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并進行表演。
教學重點
體驗歌曲中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
教學難點
體驗6/8拍的強弱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對學生進行音樂課堂常規(guī)習慣的復習
2.復習歌曲
請小朋友們說說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二、新課學習
1.導入:
聆聽《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說說樂曲情緒,并用動作表演。欣賞童謠歌舞《弄堂游戲》并用動作表演。
2.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xiàn)圖上的意境,教師采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劃船邊朗讀。
1)說說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為什么?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 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劃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甃U’哼唱。
4)教師范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學生模唱學習歌曲 (師彈奏旋律)。
4.學生跟唱曲譜
5.各種方法練習曲譜
齊唱,男女分組唱,抽查……
6. 用?劃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聲音喊一喊外婆、聞一聞飼養(yǎng)的香味? 等情境練習。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7.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讓學生說說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為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著敲一敲,說說有什么特點?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么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
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為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視聽結合法學習,能用高亢、嘹亮的聲音演唱山歌《放牛山歌》。
2、要以自己參加勞動而獲得豐收的喜悅心情來演唱曲調和歌詞。
3、體驗四川方言“喲啥、喲喂”、“哥兒啰喂”等襯詞在歌曲中的運用,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
4、了解山歌的幾種演唱形式。
5、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編成旋律悠長,節(jié)奏自由的形式。
教學重點:
1、能用高亢、嘹亮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與語氣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風格。
難點:
1、切分節(jié)奏和附點音符時值的把握
2、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導入山歌,讓學生找出歌曲中歌詞的特點。如歌詞中的“羅兒、朗朗采光采、朗羅”等襯詞。解釋襯詞的作用:它一般多用于山歌、小調、勞動號子中,用上襯詞,可以抒發(fā)人的情緒、協(xié)調勞動時的節(jié)奏、烘托氣氛。剛才這首《太陽出來喜洋洋》就是人們在砍柴時唱的山歌。人們一邊勞動一邊唱歌,心情是怎樣的呢?(高興的)對,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我們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
下次的勞動課,我們可要積極的勞動,因為勞動讓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更美好!
二、新課
1、初聽、發(fā)聲練習
2、打開暢言資源,初聽《放牛山歌》旋律(伴奏)。生隨老師律動。
師:那這些動作都是跟什么有關系啊?抽生答。
師:跟農村勞動有關系。雖然現(xiàn)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現(xiàn)在不一樣,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春天的農村,好不好?
師一邊講解,一邊粘貼一些圖片(太陽、牧童、牛兒、花朵、青草)同學們看一看,多美啊!其實小牧童啊一邊走一邊唱著歌兒呢!你們聽聽是什么歌兒?
師彈琴唱:哥兒羅喂,哥兒羅喂。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唱。(半度上行、下行)師:(指黑板)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這讓老師想起一首兒歌:太陽出來照北巖,趕著牛兒上山來,背上背個大背篼,又放牛兒又撿柴。太陽伯伯西山落,牛兒吃得肥又壯,背上背篼挑擔柴趕著牛兒回村莊。同學們,其實沈老師念的這首兒歌和我們剛才的律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歌曲,名字叫做《放牛山歌》。師板書:放牛山歌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
2、復聽歌曲并認識四川盤子抽生說說歌曲與沈老師念的兒歌有什么區(qū)別。(有喲,啥什么的)師課件出示歌詞(注:襯詞,襯句用紅顏色的字標出):這些紅顏色的字就是剛上課時老師說的襯詞、襯句。師用四川話唱一遍(暢言伴奏)提問:沈老師唱的和剛剛一體機上唱的有什么區(qū)別?生:不是普通話。師:說得真好。沈老師唱的是四川話。這是一首四川兒歌。它屬于四川民歌中的一種,它的字句很精練,節(jié)奏很短小。這首歌當中有些字音有了變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解說村cen、啥sei、哥guo、巖ai這四個字在字音上的變化。師帶生讀)師:下面沈老師帶同學們用四川話來讀一讀這首兒歌。師帶生讀整首兒歌師:其實四川的民族民間的音樂里更是豐富多彩。今天,王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種很民族民間的,
在四川曲藝里經常用到伴奏樂器,(出示四川盤子)這叫四川盤子。我們看一看,用兩個指頭夾住盤子的底部,小指翹起來。(師演示)
3師生一起手持盤子,敲打節(jié)奏讀歌詞。(一、二、三、四,太陽出來喲喂)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接龍游戲,看看是左邊的三小組同學讀得好,還是右邊的三小組同學讀得好。左邊的同學讀前半句,右邊的'讀后半句(左邊:太陽出來喲喂,右邊:照北喲巖,左邊:趕著那個牛兒啥,右邊;上山來)
3、跟琴學唱歌曲學唱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先念后唱,聽唱結合,跟唱,對唱,一領眾合等方法進行歌唱教學。
課件出示樂譜:
。1)跟節(jié)奏再念一遍歌詞,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么?這樣容易記住歌詞。
(2)跟老師的琴聲輕聲哼唱歌曲。提出要求:背挺直,臉上帶著笑容。同學們的歌聲讓老師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3)教唱一遍,生再齊唱一遍。
對唱。師生對唱,男女生對唱。師:太陽出來了,山坡上長滿了青草,牧童趕著他心愛的牛兒,你們說他的心情是怎樣的。浚ǜ吲d)那同學們得唱出這高興的心情啊。好,下面請同學們用高興的心情再對唱一遍。
三、創(chuàng)編活動同學們,下面老師想把這首歌唱給同學們聽一聽。不帶伴奏的哦!請你們聽一聽,我唱的和同學們唱的有什么不同。師唱第一段(山歌風味)抽生說:前面慢,后面快。師:同學們說是不是啊。這首歌曲就是帶了那么點兒山歌的味道,
山歌是人們在山野里勞動時歌唱的曲子,它的節(jié)奏很自由,旋律很悠長。又因為山歌是在戶外演唱的,所以它的聲音特點是很高亢的,很明亮的,只有這樣,它的聲音才會在山間傳得很遠。下面,我們就把它改成山歌形式。老師就不伴奏了,看著老師的手。
師指揮,生唱(前四句即可)一遍。師:下面我呀把同學們分成兩部分,假設這是山谷,左右兩邊都是兩座大山。周末了,同學們作業(yè)都做完了,太陽出來了,山這邊的小伙伴要找山那邊的小伙伴一起放牛,怎么辦?(喊)怎么喊?(如:哎,太陽出來啰,上山啰)左邊的小伙伴一起喊(哎,太陽出來啰,上山啰)那山這邊的小伙伴怎么辦?(如:哦,來4啰)右邊的小伙伴一起喊(哦,來啰)。師:在山上放完牛,撿好了柴,太陽也要下山了,孩子們是不是該趕著牛兒回家了。那你們說最后一句,孩子們的聲音怎樣啊?在強弱上有什么變化?(弱一點)那我們試一試。連唱三遍,聲音音量越來越小。師:接下來,我們把剛剛喊小伙伴的,加上我們改編過的,加上結尾的一起完整的來一遍。
師:牧童越來越遠了,回家了。今天我們學唱了放牛山歌,并且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了歌曲。同時,咱們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四川風味的山歌韻味兒,其實在我們中國大家庭中各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機會老師再跟小朋友們一起來學學祖國各地的民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了。
四、師生再見
教學反思:
《放牛山歌》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放牧里的一首農村題材的歌曲。在教學中,我用《太陽出來喜洋洋》導入新課,知道襯詞的作用,并進行勞動思想教育。再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春天的農村美,提高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因為這是一首四川兒歌,所以在教學中,我先帶同學們用四川話有節(jié)奏的朗讀兒歌歌詞,為后面的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做好鋪墊,再用民族樂器四川盤子為歌曲伴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唱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先念后唱,聽唱結合,跟唱,對唱,一領眾合等方法進行歌唱教學。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唱:《七個小兄弟》《乃喲乃》《音樂是好朋友》
聽:《Do---Re---Mi》《我是小音樂家》
奏:豎笛發(fā)音練習sol、 la 、si、
動:展示與評價
教學重點
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yǎng),勇于參與音樂集體活動,能與同學們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
教學難點
認識四分音符 節(jié)奏x 及八分音符 節(jié)奏x ,知道其名稱,掌握其時值,并能遷移到實踐情景。
教學總目標
聆聽和表演,讓學生走進音樂的世界,了解和熟悉“音樂友”。
1、在“聽、唱、動、奏、”活動中體驗以音樂學習為內容的音樂作品帶來的樂趣,學生積極嘗試和探索音樂奧秘的`愿望。
2、在音樂活動中認識簡譜“1 2 3”及相應的柯爾文手勢和長民唱名;在音樂游戲中,能聽辨“do mi sol”的相對音高。認識四分音符節(jié)奏x 及八分音符 節(jié)奏x ,知道其名稱,掌握其時值,并能遷移到實踐情景中。
3、學習八孔豎笛的演奏姿勢。學會正確的發(fā)音,用吐音吹奏sol la si 三個音。
教學思路
本單元讓學生以感受音樂、體驗快樂為切入點,通過演唱及欣賞等多種音樂活動展開,讓學生在聽一聽、議一議、唱一唱、動一動中體驗“可愛的音樂朋友”給童年帶來的快樂。所選用的曲目均具有輕快活潑、富有動感的特點,內容不但個性鮮明、童趣盎然,而且梯度明顯、相互關聯(lián)。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1-29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2-17
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2-15
音樂上冊教案15篇01-14
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船歌》教案09-09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篇08-28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四篇04-27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5篇04-27
【精選】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4篇04-21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8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