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克鐳》教學設計之四
《三克鐳》教學設計之四作者:河西區(qū)渤海小學 鄭立冬
課文簡介:
《三克鐳》講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擁有過三克鐳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居里夫人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偉大人格:即便是為了科學也不能將科學研究成果據(jù)為己有。這是居里夫人向人類貢獻鐳的同時,作出的另一種貢獻。
本課設計思路:
1、《三克鐳》這篇文章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教材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文章。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注意收集有關(guān)資料。在閱讀前收集資料,可為理解課文作準備;在閱讀后收集資料,可使學習活動進一步擴展。
2、教師作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和學生一起交流,共同探究,受到教育。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高學生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收集資料的習慣。
3、理解居里夫人對待鐳的態(tài)度及她對科學的獻身精神,感悟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
學習重難點:
重點:提高學生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收集資料的習慣。
難點:能夠正確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 新課
二、交流資料、激起興趣
同學們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guān)鐳和居里夫人的資料在全班做交流。老師結(jié)合學生的資料交流情況給予評價。著重指導學生收集交流資料的方法,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收集資料的習慣。
三、學習課文
(一)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學生小聲自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朗讀,要讀得正確流利。
3、學生匯報朗讀,按照自然段的順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匯報。
4、學生評讀,教師指導學生評價的方法。如:先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然后再評價不足之處。
5、教師問:學習至此,你對課文有了那些了解?學生有可能會從內(nèi)容上或思想上說出自己的理解,教師相機點撥并板書相關(guān)內(nèi)容。
(二)細讀課文,體會思想
1、教師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請同學就此段質(zhì)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如下:
(1)居里夫人擁有的三克鐳各是怎樣來的?
(2)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是什么?
(3)文中哪此地方能體現(xiàn)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
學生質(zhì)疑后,教師指導學生篩選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以上三題中(2)(3)兩題比較有價值,并且可合并在一起,第(1)題初讀課文時已經(jīng)解決,教師啟發(fā)學生能否換一種問法,如果學生想不出來,教師可在適當時候出示投影,把問題歸結(jié)為:
(1)在居里夫人三次獲得一克鐳中,哪次使你最受感動?為什么?
(2)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是什么?從文中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出來?
(此環(huán)節(jié)注重指導學生學會提問題,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
2、學生從以上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有興趣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3、學生匯報、交流學習收獲。學生匯報第一題時,教師隨機給學生講一個小資料(意在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居里夫人大公無私的人格)題目是《修改證書的故事》
居里夫人有一次去訪問美國,美國總統(tǒng)要把公眾捐獻的一克鐳贈給她,在捐贈儀式上,居里夫人看到證書上寫著“贈給居里夫人”幾個字時,非常不高興,她說:“如果這樣寫,這一克鐳就成為我個人的私有財產(chǎn),以后又會成為我女兒的產(chǎn)業(yè),這絕對不行,這一克鐳是屬于全人類的。”最后請來律師修改了證書上的贈言后,居里夫人才在證書上簽了字。
2、學生在交流中會說到居里夫人在自傳中寫的一段話,教師打出這段話的幻燈,學生齊讀后,重點理解這段話的含義。教師可問:讀了這段話,你想到了什么?
3、學生自由發(fā)言,答案不強求一致,只要有道理,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就可以。(此環(huán)節(jié)意在指導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也為后面的“從內(nèi)容中想開去”這一訓練重點做好鋪墊)
(三)布置作業(yè) ,拓展知識
1、積累喜歡的句、段。
2、讀《居里夫人傳》一書,進行課后收集資料。
板書設計 :
第一次 居里夫婦 提煉
獻身科學
三克鐳 第二次 大公無私
美國公眾捐獻
第三次
點評:
在教學過程 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通過小組學習給學生積極思考、交流發(fā)言的空間,從而活躍學生思維提高自學能力,培養(yǎng)合作學習精神。
點評人:王志勇 張洪蘭
《三克鐳》教學設計之四
【《三克鐳》教學設計之四】相關(guān)文章:
《三克鐳》的教案設計04-29
《三克鐳》語文教案設計04-27
小學語文《三克鐳》的教案04-27
六年級語文下冊《三克鐳》教學設計05-01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三克鐳04-09
教學設計之七:4.3.1角的教學設計04-25
教學設計之“三備”04-30
黔之驢教學設計05-01
教學反思之四04-30
教學設計之《春夜喜雨》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