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形勢加強中學地理素質教育
革,加強地理素質教育已成為全社會亟待解決的課題。
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應該是走向素質教育!彼刭|教育以發(fā) 展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yǎng)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為根本目的。地理素質是國民所具 備的地理知識及在行為活動中遵循地理法則的情感和能力,包括地理知識素質、地理品德素質和地理行為素質 三個方面。地理素質教育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全民地理素質亟待提高
1994年秋季,中國科協(xié)和國家科委有關部門組織了以“中國公眾與科學技術”為題的全國性抽樣調查。其 中與地理知識素質有關的題目及答對率是:①對溫室效應清楚了解和了解的占51.3%;②“臭氧層變薄可能導 致皮膚癌”判斷正確的占36.5%;③回答者認為宇宙中存在有生命的星球不只是地球的占51.4%;④在列舉科 學技術帶來的幾個可能危害中,認為“濫用農藥、化肥”的達52.9%,“自然資源過度消耗”的占23.3%。從 統(tǒng)計數據可看出,我國公民的文化、科學素質中,作為科學常識部分的地理常識較欠缺,我國公民對“濫用農 藥、化肥”、“自然資源過度消耗”這些涉及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弊端的認識尤為淡薄?梢,加強地理素 質教育,提高民族素質勢在必行。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人類創(chuàng)造了日益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類在人地關系上的無知,缺乏自 覺的環(huán)境意識,使全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問題不斷困擾著人類。環(huán)境問題和人類 命運緊密相連。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huán)境會議,提出了“只有一個地球”的報告,現在被認為是 人類對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的一次覺醒。
聯合國通過《人類環(huán)境宣言》指出:“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是關系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幸福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 問題”。近幾十年來,我國的環(huán)境狀況日益惡化,如大氣污染、酸雨肆虐、森林砍伐、草場退化、土地沙化、 災害頻發(fā)、資源過度開發(fā)等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面向21世紀,如何解決好保護環(huán)境與經 濟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問題,是擺在我國未來建設者面前的重要任務。因此,從青年一代抓起是提高全民地理素質 的根本。
二、中學地理教學現狀令人堪憂
目前,我國的課程設置使初中地理與升學無緣,在應試教育的導向下,初中地理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據初 步調查可知,在廣大農村,因社會衡量教育質量只看升學率,所以,不少學校把初中教育搞成了升學教育,只 重視升學考試的學科教學。在農村初中,90%的地理課由兼課教師擔任,教學效果很少過問,導致大多數兼課 教師隨意把地理課作為自己所教“主科”的復習課或練習課。向學生傳授地理基礎知識的時間難以得到保證, 還談什么地理素質教育呢?在城市學校,初中地理課基本由專職教師擔任,地理教師掌握了教學陣地,而大多 數學生卻把地理科當作“副科”,甚至有的班主任鼓動學生棄學地理,因而學生對地理課無興趣,上課不專心 ,在地理課上記英語單詞或做其他科的作業(yè),在這種狀態(tài)下進行地理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當前,高中地理受普通高考科目設置的冷落。高考不考,對高中學生產生誤導作用,使他們認為地理課可 有可無。雖然高一地理學科要求會考,但因會考要求簡單,且有的學校會考監(jiān)考力度不夠,學生過關容易,絕 大多數學生覺得學
[1] [2] [3]
【適應新形勢加強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適應新形勢加強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的論文04-27
淺談高校德育如何適應新形勢04-27
適應新形勢推動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04-30
英語備課應適應教改新形勢的需要05-02
淺談檔案工作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04-30
適應新形勢開創(chuàng)新局面04-27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途徑05-02
加強中職學生職業(yè)素質教育的探討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