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語文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設計理念
教師、學生與文本互動對話促成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這才是一個真實的課堂。在真實的課堂里,學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師悉心聆聽,傾情奔涌。師生在寬松和諧、互動合作、情趣橫生的空間里展開心靈的對話,在對話中感悟,在對話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導,在引導中感悟發(fā)展。
二、教學目標
1、認讀“石、棵、什、時、就、王、力、不、講、還、出、牙”12個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讓學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
三、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
課前準備
師:制作幻燈片;生:詢問大人,查一查資料(關于蔬菜、莊稼、水果,在一般情況下,在什么時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樣兒的?)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笑”
。ㄍㄟ^師生相互送微笑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1、孩子們,請你們仔細地觀察老師,現(xiàn)在我是怎樣的表情?(教師做笑的表情),是啊,因為你們個個坐得端正,我很高興,所以把微笑送給大家。你們愿不愿意把微笑送給老師呀?(愿意)笑一個給老師看一看。(生笑),你們太可愛了。
2、孩子們,你們說奇怪不奇怪,我笑了,你們笑了,連石榴也笑了。讀課題:15石榴笑了(A注意讀準翹舌音和輕聲音節(jié);找準關鍵詞讀:什么笑了?石榴怎么樣?)
(二)初讀課文,質疑“笑”
。ń虒W生學會質疑的良好習慣)
1、我們都說,聰明的孩子們最喜歡提問題了,讀了課題,聰明的你有什么問題想問老師和同學嗎?
。ㄊ袷裁磿r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為什么要笑?)
過渡:簡直太棒了,下子就提這么多的問題,表揚他。其實呀,這些答案都在我們的課文里等著我們呢,請孩子們打開P110去讀課文,找一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2、自由地讀課文(要求讀誰字音)
3、因為大家讀書很大聲,生字寶寶也笑了,竟跑到了屏幕上,,你還能認識它們嗎?出示幻燈片1(讀生字詞,讀準字音)全體讀---開火車讀。
。ㄈ┢纷x課文,體會“笑”
。ㄔ陂_放而又真實的課堂里,教師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個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將“生成”與“預設”融合起來,師生互動對話現(xiàn)場捕捉,形象比較,智慧啟迪,學生在與教師、文本的思維碰撞中領悟知識,強化語感。他們的認知結構也在這隨機的“漲落”中產(chǎn)生突變,教學逐漸從“無序”走向“有序”并生成發(fā)展。)
過渡:請你仔細觀察課文的第一幅圖,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說你的發(fā)現(xiàn)。(相機抽生回答)
。ㄋ模⿲W習第一自然段:
1、誰愿意把這一段讀給大家聽?(抽一生讀---師指導按節(jié)奏讀全體讀)
出示幻燈片2 院子里∕有棵石榴樹,樹上∕掛滿了石榴。
出示幻燈片3 換詞練習:樹上掛滿了石榴。還可以這樣說:樹上結滿了石榴。
2、你明白媽媽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嗎?“理解‘笑’—成熟的意思”
3、出示幻燈片4:媽媽說:“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仿說句子:我一進教室,就拿書出來讀。
。ㄎ澹⿲W習第二自然段:
1、聰明的力力很認真地聽了媽媽的話,他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全體讀第二自然段)
2、問:力力是怎樣想的?
3、抽一生回答(石榴什么時候笑呢?我逗逗它,它會不會笑呢?)
4、誰能讀出問號的語氣來?(相機抽兩生讀---全體讀)
5、力力想了哪些辦法來逗石榴笑的?結果石榴笑了嗎?(相機板書:力力 逗 不笑)
6、分男女讀(男當力力,女當石榴)
7、從剛才的朗讀,你認為力力是個怎樣的孩子?(幼稚可愛的孩子)
8、指導朗讀(出示幻燈片5)讀出幼稚可愛的孩子。(重讀“唱歌”“跳舞”“講笑話”“還是不笑”)
A、抽生讀;B、全體讀
過渡:這時力力沒有其他辦法,好心的秋風姐姐來幫忙了?
。⿲W習第三自然段:
1、教師范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你認真傾聽教師讀“呼”后面的破折號,注意長句的停頓)
2、相機抽兩生回答親讀(呼----呼---呼秋風來了;樹上的石榴∕慢慢地∕咧開嘴。)
3、抽生讀----1、2大組讀第一句,3、4大組讀第二句。
4、教師又范讀(請你一邊聽,一邊觀察教師的表情,說說教師用怎樣的心情來讀?)
5、抽一生回答(用高興、興奮的心情讀)
6、因為我喜歡力力,感謝秋風姐姐,石榴笑了,我也就笑了,我看看,你笑了嗎?(個個笑得多燦爛呀)請你們也用高興的語氣又面帶微笑來讀讀這一段。
7、全體朗讀
8、理解“秋風來了”---秋天到了。(相機板書秋風 來笑了)
9、文中有一個詞用得很好,好像人在笑一樣,你認為是哪個詞?(咧),請做“咧開嘴”的動作。
10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秋風來了,石榴為什么會笑呢?(因為石榴是在秋天成熟的,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讀課文,聽到了秋風吹的聲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還聽到還些聲音?(生說)
11、課間操(全體起立,邊說做動作)
五、知識拓展,升華“笑”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良好課外求知的習慣。)
1、在課前我們提出了不懂的問題,通過一節(jié)課的讀書學習,現(xiàn)在你能解決這些問題了嗎?
出示(出示幻燈片6)
A石榴什么時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為什么要笑?
B在一般情況下,蔬菜、莊稼、水果,在什么時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樣兒的?
。ㄏ鄼C告訴學生,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很多東西通過催熟,冷藏,成熟期已不受季節(jié)限制了。)
2、全體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在互動的語言實踐中,能簡要講述一些動物生活習性,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與動物之間發(fā)生過的趣事說清楚。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際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樂趣,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興趣和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動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多渠道搜集的動物圖片和知識信息
教學過程
【評析】
《奇妙的動物世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1.教學目標的設計集中、具體、適當,比較好地體現(xiàn)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關于“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的意見”等在第一學段提出的目標要求。不高、不低、不空。
2.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突出了“奇妙”和“有趣”這兩個關鍵詞,學生的口語交際活動緊緊圍繞這兩個話題逐層展開,基本體現(xiàn)了教材編寫意圖,主題比較集中,選村注意貼近生活,對口語交際內容的剪裁比較精當。不散、不漫、不假,學生有話可說,且能夠交流起來。
3.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注意層層深入;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上,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特別是對“合作、互動” 的設計,看起來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如,“大家都想把自己的趣事說給別人聽,讓我們互相交流一下”,再如安排“小記者”采訪的環(huán)節(jié),搜集趣事“快樂共享”等,都體現(xiàn)得不錯。
4.教師在語言設計上注意了生活化的要求,簡潔而生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注意了導向性和激勵性,這對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就讓我們到生活中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吧!苯虒W語言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懂得查字典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2.看懂圖意,把每幅圖的意思說清楚、說明白,把4幅圖的意思連起來寫明白一段話。
3.培養(yǎng)學生在以后學習中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
重難點
仔細每幅圖,把圖畫連起來寫清楚一段話。
樂學善思辦法
通過對圖畫的觀察,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錘煉,從而為“寫”做鋪墊。
教學流程
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現(xiàn)在就來說一個謎語,請同學們來猜猜好嗎?
“老師不說話,肚里學問大,有字不認識,就去請教它!
學生猜謎語。(板書:字典)
教師出示字典,說:這小小的字典也是老師,它的學問可大了,我們有不認識的字都可以請教它。有兩位小朋友,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就去請教這位老師了,我們一看好嗎?(把課題補充完整)
二、指導看圖,初知圖意。
1.請同學們按順序看這4幅圖,讀圖下面的提示,看看你們能明白這次寫話的內容和要求嗎?
2.指名匯報。
3.請同學們按圖畫的順序,把4幅圖連一看,和學習伙伴說一說這4幅圖畫的是一件什么事?
4.指名匯報說。
5.教師明確看圖的方法:看多幅圖畫進行寫話時,我們要先把這幅圖連起來年地,看懂圖畫的意思。
三、逐幅看圖,展開想象。
為了說話方便,我們先來給圖中的兩個小朋友分別起個名字好嗎?
1.指導學生說第1幅圖。
。1)圖中的同學正在做什么,男孩遇到了什么困難?想想遇到不認識字的他會怎么想,怎么請教同伴。(鼓勵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心理、語言。)
(2)和學習伙伴互相說說。(教師提出聽話要求:看看誰最有禮貌,認真傾聽其他同學說話,聽后還能給同學提建議。)
。3)指名說。
(4)師生評議,鼓勵有創(chuàng)新的同學。
2.指名學生說第2幅圖。
。1)我們看看圖畫,再想象一下,這時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小男孩為什么去問老師了?
。2)和學習伙伴互相說說,指名說,師生評議。對善于想象人物語言、描述人物動作的'同學提出表揚,讓大家向他學習。
3.指導學生說第3幅圖。
。1)仔細看看第3幅圖,和學習伙伴說說圖畫中的同桌是怎么做的?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呀?
。2)匯報交流,表揚想象豐富的同學。
4.指導學生說第4幅圖。
小男孩認識字了,他多高興呀。他們是怎樣互相幫助認識字的?這時他們又會怎么說呢?表揚說得具體的同學。
四、回歸整體,完整表達。
同學們把每幅圖的意思都說清楚了,現(xiàn)在我們再來把4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說好嗎?
1.自由練習。把4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說,要用詞恰當,說得具體。
2.指名說話,師生評議。
五、嘗試寫話,隨機指導。
同學們說得真不錯,你們愿意把這件事寫下來讀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嗎?現(xiàn)在我們就來寫寫吧。
1.指導寫話:先寫題目,要按順序把每句話寫明白,圖與圖之間要有銜接的話,要標點符號。2.學生寫話,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典型,為評議做準備。
集體交流,評議修改。
1.投影出示習作,學生讀,師生評議修改。
。1)是否出示習作,學生讀,師生評議修改。
(2)語句是否通順。
。3)是否有錯別字及漏字。
。4)能夠使用標點符號。
2.按照評議修改的方法,伙伴互讀習作,互相修改。教師巡視表揚修改認真的同學。
七、抄寫習作,欣賞佳作。
1.工整美觀地抄寫習作。
2.將佳作粘貼在教室墻壁上,學生隨時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十三個生字,認識五個生字。
2、能夠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弱小,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要做一個關愛弱小者、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及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弱小、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懂得關心弱小、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詞卡片、五星[獎品]
教學方法: 賞識、談話、質疑
學習方法: 以讀為主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
1、范讀。生標出自然段。
2、生自由讀課文,將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小組內互相檢查,訂正錯音。
4、小組中選出讀的好的同學讀給全班聽。
5、再讀課文,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三、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詞語卡片,指同學讀并聯(lián)想課文中的句子(以五星為鼓勵)。
2、出示小黑板,指名讀生字。(注:其中用紅色筆標出的筆順讓生說明。)
四、讀悟結合。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家里養(yǎng)過小雞嗎?你親手喂過它嗎?
2、出示小黃雞圖。
課文中的小朋友也養(yǎng)了一只小雞,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3、齊讀課題:8小黃雞的故事(板書)
二、初讀課文。
1、老師讀課文,生標出自然段。(同學們都認真聽著,看老師有沒有錯)
2、自由讀課文,將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3、小組內互相檢查,訂正錯字音。后選出讀的好的同學讀給全班聽(以小五星為獎勵)。
4、剛才,同學們讀得都不錯!(讀的最好的同學獎勵兩顆小五星,其余同學獎一顆)現(xiàn)在,咱們不大聲讀了——默讀。(一邊讀一邊畫生字)
三、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并說明與課文相關的那一部分內容。
2、咱們看小黑板上的'生字:為什么有紅色的筆順呢?
3、指名讀生字(中等生、后進生。讀不好的請同學幫助)
四、讀悟結合。
1、指導朗讀,認真體會人物心情,并說出不同的語氣。
2、誰能回答老師的問題: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雞呢?(這是一只瞎了眼的小雞,媽媽說它長不大)
那它死了嗎?(沒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黃雞不僅沒有死,還長成了大母雞,這是怎么回事?誰能告訴老師?”……“所以說這是誰的功勞?”(梅梅)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讀第八段(分角色讀、男女生互相讀)。
4、梅梅細心地照顧了小黃雞,小黃雞喜歡梅梅嗎?(喜歡。小黃雞還高興地向梅梅報喜呢。┠悄隳?
喜歡她什么?……
5、用自己的話夸夸梅梅。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課堂小結:
學了這一課,我們是不是
得向梅梅學習呀?那學習她什么呢?…………
板書設計:
8 小黃雞的故事
故事 傷心 下班 舉著 做夢 懷里
雞蛋 心疼 吃飯 多虧 香甜 搶著吃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習《峨眉山月歌》,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今天,我們欣賞李白的一首詩《峨眉山月歌》。讀題。
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宄踝x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師范度讀,要求:正確、節(jié)奏
3、正音、再讀詩歌,讀出詩的'韻律、節(jié)奏。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洲。
、媪私獗尘
1、初次釋題
2、為何寫“峨眉山月”
盛唐時代,很多詩人都有一段漫游經(jīng)歷。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歲,他離開蜀地,開始了長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離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鄉(xiāng))時的作品。
、缋斫庠娋
1、交流自學情況。
、拧⒃娋渲心阕x懂了哪些?
秋——詩人遠游是哪個時令?秋
師點撥:我們在記敘描寫時一般會先介紹時間、地點等;因詩歌壓韻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啤⒉焕斫獾牡胤?
⑶、指導性交流
重點:流——流動,課文中有月影隨江水流動之意。(注意:只有順流而行,才會有此感覺——月影隨波、月影隨六船——妙哉、樂事)
夜發(fā)——連夜出發(fā)。
向——(看插圖理解)駛向。
君——對對方的尊稱!皠窬M一杯酒”、“君看一葉舟”。作者的友人。
下——順江而下。
一、二句:教師言簡意賅地提問:“初次離開家鄉(xiāng)的李白會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從字面上看沒有寫月亮,你能讀懂字面上的意思嗎?
2、指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可設計填空
、杵肺对娋
1、引導想象詩的意境。
。1)想象詩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頭看到了什么,低頭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樣?
。2)詩人漸漸遠去,沿岸山重水復,月亮或隱或現(xiàn),此時的月亮已不再像故鄉(xiāng)峨眉山月那么 那么 ,詩人感到?(惆悵迷惘)
、窃俅纹奉}:峨眉山月歌。升華主題
“暗生 思月懷鄉(xiāng)之情”、 “思君/不見/下渝洲!
難怪古往今來的詩人似乎特別鐘情于月亮,情到深處總會望月抒情
、檎b讀師生評讀
1、根據(jù)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感悟,看圖有感情地朗讀。
峨眉/山月/半輪秋,(秋:暗襯月色之美),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洲。(讀:惆悵)
2、小組、男女生賽讀
3、練習背誦。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鄉(xiāng)的月,在游子遠行時最易撥動心弦。李白也許沒想到,他這一走,就再沒能回來。李白至老還惦記著峨眉月,這不僅是對月的喜愛,更是對故鄉(xiāng)的眷戀。
四、作業(yè)
默寫《峨眉山月歌》。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條文羅斯福夫人的過程,懂得走向生活,廣交朋友,才能為生活賦予價值,增添歡樂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課文,作者向羅斯福夫人提出的是什么問題?羅斯福夫人又是怎樣回答的?
2、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三、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文章的第一部分講了哪些內容?
1)作者當時的身份!俺醭雒⿵]”產(chǎn)什么意思?
2)當?shù)弥屪约喝ゲ稍L前總統(tǒng)夫人的時候,作者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什么是“非分之想”?
2、當責任編輯肯定了這件事以后,作者是怎樣做的?“功成名就”是什么意思?“成竹在胸”是什么意思?
五、鞏固練習
1、抄寫四個字的.詞語。
2、朗讀課文第一、二部分。
第二課時
一、全班討論
1、整個采訪過程是哪幾個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羅斯福夫人什么樣?“魁梧”是什么意思?“敏銳”是什么意思?“不可磨滅”是什么意思?
3、“我”率先拋出的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是什么?“我”預想的答案是什么?
4、什么是“始料未及”?
5、羅斯福夫人為什么選中了作者呢?你怎樣理解羅斯福夫人的這番話呢?
6、對羅斯福夫人的采訪作者有什么收獲?什么是“座右銘”?
二、總結課文
1、羅斯福夫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2、這篇文章讓我們懂得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抄寫課文中四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決定:初出茅廬 采訪
準備:扎進 尋覓 吮吸 迫不及待
采訪:走向生活 廣交朋友
收獲:獲獎 座右銘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反復誦讀,理解、積累字詞。
2能力目標: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景方法。
3情感目標:體會文章精美的語言,提高語言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品讀課文理解,積累字詞。
2、難點:變換寫景角度的方法。
二、課前預習作業(yè)(1):課前反復誦讀,積累字詞
踞(jù)在 。╞ó)陰 幾綹(liǔ) 穹(qióng )門
棱(léng)角 塵滓(zǐ) 皺纈(xié) 什剎(shí chà)
挹(yì) 掬(jū)你入口 明眸善睞(móu)(lài)
2)文章開頭就直抒胸臆“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但卻沒有直接寫梅雨潭的綠,而是先寫了梅雨瀑等潭周圍的環(huán)境,到了第三段,才濃墨重彩寫梅雨潭的綠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三、導學過程
1、檢查預習情況,點評。
2展示目標。
3作者簡介:朱自清,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F(xiàn)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郁,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真情實感。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詩文集《蹤跡》。
4自學過程:根據(jù)朗讀要求,朗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小組內反復品味其妙處,并個別展示,由學生互相點評。
5合作探究:整體感知課文,思考下列問題(跳讀課文,思考問題,找出線索,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感情。)
。1)看景就要有觀察點,就是觀賞景物所處的位置,請找出文中表明觀察點的詞語,看看觀察到的景物是什么?
。2)寫景也要有順序,有的按時間順序,有的按空間順序。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它的.線索是什么?采用的什么寫法?
。3)第一、四段在行文中有何作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4)看景就要有觀察點,就是觀賞景物所處的位置,請找出文中表明觀察點的詞語,看看觀察到的景物是什么?
。5)寫景也要有順序,有的按時間順序,有的按空間順序。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它的線索是什么?采用的什么寫法?
(6)第一、四段在行文中有何作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四、小結本課時內容(學生展示)
五、當堂檢測
1、給下列生字注音
踞( )在 薄( )陰 幾綹( ) 穹( )門
棱( )角 塵滓( ) 皺纈( ) 什剎( )
挹( ) 掬( )你入口 明眸善睞( )( )
2、作者簡介:朱自清,原名 ,字 ,號 ,江蘇揚州人,F(xiàn)代著名 , , ,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郁,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真情實感。代表作品有散文集《 》、《 》,詩文集《 》。
3、在橫線上填上動詞,并且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梅雨潭閃閃的綠色 著我們;我們開始 她那離合的神光了。 著草, 著亂石,小心 身下去,又 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2)“我用手 著你, 著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 你入口,便是 著她了。我 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么?”
六、課后作業(yè):背誦課文第三段,體會修辭
七、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文章主要內容,能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4、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并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
學習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難點:
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卻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學習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一套。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創(chuàng)作特色。
4、嘗試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畫出自己喜歡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在課前搜集了有關時間“匆匆”和珍惜時間的詞語、句子或詩文,誰愿意來朗誦一下?
2、對比導入: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這樣的感嘆的,愿意嗎?
3、了解作者:請你結合預習說說,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4、揭題審題:揭題——匆匆!按掖摇笔鞘裁匆馑?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完成自讀要求
、侔颜n文讀正確。
、趯W會八個生字。
③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墚嫵鲎约合矚g的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協(xié)作評價:
1、指名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學生互助。
2、齊讀詞語:、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涔涔、潸潸、罷了、蒸融、挪移、跨過。
3、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4、交流感受:“我喜歡——,因為——!薄拔业膯栴}是——!保芙鉀Q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下一課時讀書研究。)
四、指引探究:
課后練習:
、僦熳郧逑壬谖闹斜磉_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說一說,嘗試著用朗讀表達你的理解。
②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品讀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并聯(lián)系實際生活仿寫,展開聯(lián)想印證。
3、精讀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對時間流逝的復雜心情,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復:上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還能用什么詞句表達這個匆匆的意思?
2、導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的匆匆的呢?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二、整體感知:
請大家邊聽邊思考,抓住重點句子、詞語劃劃、點點。
三、品讀二、三自然段:
1、學生交流。你對哪幾句描述最有感觸,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讀?
2、品讀“八千多日子……也沒有影子!
說:“我覺得——”
讀:(讀出日子溜去的悄無聲息,舒緩低平)
算:我也度過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這段時間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讀:(齊讀,有感情地讀,喜歡的試著背誦。)
3、品讀“早上我起來的時候……但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保
說:“我覺得——”
讀。(讀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緊促低平)
寫: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再寫幾句日子是怎么匆匆而過的。
讀。(聽范讀想象,有感情地讀,喜歡的試著背誦)
四、精讀第四自然段:
1、過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
說:體會到了什么?
讀。(讀出作者的思考、無奈和彷徨,平緩凝重)
3、讀“……但不能平的……”一句。
說:體會到了什么?
讀。(讀出作者的追尋、信心,沉穩(wěn)堅定)
4、教師闡述作者思想感情。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五、欣賞與小結
1、擴展,讀梁實秋《時間就是生命》,加深領悟。
2、由此,你懂得了什么,
六、作業(yè):
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寫一篇讀后感。
附:板書設計
洗手時……
吃飯時…
默默時…… 只有徘徊
匆匆(無奈、追尋)
遮挽時…… 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西沙漁人》(浙教版第七冊)這篇課文記敘了西沙漁人下海捕鯊的情景,贊揚了他們機智剽悍的品格,《西沙漁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全文脈絡清晰,語言優(yōu)美,適宜于學生朗讀。文章圍繞“機智剽悍”,先概括介紹西沙漁人是久經(jīng)風浪鍛煉、機智、剽悍的海獵手,再具體介紹西沙漁人是怎樣釣鯊魚的,最后寫西沙少年相約釣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中心,通過研讀寫“鯊魚兇猛異常”及“漁人捕鯊魚”的段落,感受鯊魚的兇猛可怕,進而體會西沙漁人的機智剽悍的形象。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西沙漁人敬佩的感情,引導學生學習西沙漁人機智、勇敢的品格。
能力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讀中琢磨語言,積累語言; 在讀中深悟西沙漁人的品格,提高整體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研讀寫“鯊魚兇猛異!奔啊皾O人捕鯊魚”的段落,感受西沙漁人機智剽悍的形象。
難點:通過咬文嚼字,深入體會西沙漁人機智、勇猛的特點。
課前準備:課件、引導學生搜集、了解有關西沙群島及西沙漁人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那是一個——(學生齊答:美麗、富饒)的地方。是呀(邊欣賞錄象,邊朗誦),在祖國南海湛藍的海面上,撒著幾十個綠寶石般的珊瑚島,這就是——(生說:西沙群島)這節(jié)課老師想帶同學們去認識一下生活在那里的人,他們是——(學生齊答:西沙漁人)什么叫漁人?
讀了課題后,想知道什么?(質疑)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很會動腦筋,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2、反饋:
A、讀完了嗎?剛才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現(xiàn)在,你知道了什么?
B、同學們真能干,只讀一遍就知道這么多。讀了課文以后,我們也初步認識了西沙漁人,誰來說說你心目中的西沙漁人是怎樣的?(理解“機智剽悍”:“剽”怎么寫?“悍”怎么寫?你認為剽悍的人應該是怎么樣的?誰來做個動作看,指一名)我們暫且這么認為吧,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西沙漁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那么,你是從課文描寫的哪些事情感受到西沙漁人是機智剽悍的?其中,你對西沙漁人的哪件事情印象很深?
三、學習“鯊魚”兇猛這一段:
1、談話,引出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這里的漁人釣的是一般的鯽魚、鰱魚、黑魚之類的,而西沙漁人釣的卻是——(生說:“鯊魚!”板書:鯊魚。)
2、這是一種怎樣的魚啊?看看課文中是怎樣寫鯊魚的?(學生找)
3、學生回答之后出示寫鯊魚的`句子:你讀讀這段話。
讀完后問:你覺得鯊魚怎么樣?(可能的答案:很兇、很可怕、很恐怖等)
4、課文中講這些鯊魚真實是——(兇猛異常)?“異!敝傅氖恰,“兇猛異!敝傅氖恰▋疵偷綐O點)
5、這鯊魚到底怎么兇猛到何種程度呢?我們來看錄象。
老師也有同樣的感受,這鯊魚實在太可怕了,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自己讀——指名讀(誰來讀給大家聽)——男生、女生比賽讀。
四、深入研究、體會西沙漁人的“機智剽悍”的個性:
1、談話引出:這么兇猛可怕的鯊魚,西沙漁人會怎么釣呢?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內容寫了西沙漁人去釣鯊魚的。
學生找。
2、整體感知:
A、學們也來讀讀這段話,想想自己對哪句話很感興趣。
B、讀完了嗎?把你最感興趣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3、深入理解這段話:
A、再來反復讀讀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圈出有關詞語,想一想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說給同學聽。
B、全班交流。
重點句指導:
放盡釣繩,小帆船就被強有力的鯊魚拖著在海上風馳電掣般奔馳,在藍得發(fā)黑的海面上激起驚濤駭浪。
如果有學生提到這句,就順便研讀這句,指導如下:學生可能說:我從“風馳電掣”這個詞體會到了鯊魚奔馳的速度相當快。引導:
“風馳電掣”指的是——(生說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這個詞語的關鍵是理解哪個字?小結:像風那樣刮過,像閃電那樣閃過,就叫做——風馳電掣(生說)想想看,小帆船像風那樣刮過,像閃電那樣閃過,會是一種什么感受?再讀讀看,還有什么體會?
驚濤駭浪:什么叫“驚濤駭浪”?“駭”什么意思?可怕的大浪就叫做“驚濤駭浪”,同學們再來想想,小帆船在驚濤駭浪中像風刮過、像閃電閃過那樣飛奔,有什么感覺?
你知道小帆船奔了有多遠嗎?生說:三五十里,或一二百里。
一二百里有多遠?西塘到海鹽才二十里左右,一二百里該有多遠。坎畈欢嗟胶贾莸缴虾A。
你來讀讀這句話,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你還對哪句話或哪個詞語感受很深?(指名說)
“等到它無力再拖動小帆船是時,剽悍的漁人便提起釣繩,鯊魚一露出水面,還來不及掙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鯊魚頓時斷了氣。
讀了這句話后,有什么感受?(提:這么大的鯊魚能提起來,可見漁人的力量太大了;“一露出水面,還來不及掙扎,一柄利斧劈下去”:寫出了西沙漁人動作利索,下手狠;“頓時”:這么大的鯊魚,立即斷氣,寫出了漁人力大無比。)
(2)讀一讀: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西沙漁人很勇敢、力大無比,你來讀讀看(自由讀),指名讀(二名),齊讀。
5、重點句討論完后,提問:其他感受深的句子或詞語還有嗎?
學生繼續(x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6、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討論知道了西沙漁人釣鯊魚是非常危險的,西沙漁人是很勇敢、很勇敢的。下面,我們再來讀讀這些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自由讀)。選擇你喜歡句子讀給大家聽(自由讀)——你愿意讀給大家聽嗎?——我們來起來把這段話連起來讀一讀。
7、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已了解了西沙漁人是怎樣釣鯊魚的,對西沙漁人相對來說也比較熟悉了,F(xiàn)在,你對“剽悍”這個詞有沒有更深刻的理解?(生說)
小結:是呀,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像西沙漁人那樣聰明、勇猛、敏捷的人就可以稱得上是“機智剽悍”(生說)的人。
五、小結:同學們,課文中還有很多句子反映了西沙漁人“機智剽悍”的個性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細細研究吧。
板書:
22西沙漁人
鯊魚 漁人
兇猛異常 機智剽悍
《西沙漁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西沙漁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冬冬讀課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04-0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