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人文之光閃耀
教學片段〗
唐代詩人李白寫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最后二句詩,我是這樣教的:
師:請同學們讀最后二句。
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孤帆”是什么意思?
生:孤單單的一只船。
師:“碧空”呢?
生:晴朗的天空。
師:“盡”怎么解釋?
生:消失了。
師:“唯見”什么意思?
生:只見。
師:“天際”呢?
生:天邊。
師:那么這二句詩該怎么理解?
生:孤單單的一只船遠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盡頭消失了,只見長江水向天邊流去。
生:當時,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漸漸地遠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藍天相連的地方,“我”望不見老朋友了,只能望見滔滔江水向天邊奔流。
師:那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呢 ?
生:我體會到了作者因老朋友的離去而感到難過。
生:我體會到了作者對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師:嗯,理解得真不錯!
〖自我反思〗
這首詩我教過好幾屆,教法大同小異,沒發(fā)現(xiàn)什么不妥。學生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之后,能串詞理解詩意,又講得那么得體、流暢,而且還能說出詩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感情,學生體驗深切,教師教學成功。然而,教后深思,總覺教師這樣的引導機械而又模式化,學生對詩句的感悟蒼白、膚淺,師生交流落入俗套,不見了靈性,沒有了悟性。
據史料記載,李白與孟浩然的關系非同尋常,相似的經歷和遭遇,致使兩人成為生死之交。他們一生中雖然相聚次數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離別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廣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黃鶴樓與“我”告別,坐船順長江水東流而下,越去越遠。長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嗎?其實,陽春三月,長江上千帆競發(fā),不會只有一條船?勺髡邽槭裁窗衙虾迫坏拇Q為“孤帆”?這是因為在作者看來,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單。這個“孤”不是客觀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正是這個“孤”顯出兩人情誼之深。所以,“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稱為孤帆?”是教學的研讀點之一,是引導學生挖掘、體驗詩句豐富的人文內涵,促成學生思維向縱深發(fā)展的一個關節(jié)點。可當時我沒有發(fā)現(xiàn)、把握這一教學契機,引發(fā)學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學索然無味,人文熏陶和感染不能潛移默化。這是反思之一。
老朋友乘船漸漸地遠去,“我”望不見老朋友了,只能望見滔滔江水向天邊奔流。作者心中“流”的僅是長江水嗎?這又是一個研讀點?晌以诮虒W中沒想到下這一“金鉤”,去“釣”蘊涵在其中的人文情懷。施教后,經深入探究,方才領悟。后來,在另一個班級的教學中,我巧設疑問下“金鉤”,通過情景描述,誦讀激情,啟發(fā)誘導,學生感悟充滿了靈性、洋溢著人情,教學也由此走向成功。
師:作者心中“流”的僅是長江水嗎?
生:流的與其說是水,不如說是情。
生:流的不僅是水,還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留戀之情、敬仰之情。
生:是呀,流的還有李白對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還有李白的祝愿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風順,萬事如意。
師:這一份份情誼,都像這滾滾長江水一樣,流向廣陵,流到
【讓人文之光閃耀】相關文章:
禮儀之光05-01
嬋娟之光04-30
閃耀04-29
人文·人文主義·人文精神04-28
友誼之光作文02-21
友誼之光歌詞08-19
城市之光作文07-09
火柴之光作文12-15
螢火之光作文08-14
智慧之光作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