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課堂小結
淺談課堂小結1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非常注重新課的導入,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師對于課堂教學中的小結卻重視不夠,甚至忽視這一關鍵而又必要的步驟.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進行課堂小結.
作 者: 姚華芳 作者單位: 山西省長治市高級技工學校 刊 名: 職業(yè) 英文刊名: OCCUPATION 年,卷(期): 20xx ""(8) 分類號: G71 關鍵詞:淺談課堂小結2
地理是一門科學,而地理教學則是一門藝術,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應當精心設計。課堂小結是地理教學中既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所謂課堂小結是在完成某項教學任務的終了階段,教師富有藝術性的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歸納總結和轉化升華的行為方式。它常用于課堂的結尾。完美的小結,可以使知識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個課堂教學結構嚴謹,渾然一體,顯示出課堂教學的和諧和完美;可以誘發(fā)學生積極思維,進行深入探究,從而余音了繞,余味無窮。課堂小結形式很多,現根據本人體會,簡介幾種做法:
一、 提綱挈領。
歸納總結,是最常見的結尾方式。在新課結束之后,把全課內容作概括總結,要求作到提綱挈領,全面準確,簡明扼要。不能只是前面教學內容的機械再現,簡單重復。它起到鞏固強化知識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完世界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問題一節(jié)課后,可歸納總結為:“一個糧食問題,兩個解決途徑,三種糧食作物,四個產糧大國,五大小麥出口國”。
二、 動口動手。
練習檢測在新課結束后,可根據教學實際,精心設計一些口頭或書面作業(yè),作為課堂小結。練習設計要突出重點難點,從易到難,層層深入,一般不超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設計恰當的練習進行小結,既可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強化,使課堂教學效果及時得到反饋,又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良好學風。
三、 巧設懸念。
承前啟后地理教材內容有著嚴密的邏輯系統(tǒng),前面的知識是后面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后面的知識則是前面知識的擴展和深化。進行課堂小結時,除概括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外,還可巧設懸念,引出下一個問題的講解,誘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大氣環(huán)流”一節(jié)是在假設地表性質均一的前提下來研究大氣運動的特點的,該課結尾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的地球表面性質并不均一,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地球大氣是怎樣運動的呢?要知情況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進而引出下一節(jié)“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四、 知識疏理,繪圖列表地圖是地理學一種特殊語言。
我們要求學生一方面能通過對地圖的分析去獲得地理知識,另一方面又能把獲得的知識記憶在地圖上。因此,教師上課常常繪制版圖,邊講邊畫,講完新課內容后,則利用圖表進行小結。例如:講“氣旋和反氣旋”一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北半球為例講解,一邊把氣旋和反氣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氣流運動的情況畫成圖,使學生一目了然,再把講授的內容從氣壓狀況、氣流狀況、中心氣流運動方向、過境時天氣及實例等五方面整理成一個表。小結時讓學生自己繪出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圖,并將圖、表對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聯(lián)想對比,區(qū)別異同許多地理概念、事象和原理既相關又相異。
課堂小結時可把教學內容中那些形式相似,意義相近或相異的概念、原理進行分析比較。例如:在“能源問題”這一節(jié)課結束時師生共同概括世界和我國在能源消費構成問題上的相同和相異之處。通過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地理課堂小結形式多種多樣,它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年齡,課型特點、教材內容等具體情況,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安排好“結尾”,切忌生搬硬套,千篇一律。這樣才能收到既別開生面,又言簡意明,鞏固知識,耐人尋味的效果。
【淺談課堂小結】相關文章:
淺談課堂探究式教學04-29
政治課堂教學淺談04-28
淺談課堂教學基本素養(yǎng)04-28
淺談開放數學課堂04-29
淺談語文理想課堂之我見04-28
淺談技術課堂案例的選擇04-28
淺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04-29
淺談如何進行課堂組織教學04-29
淺談構建課堂教學文化04-29
淺談大學英語口譯課堂教學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