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4-17 08:37:27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錦集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錦集9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圓柱表面積的,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掌握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圓柱的展開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學生說出圓柱的特征。

  2、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3、計算下面各圓柱的側(cè)面積。

  (1)底面2.5周長米,高0.6米。

  (2)底面直徑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徑1.5分米,高8分米。

  4、提問:圓柱的側(cè)面積加兩個底面的面積就圓柱的什么?(表面積)

  二、教學表面積。

  那么,圓柱的表面積是什么?明確: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cè)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側(cè)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1、教學例2。

  出示例2的題目:一個圓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徑是2分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要求圓柱的表面積,應該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2)我們可以根據(jù)已知條件畫出這個圓柱。隨后教師出示圓柱模型,將數(shù)

  據(jù)標在圖上,F(xiàn)在我們把這個圓柱展開。出示展開圖,如下:

  2、小結:計算表面積時,一定要分步計算。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提問)

  3、出示試一試:要做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徑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這個水桶是沒有蓋的.,說明了什么?如果把做這個水桶的鐵皮展開,會有哪幾部分?

  (2)要計算做這個水桶需要多少鐵皮,應該分哪幾步?

  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數(shù)是否計算正確。

  (3)指出: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這道題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三、課堂小結。

  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cè)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cè)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cè)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四、鞏固練習。

  練一練第1~4題。

  五、《作業(yè)本》第2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p.10~12。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nèi)容包括初步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這是學生學習過長度、質(zhì)量、時間及其計量單位后,認識的又一類量及其計量單位,這對于豐富學生對量及其計量單位的認識是十分有益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比較容量的方法,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

  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

  每生自帶2件左右常見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教學容量。

  1、(1)老師取兩個大小明顯有區(qū)別的容器,問:這兩個容器,哪個可以裝得更多?

  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學生用容量來說一說,指出:這個容器所能裝的液體的多少,可稱之為容量。

 。2)拿兩個差不多大的容器,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容量比較大。

  當有分歧的時候,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驗證猜想?(可裝水倒一倒)

  實驗,(略)得出結論。

  想象一下,如果反過來倒水,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說明了什么?

  完成書上的練習(1)和(2)

  分別讓學生把圖的意思說一說,再得出某個結論。

  (3)議一議:小紅家水壺裝滿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壺可以裝滿后可以倒4杯。你認為哪家的水壺更大?為什么?

  在學生說理的基礎上,得出:要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來比是不合適的。

  二、認識1升

  說說你通過昨天的預習,知道關于升的哪些知識?

  1、計量液體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單位

  2、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正好可以裝1升水

  拿出該正方體,從里面量它的棱長。問: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jié)M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學生帶來的常見的容器來認識1升

 。1)請學生把從家里帶來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別指名問一問: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別請這部分學生舉起該容器,其他同學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約是幾升。

  可結合2.5升的可樂瓶,請學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

  老師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約是多少?(實驗得出:1升多一點)

  想象:以它為參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畫一下,像電飯鍋大約有2個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臉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臉大約要用幾升水呢?(實驗得出:2升)

  以這一臉盆為參照,估計一下,邊上的這桶水大約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這桶純凈水有多少升呢?(18.9升)這桶水你拎得動么?

  介紹: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約是這樣的幾杯呢?

  分別取幾個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夠了么?

  4、練習,完成(3)和(4)

  三、全課總結

  說說今天的學習,讓你明白了哪些知識?

  布置實踐作業(yè):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別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知識產(chǎn)生興趣的基礎,如果每個教師都把自己全部的愛給了學生,用自己的真情趣感染學生,我認為這比任何一種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都有效,因為它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深深的吸引。老師處處為學生著想,照顧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要用真情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每天以親切的面孔面對每個孩子,要認可每個學生,不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喜優(yōu)厭差,對學困生要多些關愛,教學中注意多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課堂提問、作業(yè)、檢測都要根據(jù)他們的實際制定評價標準,做對了,及時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做錯了,也不指責,耐心講解,不讓他們產(chǎn)生氣餒情緒,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只有我們老師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并努力地將他貫徹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學實踐中,建立起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他們喜歡上數(shù)學課。

  二、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

  從兒童已有的經(jīng)驗和興趣出發(fā),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學習活動,使之趣味化,可以使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新教材很多內(nèi)容的呈現(xiàn)都注意體現(xiàn)兒童已有的經(jīng)驗和興趣,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如一年級下冊找規(guī)律這節(jié)課中,一位教師先用切合實際的語言引起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每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和元旦慶祝會,各班都會把教室布置得很漂亮舉行大聯(lián)歡。大家看,這是一(5)班的教室,這個教室布置得有什么規(guī)律呢?老師邊說邊把教學立體圖掛在黑板上,經(jīng)過短暫時間的觀察,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這個說:燈籠是按藍、紫的順序排列的。那個說:花是紅、綠順序排列的。小旗是黃、紅順序排列的。片刻,教室布置的規(guī)律找了個清清楚楚。課本上的練習一般是圓形片、三角形片、方形片交替出現(xiàn),而有位老師在設計練習時很有創(chuàng)意,結合兒童的特點讓學生拍手、擺頭來找規(guī)律。又設計了學兩聲貓叫、學一聲狗叫,讓學生在活動中找規(guī)律。這樣的活動很實在也很有趣味,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感知知識,體驗到趣味數(shù)學的魅力。

  三、提倡合作交流,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

  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好的數(shù)學教學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給學生提供充分進行數(shù)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怎樣投入與數(shù)學學習,甚至比學習何種數(shù)學知識更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形成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教學實踐證明,合作學習能增強課堂互動的有效性。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不僅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并作出適當?shù)脑u價。合作學習還有利于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也有利于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

  四、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shù)學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jīng)驗是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拓展學生認識數(shù)學、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shù)學經(jīng)驗的積累,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知道之前盡早感受,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數(shù)數(shù)前,由于學生剛?cè)雽W,互相之間還比較陌生,就設計了自我介紹的活動,介紹內(nèi)容必須包括家里有幾口人這樣,就把學習的數(shù)數(shù)的知識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學高矮時,前一天,這位教師對學生說:明天數(shù)學課上,同學們要告訴全班同學,是爸爸高些,還是媽媽高些?學生回家后就認真觀察比較,無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識滲透在生活實際中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并能在實際計算中應用.

  2、使學生掌握加法交換律,并會應用定律進行驗算.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由于學生對加法的計算已經(jīng)比較熟悉,對加法的意義及加法交換律也有了感性認識,所以這節(jié)課就是要明確地概括出加法的意義及加法交換律,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加法的意義及加法交換律的過程中.

  教學難點:

  由于學生對抽象概括定義、定律重視不夠,又不習慣于用加法意義進行說理,因此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39+47 83+15 420+180

  47+39 15+83 180+420

  2.口答.

  (1)小明栽了18棵楊樹和14棵柳樹,他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2)小敏做了25朵紅花,做的黃花比紅花多5朵.做黃花多少朵?

  (3)趙強讀一本書,已經(jīng)讀了46頁,還有58頁沒讀,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二、學習新課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加法的計算方法,今天要在學加法知識的基礎上,明確概括出加法的意義,并且能應用它解答實際問題.(板書:加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

  1.教學加法的意義.

  (1)例 一列火車從北京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讀題后,師生共同完成線段圖:

  學生獨立解答:

  137+357=494(千米)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答: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494千米.

  提問:

  ①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诩臃ㄊ且环N什么樣的運算?

  ③要合并的兩個數(shù)指的是什么數(shù)?合并成的一個數(shù)指的是什么數(shù)?

  引導學生明確:要求北京到濟南鐵路的長度,就要把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和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這兩個數(shù)合并起來,所以要用加法計算;加法是求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要合并的兩個數(shù)是137千米和357千米,合并成的一個數(shù)是494千米.

  啟發(fā)提問:加法的意義是什么?說說看.

  引導學生概括出加法的意義:“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

  教師板書加法的意義.

  練一練

  練習十一第1題,應用加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在學生獨立計算的基礎上,教師強調(diào)要合并的兩個數(shù)和合并成的一個數(shù)分別指的是什么數(shù),從而讓學生更深刻理解加法意義,并會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加法各部分名稱.

  提問:例1中的137和357在等式中叫什么數(shù)?(加數(shù))它們相加得到的494叫什么數(shù)?(和)

  教師板書.(寫在例1算式的下面)

  教師聯(lián)系加法意義說明:相加的兩個數(shù)也就是要合并的兩個數(shù),叫做加數(shù),加得的數(shù)也就是合并的結果,叫做和.

  反饋提問:你能根據(jù)加法的意義說明72+28=100這個算式的各部分名稱嗎?

  (3)加法中有關0的問題.

  提問:

 、傥覀兝1做的加法,兩個加數(shù)是什么樣的數(shù)?(是自然數(shù))

 、谌魏蝺蓚自然數(shù)相加的和與加數(shù)比較會怎樣?(相加的和會比原自然數(shù)大)

 、0和一個自然數(shù)相加的和會怎樣呢?(0和自然數(shù)相加還得原來的自然數(shù))

  引導學生討論:

  0的加法可能有哪幾種情況?舉例說明.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確:一個數(shù)加上0,還得原數(shù).

  (4)閱讀課本第47頁“加法的意義”.

  2.教學加法交換律.

  根據(jù)加法的意義引出加法交換律.

  提問:

  (1)我們剛才計算例1時,求濟南到北京的鐵路長用137+357,根據(jù)加法的意義還可以怎么算?(還可用357十137)

  (2)觀察比較一下,這兩種解法的結果,能得出什么結論?(可以得出:相加的.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也可說出這是兩個相等的式子,寫成137+357=357+137)

  教師指出:我們不能只根據(jù)一個例子就得出結論,我們必須多參考幾組不同的數(shù)目.

  (3)出示18+17○17+18

  350+150○150+350

  274+100○100+274

  873+127○127+873

  提問:

 、儆^察每組算式有什么關系?○里應填什么符號?

  引導學生明確:每組算式里加數(shù)是一樣的,和也一樣,每組兩個算式是相等關系,○里應填“=”.

 、谶@幾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明確:這幾組算式的共同點是,兩個數(shù)相加,其結果只與加數(shù)的大小有關,而與這兩個加數(shù)的順序無關.因此可以得出: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教師明確:你們發(fā)現(xiàn)的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加法交換律.

  板書:“兩個數(shù)……,它們的和不變.”

  教師繼續(xù)指出:上述幾組算式說明,每組等式只能表示兩個具體的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但不能表示任意整數(shù).大家想一想,怎樣用字母把加法交換律表示得既簡單又清楚呢?

  學生看書自學:第48頁.

  反饋提問:

  什么叫加法交換律?怎樣用字母公式表示?過去在什么地方應用了這個定律?

  教師板書加法交換律的字母公式:

  a+b=b+a

  引導學生小結出:過去學過的加法的驗算方法既可以用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從下往上加一遍.

  教師指出: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可以進行加法驗算,要會運用定律.

  練一練

  現(xiàn)在用你們學過的知識做第48頁的“做一做”.

  訂正題時要說出根據(jù),以進一步鞏固加法交換律的概念及其應用.

  3.總結.

  (1)說一說加法的意義是什么?

  (2)什么叫加法交換律?它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怎樣應用加法交換律?

  三、鞏固反饋

  1.口答.(用加法意義說明算法)

  玉門縣要修一條公路,已經(jīng)修了400千米,還有260千米沒修,這條公路有多少千米?

  2.下面各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140+250=260+130 260+450=460+250

  20+70+30=70+30+20 a+400=400+a

  3.根據(jù)運算定律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1)□+55=55+42 (2)a+44=□+□

  (3)38+35=□+38 (4)48+□=72+□

  訂正時,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定義、定律來加以說明.

  四、作業(yè)

  練習十一第2~4題.

  板書設計

  加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

  例1 一列火車,從北京經(jīng)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137+357=494(千米)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357+137=494(千米)

  答: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494千米.

  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

  18+17 17+18

  350+150 150+350

  274+100 100+274

  873+127 127+873

  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字母公式:

  a+b=b+a

  五、教學后記:

  學生能理解加法的意義,掌握了、加法的交換律并會用運算定律進行計計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認識三角形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2、能證明出“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于180”,能發(fā)現(xiàn)“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3、按角將三角形分成三類.

  教學重點:

  1、角平分線的概念;

  2、三角形的中線.

  教學難點:

  會角平分線的概念.即判別哪兩個角相等.

  教學過程:

  一、探索練習:

  1.任意畫一個三角形,設法畫出它的一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

  2.你能通過折紙的方法得到它嗎?

  學生可以用量角器來量出這個角的大小的方法畫出這個角的平分線.也可以用折紙的方法得到角平分線.

  在學生得到這條角平分線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這三條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并且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到結論:

  三角形一個角的`角平分線和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對邊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中這個角的角平分線.簡稱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教師應該規(guī)范學生的書面表達,給出下面的示范書寫:

  如圖:∵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

  ∴∠BAD=∠CAD=∠BAC,

  或:∠BAC=2∠BAD=2∠CAD.

  請你畫出△ABC(銳角三角形)的所有角平分線,并且觀察這些角平分線有什么規(guī)律?對于鈍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它們的角平分線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嗎?

  一個三角形共有三條角平分線,它們都在三角形內(nèi)部,而且相交于一點.

  例題:△ABC中,∠B=80∠C=40,BO、CO平分∠B、∠C,則∠BOC=______.

  活動二:1、任意畫一個三角形,設法畫出它的三條中線,它們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小組交流.

  2、你能通過折紙的方法得到它嗎?

  畫中線時,學生可以用刻度尺通過測量的方法來得一邊的中點.也可以用折紙的方法得到一邊的中點.

  在學生得到這條中線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這當中的線段之間的大小關系,并且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到結論:

  連結三角形一個頂點和它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這個邊上的中線.簡稱三角形的中線.

  教師應該規(guī)范學生的書面表達,給出下面的示范書寫:

  如圖:∵AD是三角形ABC的中線,

  ∴BD=DC=BC,

  或:BC=2BD=2DC.

  請你畫出△ABC(銳角三角形)的所有中線,并且觀察這些中線有什么規(guī)律?對于鈍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它們的中線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嗎?

  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觀察.應該比較快得到下面的結論:

  一個三角形共有三條中線,它們都在三角形內(nèi)部,而且相交于一點.

  已知,AD是BC邊上的中線,AB=5cm,AD=4cm,▲ABD的周長是12cm,求BC的長.

  鞏固練習:

  1、AD是△ABC的角平分線(D在BC所在直線上),那么∠BAD=_______=______.

  △ABC的中線(E在BC所在直線上),那么BE=___________=_______BC.

  2、在△ABC中,∠BAC=60,∠B=45,AD是△ABC的一條角平分線,求∠ADB的度數(shù).

  小結:(1)三角形的角平分線的定義;

  (2)三角形的中線定義.

  (3)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是線段.

  作業(yè):

  課本P125習題5.3:1、2.

  教學后記:

  學生基本上能明白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的定義,但是在較復雜一點的題目中也會出現(xiàn)以下錯誤:

  (1)已知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則∠B=∠C;

  (2)有部分生會把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和三角形的中線混淆.

  如: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則BD=CD.

  對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中線的運用有待真正的提高.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一、關注貼近兒童生活的內(nèi)容

  教育要回歸生活,要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其中特別關注的是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生活。這是課程標準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應生活化,即以學生為中心,基于他們的生活基礎,展示給學生真實的社會生活場面和圖景,為他們提供客觀而鮮活的品德培養(yǎng)和價值追求的源泉。我們教師應力求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橋梁,使它們得以溝通。教師立足教材,靈活處理,或裁剪,或整合,或改換。

  當今世界的社會現(xiàn)象千變?nèi)f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目標的有效達成。如《讓世界充滿愛》一課,就可以利用國際紅十字會對我國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約轟炸南聯(lián)盟引起世界各國的公憤等材料。這比材料中的朝鮮戰(zhàn)場上羅盛教的事跡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白求恩的故事內(nèi)容更貼近學生。選取學生聽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學生不會產(chǎn)生一種“虛幻”的感覺,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真實性”。

  由于思想品德課教材選的例子都是些“常識性”的例子,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fā)揮,因此我們不妨舉一些身邊的例子。如《神州巨變》可以用家鄉(xiāng)農(nóng)村生活的改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騰飛、學校面貌變化,讓學習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體會神州巨變,這毫無疑問的比課文中數(shù)據(jù)要更有說服力。

  信息時代的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開放社會里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如腐敗問題,拜金主義,分配不公等問題盡收眼底。學生希望老師給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師講大話、空話、套話。如《做一個誠實的人》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已存在“老實人吃虧”“說謊占便宜”思想。我就抓住學生考試作弊的'事件展開討論,暴露真實的思想,在辯駁分析中提高道德認識。

  二、創(chuàng)造積極的課堂氣氛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師生之間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課堂上不僅有知識技能方面的交流,還有情感一直方面的信息交流。小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生長的土壤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基礎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只有當學生把你當成他的朋友,他才敢說敢議,才敢于把自己的見解感受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

  首先,教師的思想應開放,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充分信任學生,用心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的開放式師生關系。在課堂上,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如朋友談心一樣,真誠地學生進行交流。在平時的交談中,我常常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敢于提出問題,敢于爭辯,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在這樣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和學生一起同困惑同歡樂,這樣學生的心理沒有壓抑感,從而無所顧慮地充分發(fā)表自己的創(chuàng)見,讓思維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其次,在“解放”學生上動腦筋,把課桌排成“U”字型進行表演、練習;或者排成“T”字型進行正反辯論;還可以排成小組型便于小組討論交流。

  除允許學生不舉手就發(fā)言,發(fā)言時站著,坐著均可外,還允許學生自主組合學習小組,鼓勵學生與老師進行“角色轉(zhuǎn)換”,培養(yǎng)他們敢于與同學甚至老師辯論的學習習慣。我們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qū)”,讓精神上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tài),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笑聲和爭議,學生樂于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探究性學習是未來社會最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最為有效的載體,同時它還是人本教育最為本質(zhì)的體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是本次思品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大任務。教師要改變原來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1、注重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特點,是學生民主和明智的選擇,是提高主體學習效率、增強學習密度、拓寬學生情感交流渠道、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形式。思品教學中合作活動的主體應當是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不是老師和個別學生的交流。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去,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把學生由傳統(tǒng)班級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zhuǎn)變?yōu)榻虒W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表演、討論、實踐。

  如教學《節(jié)儉光榮》課上,學生互相交流,課前各自調(diào)查自己家庭一個月的主要消費情況,與父母討論各種消費的合理性,再分組調(diào)查同學零用錢的使用情況。最終得出結論: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必需的消費是合理消費。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在合作探究中深化了道德認識。

  教學十一冊《做個小小發(fā)明家》時,我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生活中的不方便”的問題討論,從個人→小組→自由組合(幾個人)→再回到小組,討論出生活、學習、交通、通訊等諸方面的種種方法,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學習的欲望格外高漲,深刻領悟到“愛科學”的內(nèi)涵。學生們主體積極參與,萌發(fā)了高度的熱情。他們有的提議要成立“小小發(fā)明家”協(xié)會,有的提出“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新發(fā)現(xiàn)”的要求……雖然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使整個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這樣的自主學習,這樣的小組合作,使學生的積極性及靈感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迸射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

  小組合作形式,使學生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學生在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于道德認識內(nèi)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2、鼓勵質(zhì)疑問難

  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創(chuàng)造。教師要在面向全體,重視每一個學生道德素質(zhì)發(fā)展的同時,給學生以個性發(fā)展的空間和思維自由,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思考,提問不同的見解。

  如教完第八冊《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一課后,我讓學生針對本課學習質(zhì)疑問難。有的同學提出:“我們不知道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怎么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學生都為他出謀劃策了:“可以先查查資料,了解一下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可以請一個導游,讓他告訴你”;“不知者,不足為怪也!”……學生眾說紛紜,滔滔不絕,既深化了對本課的認識,又開啟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切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基礎,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應盡量多的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探索獲取知識的機會。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包辦代替。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還應給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與適當?shù)狞c撥。

  四、著眼激勵發(fā)展性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促進兒童發(fā)展!耙虼耍獜拿總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diào)以鼓勵為主的發(fā)展性評價!保ā墩n標》)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對每一位學生都應傾注愛心,既要容納學生對的,又要包容學生錯的,這樣可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根據(jù)思品課的學習評價,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各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性評價,具體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痹诳己藭r,要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考核與思想品德學習考核結合起來。把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考核與行為能力的考核相結合;重在平時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師評、自評、小組互評與家長、社會參與評價等方式相結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整體素質(zhì)為目的。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聽說過“杠桿原理”嗎?知道它在生活中的應用嗎?可能大家都沒有想到,杠桿原理的背后隱藏著數(shù)學原理,那就是反比例關系。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體驗它的奧秘吧。

  ⊙實踐與操作

  1.明確提出活動要求。

  “有趣的平衡”活動由三部分組成。

  (1)制作實驗用具。

  (2)探索規(guī)律,體驗“杠桿原理”。

  (3)應用規(guī)律,體會反比例關系。

  2.小組合作,自主活動。(教師巡視,適當點撥)

  3.展示制作實驗用具情況。

  4.匯報探索到的規(guī)律。

  觀察實驗二、實驗三的操作過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

  生1:如果左右兩個塑料袋放入同樣多的棋子,只有把它們移動到與中點距離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證平衡。

  生2:若滿足“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則竹竿一定平衡。

  生3:在“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的積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右邊的刻度數(shù)增大,所放棋子數(shù)反而減少;右邊的刻度數(shù)減小,所放棋子數(shù)反而增多。

  生4:在“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的積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和所在的刻度數(shù)成反比例關系。

  5.活動小結。

  “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在物理學上,這個規(guī)律叫做“杠桿原理”,拴繩的那個點就是杠桿的支點。

  ⊙典型例題解析

  你能利用杠桿原理算出左邊物體的質(zhì)量嗎?

  分析 根據(jù)杠桿原理“左邊物體的質(zhì)量×左邊物體與支點的距離=右邊物體的質(zhì)量×右邊物體與支點的距離”進行解答。

  解答 500×5÷2=1250(g)

  ⊙探究活動

  1.課件出示探究內(nèi)容。

  星期日,爸爸帶小明和妹妹到公園去玩蹺蹺板,小明體重44 kg,妹妹體重35 kg。如果要讓蹺蹺板兩邊平衡,至少可以想出幾種辦法?

  2.小組討論、分析、解答。

  3.交流、匯報。

  (答案不唯一)

  ⊙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杠桿原理。

  板書設計

  有趣的平衡

  有趣的平衡: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P27、28例8、例9、課文,P30練習五第1、2題。

  教學目的: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huán)小數(shù)的概念,了解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簡便記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環(huán)小數(shù)的近似值,能用循環(huán)小數(shù)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數(shù),無限小數(shù)的意義,擴展數(shù)的范圍。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質(zhì)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無限小數(shù)、有限小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簡便記法。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師談活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這個故事講得完嗎?為什么講不完呢?(板書:重復出現(xiàn))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和這個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們一起到運動場上去看一看吧。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齊筆算王鵬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特點。

  有些同學算著算著就停下了,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嗎?(組織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

  可能發(fā)現(xiàn):1、余數(shù)總是“25”。2、繼續(xù)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3、商的小數(shù)部分總是重復出現(xiàn)“3”。

  師:你們怎么能肯定會永遠除不完,商的小數(shù)部分總是重復出現(xiàn)“3”?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明確余數(shù)一旦重復出現(xiàn),商也就重復出現(xiàn)。

  師: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為什么使用省略號?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師板書)

  3、總結概括循環(huán)小數(shù)的意義

  其他除法算式會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請同學們算一算:28÷18 78.6÷11

  先計算,再說一說這些商的特點。如果繼續(xù)除下去,商會怎樣樣?能除盡嗎?(請生板演計算結果)

  觀察例8、例9的三道題,你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異同嗎?(不同點:一個是小數(shù)“3”的循環(huán),另一個是小數(shù)“4”和“5”的循環(huán)。相同點:

  學生討論后,指名匯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板書:

 。1)小數(shù)部分,位數(shù)無限(或者除不盡)。

 。2)有的是一個數(shù)字不斷重復出現(xiàn),有的是兩個……。教師小結循環(huán)數(shù)的意義,(板書課題)。

  4、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huán)小數(shù)?并說一說理由。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學生評議。

  5、介紹簡便記法

  除了用省略號來表示循環(huán)小數(shù)外,還可以用簡便記法來表示。如5.333…還可以寫作5.3,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huán)小數(shù)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zhì)疑。

  (52.52525…可能出現(xiàn)問題52.5252.52552.52,師生共同辨析)

  6、看書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嗎?”

  7、理解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的意義。

  師:想一想,兩個數(shù)如果不能得到整數(shù)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請舉例說明?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師兩個數(shù)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shù)商會有兩種情況:1、商的小數(shù)部分位數(shù)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數(shù);2、商的小數(shù)部分倍數(shù)是無限的,叫作無限小數(shù)。判斷前面練習題中的小數(shù)哪些是有限小數(shù)?哪些是無限小數(shù)。

  循環(huán)小數(shù)是有限小數(shù),還是無限小數(shù)?為什么?

  學生有可能會質(zhì)疑,結果會不會是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教師可根據(jù)課堂或本班學生實際和學生共同分析。

  二、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些概念的嗎?

  三、鞏固練習

  用計算器算出商后,說出商是什么小數(shù),依據(jù)是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shù)的要求用簡便方法寫出來。

  19÷111.08÷3.313.25÷10.6

  四、作業(yè):P30第1、2題。

  課后小記:

  學生在預習后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問題:

  1、這道題能除盡嗎?

  2、為什么它除不盡?為

  3、計算結果該如何表示?

  4、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帶著這些疑問,本課的教學順利地推進。這些問題也均在教學中得到了解決。

  但在練習中出現(xiàn)了以下幾種常見錯誤:

  1、在豎式中在第一個循環(huán)節(jié)上也打了循環(huán)節(jié)的圓點。

  2、在橫式上照抄豎式結果時,雖然在第一個循環(huán)節(jié)上打了圓點,可卻寫了兩個循環(huán)節(jié)。

  3、在計算豎式時幾個數(shù)字還未重復兩次出現(xiàn)時,學生就經(jīng)過推理判斷出它是循環(huán)小數(shù)而不再繼續(xù)往下除了。如:2。01212……學生除到2。0121時就發(fā)現(xiàn)小數(shù)位數(shù)第四位與第二位的數(shù)字相同,余數(shù)也相同而不再繼續(xù)往下除了。

  針對上述前兩個錯誤,以后再教板書時我應強調(diào)格式與寫法。特別是P28頁下方的‘你知道嗎”其中有關循環(huán)節(jié)的介紹及“寫循環(huán)小數(shù)時,可以只寫第一個循環(huán)節(jié),并在這個循環(huán)節(jié)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記一個圓點”應讓所有學生掌握。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保 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長度的直觀表象。

 。玻 使學生在實際測量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會測量一些物體或線段的長度,并提高估測能力。

  3. 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準備

 。保 教師準備: 課件,尺,軟盤。

 。玻 學生準備: 彩紙條,剪刀,1分硬幣,電話卡或銀行卡。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

  談話: (演示課件)有一次課間,幾個小

  朋友在一起討論什么兵器最厲害。紅紅說:我覺得寶劍最厲害。明明說:不,我覺得孫悟空的金箍棒最厲害。它能伸縮,可長可短,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長到1米,甚至幾百米、幾千米,還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提問: 在剛才他們的談話里,你能找出一些我們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嗎?(米、厘米)

  引導: 對!我們已經(jīng)學過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板書:米、厘米)你能用手比畫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嗎?1厘米呢?我們測量教室門的高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好?量一枝鉛筆的長度該用什么單位呢?

  [說明: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有一些量物體長度的經(jīng)驗,在前面的學習中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通過復習舊知引新,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孩子們熟悉的`神話人物孫悟空又能讓學生覺得有趣,吸引學生饒有興趣地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設疑: (課件演示)紅紅又問了一個問題:要是金箍棒縮得比1厘米還短,或者比1厘米長但比1米短,又該怎樣表示它的長度呢?

  指出: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關于長度單位的知識。

  二、 探索實踐

  1.認識分米。

 。1) 量一量。

  要求: 請你用直尺量一量你的文具盒的長邊和短邊大約各是多少厘米?(學生回答)

  介紹: 一般來說,文具盒長大約是20厘米,寬大約是10厘米。(邊說邊板書: 20厘米、10厘米)(出示10厘米的彩條)10厘米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單位來表示分米。(板書: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請同學們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學生齊讀: 10厘米是1分米。

 。2) 認一認。

  引導: 請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從哪里到哪里。指名演示交流: 不管從哪個刻度到哪個刻度,1分米都等于多少厘米?(板書: 1分米=10厘米)

  提問: 你手上的尺全長大約幾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 體驗。

  ? 請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畫出1分米。我們現(xiàn)在比畫的就是一拃的長度,一拃大約是1分米。

  ? 一人比畫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畫得對不對。

  ? 拿出彩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壅f明: 讓學生大膽估測,并把估測與實際測量相結合。通過在直尺上數(shù)一數(shù)、徒手比畫和估計彩紙條上1分米的長度,從借助測量工具到直接估測長度,逐漸加大了難度,有利于學生一步步加深對分米的認識,培養(yǎng)初步的估計能力和意識。雖然學生估計的1分米并不十分準確,但只要是較接近的,都應予以鼓勵。]

 。ǎ常 畫一畫。

  ① 要求: 你能用尺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嗎?你準備怎樣畫?先和同桌說說,再畫在紙上。

 、 交流: 你是怎樣畫的?請學生用實物投影展示匯報。

 、 引導: (邊說邊畫)1分米我們可以從直尺上的刻度0畫到刻度10。那么可不可以從刻度1開始畫起呢?如果這樣,應該畫到哪里呢?為什么?如果從刻度2、3開始畫呢?

  [說明: 讓學生知道用直尺畫1分米的線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進一步理解分米與厘米的關系,又利于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 小結: 只要畫滿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 請你幫同桌量一量,看看畫的線段是不是1分米。

 。ǎ矗 找一找。

  先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說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再組織全班交流。

  (5) 數(shù)一數(shù)。

  引導: (出示米尺)誰來數(shù)一數(shù),1米是多少厘米?是多少分米?你是怎樣數(shù)的?又是怎樣想的?(板書:1米=10分米)

 。ǎ叮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同桌合作: 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說說分別接近幾分米。(也可以先讓學生估測一下,再進行測量)

 。壅f明: 學生估測的數(shù)據(jù)與結果有差距,但通過估測再進行實際測量,有利于學生增強對實際長度的感知,培養(yǎng)估計能力。]

 。玻 認識毫米。

 。ǎ保 引導: 我們以前量過數(shù)學書的長邊和短邊,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幫個忙,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厚度是多少。

  有的同學說數(shù)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有的說1厘米不到,老師還想知道得更準確,該怎么辦呢?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完成課題板書:分米和毫米)

 。ǎ玻 小組學習。

 、 出示學習步驟。

  ? 直尺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請你在尺上找出來。

  ? 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shù)一數(shù)1厘米是多少毫米。

  ? 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請你找一找、量一量。

 、 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

 。壅f明: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因此設計了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又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還較弱,所以出示了具體的學習步驟。這樣,能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與討論,從而理解毫米的含義。]

 、 匯報: 通過小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追問: 1厘米中數(shù)出了多少毫米?想想看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

  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

 。ǎ常 提問: 你能用手比畫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

  教師先演示一下,再要求同桌學生互相比畫,并用一分硬幣進行檢驗。

 。ǎ矗 你知道哪些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嗎?互相說一說。

  三、 總結

 。保 提問: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分米和毫米)

  提問: 連同前面學習的米和厘米,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4個長度單位,你能把這些單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嗎?

 。壅f明: 在教學中已經(jīng)通過對直尺的觀察,初步溝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總結能使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玻 提問: 那么現(xiàn)在再來看看前面紅紅提出的問題,要是金箍棒縮得比1厘米短該用什么單位量?(毫米)比1米短但比1厘米長呢?(分米或厘米)

  四、 鞏固練習

 。保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看圖想一想,再指名回答。啟發(fā)學生用不同方法確定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

  2.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先讓學生在書上填一填,再組織交流,啟發(fā)學生說清楚選擇的理由。必要時,可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

 。常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自由判斷,再啟發(fā)學生通過實際測量驗證猜想。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12-1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