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是有強弱的;
2.知道電流的單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單位還有毫安和微安;
3.知道電流表的使用方法;
4.能正確讀出在電流表的示數。
二、能力目標
1.通過用電流的效應來研究電流的強弱,提高學生用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連接電路的實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電流表的讀數,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準確讀數的技能。
三、德育目標
1.通過學生連接電路的實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2.在學生對電流表讀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電流表,并能準確讀數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正確連接電路,正確使用電流表
教學方法
實驗法、討論法、觀察法、點撥法
教學用具
手電筒、玩具小汽車、電池、開關、導線、小燈泡、電路示教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引入新課
。蹘煟荩ǔ鍪倦娐肥窘贪澹┻@是一個由池、燈泡、開關、導線構成的電路,當閉合開關時,同學們看到了什么?
。凵轃襞萘亮。
。蹘煟菡f明了什么?
。凵蓦娐分杏辛穗娏鳌
。蹘煟菽憧吹诫娏髁藛?你怎么知道電路中有了電流?
。凵蓦娏鞯故菦]看見,但燈泡發(fā)光了。
。蹘煟輰。如果用手摸燈泡,還會感覺到熱,這說明電路中通有電流時會產生各種效應,如給燈泡通電后,燈絲會發(fā)熱,熱到白熾狀態(tài)就會發(fā)光,這叫電流的熱效應,除此之外,電流還有磁效應和化學效應等。本來電流是看不見、聞不出、聽不到的,但我們可以利用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它、研究它。
。凵菸覀冎車目諝庖部床灰、摸不著,只有刮風時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是不是一個道理?
。蹘煟莺苷_,你的思維比老師還快。實際上這是一種間接研究問題的巧妙方法。
二、新課教學
。蹘煟菡埓蠹易屑氂^察桌上的小燈泡,看燈泡上標有什么?
。凵萦袛底趾头枴
。蹘煟轃襞萆弦徊糠质撬碾娏髦。I是電流這個物理量的符號,0.2A是同學們實驗時用的小燈泡的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值。電流I的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符號是A。下面我要問大家了,0.2A表示什么意思?
。凵菪襞菡9ぷ鲿r的電流是0.2安培。
。蹘煟荽蠹疫有什么問題嗎?
。凵莅才嗍窃趺磥淼模
。蹘煟莅才嗍欠▏目茖W家,他在物理、化學、數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安培在電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被后人稱為“電學中的牛頓”。為了紀念他,物理學中用安培作為電流的單位。希望同學們能向安培學習,刻苦鉆研,勇于開拓和創(chuàng)新。
。凵蓦娏鬟有其他單位嗎?
[師]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本中另外兩個電流的單位,并完成下列問題:
[投影]
1.電流的單位還有_______和_________,符號分別是_______和__________。
2.電流單位的換算關系是:
1A=________mA
1mA=_______μA
3.把《小數據》中計算器中電源的電流值、半導體收音機電源的電流值,手電筒中的電流值分別換算為以安培為單位的電流值。
[師]同學們閱讀了一些電器的電流值,為什么都不一樣呢?
[生]說明電流有強有弱。
。蹘煟荽蠹铱次沂掷镉惺蛛娡埠鸵恢煌婢咝∑,當它們的燈發(fā)光時,你能判斷誰的電流強,誰的電流弱?再換一輛不同的汽車呢?
。凵轃襞莅l(fā)光越亮,電流越強。
。蹖嶒灒菰鯓舆B接電流表。
。蹘煟莠F在請同學們用你桌上的燈泡、導線、電池組成電路,先用一節(jié)電池供電,再用兩節(jié)電池供電,注意觀察燈泡的亮度。
。凵萦脙晒(jié)電池供電時燈泡亮一些,說明電流大。
。蹘煟莠F在每組發(fā)一個能直接測出電流值的電表——電流表。在剛才的電路中,再接入電流表,就可以測出燈泡的電流值。不過,大家要先閱讀課本,討論一下,要注意什么原則才算正確連接電流表。
討論之后,總結出以下幾條規(guī)則:
規(guī)則1:電流表必須和被測的用電器串聯(lián);
規(guī)則2:電流必須從“+”接線柱流進去;“-”接線柱流出來;
規(guī)則3: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學生用電流表有兩種量程,電流值小時用標著“0.6”的接線柱和“-”接線柱;電流值小于0.6A時用標著“3”接線柱和“-”接線柱;
規(guī)則4: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蹘煟菡莆针娏鞅淼倪B接后,兩人一組開始把你的電流表接入電路中,要注意規(guī)則。
。▽W生實驗,教師給予幫助和指導)
。坶喿x課本]怎樣在電流表上讀數
讀數時,要看清兩點:看清所選量程的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各表示的電流值;看清測量時表針停在哪個大格、哪個小格上。
學生讀數后,教師讓幾個小組把測得的燈泡電流值報上來,討論出現的問題:
。凵祝菸覀兘M測得的值與燈泡上標的.正常值不太相符,我們討論后認為是導線上消耗了一部分電能,所以電源的電能輸送給燈泡時達不到燈泡需要的正常電流值,燈泡也就不如正常時的亮。
[生乙]我們組連接電路都正確,但讀數時看到另外的量程刻度上了,所以和別的組不一樣。經過認真檢查后,改正了錯誤。
[生丙]我覺得連接電路時關鍵要注意電流表“+”接線柱是“0.6A”接線柱還是“3A”接線柱,確定之后就好辦了。
。凵。菸矣幸粋問題,這個實驗中的小燈泡上標有“0.2A”于是我們選“0.3”接線柱,如果燈泡上不標電流值呢?
[師]經過兩節(jié)的電路學習,同學們對電路不再陌生。實驗時很認真,實驗后又能很好地總結,F在,又提出了問題,我非常高興!這個問題可以用試觸法解決,你把兩根導線和電流表的兩個接線柱只要一接觸(不要固定),就可看出電流表的表針是否超過你估計的量程。如表針正好在你估計的量程內,你只要把導線固定好讀數即可,相反,不在你估計的量程內呢?
。凵輷Q成另一量程的兩個接線柱即可。
。蹘煟輰Α_@種試觸法在以后的電學中還會用到,如用電壓表測電壓值等。
三、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可以用電流來表示電流的強弱。
2.正確連接電流表:電流表與被測用電器要串聯(lián);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進,“-”接線柱出;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不要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3.正確讀出電流表的讀數。
四、布置作業(yè)
P100動手動腦學物理1、2、3寫在作業(yè)本上。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2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知道凸透鏡能成放大的像;
2、通過觀察和初步實驗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知道透鏡焦點和焦距;
3、會利用平行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以豐富、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帶著問題,體驗科學
探究的過程;
2、經歷用多種方法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過程,并嘗試對各種方法的優(yōu)劣做初步評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養(yǎng)成學生主動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
2、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物理學習的興趣
重點:
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難點:
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學法指導:
通過觀察和實驗,總結歸納規(guī)律。
預習導學:
本節(jié)課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做”,通過“解決問題”,通過“交流與合作”,感知有關方法,構建關于透鏡的科學內容。在問題給出時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導入:
同學們知道,用放大鏡可以把小字放大我們會看得更清楚;旅游時有看到美好的風景我們會用照相機拍攝下來;眼睛近視的同學配一副眼鏡就又可以看清楚東西了,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讓我們共同來揭開上述現象中的秘密,引出課題,閱讀教材并完成以下題目:
預習習題:
1、透鏡是利用光的_________規(guī)律制成的。透鏡有兩類:一類是中間比邊緣厚的透鏡叫做,如鏡片;另一類是中間比邊緣薄的透鏡叫做,如鏡片。
2、光心大致在透鏡的中心處,通過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透鏡的。
3、凸透鏡對光有作用,凹透鏡對光有作用。
4、平行光通過凸透鏡,將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稱為凸透鏡的,到光心的距離叫做,一個透鏡有兩個。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2.通過學習活動,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教師、學生的雙邊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注意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教學難點】
組織、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確結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聲音。有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也有些聲音使人感到刺耳難聽。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聲打交道,聲音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聲音是我們了解周圍事物、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學們想知道與聲有關的哪些問題呢?
學生討論并提出相關問題,教師列出:
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聲音怎樣從發(fā)聲體向遠處傳播的?
二、進行新課
1.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播放錄像“二胡”,提出“二胡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你發(fā)現了什么?”
進行全班交流活動。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由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和總結,初步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演示“隊鼓的振動發(fā)聲”錄像)
物體振動發(fā)聲的現象真是太多了,同學們能列舉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發(fā)聲現象嗎?
。1)吹口琴的聲音,是由于氣流的沖擊,琴內的彈簧片發(fā)生振動發(fā)出的。
。2)悠揚的薩克斯聲是由于氣流通過管時,使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fā)出的。
。3)吹口哨聲是口腔內空氣振動產生的。
(4)炎熱的夏天,響亮的蟬鳴是蟬的發(fā)音肌收縮時,引起發(fā)音膜的振動而產生的。
(5)氣球爆炸聲是氣球膜的振動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而產生的。
(6)聲勢浩大的瀑布聲是水撞擊石頭,引起空氣的振動發(fā)出聲音。
。7)笑樹能發(fā)出笑聲是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里的籽撞擊殼壁發(fā)出聲音。
同學們剛才列舉了生活與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那么關于聲音的發(fā)生,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呢?
【問題】平常聽唱片、錄音是怎么回事?
同學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振動可以發(fā)聲。如果將發(fā)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guī)律去振動,就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保存下來。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規(guī)則的溝槽。當唱片轉動時,唱針隨著劃過的溝槽振動,這樣就把記錄的聲音重現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還發(fā)明了用磁帶和激光唱片記錄聲音的方法。
2.探究:聲音怎樣從發(fā)聲體向遠處傳播?
進行“土電話”游戲,引入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這個課題。
請學生舉生活中的實例。學生所舉的事例,大部分是在空氣中傳播的,少部分在水中和固體中傳播,關于真空中聲音的,傳播事例可能沒有。
演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隨著空氣的減少,引入“真空”概念。運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引導學生去領悟其中的規(guī)律。
師:經過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我們得出了真空不能傳聲的正確結論。實際上,我們平常能聽到彼此的聲音,就是依靠了空氣這種介質。假想云層和我們之間是真空,大家就聽不到雷聲了。我們周圍充滿了空氣,空氣為人類、動物傳遞聲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那么,聲音在空氣中是怎樣傳播的呢?
3.探究:聲音在空氣中怎樣傳播呢?
以擊鼓為例:鼓面向左振動時壓縮左側的空氣,使得這部分空氣變密;鼓面向右振動時,又會使左側的空氣變稀疏。鼓面不斷左右振動,空氣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個過程和水波的傳播相似。用一支鉛筆不斷輕點水面,水面就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斷向遠處傳播。因此,聲音也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
【思考】測量聲速的方法
。1)百米賽跑時,測出計時員與發(fā)令槍的發(fā)令地點之間的距離,再測出計時員從看到發(fā)令槍發(fā)令時的煙霧到聽到槍聲的時間,利用就可以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
(2)測出海底的深,把恰好沒在海面下的鐘敲響,測出鐘聲傳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用的時間,利用就可以算出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3)對著山崖喊話,測出從喊聲發(fā)出到聽到回聲所用的時間,再測出喊話者距山崖的距離,利用,就可以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
。4)利用聲納對著墻壁發(fā)出超聲波,它會自動記錄從發(fā)出超聲波到接收到被墻壁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共用的時間,再測出聲納與墻壁之間的距離,利用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
。5)兩個同學相距較遠的距離,讓其中的一位同學喊話,并記下開始喊話的時刻,當另一位同學聽到喊聲時,也記下聽到喊聲的時刻,則利用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三、分析應用
通過查閱資料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距離km,快車的速度km/h,火車從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時間為:h,北京到上海的航線距離為km,大型噴氣式客機的速度km/h,則噴氣式客機從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時間為:h,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m/s,北京到上海的距離km,聲音傳到上海所用的時間為:h。
三、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在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4
【教學內容】
電流的磁效應;探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
【教材分析】
電流的磁效應是學習電磁現象的重要基礎。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認識到電流及其周圍的磁場是同時存在而密不可分的。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在做奧斯特實驗的時候,要讓學生親手做實驗,把小磁針放在直導線附近,通過觀察導線通電時和斷電時小磁針發(fā)生的變化,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初步認識電與磁之間存在某種關系。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是本節(jié)的重點之一,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探究結束后,讓學生自己歸納、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師生相互交流的氣氛中引導學生得出安培定則。
【學情分析】
學生已研究了簡單的磁現象,知道了磁體周圍存在磁場以及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知道磁場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針發(fā)生偏轉;對條形磁鐵的磁場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
【教學重點】
認識電流的磁效應,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分布,通電螺線管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
【教學難點】
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并總結得出簡單的判斷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認識電流的磁效應,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lián)系。
。2)知道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相似。
。3)會判斷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或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
2.過程和方法
(1)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lián)系。
。2)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奧斯特的圖片、事跡介紹,感悟奧斯特善于發(fā)現問題,勇于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通過體驗電和磁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樂于探索自然界奧秘的習慣。
【課程資源】
教具準備:電腦平臺、實物投影儀、學生電源、螺線管演示器、小鐵釘、長直導線一根、干電池3節(jié)(帶電池座)、小磁針4個、導線若干、多媒體、鐵屑、紙杯(內裝 9 V 電池、小電磁鐵組成的電路)。
學具準備:鐵釘、鉛筆(或木筷)、鐵屑一小包、小磁針四個、長直導線一段、干電池三節(jié)(帶電池座)、塑料圓筒一個、導線若干。(分12個學習小組)
【教學流程圖】
魔術引入課題──探究奧斯特實驗──介紹奧斯特實驗,對學生進行物理史教育──由現象設疑,如何增強通電導體的磁場──學生探究活動:纏繞螺線管──學生探究活動:檢驗螺線管通電后產生磁場──學生探究活動:探究螺線管的磁場分布──學生探究活動:探究改變螺線管磁場的方法──師生探討得出安培定則──學生課堂練習──知識回顧──布置作業(y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實驗興趣和求知欲)
教師: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紙盒吸鐵,然后提問學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據是什么?
教師斷開開關,再去接觸鐵屑,由不能吸引鐵屑引起學生思維沖突,此時教師將紙盒打開,讓學生明白,剛才產生的磁可能跟電有關。
二、探究新課,釋疑解惑(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獲得相關知識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1.探究奧斯特實驗──通電導體周圍有磁場
教師提問:我們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磁性呢?
學生回答:看他能否吸引鐵屑。利用磁體間的相互作用來檢驗。
教師:一個電池能吸引鐵屑嗎?我們怎樣做才有可能產生磁呢?
學生回答:要有電流……要形成一個電路,電路閉合才有電流。
教師:我們可以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實驗來檢驗你的猜想?
小組討論后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所述對該實驗進行演示。
學生實驗,并將觀察到的現象向全班交流。
過渡:其實我們今天研究的問題早在1820年丹麥偉大的物理學家奧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實驗中就發(fā)現了電和磁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他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視頻吧!
2.播放奧斯特實驗的操作方法。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的教育
教師提問:看了這個實驗后,大家覺得與我們剛才做的實驗相比,有哪些不同嗎?
視頻中的小磁針偏轉的角度那么大,而我們實驗的時候卻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學生思考后回答。
教師:在實驗中利用短路獲得較強的電流來增加磁性。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的,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用什么辦法來增強通電導體的磁場呢?
設置問題過渡:
人們在生產實踐中把導線彎成各種形狀,發(fā)現把導線繞成一圈一圈的螺線管狀,磁場就會強得多,這樣在生產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們也來制作一個螺線管,怎樣做呢?
3.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探究1:制作螺線管
教師:針對教材內容演示螺線管的纏繞方法。
教師提問:下面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器材制作兩個螺線管,為了纏繞方便,請大家一個纏繞在鉛筆上,一個纏繞在鐵釘上,比一比,看誰繞得即快又好。
教師:你認為可能有幾種纏繞的方法?
學生制作螺線管教師巡查,學生展示。(對展示的予以肯定和鼓勵)
教師:你認為可能有幾種纏繞的方法?
探究2:通電螺線管吸引鐵屑
教師:很好,大部分同學都非常成功地繞好了螺線管,下面請每個小組給螺線管通電,然后去吸引鐵屑,看哪一個螺線管吸引的鐵屑最多。
學生實驗。教師巡查,不能吸引的小組討論解決,可以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忙(通過吸引鐵屑的多少讓學生內心明了用鐵釘的實際意義)。
探究3: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分布情況
教師設問:剛才同學們的探究已經證實了通電螺線管能產生磁場,它的磁場以前研究的哪種磁體的磁場相似?說出你的猜想及猜想的依據。
學生回答。
我們用什么方法來研究它的磁場分布情況呢?(教師播放幻燈片,讓學生通過對比找出判定辦法。)
教師:要求學生按照教材圖示進行實驗并在圓圈中畫出小磁針,把小磁針的N級涂黑。
教師:演示用鐵屑研究螺線管磁場分布的實驗。
教師將用鐵屑做的演示螺線管磁場的分布投影到銀幕上并播放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對比圖,引導學生分析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形狀。即: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
探究4: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
教師提問:如何改變螺線管的.極性?
引導學生思考:在電路不變的情況下,將螺線管掉頭,看看螺線管中哪些因素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實驗檢驗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教師:我們知道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跟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有關,有什么樣的關系?我們能不能找到一種判定的方法呢?(出示投影),下面請大家看畫面中螞蟻和猴子是怎么說的,我們能否受到某種啟示呢?
學生合作學習:學生看螞蟻和猴子說的話,小組討論。
教師給予適當提示:如果我們自己沿著電流方向走,北極在哪一邊?你能用右手來概括通電螺線管的北極與電流方向的規(guī)律嗎?
教師:偉大的物理學家安培通過實踐發(fā)現在我們的右手上找到了規(guī)律,人們?yōu)榱思o念他,把他總結的規(guī)律規(guī)定為安培定則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安培定則: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并教會學生安培定則歌: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順著電流轉,拇指指向N極端。出示投影,讓學生熟記安培定則歌。
學生練習:將長直鋁導線纏繞在黑色的膠管上,假設電流從螺線管的左流入右流出,應該怎樣判斷?如果電流從螺線管的右邊流入左邊流出呢?再改變螺線管的纏繞方向試試看?
教師投影,檢驗學生掌握情況。
三、交流小結、隨堂練習、總結評估(幫助鞏固知識,讓物理走向應用、走向社會)
1.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哪些新的體會。
2.布置作業(yè):
(1)反饋練習:動手動腦學物理:①②③
。2)知識拓展:研究你家或附近住宅樓的電動門是如何工作的,主要靠什么控制門鎖。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通電螺線管在生活中的應用。
(3)走進生活:研究牽;、菜豆的莖纏繞的方向與生長的方向之間的關系。觀察葡萄、絲瓜的卷須的纏繞方向與生長的方向之間的關系。看看與我們研究的磁場與電流方向之間有沒有某種聯(lián)系。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電生磁
一、電流的磁效應
1.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2.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
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1.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
2.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跟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有關。當電流的方向變化時,通電螺線管的極性也發(fā)生改變。
3.安培定則歌──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順著電流轉,拇指指向 N 極端。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平拋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方向為水平,只在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2、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為g。
3、理解平拋運動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并且這兩個運動互不影響。
4、會用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解答有關問題。
二、重點難點
重點: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
難點:對平拋運動的兩個分運動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推理歸納
四、教學用具:
平拋運動演示儀、多媒體及課件
五、教學過程
引入:粉筆頭從桌面邊緣水平飛出,觀察粉筆頭在空中做什么運動,這種運動具有什么特點,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一)平拋運動
1、定義: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考慮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叫做平拋運動。
舉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離開桌面,小球所做的運動就是平拋運動,并且我們看見它做的是曲線運動。
分析:平拋運動為什么是曲線運動?(因為物體受到與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
2、平拋運動的特點
(1)從受力情況看:
豎直的重力與速度方向有夾角,作曲線運動。
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是勻速運動,速度為V0。
c.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沒有初速度,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是自由落體運動。
總結: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初速度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等于g
(二)、實驗驗證:
【演示實驗】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時,A球向水平方向飛出,做平拋運動,而同時B球被松開,做自由落體運動。
現象:越用力打擊金屬片,A球的水平速度也越大;無論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總是與B球同時落地。
(2)、用課件模擬課本圖5—16的實驗。
結果分析: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自由落體運動,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
并不影響平拋物體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而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的,且不受豎直方向的運動的影響。
(3)、利用頻閃照相更精細地研究平拋運動,其照片如課本圖5—17所示
可以看出,兩球在豎直方向上,經過相等的時間,落到相同的高度,即在豎直方向上都是自由落體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看出,通過相等的時間前進的距離相同,既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的。由此說明平拋運動的兩個分運動是同時、獨立進行的,豎直方向的運動與水平方向的運動互不影響。
(三)、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
1、拋出后t秒末的速度
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則
水平分速度:Vx=V0
豎直分速度:Vy=gt
合速度:
2、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一時刻t的位置坐標
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則
水平位移:x=V0t
豎直位移:
合位移:
運用該公式我們可以求得物體在任意時刻的坐標并找到物體所在的位置,然后用平滑曲線把這些點連起來,就得到平拋運動的軌跡,這個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四)例題分析
例1.(結合課件),樹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個獵人正用槍對準它,為了逃脫即將來臨的厄運,它想讓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離樹枝的`瞬間子彈恰好射出槍口,問松鼠能逃脫厄運嗎?
答:不能。因子彈和松鼠在豎直方向都是自由落體運動,豎直方向的位移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在子彈的射程內,就一定能射中松鼠,松鼠在劫難逃。
例2.一艘敵艦正以V1=12m/s的速度逃跑,飛機在320m高空以V2=105m/s的速度同向追擊。為擊中敵艦,應提前投彈。求飛機投彈時,沿水平方向它與敵艦之間的距離多大?若投彈后飛機仍以原速度飛行,在炸彈擊中敵艦時,飛機與敵艦的位置關系如何?
解:用多媒體模擬題目所述的物理情景
讓學生對照課本上的例題解答——書寫解題過程。
飛機投彈時,沿水平方向它與敵艦之間的距離位744m,由于飛機和炸彈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相等,所以在炸彈擊中敵艦時飛機在敵艦正上方。
(五)、課堂練習
1、討論:練習三(1)(2)(3)
2、從高空水平方向飛行的飛機上,每隔1分鐘投一包貨物,則空中下落的許多包貨物和飛機的連線是
A.傾斜直線B.豎直直線C.平滑曲線D.拋物線
【B】
3、平拋一物體,當拋出1秒后它的速度與水平方向成45o角,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成60o角。( g取10 m/s2 )
(1)求物體的初速度;
(2)物體下落的高度。(答案:v0=10m/s h=15m )
(五)、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
1、什么是平拋運動
2、平拋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3、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
六、課外作業(yè):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6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過程和方法
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 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
2、 分析解釋有關現象。
3、 知道顏色、顏料之迷。
教學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三棱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無前面無相關內容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物體有光線射
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趯W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進行新課:
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傳播
演示試驗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
演示試驗②:激光在水中穿過
演示試驗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象要解釋)
3、光的速度:
討論:光有沒有速度?
(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問答:(1)我們?yōu)槭裁纯吹搅斯爬系氖澜?
(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
5、顏色:
(1)、試驗:光的色散說明什么問題?
結論: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后會變成其他顏色。不同顏色的光分散的過程叫光的色散。
(2)、顏色之迷: 不透明物體:
透明物體: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3、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在怎樣顯示光路、光的傳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課堂反應比較好,以后應加強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較多時間的課時上,不要只顧進度,要避免出現學生的滯后情況。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液體內部和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了解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的事實,知道液體內部不同深度處壓強的大小和方向。
2.體驗和感悟游泳時身體受到水產生的壓強。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探究,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并積極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關注周圍現象的意識以及密切聯(lián)系實際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液體內部有壓強以及液體壓強的特點,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
猜想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及實驗。
【教學用具】
裝滿水的`薄塑料袋,液體壓強的演示裝置、水槽、U形管壓強計、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視頻:潛水艇,提出問題:
問題:“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在探測馬里亞納海溝后出現了什么情況?(整個外殼直徑縮小了)
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液體的壓強
二、新課教學
(一)引入探究課題
1.出示一個裝滿水的薄塑料袋。(問題:發(fā)生了什么現象?)
2.將水倒入上端開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圓桶內。(問題:發(fā)生了什么現象?)
3.將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問題:發(fā)生了什么現象?)
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壓強。
提問:同學已經知道了液體內部存在著壓強,那么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ǘ┎孪耄
學生思考: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并根據實驗現象提出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8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理解機械效率,會計算機械效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根據生活事例認識物理知識,并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3)學習根據實驗數據分析、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初中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理解機構效率
(2)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2、難點:理解機械效率
(三)教學準備
長木板、木塊、彈簧秤、刻度尺、細線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小明家最近買了一處新樓房,三樓。想把洗手間、廚房裝修一下,需把沙子運到三樓。請同學們根據需要,選擇器械幫助小明家解決這個問題,看看哪個小組選的辦法?
二、進行新課
假如用動滑輪提升沙子,請同學們觀著提沙子的過程。
對誰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
(板書有用功:我們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們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書額外功:工作時,對于額外負擔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書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假如我們用下面三種方法搬運沙子,你認為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討論回答。(第三種方法,因為第三種方法做的額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們總是希望額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學中,用機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板書機械效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機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總表示總功。那么,機械效率應該怎樣表示?
根據公式計算,上面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機械效率沒有單位,小于1,常用百分數表示。)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知道上面斜面的機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機械效率都一樣嗎?請同學們再來觀察用斜面推物體的情景。
下面我們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板書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通過觀察上面用斜面推物體的情景,對斜面的機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提出問題。
(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什么關系?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關系?……)
請同學們猜想上面提出的問題。
根據提出的問題和做出的猜想,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出實驗的方案。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的方案。
小組實驗,同時設計表格記錄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五)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1.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機械效率:定義、公式、計算;
3.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六)作業(yè)
1、根據生活中你使用的機械,想想:怎樣提高機械效率?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2、動手動腦學物理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通過對滾擺實驗的分析,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2) 通過引導學生舉例并解釋一些有關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理解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過程與方法
(1) 培養(yǎng)學生運用能的轉化知識分析有關物理現象的轉化。
(2) 培養(yǎng)學生從能量觀點分析問題的意識。
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閱讀“科學世界”人造地球衛(wèi)星,結合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得出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的結論。
2、難點:組織、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滾擺實驗并進行分析、歸納,領會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三)教學準備
滾擺,棉線,鐵鎖,人造衛(wèi)星掛圖。
(四)教學過程
1.復習
手持粉筆頭高高舉起。以此事例提問:被舉高的粉筆具不具有能量?為什么?
2.引入新課
學生回答提問后,再引導學生分析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首先提出,當粉筆頭下落路過某一點時,粉筆頭具有什么能量?(此時既有重力勢能,又有動能)繼而讓學生比較在該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筆頭的重力勢能和動能各有什么變化?(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
3.進行新課
在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重力勢能和動能都有變化,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變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們共同觀察滾擺的運動,并思考動能和勢能的變化。
實驗1:滾擺實驗。
出示滾擺,并簡單介紹滾擺的構造及實驗的做法。事先應在擺輪的側面某處涂上鮮明的顏色標志,告訴學生觀察顏色標志,可以判斷擺輪轉動的快慢。
引導學生復述并分析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開始釋放擺輪時,擺輪在最高點靜止,此時擺輪只有重力勢能,沒有動能。擺輪下降時其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少;擺輪旋轉著下降;而且越轉越快,其動能越來越大。擺輪到最低點時,轉動最快,動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勢能最小。在擺輪下降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逐漸轉化為動能。
仿照擺輪下降過程的分析,得出擺輪上升過程中,擺輪的動能逐漸轉化為重力勢能。
“想想做做”用鐵鎖做單擺。
此實驗擺繩宜長些,擺球宜重些。最好能掛在天花板上,使單擺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動,以便在黑板上記錄擺球運動路線中左、右最高點和最低點的位置。分析單擺實驗時,擺球高度的變化比較直觀,而判斷擺球速度大小的變化比較困難,可以從擺球在最高點前后運動方向不同,分析擺球運動到最高點時的速度為零,作為這一難點的突破口。
綜述實驗,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實驗2:彈性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
演示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實驗。實驗可分兩步做。首先手持著木球將彈簧片推彎,而后突然釋放木球,木球在彈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內運動。讓學生分析在此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第二步實驗,讓木球從斜槽上端滾下,讓學生觀察木球碰擊彈簧片的過程。然后,分析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和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得出:動能和彈性勢能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較直觀,例如:物體從高處落下、瀑布流水等這些事例也可以讓學生列舉,說明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有些事例比較復雜,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條曲線(拋物線)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如何相互轉化的呢?(板畫足球軌跡,依圖分析)首先我們來分析足球離地面的高度的變化,這是判斷足球重力勢能變化的依據。很明顯,在上升過程中足球的重力勢能增加;在下降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接著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點時不再上升,說明它向上不能再運動。所以,足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逐漸變。辉谙陆颠^程中速度又逐漸變大。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在下降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4.科學世界
1)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運行過程中,也發(fā)生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人造地球衛(wèi)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圍繞人造衛(wèi)星,同學們還有許多的謎沒有揭開。例如:人造衛(wèi)星為什么能繞地球運轉而不落下來?在人造衛(wèi)星內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這些問題還有待于同學們進一步學習,今天我們只討論衛(wèi)星運行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沿橢圓軌道運行,它的位置離地球有時近、有時遠。(出示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軌道圖)現以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為例,它離地球最近時(此處叫近地點)離地面439公里,離地球最遠時(此處叫遠地點)離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是114分鐘。它在近地點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此時離地地面最近,重力勢能最小。衛(wèi)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向重力勢能轉化。直到遠地點時,動能最小,重力勢能最大。衛(wèi)星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重力勢能向動能轉化。在衛(wèi)星運行過程中,不斷地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2)關于人造衛(wèi)星的知識,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鑒于學生的知識基礎,難以使學生揭開謎底,往往由此而損傷學生的求知欲。本節(jié)課如有可能,也可通俗地介紹衛(wèi)星為什么能繞地球運行。講法上可用想象推理的方法。
參看圖1,水平地拋出一個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它會落回地面,但是拋出的物體速度越快,它飛行的距離越遠。人拋物體,拋出的距離不過幾十米,但汽、槍、子、彈能飛行幾百米,步槍、子、彈能飛行幾千米,而炮彈能飛行幾十公里。我們可以設想,物體的速度足夠大時,它就能永遠不落回地面,圍繞地球旋轉。這個速度大約是8公里/秒。如果速度再大些,物體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就由圓形變?yōu)闄E圓形。人造衛(wèi)星就是根據這個道理發(fā)射的。
(五)小結
(六)作業(yè)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 10
物理力學注重從微觀到宏觀。以往的技術科學和絕大多數的基礎科學,都是或從宏觀到宏觀,或從宏觀到微觀,或從微觀到微觀,而物理力學則建立在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學成就之上,運用這些成就,建立起物質宏觀性質的微觀理論,這也是物理力學建立的主導思想和根本目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能確定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舉例說明。
3、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加深對力的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2、力的概念非常抽象,用力的作用效果去理解力的概念,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講解日常生活中應用力學知識的實例,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人推車”“拖拉機拉犁”“磁鐵吸引鐵釘”等例子,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中的力指的是物體對物體的推或拉的作用。然后再舉例“小孩推墻”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為了使學生更具體地認識力,課本中接著講解力的作用效果。用生動具體的事例和插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力是一種什么作用。
本節(jié)內容是力學知識的入門基礎課,學生對力的概念的正確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對學生后續(xù)課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有關“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學建議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教材是通過學生熟悉的彈簧、鋸條受力形變等事例來講述的,學生接受起來并不困難,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可向學生展示各種有關“力的作用效果”的視頻及動畫,通過討論法引導學生得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結論。
有關“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教學建議
可以向學生提問:人在做什么事的時候需要用力?啟發(fā)學生舉出一些實例。再從回答中篩選出表現力的推、拉、提作用的典型例子,寫到黑板上。比如:人推車、人拉鋸、人提水桶等。
然后對例子進行分析:人推車時,人施力,車受力;人拉鋸時,人施力,鋸受力;人提水桶時,人施力,水桶受力。其中,推、拉、提是力的作用。從而得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這樣使學生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逐步理解什么是力。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最后明確指出:一個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
有關“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學建議
教學中應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來反映,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通過力的相互作用來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受力)物體。
以上內容應通過實驗、事例加以說明。
例一:讓學生用力拍桌子,問學生:手有什么感覺?(感到痛)為什么手會感到痛?讓學生思考。
分析:手拍桌子時,手對桌子施力,同時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
例二:讓一個學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墻。問其他學生:為什么這位同學自己會向后退?
分析:人推墻時,人對墻施力,同時人也受到墻的反作用力。
結論: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進一步讓學生思考并回答:
(1)人推車,人是否也受到車的推力?
。2)人拉鋸時,鋸是否也拉人?
。3)拖拉機拉犁時,拖拉機是否也受到犁的拉力?
(4)劃船時,用漿向后劃水,船就向前進,這是為什么?
有關新課引入的教學建議
可用本節(jié)課文大問號后面的一段文字敘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個詞,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義。在物理學中“力”是一個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確切的物理含義。引入新課。
也可使用情景教學的方式,請一位同學把一個大鐵塊拿到講臺桌上。
學生前來拿起鐵塊。
教師可提問:有什么感覺?
總結學生的回答:因為東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
引入新課:可以說“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但是在物理學中到底什么是“力”呢?這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教案】相關文章:
初二上冊物理教學反思04-08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11-02
初二物理上冊教學計劃04-05
物理初二上冊知識點12-27
初二上冊物理教學計劃08-18
初二上冊物理教學計劃03-03
初二物理上冊教學計劃01-21
初二物理《力的測量》教案08-26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的總結05-23
初二物理上冊總結(通用5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