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3
教材分析:杜甫的這首詩,從到藝術都有很高的成就,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杜甫作為現(xiàn)實主義詩人的偉大,而且可以從他關心人民的高尚精神境界里受到教育。教學目的:1、初步了解唐七言古詩篇幅長、容量大、用韻活的特點及杜詩基本風格;
2、進行朗讀訓練,理解詩中的細節(jié)描寫,精當?shù)挠迷~;
3、體會杜甫憂國憂民、推己及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細節(jié)描寫、朗讀訓練、思想意義;
教學難點 :杜甫的精神、情懷。
教學設想:加強誦讀訓練,這樣才能充分領會詩歌的內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進由基礎性學習向研究性學習的質的飛躍。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主要過程及設計意圖: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背
景
·
導
入 簡介:杜甫,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命運坎坷。唐肅宗上元元年,在親友的幫助下,于成都浣花溪筑草堂棲身,但秋風破屋,夜雨屋漏,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因有此作。
了解背景知識,初步感受詩人感情。 1、 激發(fā)學習興趣;
2、 為閱讀教學準備必要的背景材料、感性知識。
二、
感
知
·
定
向 1、 范讀課文;
2、 明確學習重點:
細節(jié)描寫
朗讀訓練
思想意義
3、 解析“學習重點”,導入 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聽讀;
注意字詞讀音;
整體感知全詩。 1、 使學生了解全詩概貌;
2、 加強閱讀目標定向。
三、
誦
讀
·
品
味 1、 輔導朗讀第一小節(jié),注意重音、動詞;
2、 提問:
“怒號”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卷”換成“吹”、“刮”行不行?
3、 引導想象:
后三句中描繪的景象;
詩人當時的模樣。 1、 學生朗讀;
2、 回答:運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了風的兇猛氣勢;“卷”字除表現(xiàn)風大之外,還表現(xiàn)了茅草的動態(tài)。
3、 想象、表述、概括。 使學生通過誦讀、思考、想象、表述,理解詩人用詞的準確,描繪的生動,并培養(yǎng)語言表述能力。
1、 指名朗讀第二小節(jié)并輔導;
2、 第二節(jié)寫什么?
3、 “歸來倚杖自嘆息”,“嘆”的是什么?
4、 評價詩人的“嘆息”。 1、 朗讀;
2、 概括:“群童抱茅”
3、 討論回答:“嘆”的是:天公無情毀屋;
群童不明苦衷;
黎民生活困苦。 抓住詩人之“嘆”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以突破難點。
1、 范讀第三小節(jié)。
2、 字詞輔導:
俄頃、向、黑
布衾、惡臥、徹
3、 提問:
“鐵”換成“石”行不行?“長夜”是什么修辭手法?
這一小節(jié)寫什么? 1、 參照注釋理解字詞;
2、 答問:
“鐵”字說明被子的硬、冷、臟,且押韻;
雙關:既指時間,又指動蕩的社會。
3、齊讀這一小節(jié);概括:“長夜沾濕” 本節(jié)難理解詞語較多,且又富有表現(xiàn)力,是以把它們作為使學生理解詩人長夜難眠的突破口,同時也是基礎知識的教學。
1、 提問:為何還要寫第四小節(jié)?
2、 分析:本節(jié)大意;
展示同一題旨的詩文:“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安得萬里裘,裹蓋四周垠。天下無饑寒,溫暖皆如春!薄
評價古代知識分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3、提問:第四小節(jié)怎樣概括? 1、 答問:由個人的不幸聯(lián)想到他人,深化了主題,表現(xiàn)了詩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2、 齊讀這一小節(jié);
3、 概括:“推己及人” 突破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情感,并將教學導向深入,提升“這一節(jié)課”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意義,激活學生的潛在探究熱情,為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 布置做鋪墊。
四、
整
合
·
小
結 1、 設疑:
第四小節(jié)的用韻、詩句的長短、表達方式有何不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2、 小結:
歌行體的特點;思想意義。 思考、答問:
第一小節(jié)押“ao”韻,后三節(jié)換韻;前三節(jié)以七言為主,第四節(jié)變?yōu)殚L句;前三節(jié)敘述,第四節(jié)抒情。 分析后進行整合,使學生了解文體常識并對全詩產生完整的印象。
五、
鞏
固
·
延
伸 1、 課內練習:
選出一處你認為寫得好的詩句并說說好在哪兒。
2課外作業(yè) 上:
像這首詩一樣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詩文你還讀過哪些?搜集其中的名句,加以整理,并在課下與同學交流。
將這首詩改寫成文。 1、答問;
2、課外作業(yè) 建議分組完成并在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 1、 鞏固、拓展;
2、 試圖引入研究性學習理念,促進由基礎性學習向研究性學習的飛躍。
備課小結:
詩歌的教學,注重的是在誦讀中品味理解,因而備課中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的指導與訓練;而如何使學生由課內走課外,使一節(jié)課不僅僅只是“一節(jié)課”而已,既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當今考試形勢的要求,受“研究性學習”的啟發(f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3】相關文章: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04-24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05-0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04-28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鑒賞08-19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學案05-01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賞析03-17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文02-07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05-0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05-0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三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