄒ唬┲R鋪墊---------------------------------------------------------------

  2.師:上課前,我們一起放松一下(呈現(xiàn)兩只老虎的歌詞),請學生們利用最短的時間把歌詞記下來,之后跟著音樂一起來唱。

  生:齊唱兩只老虎

  師:同學們好棒。!在這么短的時間竟然能把這么長的歌詞記下來,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生:通過觀察歌詞的每一段都是相同的,只需要記下第一段就可以了。

  師:看,這里還有兩幅圖畫,“請你仔細觀察,照這樣擺下去,橫線上應該是什么圖案?”

  先看第一幅圖。

  生:這幅圖是一組一組重復出現(xiàn)的,每一組有兩個圖案,一個太陽,一顆星星,根據(jù)這樣的規(guī)律,下一個圖案應該是太陽。

  再看第二幅圖。

  生:這副圖也是一組一組重復出現(xiàn)的,每一組有三個圖案,一個笑臉,連續(xù)兩個哭臉。根據(jù)這樣的規(guī)律,笑臉后面緊跟著的.圖案應該是哭臉。

  師:聰明的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只有先找出規(guī)律,才能判斷出下面的圖案。

 。ǘ┬轮骄---------------------------------------------------------------

  3.師:我們再來試一試。出示(PPT)“按照下面的規(guī)律擺小旗。這樣擺下去,第16面小旗應該是什么顏色?”

  生:首先我們要找出排列規(guī)律。這些小旗也是一組一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每一組有三面小旗,一面黃色的小旗,兩面紅色的小旗。問題是讓我們求出第16面小旗的顏色。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找到規(guī)律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之后小組活動,交流傾聽。

  生:展示自己的解決方案,用符號代替小旗接著往下擺

  師:點評學生的方案,并用PPT展示繼續(xù)擺小旗。

  圖中最后一面是第13面小旗,后面依次是第14面,第15面和第16面。第13面小旗是黃色的小旗,根據(jù)規(guī)律第14面和第15面小旗應該是紅色的小旗。這樣第13面、14面、15面小旗就組成了一組。接下來第16面小旗是新的一組的開始,所以是黃色的小旗。

  4.師:換個角度來理解這道題,如果我們它理解成應用題,每一組都有3面小旗,現(xiàn)在有16面小旗,16面小旗里面有幾組完整的小旗,還剩幾面呢?

  生: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解決,16÷3。用除法豎式來求商。16÷3商5,3×5=15,16-15=1.所以16面小旗里有完整的5組小旗,還剩1面小旗。

  師:對應著算式和小旗圖,16.3.5.1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生:16(共有16面小旗),3(每組有3面小旗),5(可以擺成這樣的5組),1(還剩下1面這樣的小旗)

  師:剩下的1面小旗和問題中的第16面小旗的顏色有什么關系?

  生:剩下的1面小旗就是第16面小旗,如果繼續(xù)往下擺,第16面小旗就是新的一組中的第一面,根據(jù)規(guī)律,每組中的第一面小旗都是黃色的小旗,所以第16面小旗是黃色的。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小旗的顏色跟有幾組完整小旗沒有關系,跟還剩幾面有關。也就是說,跟除法的商沒有關系,跟余數(shù)有關。那么觀察圖和余數(shù),看看他們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余數(shù)是幾,答案就是這一組中的第幾個。

  師:總結(余數(shù)是幾,答案就是這一組中的第幾個)

  5.師:現(xiàn)在我們試著想一想:“按照下面的規(guī)律擺小旗。這樣擺下去,第27面小旗應該是什么顏色?”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試著解一下

  生:27÷3.用除法豎式求商。27÷3商9,3×9=27,27-27=0。27÷3=9組,沒有余數(shù)。沒有余數(shù),就是正好分完。

  師:正好分完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生:小組交流,然后分享自己的方法

  師:PPT展示,第27面小旗就是最后一組的最后一面旗子,根據(jù)規(guī)律,每組的最后一面小旗是紅色,所以第27面小旗是紅色。

  6.師:不信的話我們接著擺一擺,驗證一下吧。出示PPT

  通過驗證,我們發(fā)現(xiàn)第27面小旗確實是紅色的。

  師:做這題的時候有的同學很快就能解答出來,有的同學則相對慢一點,是因為你們選擇的解答方法不一樣,做的快的選擇了列算式的方法,慢一點的選擇了畫一畫擺一擺的方法。

  通過比較,當所求數(shù)量較大時,用畫一畫的方法會比較麻煩,列算式則相對簡單一點。

 。ㄈ╈柟---------------------------------------------------------------

  7.利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試著做一做這些題吧。“按照下面的規(guī)律穿一串珠子,第24個珠子應該是什么顏色?”

  要想解決這道題,我們得先看看這里有什么規(guī)律,這些珠子也是一組一組不斷重復出現(xiàn),每一組有5個珠子,分別是兩個藍色的珠子和三個紅色的珠子。想知道第24個珠子是什么顏色的,用除法24÷5.用除法豎式來求商。

  24÷5商4,5×4=20,24-20=4.所以有4組完整的珠子,還剩4個珠子。最后一個珠子的顏色跟商沒有關系,我們要看余數(shù),余數(shù)是4,根據(jù)規(guī)律,每組第4個珠子是紅色,因此第24個珠子應該是紅色。

 。ㄋ模┛偨Y---------------------------------------------------------------

  8.你學會了嗎?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

  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找規(guī)律的問題,首先要找規(guī)律,確定每組的數(shù)量,用除法解決,根據(jù)余數(shù)判斷結果。

  余數(shù)是幾,答案就是這一組中的第幾個;沒有余數(shù),說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組的最后一個。

  (五)作業(yè)布置--------------------------------------------------------

  元旦掛彩燈,用6種顏色的燈泡按紅、黃、藍、綠、紫的次數(shù)裝配,一共裝了36個燈泡,藍色的燈泡用幾個?紅色的燈泡呢?

 。┮魳沸蕾p--------------------------------------------------------

  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的有規(guī)律的現(xiàn)象。

  春夏秋冬-----年

  月圓、月缺-----月

  日出、日落----日

  規(guī)律現(xiàn)象也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衣服、生活、雨傘、項鏈、紅綠燈

  板書設計:

  有余數(shù)的除法----找規(guī)律

  規(guī)律:黃紅紅

  16÷3=5(組)1(面)

  27÷3=9(組)正好分完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9

  一、本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俳Y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谑箤W生初步學會畫角,在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會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情感目標:

  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數(shù)學交流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二、本單元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探索、觀察,學會比較角的大小。

  三、本單元評價要點

  1、能正確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角

  2、能正確畫出一個角

  3、能辯認不同方向的直角

  四、各小節(jié)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shù):2節(jié)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計劃

  課時

  授課

  日期

  角的初步認識

  1、經(jīng)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角、認識角的過程。

  2、認識常見的各種角,學會畫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直角的.初步認識

  1、初步認識直角。

  2、會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滲透“數(shù)學從生活中來,數(shù)學服務于生活”的觀點。

  1單元測試及分析

  檢測本單元的學生學習情況,及時進行查漏補缺

  1合計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03-02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12-27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二年級09-29

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2-07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的教案03-06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1-11

小學二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02-02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教案02-01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