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1-05 16:41:11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集合15篇)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56頁-57頁。

  【教學目標】

  1、認識垂線和平行線

  2、使學生掌握“相互平行”與“相互垂直”的含義。

  3、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線定義中“在同一個平面內的”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整理明標

  1、復習導入:

  師:我們在第三單元學習了線段、直線和射線,現(xiàn)在請你在你的本子上畫出一條直線,再回憶一下直線有哪些特征?

  預設:(1)直的(2)向兩邊無線延伸(3)無法測量(2)沒有端點

  師:在你剛才所畫的'直線旁邊隨意再畫一條直線,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預設:

  預設:通過回憶直線的特征,構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引入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平行與垂直。

  2、整理明標

 。1)認識平行

 。2)認識垂直

  二、明確路徑,合作探究

  問題一: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進而發(fā)現(xiàn)什么是平行。

  問題二:通過學生觀察,教師講授,得出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的概念。

  三、展示反饋,對抗質疑

  問題一:認識平行

 。1)提出問題:觀察一下每組中的兩條直線,它們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你能按位置將他們分分類嗎?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2)操作: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標準將它們分類。

  (3)匯報:

 。1) 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4)出示定義:我們將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下了一個定義: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5)提出問題:你從剛才讀的這句話里找到那些重要的信息?

  (6)匯報:①同一個平面內②不相交

 。7)對抗:為什么要強調一定要在同意平面內?不在同一平面內行不行?

 。8)演示:出示畫著兩條平行的直線的白紙,然后將紙沿著兩條直線中間剪開,成兩個平面展示。

 。9)提出問題:如何表示兩條直線互相平行?(a∥b);生活中有平行線嗎?

  (10)小結: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平行線的存在,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問題二:認識垂直

  (1)操作:跟著老師一起來量一量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2)匯報:成90度和不成90度

  (3)出示定義:我們將兩條直線相交成90度的情況下了一個定義: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4)對抗:你從剛才所讀的這句話中得到哪些重要的信息?

 。5)匯報:①相交②成直角

 。6)提出問題:我們如何表示他們呢?(a⊥b);生活中有垂直的例子嗎?

 。7)小結: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的例子,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垂直。

  四、檢測總結,拓展延伸

  1、練習

 。1)教材第57頁做一做:獨立完成

  2、全課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3、課后拓展:

 。1)判斷

  ①、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②、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過直線外一點能畫無數(shù)條直線的平行線.

  (2)下面的圖形有平行和垂直的情況嗎?

  出示“雙杠”圖讓學生找出平行與垂直。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使用列表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了解使用假設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在嘗試和列表中經(jīng)歷探究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我國古代數(shù)學的光輝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學數(shù)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

  對于雞兔同籠問題,只有個別的學生在校外曾接觸到會用方程法列式計算。大多數(shù)孩子不知道怎么解決,更不要說多種方法解決了。由于方程是學生五年級新接觸的內容,所以大多孩子還不習慣用方程解決問題。學生不會主動想到列表;趯W生的情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掌握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假設的方法有進一步的認識,準備在第二節(jié)課體會方程法的優(yōu)越性。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嘗試、分析中掌握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用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今天老師帶了一件小禮物,猜猜多少錢?猜對了就送給你?

  教師:這樣漫無邊際的猜測什么時候能猜到?你們不想問我點什么嗎?

  生:在什么范圍?老師告訴范圍

  教師:剛才同學們每一次猜測實際都是一種假設,假設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以假設為基礎的,假設有對有錯,那錯誤的假設有沒有價值呢?每一次假設都會幫我們排除一種錯誤,使我們離成功越來越近,只要不斷嘗試下去就會成功。今天我們就利用假設的方法共同研究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示課件。學生一起讀出課題。板書:雞兔同籠

  2、師:你們聽說過雞兔同籠問題?你知道它出自哪嗎?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孫子算經(jīng)》中就記載著雞兔同籠的問題,孫子算經(jīng)共分三卷,(出示課件),你們知道雞兔同籠問題記錄在哪卷了嗎?

  3、(課件出原題)讀題

  師:那就讓我們看看孫子算經(jīng)中是如何記錄這一趣題的。(出示課件)

  學生讀體,并理解雉的意思,請一位同學譯成現(xiàn)代文。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孫子算經(jīng)》的歷史,增強數(shù)學課堂的文化氣息,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shù)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起學生研究數(shù)學問題的熱情。

  師:哎呀,想想就頭疼,那么多頭擠在一起好亂啊,怎么解決呢?

  記得我們數(shù)學上一種方法,就是當問題復雜不便于研究時,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問題研究,待找到規(guī)律后再利用規(guī)律解決復雜問題,你們記起來了嗎?這是什么思想啊/這是化繁為簡的思想

  活動2【講授】展示情境,嘗試探究

 。ㄒ唬┏鍪厩榫,獲取信息

  1、教師:那老師就把數(shù)換小點,看看這類問題有什么規(guī)律。

  課件出示:雞兔同籠,從上面數(shù),有8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只?

  【設計意圖】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學生也容易接受,將數(shù)目較大的數(shù)換成比較小的數(shù),滲透化繁為簡的數(shù)學思想。

  2、我們一起來看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里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信息?

  學生匯報,教師選取有用的信息,進行板書。還隱含了什么信息呢?課件出示雞腿和兔腿

 、匐u和兔共8只。 ②雞和兔共有26條腿。 ③雞有2條腿。 ④兔有4條腿。

 。ǘ┎孪腧炞C,教授列表法。

  1、師:我們先來猜猜,籠子中可能會有幾只雞和幾只兔?

  師:在猜測時,我們要抓住哪些條件?

  師:怎樣才能確定同學們猜想對不還是錯?那現(xiàn)在就把你們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檢驗的.習慣

  2、學生匯報:

  1)、(假如有采用逐一列表法的)請一個采用逐一列表法解決的同學匯報,匯報講出理由(你是如何確定第一組數(shù)據(jù)的,驗證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怎樣進行調整的也就是調整的方法),并且說一說調整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因為雞和兔的只數(shù)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減少一只雞,腿的總只數(shù)就增加2。)

  還有哪些同學與他的方法相同或類似?補充說明理由和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貼出表格)

  你們認為這種方法有什么特點?請這些同學為他們的方法命名。(板書:逐一列表法)

  2)、哪個同學與他們的列表方法不同?(匯報,說出是如何確定第一組數(shù)據(jù)的,驗證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你的調整策略,在調整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當計算驗證腿數(shù)多時說明什么?應該怎樣調整?相反呢?)

  還有那些同學與他的方法相同或類似(你是怎樣想到這種方法的),補充調整方法和策略以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貼出表格)

  種不同的列表(1)逐一列表(2)跳躍式列表(3)取中列表法

  4、師:像這樣把所有的情況在表格中一一列舉出來,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列表法。(板書:列表法)

 。ㄈ┙淌诩僭O法

  1、假設全是雞

  師:我們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師:那籠子里是不是全是雞呢?

  生:不會

  出示課件

  師:可笑的是兔子非常淘氣,它覺得雞兩條腿走路很可笑,于是就抬起了兩條腿,也學雞兩條腿走路了,此時從下面看腿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生:腿會減少

  師:為什么腿會少呢?

  生:因為是把里面的兔當成雞來計算了,也就是把一只4條腿的兔當成一只2條腿的雞來算,每只兔會少2條退。

  師;如果比原來總共少了8條退,你能知道有幾只兔子了嗎?

  生:4只

  師:好,現(xiàn)在我們把剛才假設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

 。ㄕn件出示:把一只兔當成一只雞算,就少了兩條腿。)

  師:假設籠子里全部是雞,這時籠子里一共有幾只腳呢?

  課件出示:8×2=16(條)。

  師:但實際是幾條腳呢?(16條)與實際相比,腳的只數(sh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課件出示:比實際少26-16=10(條)

  師:為什么會少10條腳?少了的10只腳是誰的?

  課件出示:因為把兔當了雞在算。一只兔當成一只雞算少兩條腿,把兔當成了雞算就會少算10條腿,所以會少10條腳,這些腳是兔子的。

  師:兔子的只數(shù)應該怎么算?

  課件出示:兔有10÷2=5(只)

  師:那雞有幾只?

  課件出示:雞有8-5=3(只)

  【設計意圖】簡單地提問,能引導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解題。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展,不僅能減低題目的難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能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板演假設全是雞的書寫過程

  師:誰能根據(jù)我們剛才所討論得出的信息,利用算式把這解題過程寫出來?請同學們試試看?梢詢扇艘唤M討論完成。

  3、學生匯報,教師板演。

  假設籠子里全部是雞

  總腿數(shù):8×2=16(條)腳

  比實際腿數(shù)少:26-16=10(條)腳

  一只兔比一只雞多:4-2=2(條)腳

  兔的只數(shù):10÷2=5(只)

  雞的只數(shù):8-5=3(只)

  答:籠子里兔有5只,雞有3只。

  4、師:我們到底算的對不對呢?怎么辦呢?(回顧與反思的過程)

 。ㄕn件出示:3×2+5×4=26(條)腳,5+3=8(只)。

  師:我們再一起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5、師:剛才我們假設籠子里全部是雞的解題方法,我們叫做假設法。(板書:假設法)

  【設計意圖】通過把解題思路的整理和歸納,向學生滲透什么是假設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運用假設法解決問題。

  6、師:現(xiàn)在假設籠子里全部都是兔,你們會解決嗎?

 。▽W生獨立解題。指名板演。)

  7、板書:

  假設籠子里全部是兔總腿數(shù):8×4=32(條)腳

  比實際腿數(shù)多32-26=6(條)腳

  一只兔比一只雞多4-2=2(條)腳

  雞的只數(shù)6÷2=3(只)

  兔的只數(shù)8-3=5(只)

  答:籠子兔有5只,雞有3只。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利用假設法解題,這樣不但可以加深與鞏固對假設法的理解,而且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明白同一道題用同一種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8、小結: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用到了哪些方法?

  對比列表發(fā)法和假設法,你們覺得更喜歡哪種方法呢?(得出假設法更具一般性,列表發(fā)有局限性)

  活動3【活動】鞏固新知,解決問題

  1、師:現(xiàn)在你有信心解決《孫子算經(jīng)》里的問題嗎?用你喜歡的一種方法來解題?(課件出示題目)

  2、自己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脽粽故緦W生解題過程。

  3、課件出示“做一做”的第1題。

  師:我們的雞兔同籠問題不僅在《孫子算經(jīng)》中出現(xiàn),也曾遠渡重洋,傳播到了日本,逐漸演變成了現(xiàn)在流傳甚廣的龜鶴問題出示課件,它和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展示學生作業(yè),并讓生說說思路。

  2、課件出示“做一做”的第2題。

  師:生活中隨處可見雞兔同籠問題,看看這道題又和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聯(lián)系呢?他們不同之處在哪?

  新星小學“環(huán)保衛(wèi)士”小分隊12人參加植樹活動。男同學每人栽了3棵樹,女同學每人栽了2棵樹,一共栽了32棵樹。男、女同學各有幾人?

  分析,解答,一個同學到黑板上來寫。集體講評

  【設計意圖】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也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四、拓展延伸

  我們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雞兔同籠問題,你們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解決的嗎?

  出示課件,學生自己讀一讀,看了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古人的聰明,感受解題方法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現(xiàn)在的解題方法與古人創(chuàng)造的“抬腿法”相比較,引導學生對祖先贊美,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數(shù)學熱情。

  活動4【作業(yè)】布置作業(yè)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問題,你能嘗試著編一道嗎?

  活動5【作業(yè)】總結收獲

  師:這節(jié)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既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shù)學趣題,又解決了咱們身邊的一些數(shù)學問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師:你知道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嗎?

  生:方程的方法。

  教師:對,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研究其他方法。今天數(shù)學作業(yè)是自己編一道生活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出示課件)其實數(shù)學無處不在,只要同學們善于思考,大膽猜想,那么數(shù)學將會變得很美麗,你也會因思考而變得更有智慧。(出示課件)

  五、板書設計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2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shù)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xiàn)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

  2、展示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yōu)榱朔奖阍谟嬎愎ぞ叻矫娴奶剿骱团。使學生經(jīng)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通過認識算盤,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努力,激發(fā)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存儲運算鍵。

  教學準備:

  算盤、多媒體課件、算籌、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數(shù)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新授

  (一)、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ǘ⒆灾魈骄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fā)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shù):

  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chǎn)生了計數(shù)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shù)?(板書:遠古計數(shù))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shù)。

  2、算籌:

  (1)遠古的用實物記數(shù)、刻道記數(shù)、結繩記數(shù)的方法只能計數(shù),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shù)級是什么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shù)。這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計數(shù)方法——算籌。(出示課件)

 。ò鍟核慊I)

  介紹算籌: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表示數(shù)和計算。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shù)的。與遠古計數(shù)方法相比它的優(yōu)點就是有數(shù)位,哪一位表示幾就用小棍來表示。一個豎棍就是1,二個就是2,五個就用一個橫棍來表示……空格表示零。

  課件出示:算籌表示多位數(shù)。

 。2)你知道這些用算籌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多少嗎?

  課件出示題目。

  3、算盤:

  (1)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jīng)在我國廣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盤實物。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一檔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為我國古代是15進制。現(xiàn)在是滿十進一。所以算盤后來游船到日本、朝鮮等國。進行了改進。

  (2)出示新式算盤。上面是1顆珠子。一檔表示多少?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shù)目較大和數(shù)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3)課件出示由老式算盤衍生出的形態(tài)各異的算盤。

  4、計算器:

  現(xiàn)在,算盤因為笨重、不方便攜帶,逐漸被更輕便的計算工具所取代。

  我們現(xiàn)在最常用的計算工具是哪一個?

  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同學們可以互相看一看,你們的計算器各部相同?因為根據(jù)各種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電子計算機:

 。1).隨著時間的發(fā)展,科技又向前推進,人們又發(fā)明了什么?

  出示課件: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

  師: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就等著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xiàn)。

 。2)現(xiàn)在人們人手一部的手機,也具備了微電腦的功能。

  6.簡單認識計算器比較重要的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ㄈ⒂嬎闫鞯膽

  1、學生自學教材26頁的例題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并說說你找到了什么規(guī)律?

  (四)、鞏固練習

  1、早在14世紀,中國就發(fā)明了()。

  2、老式算盤上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盤上方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每顆珠子表示()。

  4、我見過的計算機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頁的做一做

  三、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計算工具,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的知識?

  作業(yè)設計:練習冊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shù):用實物記數(shù)、刻道記數(shù)、結繩記數(shù)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5.計算機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生通過測量、撕拼的方法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180°。

  過程與方法:學生經(jīng)歷合理猜想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度數(shù)和等于180°的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及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探索數(shù)學的愿望和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探究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教學難點:

  在猜想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理解內角、內角和概念

 。薄⒅i語引入:形狀似座山,穩(wěn)定性能堅,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打一幾何圖形猜一猜是什么?

  Q:結合謎面的信息來說一說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介紹內角:這三個角都在三角形的里面,又叫內角。

  Q:三角形有幾個內角?

  3、介紹內角和:把三個內角的度數(shù)加起來求和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內角和。

  活動2【活動】觀察圖形

  1、觀察圖形的變與不變

 。穑穑粢来纬鍪

  Q:這是銳角三角形,什么是它的內角和?

  出示直角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指?

  出示鈍角三角形,內角和是指?

  質疑:哪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大?

  預設1:鈍角三角形內角和大。(說想法)

  預設2:一樣大。(說想法)

  預設3:180度。

  小結:三個三角形的'樣子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三個內角也不一樣,但內角和是一樣的。

 。ǘ┗顒佣翰孪雰冉呛筒蛔兊亩葦(shù)

  Q:這個一樣的度數(shù)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1:聽說過,學過。

  預設2:直角三角尺上三個角的度數(shù)和是180度。

  預設3:等邊三角形。

  這兩個都是我們知道度數(shù)的特殊的三角形,請你根據(jù)這個特殊的三角形來大膽的猜猜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那任意的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度數(shù)是不是180°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

  活動3【活動】測量驗證

  (一)思考量的方法和原因

  過渡:你想怎么研究?(用量角器去量)

  Q:誰來介紹介紹量的方法?

  預設:要想研究內角和,只要把三個內角度數(shù)量出來再加起來看看是不是180度就可以了。

 。ǘ﹦邮譁y量

  PPT:操作建議:

  1、請你找到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用彩筆標序號1、2、3。

  2、用量角器仔細測量后,記錄角的度數(shù)。

  3、列式計算出三角形內角和度數(shù)。

  動手測量

  (三)匯報交流:

  學生1展示測量的過程。

  Q:還有誰測量的這個銳角三角形,說一說?

  追問:為什么同一個三角形內角和度數(shù)卻不一樣?

  Q:你在測量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Q: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雖然都不太一樣,但是都很接近?

  小結:測量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三個角的度數(shù),加起來就可以求出內角和,但是測量有誤差。

  活動4【活動】拼角驗證

 。ㄒ唬┧伎计渌炞C方法

  Q: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預設1:學生沒有反應。

  師引導:說到180度,你想到什么角?(平角)

  預設2:撕拼法

  Q:怎么把三個內角拼在一起?

  (生不撕,教師幫助突破,撕下三個內角。)

  Q:你能在投影上拼一拼嗎?

  預設3:折疊法

  你的方法也很好,你們聽懂了嗎?一會兒可以試試。

  預設4:描畫法

  Q:怎么描?你能演示一下嗎?

  其他同學觀察他在做什么?

  引語:剛才說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

 。ǘ﹦邮制匆黄

  操作要求:

  1、請你用彩筆在紙上隨意畫一個三角形,并剪下來。

  2、用彩筆標出三個內角。

  3、嘗試操作。

  動手操作

 。ㄈ﹨R報交流

  Q:你是怎么研究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ㄋ模┬〗Y

  剛才每人的三角形是自己任意畫出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無論是撕拼、折疊、還是描畫的方法,都是在把這三個內角拼在了一起,轉化成一個平角,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活動5【活動】幾何畫板驗證

  引:但我們時間有限,研究的三角形個數(shù)有限,是不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呢?我們可以借助幾何畫板來看一看。

  師:介紹:計算機能夠幫助我們比較精確地測量出三個角的度數(shù),并計算它們的和。

  觀察:老師拉動一個頂點,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小結:也就是,無論我們怎么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雖然它的內角在變化,但三個內角和的卻是不變的,都是180度。

  活動6【練習】基礎練習

  1、三角形中∠1=55°,∠2=45°,∠3=?

  2、直角三角形:我有一個銳角是40°,求另一個角?

  3、說一說:在一個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能有兩個鈍角嗎?為什么?

  4、拼三角形

  師:兩個180°不是360°嗎?

  小結:看來,組合以后的圖形還要分清楚哪些是內角。

  活動7【練習】拓展練習

 。ㄒ唬┩卣咕毩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那四邊形有沒有內角和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課件演示。

  說說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內容

  角的分類,教科書第42~45頁的例2、例3,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中的第4、5、6題。

  教材分析

  “角的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內容,本課的重點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數(shù)和銳角、鈍角的度數(shù)范圍,能識別這些角;通對角的分類,能準確地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銳角、鈍角?紤]到分類這一現(xiàn)象生活中到處可見,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和經(jīng)驗基礎上,讓數(shù)學帶上生活味,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滲透分類的思想;同時通過問題模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充分展示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與語言達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之前已經(jīng)接觸過角的概念,在掌握銳角、直角和鈍角的基礎上來學習兩種特殊的角,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上會比較輕松。在根據(jù)平角和周角的特點來解決只知一個角的度數(shù)求另外幾個角的度數(shù)的問題,可能會比較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2.學會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和步驟。

  3.會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4.初步學會用一副三角板畫特殊角。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經(jīng)歷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的概念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經(jīng)驗,體會角的特征,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周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會畫指定角的度數(shù)。

  教法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揭示規(guī)律,建立概念,通過嘗試操作,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

  學法

  學生在活動中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動腦思考、合作交流,獲得知識和鍛煉能力。

  教學準備

  教具:教師準備課件、量角器、三角板、每人一張打印好的題卡。

  學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課題

  1.出示大小不同的角,課件出示。

  激趣設問: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怎樣度量的角的度數(shù),但是這些角度數(shù)不一,你們能把這些角分分類嗎?

  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先試著把這些角進行分類。

  教師巡視,看看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2.在分類過程中你有什么疑難問題嗎?

  我們今天繼續(xù)來學習有關角的知識:角的分類。(板書課題:角的分類)。

  二、探究新知

  (一)學習角的分類

  里是各種角,請大家仔細觀察。那現(xiàn)在就請你們用量角器測量出各個角的度數(shù)。(完成后同桌交流)

  現(xiàn)在我們來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分類,請分別找出:

  等于90度的角有________

  等于180度的角有________

  小于90度的角有________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有________

  1.講解90度角叫做直角,直角要用直角號表示。讓學生說說我們教室里面有哪些角是直角。

  2.接著講解180度的角叫平角,用課件演示一個直角等于兩個直角,誰來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平角?

  3.你們知道比90度小的角叫什么角嗎?比90度大的但比180度小的角?

  4.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是銳角、鈍角、直角和平角。那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請大家6拿出活動角,聽老師的要求,組成各種不同的角。

  5認識周角。利用活動角,還能組成哪些特殊的角呢?課件出示角的變化圖。

  (1)這條邊剛好轉了一周,我們就把它叫做周角。

  (2)那么周角有幾度呢?1周角=360度=2平角=4直角,課件演示。

  6.我們今天一共認識了幾個角?你們能把這些角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嗎?馬上動手。

  (1)剛才我們把角分成了哪幾類?

  (2)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應怎樣排列?

  用“>”“<”表示這些角之間的關系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3)它們分別有什么特征?

  7.現(xiàn)在誰能說出這幾個角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角的分類,既容易記,又富有樂趣,雙倍作用。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比眼力:看圖說一說下面各角屬于哪一類角?

  課件出示圖片,分別指名答出。

  2.看度數(shù),說出這個角屬于哪一類。

  79度150度180度90度91度1度163度360度51度91度89度+1度

  3.辯一辯:

  (1)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 ( )

  (2)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 ( )

  (3)平角是一條直線。 ( )

  (4)兩個銳角的和一定是個鈍角。 ( )

  (5)鈍角的一半一定是銳角。 ( )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比眼力游戲,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新知,這樣的形式學生也樂于參與。

  四、全課小結,提升認識

  通過剛才的檢測,同學們學得真不錯。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角:家里學校及生活中到處可見到各種各樣的角,角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角的知識是奧妙無窮的,它就像大海,我們學習的這些知識也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發(fā)奮努力,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吧!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42頁1、2題。

  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銳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鈍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360度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課本P49—P50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2.通過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到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知識的遷移,感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 問題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發(fā)展對數(shù)學 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規(guī)范地計算和書寫乘法豎式。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復習鋪墊:

  1、口算熱身:

  15×6 = 35×2 = 23×30 =

  36×20 = 42×19 ≈ 58×41≈

  2、豎式練練手:42×26=

  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并思考:用豎式計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與大家交流一下?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ㄒ弧ⅲ┬轮獙W習

  1、 教學例1:李叔叔從某城市去北京,特快列車每小時行使160千米,普通列車每小時行使106千米,該兩種列車30小時各行使多少千米?

  2、提問:這兩種列車30小時后各行使多少千米嗎?

  你能解決嗎?

  160 ×30= (板書:160×30= )

  106 ×30= (板書:106×30= )

  師:觀察這算式,你發(fā)現(xiàn)和我們以前所學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嗎?(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兩個因數(shù)末尾都有0的筆算乘法)

  揭示課題: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3、你能運用估算知識猜一猜:這兩種列車30小時后各行使多少千米嗎?

  3、你能用豎式計算出準確答案嗎?

  4、學生獨立思考,自己試著在練習本上算一算。嘗試算出160×30和106×30的結果,并對照估算的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有困難的',可以參考課本中的算法進行計算。

  5、教師巡回指導,特別關注有困難的學生。

  6、交流匯報、歸納解題策略

  (1)、同桌之間交流計算方法

  請同學們與同桌說說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匯總方法

  (3)、通過比較,著重指導,從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應說以下幾點:1.(1)、數(shù)位對齊;(2)先算0×160;(換句話說:先用兩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乘三位數(shù))(3)再算3×160;(換句話說:再用兩位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乘三位數(shù))⑷、最后將兩次乘法結果相加。(黑板板書)

  2.(1)、數(shù)位對齊;(2)先算0×106;(換句話說:先用兩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乘三位數(shù))(3)再算3×106;(換句話說:再用兩位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乘三位數(shù))⑷、最后將兩次乘法結果相加。(黑板板書)

  三、鞏固練習(課件展示)

  1、用豎式計算。

  142×23 214×34

  (先完成前一個反饋后再練習,最后將214×34改為34×214)

 。▽W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完成后,反饋交流。)

 。ㄐ〗Y:1、數(shù)位對齊;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滿十向前一位進1)

  2、當當小醫(yī)生(完成教材51頁練習七第7題)

  3、學校準備發(fā)練習本,發(fā)給15個班,每班144本, 還需要留40本作為備用。學校應買多少本練習本?

  4、思維訓練:

  (1)、教材51頁練習七第6題

  (2)、教材51頁練習七第8題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

  1、數(shù)位對齊;

  2、分位相乘;

  3、 合并相加;

  4、滿十向前一位進1

  五、課堂作業(yè):課本50頁練習七第3題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小數(shù)的意義。

  2.理解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

  教學過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數(shù)

  師: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看到小數(shù)的存在,你能舉幾個例子嗎? (學生回答)

  我們一起來看,教室里有幾個同學在進行測量。但是,他們測量的一邊長1米,但是另一邊不夠1米,用米做單位,不夠1米那應該怎么辦呢?這時候,就可以用小數(shù)來表示了。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些數(shù)都是什么數(shù)?

  生:小數(shù)。

  師:小數(shù)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

  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shù)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shù)來表示。

  揭示課題:小數(shù)的意義。

  關于小數(shù)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課本中的新知識:“小數(shù)的意義”。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問題,引出小數(shù)的性質。

  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米?

  1-1. 反饋交流。請學生結合圖說明自己的想法。

  師:米還可以寫成0.1米。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小數(shù)0.1米。

  師: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米,用小數(shù)表示就是0.1米。

  箭頭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 0.3米是怎樣得到的?

  我們可以看出把整數(shù)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3份是0.3,用分數(shù)表:。

  0.3的計數(shù)單位是0.1,的計數(shù)單位是。所以0.3表示3個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頭,用分數(shù)和小數(shù)分別怎么表示?

  把整數(shù)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7份是0.7,用分數(shù)表:。0.7表示7個0.1

  1-2.抽象概括:小數(shù)是分數(shù)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數(shù)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表示。一位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是十分之一,也寫作0.1。

  2-1.同學們,學習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來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也用小數(shù)來表示嗎?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米,用小數(shù)表示就是0.01米。

  師:剛才0.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米,用小數(shù)表示就是0.01米。

  箭頭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樣得到的?

  我們可以看出把整數(shù)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4份是0.04,用分數(shù)表:。0.04的計數(shù)單位是0.01,的計數(shù)單位是。所以0.04表示4個0.01

  同理得出:指向8箭頭,用分數(shù)和小數(shù)分別怎么表示?

  把整數(shù)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8份是0.08,用分數(shù)表:。0.08表示8個0.01

  2-2.抽象概括::小數(shù)是分數(shù)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兩位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是百分之一,也寫作0.01。

  3-1.同學們,學習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來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用小數(shù)來表示嗎?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米,用小數(shù)表示就是0.001米。

  師:剛才0.0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米,用小數(shù)表示就是0.001米。

  箭頭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 0.006米是怎樣得到的?

  我們可以看出把整數(shù)1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0.001, 6份是0.006,用分數(shù)表:。0.006的計數(shù)單位是0.001,的計數(shù)單位是。所以0.006表示6個0.001

  3-2.抽象概括:小數(shù)是分數(shù)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數(shù)可以用三位小數(shù)表示。三位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是千分之一,也寫作0.001。

  剛才我們分的是一米,用整數(shù)“1”來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實際應用中,可以用小數(shù)來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數(shù)。

  5、各部分名稱:

  (以0.625為例來說明)小數(shù)中的小圓點“.”叫做小數(shù)點。小數(shù)點右邊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個0.1,3表示3個0.1,因此十分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是0.1,也可以說成是十分之一;小數(shù)點右邊第二位是百分位,計數(shù)單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數(shù)點右邊第三位是千分位,計數(shù)單位是千分之一(0.001); 。

  歸納: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1.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 0.001......。

  2.小數(shù)中, 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間的進率是10。

  3.十分之幾是一位小數(shù),百分之幾是兩位小數(shù),千分之幾是三位小數(shù)。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整理和復習,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計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自覺整理數(shù)學知識的習慣和能力。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應用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乘法口算、估算和筆算等計算方法的聯(lián)系,并能根據(jù)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溝通聯(lián)系

  1.教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分組交流,完成后全班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逐步形成如下板書:

  2.結合以上知識整理,邊整理知識,邊完成數(shù)學書88頁1-4題。(課件依次出示以下各題及答案)

  (1)出示教科書第88頁第1題。

  抽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最后讓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最簡便,引導學生說出: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只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因數(shù)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課件顯示)

  (2)出示教科書第88頁第2題。

  指名學生口答,并說出估算方法,教師用課件顯示相應內容。最后讓學生說說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怎樣估算。(學生回答后,課件顯示。)

  (3)完成教科書第88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可指名上臺板演),課件顯示答案,學生核對,并讓學生說說每個題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學生匯報后,課件顯示計算方法)

  (4)完成教科書第88頁第4題。

  先分別讓活到說說解題思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顯示相應內容),再列式計算并匯報,教師板書。計算時注意提醒學生怎樣算簡便。

  二、基本練習,鞏固提高

  1.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1、2題。(課件出示題目及答案)

  學生獨立口算,集體評議。第2題完成后,讓學生說說積的變化規(guī)律。(課件顯示規(guī)律)

  2.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4題。(課件出示題目)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交流。

  教師:你是怎樣估算他們大約走了多少米的?

  學生1:我把187看成20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6000m。

  學生2:我把187看成200,32不變,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6400m。

  學生3:我把187看成19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5700m。

  (課件展示以上三種估算方法。)

  3.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5題。(課件出示題目及估算方法)

  學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都可以。

  三、拓展練習,促進發(fā)展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90頁的思考題。

  教師:請認真看圖、審題,說一說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覺得運費的多少會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1:運費少和路程有關。

  學生2:運費少還和運的質量有關。(課件顯示:與運費少相關的因素)

  教師:分組討論一下,往哪些倉庫運費用會少一些?為什么?

  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完成后指名匯報。

  學生:如果把糧食運往3號和4號倉庫,則運量大,費用肯定多。所以應把糧食往1號或2號倉庫運輸費用會少些。(課件顯示)

  教師:看來只要計算出運往1號倉庫和2號倉庫的總運量,就可以比較出誰了運費更少。怎樣計算總運量呢?

  學生:運輸量可以用“運輸噸數(shù)×路程”來計算。(如期學生不能說出,則由教師告知學生。)(課件顯示)

  教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按這種方法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并比較。

  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

  學生1:如果運到1號倉庫,總運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學生2:如果運到2號倉庫,總運量是50×10+30×10+20×20=1200。所以運往2號倉庫運費最少。

  四、全課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整理和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數(shù)學書89頁3題,90頁6、7、8題。

  六、課外閱讀

  數(shù)學書91-92頁:你知道嗎?——奇妙的乘法。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內容:

  用計算器計算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會用鄰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數(shù)進行估算,逐步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3.能利用計算器探究計算規(guī)律。過程與方法:

  在利用計算器探究的過程中,敢于提出疑問,愿意對數(shù)學問題進行討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逐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知數(shù)學是有用的。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利用臨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數(shù)估算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器進行探究的能力。

  教學準備:

  計算器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常規(guī)積累

  運用加減、乘除關系,用計算器驗算392-279=123364×72=4568

  2689÷45=34837+2689=3416

  獨立操作

  交流方法答案

  既復習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又對加減乘除關系進行運用。

  一、開放引入

 。ㄒ唬┍O(jiān)控選擇題1.理解題意

  2.計算器的演示過程展示

  補充圖示的算圖,讓學生學會看圖

  示。

  小結:靈活使用計算器

  獨立思考討論交流

  針對學生上學期使用計算器遇到的問題進行回顧、反思,進一步明確算圖的意義和計算器的靈活運

  用。

  二、核心推進

 。ㄒ唬┯糜嬎闫饔嬎4386+5237+2705

  你是怎樣想的?怎樣才能又快又對?先估再算

  (二)乘除法計算嘗試用計算器計算小結:先估后算

  獨立操作

  過程中發(fā)現(xiàn)

  方法

  嘗試練習交流反饋

  在經(jīng)歷學生的自主學習后,由學生的`資源,發(fā)現(xiàn)總結方法。

  嘗試用剛才的方法自主學習乘除法混合運算。

  三、靈活運用

 。ㄒ唬┦褂糜嬎闫饔嬎阏乙(guī)律書p7T2

  小結規(guī)律

  (二)找規(guī)律

 。1)5×7=55×7=

  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

  98765×9+3

  9876×9+4

  根據(jù)上面的發(fā)現(xiàn),直接寫答案。55555×7=

  555555×7=

  5555555×7=

  987×9+5

  98×9+6

  9×9+7

  小結: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獨立記錄本

  記錄

  思考發(fā)現(xiàn)交流反饋

  獨立練習

  同桌討論、交流

  生獨立練習

  讓學生通過已有計算器操作經(jīng)驗,操作中掌握方法,并不斷觀察,從操作到自主寫出答案,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掌握方法鞏固練習。

  四、拓展延伸

  計算器的靈活使用與生活運用(網(wǎng)上資料)

  觀看

  多層面了解計算器的使用。

  反思

  板書:

  用計算器計算

  利用關系靈活使用先估后算經(jīng)過觀察

  驗證結果估整十、百、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接近

  練習:

  一、運用加減、乘除關系,用計算器驗算,并寫出正確結果。

  392-279=123364×72=45682689÷45=34837+2689=3416

  二、找規(guī)律

 。1)5×7=55×7=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98765×9+39876×9+4

  根據(jù)上面的發(fā)現(xiàn),直接寫答案。

  55555×7=555555×7=5555555×7=

  987×9+598×9+69×9+7

  三、用計算器探究為什么會還原?探究p44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課本22頁例3和做一做及練習四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

  2、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3、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用具: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生成問題

  1、師:老師站在大家的正東方向上,那么你們站在老師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對,我們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

  2、分別指兩名學生,讓大家根據(jù)方向說一說他們的位置關系。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先弄清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再根據(jù)兩名學生的位置分別說一說誰站在誰的方向上,使學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對關系。)

  3、師: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研究兩個物體位置的相對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對上兩節(jié)課學習內容有一個大體的回顧,為本節(jié)課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22頁例3主題圖。

 。1)讓生觀察地圖

  師:北京和上海兩地相距大約 1000千米,說一說,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俳M織學生用直尺,量角器測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 ②討論: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組織學生觀察上圖,在小組中討論,然后交流說一說。

  出示提示

  1.確定以誰為觀測點,并建立方向標。

  2.用語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體位置。

  討論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班內匯報。

  生匯報。

  可能會說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師對照圖示指一指,肯定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

  師小結:以北京為觀測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為觀測點,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觀測點不同,物體的相對位置就會發(fā)生變化。這就是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第64頁的內容及第65頁練習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題。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及方法,體會每類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夠識別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通過觀察、分類記錄等活動,折、剪等操作,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同時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別從三角形的角和邊兩個方面的特征,對三角形準確的地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能夠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類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如果讓你把班里某一個小組的同學分成兩組,你將如何分組呢?

 。▽W生回答)

  師: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進行分類,你覺得應該按什么樣的標準來分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兩種方法,按邊分或者按角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ò鍟喝切蔚姆诸悾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課件出示例5.

  師:用量角器量出每組中每一個三角形的每一個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個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有些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銳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個直角、兩個銳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個鈍角、兩個銳角。

  師: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進行分類。

  師: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個整體,那么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別看作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會畫圖表示嗎?

  (課件出示三種三角形的關系圖)

  3、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

  (課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圖)

  師:在直角三角形中,夾直角的兩條邊叫直角邊,直角所對的邊叫斜邊。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嗎?測量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最長。

  4、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課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圖)

  師:觀察三角形的三條邊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條邊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

  師:在數(shù)學上,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師: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等腰三角形的底,兩腰的夾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腰和底邊的夾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邊三角形中,三條都相等的邊都叫三角形的邊。

  6、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師:你能說說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嗎?

  生:兩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師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過測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角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兩個角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在數(shù)學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種。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類的成果呢?

 。ɡ蠋煾鶕(jù)學生的講述板書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按邊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邊分類,也可以按角分類。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數(shù)學方法?

  生:分類。

  師:分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為運用了分類方法,我們的生活才變得井井有條,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熟悉的對稱物體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認識軸對稱圖形,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能夠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shù)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發(fā)展。

  2.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1.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

  3.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4.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設計】

  1.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大背景下認識軸對稱圖形。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感知。

  2.教材分析

  (1)軸對稱圖形是圖形運動教學的進一步深入。軸對稱主要是體會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通過數(shù)一數(shù)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于對稱軸,從而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教學設計主要是聯(lián)系學生親身體驗,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探究新知。此節(jié)內容的學習將為以后學習畫軸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做好鋪墊。

  (2)分析本課內容的組成部分:學生會判斷軸對稱圖形;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認識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動手實踐操作,體驗知識的建構過程。

 。3)分析本課內容與小學教材相關內容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體驗過“圖形運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軸對稱和平移。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

  3.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和平移現(xiàn)象,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以上內容的學習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和經(jīng)驗基礎。本單元將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平移,教學時要重視實踐操作和探究學習,積累更加豐富的活動經(jīng)驗。通過動手操作,與同桌探討交流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4.教學策略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展示課件讓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引導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體會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引導學生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降低了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一個圖形有多個對稱軸時,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找出所有的對稱軸,促進了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軸對稱圖形紙片。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了解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準備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軸對稱圖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許多有趣的圖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這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吧。(出示課件)

  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圖片,你們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了么?

  生:學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見(烘托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抽學生進行表達。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可以平均分成兩份這一共同的特征,但它們還有一些別的特征,同學們發(fā)現(xiàn)沒有?我希望通過我們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都能發(fā)現(xiàn)這一特征。那么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軸對稱圖形。

  板書:軸對稱圖形

  二、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探究新知

  1.系統(tǒng)認識軸對稱圖形,找出對稱軸

  師:那么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呢?老師這準備了一個小實驗,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實驗。課件展示小實驗。(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指導學生用雙手體會軸對稱圖形。

  引導學生歸納出軸對稱圖形,指出對稱軸。

  板書: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師:同學們,現(xiàn)在給你們一個圖形,你們會不會對折?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對折一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同桌之間相互說說你是怎么對折的。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匯報。通過對折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

  師: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非常聰明,很快就得出了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那么正方形呢?怎么對折,你有幾種方法?請同學們拿出正方形紙片對折,同桌相互說說,你是怎樣對折的。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匯報。通過對折我們發(fā)現(xiàn)正方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正方形也是軸對稱圖形。

  2.練習鞏固

  師:我們找到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對稱軸。那么別的圖形你會找么?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紙片觀察、對折,看看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匯報。 師:用手展示怎樣快速的`找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學生先觀察,然后自己動手實際操作,完成書上練習,之后集體訂正。

  三、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四、展示課件,給出方格紙上的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請用剛才的方法判斷,這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課件展示情景圖)

  師:觀察方格中的松樹圖,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是的話找出對稱軸。

  生: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它是軸對稱圖形,DG就是它的對稱軸。 師:通過對稱軸對折能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從這幅圖我們知道A和A'是一組對應點,B和B'也是一組對應點。那么請同學們觀察,圖中A和A'有怎樣的關系?

  生:點A和點A'分別在對稱軸的兩旁,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是3,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也是3

  師:那么請同學們看看點B和點B'。

  生:點B和點B'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2.

  師:對應點A和A'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么?對應點B和點B'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么?

  生:學生觀察,并回答

  板書: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師:連接圖中點A和點A',你看對稱軸和對應點的連線怎樣? 連接B和點B',他們的連線和對稱軸呢?

 。ㄐ〗M討論,全班交流)

  生:點A和點A'的連線于對稱軸垂直。

  師:連接圖中點B和點B',點E和點E'也是這樣么?

  生:(小結)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鞏固新知

  師:練習下面各題。

  觀察數(shù)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是的畫出對稱軸。

  找出圖形中的對應點(三組),分別說說,他們到對稱軸的距離。(學生練習鞏固新知)

  五、知識小結

  1.什么是軸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2.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1.軸對稱圖形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2.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小數(shù)加減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的道理。

  2、掌握先把小數(shù)點對齊,再從低位算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

  3、提高推理和歸納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有了整數(shù)加減法的學習基礎,而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學中應該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shù)加減法的舊知識遷移類推,總結歸納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通過課前調研,大部分同學不難掌握筆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小數(shù)點對齊,從低位算起的基本方法,但對于為什么這么算的道理,即相同計數(shù)單位的數(shù)才能直接相加減的道理還不是很清楚,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過程中明晰算理,進而掌握基本的筆算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筆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學過程:

  一、第一階段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四本圖書的圖片及價格信息。

  問:你能就這些信息,提出一個能一步解決的問題并列式解答嗎?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

  4.17+3.92

  3.92+4.6

  2.13+4.17

  4.6-4.17

  ……

  2、引入課題

  問:請認真觀察,這些式子有什么特點。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數(shù)的'加減法(板書:小數(shù)的加減法)

  學生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并列式。

 、儋徺I《百科全書》和《睡前故事》一共要花多少錢?

  ②購買《睡前故事》和《丁丁上學記》一共要花多少錢?

  ③購買《游戲力》和《百科全書》一共要花多少錢?

 、堋抖《∩蠈W記》比《百科全書》貴多少錢?

  ……

  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是關于小數(shù)的加、減法。

  白板課件

  二、第二階段

  教學新課,探究新知

  1、整、小對比,初步體會。

  探究小數(shù)加法2.13+4.6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回憶整數(shù)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對比思考: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一樣嗎?

  2、對比分析,總結方法。

  探究小數(shù)加法3.92+4.6的計算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在筆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應該將小數(shù)點對齊,才能保證相同數(shù)位對齊。(板書:小數(shù)點對齊,相同數(shù)位對齊)

 。1)利用反饋器做學情調查

  問:為什么要將小數(shù)點對齊,也就將相同數(shù)位對齊?

  利用反饋器反應此刻的想法:知道的選1,不知道或還不太清楚的選2。

  教師通過反饋情況和詢問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作出有針對性的活動建議。

 。2)出示活動建議,開展小組探究活動。

  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交流,明晰算理:相同數(shù)位對齊是因為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相同,而只有計數(shù)單位相同的數(shù)才能直接相加減。

 。4)在明晰算理的基礎上,總結算法。

  問:在筆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應該怎么做呢?

  3、遷移類推,學習筆算小數(shù)的減法。

  要求:列豎式計算

  4.6-4.17 并驗算。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指導。

  說明:為了計算方便,要將被減數(shù)補齊數(shù)位后,再計算。

  教師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4、總結歸納算法及要注意的問題。

  學生利用互動反饋器選擇正確的解法。并說明解法①的錯誤原因:滿十沒有向前進一。

  學生回憶整數(shù)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個位對齊,也就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低位算起。

  思考: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減法的筆算方法是否相同。

  學生利用互動反饋器選擇正確的解法。不同意見雙方說明各自的理由。

  學生利用互動反饋器反應自己對小數(shù)加減法算理的認知情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己的探究結果,并在班內進行討論。對不同的做法進行自評和互評。

  學生總結方法:小數(shù)點對齊從低位算起。

  學生列豎式計算。

  2.13+4.17

  一名學生板演。

  學生列豎式計算。

  4.6-4.17

  并演算,一名學生板演。

  學生總結方法和注意事項:

  小數(shù)點對齊,從低位算起。結果要化簡;為了計算方便要補齊數(shù)位;要善于演算……

  第三階段

  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1、我會計算:(比比誰最厲害)

  12.44+24.36= 7.8-3.74=

  2、一串小銀片的單價是4.85元,一個毛線球的單價是0.68元,買一串小銀片和一個毛線球一共要花多少錢?買一串小銀片比一個毛線球多多少錢?

  第四階段

  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暢談收獲(知識上的或學習方法上的收獲)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理解平均數(shù)的統(tǒng)計意義。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2.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shù)是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體會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習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3.感悟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性,體會平均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及廣泛應用。

  學情分析

  通過對任教的三年級(2)班學生進行課前調研,了解到全班59.1%的學生面對“比總數(shù)不公平”的情境,能夠想到“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再比較”的建議,但沒有學生能夠清晰地回答“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再比較就公平了?”。退一步說,就算學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義,那么“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是否就能直接與“每人投中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畫上等號?細微的文字表述差異的背后,又表征著學生怎樣微妙的思維差異呢?

  事實上,“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對于一個三年級學生而言,其心理活動的表征往往是“先求總和,再除以人數(shù)”。而這一心理運算對學生而言,其直觀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終運算后得出的結果又是如何成為這組數(shù)據(jù)的代表的,其意義的“聯(lián)結點”對學生而言更是很難直接建立。由此可見,僅僅從“比較的維度”揭示平均數(shù)的意義,潛藏著學生難以跨越、且教師也很難察覺的認知障礙與思維斷點。

  于是,教師將備課的思維焦點再次落到“數(shù)據(jù)的代表”上來。能不能從“數(shù)據(jù)的代表”的角度,重新為平均數(shù)尋找一條誕生的新途徑?于是,便有了本節(jié)課的嘗試。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掌握平均數(shù)的求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shù)的統(tǒng)計意義。

  教學過程

  活動1【活動】一、建立意義

 。ㄒ唬w驗平均數(shù)的代表性

  1.談話:

  (1)上個星期,于老師和體育來老師比賽投籃,1分鐘看誰投得多。

 。2)想不想知道比賽結果?我給同學們提供一些數(shù)據(jù),請你判斷一下,我們倆誰投籃的水平更高一些。(課件分別依次出示來老師和于老師三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2.提問:

  (1)我們倆誰投籃的水平更高一些?為什么?

  預設:分別計算出兩位老師三次投籃的總數(shù),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小結: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要想比較誰的水平高我們經(jīng)常先把總數(shù)算出來,看總數(shù)誰多。

  (2)觀察觀察數(shù)據(jù),還有別的辦法很快地比較出我們倆誰的水平高嗎?

  預設:直接將兩位老師每次投籃的個數(shù)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提問:為什么直接比5和3?

  小結:如果每一次投籃的數(shù)量一樣,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選一次的成績作為我投籃水平的代表就可以了。

  提問:選擇哪個數(shù)量來代表來老師的投籃水平呀?那于老師呢?方便不方便?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1分鐘投籃比賽”的情境,精心設計數(shù)據(jù),引發(fā)學生對平均數(shù)的“代表性”的理解!

 。ǘ⿵娀瘜ζ骄鶖(shù)意義的理解

  1.談話:不過,我可不服氣,就找了一個理由:你是體育老師,我是數(shù)學老師,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結果來老師還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

  2.提問:

 。1)你們說于老師再投一次的話,會不會對我目前投籃的成績有影響?

 。2)想不想知道于老師最后一次投籃的結果?(課件出示于老師第四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3)我這次1分鐘投了幾個?我太高興了,我為什么高興呀?你們認為來老師會同意我的觀點嗎?

  (4)你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比?

 。5)我平均每次投中了幾個?

  a.談話:有很多同學有自己的想法了,請你試著在圖上圈一圈、畫一畫,或者在圖下面寫一寫、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來。

  b.誰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移多補少

  預設:從第四次投的`7個中拿出3個分別給前3次各1個,就得到平均每次投中4個。

  談話:你這個辦法可真好!這樣一移實際就是把幾次不相等的數(shù)勻乎勻乎,看起來每次都一樣了。數(shù)學上,像這樣從多的里面移一些補給少的,使得每個數(shù)都一樣多。這一過程有個名字就叫“移多補少”。(板書:移多補少)

  【設計意圖:首先利用直觀形象的象形統(tǒng)計圖呈現(xiàn)“移多補少”求得平均數(shù)的過程,而不是先通過計算求平均數(shù),強化平均數(shù)“勻乎勻乎”的產(chǎn)生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直觀理解平均數(shù)能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整體水平!

  方法二:先合后分

  提問:還有同學用計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師平均每次投中的個數(shù)。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

  預設:3+3+3+7=14(個)16÷4=4(個)于老師平均每次投中了4個。

  談話:實際上就是把于老師四次投中的個數(shù)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板書:先合后分)

  小結:無論是移多補少,還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來幾個不同的數(shù)變得一樣多了,數(shù)學上我們把同樣多的這個數(shù)就叫做原來這幾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板書:平均數(shù))3、3、3、7的平均數(shù)是4。

  提問:再來看看,來老師水平高還是我水平高,這種情況下我干嘛要用到平均數(shù)來比較我們倆誰的水平高呀?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投籃次數(shù)不同的情況下,比較總數(shù)不公平。這時就需要用平均數(shù)作為幾次投籃個數(shù)的代表來反映投籃的整體水平進行比較。加強學生對平均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

  活動2【講授】二、深化理解

  提問:

  1.那你們覺得于老師要是再投一次的話,這個平均數(shù)會不會發(fā)生變化?為什么?

  2.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個,你們覺得于老師投籃的整體水平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為什么?(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3.你可沒算,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訴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4.那我要想讓我的投籃水平再上漲一點兒,你們覺得我得投幾個?算算我投籃的水平上漲了沒有?( 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5.要想讓我投籃的整體水平上升點,你覺得我這次得投幾個才行?(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設計意圖:初步認識了統(tǒng)計學的意義后,進一步設計活動讓學生借助于具體問題、具體數(shù)據(jù)初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敏感性,豐富學生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

  活動3【練習】三、拓展提升

 。ㄒ唬┻M一步豐富學生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

  1.估計平均數(shù)(課件出示)

  提問:

 。1)不能算,直接看,有這樣5個數(shù)據(jù),估計一下平均數(shù)可能會是幾呢?

 。2)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平均數(shù)是5呢?平均數(shù)可不可能是2,為什么?

 。3)真的是5嗎?你怎么知道是5?用計算的方法會算嗎?怎么算?

  【設計意圖:在估計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平均數(shù)總是介于最小數(shù)與最大數(shù)之間,強化學生對平均數(shù)意義的理解!

  2.判斷直條所在位置(課件出示)

  提問:

 。1)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第五個數(shù)據(jù)如果我也要畫一個直條,它會在這條紅線上面?還是在紅線下面?請同學們用投票器進行選擇。

  (2)來選一個代表,誰愿意告訴大家為什么在紅線的下面?

  【設計意圖:變化思路,由已知平均數(shù)逆求部分數(shù),加深學生對平均數(shù)意義的理解!

  (二)利用平均數(shù)解決問題(課件出示)

  1.平均身高

  提問:

 。1)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強是學;@球隊的隊員,可是他的身高才155厘米。你覺得可能嗎?

  (2)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個人都是160厘米嗎?

 。3)既然李強的身高是155厘米,根據(jù)這個信息猜想一下,可能有的同學身高是多少厘米呢?有可能超過160厘米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借助平均數(shù)的意義進行推理判斷,深化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

  2.平均水深(課件出示)

 。1)提問:

  a.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 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

  b.冬冬心想,這也太淺了,我的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沒危險。你們覺得,冬冬的想法對嗎?

  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經(jīng)超過平均水深了嗎?

  (2)談話:想看看這個池塘水底下真實的情形嗎?(利用課件,呈現(xiàn)池塘水底的剖面圖)

 。3)小結:雖然平均水深能夠很好地反映這條小河水深的總體情況,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處的深度?磥,平均數(shù)也不是萬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當,也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甚至發(fā)生危險,今后我們還會研究中位數(shù)、眾數(shù)……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還要聯(lián)系實際去思考,平均數(shù)只有用在恰當?shù)牡胤讲拍馨l(fā)揮它的作用。

  【設計意圖:處理這一題目時,教師適時呈現(xiàn)小河的截面圖,并標注出5個距離,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達到學生仍能借助平均數(shù)的意義理解東東下水的危險性。在此過程中學生也會感悟到平均數(shù)在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總體情況時存在的局限性,適時提出今后還要學習其它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總體水平的統(tǒng)計量,做好統(tǒng)計知識由中年級到高年級的銜接!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的方法.

  2.能正確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shù).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shù)位數(shù)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取近似值對結果的精確程度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保留小數(shù)位數(shù)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課型:

  1課時 新授課

  教學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電子秤上顯示的數(shù)據(jù)和售貨員的話,提出疑問怎么會不一樣?引出“四舍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數(shù),復習整數(shù)求近似數(shù)。

 。ǘ┨骄拷涣

  1.出示情境圖,在實際應用小數(shù)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shù),只要它的近似數(shù)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數(shù)是多少?小組討論后指名匯報。

  (根據(jù)學生匯報現(xiàn)場操作展示在多媒體PPT中,插入函數(shù)能在播放時在方框里輸入學生匯報結果,能及時將學生的想法展現(xiàn)在課件上)

  2根據(jù)匯報結果,分別具體探討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保留整數(shù)后的近似數(shù)。并說一說操作的過程。

  3、強調取近似數(shù)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組探討1與1.0的精確度

  5、引導通過線段圖理解保留一位小數(shù)是1.0,小數(shù)末尾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6、總結:剛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984的.近似數(shù)?獨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組中交流,找不同說原因。

  (三)鞏固練習

  1、選擇,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1)保留( )位小數(shù),表示精確到十分位。

 、僖晃 ②兩位 ③三位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數(shù),表示精確到( )位。

 、俜 ②百分 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1)保留兩位小數(shù)

  0.256 12.006 1.0987

  (2)精確到十分位

  3.72 0.58 9.0548

 。ㄟx兩組,整組4人一起在電腦前討論后,將本組答案用電腦操作展現(xiàn)在課件上放映呈現(xiàn)給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數(shù)

  4、拓展題

  四、全課總結

  1、數(shù)學課將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獲?在哪方面還需努力?

  2、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73頁的知識,打開課本,認真看一看課本,找出書中你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用筆做個記號,然后大聲地朗讀出來。

  課后作業(yè): 1.從課后習題中選;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0.984≈0.98 0.984≈1.0 0.984≈1

  小于5,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表示近似數(shù)的時,0不能去掉

  課后反思: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四年級09-29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1-17

小學四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1-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10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