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思考與實踐
一、反思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練地道出了關于閱讀的要義——我想無論如何,在教書先生的學堂是破不了萬卷書的,唯有在學堂外也即今天的課堂外才有可能去讀成千上萬卷的書,也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皩W生自發(fā)的課外閱讀興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發(fā)展,增加課外閱讀比增加經(jīng)常性寫作訓練對幫助發(fā)展學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边@是美國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通過對寫作與課外閱讀的關系進行長期調(diào)查和研究后在其《作文:研究,理論與應用》一書中提出的觀點。與中國古人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同。然而我們既丟掉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也沒有借鑒外國學者的先進理念,卻走進了講課文講作文“唯講是上”的死胡同,在“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具體看來,對課外閱讀的忽視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兩大硬傷:無趣和貧乏!罢Z文天然是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F(xiàn)在有一種現(xiàn)象,在‘應試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影響下,家長和學校都把學生束縛在教材中,不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孰不知,這就切斷了學生了解生活和社會的一條重要通道,也壓抑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眲壬倪@段話十分清楚地闡明了輕視課外閱讀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在閉塞中壓抑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即抑制了學習的興趣。在許多地方和學校,語文課成為學生最反感和最不受歡迎的課。愛因斯坦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無疑為語文早早地判了死刑。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這正是我們長期以來不重視課外閱讀所付出的最慘重的代價。
另外,忽略課外閱讀致使學生囿于狹小的“課本”空間,成為“井底之蛙”;大多患有“貧血癥”,從而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總是同樣的答案,作文中總是同樣的思路同樣的材料,甚至是同樣的假話、空話和套話,孰不知這一惡果的釀造正是我們自身的失誤。張志公先生指出:“語文這個工具,要掌握得好,運用得好,首先必須手中握有豐富的材料,貧乏是語文能力的致命傷。古人一直強調(diào)多讀,他們認為只有多讀,才能善寫。他們不主張狹窄,主張廣博!薄岸嘧x”“廣博”正是課外閱讀所承載的任務,要治愈語文的致命傷“貧乏”,唯一的藥方就是走進課外閱讀。
二、實踐篇
基于在語文大討論中的反思,基于對語文高考命題原則“知識點在課內(nèi),題在課外”的理解,更基于深圳學生(尤其是筆者所在學校生源為三類)因閱讀少而文化底蘊淺,因廣東白話的影響而語感差的現(xiàn)狀,為適應高考改革形勢,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我把抓好課外閱讀作為突破口,從1998年起在高三這個敏感的雷區(qū)大膽進行了嘗試和摸索,連續(xù)四屆高三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為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其中也包含考試能力)走出了一條希望之路。
我嘗試的方法和探究的途徑可概括為課外閱讀“五個一工程”。
一、喜愛一本雜志。推薦內(nèi)容豐富、類型多樣、人文性較強、國內(nèi)知名度和發(fā)行量最大的雜志《讀者》為日常讀物(也可選擇《青年文摘》《視野》《中國青年》等),并開展“讀《讀者》評《讀者》”課前演講活動,學期結束將演講稿由學生自行設計、編輯、打印、裝訂結集為作品集。每期《讀者》約15萬字,一年24期,約360萬字。
二、欣賞一個作家。買或借自己喜愛的作家作品,潛心閱讀,高三一年內(nèi)讀所喜歡的作家作品不少于20萬字,
[1] [2] [3] [4]
【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思考與實踐】相關文章:
啟東市中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思考05-02
對假期生活中學生社會實踐的思考04-29
對兒童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的思考05-02
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04-30
社團減災實踐與思考04-25
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08-16
對實踐范疇和實踐美學的再思考04-26
網(wǎng)絡教研的若干實踐與思考04-30
關于虛擬經(jīng)營的實踐及思考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