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的紅色體驗
近日,在南街村參觀,特殊體驗了尋常不見的共產主義陣營里的這會主義優(yōu)越性;特別是領略了在當今經濟體制下,集體經濟的發(fā)展狀況。與眾不同的南街村發(fā)展模式,舉世矚目。因而,被譽為中原大地四朵金花之一的南街村,名聞遐邇。他們到底按照什么樣的原則結合在同一個組織內?如何確保該組織持續(xù)有效地運轉?如何分配共同合作所產生的利益?這不僅是經濟學而且也是社會學、倫理學甚至是政治學與法學共同關心的大問題?鋸堃稽c說,我們民族能否創(chuàng)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模式、新版本,似乎也與這一謎底有關。簡單點說,我們透過“能人現象”,能否發(fā)現不同于西方人的東方人特有的人際結合方式呢?在我看來,她不是固有的生產隊基礎,而是紅色領導政權的南街集團;她不是自然的生產隊管理,而是新型的居民區(qū)劃分……
我們一行四人是3月14日,晚上8點多乘班車進入南街村的。令我感覺最深的就是這才是社會主義的新農村!一是南街村集體經濟的高速增長,二是高舉毛主席的偉大紅旗,走集體化、共同致富的道路。正因為南街村依然高舉毛主席的旗幟,所以,不同觀點的學者、記者都到南街村來找他們各自需要的東西。有些人是來找精神認同的。當毛主席的塑像被紛紛推倒之時,南街村卻樹起一尊漢白玉的毛主席塑像,由民兵日夜守衛(wèi);當毛主席受到懷疑、批判的年代,南街村公開舉起毛主席的大旗,堅持走集體化、共同富裕之路,而且那樣成功,不少仍對毛主席本人、對毛主席深懷崇敬與信仰的群眾、干部、學者、記者都到南街村來尋找精神認同。這一方面,留下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他們的鼓勵,成為南街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一種精神力量。也有些人是來撿渣挑刺的,要想證明南街村搞的是“掛羊頭,賣狗肉”,說是“標新立異,欺世盜名”。當然,純粹出于好奇,來南街看看的,也不在少數。所以,我們也是慕名而來,尋找精神的安慰;同時,也是從職業(yè)的本身出發(fā),看看南街村學校的發(fā)展變化。
我們首先來在南街村賓館住下。和外界的住宿條件相同,不講脫離現實的艱苦樸素精神,以質論價自己結單,不過四人間也有衛(wèi)生間、席夢絲床、地毯、電視、空調,條件不錯,價錢不貴,正好適合我們四人一同住下。沒有人神化明天的見聞有多么的神圣,也沒有人憧憬明天的感覺有多么的美好,更沒有人對南街的模式有什么異議,只是都覺得有些困倦,便都呼呼進入社會主義的夢想。
清晨5點40分,我告別了夢鄉(xiāng),起床來到東方紅廣場,首先躍入我眼簾的是那尊漢白玉的毛主席塑像,接著是已經多年不見,而只有重大節(jié)日在天安門廣場才能看到的馬克思、恩克斯、列寧、斯大林的巨幅畫像,我仿佛置身于兒記憶中的紅彤彤的毛主席時代的新世界。然而。與當年不同的是,現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到處都充滿著現代化的時代新氣息,所以,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審視和贊美南街村。
6時30分,南街村高音廣播中傳來的《東方紅》樂曲響徹天空。我站在漢白玉的毛主席塑像前,凝視著主席身后的東方天空,遠望著太陽升起前千變萬化的天空,觀察著巨幅畫像后迎著晨風飄動的一面面紅旗,我被這熟悉的樂曲、久違重逢的場面最初喚起的感覺,真有一點“恍如隔世”。毛主席把整個中國當作推行理想的巨大試驗場,他發(fā)動一系列文化的批判運動,從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反右的斗爭,直到“文革”初的橫掃四舊與“文革”中的批孔運動,但是否把一切傳統(tǒng)的“舊觀念、舊習慣”從億萬人民的頭腦中清除出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