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3-08-25 23:25:25 曉怡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0篇)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

  教學內(nèi)容:

  信息窗1,第二個紅點問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并學會除法豎式的寫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稱和意義的基礎上,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3. 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意義與作用,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

  重點難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計算方法,會正確書寫乘法豎式,能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步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求商,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 下。 指名背誦2-5的乘法口訣。

  2. 指名口答 42≒ 63= 84= 155= 124≒ 204= 93= 164≒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同學們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情景。 教師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兩個問題,還有哪個問題沒解決? 生回答: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2.引導學生把相關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交流,引導明確:學生交流完整問題: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3. 請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指名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交流明確:求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列出算式:153=?

  4. 提問:你會用乘法口訣計算這個算式嗎?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獨立想一想、算一算、集體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幾相乘得15,想乘法口訣三五十五,商是五。

  5. 引導:乘法可以寫成豎式,除法可以寫成豎式嗎? 板書,并講解,除法豎式的正確寫法。 課件按步驟演示講解: 15 3 =5 5商 3)15被除數(shù) 15 0 這就是除法豎式,很 奇怪吧!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說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質(zhì)疑:

 、贋槭裁匆3個5?

 、0是從哪里來的 ? 師:孩子們,你們的問題提的非常好。 交流明確:豎式要向上面那樣寫完整。

  6. 試一試:把第一個紅紅點問題的除法算式寫成豎式。

  學生獨立寫寫,集體訂正。 教師巡視,選擇學生作業(yè)展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補充練習: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164= 33= 204=

  84= 105= 62=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說一說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2

  教學課題:

  6,7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編口訣的過程,能找出6,7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發(fā)現(xiàn)能力。

  2、能記住6,7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讓學生初步體驗6,7乘法口訣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會用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正確求積。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背誦1~5的乘法口訣。

  2、摘蘋果游戲(利用電子白板畫蘋果樹和乘法題)

  二、激趣引入

 。ㄕn件演示,紅紅到書店買臺歷,并與售貨員對話)

  售貨員:每本臺歷6元。

  師: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怎樣解決?

  學生的回答適時解決,當學生出現(xiàn)66時

  師問:這個有口訣計算嗎?(沒有)該怎么計算呢?

 。1)想加法6+6+6+6+6+6

  (2)想:56+6

  問:用什么方法計算更快呢?(乘法口訣)

  師:我們發(fā)現(xiàn)有口訣計算起來真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編出6,7的乘法口訣吧!

  揭示課題并板書:6,7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6的乘法口訣

  教師:一本臺歷6元,要求4本臺歷多少元,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會列乘法算式嗎?

  學生:64=24

  教師:能根據(jù)乘法算式編一句口訣嗎?

  學生:四六二十四。

  教師:5本臺歷多少元?算式怎樣列?口訣怎樣編?6本呢?

  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里。

  61=6 一六得六

  66=36 六六三十六

  62=12 二六十二

  67=42 六七四十二

  63=18 三六十八

  68=48 六八四十八

  64=24 四六二十四

  69=54 六九五十四

  65=30 五六三十

  做完以后同桌互相檢查,再請學生在全班展示,集體訂正。

  教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編出了6的乘法口訣。那么每句口訣的意思你都知道嗎?

  學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個6得數(shù)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

  2、教學7的'乘法口訣

  教師:你又看到什么數(shù)學信息?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

  仿照6的乘法口訣編寫方法編出7的乘法口訣。

  教師:小朋友,你們能自己編出7的乘法口訣嗎? 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里。同桌互相檢查,互相幫助,集體訂正。

  教師:你是怎樣想出77的得數(shù)的?

  學生:剛才我們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已經(jīng)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加7就是77的得數(shù)。

  教師:你是怎樣編出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的? 讀一讀,背一背。翻開書31頁,將7的口訣補充完整。

  三、加深理解

  1、游戲:對口令(課堂活動第1題)

 。1)老師對全班

 。2)同桌對

  (3)師說全班搶答

  2、擺小棒(課堂活動第2題)

  教師在展臺上用6根小棒擺1個六邊形?,告訴學生這個圖形叫六邊形。

  教師:擺1個六邊形用幾根小棒?(6根)

  教師:那么擺兩個六邊形要幾根?擺3個呢?擺擺看。

  學生擺后匯報。

  教師:如果不用擺,那你知道擺7個六邊形要幾根小棒嗎?

  學生:我知道,要42根。因為1個六邊形要6根小棒,擺7個六邊形就是7個6,六七四十二。

  教師:怎樣列式?用哪句口訣計算的?

  學生口述,教師板書。67=4276=42口訣:六七四十二

  四、運用拓展

  1、練習九第1題口算

  2、看口訣寫算式

  五、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引導學生小結,回答略。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3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39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平面圖形——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2、指導學生學會用直尺畫角。

  3、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導學生注意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關注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直尺、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憶形,引角。

  1、回憶再現(xiàn)學過的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很多圖形,你會辯證嗎?(課件依次出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試擺小棒引入新課

  你會用小棒擺三角形嗎?桌上有3根小棒,看誰能最快地擺出一個三角形。

  請大家在擺好的圖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這個圖形,有誰認識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的平面圖形——角。

  二、找角

  1、學生尋找身邊物體表面上的角。

  請同學們仔細地找一找,看看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舉手說給全班同學聽。(讓學生說)

  2、教師示范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幾何形狀。

  大家剛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體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這就需要我們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師也找到一個角(出示一塊三角板),它有許多的角,老師指的其中的一個,請認真看老師是怎么指的(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在我們數(shù)學中的角,它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大家想知道嗎?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體驗角的抽象過程。

  剛才我們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現(xiàn)在老師就把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來。(教師描出三角板其中一個角)

  現(xiàn)在老師把三角板移開以后,留在黑板上的會是一個什么樣子的圖形呢?(移開三角板)像這樣的圖形,就是我們數(shù)學中的角。

  2、課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確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物體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狀是一個角。比如:房子的頂部,五星紅旗,剪刀張開的這部分形狀是一個角,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圖形也是一個角。(課件演示實物的角到數(shù)學的角的.抽象過程)。

  四、學角,畫角

  1、觀察對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過大家的想象和仔細觀察,我們得到了許多的角,下面,老師請大家再仔細地觀察課件的演示,看看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們把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想想,每個角都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一個頂點,兩條邊)

  誰來指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

  我們指角的時候一定要把角的頂點和邊準確的指出來。

  完成練習:(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圖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學習畫角,強化角的特性。

  我們已經(jīng)知道角是個怎樣的圖形,為了更好地認識它,我們還需要學會把它畫出來。

  想想,畫角的時候,要畫什么?

  請大家翻開書第39頁看看例題2是怎么說的,想想例2那句話的意思是讓我們畫角的時候要先畫什么?再畫什么?想好的,可以自己試著畫一個角。

  剛才同學們都畫好了,現(xiàn)在老師也想畫個角,但老師想請全班的同學一起來幫老師畫好這個角,愿意嗎?

 。1)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2)用什么工具才能畫好角的邊?從哪里開始畫?

 。3)另一邊怎么畫?誰來幫老師擺尺子?

 。ㄏ犬嬳旤c,再從頂點出發(fā),畫出角的兩條邊)

  看完老師和大家畫的這個角,如果覺得剛才自己在畫角的過程中有什么不滿意的同學,現(xiàn)在可以再畫一個。

  五、演示,擺角

  1、演示角從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師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看老師這里的這個角,請同學擺一個跟老師這個角差不多的,你會擺嗎?(點擊課件)

  再演示滑動角,做一個直角,再讓學生擺直角。(點擊課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鈍角,讓學生擺。(點擊課件)。

  剛才我們造出了三個角,它們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誰發(fā)現(xiàn)這三個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們覺得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說說你們的理由。

  一號角最小,說明角的兩條邊張開得;三號角最大,說明角的兩條邊張開得大。原來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師生操作活動角,進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學生用活動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個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師造出一個這么大的角,你們要造一個比老師這個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擺角指角,深化角的認識。

  請每個同學都拿出兩根小棒,擺出一個有角的圖形,然后在圖形中找到角,并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邊。

  六、議角,

  現(xiàn)在請大家回想一下,我們都學習有關角的哪些知識?

  今天這節(jié)課大家表現(xiàn)都非常好,老師想用一個“√”來大家的表現(xiàn),這個符號里有角嗎?其實角就在我們身邊。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4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上74、75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中的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此時學生對口訣的編制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對教材進行了重新創(chuàng)設教學內(nèi)容,把7的乘法口訣的編寫和練習融為一體。使學習內(nèi)容更具挑戰(zhàn)性。

  教學目標:

  1. 在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應用舊知識與推理,編制7的乘法口訣。在探索規(guī)律的基礎上掌握7的乘法口訣。

  2.能正確地運用口訣計算表內(nèi)乘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編制口訣與應用中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編制7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應用7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蓚好朋友,你認識他們嗎?都是誰?他們在談論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ㄖ该x題上的話語)在一旁的小明在想什么呢?(指名讀)你們知道嗎?(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要想知道兩個星期,三個星期有幾天我們必須要先知道什么?那一個星期到底有幾天呢?(七天)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ò鍟R讀)請你思考2個星期有幾天?你是怎樣想的,3個呢?怎樣想的?

  二、自主探究

  1.同學們真厲害,這樣小明就能準時參加淘氣和笑笑的生日PARTY了。既然你那么聰明,那你能計算出4個星期、5個星期、6個、7個、8個、9個星期更有多少天嗎?(課件)請把你的結果填寫在教材74頁填一填的表格中。(填好的同學自己小聲的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2.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你的結果和想法?

  3.編口訣

  師:同學們,還記得老師教過大家編口訣的方法嗎?

 。R說)一算,算什么?(用連加法計算結果)二編,編什么?(根據(jù)表格編口訣)三看,看什么?(看其中的規(guī)律和需要注意之處)四記,記什么?(根據(jù)規(guī)律記口訣)

  師:同學們真厲害,下面就轉(zhuǎn)動自己的小腦筋用我們的方法快速的編口訣,記口訣吧。完成教材74頁第2題。

  4、匯報

  誰來讀讀自己的口訣?(兩生讀同時板書)和老師一樣嗎?一樣的舉手,真厲害,你們都是小數(shù)學家?春诎謇蠋煂懙倪@三句口訣,1-6的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只有這三句是最陌生的,讓我們齊讀一下好嗎?怎么記這三句口訣呢?

  有沒有別的辦法呢?把你記口訣的方法說給同桌聽聽,比比誰的方法好(同桌交流)

  5、記憶口訣:下面就請大家在下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一背這些口訣。

  6、游戲(多種形式背口訣)

 。1)拍掌齊背

  你們記住了嗎?老師準備考考大家,伸出你的雙手,讓我們一起背一遍。

 。2)師生對口令。

  我來問,你來答,準備好了嗎?(打亂順序問)

  (3)同桌對口令

  同桌兩個人像老師這樣對口令。

  三、練習(15分鐘)

  1.師:你們背的真棒,老師想考考你,敢接受考驗嗎?聽要求,讀算式,說口訣(7x8=,8x7=,567=,568=)

  你們的小腦瓜轉(zhuǎn)的可真快,看這兩個式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不是每一句口訣都有四個對應的算式?(不是)

  真是個善于歸納總結的好孩子,請同學們打開教材75頁,快速完成第一題目。

  匯報!誰來匯報一下你的結果,和他一樣的舉手。真厲害!

  2.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注意仔細看卡片,搶答,注意站姿。要求,直接說答案。(答錯的起立讀算式,說口訣)

  3.同學們,你們做的可真快!小小七星瓢蟲也想來考考我們了。ǔ鍪酒跋x圖)你看到了那些和7有關的數(shù)學信息了呢?你能看圖提問一個問題代替七星瓢蟲考考大家嗎?

  4.教材75頁第3題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你愿意試試嗎?(做好的同學嘗試說說這幾道題的數(shù)量關系。指名匯報。)

  5.說了那么多,你口渴了嗎?你一天大約能喝幾杯水?那要是一周呢?你是怎樣計算的。原來你一周要喝這么多的水啊,可見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但是如果世界上的水資源枯竭了,我們也就不能生活了,所以平時一定要節(jié)約用水

  6.好啦,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是誰?他是哪里的人物?其實乘法口訣運用非常廣,不僅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也存在,比如說:孫悟空打白骨精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到了什么口訣?孫悟空被太上老君關在八卦爐里煉成火眼金睛,一共關了七七四十九天,用到了什么口訣?唐曾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要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用到了什么口訣?你看口訣是不是無處不在啊,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口訣。

  四、總結(2分鐘)

  誰能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活動體驗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并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 知道哪是物體的正面,哪是物體的側(cè)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從上面、側(cè)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 發(fā)展空間觀念、合作意識和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具體事物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

  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并且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教具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幾何模型各一個;各種幾何形體的實物。

  學具準備:

  小長方體、正方體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第三單元(板書:引導學生讀一讀)

  同學們可能會猜想:老師叫我們看什么呢?(讓學生猜一猜,激起興趣。)

  老師坐在小板凳上,分別請三位學生站在老師的正面、側(cè)面和高處拍照。

  在電腦上展示剛才拍的照片。

  生:這些都是老師嗎?為什么不一樣呢?

  師:同學們天天都在學校學習,肯定都離不開自己面前的課桌,老師也離不開講臺。今天,老師就請同學們來觀察這張講臺,看一看從不同角度觀察這張講臺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狀。

  小結:剛才我們用相機當成自己的眼睛讓同學們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所看到的畫面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看一看。

  二、觀察、交流(實踐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講臺。

 。1)師: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人選擇一個位置來觀察這張講臺,然后互相說說

  觀察到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再交換位置觀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學生活動。

  注意: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如,可以先引導某個小組的學生站在一個角度觀察,再幫助他們調(diào)換位置,使其他小組的成員知道觀察的方法。

 。3)匯報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了講臺,F(xiàn)在請同學們來說一說,你看到的講臺是什

  么樣子的?

  生:我站在左側(cè)面,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這里(指了指側(cè)面)

  師:哦。看到了兩個面,這是左面。

  生:我站在講臺的前面,也看到了兩個面,是上面和前面。(讓學生指一指)

  生:我觀察到的講臺的形狀和同學是一樣的,只不過我是站在這邊(指了指右側(cè)面)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還有哪位同學是怎樣觀察的?

  (學生可以從一個角看到三個面,或者趴在上面看到一個面,又或者在每個面前蹲下來,看到一個面。)

  總結: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看到的面的個數(shù)也是不一樣的,每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三、鞏固練習。

  1. 出示課本的觀察講臺圖。

  2. 說一說圖上的三個人可能分別看到講臺的哪幾個面?

  3. 想一想,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圖中的三個人可能分別看到講臺的哪幾面?

  生:我先說圖上的老師。我認為老師可能看到講臺的上面和前面。

  生:我不同意。我覺得老師很高,他只能看到上面。

  生:笑笑看到桌子的上面和她前面的一面。(左面)

  生:淘氣是站在右角邊,他可能看到上面、前面和右面三個面。

  師:為什么?

  生:我剛才在觀察物體時體會到的。如果不是站在桌子的一個面的正前方看,而是站在桌子斜的方向,就能看到三個面。

  小結:通過上述驗證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觀察長方體,一次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4. 連一連

  (1)按照剛才討論的結果,讓學生連書上的'圖。

 。2)交流。(讓學生說說哪幅圖是誰看到的。)

  四、認一認

  1. 自己看書,認識長方體的上、側(cè)、正面。

  2. 交流、體會長方體的上、側(cè)、正面。

 。1)教師拿出一個長方體,分別指著上、側(cè)、正面,讓學生說說是哪個面?同時板書。

 。2)再將一個長方體不停地變換著擺,每次都讓學生指出上、側(cè)、正面,從而加深理解:一般朝上的那個面叫上面,對著觀察者的那面是正面,兩側(cè)的面稱側(cè)面,最后讓學生自己說說,只要意思說對即可。

 。3)拿出不同的長方體,讓學生說說它們的上、側(cè)、正面。

  (4)拿出一些長方體形狀的實物,讓學生指著說說它們上、側(cè)、正面在哪里?

  小結:通常我們把長方體或正方體朝上的一面稱為上面;面對自己的那一面稱為正面;兩側(cè)的面稱為側(cè)面。

  五、完成練一練

  1. 第一題。

  (1)引導學生審題,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2)反饋:說一說你的同桌對了沒有,如果錯了幫他糾正過來。

  2. 口算

  學生獨立計算,小組交流反饋。

  3. 連一連,說一說。

  4. 觀察一個物體,小組內(nèi)說說他們的上、側(cè)、正面各是什么樣的?

  六、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七、作業(yè)

  回家觀察一個物體向家長說出你看到的面。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點本節(jié)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的第2節(jié)課(第18、19頁)。繼上一節(jié)課“有多少塊糖”對連加算式有了一定體驗的基礎上,結合“兒童樂園”的現(xiàn)實情境,提出并解決其中需要列連加算式進行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并經(jīng)歷把相同加數(shù)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shù)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體會到乘法的簡便性。為后面有“有多少點子”的學習做準備。

  2、教學目標1)結合“兒童樂園”這一現(xiàn)實的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從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并掌握它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3)結合具體情境,會把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3、教學重、難點重點:從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并能正確的'讀寫乘號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難點:準確地讀寫乘法算式;正確說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二、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屬于小學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不穩(wěn)定,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懸念和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經(jīng)過一年對新教材的接觸,學生已初步學會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信息和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可以在小組內(nèi)有序合作、與人交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教法和學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以教師為主導,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大量的活動情境,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二)學法分析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xiàn)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于創(chuàng)意的練習及時反饋鞏固,通過聯(lián)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四、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體會乘法必要性;

  二、結合問題情境,體會乘法的意義;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排隊去兒童公園”的情境,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用加法解決“每排有5個同學,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體會到連加這種方法的煩瑣。這時,我引導學生:象這樣每個加數(shù)都一樣的加法算式,有沒有更簡便的算法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結合“兒童樂園”的問題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突出重點和難點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我準備用以下四個步驟來解決問題。把主題圖以課件的形式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

  1、請同學們自己在情境圖上尋找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讓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nèi)進行問題交流,并進行匯報,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把學生的問題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這些問題,為后面抽象乘法算式做準備?梢哉垘讉同學在黑板上板演,并共同核對答案。

  3、結合上述相同加數(shù)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出乘法算式。我以其中一個做例題,對學生進行乘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稱的講解。如以2+2+2+2=8為例,它可以用乘法表示,寫做2×4=8,或者4×2=8,讀作2乘4和4乘2。其中,中間的叉號叫做乘號,這是一個乘法算式,2和4在這個乘法算式中都叫做乘數(shù)。

  4、請學生把其他幾個算式也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形式,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這四個步驟中,我還會提醒學生注意: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shù):一個是相同加數(shù)(顯性的),一個是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隱性的),要讓學生明確它們的由來。經(jīng)過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四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乘法的意義及算式改寫及各部分的名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到過度到本節(jié)課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小組內(nèi)交流,尋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并在全班進行交流;然后,把本課引入的“排隊”的問題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有用的數(shù)學,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也就說明他們對乘法的意義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已經(jīng)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義。

  六、說板書設計

  相同加數(shù)的連加的算式和抽象出來的乘法算式對應著寫,這樣讓加法到乘法的轉(zhuǎn)化過程更直觀的展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 在分蘋果的過程中體會除法豎式的實際含義,掌握除法的豎式書寫格式和試商方法,能正確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2.體會學習有余數(shù)除法的必要性,能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除法的含義、掌握表內(nèi)除法計算(包括豎式計算和試商)的基礎上,安排有余數(shù)的除法。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可以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數(shù)及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同時又可以鞏固表內(nèi)除法計算,還為以后進一步學習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除法打下基礎。

  教材從學生已知的表內(nèi)除法引入,通過分蘋果活動使學生體會到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并主動探索試商的方法,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抽象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要引導學生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逐步達到熟練。在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問題時,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還有余數(shù)的情況,認識到學習有余數(shù)除法的必要性。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級重點實驗校,師資力量強,學生的素質(zhì)也比較高。部分學生以前就接觸過除法豎式,但是對于豎式的含義、書寫格式及應用還并不明確。教學時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情況分成一課時或兩課時完成。我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除法豎式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安排在一課時內(nèi)進行教學。

  〖課堂實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媽媽昨天買了20個蘋果,要把這些蘋果放在一些盤子里面,你愿意幫媽媽分一分嗎?

  (揭示課題:“分蘋果”并板書)

  師:如果把這些蘋果平均放在這些盤子里,你準備怎樣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的分法主要有:平均每盤放4個、5個、6個、7個。個別學生說每盤放2個、10個,其他同學都說出了這樣分的不合理性。學生還提出如果是每4,5個放一盤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6,7個放一盤就會出現(xiàn)剩余。)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1. 活動一:每盤放5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1)解決問題,抽象出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賹W生獨立思考

  ②小組內(nèi)交流

 、奂薪涣(說出結果并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生1:通過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得出結論,可以放4盤。

  生2:5+5+5+5=20,可以放4盤。

  生3:20-5-5-5-5=0,可以放4盤。

  生4:20÷5=4,可以放4盤。

  生5:除法還可以用另一種形式――豎式來計算。

  (2)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正確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倮斫饷恳徊降膶嶋H含義

  A學生介紹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B嘗試理解豎式的每一步含義。

  C教師提示

  D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及有疑問的地方。

 。▽W生小結:20是被除數(shù),表示有20個蘋果;5是除數(shù),表示每盤分5個蘋果;4是商,表示分4盤。)

 、诮虒W寫法,學生試寫

  A學生介紹,師在黑板上邊板書寫法邊講解。

  B學生觀察,并說一說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先寫被除數(shù)20,然后寫除式;4要與0對齊,然后寫積20;最后寫0,0也要與20的0對齊。)

  C剩何?什么4和0都要與20后面的0對齊?

  D學生用豎式計算,進行練習。

  2.活動二:每盤放6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1)解決問題,抽象出有余數(shù)除法豎式計算方法

 、僬垖W生用20個圓片擺一擺,并列出算式。列式:20÷6=3(盤)……2(個)

  (這是學生上學期學習過的內(nèi)容,學生應該能很快完成。)

 、趯W生先試著自己寫豎式,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說明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③班內(nèi)交流。

  (展示不同學生的豎式并讓學生說明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同時其他學生可以質(zhì)疑。)

  (學生小結:20表示有20個蘋果需要去分,6表示每盤放6個蘋果,3表示可以放3盤,3盤6個個蘋果是18個蘋果,還有2個蘋果不能繼續(xù)再分了,還余2。)

  (2)體會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因為有前面的擺一擺的活動,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出現(xiàn)余數(shù)大于除數(shù)現(xiàn)象,但是,恰好有幾名學生沒帶學具,在計算的時候,一個學生出現(xiàn)了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的情況。)

  師:觀察這位同學的計算過程及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如果學生有困難,提示學生觀察每道題目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

  生1:20÷6應該商3,而不是商2。

  生2:如果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那就能夠繼續(xù)再分。

  生3:余數(shù)8里還包括一個6,還可以再放一盤,還剩2個。

  師:比較每道題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大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同學們思考,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不然就沒有除完。

  (3)試一試

  20÷7=?用豎式計算,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寫。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 “試一試”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在班內(nèi)交流。)

  2.學生用豎式計算

  (“練一練”的第1題完成后同桌兩人互相檢查,并選一道喜歡的題目互相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組織數(shù)學活動,目的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很多經(jīng)過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現(xiàn)象,體會學習有余數(shù)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數(shù)除法豎式每步的含義;通過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余數(shù)的含義。

  1. 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

  學生在學習表內(nèi)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jīng)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shù)。教材安排了“20個蘋果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創(chuàng)造性地改編了教材,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結果自然出現(xiàn)了整除和有余數(shù)除法這兩種情況,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并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lián)系起來。

  2.在操作活動中抽象出有余數(shù)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盤放5個”的分蘋果活動的基礎上,我組織了第二次活動“每盤放6個”,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活動,感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發(fā)現(xiàn)可以放3盤,還余下2個,而這2個不能再繼續(xù)往下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數(shù)的情況,認識有余數(shù)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不斷發(fā)現(xiàn)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

  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對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有了明確的認識,這個“余數(shù)為什么要比除數(shù)小”的探索過程,其實也是培養(yǎng)質(zhì)疑、批判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練習中,教材還安排了分數(shù)目比較大的物品,引導學生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

  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把能夠整除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計算的內(nèi)容都在一課時內(nèi)教學稍顯緊張,有一部分學生接受起來存在一定困難,特別是我校正在嘗試小課時教學的研究活動,所以我認為這一課的教學分成兩課時更為妥當。

  〖案例點評

  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能本著這樣的理念進行教學,把一節(jié)傳統(tǒng)的除法課上得生動、活潑。這節(jié)課中有幾點設想很有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 夠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能夠注意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無論是認識有余數(shù)除法還是學習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都注意從實際問題引入,讓學生結合具體實例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理解并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夠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獲取知識

  (1)幫助學生在現(xiàn)實活動中建立“剩下”的表象,為形成“余數(shù)”的概念打下基礎

  平均分東西,有時正好全部分完,有時會剩下一些不能夠再平均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蘋果”是一個很開放的活動,對每盤分得的數(shù)量以及分的盤數(shù)都沒有做規(guī)定,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因此操作的結果,既出現(xiàn)了剛好分完的情況,也出現(xiàn)了有剩余的情況,體現(xiàn)教學設計的巧妙之處。

  (2)引導學生研究有余數(shù)除法的求商方法

  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關鍵的一步是求商。教材沒有把求商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通過“每盤分6個,需要幾個盤子”這樣的實際問題,激活學生已有經(jīng)驗――用分實物(分學具)的方法求答案,把動手操作和抽象思考聯(lián)系起來,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機會。(3)引導學生比較除法算式中的除數(shù)和余數(shù),發(fā)現(xiàn)并理解規(guī)律

  要求學生“比較每道題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大小”,一方面引導學生聯(lián)想平均分東西,最后剩下的都不夠再分的表象;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幾道除法算式,發(fā)現(xiàn)相同的現(xiàn)象,從而理解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歸納出“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結論。

  像“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計算”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實際上是比較傳統(tǒng)也比較死板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當然就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8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A習:看書21-22頁。

 。ǘ┮耄

  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與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與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ㄈ┲v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與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與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與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shù)一數(shù)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shù)的最快的小組。

 。ㄋ模┱n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shù)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與一個三角形。

 。ㄎ澹┱n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鍟O計: 直角

 。ㄆ撸┱n后作業(yè):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與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ò耍┖笥浖胺答仯

  本節(jié)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xiàn)困難,所以課堂節(jié)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會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學具:

  教具:小紅花、正方形、小圓片等實物圖。

  學具:學具袋中上述實物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口算兩組題(要求讀出算式,說出得數(shù))。

  第一組 第二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學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

  1、這兩組題都是加法,但是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組每道題的加數(shù)不相同,第二組的每道題的加數(shù)都相同)

  2、像第二組這樣,加數(shù)都相同的加法,我們叫它求相同加數(shù)的和

  第1題3+3,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3相加,這就是2個3

  第2題5+5+5,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5相加,這就是3個5

  第3題4+4+4+4,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4相加,由學生說出4個4

  第4題2+2+2+2+2,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2相加,由學生說出5個2

  (二)學習新課

  1、啟發(fā)性談話。

  像上面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這種簡便方法是什么呢?這正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2、出示例1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邊演示邊提問

 。1)教師是怎樣擺的?

 。ń處熛葦[2朵,再擺2朵,最后又擺2朵)擺了幾個2,(3個2)教師板書:3個2。

 。2)要求一共擺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用加法算:2+2+2=6 。

 。3)你寫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相同加數(shù)是幾,幾個2連加。

  教師敘述: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紹乘號及算式寫法和讀法

  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教師同時板書,然后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乘號像什么(像漢語拼音中的)。

  怎樣寫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數(shù)是幾,相同加數(shù)是2,就寫在乘號的前面,再數(shù)一數(shù)是幾個2連加,把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3寫在乘號的后面,23表示3個2連加,3個2得6,因此算式是23=6,讀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學生擺正方形。

  教師指導學生操作

  拿出3個正方形,擺成一豎行,這是1個3;第二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三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四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4個3)

  教師啟發(fā)提問

 。1)求4個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3+3+3+3=12)

 。2)這個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34=12)

 。3)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讀?

  4、學生獨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要求

  (1)每堆擺4個圓片,擺5堆,這是幾個幾?

  (2)在小組內(nèi)討論,怎樣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樣列乘法算式,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讀?

  歸納小結

 。1)上面這幾道題用加法算的時候,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點?

 。2)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法算?

  (3)兩種方法比較,哪種簡便?同學們想象一下,上面這道題,如果每堆擺4個圓片,擺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個,如果列加法算式,這個算式一定很長很長,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出示復習準備中的兩組題,哪組題能改寫成乘法算式,怎樣改寫?說出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幾連加。

  3+3 32;5+5+5 53;4+4+4+4 44;2+2+2+2+2 25 2。游戲

  (1)拍手游戲.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戲.老師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題用線連起來)。

  7+7+7 6+6+6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簡單的動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

  2、探究生活中有關力的科學現(xiàn)象。

  3、通過橡皮筋的實驗探究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的關系。

  4、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對力進行分析,比較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用力改變物體形狀的方法,感受科技進步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積極意義。

  教學重點:

  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

  教學難點:

  通過橡皮筋的實驗探究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玩變臉游戲,激趣導入

  1、(教師玩一個變臉游戲,引導學生看一看。)同學們,大家看一看,老師用手在臉上這樣一捏,老師的臉還跟原來一樣嗎?(不一樣了)大家也像老師一樣做一做變臉游戲,看誰做的最滑稽有趣。

  2、學生做變臉游戲,教師指5到6名學生上臺表演。(注意不重復)

  3、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我們的臉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呢?是什么讓我們的臉發(fā)生了變化?

  4、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小結:是的,我們的臉發(fā)生變化是因為力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形狀改變了。

  5、板書課題:形狀改變了

  6、學生齊讀課題。

  二、探究物體形狀的改變

  1、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guī)б恍〇|西到學校來,比如橡皮擦、鐵絲、橡皮筋、海綿、氣球等等。大家?guī)砹藛幔?/p>

  學生把自己帶來的東西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面,展示一下。

  2、同學們帶的東西真多呀!大家看這些東西放在桌子上面是這個形狀,那么大家能不能使這些東西的形狀發(fā)生改變呢?下面請大家動手來試一試。

  3、學生自由動手操作,用各種方法使這些東西的形狀發(fā)生變化,引導學生盡量使同一種東西的形狀發(fā)生不同的變化。

  4、全班交流,指生上講臺演示自己使物體形狀發(fā)生變化的操作方法。

  5、教師小結:剛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使物體的形狀都發(fā)生了變化,而且有的同學還使同一個物體形狀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大家做的非常好。下面請大家思考一下:這些物體的形狀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呢?

  6、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是的.,這些物體形狀發(fā)生改變的原因是他們受到了力的作用,是力使這些物體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

  三、探究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大小的關系。

  1、教師引導:力的作用會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變化,那么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的程度有沒有關系呢?

  2、學生預測結果:有關系,沒有關系

  3、不管有沒有關系,我們用事實來說話。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有關橡皮筋的小實驗,探究一下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的程度有沒有關系。

  4、出示實驗材料:橡皮筋、實驗鉤碼3到5個、掛鉤、一塊板(可以用小黑板)、小尺。

  5、實驗的方法:出示課本第26頁下面這幅圖,引導學生認真仔細觀察,了解實驗的方法。

  6、教師強調(diào)實驗的要領:

 。1)注意黑板上掛鉤的高度要一樣,便于我們記錄。

  (2)橡皮筋要用新的,這樣彈力差不多,便于我們統(tǒng)計實驗的結果,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7、學生分小組實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的情況,并相機指導。提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

  8、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實驗記錄,交流實驗結論。

  9、教師表揚學生在實驗中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并小結:正如同學們實驗得出的結論一樣。力會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變化,用力大,物體的形狀發(fā)生的變化大;用力小,物體的形狀發(fā)生的變化小。力的大小和物體形狀變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四、比較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用力改變物體形狀的方法。

  1、同學們,用力都會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或大或小的改變,但是,用力不同,物體形狀發(fā)生的改變也不一樣,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傳統(tǒng)用力和現(xiàn)代用力改變物體的物體形狀的方法產(chǎn)生的結果。

  2、出示課本第27頁的六幅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研究和比較,思考一下,傳統(tǒng)的用力方法和現(xiàn)代用力方法產(chǎn)生的結果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觀察觀察圖片,仔細比較,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過去,由于受生產(chǎn)力和科學技術的影響,人們僅僅依靠自身的力氣,改變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小。現(xiàn)在,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不斷改進技術,利用現(xiàn)代化的生產(chǎn)工具,使物體形狀發(fā)生改變變得更容易,更符合人們的要求。可見,科技進步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4、大家再思考思考,想想看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用力使物體形狀改變的現(xiàn)象?

  5、學生列舉生活中用力來改變物體形狀的現(xiàn)象。

  五、課堂總結

  剛剛大家列舉了生活中許多用力來改變物體形狀的現(xiàn)象,是的,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變化,而且力的大小直接對物體形狀改變的結果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用力大,物體形狀變化大;用力小,物體形狀變化就比較小。

  六、課后延伸

  請同學們在課后留心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用力來改變物體形狀的現(xiàn)象?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1

  教學內(nèi)容

  第二單元表內(nèi)除法(一),第四單元表內(nèi)除法(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清楚在什么樣的問題要用除法解決。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計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除法計算的便捷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復習表內(nèi)除法。

  難點: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內(nèi)容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教學步驟

  二一班的16名同學在公園里盡情玩耍。同學們來到兒童樂園打算租兒童小車,小車有2人的和四人的,如果都租2人的需要租幾輛車?租4人的需要租幾輛車?同學們,你們能幫助他們一下嗎?應該怎么租呢?

  1.16名同學都乘坐2人車,需要多少輛?

 。1)該如何解答,自己先試著解答。

  (2)小組合作討論出解答的方法。

  2.匯報解答方法,并列式。

  16÷2=8(輛)

  3.16名同學都乘坐4人車,需要多少輛?

 。1)該如何解答,自己先試著解答。

  (2)小組合作討論出解答的.方法。

  4.匯報解答方法,并列式。

  16÷4=4(輛)

  5.請看算式:16÷2=816÷4=4

  (1)分別說一說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稱?

 。2)結合以上式子說一說什么是除法?

 。3)試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專項訓練

  1.把口訣補充完整:

  三七()八()二十四()八十一九七()四()十六()三十六七六()()五三十

  2.計算下面各題

  32÷8=81÷9=15÷5=24÷6=42÷7=40÷8=24÷3=14÷2=3.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42÷6=()÷84×6=()×32×()=3×()7×()>8×2

  ()×8<6×524÷()>24÷()

  4.解決問題

 。1)二(1)班有42人玩跳繩,每7人一組,平均分成幾組?如果每6人一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東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東剪了多少面小旗?(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決)

 。3)同學們要去南湖劃船。大號船每條限坐6人,小號船每條限坐3人,坐大號船需要4條,如果坐小號船需要幾條呢?

  兒童樂園,復習計劃,價值觀,針對性,情感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2

  【教材簡解】

  本課教學內(nèi)容是課程標準江蘇教育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40頁的例題、第41頁“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4題。這節(jié)課教學的加法估算,范圍限制在兩個加數(shù)都接近整百數(shù),而估算的結果也用整百數(shù)表示。教材選擇四種家用電器的單價作為素材,在例題中安排學生估計“買一部電話機和一個電飯煲。大約需要幾百元”,引導學生探索估算方法!霸囈辉嚒卑才艑W生設想另外選購例題中的其他兩件商品,估計大約需要幾百元!跋胂胱鲎觥卑慈齻層次來安排練習,第1題判斷一些數(shù)各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第2、3題安排估算練習,第4題判斷計算的準確值比估算出的數(shù)值大還是小。

  【目標預設】

  1、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加法估算的方法,認識“≈”,會用“≈”表示估算的結果。

  2、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重點、難點】

  掌握加法估算的方法,認識“≈”,會用“≈”表示估算的結果。

  【設計理念】

  1、體現(xiàn)計算教學的生活化,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依照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提供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探索材料,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促進學生主動進行估數(shù)、估算,潛移默化地感受估算的意義,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2、從關注估算技能目標轉(zhuǎn)變?yōu)殛P注估算能力形成的過程性目標,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交流探索的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技能與發(fā)展性目標做到同時落實;

  3、充分尊重學生,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獨立探討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感悟估算。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首先通過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的情境——猜手機的價錢,引入新課,接著出示4種商品的價格,讓學生 “估計一下,買一部電話機和一個電飯煲。大約要用幾百元?”組織學生自主探索,估算的基本方法——把兩種商品的價錢都看做接近的整百數(shù),再把兩個整百數(shù)相加。再通過“試一試”讓學生進行購買其他兩件商品的所需錢數(shù)的的估算。鞏固練習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估計一個三位數(shù)接近幾百;第二層次,先把每個加數(shù)看做整百數(shù),估計出結果再筆算,加強估算和筆算的對比;第三個層次,用估算的辦法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判斷兩個數(shù)的和夠不夠某個整百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猜一猜:老師前些日子去商場買了一款手機(課件出示手機圖片),它的價格大約是500元,小朋友能猜出它的實際價格是多少元嗎?

  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如498元、490元、512元、504元等。課件出示這款手機的價格496元,讓學生對照,猜得是否合理。

  講述:其實大家猜得都比較合理,因為大家猜的價格都比較接近500元,也就是大約是500元。

  2、商場里還有很多商品,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 電話機97元 電飯煲192元 自行車403元 電風扇105元

  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說出每種商品的價格分別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嗎?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都積極動腦,學會判斷一個三位數(shù)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下面我們就來用這個本領解決問題。

  【設計說明】學生在猜數(shù)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大約”含義,而且情緒高漲。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入新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觸及新知,過渡自然貼切。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問題:估計一下,買一部電話機和一個電飯煲,大約需要幾百元? 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怎樣列式?板書:97+192 提問:這道題不要求我們算出準確的錢數(shù)?要求的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辦? 先獨立思考,再分組交流,探索算法,再交流中體會估算的方法:

  (1)看97和192分別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

  (2)再把這些整百數(shù)相加,得到的就是大約需要的錢數(shù)。

  學生匯報:電話機的價錢是97元,97元接近100元;電飯煲的價錢是192元,192元接近200元。100元加200元等于300元,所以,買一臺電話機和一個電飯煲大約需要300元。

  講述:這樣的算法就是估算(板書:估算),你們估算的方法是對的,但估算的過程不必全寫出來,老師教給你們一種簡便的寫法。

  板書:97+192≈300(元)

  約等號

  講述:“≈”這個符號叫做約等號,表示大約相等的意思,讀作“約等于”。(學生練習寫約等號)

  提問:算式中為什么不能寫“=”呢?你覺得,人們?yōu)槭裁匆盟鼇肀硎敬蠹s等于呢?(讓學生體會既有等于的意思,又表示不完全相等)

  2、教學“試一試”

  提問:現(xiàn)在你能用剛才的方法估算買一輛自行車和一臺電風扇,大約需要幾百元嗎? 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學生匯報:自行車的價錢是403元,接近400元,電風扇的價錢是105元,接近100元,400元加100元等于,所以買一輛自行車和一臺電風扇,大約需要500元。(板書403+105≈500(元))

  提問:如果我們帶500元能買回這兩件商品嗎?

  可能會有兩種答案,通過討論,形成不能買回的統(tǒng)一認識及原因,把403看作400,少算了,把105看作100,也少算了,所以估算的結果會比實際的結果小。

  提問:下面每人設想任意選購兩件商品,估計大約需要幾百元? 學生匯報:

 。1)買一部電話機和一輛自行車,大約需要幾百元?97+403≈500(元)(2)買一個電飯煲和一輛自行車,大約需要幾百元?192+403≈600(元)

  小結:在剛才的計算中,同學們把要買的商品的價錢看成和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再把這些整百數(shù)相加得到買這兩樣商品大約需要的錢數(shù),這就是加法估算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設計說明】估算的方法雖然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但學生掌握起來并不難,所以教學時可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交流掌握方法,而約等號及其含義則采用講述的方法告訴學生。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的統(tǒng)一。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你知道下面各個數(shù)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嗎? 503、492、695、207、813、589、904、296、407、399、602 學生自己思考后,同桌兩人一組開展活動:一人報數(shù),另一人說出這個數(shù)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估算下面的結果,在括號里填上整百數(shù)。

  學生各自填寫,指名說出填寫的數(shù)。追問:這個數(shù)是怎樣口算出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先讓學生用約等號直接在書上表示出估算的結果,再把豎式寫在練習本上。

  提問: 199+297筆算結果是496,估算結果大約是500,為什么估算的結果比筆算的結果多一點呢? 403+208筆算結果是611,估算結果大約是600,為什么估算的結果比筆算的結果又少一點呢?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小結:199+297,把199看作200,多算了,把297看作300,也多算了,所以估算的結果會比實際的結果大;同樣的道理,403+208,把403看作400,少算了,把208 看作200,也少算了,所以估算的結果會比實際結果小。

  想一想,其他幾道題的筆算結果為什么有的比估算結果大,有的卻比估算結果小呢? 【設計說明】筆算和估算都是計算的方法,這樣的處理,有利于把估算和精確計算有機結合起來,在計算前讓學生估算或計算后讓學生用估算驗算,有利提高精確計算的正確率,幫助學生認清估算和精算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讓學生由被動估算向自主估算的轉(zhuǎn)變。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情境圖:學校組織一、二年級的同學去看木偶戲,瞧!他們多開心呀!一年級195人,二年級198 人,劇場共有400個座位,夠坐嗎?

  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再在班內(nèi)匯報交流,要求說出判斷的理由。

  學生匯報后小結:一年級195人,接近200人,二年級198人,也接近200人,因為這兩個數(shù)都小于200,所以它們的和一定小于400,所以可以得到結論:400個座位夠坐!驹O計說明】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本題通過展現(xiàn)現(xiàn)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運用估算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豐富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體驗。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用估算的方法解決了不少問題,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估算,例如:到商店里買東西,出發(fā)前就要先估算一下要帶多少錢,買過東西以后,還要估算一下錢花得對不對。除了買東西之外,還有許多事情也用到估算,課后請同學們留心觀察,看看哪里還用到估算,利用課余時間互相交流。

  【設計說明】這樣的小結,把學生的學習由課堂引向課外,進一步拉近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距離。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3

  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寫、讀乘法算式。

  難點: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20根小棒。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出示游樂場圖

  師:小朋友們注意看圖,游樂場不少小朋友都去過,那里有不少的數(shù)學知識,動一動腦筋把它們找出來。先看圖上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在做什么?

  學生觀察畫面,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引導。解決問題

  算一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過山車上坐了多少人?5個小吊車的車廂呢?

  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4.師:小朋友們,要分別算出玩各種游戲的人數(shù),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其他方法嗎?那么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尋找。

  新課

  擺圖形游戲

  要求:A用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所學過的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B擺好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C同桌交流,把算式寫在紙上。

  引入乘法

  指名學生說加數(shù)相同的算式,教師板演。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shù)都相同。

  師:算幾個相同數(shù)連加,除了用加法外,還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乘法。(板書課題)

  以3+3+3+3+3+3=18為例,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師: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6個3連加的和是18)

  師:求6個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教學乘號的寫法)

  師: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63=18讀作六乘三等于十八,用乘法算6個3連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寫加數(shù)3,寫件36=18這個算式怎樣讀(板書)

  4.嘗試

  請學生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指名回答,完整板書。

  5.小結:比較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得到:求幾個相同數(shù)連加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

  指導讀書P46上半部分,并質(zhì)疑。

  書P46做一做

  讓學生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蕩秋千

  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指名校對,并說說算法及想法。

  3練習九第1題

  看清圖意,獨立完成。

  組織交流。

  4.練習九第4題

  觀察圖意,確定()里分別填幾。

  獨立填寫乘法算式及讀法。

  指名校對。

  5.乘法算式的讀法與寫法

 。1)45635224

  33265543

  開小火車讀、齊讀等形式。

  (2)5乘42乘74乘89乘1

  指名4人板演,其余寫在紙上,并校對。

  6.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寫成乘法算式?指它寫出來。

  4+4+43+5+76+6+6+62+2+2+2+2+2

  四.小結。

  1.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

  2.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shù)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shù),在這兩個數(shù)中間寫上乘號。讀乘法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jié)課,每個小朋友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知識。

  五.作業(yè)

  《隨堂練習》P31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4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06—108頁的內(nèi)容,練習二十二第一、第二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2、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重點:認識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能回答簡單的問題,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理解復式統(tǒng)計表的表頭,能對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具準備:課件、統(tǒng)計圖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探索,

  1、激趣導入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動物運動會了嗎?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電腦展示動物運動的情景)

  老師:看了動物運動會的`場面,你想知道什么?

  老師:同學們想了解這么多的情況,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這些情況?

  2、揭示課題:

  板出:統(tǒng)計

  二、自主探究,學習復式統(tǒng)計表

  1、探討收集信息的好方法

  師:要統(tǒng)計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動物,首先應記錄、收集這些信息,各學習小組議一議,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記錄這些信息,哪一種方法更簡便、更科學一些呢?(學生活動)

  2、匯報:(讓學生體會用“正”字法記錄、收集信息更簡便、更科學一些)

  3、學生用“正”字法記錄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動物。電腦展示動物賽跑過程、學生記錄)

  4、匯報、整理數(shù)據(jù)并填入以下相應的統(tǒng)計表里。

  1、識復式統(tǒng)計表

  老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統(tǒng)計表,你有什么好見解?

  老師:把這兩個表編成一個表,那么這個表應反映哪幾個內(nèi)容?請各學習小組議一議。(學生活動)

  老師:哪個學習小組愿意匯報?

  2、填寫復式統(tǒng)計表

  老師:怎樣把數(shù)據(jù)填入表里呢?請同學試一試(學生填寫、匯報、檢查)

  3、比較單式和復式統(tǒng)計表

  老師:請同學們觀察、比較這個統(tǒng)計表與前面哪兩個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

  老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前面哪兩個統(tǒng)計表比較簡單,它們反映運動項目只有1項,我們稱它為單式統(tǒng)計表,而后面這個統(tǒng)計表反映2項運動項目,我們稱它為復式統(tǒng)計表。

  4、簡單的分析、交流

  老師:從這個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了參加跑步的有多少只小兔?

  老師:參加只數(shù)最多?參加只數(shù)最少?

  老師:你還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結:(略)

  三、應用、拓展

  1、統(tǒng)計各種動物參加跑步的的成績

  老師:你還想統(tǒng)計什么?

  老師:那我們來統(tǒng)計小兔、小狗的跑步成績。小兔、小狗參加跑步成績情況統(tǒng)計表

  老師:我們先來看看小兔、小狗1000米跑所用的時間,那同學可要記好,你還想知道小牛和小貓的成績嗎?

  老師:那我們在這個表再添上兩行,同學們會填嗎?

  2、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108頁做一做

  四:全課小結:(略)

  五:家庭作業(yè):練習二十二第一題。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5

  課題:認識方向

  教學目標

  1、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并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2、讓學生在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重點難點: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法教具教法:講解法

  教具:圖片。

  課時安排:第三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創(chuàng)境導入

  二、探究新知

  除了這些表示方向的詞,你還知道哪些方位詞?(東、南、西、北)

  以我們學校為中心,說說它的.東、南、西、北方分別是什么地方?(隨機板書:東、南、西、北)

  1、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那你知道華聯(lián)超市在我們學校的哪個方向嗎?劉邦廣場呢?能說說你是怎樣確定它們的位置的嗎?

  學校的位置沒變,怎么一會在西北面,一會兒在東南面?

  2、辨認方向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出示指南針)誰知道它的用途?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現(xiàn)在有一個指南針,你能根據(jù)指南針給出的一個方向,來確定其他七個方向嗎?

  先在組內(nèi)交流然后獨立填寫最后再集體交流,鼓勵多種方法。

  學生回答

  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組織學生討論得出結論:由于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所以就產(chǎn)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組內(nèi)交流然后獨立填寫最后再集體交流

  三、加強運用,內(nèi)化新知

  四、全課總結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討論:在地圖上,我們居住的地方大約在首都北京的哪個方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6

  一、教材依據(jù)

  本節(jié)課內(nèi)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九頁《派車》。這一課的內(nèi)容屬于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的解決問題,主要內(nèi)容是有余數(shù)除法的應用。本課是該單元的最后一課,在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掌握了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 通過《租船》一課的學習,對本節(jié)課的組織教學做了有效的鋪墊。學好有余數(shù)除法的應用對后續(xù)將要學習的相關除法應用的內(nèi)容都將發(fā)揮很大的正遷移作用。解決問題對學生來說還面臨較大的困難,這一課的教學重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材中安排的“說一說”和“試一試”兩個活動!罢f一說”旨在讓學生在思考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大量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思維,在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一試”是學生在探索交流讀懂表格的基礎上,練習用抽象的表格來呈現(xiàn)自己的多種設計方案,學習的是一種數(shù)學的思維方法。

  二、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為指導,通過對于派車問題的探討,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在探討派車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二年級的學生生活經(jīng)驗很少,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特別是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一些數(shù)學思維過程對他們來說并不簡單。在“怎樣派車比較合理”這個內(nèi)容上,需要學生綜合分析問題,難度較大。 教學時,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理解圖意及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會用前面學到的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教材中出現(xiàn)的前兩種方法,這時教師要給予肯定,然后繼續(xù)引導學生討論還可以怎樣派車。最后通過練習,探討解決類似問題的一般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靈活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索發(fā)展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通過填寫表格,找到合理的派車方案。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實物投影儀(展臺),印制表格。

  四、教學過程

  (一)環(huán)節(jié)一:情境導入,獲取信息。

  1.創(chuàng)設情境:今年,西安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你知道為什么嗎?做為西安人,你有什么感受啊?一個旅行團要去參觀世界園藝博覽會,遇到了一點問題,你能用數(shù)學知識幫幫他們嗎?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

  2.獲取信息:(出示主題圖)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觀察主題圖,匯報發(fā)現(xiàn)的信息:一共有25人,面包車限乘客8人,小轎車限乘客3人。

  “限乘”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人多了擠著坐行嗎?

  【設計意圖】:情境圖中信息較多,引導學生理解圖意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和提高二年級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環(huán)節(jié)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旅行團遇到了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可以怎樣派車?(板書課題:派車)如果讓你來選擇的話,你打算怎樣幫他們派車呢?

  2.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第一次小組合作:結合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明確小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內(nèi)交流派車的方案,派哪種車,派幾輛。小組長負責整理出不同的方案。

  投影展示小組派車方案,全班交流。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派車方案。

  (1)全派面包車:

  25÷8=3(輛)……1(人)

  答:派3輛面包車不夠要派4輛。 (2)全派小轎車:

  25÷3=8(輛)……1(人)

  答:派8輛車不夠,要派9輛車。

  方案不錯!大家都考慮到了乘客不能超載。想一想,這樣派車,最后一輛車上各坐了幾個人?這樣的派車方案你覺得怎樣?(有些浪費)

  有更合理的方案嗎?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次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借助已有經(jīng)驗———有余數(shù)除法的應用,提出初步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3.聯(lián)系實際,優(yōu)化策略。

  你認為怎樣的方案最合理?(沒有空座位或者空的座位最少,面包車和小轎車可以搭配起來派車)

  第二次小組合作:怎樣才能沒有空座位或者空座位最少呢?在小組內(nèi)探索合理的派車方案。投影展示小組討論的結果。

  派2輛面包車:2×8=16(人)

  派3輛小轎車:3×3=9(人) 16+9=25(人)

  答:派2輛面包車和3輛小轎車正好坐滿,沒有空座位。

  教師追問:你們小組真了不起!是怎樣找到這樣一個好方案的?

  學生匯報,教師補充,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可以依次增加面包車的輛數(shù),從而確定剩下的乘客需要派小轎車的.輛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第二次的小組合作學習,逐步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策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策略才是合理的策略,同時對學生滲透有序思考的數(shù)學思想。

  (三)環(huán)節(jié)三:強化練習,掌握方法。

  1.課件延續(xù)情境:旅行團臨時又有4個人加入,你會怎樣派車呢?什么樣的方案最合理?計算后把你的方案填寫在表格里。

  面包車/輛

  小轎車/輛

  余下的座位數(shù)/個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延續(xù),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介紹“表格”這種高度抽象概括方法的同時,滲透數(shù)學簡潔之美,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2.總結方法:第三次小組合作:討論解決這類問題一般方法是什么?

  在小組內(nèi)交流遇到派車問題時思考的順序是什么?然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1)先考慮只派一種車,大車或者小車。

  (2)如果有空座位,在考慮將大車和小車搭配起來。

  (3)空座位越少方案越合理。

  【設計意圖】:通過第三次小組合作學習,概括解決派車問題的一般方法,學習合理的思維探究模式。在經(jīng)歷從一般到抽象的螺旋式上升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評價的意識。

  (四)環(huán)節(jié)四:暢談收獲,小結全課。

  快樂總是短暫的。這節(jié)課快要結束了,能談談你有什么收獲嗎?和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用自己的數(shù)學智慧幫助旅行團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數(shù)學問題等待著你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老師再次期待你的精彩表現(xiàn)!

  【設計意圖】:體現(xiàn)義務教育數(shù)學新課標中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使學生獲得對數(shù)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從而激勵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逐步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

  派車

  (1)全派面包車:25÷8=3(輛)……1(人)

  答:派3輛面包車不夠要派4輛。

  (2)全派小轎車:25÷3=8(輛)……1(人)

  答:派8輛車不夠,要派9輛車。

  (3)派2輛面包車 :2×8=16(人)

  派3輛小轎車 :3×3=9(人) 16+9=25(人)

  答:派2輛面包車和3輛小轎車正好坐滿,沒有空座位。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7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A習:看書21-22頁。

 。ǘ┮耄

  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與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與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ㄈ┲v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與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與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與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shù)一數(shù)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shù)的最快的小組。

 。ㄋ模┱n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shù)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與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ㄆ撸┱n后作業(yè):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與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ò耍┖笥浖胺答仯

  本節(jié)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xiàn)困難,所以課堂節(jié)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8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過比較分析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體驗到可以用多種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訣求商的簡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折疊口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們,我們昨天已經(jīng)學習了用口訣求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來學習這部分的內(nèi)容,深入了解乘除法的關系。

  (出示情景圖)

  師:植樹節(jié)快到了,你觀察到了什么。

  學生仔細觀察,看清圖意,找出圖中的已知條件。

  師: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可以求出什么,請你補充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列出題中有關信息(主題圖示題)

  ①每行栽4棵②可以栽6行③一共栽了24棵

  師:請你選擇任兩個信息作為條件,然后補充問題,使之成為完整的應用題,再解答。四人小組合作,看誰的方法多!

  集體校對,說說你的想法和理由,算式的.含義等。

  二、做一做

  (出示題)個別說說你的怎么樣算的?

  說說思考的過程(個別說、開火車說)

  折疊口算卡片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

  三、練習鞏固

  1、練習五第三題,送信,學生獨立做在書上。

  2、練習五第四題,明確題意,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校對。

  3、掛圖出示練習五第五題,游戲的形式完成。

  4、練習五第六題,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誰來說說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會了哪些本領?

  你還有什么疑問的地方嗎?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19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58~59頁假日小隊。

  教學目的

  1、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體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初步獲得一些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掌握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小隊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書中58、59頁圖)(板書課題:假日小隊)

  二、新授。

  1、看圖說一說在這個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哪些活動?

 。ū硌荨⑴恼、澆樹、收廢電池等。)

  2、從圖中數(shù)一數(shù)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據(jù)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問題嗎?還能提出用減法算的問題嗎?書中提出了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節(jié)目是今天假日活動的'第幾個節(jié)目?在它后面還有幾個節(jié)目?求一共有多少個節(jié)目該怎樣算?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3、老師手指照相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膠卷有多少張嗎,他們已經(jīng)照了多少張?還有多少個小朋友沒有照?剩下的膠卷夠其余每人照一張嗎,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癟時說說解題思路。)

  4、老師手指澆水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他們倆一共要澆多少棵樹?還有多少棵小樹苗沒有澆;求已經(jīng)澆了多少棵,該怎樣算?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5、讓我們再去看一看收廢電池這一組的同學今天收獲怎樣?說說她們各收了多少節(jié)電池?根據(jù)這三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誰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節(jié)?三人一共收多少節(jié)?等等。)

  6、你們開展過假日小隊的活動嗎?你能解決活動中的哪些實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三、師生共同談收獲。

  四、小結。

  愉快的假日小隊活動即將結束,同學們真是收獲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動再見。

  第八課時作業(yè)設計。

  1、一年級同學有32人,其中有10人去參觀片展覽,還有多少同學沒有去?

  2、學校體育組有40人,合唱隊有58人,美術組有20人。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后記:時間安排得好,課堂氣氛活躍,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2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點。

 。2)使學生學會用刻度尺量線段。(限整厘米和整米)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線段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仔細、準確地找線段、量線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線段和量線段。

  難點:掌握線段的特征,會分辨線段。

  教學方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

  繩子、直尺、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探究新知

 。1)感知線段的特征。

 、 老師準備一根繩子,提問:繩子現(xiàn)在是彎曲的,怎樣使它變直?

  學生觀察匯報。

  教師示范:兩手一拉繩子變直了。

  小結:把繩子拉直后我們兩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線段。(板書:線段)

  ② 看看線段的特點。

  小組討論,匯報。

  教師指導:直的.、有兩個點。線段的兩端是線段的兩個端點。

 、 出示拉直的繩子。

  提問:現(xiàn)在這條繩子是線段嗎?為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

  ④ 出示幾條不同長短的線段,提問:這些線段長短一樣嗎?

  教師總結: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而且有長有短。

  (2)完成“做一做”

 。3)找線段

  小組討論匯報。尋找我們身邊的線段。

  (4)連線段、數(shù)線段。

  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讓學生說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小組討論匯報。

 。5)量線段長。

  二、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訂正。

  三、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上冊教案01-29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12-30

小學六數(shù)學上冊教案01-14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1-25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復習教案01-25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角教案02-08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1-03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的教案09-09

小學數(shù)學上冊教案(精選15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