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經濟不是廣告經濟-簡評“注意力經濟”
前一階段,IT業(yè)界普遍信奉這樣一種觀點:網絡經濟是“注意力經濟”。美國學者哥爾德哈伯在《連線》雜志上發(fā)表了“注意力購買者”一文,闡釋了他提出的"注意力經濟學"的主要思想。哥氏認為,所謂信息時代,實際上是信息過剩的時代,信息時代真正稀缺的資源是注意力。一個人或一個企業(yè)是否比另一個人或另一個企業(yè)更富有,不能看其固定資產,而要看其潛在和已經占有的注意力資源,一時間,網絡經濟是“注意力經濟”、是“眼球經濟”的觀念非常流行。國內外網絡公司多以此作為理論依據(jù),只考慮名聲,只考慮訪問量,在廣告宣傳和相關項目上注入了大量資金,以至有的網絡公司二三個月的廣告費投入就超過千萬元,使財務收支出現(xiàn)嚴重赤字。美國電子商務的先驅——“美國價值”破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花在廣告宣傳和市場上以爭取新客戶的費用,遠遠高于其競爭對手。
認為網絡經濟是“注意力經濟”,是“眼球經濟”,只要吸引住注意力就可以財源滾滾了,其實是把網絡經濟等同于廣告經濟,因為廣告的最根本要素才是吸引注意力和眼球。能做到這一點,廣告的任務就完成了,剩下的事就是產品本身了。網絡股股價大跌,網絡經濟進入低潮,與這種“廣告經濟”的思路大有關系。從導火線來看,是微軟敗訴,使人們對網絡經濟將會受到的政府干預感到擔憂,對網絡經濟的發(fā)展空間感到懷疑。從表面現(xiàn)象來看,是網絡公司沒有盈利,使投資者對網絡經濟失去信心,大量拋售網絡股。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網絡公司只把自己看成是廣告公司,只是在履行廣告公司的功能——吸引顧客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地走向虧損和破產。
不論廣告公司推出的廣告多么離譜,不論這些廣告與現(xiàn)實相差多遠,只要它有創(chuàng)意,只要它富于想象力,只要它能使顧客對廣告客戶的產品產生強烈的興趣,廣告公司就大功告成,可以手捧著大把鈔票凱旋而歸。網絡公司就不同了,它是廣告公司與廣告客戶的統(tǒng)一體,它要做到的不是吸引顧客一時的注意力,而是要吸引顧客永久的注意力。它要使顧客在注意到自己以后,能對自己提供的服務和產品作出很高的評價,激起強烈的購買欲望。否則,即使顧客今天被你吸引住了,但若因為你提供的內容、服務或商品缺少魅力,幾次失望之后,他就會沮喪地離你而去。而且,如果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而耗費了大量資金,導致商品價格高于現(xiàn)實空間中的商品價格,即使顧客一時被吸引來了,也會立刻返身離去,連呼“上當”,從此永不再來。甚至會對網上購物產生反感。
提倡“注意力經濟”的人常常援引影視明星和體育明星為例,認為正是他們極高的知名度,才帶來了很高的收入和巨大的商機。但是他們恰恰忽視了,影視明星和體育明星沉浮不定,絕大多數(shù)很快就被淘汰,只有極少數(shù)名實相符、順應社會潮流的,才能保持長時期的星運高照。
那么,網絡公司怎樣才能盈利?怎樣才能持久吸引網民的注意力或眼球,讓網民心甘情愿地打開錢袋?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考慮、去努力——
第一,網絡公司的廣告與宣傳,必須與本公司的實際情況保持一致,不能太離譜,它要象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一樣,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不能象科幻作品那樣,與現(xiàn)實有著巨大的差距,僅僅反映了遙遠未來的可能性。顧客對網絡公司的失望,就在于網絡公司的廣告形象與其實際狀況嚴重不符。
第二,使網絡公司提供的信息內容或產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對于提供信息服務的網絡公司,這種競爭力體現(xiàn)在信息內容的獨特性和趣味性上。首先,信息內容應該具有獨創(chuàng)性,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其次,信息內容應該不斷更新,使網民保持一種新鮮感。還有,應該針對消費者的個人趣味,體現(xiàn)出個人市場的特征。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對消費者的需求結構和年齡結構等各種信息進行調查和分析。那種不顧消費者口味,只管想當然地提供信息的網站,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經濟中廠商的習慣作法,與網絡經濟是不相容的。至于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為顧客提供產品與服務的網絡公司,其競爭力不但體現(xiàn)在它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品質和價格上,而且體現(xiàn)在它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可以獲得的網上服務和網下服務上。
總之,網絡公司唯一的出路,就
[1] [2]
【網絡經濟不是廣告經濟-簡評“注意力經濟”】相關文章:
網絡經濟與經濟倫理04-30
網絡經濟--知識經濟的核心04-26
網絡經濟與審計革新04-28
網絡經濟的倫理探析04-29
網絡經濟與網絡成癮04-27
網絡經濟在中國的冷思考04-26
新經濟網絡經濟與資本市場04-26
網絡經濟對中國經濟未來八大影響04-27
網絡經濟的發(fā)展趨勢論文12-02
網絡經濟最優(yōu)化模型研究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