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常的“原罪”-論卡夫卡的猶太文化淵源
【原文出處】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
【原刊期號】20054
【原刊頁號】97~104
【分 類 號】J4
【分 類 名】外國文學研究
【復印期號】200601
【作 者】胡志明
【作者簡介】胡志明,上海師范大學 人文與傳播學院,上海 200234
胡志明(1956- ),男,上海人,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
【內容提要】卡夫卡的“原罪”觀主要是來自于猶太文化傳統(tǒng)。猶太教的“原罪”論與基督教的不同,體現(xiàn)了兩個宗教信仰體系之間的差異?ǚ蚩ㄖ饕诩彝ド钪行纬闪霜q太化的情感心理結構。對于人的本質、人的歷史和世界圖像的理解,兩個宗教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ǚ蚩▽τ谧陨淼莫q太文化底蘊的自覺有1個逐漸明晰的發(fā)展過程。
【關 鍵 詞】卡夫卡/原罪觀/猶太性/猶太文化/基督教文化
【正 文】
卡夫卡遺著的1位編者艾里希·海勒指出:“(卡夫卡的)作品在整整1個時代里都是1個謎!盵1] (P177)其原因就在于卡夫卡作品的多義性,甚至無解性。人們對他筆下的人物何以會有如此行狀,或者何以遭此罪孽的緣由,往往深感困惑與惘然:1方面,卡夫卡筆下的“K們”與生俱來的罪性似乎都明明白白,另1方面,我們卻無從為其定性和解釋。追根溯源,關鍵在于卡夫卡為其筆下人物進行定位的“原罪”觀,與西方基督教文化傳統(tǒng)中的“原罪”說,兩者間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卡夫卡的“原罪”觀,主要是來自于猶太文化傳統(tǒng)!翱ǚ蚩P于原罪的理解,映現(xiàn)出1種猶太人的關于人的本性、他與世界的聯(lián)系和他跟上帝的關系的理解方式!盵2] (P91)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于把西方文化視為“兩希”文化交流融合的產(chǎn)物,進而把“猶太——基督教文化”視為1個整體性的文化體系;而作為猶太教與基督教教義核心之1的“原罪”之說,又同是源自《圣經(jīng)·舊約》中的《創(chuàng)世記》,所以人們更是忽略了兩者間實質上存在的根本差異。事實上,基督教與猶太教的產(chǎn)生背景、流傳方式、生存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大不相同,故而這兩大宗教1系列宗教理念及其相關的體悟、解讀及思維的方式,特別是關于“原罪”的理解與體驗,自然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有時甚至是截然相反和尖銳對立的。
兩千年前作為猶太教1個分支教派的基督(教)運動,源起于西元紀年之前發(fā)生于猶太民族中的“彌賽亞運動”。當時的猶太教先知和祭司為了激勵備受亡國離散之磨難的猶太民族,便到處宣揚,大衛(wèi)王的1個后裔將會作為“人子”,肩負著上帝的囑托來到人間,以“受膏者”(即“彌賽亞”)的身份,幫助猶太民族重建1個人間“王國”。部分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猶太人則開始宣稱,他們那個教派的領袖、拿撒勒的耶穌就是上帝之子,就是“彌賽亞”(希臘語即“基督”)。這1說法顯然危及著耶路撒冷猶太教上層祭司貴族們的權勢和威望,所以他們協(xié)助羅馬帝國猶大行省總督彼拉多逮捕了耶穌,并把他釘上10字架處死。耶穌的追隨者們卻將耶穌進1步神化,稱其死后第3天便已神奇地“復活”了;并把耶穌被釘上10字架“受難”之舉,解釋為是在替人類始祖的后代們進行贖罪的神圣“事件”。耶穌的“肉身成道”,改造了人類的“原罪”屬性,人們的靈魂才有可能在死后獲得拯救,通過“末日審判”,重返“天國”。1場本來意在促使猶太民族進行文化自救的“彌賽亞運動”,至此卻演變?yōu)?場遍及整個羅馬帝國版圖、并深入到各受壓迫民族的普世性的“基督教運動”。
耶穌被釘上10字架受難這1宗教、歷史的“事件”,在兩大宗教之間種下了世代相傳的夙怨,“這猶太人殺了主耶穌和告知,又把我們趕出去。他們不得上帝的喜悅,且與眾人為敵……”當年保羅對其門徒如是說(《圣經(jīng)·新約·帖撒羅尼迦前書》)。猶太人大離散的遭遇則被認為是“由于猶太人拒絕過去的1個彌賽亞而受的對于民族的天罰”。[3] (P190)羅素也曾說:“基督教對同時代的猶太人早就抱著敵對態(tài)度。公認的見解是上帝曾和先祖、先知等圣者講過話,預言基督的來臨;但基督降世后猶太人卻不承認他,因此須把他們視為惡者。”[4] (P403)其實這夙怨之源在于兩大宗教信仰體系在深層次上的嚴重對立。這種對立固然與耶穌殉難“事件”直接相關,其中重要的并不在于耶穌是否遇難,或者說這1“事件”是否屬實,而是在于基督教教義圍繞著被神話化的耶穌殉難“事件”,生成了1個與猶太教截然不同的信仰體系。
公元325年基督教世界性主教大會上制定了“尼西亞信經(jīng)”,標志著基督教運動確立了自己的信仰體系。盡管基督教把猶太教的《圣經(jīng)》也放在自己的《圣經(jīng)》里,以示其承認了與猶太教的承繼關系。然而,“舊約”(Old Testament)與“新約”(New Testament)的區(qū)分則表明,雖然“基督教并不是猶太教的否定,卻是以猶太教為虛影的實體”[3] (P208),把猶太圣教史淡化為1種間接性的文化背景。其中特別強調了,由于耶穌殉難“事件”,希伯來人的先祖亞伯拉罕與上帝所締結的“契約”已經(jīng)“陳舊”過時了;從西歷紀元開始,神人之間形成了1種全“新”的契約關系。人子耶穌被釘上“10字架”受難,以“肉身成道”代替人類贖還了因始祖“偷吃禁果”而招致的屬于全體性的那部分“原罪”,此后凡信奉“基督”的人只需通過禁欲來清贖那些屬于個體性的“原罪”,其死后的靈魂就能經(jīng)過“末日審判”,重返天堂。基督教“新約”把猶太教信仰的(猶太)民族性特征改變?yōu)槠帐佬耘c個體性的同時,也置換了“原罪”的實質涵義:猶太教強調的是原罪之“舉”(偷吃禁果之行為),基督教則突出原罪之“欲”(偷吃禁果之沖動)。由于“原罪”重心的變化,人的“贖罪”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這意味著神——人間新的關系的建立,這就是基督教的“新約”。根據(jù)“舊約”,人之贖罪重在規(guī)約人的行為,所以猶太教特別強調恪守“律法”的重要性;依據(jù)“新約”,基督徒主要是懺悔與禁“欲”;同時由于耶穌的以身作則,示范了1種“贖罪——獲救”的經(jīng)典模式,所以對于基督徒來說,現(xiàn)實生命的存在只屬于禁欲“贖罪”階段,而“獲救”并重返天國,只能是生命“死亡”之后的事。原先猶太教中作為對于“原罪”最嚴厲的懲罰形式“死亡”,對于那些執(zhí)迷于“原罪”、背棄“律法”之人,上帝所施行的最嚴厲的懲治,就是將其“治死”,從“挪亞方舟”所遭遇的泛濫了40天的大洪水(《舊約·創(chuàng)世記》),到西奈山下所頒布的“摩西10誡”(《舊約·出埃及記》),都表明人的違背誡命之罪將直接招致死亡。而到了基督教信仰里,死亡不僅與“原罪”脫鉤了,而且還成了德行之人“成圣”之旅。這在猶太教信仰中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舊約》中記載的猶太人的圣教歷史,是1部充滿負罪感的苦難史,祖先和國人對上帝的不誠始終像夢魘1般籠罩在猶太人頭上,形成了1種比基督教的‘原罪’意識(因人類祖先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而獲罪)沉重得多的原罪感!盵5] (P115)人們認可“原罪”的前提,就是對于“死亡”的恐懼,否則人們或許無須在意“原罪”了。正是基于這1理解,卡夫卡才如此說:“我們之所以有罪,不僅是由于我們偷吃了知識之樹的果子,而且也由于我們還沒有吃生命之樹的果子。有罪的是我們所處的境況,與罪過無關!盵6] (P11)
人們或許以為,卡夫卡的箴言只是其靈感偶得,與猶太教信仰不期巧合,因為大量事實表明,卡夫卡在相當程度上已經(jīng)“西方化”了?ǚ蚩ㄉ钤1個歐洲猶太人紛紛被同化和改宗的時代,而且他對19世紀末興起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表現(xiàn)得極為冷淡,盡管自己的密友馬克斯·勃羅德也是這1運動的積極推進者。勃羅德曾“試圖改變卡夫卡,使他認識到猶太復國主義政策的必要性,結果是徒勞的”,兩人唯1的1次爭吵就是為此發(fā)生的。[7] (P112)早年的卡夫卡對于猶太文化,特別是對猶太教很不虔敬,他后來坦誠地承認:當時“只要我在教堂里……在那漫長的好幾個小時中我不停地打呵欠和打瞌睡……”[8] (P263)卡夫卡的文學作品,包括他生前發(fā)表的和身后由馬克斯·勃洛德整理出版的,其中基本上沒有出現(xiàn)過“猶太”字樣;他對希伯來語知之甚少,直至1917年他才讓人教他學習這種語言,因為他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才似乎對猶太文化傳統(tǒng)產(chǎn)生了興趣。上述事實足以證明卡夫卡與猶太文化應當是1種相當疏離的關系。所以西方有學者曾斷言:“他(卡夫卡)1直保持著做1個(猶太世界的)局外人”。[9] (P5)
表面上看卡夫卡確實已經(jīng)非!拔鞣交保鹤苑Q是“標準的西方猶太人”,在學校里接受的是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教育;在生活或創(chuàng)作中,操持的就是德語。然而,我們不要忽視猶太家庭生活對于他情感結構的塑型和思想性格的根影響。1個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延續(xù)和承繼,主要是通過社會教育和家庭生活這兩個渠道實現(xiàn)的,而對于1直處于大離散中、既無國家又無鄉(xiāng)土的猶太民族來說,其民族文化傳統(tǒng)所以能夠頑強而完整地流傳至今,根源就在于他們保持著猶太民族特有的宗教化的家庭生活模式。如果說,在西元紀年之前的猶太人比較強調“托拉”(即“摩西5經(jīng)”)對于民族整體生存方式的規(guī)約和引導,那么當“大流散”成為他們短期內無法改變的生活現(xiàn)實時,猶太人就非常現(xiàn)實地對自己的(宗教)生活方式實施了重大的改造,通過1部250萬字的《塔木德》,猶太人不僅把《圣經(jīng)》中的教義誡命闡釋得更加具體可行,而且將它與家庭生活直接融為1體,使每個人能夠從最基本的家庭生活里無時無刻地受到猶太文化傳統(tǒng)的熏陶;每個人在完成家庭角色時,其實也是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宗教使命!蔼q太人信仰上帝是和家庭聯(lián)系在1起的!盵10] (P16)“使猶太人得以生存下來的正是他們那種對家庭觀念的摯信,在他們心目中,家庭既是體驗人生的場所,又是屬盡傳宗接代義務的完美形式!盵11] (P18)家庭成了猶太民族傳承其文化傳統(tǒng)的最根本的方式和渠道,家庭生活與其宗教生活渾然1體。所以“Judaism并不認為自己是1種宗教,它把自己看作為由上帝與以色列立約關系而產(chǎn)生的教導和戒律……1種力求在道德上把每1種人類行為轉變?yōu)?種同上帝進行溝通的生活方式!盵12] (P134)
[NextPage] 卡夫卡身上的猶太文化烙印,來自其家庭【非常的“原罪”-論卡夫卡的猶太文化淵源】相關文章:
論胡適的文化觀論文12-08
談軍魂論大學文化_800字11-12
非常經(jīng)典的座右銘12-30
非常經(jīng)典的句子03-08
奧林匹克運動的淵源-古代奧運會05-04
非常自戀的說說11-07
非常假日作文10-15
春節(jié)手抄報資料:年畫的淵源06-30
海邊的卡夫卡經(jīng)典語錄11-06
歷史手抄報資料:幸存的猶太人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