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1
知識目標
1.知道光的色散現(xiàn)象
2.知道白光由不同的色光組成
3.知道同一介質對不同的色光折射本領不同
4.知道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色散光譜的七色排列順序
5.初步了解彩虹的成因
6.知道光的三原色
7.知道透明物體、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8.明確棱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及折射規(guī)律來改變和控制光路的光學儀器。棱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出射光線向底面偏折。
能力目標
顏色之謎"科技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充實,實驗新穎,饒有趣味。讓學生在自由的氣氛中自主愉快地學習,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開發(fā)科學潛能,培養(yǎng)動手技能,加深科學概念,提高科學素質。
德育目標
為了我國下個世紀的長遠發(fā)展,我們必須進一步更新教學內容與方法,大力開展以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1.光的色散現(xiàn)象及原因(不同的單色光對同一種介質的折射率不同)
2.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色散光譜的七色排列順序
3.知道光的三原色
知道透明物體、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光的色散現(xiàn)象及同一媒質對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
實驗法、講授法、練習法與討論法。
多媒體教學、實驗教學
激光演示儀一套、三棱鏡、光源
教學環(huán)節(jié)
演示實驗:一束白光(復色光)通過
三棱鏡后會發(fā)生色散,形成由紅、橙、黃、綠、
藍、靛、紫各色組成的光帶,這個光帶叫光譜。(按一定順序排列的彩色光帶)
一、通過棱鏡的光線
1、明顯地向著棱鏡的底邊偏折--來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演示實驗)讓一束單色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棱鏡的一個側面,可以看到,光線通過棱鏡,從另一個側面射出來時,方向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光線向棱鏡的底面偏折。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就可以得到結論。
結論:光線在棱鏡的`兩個側面上發(fā)生折射時,兩次向底邊偏面的緣故。注意頂角和底面的相對關系。
如果將該棱鏡放入折射率較大的媒質中,折射光線如何偏折?
光線將向頂角偏折,關于棱鏡對光線的偏折作用我們不能死記
注結論,而應從光的折射定律出發(fā)來分析。
如果隔著棱鏡看一個物體,就可以看到物體的像。例如:將一個物點S放在棱鏡前,從物點發(fā)出的兩條光線經棱鏡折射后射出,我們根據(jù)光沿直線傳播的經驗,認為光線是從它們的反向
延長線的交點S射出的,S就是S在棱鏡中所成的像。
這個虛像的位置比物體的實際位置向頂角方向偏移,
物像同側。確定像的位置,關鍵還是折射定律。
二、光的色散:(多媒體模擬)讓學生觀察思考幾個問題:
1)、各色光是怎樣排列的?
2)、各色光偏向角關系如何?
3)、同一媒質對不同色光的折射率大小關系如何?
4)、不同色光在同一媒質中的速率大小關系如何?
3、說明:同一媒質對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
光屏上形成的彩色光帶,說明各種色光通過棱鏡后的偏折角度不同,紅光在最上端,紅光的偏折角最小,棱鏡對紅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偏折角最大,棱鏡材料對紫光的折射率最大,n紅
4、不同色光在媒質中(真空除外)的速度不同,v紅>v紫。
各種色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一樣,都是c,由公式n=c/v,因折射率不同,它們在同一媒質中的速度不同。紅光的折射率最小,紅光在媒質中的速度比其它色光中大。
"彩虹"是常見的一種色散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是太陽光被懸在空中的許多小水珠色散而形成了彩色光帶。
光的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
偏向角小大
折射率較小較大
在媒質中的光速較大較小
單色光
單色光:嚴格說,單色光是指只有一個頻率或波長的光;實際上頻率范圍很窄的光,就可認為是單色光。利用單色光源(如氣體放電,激光器)、濾光器或根據(jù)分光原理制成的單色器可以獲得各種純度的單色光。
復色光
復色光:亦稱"復合光"。包含多種頻率的光,例如太陽光、弧光等。
三原色
紅、綠、藍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這三種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來。彩色電視就是利用色光的混合調出各種色彩來的。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上有很多微小的格子,分別涂有能發(fā)出紅、綠、藍色光的物質,當三束電子流分別打到這三種物質上時,就發(fā)出紅、綠、藍色的光,這三束電子流的強弱分別影響著這三種色光的強弱,由此混合出絢麗多彩的各種色彩?措娨晻r,如果用放大鏡觀察電視機的熒光屏,就能看到屏上紅、綠、藍的光點。畫家用顏料調出各種顏色的道理與上面所講的色光的混合不同,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這三種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調出各種不同的顏色來(見彩圖)。這是因為每種顏色的顏料,在陽光照射下,除了反射跟它相同的色光以外,還反射一些其他的色光,例如黃顏料除了反射黃光,還反射橙光和綠光,同時吸收其他色光;藍顏料除了反射藍光,還反射綠光,同時吸收其他色光;這兩種顏料混合在一起,就反射綠光,混合顏料就呈綠色了。
三、全反射棱鏡
(多媒體模擬)兩個直角邊AB和BC代表了棱鏡上兩個互相垂直的鏡面,當光垂直AB面進入棱鏡到達AC面時發(fā)生全反射,(因為此時入射角為450,而光從玻璃到空氣的臨界角為420),光線沿垂直于BC方向射出,光線的方向改變了900。如果光線垂于AC面進入棱鏡,光線將在AB面上發(fā)生全反射,射到BC上,再在BC面上發(fā)生全反射,最后垂直于AC面射出棱鏡,光線的方向改變了1800。
結論:我們把這種能夠對光實行全反射的棱鏡叫做全反射棱鏡。其作用控制光的傳播方向。
思考:這兩種全反射棱鏡改變光路和什么相同?
全反射棱鏡和平面鏡在改變光路方面,效果是相同的。但是,通常用的平面鏡有兩個面,正面是玻璃,背面鍍有一層銀膜,當光射到平面鏡
上時其兩個表面表面都要發(fā)生反射,而且鍍銀的表面不能使
光全部反射,大約10%的光被吸收掉,會使光線和所成的像
模糊些,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全反射棱鏡優(yōu)于平面反射鏡。
3、應用:潛望鏡(如圖所示)
練習:
1、如圖所示的三角形為等腰直角三棱鏡,光線垂直
一個面入射,在底面上發(fā)生全反射。由此看出構成棱鏡
的媒質的折射率不可能是:――――――――[]
A、1.
7B、1.8C、1.5D、1.36
總結(回到教學目標,由學生總結)
如果光從真空或空氣射向三棱鏡的一個側面,可能產生的現(xiàn)象是:
1)通過兩次折射,出射光線向底面偏折;
2)通過三棱鏡成正立的虛像,像與物在棱鏡同側,而且偏向頂角;
3)利用全反射棱鏡可以控制光路。
4)白光通過三棱鏡發(fā)生色散,在光屏上形成光譜,排列順序為紅、橙、黃、綠、蘭、靛、紫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色散現(xiàn)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了解看不見的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光的色散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2.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使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現(xiàn)實世界的絢麗多彩和美好,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2.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通過親身的體驗,使學生感悟實驗方法對學習物理的重要性。
4.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光的色散現(xiàn)象
2.光的三原色。
3.看不見的光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絢麗多彩的,衣服、花朵、圖畫、彩虹、彩色電視機里的節(jié)目都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物體為什么會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呢?這些各種各樣的顏色又是怎樣產生的?
給同學們投影幾幅美麗的圖畫,讓學生就這幾幅圖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可能的發(fā)現(xiàn)或提出的問題):
1.雨后彩虹為什么是七色的?
2、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3、為什么花是紅的葉是綠的天是藍的?
4.繪畫顏料的顏色和光有聯(lián)系嗎?
5.彩色電視機的彩色畫面是怎樣產生的?
二、新課教學:
。ㄒ唬、探究光的色散:
1.實驗方法:
學生:用一塊三棱鏡對著太陽光(沒有太陽光時,可以將三棱鏡放在用投影儀上來做實驗),用白紙在另一側作光屏,觀察到白紙上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2、實驗發(fā)現(xiàn):
通過實驗,同學們發(fā)現(xiàn)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光的傳播方向不但發(fā)生了改變而且在白屏上可以看到太陽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色光的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教師小結: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色散,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
(板書: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
解釋:雨后為何容易出現(xiàn)彩虹?
參考答案:雨后天空中有很多小水滴,它們好像一個個的小棱鏡,陽光通過大氣層進入小雨滴上時會發(fā)生折射,太陽光被分解成各種單色光,并且從外向內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形成弧形的彩虹。
(板書:白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后,投射在白屏上有序的彩色光帶叫光譜。)
注意:
1.用棱鏡可以使白光發(fā)生色散,形成光譜;
2.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叫復色光。
(二)、色光三原色
學生實驗:用手中的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上的各色光條,可以發(fā)現(xiàn),電視屏幕上顯現(xiàn)出的豐富多彩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色光條合成的。(此實驗可以安排課前學生在家中完成)
教師小結:人們發(fā)現(xiàn),紅、綠、藍三色光混合能產生各種色彩,因此把紅、綠、藍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ò鍟杭t、綠、藍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各種顏色的色光,電視機畫面上的色彩就是這樣產生的。
(三)、看不見的光
學生閱讀課本了解紅外線、紫外線。
1、紅外線
光譜上紅光以外。紅外線的熱作用強,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主要應用于遠程控制、自動控制、烘干物體等。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電視遙控器。
2、紫外線
光譜上紫光以外。紫外線有殺菌、防偽的作用。醫(yī)院用紫外線燈來消毒殺菌;生活中用紫外線來驗鈔等。
紫外線最大來源是太陽。適量的紫外線照射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卻會患皮膚癌,因此要注意防曬。
三、小結:
1.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
2.色光三原色是紅、綠、藍。
3.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
四、練習:
1、動手動腦學物理1
2.上網查資料,了解物體的顏色及顏料三原色。
板書設計:
光的色散
1、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
2.色光三原色是紅、綠、藍。
3.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3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2、初步了解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通過他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光的色散現(xiàn)象,物體的顏色。
2、難點:色光的混合。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資料,學生光源,三棱鏡,紅玻璃片,藍玻璃片
五、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選學內容,教材通過光的散射實驗,介紹白光的組成,進而由實驗說明透明體和不透明體呈現(xiàn)不同顏色的道理,說明色光混合和顏料的情況、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中經常見到用到,是科學常識,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識、
六、教法思考
本節(jié)介紹的知識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中經常見到用到的,是科學常識,有很強的趣味性,可用實驗法將各種光的色散現(xiàn)象展示出來,在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為明確顏料的三原色與色光三原色的不同,可采用實驗教學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方式、
七、教學設計
。ㄒ唬┬抡n引入
溫故知新:光的折射的兩道習題。
導入:
方案一:教師可向學生講述牛頓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引入新課、
方案二:學生實驗:太陽光通過棱鏡分解成色光、
這個實驗學生在小學自然課中知道,對于這個實驗,教師可稍加指導、在學生興趣被激起后轉入新課教學、
。ǘ┬抡n教學
1、學生實驗:太陽光分解成的色光經棱鏡混合成白光、這個實驗學生是生疏的,為保證實驗質量,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指導學生注意以下兩點:
(1)兩個棱鏡要靠得很近
。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離第二個棱鏡太遠,避免能量損失太大,亮度過弱,看不清楚、
2、物體的顏色教學應分為兩部分、
。1)透明體的顏色
演示太陽光通過棱鏡和紅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條紅色光帶,啟發(fā)學生解釋此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如果此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可適當增加幾塊紅玻璃或多層紅玻璃紙、
再用藍玻璃重復上面的實驗步驟,啟發(fā)學生分析總結玻璃是藍色的原因、
總結學生的發(fā)言,得出: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能通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
(2)不透明體的顏色
演示實驗:在白屏上貼一張紅紙,屏上只有被紅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換用一張綠紙,屏上只有被綠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總結實驗結論:有色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首先說明彩色電視機的色彩是利用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的、讓三種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形形色色的各種色光、
演示實驗:用手搖轉臺裝上紅、綠、藍三色盤進行演示、調整三色比例,旋轉時就看到三色盤呈灰白色、對于紅、綠色光的混合,可調整三個色盤,使其只露出紅色和綠色部分,改變各色比例,旋轉時就會觀察到隨著紅、綠比例不同,會依次出現(xiàn)橙紅、橙、黃和綠黃幾種顏色、各種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給學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幾個即可,其余可由學生在課下完成、
4、顏料的混合
方案一:向學生展示課本彩圖顏料的三原色,使學生明確顏料的三原色與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方案二:由學生用各種顏色的顏料畫畫,對比展示顏料的三原色與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并指出混合原理不同、
。ㄈ、課堂總結
建議由學生發(fā)揮主動性,討論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可在課前準備好板書演示,配合學生的總結發(fā)言、
由于本節(jié)是選學內容,可適當創(chuàng)造機會,發(fā)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ㄋ模┳鳂I(yè):P52第2、3題
。ㄎ澹┌鍟谖骞(jié)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原因:白光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
二、色光和顏料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2、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
三、物體的顏色
1、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通過它的色光決定。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現(xiàn)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體的顏色成因。
。4)初步學會觀察與光的色散有關的實驗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把白光分解為各種色光的實驗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實驗過程。
。3)經歷研究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顏色成因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色散的各種事實,了解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體驗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顏色成因”的實驗過程, 萌發(fā)對物理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學習的`興趣,樹立尊重他人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難點:色散的原因。
三、教學資源
1、學生實驗器材:手電筒、三棱鏡、玻璃磚、彩色透明紙等。
2、演示實驗器材:強平行光源、三棱鏡、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等。
3、自制模擬演示PPT幻燈片。
四、教學方法
演示法、創(chuàng)設情景法、分組實驗法等
五、教學過程
。ㄒ唬、課題引入師:欣賞一幅美術作品,用什么燈光照明最合適?學生回答。(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適)一朵紅色的月季花在陽光下十分鮮艷,可是當它受到藍光照射時就失去了光彩。所以欣賞一幅美術作品,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折光的色散現(xiàn)象。
(二)、新課教學
1、光的色散學生完成實驗4-30(上次作業(yè)),觀察太陽光經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產生的現(xiàn)象:看到了白色的太陽光變成了彩色。師:將光碟放在陽光或日光燈下,你們又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引導學生觀察從一個三棱鏡射出的光還是白光嗎?有幾種顏色?學生回答:白光從第一個三棱鏡射出的光變成了彩色,具體的是七種顏色的光,從上至下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師:再觀察這七色光經過第二個三棱鏡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回答:又變成了一束白光。講述:白光分解成七種顏色光的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七種顏色的光匯合后變成的白色光帶,叫色光的復合。學生閱讀課本內容:關于彩虹。雨后的天空懸浮有大量的細小水珠,太陽光射到這些小水珠上時,它被分解成絢麗的七色光。
2、色光的`合成演示實驗:在聚光燈前蒙一塊有顏色(紅色、黃色或藍色)的透明膠片,再將其發(fā)出的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形成有部分光交匯。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透明物體的顏色與通過的光顏色相同。不同顏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顏色的光。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教師講述:大量實驗表明,自然界中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是無法用其他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顏色的光則都可能通過紅、綠、藍光的適當混合而得到,因此,紅、綠、藍三種顏色被稱為光的“三原色”。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和計算機顯示器的屏幕上艷麗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色光合成的。
3、顏料的三原色學生分組實驗:在調色板上試試,能否用紅、黃調出橙色?用紅、藍調出紫色?用黃、藍調出綠色?用調出的顏色再混合,并改變不同顏色混合時的比例,還能調出哪些顏色?看能否用其他顏色調出紅、黃、藍色。實驗總結:我們可以用紅、黃、藍顏料調出其他色彩,但卻不能用其他顏料調出這三種顏色,因此,紅、黃、藍被稱為顏料的“三原色”。不同色彩搭配,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使人產生聯(lián)想。如:黃、橙、紅屬于暖色,讓人想到火與太陽;綠、藍、紫屬于冷色,讓人想到草地、水等。冷暖色的對比與協(xié)調,能產生美妙、生動的色感。
。ㄈw納總結。
。ㄋ模、作業(yè)
1、 P63,1,2題;
2、 迷你實驗:自制三棱鏡。
六、板書設計
1、光的色散:太陽光(白光)可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
2、光的三基色:紅、綠、藍。
3、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5
設計理念
本課力圖體現(xiàn)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本課安排的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具有知識淺、實驗操作方便的特點;結論易獲得,適宜初中生探究。學生通過進行過程的自主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受到科學探究方法的教育;從收集的證據(jù)中,總結和歸納規(guī)律性的知識;從中獲得成功的愉悅。
教材分析
光學是有用的,表現(xiàn)在它的知識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體現(xiàn)了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光學知識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誕生了彩色電視機;光學知識與顏料混合的知識相結合展現(xiàn)出七彩的世界。本節(jié)教材盡量多地安排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活動,讓學生親身觀察、體驗,獲得最直接、最生動的實驗事實資料,感悟實驗方法對物理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成長。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色散現(xiàn)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過程與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重點難點
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通過制定實驗方案,自選實驗器材,設計實驗表格,記錄實驗發(fā)現(xiàn),獲得最生動的.實驗事實資料,總結和歸納規(guī)律性的知識,感悟實驗方法對學習物理的重要性,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成功的愉悅。
教學準備
一、器材準備
盤子、平面鏡、水、放大鏡、手電筒、各種顏色的透明膠片、繪畫顏料、調色盤、三棱鏡、白紙
二、分組準備
二人一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你見過"雨后彩虹"嗎?談談你的"發(fā)現(xiàn)"或提出你最感興趣的問題?
學生:可能的發(fā)現(xiàn)或提出的問題(摘選)
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
2、彩虹為什么會消失呢?
3、畫畫的時候,也有很多顏色的顏料,可以用它來描繪"彩虹",那么顏料和光有聯(lián)系嗎?
師:大家的發(fā)現(xiàn)非常好,讓我們先來再現(xiàn)"雨后彩虹",你想到了哪些辦法呢?
二、探究光的色散
1、研討與發(fā)現(xiàn)
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相互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用一塊三棱鏡對著太陽光,用白紙在另一側作光屏,可以觀察到白紙上幾種顏色的光。
方案二:在盤子里裝上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太陽光照射在平面鏡上,并反射到白色墻壁上,觀察墻壁上反射光的顏色。
方案三:將水含于口中,對著太陽光噴成霧狀,可以觀察到短暫的`彩虹。
方案四:通過噴泉噴灑的霧狀小水珠,也可以觀察到彩虹。
師:請你選擇其中一種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并記錄你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
2、實驗與發(fā)現(xiàn)
通過實驗,學生發(fā)現(xiàn)太陽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色光的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師: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色散,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那么要得到其中的任意一種色光,我們可以怎么辦呢?
三、探究色光的混合
1、實驗與發(fā)現(xiàn)
學生:用手中的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上的的各色光條,可以發(fā)現(xiàn),電視屏幕上顯現(xiàn)出的豐富多彩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色光條合成的。(此實驗可以安排課前學生在家中完成)
師:人們發(fā)現(xiàn),紅、綠、藍三色光混合能產生各種色彩,因此把紅、綠、藍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探究與發(fā)現(xiàn)
學生:分別用不同顏色的透明膠片擋在兩只手電筒前面,觀察它們射出的光在白墻或白紙上重疊部分的顏色。
師:設計表格,并將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表格中。
表(一)
紅光綠光藍光
紅光紅光
綠光綠光
藍光藍光
。ń虒W中,教師不應讓學生死記三原色光合成的結果,而應讓學生在探究中去認識幾種單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實驗中獲得感性認識。)
四、探究顏料的混合
師:顏料的混合與色光的混合后的顏色是一樣的嗎?
學生:將手中的顏料按相同的比例在調色板上混合,并設計表格,記錄發(fā)現(xiàn)。
表(二)
品紅黃色藍色
品紅品紅
黃色黃色
藍色藍色
師:學習了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你有哪些收獲呢?(在教學中,要注意調動那些對顏料了解比較多的熱愛繪畫的學生的積極性,動員他們?yōu)榻虒W提供較多的背景材料,使學生能夠提出更多的問題。)
五、小結與拓展
學生剛接觸到光學知識,興趣和熱情都非常高,可以安排學生課后去自制彩色陀螺實驗。制作方法如下:做三個硬紙圓盤,分別涂滿紅、綠、藍三種顏色,顏色要盡量濃一些并純正。沿半徑切開一個槽,把三個圓盤沿著槽口交錯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露出紅、綠、藍三個扇形面積,陀螺質量要大些,可保證在較長時間內高速轉動,分別撥動圓盤,調節(jié)三個扇形面積的大小,即改變三種顏色的比例,反復試驗,便可以看到多種顏色。
讓學生親手去做一做,并記錄下實驗結果,作為相互交流的素材。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6
一、教析分析指導
1、教材的特點、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教材是光學部分的首節(jié)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內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與顏料的混合的對比和光具有能量。教材內容編排體現(xiàn)了兩個特點:一是突出了"從生活進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二是強調了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基本方法--觀察和實驗。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的探究。
難點:光的色散的探究。
二、教學器材準備:
三棱鏡、光源、投影器、光屏、紅、綠、藍玻璃紙、電筒等。
三、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聲現(xiàn)象和物態(tài)變化兩章的學習,已經初步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探究過程的體驗,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能力和思考討論的習慣,但對光現(xiàn)象的認知比較浮淺,學生去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有如何設計實驗探究,實驗時對儀器的使用和調整及實驗條件的控制等,教師要適時指導。
四、教學模式:閱讀、討論、探究。
五、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知道白光是由紅、橙、綠、青、藍、紫七種色組成的,了解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不同。
、谥拦饩哂心芰。
2、能力目標:①培養(yǎng)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能力和初步的觀察能力。
、谑箤W生初步學會用實驗對比法研究光的與顏料的混合的不同。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求顏色之謎的興趣,使學生領略色彩世界的繽紛多彩,感受到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說出常見的發(fā)光體的名稱和它們的顏色,從而引出本節(jié)的課題:光的色彩、顏色。
學生討論回答。
(二)、進行新課
1、引導學生觀察教材P54頁的發(fā)光物體,并按照光源的種類進行分類;閱讀信息快遞。
2、活動3.1分解陽光。
設置情境:教師播放一段有關彩虹的圖象,提醒學生觀察彩虹的顏色與太陽光的顏色,并進行比較,從而提起學生的興趣。(說明:若無彩虹的視頻材料,可用人工造虹的方法替代)
提出問題:太陽光的白色的,而彩虹為什么是五顏六色的?
猜想:太陽光可能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
設計實驗: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或課桌上的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證明猜想是否正確,比較各組的實驗方案,并進行修正。
進行實驗:學生根據(jù)修正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學生觀察各種色光的排列次序。
歸納結論: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靛、藍、紫七種色光混合組成的。
評估交流:學生反思,檢查思路和具體措施,發(fā)現(xiàn)錯誤和疏漏;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彩虹的色光組成;閱讀"生活、物理、社會"
(注意:①若無三棱鏡可自制水棱鏡或冰棱鏡替代。
、谌粲龅疥幪旎蜿柟獠粔驈娏业那闆r,也可在室內用日光燈、大功率白熾燈或投影器射出的光束代替陽光作為實驗光源進行光的色散實驗。
③當光屏與棱鏡的距離變小時,光譜帶的亮度提高,但光譜的范圍卻變得狹窄一些,所觀察的各種色光紀念在一起,不夠清晰;如果距離調大一些,則光譜帶可展寬一些,各種色光分開得清晰一點,但整個圖樣的亮度變暗,一般以相距40cm左右為宜。)
3、活動:3.2色光的混合
觀察現(xiàn)象:通過紅色玻璃紙觀察圖片或周圍的景物,再換用其它顏色的玻璃紙進行觀察。
提出問題:你所看到的還是原來的顏色嗎?
猜想:當白光通過紅色(藍色或綠色)玻璃紙時,你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
驗證猜想:①、請用不同顏色的玻璃紙蒙在電筒上,并照射到屏幕上,觀察所看到的顏色。
、、請把紅、綠、藍任意色兩種色光混合射到白紙上,相互重疊區(qū)域是什么顏色?把觀察結果填入表格中。
信息快遞:學生閱讀三原色的概念。
歸納結論:①、透明體只能通過與其顏色相同的色光。
、凇⒉煌纳饣旌夏墚a生其它顏色。
(注意:透明體通過與其顏色相同色光的實驗中,光源本身的亮度和發(fā)出的光束與白光的接近程度,亮度越高,光色越接近于白光,效果越好;所用玻璃紙顏色要純正,條件允許時,最好采用專業(yè)攝影濾色鏡。)
4、活動3.3顏料的混合
首先請班上同學討論繪畫的調色問題,然后指導學生完成顏料三原色的`混合,得出結論;閱讀信息快遞;對比色光和顏料混合的區(qū)別,并學會用對比法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5、關于"光具有能量"的教學
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討論范例中光照射產生的變化,使學生聯(lián)想到光具有能量,并有能量轉化的初步意識;閱讀P78頁信息庫中關于太陽能的閱讀材料。
(三)、小結:引導學生閱讀P76頁信息庫1、2、3部分內容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小結。
(四)、課堂練習
1、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的_實驗計明了白光不是單色光,它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傳播方向改變最大的是_色光。
2、_叫光源,光源可分為_和_。
3、色光的三原色是_ __顏料的三原色是_ __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的規(guī)律_("相同"或"不同")
4、透明體的顏色是由_決定的,白色光通過綠色玻璃照在綠色的樹葉上,樹葉上呈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色,小白兔的紅眼睛呈_色.
5、根據(jù)信息庫中的色光混合原理圖回答:如將紅色光與青色光混合,會是什么光?
(五)、布置課后作業(yè)
實踐活動:P52①②③
探究活動:P52④
七、作業(yè)輔導和批改:
1、作業(yè)指導:
實踐活動:①建議學生繪制表格,列舉各濾色鏡的種類、作用,拍攝效果等。
實踐活動:③提示學生人工造虹時,應使水霧細小,且背光觀察。
2、批改:不要只注重結果的評價,也要注重學生進行活動時過程與方法、態(tài)度與情感等的評價。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色散實驗,知道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用實驗讓學生體驗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2、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資料收集和分析、交流,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課外探索知識的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3、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自然與生活的美,從而產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jié)重點為光的色散及色光的混合。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現(xiàn)象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并使學生了解通過實驗探究自然現(xiàn)象的基本方法。做好本節(jié)的實驗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三、課前準備:
教師:自制課件、三棱鏡、紅綠藍色透明紙、光盤
學生:自制水三棱鏡、調色盤、毛筆、自制彩色陀螺、手電筒
四、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復習: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光路圖
實驗探究一:光的色散
實驗探究二:色光的`混合
信息交流
實驗探究三:顏料的混合學生作圖、展示作品并評價
分組觀察光盤扇面、用三棱鏡對準通電日光燈觀察,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舉出類似的現(xiàn)象的例子。
學生演示太陽光的分解實驗
觀察多媒體制做的光的色散實驗和彩虹
分析并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演示并觀察紅、綠、藍三色光相互混合的實驗
實驗:觀察彩色陀螺旋轉后紙板的顏色
學生演示七色光混合的實驗,得出以上實驗結論
觀察多媒體演示的實驗并總結規(guī)律
學生分組信息交流并選派代表全班交流、共享
分組實驗探究顏料的混合
觀察多媒體演示
總結色光混合和顏料混合的不同引導學生對正確作品作出肯定積極的評價并糾正錯誤作法
組織學生實驗,鼓勵學生動手實踐
教師演示課件
幫助學生分析總結規(guī)律
教師指導實驗,巡查
演示課件
幫助學生總結實驗規(guī)律
教師及時做出積極的評價
教師指導實驗
引導、點播,幫助學生總結規(guī)律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8
教學目標
1、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3、了解光譜、紅外線、紫外線、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復合。
(2)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現(xiàn)象,并使學生了解通過實驗探究自然現(xiàn)象的基本方法。
難點: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復合實驗。
教學過程
學習指導一:光的色散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85頁內容,完成以下填空:
1、太陽光被分解成為單色光從而形成光譜的現(xiàn)象,稱之為光的色散、
2、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
【小組討論】
1、在暗室里,讓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并用白屏接住從三棱鏡中射出的光,發(fā)現(xiàn)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和紫,這說明白光由七種色光組成、
2、再把另一個相同的三棱鏡按相反方向放在前一個三棱鏡旁邊,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彩色光帶重新會聚成白光、
【教師點撥】
光的色散本質上是利用了各種色光在玻璃或在水等介質中折射程度不同的原理來分散各種色光的、因此小水珠使光形成彩虹、教材上水與平面鏡使光色散都屬同一道理、
【跟蹤訓練】
1、以下現(xiàn)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現(xiàn)象的是(A)
A、雨后天空,弧狀光帶B、岸邊樹木,水中倒立
C、水中鉛筆,水面折斷D、井底之蛙,所見甚小
2、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組成的光帶,這個現(xiàn)象說明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
學習指導二:光的三原色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86頁內容,完成以下填空:
1、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2、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小組討論】
1、用手搖轉臺裝上紅、綠、藍三色盤進行演示、調整好三色盤的比例,旋轉時就可看到三色盤呈現(xiàn)灰白色;調整三色盤,使其只露出紅色和綠色部分,先使紅色占絕大部分,以后逐漸增大綠色面積,旋轉,發(fā)現(xiàn):隨著紅、綠比例不同,會依次出現(xiàn)橙紅、橙、黃和綠黃等幾種顏色;調整三色盤,使其只露出綠色和藍色部分,開始讓綠色占大部分,逐漸增加藍色,旋轉,發(fā)現(xiàn):混合光由綠變成藍(出現(xiàn)靛、孔雀藍、藍等顏色)、調整三色盤,使其只露出紅色和藍色光,開始讓紅色占大部分,逐漸增加藍色,旋轉,發(fā)現(xiàn):混合光會出現(xiàn)紫紅、深紫等顏色、
2、使用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上的各色光條、發(fā)現(xiàn):電視屏幕上呈現(xiàn)出的豐富多彩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色光條合成的、
【教師點撥】
色光的'混合原理是:兩種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覺到產生了另一種顏色、
【跟蹤訓練】
在各種色光中,被稱為三原色光的是(A)
A、紅、綠、藍B、紅、黃、藍
C、紅、黃、綠D、黃、綠、藍
學習指導三:光譜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86、87頁內容及圖2、6-1,完成下列填空:
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幾種不同顏色的光,把它們按這個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光譜、
【小組討論】
查閱資料,了解什么是光譜;了解常見的光譜有哪些、
解:將不同顏色的光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即為光譜、常見的光譜有:太陽光譜、紅外光譜、紫外光譜等、
【教師點撥】
太陽光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然后將紅、橙、黃、綠、藍、靛、紫排列起來形成的光譜就是太陽光譜、
【跟蹤訓練】
如圖甲所示,一束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這就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一束紅光沿AO從空氣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別是紅光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如圖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請你在圖乙中畫出該紫光的折射光線(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線,并標出傳播方向、
學習指導四:紅外線、紫外線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86、87頁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紅外線是光譜上紅光以外的部分、紫外線是光譜上紫光以外的部分、
2、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填“多”或“少”)、
3、紅外線還可以用來進行遙控電視、
4、適當?shù)淖贤饩照射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進而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
5、紫外線能殺死微生物、
6、紫外線還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7、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十分有害(填“有害”或“有益”)、
【小組討論】
1、在太陽光下用一個三棱鏡把陽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然后把一支溫度計放在色光中,可以發(fā)現(xiàn)溫度計的示數(shù)上升(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說明太陽光向外輻射能量、
2、將一鐵塊放在爐火上加熱一會兒,在鐵塊沒有燒紅之前,用鑷子夾緊取出(注意安全),靠近溫度計,可以發(fā)現(xiàn)溫度計的示數(shù)上升(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說明鐵塊發(fā)出了一種不可見的光,向溫度計輻射了能量、
3、把一支溫度計放在色光中的紅光之外,可以發(fā)現(xiàn)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說明了紅光之外有一種不可見光,它叫紅外線、
4、我們用遙控器可以自如的遙控電視機,現(xiàn)在用手指堵住遙控器的前端一個發(fā)光體,發(fā)現(xiàn)不能(填“能”或“不能”)對電視機進行遙控了、這是因為遙控器靠發(fā)出人眼看不見的紅外線對電視機進行遙控、
5、將驗鈔器的紫光燈打開,把伍拾元或佰元的鈔票放在紫光燈下,可以發(fā)現(xiàn)鈔票中有一些醒目的發(fā)出熒光的防偽標志,這是因為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6、醫(yī)院的手術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線燈進行殺菌,這是因為紫外線的化學作用強、
【教師點撥】
1、紅外線是不可見光,但它也是一種光,和其他的光線一樣,在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遇到障礙物會發(fā)生反射;也會發(fā)生折射和散射、
2、所有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外輻射紅外線,而且物體的溫度越高,紅外線的輻射越大;其次,物體在紅外線的照射下,溫度也會迅速升高、這就是紅外線的熱作用強、紅外線的很多用途都是依據(jù)此原理進行的、
3、醫(yī)院里的紫外線燈看起來呈現(xiàn)淡藍色不是無色,是因為紫外線燈除了發(fā)出紫外線外,還發(fā)出少量的藍光和紫光、因此,不能根據(jù)紫外線燈就認為紫外線是有顏色的、
4、一切高溫物體如太陽、弧光燈發(fā)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線,低溫物體發(fā)出的光幾乎沒有紫外線、而一切物體都可以輻射紅外線、紫外線的主要作用是化學作用強、
【跟蹤訓練】
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的開啟、關閉及頻道轉換,可以通過遙控器實現(xiàn),遙控電視機的光是(B)
A、紅光B、紅外線C、紫光D、紫外線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色散實驗,知道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用實驗讓學生體驗色光的混合和顏料混合是不同的。
2、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知識簡單解釋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學生對探索自然充滿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復合。
(2)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現(xiàn)象,并使學生了解通過實驗探究自然現(xiàn)象的基本方法。
2、難點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復合實驗。
教學方法
實驗法、觀察法、科學探究法。
教具準備
演示實驗:水槽、平面鏡、光碟、兩個相同的三棱鏡、投影儀、鐵架臺、光屏。
學生實驗:三只聚光燈、紅、綠、藍三種顏色的透明膠片、光屏、放大鏡、顏料盒、調色板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師:欣賞一幅美術作品,用什么燈光照明最合適?
生甲:用柔合的燈光最合適。
生乙:用柔合的白色燈光最合適。
師:對,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適。你知道嗎?一朵紅色的月季花在陽光下十分鮮艷可愛,可是當它受到藍光照射時就失去了光彩。所以欣賞一幅美術作品,用柔和的白光最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白光的色散現(xiàn)象。
二、新課教學
導入
課前要求你們做課本P60圖4—30實驗,實驗觀察:太陽光經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產生的現(xiàn)象,你們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生:看到了白色的太陽光變成彩色的了。
師:做這個實驗,最好在陽光下進行。紙板離盛水臉盆近了,光斑展不開,現(xiàn)象不夠明顯,遠了,光斑亮度不夠,現(xiàn)象也不明顯,所以實驗時要進行調整,獲得較好效果、
師:將光碟放在陽光或日光燈下,你們又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引導學生觀察從一個三棱鏡射出的光還是白光嗎?有幾種顏色,分別叫什么?七色光從第二個三棱鏡射出后,是什么顏色的光?
生甲:從第一個三棱鏡射出的光不是白光,是七種顏色的光,分別叫紅、橙、黃、綠、藍、靛、紫。
生乙:七色光從第二個三棱鏡射出后又變成一束白光。
師:白光分解成七種顏色光的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七種顏色的光匯合后變成一條白色光帶,叫色光的復合。
板書:第四節(jié)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師:你在生活中是否看到過自然界中的彩虹?如果看到過,請你回憶一下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看到彩虹的?
生:夏天雨后的天空中看到過彩虹。
演示實驗:取一只小型的廢白熾燈泡或小電珠,去掉燈腳與燈絲等,在里面裝滿清水。再取一個不透光的硬紙板,在板上開一個與燈泡直徑相仿的孔,用較強的光通過板上的孔照射到燈泡上。在板上燈泡一面可以看到孔的周圍有一圈彩色的光環(huán),從內圈到外依次是紫、靛……等色,最外圈
是紅色。如圖4、4—24所示。
也可利用澆花或美發(fā)用的小噴霧器產生噴霧的效果,調整噴水霧方向,使觀察者能夠在背對太陽的方位進行觀察。引導學生觀察:在什么情況下才能看到彩虹?人造彩虹中有幾種顏色的光?如何排列?
2、色光的混合。
學生探究實驗:4個人一組在聚光燈前蒙一塊有顏色(紅色、黃色或藍色)的`透明膠片,再將其發(fā)出的光投射出白色屏幕上,形成有部分光交匯。如課本P6l圖4—35。讓學生觀察。
師:你們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生甲:透明物體的顏色與通過的光的顏色相同。
生乙:不同顏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種顏色的光。
生丙: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
生:看到了彩色扇面。
師:可能有的同學課前沒有做以上兩個實驗,請課后留下來補做。
演示實驗:取兩個三棱鏡,一個帶狹縫的擋光板和一個白色光屏,按圖4—32,4—33所示操作。
在用三棱鏡做光的色散實驗時,理想的光源是太陽光,可以用平面鏡將太陽光反射到實驗室內,通過有窄縫的擋光板后入射到三棱鏡的一個側面,注意入射光線要從底邊方向斜向上射入三棱鏡,將光屏放在棱鏡的另一側面,使三棱鏡
繞自身的軸線微微轉動,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彩色的光譜帶。光屏與棱鏡的距離調節(jié)在0.5m左右為宜,這樣得到的彩色光譜帶清晰。
做七色光的混合實驗時,兩塊棱鏡的相對的邊要平行。光屏距棱鏡的距離約1m,這樣才能觀察到混合后的白光。
實驗光源也可以是日光燈、功率較大的白熾燈等。
也可利用投影儀來做以上實驗。
如圖4、4—2所示,用一塊開有窄縫的硬紙板放在投影儀面板上,調節(jié)投影儀的鏡頭,從平面鏡中反射的光束與水平面夾角約60度左右為宜,在豎直屏幕上得到一條清晰的狹窄的白光帶。把三棱鏡固定在鐵架臺上,使三棱鏡可繞軸轉動。
實驗時,開啟投影儀,調節(jié)三棱鏡高度并轉動三棱鏡,可觀察到屏幕上白色光帶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七色光帶現(xiàn)象。
將另一個三棱鏡也安裝到鐵架臺上,位置如圖4、4—3所示,適當調節(jié)后,可觀察到七色光帶又匯合成一條狹窄的白色光帶。
師:實驗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是無法用其他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顏色的光則都可以通過紅、綠、藍的適當混合而得到的,因此,紅、綠、藍三種顏色被稱為光的“三基色”。
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和計算機顯示器的屏幕上艷麗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色光合成的。
板書:2、光的三基色
學生探究實驗:學生4個人分一組在調色板上試試,能否用紅、黃調出橙色?用紅、藍調出紫色?用黃藍調出綠色?用調出的顏色再混合,并改變不同顏色混合時的比例,還能調出哪些顏色?
生:探究、交流。
師:各種顏色的顏料的混合能否調出紅、黃、藍?
生:調不出。
師:紅、黃、藍被稱為顏料的“三原色”
板書:3、顏料三原色
師:你們將這三種顏色調在一起,試試會調出什么顏色?
生:黑色。
師:光的三基色是紅、綠、藍混合在一起,會產生白光,顏料的三原色調在一起會變成黑色。
自然界的色彩種類繁多,不同的色彩搭配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使人產生聯(lián)想。看到黃、橙、紅的暖色,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看到綠、藍、紫等冷色,你又會聯(lián)想到什么?
生:看到暖色我會聯(lián)想到太陽、火等,看到冷色我會聯(lián)想到草地、水等。
師:冷暖色的對比與協(xié)調,能產生美妙、生動的色感。
三、歸納與學習過程評估
師:本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生:討論、交流后得出,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白光可以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叫光的色散。自然界中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七種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又會變?yōu)榘咨,這叫光的復合,光的三基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師:每位同學都對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
教師簡要地對本節(jié)課全班同學學習情況進行評估。
四、課后練習
1、課本P63,作業(yè)l、2。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太陽光(白光)可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
2、光的三基點:紅、綠、藍
3、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
六、課后反思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 10
教材分析
《光的色散》是學生光學學習的開始,也是激發(fā)學生認識光世界興趣的開始,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愿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學生對光的認識最初來源于生活,并產生了一些明確深刻的體驗,這是本節(jié)課的基石,應該加以利用,然而有些更多更精彩的光學現(xiàn)象學生也許從沒見過,所以老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演示一些這樣的實驗,或者是學生的分組實驗,來滿足學生的愿望?紤]到本節(jié)課的內容與以后將要學習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等在系統(tǒng)邏輯上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所以在處理教材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激發(fā)學生對光的學習興趣上、分析光學問題的方法上。不應該過分強調知識本身,但這并不表明完全忽視知識的重要性,教學過程的展開、目標達成仍然必須以知識為主線。
教學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光的色散現(xiàn)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二、過程與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重點難點
教學對象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活動往往處于矛盾狀態(tài),其心理水平呈現(xiàn)半成熟、半幼稚性,希望老師能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所以尊重學生的情感和觀點是促進學生進一步和同學、老師交流與合作的基礎。初中生的思維雖然已經是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水平還較低,處于從經驗型向理論型的過渡時期,思想方法上仍帶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雖然已經開始具備各種推理能力,但還是初步的,特別是在假言、選言、復合、連鎖等演繹推理方面的能力還比較差,所以,本節(jié)課最好能夠在學生開心觀察、實驗、交流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有待提高的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等各種能力。
教法、學法分析: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以實驗、課件等相結合的手段,圍繞教學的3維目標逐層展開。如果把本節(jié)內容分為:概念、實驗探究過程、規(guī)律和知識應用,在這4個方面,我初步設計了如下方法:
建立物理概念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核心是創(chuàng)設物理環(huán)境,提供感性認識、初步認識到概念建立的必要性和價值所在,“光源”是這節(jié)課唯一的概念。主要采取由老師出示實物或者生動的事例,讓學生用對比的辦法找出物體與物體間在發(fā)光特性上的不同之處,從而確立什么叫光源。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由老師制定由淺入深、逐步接近本質的問題和由學生自主發(fā)問的方式相結合,逐步引領學生的實驗探究過程,讓學生邊實驗、邊思考達成探究目標,鼓勵學生獨立收集數(shù)據(jù),采用歸納、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的共性、本質屬性,并最終得到白光實際上是由不同的7色光組成。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線照射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上會被反射、吸收或通過等一系列重要結論。
在運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用一組多媒體資料然學生了解物體顏色的奧秘,并嘗試解釋一些簡單的現(xiàn)象,并對掌握較好的學生給與大力表揚。同時降低對部分學生的要求。以避免他們在光學的開始就喪失信心。最后老師重申最基本的學習目標,以利于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明白他們全都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
教學過程安排。
一、導入
播放視頻文件光的故事,并引入光的教學。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下列物體誰在發(fā)光?誰沒有發(fā)光?光都是自己發(fā)出來的嗎?
蠟燭(實物圖)點燃的蠟燭(實物圖)手電筒開亮的手電筒
燃燒的火把月亮閃電(閃電的視頻影像)太陽
1、如果給光源下個定義,什么樣的物體才能叫做光源呢?
2、光源要具有什么樣的要求呢?
二、探究光的色散、混合和物體顏色的本質。(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把探究過程交給學生,讓探究在學生的相互幫助和老師的必要幫助下完成)
1、由老師提供能夠完成實驗的必要器材
2、由學生在實驗中思考以下問題:
、倌隳芟衽nD那樣把太陽光分解成7種顏色的光線嗎?
、谀憧吹搅四男╊伾墓饩。和周圍的小組比一比,誰的光線顏色最美麗。
③記下你所看到的光線顏色。
④把2個小組的彩色光帶疊加在一起,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做做看,對此你產生什么樣的想法呢?你可以進一步驗證你的想法嗎?
學生實驗:利用彩色濾光片迎著室外白色的物體看,你能看到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1、通過單張有色濾光片看。
2、通過3張同顏色的有色濾光片看。
3、通過3張不同顏色濾光片看。
三、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觀看《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實驗紀錄片。
學生討論、交流
1、自身不能發(fā)光,而且也不能透光的下列物體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呈現(xiàn)什么顏色?(實物照片)紅花綠葉
2、我們的眼睛接收到的色光是從哪里來的呢?
3、太陽白光中的其他色光到哪去了?
4、只有紅光照射綠紙時,綠紙呈現(xiàn)什么顏色?
六、光能:
討論與交流:
1.說說在我們的身邊,太陽光是怎樣被利用的。
2、在利用的過程中,光能最終變成了什么能量?
四、請學生代表總結這節(jié)課的收獲、他在實驗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隨堂練習
一.填空題
1、太陽、月亮、鏡子,其中是光源的有;光源可以分為和兩種.
2、光的三原色是、 、 .
3、《玄貞子》中記載了著名的“人工虹”實驗,“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這個實驗屬于光的現(xiàn)象.白色光可以分解為七色光.
4.光能,可以轉化為能、能、能。
二.選擇題
5、使各種色光幾乎都全部反射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
A.白色B.黃色C.黑色D.藍色
6、在沒有其他光照的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fā)出的綠光照在穿白上衣、紅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
A.全身呈綠色B.上衣呈綠色,裙子呈紅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綠色,裙子呈黑色
課后鏈接:
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說課我也不是很熟悉,本篇是在去年的一篇教學設計的基礎上胡亂為之,僅供參考。不足疏漏之處請自行彌補。
【高二物理光的色散教案】相關文章:
《光的色散》教案12-17
《光的色散》教案09-26
‘教案’2、5光的色散教案01-02
理光筆經04-26
高二生物優(yōu)秀教案10-16
物理《光的色散》的教案 (精選7篇)06-17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08-11
做你上司心理光機11-23
圓形三芯微結構色散補償光纖的色散特性分析12-13
橄欖色散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