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欣賞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瑞典狂想曲》的音樂特點以及樂曲的三段體,感受音樂的輕快活潑。
2.能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及樂句變化表現(xiàn)出唐老鴨減肥前后的情境。
3.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知道肥胖會帶來許多不便,應合理飲食,運動健身。
活動準備:
1.幼兒經(jīng)驗準備:對"逛迪斯尼樂園"有了一定的了解
2.物質準備:音樂《瑞典狂想曲》前半段、圖片(胖鴨、瘦鴨)、圖譜。
活動重點:初步感知音樂的特點、旋律結構及各個樂段的不同。
活動難點:能根據(jù)音樂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唐老鴨減肥前后的情境。
活動過程:
開始:教師帶幼兒隨音樂《瑞典狂想曲》進入教室。
一、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初步感知樂曲的特點和旋律結構
。ㄒ唬┱堄變和暾蕾p樂曲,感受《瑞典狂想曲》音樂的特點。
提問:
1.聽了這首狂想曲你有什么感受?
2.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引導幼兒傾聽、感受樂曲二拍子、輕快活潑的特點)
教師小結:狂想曲音樂輕快活潑,大都是二拍子的基本特點。
。ǘ┙Y合圖譜,引導幼兒隨音樂感知樂曲的三段體旋律結構和各樂段的不同。
1.完整欣賞后提問:這首音樂可以分成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事情?
2.結合圖譜完整欣賞,感知樂曲的三段體旋律結構。
提問:這首狂想曲可以分成幾段?三段音樂節(jié)奏有什么不同?
3.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三樂段的不同。
提問:第一段感覺怎樣?第二段和第一有什么不同?第三段呢?
4.告知幼兒樂曲的`名稱和主題提問:你認為哪一段表現(xiàn)的是唐老鴨住進了迪斯尼樂園的?哪一段是講唐老鴨減肥?哪一段是講唐老鴨減肥成功后的?
二、以"唐老鴨減肥"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分段欣賞音樂,感知樂曲所表達的涵義,并引導幼兒用相應的動作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1.請幼兒欣賞A段音樂
。1)(出示胖鴨)這是誰?你感覺唐老鴨變胖后走路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結合樂曲的歡快、活潑想象、猜測)
。2)請幼兒隨音樂模仿胖鴨走的樣。(胖鴨走路很笨重,但很快樂,要慢慢的,跟著節(jié)奏快樂的表演)
2.請幼兒欣賞B段音樂
(1)唐老鴨胖變胖心里可著急了,他會做什么運動呢?(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的輕快、活潑來想象)
。2)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現(xiàn)唐老鴨減肥的情境。(強調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
3.請幼兒欣賞c段音樂
。1)(出示瘦鴨)唐老鴨變得怎么樣了?減肥后的唐老鴨的心情是怎樣的?它現(xiàn)在走路會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的歡快來想象)
。2)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創(chuàng)造性地用動作進行表現(xiàn)。
三、請幼兒完整欣賞音樂進行表演。
1.減肥后的唐老鴨參加了"動物運動會-百米賽跑",你們猜,他得了第幾名呢?(鼓勵幼兒能用快速的奔跑動作和得冠后的激動表情表現(xiàn)樂曲的結尾。)
2.你喜歡胖胖的唐老鴨還是瘦瘦的?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辦?
小結:我們平時要熱愛運動,不懶惰,合理飲食,不要暴飲暴食,見到愛吃的就吃那么多,不愛吃的就不吃活動結束:
現(xiàn)在,我們跟著唐老鴨一起去戶外做運動吧!
活動延伸:請幼兒欣賞幾曲特點鮮明的狂想曲音樂,加深幼兒對狂想曲音樂的了解和喜愛。
活動反思:
音樂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樂教育對幼兒來說又是非常重要的。音樂是人類生活的反映,人們用音樂抒發(fā)情感,用音樂愉悅生活,音樂能帶給人們美感。使人們獲得高尚的情感。音樂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維、發(fā)展語言、豐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進幼兒智慧發(fā)展;音樂有調節(jié)情緒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給幼兒增添興奮情緒的積極動力;音樂有審美功能,能給予幼兒美的享受,美的音樂能夠使幼兒情緒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動。
本次活動講了“唐老鴨減肥”這樣一個故事。重點是讓孩子們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唐老鴨減肥前胖胖的樣子,減肥時賣力地運動,減肥后變苗條了,擺出優(yōu)美的動作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顒又,孩子們非常積極地參與表演,活動中情緒高漲。
通過唐老鴨減肥這一生活化、游戲化的情節(jié)來詮釋音樂三段體的結構,能夠讓幼兒從生活經(jīng)驗和思維形式上引起共鳴,而對唐老鴨發(fā)自內心的喜歡,又能促使幼兒積極、熱情地去感受、想象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2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來源于《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大班春季)中的主題活動《不同的愛好》之分主題"喜歡養(yǎng)的小寵物"。在一次晨間談話中,有一個小朋友提到和媽媽在一景橋里看到了可愛的小白鼠寵物,孩子們都覺得特別驚奇,老鼠也能成為寵物嗎?我抓住機會,在豐富幼兒關于鼠科動物種類的基礎上,讓孩子們了解到,除了小白鼠,人們也喜歡飼養(yǎng)其他的鼠科動物,如土撥鼠在美國已經(jīng)成為熱門寵物。于是,我設計了音樂欣賞活動《快樂的土撥鼠》。
在音樂中,詼諧、歡快、跳躍的樂曲將孩子們帶入?yún)擦值囊唤,仿佛看到一群可愛、調皮的土撥鼠,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森林的叢林角落,悠閑地走,快樂地跑,緊張的聽,調皮地玩,生活簡單而悠閑。
在活動中,教師通過游戲、音樂故事等,讓幼兒進入音樂童話的意境,感知音樂,表現(xiàn)音樂,從而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活動目標:
感受和理解樂曲詼諧、歡快、跳躍的特點。
體驗音樂帶來的想象和音樂游戲的快樂。
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
2.電子琴。
活動過程:
節(jié)奏游戲——切土豆 教師:
看,這里有一個大大的土豆。我們來切土豆吧".
情景:
教師將右手變換為手指合攏,手尖朝上,作刀狀,跟隨語言節(jié)奏作切土豆狀。
二.語言與節(jié)奏說明:
欣賞樂曲:
1.情景導入
、儆變撼醪礁惺軜非牟糠中。教師:
森林里的草叢中傳來了"悉悉索索"的聲音,是誰躲在里面呀?‘’看,草叢中露出了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教師輕聲哼唱,幼兒初步感受部分旋律.
教師:
森林里的.草叢中傳來了"悉悉索索"的聲音,是誰躲在里面呀?看,草叢中露出了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①教師輕聲哼唱,幼兒初步感受部分旋律.
、陔娮忧購椬嘈葾段,幼兒初步感受A段旋律。
2.幼兒完整感受與理解樂曲,分享聆聽與想象。
、儆變撼醮瓮暾惺芤魳。
、诮柚眢w動作,幼兒再次完整感受音樂。
、劢柚魳饭适,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記憶音樂。
3.教師和幼兒玩手指游戲,感受體驗樂曲A段。(前面四小節(jié))①師幼的土撥鼠小腳丫在手掌上行走。
、趲熡椎耐翐苁笮∧_丫在身體的不同地方行走。(在鼻子上行走,在肚子上行走)③師幼的土撥鼠小腳丫在椅子上行走。
、軒熡椎耐翐苁筇げ叫凶。
4.教師和幼兒玩游戲,完整感受體驗樂曲。
②幼兒用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中的故事。
②幼兒排成一隊,作土撥鼠團隊,跟隨音樂情境游戲。
活動反思
歌曲《土撥鼠》是貝多芬在1789年——1792年于家鄉(xiāng)波恩時期創(chuàng)作的許多歌曲之一。根據(jù)德國大詩人歌德同名詩創(chuàng)作的,這首歌曲表現(xiàn)了流浪者帶著土撥鼠相依為伴的情景。歌曲為兩段體結構,由四個樂句組成,每句四小節(jié),雙句是單句的重復。6/8拍子,弱起節(jié)拍。本課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唱好《土撥鼠》這首歌,體會歌曲的風格。難點是唱好弱起句和6/8拍的節(jié)拍。第一樂段,旋律平穩(wěn),第二段旋律上揚,情緒略顯激動,最后回到平靜,歌曲深情略帶憂傷,感情真摯淳樸,猶如歌中的主人公在平靜的訴說一樣。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緊張、激烈的氣氛,并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表達。
2、感受游戲中相互配合、合作游戲的快樂。
3、在繪畫、語言、游戲活動中理解音樂。
活動準備:
1、會玩《找領頭人》的游戲。
2、《野蜂飛舞》的音樂磁帶。
3、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直接導入,引出樂曲。
教師:今天呀!xx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樂曲,請你們來聽一聽,聽完之后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好不好?
2、整體欣賞樂曲,初步體驗樂曲的緊張、激烈氣氛。
(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及時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幼兒對音樂的感受。)
好,音樂聽完了,誰來說說你的感覺怎么樣?你說說看(像蝙蝠)你覺得像什么呀!像蝙蝠在干什么呢?你呢?你有什么感覺?還有哪位小朋友想說一說跟他不一樣的感覺?你說說看。(提問3-5位幼兒,關注全體)
3、再次整體欣賞樂曲,并用畫線條的方式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
。1)幼兒邊聽音樂邊繪畫。
教師:好,還有很多小朋友想說,沒關系,待會兒會用另一種方式讓你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這一次呢,我們再聽一遍音樂,聽完之后請你用一種線條,把你聽音樂的感受畫下來,我們學過的線條有哪些?說說看?你來說,大家用手在空中一起畫畫看(波浪線、長城線、蝸牛線、直線、鋸齒線等)鋸齒線怎么畫,像什么?好,還有什么線條,大家一起來還有不一樣的,在這么多的線條里面你覺得這個音樂和哪種線條最像,就請你待會兒把它畫在后面的紙上。請小朋友輕輕起立,每人找一個空地方站好了畫,不搬小椅子,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畫線條(放音樂,教師指導提醒幼兒做好標記)
。2)展示作品。
好小朋友已經(jīng)畫完了,誰愿意上來說一說你畫的是哪幅畫為什么要這樣畫?你畫的是什么線,像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邀請3-5位幼兒)
4、了解音樂作品中的動物形象,并引導幼兒用動作表達形象。
(1)教師:大家說的呢,都非常有道理!但是音樂家呀,他寫的是一群大黃蜂在空中怎么樣?(兩手做翅膀狀)在空中怎么樣呀?在空中飛舞的故事。他給音樂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猜猜看?(野蜂飛舞)那我們想想看大黃蜂飛舞的動作有哪些?可以怎么飛?做給我看看(上飛、下飛、前飛、后飛),有的小朋友這樣子(兩翅震動),還有的小朋友這樣子,還有呢?好的這么多的飛法!
5、通過游戲的方式感受樂曲。
你們都玩過“誰是帶頭人”的游戲嗎?那你們記得是怎么玩的嗎?你們覺得“誰是帶頭人”游戲心情和聽這個樂曲的心情像不像?哪里像?那我們今天聽著野蜂飛舞的樂曲來玩“找是帶頭人”的游戲。現(xiàn)在請一位小朋友來當帶頭人,這個帶頭人要把我們剛才想出來的大黃蜂飛行動作做出來,小朋友邊聽音樂邊做,剛才我們想處大黃蜂飛行的動作有哪些?我們來回憶一下,誰愿意來當帶頭人(所有人跟著一起做)這個帶頭人做的好不好?
下面我們就來邊聽音樂邊玩游戲,xx老師先要選一個找?guī)ь^人的人,誰愿意上來找?好,請你把你的小眼睛蒙起來,xx老師現(xiàn)在在選一個帶頭人,站起來給大家看,知道嗎?(放音樂)
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思考:
怎樣找到領頭人?(看誰第一個變換動作,看大家的眼睛看著誰,看誰的神情最緊張……)
領頭人怎樣不讓別人找到自己?(等找的人眼睛不看自己的時候,再變換動作;不要太緊張)
大家怎樣掩護領頭人?(用眼睛的余光看領頭人)
教師:今天我們是用哪幾種方法和音樂做游戲的?以后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方法去欣賞別的.樂曲。
活動延伸:
1、繼續(xù)玩“找領頭人”的體育游戲或音樂游戲。
2、用聽、說、畫、玩的方法欣賞別的樂曲。
活動反思:
《野蜂飛舞》這首樂曲情緒緊張、激烈,節(jié)奏變化快,但樂句不工整,樂段也不很明顯。而我們平時往往會選擇節(jié)奏和結構較清楚的作品,這類作品選擇較少。根據(jù)這首樂曲與眾不同的特點,我把活動重點定位在用語言、繪畫、游戲的方式理解音樂,能合作共玩游戲,與同伴協(xié)調一致。
本次活動通過對作品的傾聽、對音樂情緒的體驗及幼兒的自主表現(xiàn),讓幼兒更多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顒臃譃閮刹糠,第一部分是理解音樂,理解有賴于傾聽,兩次傾聽活動要求不同。一次是籠統(tǒng)地聽,整體感受;另一次是細致地聽,聽畫想結合,讓孩子捕捉音樂細微的變化并嘗試表達。后半部分是聽音樂玩游戲,游戲的趣味性極強,每個孩子都自主參與到游戲中,合作共玩,相互配合,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之中。
活動中孩子的主體性突出,因為活動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是針對全體孩子設計的,無論是傾聽,還是繪畫,或是做游戲,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其中,所以整個活動沒有一個孩子處于游離或旁觀的狀態(tài),整個活動線條流暢,一氣呵成。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4
設計思路: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優(yōu)美、形象鮮明的樂曲。全曲ABA三段式結構明顯,變化清晰,A段輕快活潑,B段緊張急促適合大班幼兒欣賞。在這個活動中,我以情景和游戲貫穿整個活動。賦予音樂小動物在森林中玩樂遇到險情的音樂形象,讓幼兒進行有主題的音樂想象與表現(xiàn)幫助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表現(xiàn)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和樂趣.
活動目標:
1、 體驗音樂欣賞活動及參與音樂表演的樂趣。
2、 結合音樂形象,嘗試用語言、打擊樂器和動作表達表現(xiàn), 在游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 熟悉《挪威舞曲》曲調,初步感知樂曲的ABA三段式結構和音樂性質。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課件、動物圖片、音樂符號卡片、打擊樂器(圓舞板、沙球)手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聽出大自然動物的聲音)的伴奏下,激發(fā)幼兒到“森林”游玩的興趣,引導幼兒做動物模仿動作走進活動室,(課件上呈現(xiàn)出森林背景圖)。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
孩子們, 昨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遇到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
曲》的音樂里,我們一起聽聽音樂猜猜看
2、(PPT2)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教師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樂速度發(fā)生變化的時候一直保持做傾聽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鼓勵幼兒自由表達對樂曲初步的理解,教師進行啟發(fā)引導。
提問:(1)、你感覺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老虎、獅子……來了)
你聽到了什么樣的音樂讓你覺得是……來了。(主要從速度方面引導)
小動物們的心情怎么樣?(緊張、害怕)它們會做什么?(逃跑、藏起來)
(2)、老虎(假設)沒來的時候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玩、做游戲、跳舞)
小動物們玩的時候音樂聽起來有什么感覺?(慢、輕松、快樂、愉快)
小結:結合音樂性質,肯定孩子們的猜測。小結出小動物們玩樂中遇到險情的音樂故事情境。
3、幼兒完整欣賞音樂。(依然放PPT2中的音樂)
。ㄟ@一遍重點是引導幼兒在聽完第一遍音樂的基礎上,對音樂再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初步進入音樂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發(fā)展的`前后順序,為下一步的分段做鋪墊。老師會啟發(fā)幼兒用與音樂故事情境相符的動作進行表現(xiàn),但肢體表現(xiàn)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不是我設計的教學重點,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點是讓幼兒再次感受輕松快樂、與緊張著急的音樂情緒。)
提問:音樂的一開始小動物們在干什么?(玩)心情怎樣(輕松快樂)
后來呢?(假設大老虎來了)心情怎樣(緊張著急)
再后來呢?(老虎走了小動物們又玩了)心情怎樣(輕松快樂)
那你覺得這首曲子分了幾個樂段。(有的孩子能說出有三段,但多數(shù)孩子不會很明白,老師在這兒并不告訴孩子們答案)
4、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用符號把音樂畫出來,并用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重點引導幼兒感知ABA三段式的音樂結構,感受音樂性質。(PPT3)
老師這兒有兩種符號,請你選出代表輕松玩樂音樂的符號( )和代表緊張躲藏音樂的符號( )
(1)、邊放音樂邊在課件上呈現(xiàn)圖譜。
。2)、教師指導:當聽到、看到輕松玩樂音樂 時請小朋友們拍打自己的身體部位表示歡迎,每當聽到、看到一句緊張著急的 的音樂時,小朋友們就要向它揮手一次。(設計意圖是在感受節(jié)拍與樂句的同時為下一步配打擊樂器做鋪墊)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民樂中熱烈歡騰的氣氛,引導幼兒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2、感受《金蛇狂舞》的氣氛。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活動過程:
——記音樂欣賞《金蛇狂舞》
和孩子共同表演金蛇狂舞是很久之前的大班了。那時侯的孩子年齡普遍較大,自我控制力強,但是老師們都覺得這節(jié)課挺累,孩子學不好。往往是一節(jié)課還沒完,連老師都覺得有點無趣了,F(xiàn)在想來,那時侯大家都急于完成欣賞的表演,音樂欣賞只是作為了樂曲的開始部分而已,接下來的都是“看著老師,作動作,用音樂”所以特別是看這蛇頭變動作變成了最難的了。
現(xiàn)在,我覺得讓孩子象蛇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跳并不是很的難,那是很有趣的事。問題是怎樣可以十分開心的兼顧運動和欣賞音樂呢?
考慮再三,我覺得,既然是音樂欣賞那么,最重要的還是欣賞部分,對歡快樂曲有了舞動的興趣,只要我把表演的'要求定低,只是成為輔助欣賞的一部分那么這個活動會學得那么的有趣了。把較難的思路拆開來,一下子變得明朗,下面就是我設計的簡單環(huán)節(jié)。
1、聽音樂猜想:金蛇為什么這么的開心?
2、隨樂感受樂曲ABA結構,并一起隨樂跳舞。
3、請幾名幼兒和老師一起做狂舞的游戲,教師帶頭,在樂曲中表現(xiàn)ABA的結構。輪流全班分成四次完成。
4、幼兒帶頭和老師共同舞蛇游戲。
幼兒對一個音樂光有興趣還不行,得讓他覺得在他適度的努力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和簡單。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和老師的情感交流是那么的自然融洽,水到渠成。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豐富音樂想象力,開闊幼兒音樂視野,提高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素質;音樂欣賞也是向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欣賞作品,能從中體會對生活的感受與理解,抒發(fā)情懷,愉悅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節(jié)大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jīng)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將活動達到**。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xiàn)“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歌唱活動中體驗節(jié)日的幸福和快樂。
2、會用活潑歡快的情調,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在歡快的'樂曲中自由做動作跳入活動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問:六一節(jié)小朋友最喜歡趕什么?交流已有的有關六一活動經(jīng)驗,與幼兒共同理解歌詞,跟著音樂旋律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2)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調。
3、幼兒先分樂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兒戴著發(fā)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體驗節(jié)日的幸福和快樂。
5、復習邀請舞,進一步感受活潑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
教學反思:
六一之前我們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們是收獲的、幸福的,這種幸福是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的各種活動,看著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得到不斷地成長欣慰的幸福,這種幸福是“把節(jié)日還給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節(jié)日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這種理念;顒幼屆恳粋孩子充分展示了他們活潑的個性,給了他們一個平等的機會去參與,去體驗,去感受,使“六一”慶;顒诱嬲蔀楹⒆觽冋故咀约旱拇笪枧_!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配樂文學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體驗文學作品表達的動人情感。
2、通過欣賞配樂啞劇表演,體驗動作于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3、通過以背景造型參與啞劇表演的活動,進一步傾聽音樂和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活動準備:1、傾聽過文學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對內容、情感有一定了解。
2、教師根據(jù)音樂的.句子結構,創(chuàng)編啞劇動作或舞蹈動作,或準備自己表演,也可以請其他教師或某個女孩表演。
3、與《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內容相匹配的圖畫五幅。
(1)小女孩在下著大雪的街上走。
(2)小女孩看見火爐
。3)小女孩看見烤鵝
。4)小女孩看見奶奶
。5)小女孩躺在黎明的雪地上。
活動過程:
1、教師一邊出示圖片,一邊跟隨《圣母頌》的音樂講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2、教師一邊做動作,一邊跟隨音樂講述故事。
3、教師播放音樂,并請幼兒邊聽音樂,邊觀賞用動作表演的故事。
4、教師組織幼兒分工扮演雪花、城市里的房屋、火爐、烤鵝、奶奶、太陽、自己扮演賣火柴的小女孩。跟隨音樂表演故事。
音樂進行到該哪個角色與小女孩配合表演,教師就用動作、眼神暗示,指導該角色進行配合表演。有些角色可能一直不懂,如房屋、路燈等;有些角色可能一直要動,如雪花、北風等。教師殼暗示這些無生命的背景人物,用動作表現(xiàn)對小女孩的同情和關心。
5、專門傾聽音樂。教師請幼兒安靜地取最舒適的姿態(tài)坐好,閉上眼睛,一邊靜靜地傾聽著音樂,一邊在心里想著賣活查的小女孩的遭遇。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節(jié)奏,并唱出休止符后的歌詞。
2、探索歌曲前后的不同唱法,用相應的聲音演唱。
3、注意控制自己的聲音,與同伴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了解幼兒在家中是否為媽媽做過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過程:
一、談話:你在家里會做哪些事情。
二、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媽媽》。
1、范唱歌曲,幼兒饋歌詞。
2、跟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重點學習中休止符后的歌詞。
三、幼兒探索歌曲的前后兩種不同的'唱法。
1、幼兒討論兩種唱法的不同。
教師:你們能自己做事情,心里感覺怎么樣啊?那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呢?(跳躍、歡快)
教師:最后,是我們表達對媽媽的愛,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歌唱呢?(連貫、有感情)
2、幼兒嘗試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
四、幼兒嘗試評價自己的演唱。
活動思:
采用音樂游戲的形式使幼兒打開唱腔、身心放松,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談話引導,通過觀看PPT感受媽媽的辛苦,層層遞進地助孩子們進行學習。在復練唱“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襪呀,自己疊被子呀,自己梳頭發(fā)呀”的環(huán)節(jié)中,既充分引導孩子體驗了節(jié)奏中蘊含的秩序性,又為后面的活動做好了鋪墊。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孩子的語言表達雖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已經(jīng)能夠運用解歌曲中的節(jié)奏了。
這首歌曲的歌詞對于中班幼兒來說不難,而且圖譜的設計更是巧妙的把孩子引入情境中,使孩子更容易記憶歌詞掌握節(jié)奏了。
當然活動中在語言組織上,我還是有些欠缺的,有些話還是有些拐彎,不夠直白,都是我要思考并在今后的實踐中加以解決的問題。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9
設計意圖:
多通道參與原則,是當今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改革所提出的一項重要原則,借助音樂欣賞《搖籃曲》來嘗試、實現(xiàn)這一原則。通過聽覺以外的其他感覺通道,如:唱歌、表演、繪畫等相互的運用、融合,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更好地表達對音樂的感覺;體會自己是活動的參與者、操縱者;感受音樂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及親子之情。
活動目標:
1. 知道搖籃曲是東北民歌。通過欣賞能聽出歌曲的內容,進行母愛教育。
2. 通過對歌曲的感受,能說出歌曲的性質(優(yōu)美、緩慢)。知道這是媽媽搖寶寶睡覺時唱的歌,要慢而輕地唱。
活動準備:
1. 幼兒園教育活動音樂磁帶。
2. 設置一個娃娃睡在搖籃里的情景。
3. 表現(xiàn)歌詞內容的圖片3幅。
4. 幼兒人手一個娃娃和一塊小毛巾。
重點:
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大意。
難點:感受兩首樂曲的不同性質。
活動過程:
。ㄒ唬└惺堋哆M行曲》
1、幼兒聽音樂《學做解放軍》排隊、踏步走進教室坐好。
2、 讓幼兒自己說說聽完這首曲子的感受(幼兒自由發(fā)言,老師進行及時鼓勵和表揚)。
3、 教師小結《進行曲》的性質和特點(歡快、有力、速度稍快)。
。ǘ┲w動作體驗、感受
用寶寶哭的聲音引出《搖籃曲》。老師告訴幼兒:“剛才的《進行曲》力度太強了,把寶寶吵醒了,請小朋友幫我想一個好辦法哄寶寶不哭。”幼兒自由回答(搖一搖、抱一抱、親一親、拍一拍等)。每當幼兒想出一種辦法,尤其是與別人不同的辦法時,老師都要給予鼓勵、夸獎孩子并和其他幼兒一起用動作體驗搖一搖、抱一抱、親一親、拍一拍等,體驗后讓幼兒說說感覺(輕輕地)。
。ㄈ└惺堋稉u籃曲》
1. 老師:“小朋友們想的`辦法都很好,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老師也想了一個辦法,我想給寶寶唱首歌,可是不知道這首曲子行不行,請大家?guī)臀衣犚宦!毙蕾p第一遍〈搖籃曲〉,要求幼兒仔細傾聽。
2. 欣賞完樂曲,組織幼兒說說感受(優(yōu)美、緩慢)。老師:“這首曲子真美,寶寶睡著了,我們把她放進臥室去吧。”老師邊唱邊做拍手、拍腿動作,讓幼兒感受2拍子。操作完畢,讓幼兒說說是幾拍子樂曲?(2拍子);哪一拍強?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強、拍腿的一拍弱)順勢告訴幼兒2拍子強弱規(guī)律:強弱。
。ㄋ模┙Y合〈搖籃曲〉深入進行肢體感受組織幼兒雙手成搖籃狀,傾聽音樂、感受音樂(輕輕地、柔柔地)。
。ㄎ澹┻\用傾聽法,分段欣賞〈搖籃曲〉
1. 幼兒結合第一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一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后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2. 幼兒結合第二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二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后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3. 幼兒結合第三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三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后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4. 為幼兒解釋歌詞中難以理解的詞,如:“娘”。(過去的年代,把媽媽叫做“娘”)。
5. 老師可著重講解第二段歌詞,讓幼兒說說長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麼?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表揚幼兒有志氣)。
6. 老師把歌曲整體為幼兒演唱一遍。
。┙榻B歌曲出處(是一首東北民歌,是媽媽搖寶寶時唱的歌,要慢而輕地唱)。
。ㄆ撸┻M行母愛教育
1. 老師:“在我們小的時候,每天晚上是誰哄我們睡覺的?”幼兒集體回答(媽媽、爸爸)。向幼兒進行母愛教育:爸爸、媽媽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還要照顧我們,我們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煩爸爸、媽媽。
2. 鼓勵幼兒回家用一個動作來感謝爸爸、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如:親一下、抱一下、摟一下等),也可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抱一個娃娃,邊欣賞樂曲邊搖娃娃睡覺,風起了,會給娃娃蓋被子,體驗父母的辛苦。教學活動在舒緩、優(yōu)美的樂曲中結束。
。ò耍┭a充加深活動
1) 把課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動區(qū)內,讓幼兒自己放樂曲,自己欣賞,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體現(xiàn)音樂所帶來的快樂。
2) 以〈寶寶的搖籃〉為主題,設計幾個小欄目,讓幼兒描述、繪畫,加深親子之情。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10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西風的話》,感受其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提高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
2、按樂句擺放秋天的豐收果實,以增強樂句感。
3、在“拾落葉”游戲中,與同伴友好交往,抒發(fā)音樂的優(yōu)美意境;顒訙蕚洌
1、組織幼兒秋游,豐富對秋季特征的認識。
2、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布置一張豐收桌。
3、每人準備一件有關秋天的作品或實物;顒舆^程:
一、復習歌曲《手指游戲歌》。
二、欣賞樂曲《西風的話》。
1、啟發(fā)幼兒回憶秋游的情景,邊聽音樂邊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2、教師與幼兒隨音樂兩拍一下地拍手,并討論樂曲地性質。
3、教師隨樂曲畫波浪線,幫助幼兒感受樂曲地四個樂句及抒情柔美的性質。
4、幼兒舉起右手食指,隨音樂空指教師畫的線條,體會音樂的性質與樂句特點。
5、教師與幼兒邊聽音樂,邊在每句音樂的最后一小節(jié)做一個身體動作,如拍手、排肩等。
6、邊聽音樂,邊在老師的暗示下,幼兒以個別或小組的形式,按樂句把自己的作品或實物送往豐收桌,并在每樂句的最后一小節(jié),準確的放在桌子上。
7、按樂句做動作。
三、游戲《拾落葉》。
重復游戲時,可交換角色進行。
《西風的'話》借“西風”之口,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節(jié)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
如需配套音樂請加扣扣:3-1-2-5-6-0-0-4-6-6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清新的曲風,能分辨長笛和鋼琴的音色,并能用手的動作表現(xiàn)角色。2.嘗試聽音樂完成樂曲圖譜內容,能用手的造型完成接龍游戲。3.體驗和伙伴合作參與表演的快樂;顒訙蕚洌
1.經(jīng)驗準備:玩過多種手指模仿游戲
2.物質準備:樂吐《晨醯》、圖譜、彩色舞臺布活動過程:
1、完整的聽樂曲,講故事,了解樂曲中表現(xiàn)的內容。老師隨著樂曲表演手之舞《晨曲》(教師用手的舞蹈表演而不用講述),讓孩子們欣賞一個關于清晨的情境故事,內容主要是清晨時間一只小蝸牛和小鳥要去參加音樂會進行演奏排練的故事。
2、完整的感受樂曲,聽辨小鳥和蝸牛所演奏的聲音,并能用動作來表現(xiàn)。(1)完整的感受樂曲,聽辨兩個小動物演奏的樂器(2)聽辨長笛和鋼琴的音色。
(3)幼兒嘗試自己獨立的根據(jù)聽出的聲音,用自己的手舞表現(xiàn)小鳥和蝸牛。(4)分角色嘗試把聽到的表現(xiàn)出來。
3、聽樂曲嘗試完成圖譜,了解樂曲ABABC的結構。(1)聽音樂看圖譜,看看圖譜中少了什么7(2)再次聽樂曲,糾正有錯誤的填圖部分。
(3)看圖譜,了解小鳥和蝸牛在樂曲中出現(xiàn)的順序。
(4)看圖譜,看一看A和B每一行角色出現(xiàn)了幾次(四次),梳理每一句的結構。(5)重點聽最后~句,嘗試怎么用手的舞蹈表現(xiàn)同時出現(xiàn)小鳥和蝸牛。(6)嘗試聽著樂曲,幼兒根據(jù)正確的圖譜一起表演小鳥與蝸牛的手舞。
4、聽樂睦,嘗試完成接龍游戲一一手之舞。(1)老師和小朋友每人表演一張圖譜內容。
(2)聽著音樂,老師和幼兒一起完成手的接龍游戲。
(3)請幼兒自由交換位置,再次根據(jù)位置確定自己的角色,聽音樂一起玩手的接龍游戲。
5、聽音樂合作表演一一手的舞蹈《晨曲》
(1)幼兒在幕布后自由站成一排,先確定自己的角色,使用小鳥和蝸牛的道具。(2)手之舞《晨曲》正式表演的開始;顒友由欤
在日常游戲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幫助這首樂曲再創(chuàng)編新的角色,聽著音樂創(chuàng)編新的游戲。溫馨提示:
1、孩子在做這個活動前最好有很豐富的手指游戲的經(jīng)驗。
2、在活動中,教師應該注意在孩子的游戲中根據(jù)孩子情況逐步撤離。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11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到音樂欣賞活動中來,享受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情感。
2、發(fā)展音樂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感受力。
3、初步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mp3、視頻課件、“全家!闭掌
2、知識準備:知道自己家里有幾口人,有幸福的體驗。
重難點分析:
重點: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
難點: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隨輕音樂學小鳥飛入教室。
2、伴隨《讓愛住我家》的音樂,幼兒自由欣賞“全家福的照片”攝影展,激發(fā)幼兒熱愛自己家庭的情感。
(1)教師:“小朋友,我們每人都有一個家,今天我們教室里布置了一個全家福照片展,想不想看?好,我們一起欣賞,看看照片上有誰?他們的表情怎樣的?”教師和幼兒一同欣賞并討論感受。
。2)請幾名幼兒上前介紹自己的全家福。師:“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的全家福?”
。3)教師總結:這些照片都是幸福的家庭,瞧!他們的臉上笑咪咪的,充滿了喜悅,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里,你們生活得幸福嗎?(教師演示動作)愛就像一個大大的房子,包圍著我們,讓愛住我家!來,我們一起學一學這個表達愛的動作:讓愛住我家!(請幼兒起立學動作)
。ǘ┬蕾p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旋律。
。1)過渡語:幸福的家庭里每天都會發(fā)生著一些幸福的事情,讓我們輕輕的坐下,靜靜的閉上眼睛,伴隨著音樂,回憶著有哪些幸福開心的事情?(放音樂)
。2)提問:伴隨著這么優(yōu)美的音樂,你想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對,小朋友想到了愛就是爸爸的擁抱、媽媽的吻…,那么愛到底是什么?今天老師還邀請到了一個幸福的家庭,讓我們一起欣賞他們帶來的一首好聽的歌曲《讓愛住我家》(邊說邊做出動作),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播放多媒體,分句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含義。
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欣賞的歌曲叫什么?他們的家里有誰?誰先唱的.?(逐個回答)
過渡語: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里,他們各自認為愛是什么呢?我們先來聽一聽小姐姐唱了些什么?
。1)欣賞第一句(教師范唱):“姐姐認為愛是什么呢?(幼兒回答)愛是不吵架,陪我一起玩耍。那你爸爸媽媽會陪你一起玩些什么?(幼兒回答)是呀!一家人相親相愛不吵架,還有媽媽爸爸陪我玩,真是太幸福了!那爸爸媽媽認為的愛是什么呢,讓我們仔細地聽一聽。”
。2)欣賞第二句、第三句:“你聽到爸爸媽媽認為愛是什么呢?愛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雜。家里的事情特別多,媽媽每天都在忙些什么?你看家務活這么多,這就是繁雜,可是媽媽從來不嫌煩,總是耐心的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這就是歌曲中媽媽唱到的忍耐,讓我們覺得更舒服。那爸爸唱了些什么呢?爸爸的愛就是付出,讓家里什么都不缺。你的爸爸每天都為這個家做些什么呢?爸爸雖然陪伴我們的少,但是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在外面拼命工作,也很辛苦,爸爸就是我們的依靠,有了爸爸的保護,我們全家人都會生活的平平安安的。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引導幼兒大聲說出心中對爸爸媽媽的愛)
師:“姐姐、爸爸和媽媽都把心中的愛唱了出來,讓我們也跟著一起來唱一唱吧。ㄒ龑в變浩鹆⒏枨谝恢寥洹#┙憬、弟弟、爸爸和媽媽都愛這個家,愛呀天天伴隨著他們,你們聽——”(幼兒欣賞第四句一遍)
。3)欣賞第四句:“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出自己的愛,享受著別人的愛。(教師邊說邊做動作)愛就在你的家,愛就在我的家,愛就在我們的家。讓我們一起跟著這一段音樂來表達我們的愛吧!”(放第四句音樂,幼兒表演第四句歌詞。)
3、完整欣賞。
(1)師:“這首歌曲好聽嗎?我們除了可以用語言、歌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還可以用動作來表達心中的愛,你知道哪些可以用來表達愛的動作呢?你的爸爸媽媽會用什么動作來表達他們對你的愛呢?你又會用什么動作來表達你的愛呢?(請幾名幼兒上前表現(xiàn))請你把這些表達愛的動作傳遞給你身邊的伙伴,傳遞給老師吧,讓愛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跟隨著音樂一起來傳遞我們的愛吧!”
(2)放音樂,幼兒跟隨著音樂做愛的傳遞。
。ㄈ┤腋
(1)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庭,有著深愛自己的爸爸和媽媽。而在我們大六班,也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老師和阿姨就像你們的爸爸和媽媽,深愛著你們。我們在大六班這個大家庭中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成長,你們覺得幸福嗎?那么,你們想不想把這份幸福的感覺永遠留在我們的身邊呢?那就讓我們把這一張張的全家福匯聚在一起,組成我們在六班的愛心全家福吧!”(放音樂,幼兒將自己的全家福貼在已布置好的愛心里。)
。2)幼兒和老師一起拍全家福,結束。
活動反思
這個月,我們每一位年輕教師都上了一節(jié)觀摩課,我上的是一節(jié)音樂欣賞活動《讓愛住我家》。剛開始看到這篇教案,心里感覺很沒底,最擔心的是在活動中能否營造“愛”的氛圍,如何讓幼兒能真正地感受到愛。
在試教完第一遍后,我從他們的表情(眼中含淚)、語言(想媽媽)中已經(jīng)感覺到他們感受到了愛,這讓我感到很高興,并有了些許信心。所以,在接下來的豐富中,我有意識地讓孩子們通過語言、動作等形式來表達愛。
就像大家說的那樣,這節(jié)課上下來,各個步驟到是挺清晰的,但在有些環(huán)節(jié)上卻沒有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特別是“將自己的愛通過動作的形式傳遞給他人”時,我雖然引導了幼兒做表達愛的動作,但卻將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傳遞“愛”)給忽略了,沒有讓幼兒明白“傳遞愛”的真正含義,有所欠缺。
但我覺得我個人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如何應對和轉換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在語言方面還需要努力加強。在這次活動中讓我受益匪淺,學到了不少東西。希望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能在這方面得到提高。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12
設計意圖:
《牧童短笛》是我國著名音樂家賀綠汀所作,這是一首風格清新、富有田園風味的樂曲。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題下設計了此節(jié)音樂欣賞活動。這首樂曲的旋律優(yōu)美、淳樸,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和濃郁的江南風情,是三段體音樂,第一段四分之四拍的節(jié)奏,舒緩、悠揚,描繪了美麗的田園景色,牧童騎在牛背悠揚的吹著笛子;第二段轉換為四分之二的節(jié)拍,以歡快、跳躍的節(jié)奏,展示牧童和水牛在水中、田間嬉戲的的場面,和第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三段再現(xiàn)第一段的音樂主題,夕陽西下,牧童返回鄉(xiāng)村,給人余音裊裊,回味無窮的感覺。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人之發(fā)展水平,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欣賞音樂,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風格特點。
活動目標:
1、區(qū)分音樂的性質,了解樂曲ABA三段體曲式的結構特點。
2、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音樂、理解音樂。
3、感受民樂與水墨結合的優(yōu)美意境。
活動重點:區(qū)分樂曲的音樂結構。
活動難點:分析了解樂段的表現(xiàn)情緒。
活動準備:
1、《牧童短笛》音樂。
2、《牧童短笛》水墨動畫。
3、水墨材料及笛子。
教學手段:口頭語言,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技術。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幼兒演唱歌曲“什么樂器在歌唱”。
師:什么樂器在歌唱?(鋼琴、小鈴、鈴鼓)
師:小朋友還知道什么樂器會唱歌呢?我們來聽一段音樂。
基本部分:
一、欣賞音樂《牧童短笛》了解笛子的演奏特點
。1)幼兒靜聽欣賞音樂。
師:聽到什么了?感覺怎么樣?(悠揚、歡快)猜猜看,這段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回答后出示笛子)
。2)認識樂器————笛子。
師:見過這個樂器嗎?見過誰吹笛子?怎么吹笛子的?這么美的音樂會在什么地方吹呢?
小結:笛子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一種吹奏樂器,演奏的時候把它橫著放在嘴邊,它能吹美妙的音樂來。
教師:笛子演奏的這段音樂有幾段呢?我們接著聽。
二、再次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ABA的曲式結構。
師:聽出來了嗎?有幾段?音樂的節(jié)奏都一樣嗎?
哪一段是舒緩優(yōu)美的?哪一段是歡快活潑的?
小結: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聽出了優(yōu)美、平和的感覺,有的聽出了歡快、跳躍的感覺。第一段的音樂比較緩慢、抒情;第二段的音樂聽起來比較歡快、跳躍;第三段的音樂和第一段一樣是緩慢抒情的。
師:這么好聽的音樂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們來聽一聽、看一看,這一次我要邊聽邊畫了。
三、教師聽音樂“畫”牧童短笛的故事,了解樂曲表達的意義。
1、教師聽音樂快速繪制“牧童短笛”的水墨畫圖。
師:看出來了嗎?有什么?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到底誰在吹笛子呢?(幼兒根據(jù)畫面自由講述)
2、小結:這個音樂就叫《牧童短笛》,講述了發(fā)生在江南水鄉(xiāng)的事情,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揚的吹著笛子的故事。
師: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們聽聽音樂,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四、分段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結構特點。
1、欣賞第一段音樂,感受音樂悠閑、緩慢的特點。
師:這一段音樂聽起來什么感覺?(優(yōu)美、抒情、緩慢)牧童在做什么事情?
(幼兒自由講述)
小結: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表現(xiàn)牧童悠閑自得的騎在牛背,吹著手中的短笛,看著隨風飄動的柳條,飛舞的小鳥,走在美麗的田間小道。
2、欣賞第二段,感受歡快、活潑的音樂特點。
師:這段音樂和第一段音樂有什么不同?節(jié)奏一樣嗎?他們來到了哪里?牧童這時候在干什么?
小結:歡快活潑的音樂表現(xiàn)牧童從牛背上下來,斜靠樹枝休息,水牛在水里嬉戲,在田間逗樂的場景。
3、欣賞第三段,再次感受抒情、優(yōu)美的音樂特點。
師:這段音樂和前面的哪一段音樂一樣?(第一段)牧童又在干什么?
小結:和第一段的音樂一樣,牧童又騎上牛背,悠閑自得的吹著短笛,走遠了。
五、幼兒欣賞視頻,教師配樂講述故事,感受水墨畫與音樂結合的意境美。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看一看,聽一聽。
故事:彎彎的溪水旁,柳條隨風搖動。在小路的盡頭,一頭水牛緩緩走來。牛背上,穿著短褲短褂的牧童悠然自得吹起一首悠揚小曲,悅耳的笛聲,飄到郊外每一個角落,鳥兒、蝴蝶、花兒都被他的迪聲陶醉了。
小河里,魚兒在水中歡快的游來游去,水牛下入河中,享受難得的清涼,水牛一會兒在水中和魚兒嬉戲,一會兒在田間和蝴蝶逗樂嬉鬧。牧童斜靠在樹枝上,進入夢鄉(xiāng)。
夕陽西下,牧童醒來,拿起笛子,喚回遠處的水牛,騎在牛背上,牧童又悠然自得的吹著短笛,笛聲飄向郊外的每一處角落,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結束部分:
教師梳理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用長笛演奏的《牧童短笛》,還有用鋼琴演奏的《牧童短笛》呢,下次活動我們繼續(xù)欣賞,看看不同樂器演奏的《牧童短笛》有什么不一樣?
延伸活動:
結合區(qū)域活動,將《牧童短笛》的音樂投放表演區(qū),幼兒聽音樂表演。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13
活動目的:
1、感受并學習用歌聲來表現(xiàn)不同的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嘗試為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
活動材料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知識經(jīng)驗準備:《歡樂頌》作品介紹。
活動過程指導:
一、欣賞音樂:
*欣賞管弦樂隊演奏的錄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輝煌的情緒。
*欣賞童聲演唱的《歡樂頌》,再次感受其熱情奔放的音調和振奮人心的節(jié)奏。
二、組織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對歌曲的聯(lián)想。
三、學會合唱:
*跟隨音樂伴奏用"啦"、"嗚"音演唱,教師按節(jié)奏朗誦歌詞。
*一部分幼兒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兒唱"嗚"音,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朗誦歌詞。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努力保持聲部之間音量的均衡和協(xié)調。
四、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唱:
*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簡單的手部動作。
*跟隨音樂邊表演邊進行合唱練習。
活動反思:
整堂課有兩個知識目標,但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合理。其中在知識目標(1)——體會歌曲情感,正確演繹歌曲中。整堂課的音樂出現(xiàn)的頻率還是少了點,時間還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譯方面,情感處理的還不夠詳細。如果能從貝多芬的`生平事跡,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調動學生的情緒,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讓學生多去演唱或是聽老師范唱,讓學生的情感隨音樂進入平等、互愛的境界。這樣可能學生在最后演繹出來的效果會更好的。二是在講旋律的進行方式樂理知識時,老師講的稍微多了點,其實這里可以讓學生之間以多參與討論、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去自主學習,這樣可以既可以提高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在講音階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種例子,如我們可以把音階中的每個音看成是一級一級的樓梯,形象地向學生介紹音符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強弱處理方面,老師也不需要講得太多,重要的是讓學生多聽音樂,教師可以吹奏笛子,讓學生辨別強弱的地方,這樣學生演繹起來更容易點。一堂課下來,我覺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14
活動目標:
1、體驗神氣、害怕兩種情緒,享受游戲表演帶來的樂趣。
2、傾聽音樂,根據(jù)簡單的故事和圖譜提供的線索,初步了解作品所表現(xiàn)的大概內容。
3、探索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課件、獅子圖片、圖譜、小動物圖片(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王冠、斗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在動物世界中,你們知道誰最厲害嗎?
2、為什么說獅子厲害?
二、欣賞音樂課件。
"獅子的確非常厲害,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關于獅子的音樂和動畫片,你們要認真聽仔細看。"(幼兒觀看課件)
教師提問:
1、"聽這段了音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2、"你感覺獅子和動物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教師小結:鼓勵幼兒并告訴幼兒音樂的名字及作者。
三、引導幼兒分段欣賞音樂,并創(chuàng)編故事、模仿動作。
1、幼兒欣賞音樂的引子,啟發(fā)幼兒感受曲子的變化,并根據(jù)曲子的變化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教師小結。
2、引導幼兒欣賞A段音樂,讓孩子們感覺音樂是輕松歡快還是沉重遲緩,想像是什么動物走來了。然后,個別幼兒創(chuàng)編獅子威風凜凜走路的動作,最后全體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獅子神氣走路。
3、引導幼兒欣賞B段音樂,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特點,啟發(fā)幼兒想像象什么動物在叫。然后,個別幼兒創(chuàng)編獅子兇惡吼叫的樣子,最后全體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獅子吼叫和小動物害怕的樣子。
4、引導幼兒欣賞A段音樂,讓孩子們感覺音樂是輕松歡快還是沉重遲緩。聽著音樂小動物會做什么事。
四、根據(jù)孩子創(chuàng)編的故事內容,教師整理之后完整講述給孩子。
五、教師引導孩子邊欣賞音樂邊看圖譜,幫助孩子理解音樂結構和特點。
六、啟發(fā)幼兒借助音樂和圖譜,表演故事內容,重點突出小動物的害怕和大獅子的神氣。
七、孩子們聽著《獅王進行曲》,做音樂游戲
活動反思:
在設計本活動之前,我有幸讀到了許卓婭關于音樂活動的一些理念,文章分析幼兒從音樂中獲得某種體驗的期待,是欣賞熱情產生的最原始動力,而期待和期待的不斷滿足則是欣賞熱情生長的增強劑,因此說沒有欣賞期待的不斷滿足,就不會有欣賞的熱情。在上述理念的'影響下,我通過讓孩子們創(chuàng)編故事,創(chuàng)編動作,然后出示圖譜,最后視、聽、動同步參與的方法,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本次活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尤其讓我難忘的是,當我引導孩子們看完圖譜時,他們竟情不自禁地給我鼓起了掌。我認為這就是本次活動的最大收獲和成功。
不足之處:
1、前面聽音樂看圖譜時,引子那段沒卡準。
2、最后孩子玩游戲時要求不太明確。
小百科:獅子簡稱獅,中國古稱狻猊。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xiàn)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tài)的貓科動物。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15
課型:唱歌綜合課
執(zhí)教者:成都雙語實驗學校勾可
任課班級:三年級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唱會歌曲:節(jié)奏、音高及一字多音處準確無誤。
2、指導學生唱好歌曲:通過不斷學唱,能用多種形式(唱、奏、演、說)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懂得感恩及孝敬父母。
3、初步感受《搖籃曲》,讓學生會用慢速體會歌詞意境,并能用深情、輕柔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寧靜、和諧、溫馨的畫面。
教學重點
用深情、輕柔的情緒演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用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愛。
教學難點
3—5的跳進,一字多音的準確歌唱。
教學準備
教師:鋼琴、多媒體、教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設計意圖:感受搖籃曲的音樂特 師放背景音樂《搖籃曲》(第一段):“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皇追浅:寐牭母枨,請你一邊仔細聽一邊隨音樂做做動作。
2、了解搖籃曲的音樂特點!霸谶@歌聲中,你是怎樣做的?”師請一生示范并回答。生:“輕輕拍!睅煟骸芭叮闶窃谳p輕的拍,用了輕柔的力度。(板書:輕柔)我還看到有的同學是這樣的……說明他的速度是……?對,很緩慢。(板書:緩慢)那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生聽歌曲做動作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生答:“很美、優(yōu)雅、優(yōu)美!保ò鍟簝(yōu)美)(設計意圖:生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對歌曲的感受。)
。ㄔO計意圖:生用動作表現(xiàn)對歌曲速度、力度、情緒的理解。)
3、聽《搖籃曲》第二遍。師帶學生律動并啟發(fā):“讓我們繼續(xù)來體會歌曲的優(yōu)美!鄙牳枨!皠偛盼覀兟牭降母枨亲髑沂娌貙懙摹稉u籃曲》。搖籃曲是夜晚時媽媽哄小寶寶睡覺的歌曲,它的音樂特點就是(生讀):優(yōu)美,緩慢,輕柔!保◣熗瑫r用動作和姿態(tài)來引導。)(設計意圖:了解搖籃曲的音樂特點)
4、讓孩子想象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的音樂風格!昂⒆觽儯r侯媽媽的搖籃曲伴隨我們長大,我們今天也為媽媽唱一首搖籃曲,你會用怎樣的情緒唱給媽媽聽呢?”(生猜)“那請你帶著這樣的音樂特點來讀讀歌名!保ㄔO計意圖:運用剛才所學知識來讀課題)
二。新課:學習歌曲(設計意圖:通過四步來熟悉并學習好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師:“真優(yōu)美!來,讓我們一起聽聽這首歌曲是不是和我們的猜想一樣!鄙趼犚魳贰
2、聽歌曲內容。師:“歌曲優(yōu)美、緩慢、輕柔,給我們展示了我們對媽媽的愛,隨著音樂讓我們一起走進歌曲中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瞬間。”生復聽音樂。師:“你最感動的是什么?”生回答:“我最感動的是孩子給媽媽披棉襖!薄八炎雷赢敵蓳u籃來搖!
3、聽歌曲旋律,用手畫旋律線并哼鳴。師:“夜空中,繁星點點,連星星也想用唱歌的方式來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來,我們用lu跟著星星一起唱出我們的感動吧!鄙叧叜嬓删。
4、小聲跟唱。師:“孩子們的聲音真美!讓我們一起再用優(yōu)美的歌聲讓媽媽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吧!崩蠋熞瑢W生一起輕聲連貫的演唱歌曲。
三。處理歌曲。(設計意圖:從老師身上學會處理歌曲的方法)
1、通過提問來分段解決、處理情緒。
。1)師:“夜!多么寧靜、多么安詳,連小蟲子低聲的吟唱也聽得清清楚楚,來,讓我們一起輕聲演唱第一段吧!”教師帶領學生演唱第一段。
。2)心里充滿對媽媽的愛來學習第二段。師問:“這么美的夜里小女孩為媽媽想了些什么?”生:“她想把桌子當成搖籃來搖!睅煟骸耙驗樗龕蹕寢專亲屛覀儙е鴮寢尩膼蹃沓诙!
。3)內心帶著心疼的感覺來學習第三段。師問:“小女孩又為媽媽做了些什么呢?”(生答)“那她一定非常心疼他的媽媽,你能唱出這種感覺嗎?來,唱給老師聽聽。”生演唱。
2、老師范唱。
。1)師范唱(加上動作、表情和情緒)師:“聽著你們唱,老師也想唱了,你們想聽嗎?”師唱歌曲。(設計意圖:用老師正確的范唱來引領學生)
(2)找出老師的優(yōu)點。師:“你們覺得老師唱得怎樣?”生答:“有動作!睅煟骸笆前。揖褪歉鶕(jù)歌詞的內容來演唱的!鄙穑骸俺煤軆(yōu)美。”師:“老師是根據(jù)搖籃曲的音樂特點來演唱的!
(3)生學唱,并歌表演。師:“其實,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比老師唱得還好,敢來挑戰(zhàn)勾老師嗎?”生:“敢。”師:“那我們同座的兩個孩子一個來扮演媽媽,一個扮演女兒,一起來邊唱邊表演,好嗎?”生表演唱。(設計意圖:學生找到老師好的方法并學習,如:加上動作來處理歌曲)
。4)多種形式演唱歌曲。師:“孩子們,剛才我們大家一起來唱的這首歌,那這種演唱形式叫什么?”生答:“齊唱!睅煟骸艾F(xiàn)在我們再來換一種演唱形式,只唱第一段。我請一個孩子來唱第一句,全體女生唱第二句,所有孩子接著唱完!鄙鷮嵺`唱。師:“剛才的演唱形式孩子們知道叫什么嗎?”生答。師:“叫領唱。老師再告訴大家一種演唱形式:女生唱一句,男生唱一句,這叫對唱。一起來試試第二段吧。”生實踐唱。師:“我們再來用一種高難度的形式唱唱吧,左邊的孩子先來唱,右邊的孩子后來唱,這叫輪唱,敢來試試嗎?”生實踐。(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多種演唱形式)
四。出示課件照片。師:“在你們的`歌聲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媽媽的愛,當然媽媽也愛著你們,真是幸福的一家,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一個個幸福的家庭。”師出示課件照片,生欣賞。(設計意圖:激發(fā)愛心)
五。為歌曲加打擊樂器。
1、師伴奏歌曲第一段。師:“夜深了,當勞累的媽媽趴在桌上睡著了,這時,你最想對媽媽說什么?”生:“媽媽你辛苦了!睅煟骸澳銈冋媸切㈨樀暮⒆,為了使歌曲更加好聽,老師想了個小辦法,孩子們想聽嗎?”(放伴奏,師加入打擊樂)(設計意圖:師為生示范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及伴奏型)
2、學生演奏第二段、第三段。
。1)學習拍擊節(jié)奏型。師:“你注意聽了嗎?剛才老師是怎樣伴奏的?”(生用手拍擊)“孩子們聽得真仔細,老師是用這種節(jié)奏型來伴奏的,來,我們一起來試試。”(師哼唱歌曲,生拍手)
。2)師點出這種樂器的音色是符合這首歌曲特點的。師:“孩子們,你能準確喊出這兩種小樂器的名字嗎?”生:“碰鐘、三角鐵”師:“真不錯!我們人能唱歌,這些小樂器也能唱歌,說說這些小樂器唱歌時音色有什么特點?”生:“輕柔!睅煟骸胺浅:,這兩種樂器的音色正符合了這首歌曲的意境,所以老師選擇了這兩種樂器來進行伴奏!
六。拓展。(設計意圖:再次深化母愛,從《小腳丫》這部公益廣告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1、觀看公益片《小腳丫》。師:“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們都是非常愛媽媽的好孩子,而且每個小朋友都用不同的方式愛著媽媽。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樣愛他的媽媽的!鄙盒蕾p《小腳丫的視頻》。
2、生用說的形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師:“廣告中的小男孩是個肯用心、懂事的好孩子,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孩子也和他一樣。老師想聽一聽,你又是怎樣愛媽媽的?”生暢所欲言,師放背景音樂《感恩的心》!拔覀兊囊魳氛n就要結束了,但我們對媽媽的愛卻是無止境的,讓我們用一顆感恩之心去回報我們的媽媽吧!”(隨音樂出教室)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05-27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薦】03-06
【推薦】大班音樂欣賞教案03-06
[熱門]大班音樂欣賞教案06-20
[必備]大班音樂欣賞教案10-19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化蝶》01-26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化蝶03-25
大班音樂欣賞《獅王》教案10-10
[優(yōu)秀]大班音樂欣賞教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