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備課中的幾點嘗試
去年暑假,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啟動了,在進行了一個多星期的新課程標準的培訓后,就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特點以及其指導思想均有了初步地認識。當我拿到新的語文書時,看到那一幅幅充滿童話色彩的圖畫,那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著實讓我興奮不已,連大人都愛看的書,小孩子也一定會喜歡;可在這同時,我也有些迷茫,怎樣去教呢?怎樣能把這些知識都讓學生消化吸收?畢竟是第一次教新課本,我想這些對于我來說既是一種挑戰(zhàn)、一種考驗,更是一種促進,是要讓我自己去努力去攻克難關了。
開學初,學校就備課方面進行了改革,由以前單純的教師教學過程,轉變?yōu)榻膛c學的分開,把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列入其中,同時在教學目標中加入了學習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使教學有法可依。結合的新課程基本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我干脆把原來的教學目標也改為知識與技能,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緯度的目標綜合。
坐在電腦前,沒有以前的條條框框所限制,又沒有教案可依賴,我想得更多的是怎樣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何讓學生喜歡語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把新教改精神體現在教學中,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這些想法貫穿在備課中,貫穿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于是也就有了以下幾點淺顯地嘗試:
一、圍繞備課重點,重視過程與方法。
一年級的識字教學的改革,由原來的一學期的350個字擴大到了500個字,而一堂課要認識的字也有十五六個字,要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全都認識,且會寫其中的七八個字,真是困難重重。既然一年級重視的是識字教學,我把備課的重點也放在了掌握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上。首先是查閱資料,找找都有哪些識字方法,如圖像法、記筆順法、以舊字代新字法、換偏旁法、形近字比較法等等,另外,還了解提高識字興趣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后,就把這些教學方法貫穿于備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所用的語言是啟發(fā)性的,而學生對于教師所出示的問題可能怎樣想,會有幾種說法,或者是可能出現的情況等等這些放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去。同時,在把識字的方法放手給學生時,學生只要說的有道理,只要適合學生的記憶就可以給予肯定,把這些放在備課中備注欄目,把當時設計這一教學思路的想法、意圖也及時寫在備注欄目,讓我在教學前參考時,不僅就對當時的設計意圖一目了然,提示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同時,也可以結合新的情況及時加以靈活運用,豐富了我的課堂教學。
例如在備《家》一課時,針對開學才兩個星期,學生認字不多,且本課又有很多詞組,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教學過程:找出你認識的生字朋友,讀給你的四人小組同學聽,而學生學習的過程則是:學生四人小組互相學習字音;把不認識的生字朋友畫下來;集體交流已認識的朋友;提出不認識的朋友請全班幫忙解決;而備注則是注意指導小組學生互相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相互協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尋找適合學生自己的識字方法加以肯定;針對學生可能讀錯的音如zu和zhu及時加以區(qū)別。
二、精心設計教師的導,強調學生的學。
一節(jié)語文課,串講串問,已不能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已經遠遠落后于現代教學的步伐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而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則是遵循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主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因此在備課過程中精心設計教師的“導”,加強學生的“學”的過程猶為重要。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鼓勵了其想象、質疑、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和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