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中有效回應的策略論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敏感地觀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穑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熡谆印。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歐說:“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并拋還給孩子!边@句話告訴我們,教師要隨時注意觀察幼兒,及時捕捉幼兒有價值的問題,然后再把問題“還給”幼兒,讓他們“接過球”,投入到新一輪的思考、探索中,從而使活動不斷深入。因此,教師要練就一身“接拋球”的技巧,利用有效的回應讓教師的“教”更有意義,讓幼兒的“學”更有價值。
一、尊重賞識,燃起自信火焰
《綱要》指出,要“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教師要公平地對待幼兒,首先要真正尊重幼兒,在集體教學過程中,耐心傾聽幼兒的回答十分重要。幼兒的發(fā)展有快有慢,能力有強有弱,積極正面的鼓勵能激發(fā)幼兒學習和思維的樂趣,因此,教師要對幼兒的回答及時地做出肯定鼓勵的回應。如小班語言活動《想吃蘋果的小老鼠》中,教師提問:“誰拿到蘋果了,怎么拿的?”幼兒答:“袋鼠拿到了蘋果,它是跳起來拿的。”教師回應:“你說得真完整,還學著袋鼠跳呢,我們也一起來學學!苯處煹幕貞隙擞變旱幕卮,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小班幼兒的認識活動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需要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給幼兒以觀察、思考的信息,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因此,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滿意的笑容、一個溫馨的擁抱、一個翹起的大拇指都是對幼兒的回應和肯定,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自信。
二、巧妙銜接,順勢開展活動
幼兒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發(fā)展水平、興趣愛好和知識經(jīng)驗,在集體教學中,面對教師的提問,幼兒會有不同的反應和回答,也會生成不同的問題,這些都體現(xiàn)了幼兒的真實需要,教師應尊重他們,順應他們的需要。如開展小班語言活動《七彩象》時,教師說:“小白象忙了一天,回到家又累又餓……”幼A:“老師,我給他拿很多好吃的。”教師:“嗯,吃飽了就不餓了,會更開心的!庇譈:“老師,我給他端椅子,請他坐下休息。”……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提出問題,而是讓幼兒自發(fā)地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當教師順著幼兒的思路進行活動時,幼兒的表達欲望更強烈,利于學習目標的完成。
三、關注差異,促進幼兒發(fā)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xiàn)的發(fā)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因此,面對不同性格與發(fā)展特點的幼兒,教師的回應方式以及所運用的引導、評價方式也應有所區(qū)別。如面對知識經(jīng)驗豐富、思維比較活躍的幼兒,教師可選擇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問題讓其回答,教師在回應的同時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說得很好,如果……就更棒啦!”讓幼兒學會帶著問題和要求進一步思考,有效提升他們的思維水平。對于膽小、不敢舉手主動發(fā)言的幼兒,可以選擇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在回答正確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如果幼兒沒能回答到關鍵點,教師可以慢慢啟發(fā)引導,幫助其得出正確答案,也可以請其他幼兒進行補充。對于注意力易分散的.幼兒,教師可以用語言、眼神、手勢等方式引導他們學會傾聽,“小朋友在說些什么?”“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入集體討論的話題中。
四、積極追問,緊扣教育目標
集體教育活動中,有時幼兒的回答不是讓人意料不到,就是表述不清,有的甚至偏離話題,面對幼兒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教師需要在緊扣教育目標的基礎上,利用追問幫助幼兒梳理思路、歸納想法、大膽想象。如當幼兒表述不夠清晰時,教師可用追問幫助幼兒明確表意。如看圖講述活動《河馬村長》,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觀察后,幼兒說道:“它們中間有張紙”,教師問:“大家圍在一起,中間還有紙和筆,可能在干什么?”幼兒回答:“在開會!,“看小動物的表情,它們在開什么會?因為什么事開會?”在這樣的追問過程中,教師幫助幼兒理清了思路,答案也慢慢浮出水面。當幼兒的回答單一、重復時,通過追問能為幼兒拓寬思路。如教師提問怎么安慰生病的同伴時,第一個幼兒說要送給她冰激凌,緊接著,幼兒紛紛列舉出各類好吃的,教師隨后追問:“除了送好吃的給朋友,朋友很開心,還能做什么事讓朋友感到開心?”當幼兒的回答偏離主題時,通過追問能使幼兒重新找回方向。如社會活動《山坡哪兒去了》中,教師提問:“你們家的周圍有哪些美麗的景色?”一個幼兒從家旁邊的公園說起,接著說道自己的奶奶常在公園里鍛煉、媽媽在公園里跳舞等,教師提問:“你奶奶、媽媽都喜歡到公園里去,肯定是因為公園里的景色很美,誰來說說公園里的美麗景色?”這樣的追問既保護了說話者的積極性,又引導了談話的方向。
五、畫龍點睛,及時歸納提升
幼兒在回答問題時,常常會洋洋灑灑地說很多,但往往詞不達意,這時,教師要善于概括總結,幫助幼兒抓住要領,培養(yǎng)表達能力。如教學中班語言課《小兔怕怕》,在講到小兔蕩秋千害怕得大哭時,教師問:“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會用什么辦法讓她不哭,感到不害怕呢?”幼A:“給她吃青菜蘿卜!睅煟骸敖o他吃他最喜愛的食物,讓他平靜下來就不怕了,等有力氣了再玩!庇譈:“后面裝一塊板,就不會摔下來了!睅煟骸熬拖裥∫巫右粯樱棉k法!”幼C:“前面一把椅子,后面一把椅子,左邊一把椅子,右邊一把椅子!睅煟骸八闹芏紘。蛔痈蟾娣,對吧?”幼D:“把繩子換成鋼絲!睅煟骸斑@樣就更牢固了,好辦法!”教學時,教師一方面幫助幼兒將原有的零碎話語進行歸納、提升與拓展,另一方面,教師規(guī)范的語言給幼兒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助于幼兒表達能力的訓練。
六、有效評價,培養(yǎng)反思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四部分“教育評價”明確指出,教育評價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課堂評價是一門藝術,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傾聽幼兒的回答,善于接納幼兒的答案,并針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指導性評價。如當幼兒回答正確但不完整時,教師可給予提示:“還有其他嗎?”“還有其他原因嗎?”,或給予一定線索和有效的啟發(fā)。當幼兒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教師應耐心等待并積極設法促成轉機。一般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分解難度、化難為易、轉換角度、另辟蹊徑、適當提示、給予線索等方法,引導幼兒尋得答案。當幼兒回答錯誤時,教師可委婉地糾正幼兒的錯誤觀點,引導幼兒重新回到正確的思考方向,也可以對錯誤回答不予回應,讓幼兒在隨后的環(huán)節(jié)中自行糾正,訓練幼兒的推理和分析能力。另外,教師還應該珍視幼兒的疑問,面對疑問,教師可以給予反饋,也可以讓疑問在隨后的教學中得到驗證,鼓勵幼兒相互討論,在質疑、討論、探索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的課堂回應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每一次的回應都是隨機靈活的,每一次的回應都是建立在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幼兒基礎上的教育機智,每一次的回應都是教師不斷實踐后的提煉。教師應從研讀幼兒開始,認同幼兒的聲音,理解幼兒的想法,讓每個幼兒從教師的回應中有所得,有所獲!
【幼兒教育中有效回應的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論文05-22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性論文01-10
開放教學中的有效理答策略論文05-19
幼兒教育中與幼兒進行有效互動論文01-10
幼兒教育中如何與幼兒進行有效互動的論文10-30
科學探究活動中實施有效交流的策略論文12-31
詞匯輸入的有效策略論文04-08
電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策略論文01-26
幼兒教育教學中玩教具的有效實用性論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