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

時間:2024-05-17 12:21:36 教育教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錦集15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huán)節(jié)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錦集15篇】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1

  賞識教育是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周弘主任所提出的,這種教育方式具有人性化和人文化的特征,是一種充滿感情和人情味的教育方式。賞識教育基于尊重生命的理念至上,要求教師帶著賞識的眼光來關注學生的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鼓勵。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降低學習中產生的壓力,提高積極性,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將賞識教育法用之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能顯見成效。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實行賞識教育的必要性

  賞識教育基于愛心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和活動過程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并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口頭表揚、精神、物質獎勵等方式,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用賞識的眼光對待每一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肯定,從而促進學生增強自信心,實現(xiàn)“升本思想”教育的目標。賞識教育是一種以尊重人性化的教學方式,是以尊重和愛心為前提的,《淺談賞識教育》中談到,賞識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賞識,就是學會發(fā)現(xiàn)他人的閃光點,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事、物。所謂賞識教育就是充分肯定人的行為,通過不斷地暗示,提高人的自信心,從而不斷進取。小學是學校教育的初級階段,在小學階段實行賞識教育,對于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對于該學生的日后成才,都十分關鍵。因為賞識教育弘揚人的主體精神,賞識教育強調平衡與和諧,賞識教育主張以人為本,樹立平等觀念。所以賞識教育是注重生命意識愛的教育,是具有人性化的教育,這與教育規(guī)律與兒童特點有共同點,因此,實行賞識教育是符合時代潮流的。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

  1.以學生為主體。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學習,是強調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學習。包括“閱讀“”寫作“”習作”等內容。強調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與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注重學生的課文感悟能力,欣賞能力,以及觀后的寫作能力。教師在教課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認知課文,表達自己的見解。在給學生布置作文時,我們讓學生寫《值得尊敬的一個人》,我們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去寫,寫生活中最讓他感動最讓他尊敬的一個人。有的學生寫老師,有的學生寫母親。由于我們在啟發(fā)學生時,強化學生的主動性,所以學生寫出的作文都是從本人的內心情感出發(fā),寫出自己最感人的事例和情感。學生的自我得到很好的挖掘。

  2.搭建教育平臺,樹立自信心。

  小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他們當下和未來的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響。缺乏自信的人,就會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就會制約學生的言行,就會影響到學生正常思維的發(fā)揮。小學時代又恰好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的最佳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牢牢抓住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契機,就會對學生的一生大有裨益。所以在小學時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小學五年級課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這篇課文講述了要靠自己的努力獲得別人的賞識,教師可以積極地鼓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盡量讓自己做的最好,讓自己成為最受別人賞識的人,做花朵中最美的一棵。并且學會贊美學生,“你們是我們心中最美的花朵,你們要永遠做最好的自己”同學們聽到這樣鼓勵的話,能夠大大提高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3.從課堂開始抓,為學生營造被賞識的環(huán)境。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從課堂入手,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伊始,就感受到賞識教育的氛圍。使學生增加信心。在語文課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比如聽說讀寫,加強對學生的鼓勵。例如,有的學生不會讀課文,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讀,讀錯了不要緊,立即改正過來。有的學生不愿意舉手回答問題,教師應鼓勵他們,誰發(fā)言,誰就是最聰明的孩子。通過積極的引導,鼓勵同學們紛紛舉手,爭先恐后發(fā)言。

  4.在課文作業(yè)上抓賞識教育,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在課外作業(yè)方面,我們也強化賞識教育,我們很注重抓學生在作業(yè)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我們班有名男同學,作業(yè)一貫潦草,但有一次稍微工整,我就及時表揚他,并把他的作業(yè)拿到班級,讓全班同學看,這樣一來,使這個學生大受鼓勵,從此,他的作業(yè)每次都工工整整、認認真真。通過作業(yè)的改進,這個學生更加愛上語文課了,期末,他的語文成績提高了一大截。

  5.在賞識教育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鼓勵大膽創(chuàng)新和探索。

  我們在課堂上大膽鼓勵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爭取把每一節(jié)課,都變成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實踐課。老師,是啟發(fā)學生開拓與創(chuàng)新的引導者,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開拓與創(chuàng)新的主動性、能動性,做到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刷子李》這篇課文是講述一個叫“刷子李”的能工巧匠的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或通過排演節(jié)目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這篇課文在講解時有了新意,語文課上出了新特點。事實證明,學生們是有很好的開拓性的,教師要及時采納他們的建議和發(fā)揮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使我們的課上得更有新意。

  三、賞識教育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價值

  1.以導促探,以探解疑,使學生在賞識教育中完善自我。

  在講科技文時,我們注重發(fā)揮學生的思考能力,大膽質疑,讓學生大膽思索,開動腦筋,比如《太空清潔工》,教師就向學生提問,誰是太空清潔工?為什么叫太空清潔工?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思考,很快進入了情境,主動到課文中尋找答案,這樣,很長的課文,學生很快就讀懂了。在講《難忘的一課》時,同樣,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叫難忘的一課,究竟因為什么使人覺得難忘?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再來看這篇課文,就會覺得課文沒有那么難理解了。這時及時表揚學生,理解問題能力強。這樣,同樣是一篇課文,在我和同學們的共同提問與解答中,問題很容易就解決了。

  2.以趣促思,以思求異,使學生在賞識教育中得到升華。

  在教小學生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使課堂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趣味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在講《維也納生活圓舞曲》時,我給學生帶來一盤錄音帶,其中有系列圓舞曲,曲調悠揚動聽,節(jié)奏感強,學生很感興趣。我就給學生講圓舞曲的特點,怎樣欣賞圓舞曲,學生非常高興,于是,也很愿意學這篇課文。在講《落花生》時,我告訴學生,有很多植物,果實是埋在地下,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讓同學動腦筋想,除了花生外,還有哪些植物是這樣的。這樣的啟發(fā),學生很感興趣,于是,很快投入到課文中來。學生提出了很多答案,我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說他們視野開闊,說他們肯動腦筋,是有智慧的學生,長大可以當科學家。學生在這樣的賞識中很有自信,很投入地參與到課文的學習中。在習作《快樂的爺爺》中,我啟發(fā)學生思考,爺爺已經進入老年,走路不便,為什么那么快樂?學生說,那是因為爺爺有愛好,另一學生說,那是因為爺爺有追求,所以快樂。還有的學生說,爺爺有童心,所以快樂。我表揚了大家。我說,那咱們大家就把爺爺?shù)膼酆、爺爺(shù)淖非蟆敔數(shù)耐亩紝懗鰜,這就是一篇好作文。在寫的過程中,我又不斷告訴學生應該注意的問題,比如事件該怎么寫,人物該怎么寫。同學們就開始學著寫起來。一般來說,小學生寫作文都會感到有些困難,因為他們對事物觀察不夠細致,不知怎樣下筆。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鼓勵他們,提高他們寫作文的積極性。他們有了興趣后,就會主動地寫,積極地寫,這對于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是大有幫助的。我經常在班級念好文章,學生有點滴進步,我就及時鼓勵,全班表揚。這樣,學生們由開始的怕作文,到逐漸的愛作文,會作文,到最后成為作文能手。這當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老師的鼓勵和信任。賞識教育是語文與習作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要一舉一動都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賞識,這樣,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學生的智慧與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學好語文。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2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豐富,不僅情感內容較多,而且有利于學生想象的內容也較多,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創(chuàng)新能力是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能夠生存下來,甚至脫穎而出的重要依托,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從小開始。

  一、激發(fā)學生對創(chuàng)新的熱情

  學生創(chuàng)新的熱情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質量保證。只有確保學生對創(chuàng)新具有一定的興趣,教師才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只有保證學生對創(chuàng)新的熱情,才能確保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1以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情境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此外,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在教學枯燥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小學語文課文都具有較強的故事性,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在課程導入時,筆者一般以此為突破口。如在教學《狼與鹿》時,筆者選擇了文章的前半段,即狼群捕獵鹿群,最后狼群為人類所滅這段內容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在課程剛開始時,筆者就用故事性的語言講述了這些內容,然后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這個故事還有下半部分哦,而下半部分就在我們的課文之中,你們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嗎?”這樣一來,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高漲。

  2以問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小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較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稍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問,從而促使學生全神貫注地閱讀課文。設計問題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

  二、給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

  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在于啟發(fā)學生的想象。通過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可以積極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從而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教學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稍微想象課文描寫的內容是怎樣一種景象,或者在教學完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畫出自己所理解的課文內容。這些訓練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在想象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xiàn)創(chuàng)新。

  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不輕易相信他人的結論,也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小學生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對世界有自己的認識。雖然有時候,學生的觀點有點幼稚,但卻很新奇,不失為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方式。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教導學生獨立思考、理性判斷,在經過自己慎重的思考和選擇之后,可以合理地吸收他人的意見。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廣大教師要積極重視創(chuàng)新教育,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創(chuàng)新教育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筆者相信,通過不斷的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做好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3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學習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發(fā)展智力、開闊視野和提高文化素養(yǎng)。由此可見,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語文課當作只是進行語文教與學的課,它同時還擔負著思想教育和心理發(fā)展的任務。因此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潛力,培養(yǎng)能力,從而使學生以極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在語文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有“情”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著學生的活動。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歡,其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語文。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初學語文時都興趣盎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容量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興趣的保持程度則會因人而異,出現(xiàn)差異,有的學生甚至會完全喪失興趣。針對這一自然現(xiàn)象,我們不能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而應該多關心鼓勵,多給予實際行動上的幫助,從眾多方面著手,要防微杜漸,更要亡羊補牢。

  著名作家冰心講過:“我只覺得‘師’和‘生’應當是互相尊重、相親相愛的朋友!币獙W生對你所教的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就應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學生交朋友。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學科,主要以交際為主,如果學生不敢或者不愿開口講,哪怕考試的分數(shù)再高,我想這個老師也不能稱之為成功的老師。為了能使學生敢于開口、愿意開口,教師應對他們有親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學生在一起談心交流,參加學生的課外活動。

  二、優(yōu)化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感到有“功”

  所謂心理狀態(tài)是指一個人在認知、情感、意志基礎上所產生的相對穩(wěn)定而又尚未形成品質特征的一種特殊的情緒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扒蟪晒Α笔侨祟惞灿械奶煨,即使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也會使小學生感到愉快,是學生愿意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學生學業(yè)取得進步時,教師對學生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光榮,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鼓勵性語言,可以激發(fā)學習成功的動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對問題回答得好的學生說“你真棒”、“好樣的”等,有時還可借助同學們的掌聲進行鼓勵,對于回答得不好的學生說“再努力,相信你一定行”等。學生聽到這些肯定和贊揚的聲音,就會洋溢在歡樂之中,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會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tài),學習興趣也就會有效地激發(fā)出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有回答不出來的問題,老師不能加以批評,特別是對學習上不是很好的學生更不能如此,因為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那些學生對學習更不感興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我們應該給學生們更多的鼓勵,對他們在學習上的錯誤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課上用淺顯的語言和他們交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產生成就感,這樣才會有更進一步的學習動力。

  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有“味”

  在教學內容上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形式上力求新穎多樣,以滿足學生新奇感的心理要求。如通過集中識詞,讓學生從已感知的語言材料中,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活動,自己發(fā)現(xiàn)讀音規(guī)律,再將讀音規(guī)律運用于單詞的記憶中,使學生感到單詞并不難記,激發(fā)學生取得成功的動機,同時也降低了學習難度,從而提高了成功的機率。又如,通過不斷變化教學手段――有時引導學生做游戲,有時引導學生進行競賽,有時引導學生進行表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大腦處于最佳的活動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機體的潛能,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滋味是非常好的。

  四、組織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到有“用”

  五、運用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使學生感到有“禮”

  小學的語文特別注重口語交際,因此,它不可能像語文數(shù)學那樣,很多地依賴書面考試的分數(shù)來評定學生的水平。為此,教師應在學習評價上力求形式多樣,通過不同層面的考察,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開學初,我就提出了三種平常語文測試的方法:第一種是觀察學生,平時的朗讀和平時的作業(yè)(這是針對品學兼優(yōu)、口語好并且膽子大的學生提出來的);第二種是教師選定考試的內容,學生自由找同伴表演給老師看,平時書上的朗讀作為加分項(這是針對語文水平還可以、膽子較小一點的學生提出來的);第三種是教師選定考試的內容(書上的內容)表演給學生看或者朗讀給學生聽(這是針對大部分學生提出來的)。當然,第一種的分數(shù)要高一點,第二種稍微低點,以此類推。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以三種同時進行,教師過一個星期評價一次,選擇最好的一種給學生打分。通過這樣的評價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很受尊重,教師對待自己是非常有禮貌的,連考試都可以讓自己選。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4

  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將教學與人文價值緊密結合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教育是當今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就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人文價值的意義進行相關的探討。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語言文化最攝人心魄之處便是它的人文性,它展現(xiàn)著學生的內在品質以及個人素養(yǎng),小學語文承擔著展現(xiàn)其人文價值的責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在語文知識傳授中滲透人文價值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比如五年級《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從而啟發(fā)人們多讀書、認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瀏覽全文,再讓學生齊讀課題。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明白文中“小苗”與“大樹”并不是指我們生活中的樹木,而是分別是苗苗與季羨林,引導學生挖掘其人文內涵。在課文內容講解時,教師適時提出:“苗苗與季羨林爺爺都交流了哪些問題?他們分別對讀書有哪些見解?讀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你的感受是什么?”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再與同學進行討論交流。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逐漸感受到季羨林爺爺?shù)挠H切,對苗苗的關愛之情,也體會到要學習苗苗的.謙虛、好學,并且了解到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性。教師通過在整個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教育,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情感感悟能力得到鍛煉。

  再如《煙臺的!愤@節(jié)內容的學習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自然之美以及生活之美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一般會提出這樣一個問 題:“這篇文章明顯是一篇寫景文章,但是在煙臺的海景描寫過程中每個季節(jié)都穿插著對人的勞動以及生活的描寫,這是為什么呢?”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引導性的提問,能夠讓學生透過景物層面體驗到人文層面,從而增強學生的人文感悟能力,挖掘出文章蘊含的人文價值,從而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的能力。

  二、有助于完善學生的性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完善。教學中滲透的人文價值,讓學生感受到勤懇、執(zhí)著、毅力等優(yōu)秀的品質對一個人的重要意義。

  比如在講解《蟋蟀的住宅》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蟋蟀與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句話,師生進行交流,尤其對“隨遇而安”這個詞語進行品味,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而加深對它的理解。通過課文的解讀,仔細琢磨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主要表現(xiàn)在對住宅的講究。關于住宅,教師要讓學生認真閱讀、仔細體會,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對話,從而感受到這里的蟋蟀實則是我們生活中那類吃苦耐勞、有生活情調的人,也引發(fā)學生心靈的共鳴,從而學習蟋蟀身上那種勤勞、有追求的品質,促進學生性格的完善。

  再如《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課文,仔細品味文章中的語句,使學生逐漸體會到科學家探究大自然奧秘時執(zhí)著的精神,促使學生進行自我完善。

  此外,小學語文課本中一些寓言故事比如《拔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等,通過寓言中那些典型的具有人格缺陷的人物,來告誡學生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劣根性,比如懶惰、愚蠢等等,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內在品質,從而健全人格。

  三、有助于端正學生人生觀價值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生命的理解,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從而不斷端正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比如《窗前的氣球》這篇課文,主要是講在主人公科利亞住院期間,他的心情低落,這時他的同學利用氣球來給他帶來問候,因此他快樂起來的故事。教師在教學中提出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病房窗前的氣球是誰送的?送給誰的?為什么要送他氣球?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逐漸感受到濃濃的友情,并且認識到要關愛別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在教學中通過滲透這種人文價值觀,使學生對仁愛之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漸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并且在生活中不斷踐行,逐漸成為學生日常的行為準則。比如在同學流鼻血時,學生會爭著去給他送紙巾;在其他同學忘了帶課本時,同桌會主動將自己的書往他旁邊挪一些,和他一起看。

  《小青石》這篇課文中,同樣是兩顆石子,小黑石安于現(xiàn)狀,而小青石則與小黑石不同,它心中有遠大的理想,希望能夠實現(xiàn)更高的生命價值。雖然最后它變成了一顆鋪路石,并且無法改變被人踩的現(xiàn)狀,但是當人們從它身上快樂的踏過去時,它卻從心底里感受到快樂,因為它認識到給別人帶來方便、帶來快樂,那么它就是有意義、有價值。課文雖然講的是兩顆小石子面對相同的境況,實則講的是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將它們聯(lián)想到我們人類自身,學生也能夠領會到:平凡的人因為有了理想而變得不平凡,也因為幫助他人而變得有價值。

  四、總結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這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它能夠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促進學生自身性格的完善,使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人文價值的滲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使學生好思想、好品質、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5

  語文作為一門涉及廣泛的系統(tǒng)的學科,是其它學科學習的基礎。語文的學習對于我們認知語文這門學科和認知世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樹立良好的世界觀,提高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學科,也是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審美的重要學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如何來進行學生的情感教育,讓學生擁有豐富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情感教育概述

 。ㄒ唬┣楦薪逃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據(jù)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發(fā)生積極變化,產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質的過程。

 。ǘ┣楦薪逃淖饔

 。1)激發(fā)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提高學習興趣,作為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活力的新型教學方法,情感教育法充分地利用了小學生的情感意識,發(fā)掘了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抒發(fā)自身的情感,對小學生進行了積極的引導,讓學生擁有更敏銳的洞察力,更豐富的情感,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語文學習。

 。2)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情感教學能夠讓學生擁有更豐富的情感,更柔軟的內心,更高的審美。情感教育的展開,讓學生獲得了新的成長,新的進步,新的突破,讓學生在接受情感教育后,學會愛與被愛,學會正確的處理情感,學會正確的溝通交流,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自身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3)營造語文環(huán)境,提高學習效率

  與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的應試式教育不同,情感教育的引入不僅是對教學模式的轉變,也是對教學環(huán)境的改變。它讓教學脫離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流程式教學,讓教師更注重學生的反映,而不是只關注教學目標的完成。讓教學更加人性化,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語文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進行語文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實施策略

 。ㄒ唬┳尳處煶浞终J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認知還比較薄弱,因此對于教師的很多行為都會在潛意識里進行模仿,正是因為如此,教師在日常的工作時,需要時刻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在為人處世上給學生做好示范。只有教師充分的認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才會在日常的教學中將關愛藝術融入進來,真正的做到關愛學生,充分的挖掘學生的內心世界,感知學生的情緒變化。教師自身所具備的思想道德品質,個人修養(yǎng)與情感表現(xiàn)都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要想做好這份工作,第一步就是從自身出發(fā),進行自身的素質建設,進行自身綜合到的品質的建設,然后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ǘ├糜耙曎Y源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

  合理的進行影視資源的利用,利用影視資源進行資料和內容的收集整理,將一些與情感教育相關的內容進行引入,更大程度的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擴展補充,讓學生在這種更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下感知任務感情的變化,感知到情感的力量。在學生對純文字的.學習方法已經喪失興趣時,讓影視資源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當中,利用豐富的影視內容和資源,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知道意識的導向性對于人的行為是具有非常大的影響的,只有在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后,學生才會想要去學習,認真去學習,增加溝通交流的欲望,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和諧。影視資源與語文課程的結合發(fā)展,是對學生學習效率、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的極大提高,能夠讓其作為情感教育的載體,以此為基礎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在另一方面,影視資源的應用也讓師生之間能夠增加更多的互動,更多的交流,讓師生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中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互動,能夠以這種直觀的形式來感受人物情感的變化,進行學生情感的啟發(fā)。

 。ㄈ⿵慕滩某霭l(fā),將情感教育與教學內容互相滲透

  作為課堂教學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教材貫穿了整個語文教學,在課堂內容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就是最為直接的方法。那么,為了將情感教育進行滲透,我們需要從教材出發(fā),將教學內容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再處理,將情感教育觀念融入到教材中,通過日常的常規(guī)教學,將這些理念慢慢的輸送給學生。情感教育是具有非常深的內涵的,在進行教學時,不能將所有的概念進行一次性灌輸,需要將情感教育所要表現(xiàn)的文學審美,傳統(tǒng)精神,以及思想節(jié)操等慢慢的、長期的進行灌輸,讓這種影響植入到潛意識中,真正的將情感教育落到實處。比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根據(jù)課文的具體內容,有意識的加入情感教育的環(huán)節(jié),從而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不自覺的被帶入到情感教育的學習中,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結語

  情感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體現(xiàn)出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情感教育并善加運用,使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和文本的情感因素得以發(fā)掘并服務于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之中,勢必對小學語文教學起到推動的作用,提高語文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同時,也能夠鍛煉小學生的思想情操,能夠讓學生得到成長,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由于認知局限,筆者對于相關問題看法還較為淺顯,還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討論。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6

  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仍有部分語文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現(xiàn)狀,并提出了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策略,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供依據(jù)。

  1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理念比較傳統(tǒng),沒有認識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仍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在課堂開始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詞,之后使學生閱讀教學內容,為教學內容分段歸納和總結,使學生在教材中或筆記本中記錄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思想,之后安排課后作業(yè)使學生背誦和記憶課堂教學記錄的筆記,學生被動的學習語文,對語文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失去興趣,不利于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發(fā)展。

  同時,由于教學中教師過于嚴厲,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不敢與教師有更多的溝通,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不足,師生關系比較緊張,不利于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效率的提升。

  第三,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注重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使學生的應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受到限制,使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失去了現(xiàn)實意義。

  2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策略

  2.1語文教學中注重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主

  興趣是推動學生不斷學習的動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設計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例如,在小學語文《雪孩子》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成長特點,了解學生的興趣,結合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在教學展開之前,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為學生播放“雪孩子”動畫故事片段,使學生觀看動畫故事,用動畫故事導入新的教學內容,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生動活潑的`動畫故事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之后教師再展開教學,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一步了解與掌握了教學內容,極大地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使語文教育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2.2課堂教學師生轉換角色增強學生主體意識

  師生轉換角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小學語文《靜夜思》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使學生在課下自主預習,課堂中使學生根據(jù)自對古詩的理解走上講臺講解古詩,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在語文教學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講解過程中,教師在臺下認真傾聽,不要打斷學生,待學生講解完之后對學生的講解進行補充,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尊重。課堂師生轉換角色還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評價方面,以往教學評價由教師一人完成,轉換角色后使學生進行評價,教師為學生設置評價標準,使學生按照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學課堂師生角色的互換,充分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語文教育教學效率得以提升,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體現(xiàn)。

  2.3教學注重理論結合實踐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

  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將語文教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是提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關鍵途徑。指導學生將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柳樹進行比較,學生在對比過程中掌握了柳樹的描寫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后教師再使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仿寫一篇春天景物的文章,通過理論結合實踐,充分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將語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實現(xiàn)了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

  3結論

  綜上所述,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語文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應不斷反思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多元化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中,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得以提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戴偉雄.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xx(36).

  [2]吳小英.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xx(16).

  來源:讀書文摘(下半月) 20xx年2期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7

  一、善于運用賞識激勵的方法

  教師結合學生特點及實際情況,只要看到學生微小的進步,就要善于運用形象、生動、活潑的肢體語言進行各種賞識激勵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及時進行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欲望。比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快速走下講臺,以輕盈的步伐走近學生,彎下腰,傾聽學生的話語、思想與感悟,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還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積極性;當學生能正確回答問題時,教師要及時伸出大拇指,表示稱贊或鼓掌表揚;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但沒信心,渴望得到教師的快速準確評價時,教師應報以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句激勵的話語、一枚小小的印章、一束鮮艷的'花朵、一個鼓勵的手勢,適時適度地進行激勵表揚;當學生課堂提問受挫時,教師首先要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問題,然后再鼓勵他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并及時送去一個溫暖的擁抱,溫和地撫摸著學生的頭,輕聲給他說“:繼續(xù)努力,下次你一定行!贝藭r無聲勝有聲,能使學生盡快走出困境,激起表現(xiàn)欲,始終保持一種愉快的情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教與學的過程中,這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成為學生成長發(fā)展的樂園。

  二、巧妙把握賞識藝術的語言

  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準確更要巧妙,符合學生實際情況,有較強的針對性,不能隨意夸大,還要隨機應變,機智靈活,注重情感投入,用充滿真情的激勵語言,熱情地給予褒獎,富有感染力,讓學生感受到發(fā)自內心的贊賞,例如:“你讀得很有感情,如果聲音再響亮一點就好了!“”你的想法與眾不同,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我怎么都沒想到,你表演得太精彩了!“”確實很有自己的見解呀!“”你是個愛動腦、會提問的好孩子!“”多么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 辟p識的語言讓學生實現(xiàn)情感共鳴和思想融通,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并使智慧的火花得到迸發(fā),且熊熊之火燃燒照亮全班,使整個課堂充滿生機,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竭力抬高作業(yè)評價的等級

  其核心是不僅關注評價結果,更是關注評價的過程。比如,有些同學寫課堂作業(yè)時態(tài)度非常端正,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完成作業(yè)的效果和優(yōu)秀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常規(guī)是得不到“優(yōu)”,面對此類學生教師不能批評他書寫不工整,而是批改他的課堂作業(yè)后給出一個“優(yōu)-”,隨后,請他在班級進行作業(yè)展示,有了這次經歷后,學生自信心十足,書寫課堂作業(yè)就更加努力,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堂作業(yè)水平就能達到真正的“優(yōu)”。當然,在實施賞識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正確對待成績和不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心理素質、積極向上的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實踐得出賞識的藝術在于信任,賞識的教育伴有批評。

  四、結語

  總之,賞識教育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課堂清新溫暖;賞識教育給學生一個創(chuàng)新的支點,讓課堂五彩斑斕;賞識教育給學生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讓課堂精彩紛呈。作為我們一線教師,只有真正理解學生,在賞識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創(chuàng)新,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更多沒有預約的精彩!學生的心靈就會在教師的賞識中得到舒展,變得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優(yōu)秀,彰顯各自的無限魅力,持之以恒不斷走向成功,描繪出屬于自己絢爛多彩的人生。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8

  摘要:現(xiàn)代教育技術以它獨特的優(yōu)勢開拓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新天地。它以聲、像、色、光等多種立體、直觀、動態(tài)的表現(xiàn)形式,激發(fā)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去探索知識。不僅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語文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變得具體生動,而且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使教學過程更加優(yōu)化、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學生能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小學語文教學;優(yōu)化; 高效

  在語文教學中,廣泛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已是一種趨勢和潮流,并逐漸成為全體語文教師達成的共識。因此,開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研究,勢在必行。當今語文教育,各種教學手段精彩紛呈,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以它特殊的功能和優(yōu)越性正受到越來越普遍的關注和重視,這是語文教學史上一次重大革命。它猛烈地沖擊著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促進了語文教學從形式乃至本質的變革。但是變革從來都是合理地“揚棄”,而不是簡單的“否定”或輕易的取代。從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出發(fā),探索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優(yōu)化組合的規(guī)律和途徑,是一項迫切而意義重大的工作。

  一、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得以廣泛運用的必然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爆F(xiàn)代教育技術為語文教學搭建了兩個平臺,一是多媒體運作平臺,另一個是網絡信息平臺。它之所以能在語文教學中得以廣泛運用,是因其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和理論基礎。

  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時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上的問題:

  1、夸大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作用

  不少教育工作者片面地追求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育教學,夸大了其作用,F(xiàn)代教育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固然有其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但其他常規(guī)的輔助教學手段(如簡筆畫、教學掛圖等)的特色和功能也不容忽視,所以,片面的夸大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無疑是錯誤的。

  2、認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包治教育百病

  現(xiàn)代教育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于其圖、文、聲并茂,形象直觀生動,使課堂教學由靜態(tài)的灌輸,變?yōu)閯討B(tài)的傳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大課堂的容量。因此,不少語文教師產生了依賴性,他們甚至認為,目前語文教育中的種種弊端,只要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便會迎刃而解,這些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語文學科是以語言學習為基礎,是一個反復閱讀,不斷積累,不斷“內化”的過程。現(xiàn)代教育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僅僅是一種手段,它代替不了學生“內化”的過程。

  2.操作層面的問題

  1、教學設計缺乏系統(tǒng)意識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體,各個環(huán)節(jié)應該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脫節(jié),教學過程也應該像行云流水般自然和諧,成為一個有機的組織系統(tǒng),并且應該有教學高潮的出現(xiàn)”。然而,有些教師為了使課堂熱鬧起來,在教學過程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聲、光、色、影的多維刺激優(yōu)勢,刻意挑起一個教學高潮,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只是教學輔助手段,不是目的,一個系統(tǒng)要取得活動效果的優(yōu)化,有待于該系統(tǒng)內各個子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因此,在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時,一定要把其優(yōu)化到教學過程中去,使之與其他環(huán)節(jié)血脈相連,融為一體。

  2、教學流程過于程序化

  當前,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語文教學,大都采用演示課件,網絡大平臺上有很多資源共享的課件,而這些課件都是課前預設好了的,很多教師直接下載這些課件用于課堂教學,這樣生搬硬套必然造成師生圍繞課件來進行教和學,教學流程太過于程序化,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都被課件捆住,課堂活力也喪失了。

  3.教學效果上的問題

  1、運用不當將不利于情感的交流

  不少教師在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時,把課件做為“書本和黑板”簡單的搬家,教師成為單純的電腦操作員,只關注屏幕、鍵盤、鼠標,師生間在特定情境中富有情趣的交流,變?yōu)槿撕捅涞臋C器之間毫無情感的交流,這樣的教學,不僅不能提高教學質量,反而會阻礙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2、運用不當將不利于思維的'發(fā)展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所提供的形象清晰、直觀、生動,能讓學生簡便快捷地直觀形象,并感到親切自然。然而,使用不當這些訴諸感官的視覺和聲音符號,又容易造成學生解讀文學作品時停留于感官化,使學生感情浮泛、思維淺層化。同時,學生面對文學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深度也在日益萎縮,西方社會人士呼吁“關上電視多看書”,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三、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的原則

  1.要體現(xiàn)新課程教育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

  實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首先要弄清二者是怎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結合,也就是二者結合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依據(jù)《課程標準》中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因此,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的原則首先應是,要保證小學語文教學按照自身學科性質完成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

  2.要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學科要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尤其是要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能感受文學形象,揣摩作品語言,領悟作品藝術價值,F(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起到展示或演示“具象”的作用,這對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又不能用來完全替代學生的想象。所以,如何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中值得研究的問題。

  3.要以生為本,能與多種教學形式完美結合

  語文課堂教學的形式應當是靈活多樣的,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采取多種教學形式,這是課堂教學的必然結果。因此,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的第三條原則,就是要能夠適應并與多種教學形式自然結合,而且對于改進語文教學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以突顯教材的內容或難點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的第四條原則,就是要建立在語文教師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掌握的水平、接受的程度及其對語文教學的理解水平和實際教學能力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以突顯教材的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總之,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新課程的實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有著廣泛的積極意義:教學觀念的更新,既推動語文教育向高層次、多元化發(fā)展,又為社會信息化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先進的教學手段,為語文課堂實現(xiàn)高層次信息化教學提供了方向與做法,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發(fā)展;學生肯學、樂學,有利于身心發(fā)展和思維能力的提升。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不斷發(fā)展,對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來說將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zhàn)。因此,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不斷探索和實踐,恰當、合理、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資源,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9

  [摘要]:針對農村教師在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途徑、方式、方法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本文主要從“確立教學目標”、“發(fā)展學生個性”、“激勵學生思維”、“開放課堂教學”這四個方面對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進行探討。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是人才的本質內涵,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更是新世紀賦予我們教育者的神圣使命。當今教育正進行著一場大的變革:醫(yī)治多年來積淀而成的教育沉疴,加大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創(chuàng)新教育作為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理念,也就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基于農村教師在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途徑、方式、方法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筆者從確立教學目標、發(fā)展學生個性、激勵學生思維、開放課堂教學這四個方面論述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策略。

  一、確立教學目標

  要達到創(chuàng)新教育目標,就必須制定一個明確的、具體的教學目標。確立這種教學目標的策略,主要是著眼于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個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主要是使教學具有以下三種性質:

  1、發(fā)展性。發(fā)展性教學的宗旨,是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它重視學習過程,尤其是思維過程和語言實踐,擴大學生的思維范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主體性。主體的發(fā)展只有通過主體的能動的實踐活動才能實現(xiàn)。因此,主張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維學習方式,并要在遵循語文教學規(guī)律的同時,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識能力安排教學程序。它也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認為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實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條件和根本保證;但它同時認為,“主導”不是“主宰”,反對像傳統(tǒng)教學那樣,教師完全以權威者的身份和冷冰冰的面孔對待學生,要求師生平等、教學民主,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

  3、動態(tài)性。創(chuàng)新教育需要一種動態(tài)性教學。,動態(tài)性教學程序往往是“由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再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樣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部分到整體,由繼承到創(chuàng)新,同中求異,異中求新,新中求優(yōu)。

  二、發(fā)展學生個性

  我國的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甚至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學生的創(chuàng)新求變、靈活多樣、具有個性化恰恰是滋生創(chuàng)造力的土壤!耙詫W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本”的根本目的,是使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以充分的發(fā)展和展現(xiàn)。為此,必須采取以下兩種策略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個性傾向。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進取、探究、專注、自信、堅韌、自制、敢于挑戰(zhàn)和冒險心理品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人格,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基礎和前提。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服務精神。

  采用個性化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應注重學生的不同認知方式和個性特征,由此從適應學生的不同認知方式和個性特征來調整教師自己的教學策略,將正確的知識和觀念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和觀念系統(tǒng)。為此,教學要求既要有統(tǒng)一性,又要有靈活性,這種靈活性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即:教學目標分層、課堂訓練分層、作業(yè)練習分層、個別輔導分層、學習評價分層。這種分層教學,既有效地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讓學生充分地披露靈性,展現(xiàn)個性,發(fā)揮主體作用。

  三、激勵學生思維

  應試教育下的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常規(guī)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指提供新穎的、有價值的成果的思維。因此,素質教育下的課堂教學應當在培養(yǎng)學生常規(guī)性思維的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也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目標之一。為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激勵學生的思維:

  1、培養(yǎng)批判精神。人的思維是受觀念支配的`。在美國,各個學院乃至整個社會最忌諱因循守舊,崇尚標新立異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我國小學生的傳統(tǒng)教育是被動性的教育,“唯書”、“唯師”成了提倡和獎勵的標準,他們缺乏批判質疑的精神。學會批判是學會創(chuàng)新的前提,沒有對現(xiàn)有知識的批判,便沒有知識的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一方面要保護和鼓勵學生的批判精神;一方面要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鑒別知識,將批判精神有機地融合到知識的傳授過程之中,這樣才有可能將知識變成創(chuàng)新的源泉;一方面還應當讓學生學會將批判精神建立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之上,不故弄玄虛。< 2、引導質疑問難。問題是創(chuàng)造之源,疑問是創(chuàng)造之母。教師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鼓勵學生主動地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或于平淡無奇之處生疑,或于深層蘊意之處生疑,或于新舊比較之處生疑……“真正做到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朱熹語)。教師要以學生的問題來組織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樂問和善問,在提問和答問的過程中迸放出思維的火花。

  3、鼓勵標新立異。標新立異是一種創(chuàng)新,它蘊藏著靈性和創(chuàng)造。而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則要求學生中規(guī)中矩,服從教師,服從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的一般是求同思維的訓練。為此,教師應該教育和鼓勵學生破除“唯書”、“唯師”的傳統(tǒng)觀念,對學生進行求異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善于標新立異。

  四、開放課堂教學

  要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就必須打破傳統(tǒng)教學所形成的“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狀態(tài),實行開放性教學,使學生主動和諧、生動活潑的發(fā)展。制定開放性教學的策略,主要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1、更新教育觀念。教師必須明確,教育需要以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為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高標準。針對“三個中心”,教師要有現(xiàn)代的教育觀念,實行由“以書本為中心”向“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由“以課堂為中心”向“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牢固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學生觀和教師觀。<

  2、開拓教學內容,F(xiàn)今的語文教學,有的教師是“教教材”,就課文講課文,而不是“用教材教”,教學缺乏應有的廣度和深度,這樣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教學是要憑借教材,但又不能限于教材,而應該超越教材。以“超越教材”的方式來開拓教學內容。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三種:將課外讀物與教材內容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將相關學科與教材內容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將社會生活與教材內容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

  3、拓寬教學空間。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但不是惟一的陣地。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求知領域的廣泛性、社會生活的多彩性要求我們必須拓寬教學空間,創(chuàng)設開放的、多維互動的教學空間,為創(chuàng)新教育提供“硬環(huán)境”。我們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從一個封閉的空間走進一個令人大開眼界的領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綜上所述,教學策略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目標的關鍵。以上從“確立教學目標”、“發(fā)展學生個性”、“激勵學生思維”、“開放課堂教學”這四個方面論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策略,旨在從改變教師觀念、發(fā)展學生個性和改革教學方式等方面來解決目前課堂教學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所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從而將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張云源,汪潮.張君梅語文教學理念和藝術[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xx.

 。2]巢宗祺,雷實,路志平.語文新課程標[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10

  一、加強和完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敢于表達自我的意思,老師應當多給予其鼓勵,對學生能夠更加關懷備至。讓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我的問題,同時給予其獎勵。只有這樣,給予學生敢說、敢做的輕松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境,才能夠更好地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思想,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讓學生充分地發(fā)揮自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快樂的學習。

  二、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拓展

  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主要是通過自己獨特的想法進行問題解決的一種思路,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創(chuàng)新做法,是一種反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需要有獨特的思考視角進行思維,進而提出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這種新穎獨到的思維想法,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解決問題和考慮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在現(xiàn)有的.小學教學中應該廣泛開展,并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老師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大更廣泛的空間,讓學生在理解和思考問題時能夠不受限制,并且能夠將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想法表達出來。在思考問題時,思路必須要足夠寬闊,要有打破常規(guī)的精神和勇氣,能夠很好的觸類旁通。這種行為和勇氣,老師要更多的進行支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優(yōu)勢的條件。在語文學科中,應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拓展和訓練,通過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依托優(yōu)質的教材和教學條件,加強對語文課文的理解,緊扣文章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將自己的想法通過自身的語言總結出來,發(fā)揮語文優(yōu)勢學科的地位,發(fā)掘學生的新想法、新思維。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就要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為什么烏鴉就可以找到這個喝水的訣竅,進而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和探尋生活中的各種小發(fā)現(xiàn)和小常識,讓學生能夠很好地去了解這種獨辟蹊徑的思考方式,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為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條件。這種通過課文的優(yōu)秀引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的方式,是很值得大家去認真思考和探討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的原因,每個學生都是一塊值得好好雕琢的璞玉,所以在對待學生的小學語文教學上,每個老師應該認真地了解每一個學生,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去培養(yǎng)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悉心教導。同時,在開展學生創(chuàng)新教育時,也要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都能夠將自身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希望通過各位老師的努力,真正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創(chuàng)新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11

  一、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真切感受,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新課程條件下的小學語文教材,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有,信息量非常大,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教材中的許多人、事、物、現(xiàn)象等對小學生來說,都是陌生和不熟悉的。只靠教師傳統(tǒng)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借助遠程教育資源就可以化難為易。

  例如,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我利用下載的遠程資源,先播放了課文情景朗讀,學生邊看、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此時,學生處于極度投入的學習狀態(tài),情感在不斷升華。之后我及時抓住導學契機,又播放自制的課件,讓學生自由談學習收獲,進而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學習、說話的積極性一瞬間變得活躍起來,紛紛高舉小手,爭著發(fā)言,有的甚至把整個課文內容復述了下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得大部分學生知道了《晏子使楚》這一故事的歷史背景,更直觀、更具體地了解到了齊國的大夫晏子去楚國訪問時,被楚王三次侮辱,而晏子三次反駁、斗智的感人場面,學生興趣非常濃厚。

  再如,在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時,教師提前布置讓學生從網絡上搜索閱讀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文章,了解北京和華北地區(qū)的霧霾、內蒙古和西北地區(qū)的沙塵暴、東南沿海的赤潮、三北防護林的建設情況等,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開展了“保護環(huán)境”的隊會活動,學生們儼然就是一個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由此可見,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獨有的視聽效果,創(chuàng)設情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材料,能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現(xiàn)代信息條件下的網絡平臺具有強大的信息容量,充分有效地利用這些信息,能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教師要結合教材,選擇與教材聯(lián)系緊密的補充材料拓展學生的閱讀,增大閱讀量。所選材料首先應該與學生學習的課文緊密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拓展。其次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難易適合。

  例如,在《田忌賽馬》一課的教學中,我先播放情景朗讀導入新課,接著用目標導學法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讀懂課文,積極思考問題,并在書上作批注并質疑。然后借助語音視頻,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在精讀的基礎上,播放田忌和齊威王在賽馬大會上兩次激烈的賽馬場面,運用直觀的動畫效果,讓學生形象地感知田忌和齊威王兩次賽馬的全過程。對課文中孫臏說的“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這一關鍵語句的理解,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演示,使學生對田忌第二次賽馬轉敗為勝的原因一目了然。師生在人機互動中運用聽、說、讀、寫、觀察、想象、思考等方式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駿馬騰飛的動人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學生,之后的思維拓展練習中,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高舉雙手,爭著為齊威王出謀劃策,準備在第三場比賽中打敗田忌,接著,請班上的一位學生上機操作,點擊課件,調換馬的出場順序,打敗田忌。此時,掌聲不斷,聽課的教師也不時地發(fā)出贊嘆聲。于是我及時表揚鼓勵:“你真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孩子,新世紀,你能行!”

  再如,教學《三味書屋》一課,我在課前一周就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有關魯迅先生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建立一個資料夾,課堂上讓學生根據(jù)需要自主選取資料,為學生理解這篇比較抽象和難懂的課文打下基礎。又如,在教學《向往奧運》一文時,我在教學設計中借助于PPT課件,課剛一開始,我就播放2008年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盛大的開幕式場面,會場上人們歡呼跳躍,一片沸騰。聽到解說員熱情激昂的解說,看到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激昂的音樂中入場的情景,仿佛把學生帶到了奧運會場。學生們也難以抑制自己內心的情感,個個處于極度興奮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中,有的學生歡呼起來,有的學生從凳子上站了起來,高舉雙手,吶喊著!教師不失時機地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有關奧運的課外閱讀材料目錄,組織成立了課外閱讀興趣小組,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具體要求,在課外閱讀小組內開展閱讀心得體會交流活動等,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遠程資源,豐富學生的閱讀,擴展其課外閱讀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12

  摘要:

  小學語文學習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學習活動,語文是一切學科學習的基礎,在小學階段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對未來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隨著教育改革中素質教育呼聲的不斷加大,人們對語文學習的認識不再停留在識字、背誦等機械學習上,認為語文學習應能提高學生整體的文化素養(yǎng)、完善人格發(fā)展,語文應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提升學生的精神面貌。近年來,教育界提出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加強語文人文性的培養(yǎng),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美的一面,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語文知識,在攝入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yǎng),擁有內在美。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的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用何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的美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審美教育

  提倡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滲入,是近年來小學語文改革的內容之一,但由于老師專業(yè)水平的差異,對語文審美的把握各不相同,也缺乏相應的教學指導,很難將審美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或者在實際教學中教難體現(xiàn)出語文的美感。特別是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育中,老師過分強調記憶學習,重背誦、輕理解,重考試成績,輕人文培養(yǎng),在“應試教育”制度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對語言美的感受性,語文審美能力的缺失無論對語文學習還是個人修養(yǎng)都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在寫作文時對人物情感的描寫可能就會不夠精準、不夠細膩,對景物的描寫語句使用上可能就不夠優(yōu)美、用詞匱乏。在個人修養(yǎng)上表現(xiàn)為言談舉止不夠得體,內心浮躁,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的“眼睛”。所以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老師要認真研究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將審美教育滲透進去。

  1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美的感知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鮮活化”處理,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形象美、意境美。1.1感受語言之美語文課中的課文教材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工具,教材中的散文、詩歌等各種文學載體無不蘊含著語言美,作者運用各種寫作技巧使文章生動形象,通過文字形式向閱讀者傳達了自己的情感,老師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語句進行剖析,引導學生品味文字的美感,感受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詩情畫意,讓學生宛如置身其中,并通過品味學習,將這些美的元素轉化為語文知識,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比如在學習《可愛的草塘》這篇散文時,老師先富有感情的示范朗讀一遍課文,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中優(yōu)美的、喜愛的詞句,并劃出來,示范朗讀一遍后請學生大聲朗讀一遍,在朗讀過程中展開想象力根據(jù)作者的語句對課文情景展開想象,通過文字進行場景重建。有的學生說課文中將草塘比喻成大海,腦海中馬上浮現(xiàn)碧波隨著風翻滾,無邊無際的景象,令人感覺心曠神怡;有的學生說作者在描寫草塘的綠時使用了鮮綠、碧綠、墨綠等詞匯,讓人感受到草塘顏色的變化之美,猶如置身于一幅綠色的畫卷中。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細品,感受到了語言的動態(tài)美。1.2感受形象之美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審美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用于語言對人物進行刻畫描寫,讓人物形象生動飽滿起來,同時文章中所塑造的美好向上的形象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人格發(fā)展,使學生形成高尚的品德情操。比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有一段描寫魯迅救助車夫的情景,其中對魯迅動作的描寫,“扶、蹲、半跪、拿、夾、洗、敷、扎”連用九個動作,刻畫出魯迅先生助人為樂的感人形象,而后又通過“變得那么嚴肅”、“手半天沒動”、“深深嘆了口氣”等動作表情的描寫讓學生體會到魯迅對舊社會的痛恨和對窮苦百姓的憐憫之情。課文通過對魯迅高尚品質的形象刻畫,讓學生洗滌心靈,感受真善美。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語言的形象之美,老師可讓學生模仿表演課文中的對話情境,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現(xiàn)出人物的表情、說話語氣等,讓學生有更多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

  2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審美情感

  小學生因為相對缺乏生活和情感經驗,僅通過文字描寫往往較難感受到文章的美感,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提點,“投其所好”運用更多的課堂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對語言美有更直觀的感受。比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學習完《蒲公英》后,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對描寫蒲公英使用的語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相互引導、共同感受蒲公英的美。還可以通過繪畫、唱歌、創(chuàng)編等延伸活動把抽象的語言美具象化,在學生的動手、動口的實踐中將語言文字中的美更好的顯現(xiàn)出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審美情感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利用多媒體強化審美的滲透

  將教學內容高度還原化對強化審美滲透有著重要作用,老師可巧妙利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復活”,重新注入生命,讓學生在“有聲、有色、會動”的學習情境中提高對語言的審美能力。比如在學生《月光曲》時,中間穿插播放音樂《月光曲》,讓學生在欣賞完后發(fā)揮想象力用語言描述所想象的場景,進行美的想象。

  4在生活中體現(xiàn)語文的美感

  在課堂中培養(yǎng)出來的審美能力最終要應用到生活中,反過來通過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也能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完《看雪》后,適逢碰上下雪天,老師就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體驗課文中對下雪天的描寫,打雪仗、堆雪人,感受雪的美態(tài)、感受作者對下雪天的美好的情感。總之,如何將審美教育和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相互滲透,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研究重點,也是對語文老師的一大考驗。老師要研究出更多的教學方法,利用更多元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升對語文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緒,將語文的學科性和人文性進行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郁春華.以美啟智,以美儲備———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審美教育[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xx(12).

  [2]朱鵬飛.讓美與語文教學相依相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學生之友(小學版),20xx(3).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13

  摘要:素質教育有著很豐富的內涵。素質教育的支撐點可以人文精神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和心理素質素質,在語文課上就是要讓學生們的語文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滲透

  一、受法于課堂

  學校教學最根本的組織模式就是在課堂上教學,這也是實行素質教育的一個主要方面。按照小學語文學科自身的特征以及大概章程的語文教學的本質和職責等方面來說,在課堂上受法對于語文學科來說,第一,要“讀懂”。從語言文字下手是語文在課堂上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充分帶領學生了解文章表達的內容,以及明確知道文章作者所描述的思想感情。如們所學魯迅先生的《社戲》描寫了作者幼時看社戲的一段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于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以及留戀的心情。同時,這篇文章還從各種景物的描寫中充分表達了作者自己內心的想法。以及對“六一公公”的描寫,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但同時他的意識深處仍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第二,要讀會。學生是語文教學課堂中主要對象,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課本中的意思,然后自然的表達出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可以組織學生上讀書課,讓學生們朗讀課文內容,在這種情境下,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在讀到比較開心的語境時,學生用較為輕快的語調讀出,讀到比較悲傷的語境時,用較為低沉的聲音讀出,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品味到文章深處所要表達的內容。第三,要會讀。語文課堂教會學生自始至終,“始”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讀懂以及讀會,就是引領學生讓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在語言文字上得到充分的了解!敖K”就是教導學生了解課本對于這些內容的表達,以及從思想內容轉變到語言文字中去,走向一個“會讀”的境界,讓作者的觀點、段落的分布、詞語的運用充分被學生所學習到,然后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和中心意思。能夠“讀懂文章”“讀會文章”和“會讀文章”是素質教育在語文學科中一個最根本的體現(xiàn),從教學的原因來看,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們通常還停留在“讀懂”和“讀會”這兩個層次中。

  二、受益在課外

  學生們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東西還是要歸結于課堂,課本上所學到的文章也只是簡單的給我們舉例,語文是一門社會學科,它的工具性、教育性、應用性都十分強。我們要做的主要有兩點:第一,積極組織語文活動課,語文教學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語文活動課,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把課堂教學與課外的閱讀相結合起來,要讓學生對語文書籍感興趣,讓每位學生都在語文的知識中成長和學習。第二,鼓勵學生參加很多語文活動,在活動中能夠學習到很多知識,同時也能創(chuàng)造新知識,真正學習到有用的東西。

  三、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

  素質教育的支撐點可以人文精神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和心理素質,幫助學生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使學生能夠更快成長。在語文學科中,文化知識是我們一直要傳授的內容,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也是值得我們去弘揚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兩者都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但除了這個,人格塑造也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我們生活的最好境界以及我們心中最愉悅的經歷往往都是因為我們深切落實到美育實施中去,讓我們發(fā)覺美且能夠更好地去欣賞美以及發(fā)明美。在語文教學中還是一直會存在“消耗時間長和學習效率低”的缺點,很多學生苦讀多年,本身的水準離標準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對語文,有的人已經心生膽怯且厭惡學語文,有些老師不情愿但是又迫不得已地發(fā)表自己心中的想法:“學堂是我們進行語文教學最好的地方!弊屓藗儗φZ文教學這么灰心的主要原因,其實還不少,當然兩個最大的缺點,一是老師們忽視了學生對書本精髓的'理解,只會自己拿起書本長篇大論,且還有單調的教學方式和狹隘的教學內容。二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教育觀念以及錯誤的一個教育目標,因為語文教學受到影視教育的長期熏陶,教師形成了一個不完善的質量觀、人才觀、學生觀。學生的好壞常常都用成績來決定,使得學生的發(fā)展比較片面,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也不能得到釋放。總地來說,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并沒有得到重視,反而常常被人們所忽略,并沒有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素質教育同樣有著很豐富的內涵,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在教學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四、結束語

  受教育是每一個人的權利與義務,我們應該多推廣小學教育中的素質教育,這樣能夠提高人們的基本素質。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以及不斷地實踐,教師應該多投身于素質教育的建設,同時也需要人們的不斷探索,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扛起素質教育的大旗,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愿.關于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滲透的探究[J].讀寫算,20xx,(21):39.

 。2]張淑娥,王術杰.淺談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20xx,(01):284.

 。3]王瑞.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素質教育[J].新課程學習,20xx,(05):180-181.201.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14

  一、情境創(chuàng)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具有非常豐富的特點,可以充分利用插圖、掛圖或者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這種新穎、豐富的教學方式能夠達到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運用多媒體或者插圖的教學媒介,讓學生體會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的神情、語言、動作以及情感與課堂的氛圍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知識的觸動與震撼,繼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并且能夠陶冶學生的語文情操,提高語文素養(yǎng),獲得知識的啟發(fā)。例如,語文教材中的《升國旗》一課,對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完成教學任務,識記字詞,背誦課文,對國旗有個初步的認識即可。但是我認為深入一步,對他們進行入校后的第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是個很好的時機。于是我就利用多媒體設施播放有關國旗在各種場合出現(xiàn)、升起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并進行適當?shù)闹v解,引起學生對五星紅旗的注意和興趣,抓住這個時機,給學生灌輸五星紅旗的深刻含義,教導學生應該熱愛國旗,尊重國旗,并引入課文的原句“國歌聲中,我們立正,向您敬禮!”引導學生向國旗行隊禮和注目禮。此時,學生的情感激發(fā)起來,我立即創(chuàng)設情景,國歌響起,播放天安門升旗儀式的錄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我看到一個個小手舉起敬隊禮,童稚的眼睛里流露出對國旗敬愛的神情。我深信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已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二、積累經典名言警句

  我們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知識時,經常會遇到一些非常經典的名言警句或者格言,不乏在詩歌、散文和小說等題材課文中發(fā)現(xiàn)一些用詞精煉、文情并茂、意味深長的名言佳句。通常了解一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只要看文中的一條經典語句就能得知。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名言佳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不僅文筆優(yōu)美、意境深遠,而且還富有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標準。因此,在學習小學語文的課文時,應重點分析體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并結合文中的其他資料,再進行重點講解。例如,人教版第十二冊語文教材《為人民服務》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边@一歷史名句。除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以外,進一步拓展,提升到“人活著到底為了什么”這一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教育學生活著要有意義,要有價值,不要碌碌無為一生。讓學生初步接受為人民服務的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除此以外,許多名言名句本身就折射出德育的光輝:珍惜時間,時光一去不復返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寸光陰一寸金。”對待學習要勤奮努力,孜孜不倦的“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笔惆l(fā)憂國憂民,強烈的愛國情感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备桧灍o私奉獻的人生價值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表現(xiàn)母愛深重的恩情,情真意切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睒淞⑦h大志向,堅強意志的“志當存高遠”“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薄

  三、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

  在小學語文課堂實際教學當中,語文教師應當多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并且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給學生進行正面的德育啟發(fā)和開導。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進行課外延伸,讓學生自由地吐露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從而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課文思想教育的感染。比如在進行以“善于合作的人”為主題的口語交際時,可以讓學生充分聯(lián)想到實際生活中的一些體現(xiàn)合作的例子,讓學生打開話匣子,暢所欲言,比如有接力賽跑、廣播體操比賽、拔河比賽等等,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合作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受到啟發(fā)和教育。語文德育教育的滲透是一項系統(tǒng)、綜合和全面的教學工程。語文教學只有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認真把握,同時讓學生能走進教材,也能走進生活,從而有效進行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15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本中,收錄了部分根據(jù)歷史題材或小說編寫的課文,五年級語文《草船借箭》一課便是對小說《三國演義》草船借箭章節(jié)的改寫,這類課文的教學效果往往受限于教師對于歷史或歷史題材小說理解是否全面而深刻。教學中很多教師把講讀的重點只是停留在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的講解上,忽略了小說中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深入刻畫,沒能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往往會顯得流于文章表面而蒼白無力。

  語文教參中敘述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掌握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對于這三個目標,表面看較簡單,也比較容易達到,因為這篇課文的故事梗概大家也都耳熟能詳,甚至連我們五年級甚至更低年級的學生也是一樣,對于三國里的故事,特別是對三國里諸葛亮的事跡了解得最為全面。但細細品味這一課的目標,就感覺并不能簡單處理,試想學生只了解故事情節(jié)梗概,而不了解人物性格特點以及對話語境對于人物刻畫的作用,就不可能有感情的把課文讀好,也不可能真正深入了解這個故事把故事講好。

  作為語文老師,帶領學生從文章的表面走向文章的背后是我們的責任,因此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大可不必再拘泥于對故事情節(jié)的分析和講解,雖然是五年級課文,課文也極簡單,教參也沒有刻意要求體會人物特點,但我認為教師還是要把教材“講厚”,不妨從人物分析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審視這篇文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和研究文章的興趣,點燃學生對名著的閱讀渴求,真正發(fā)揮語文學科對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形成的促進作用,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得以更好的`體現(xiàn)。

  一、人物背景分析

  文中共有四個人物,其中按照主次順序和文中的分量來說,應該是諸葛亮、周瑜、魯肅和曹操。

  這時的諸葛亮是在劉備三顧茅廬出山后,作為劉備的軍師僅僅指揮并取得幾次較小規(guī)模戰(zhàn)斗的勝利,在劉備軍中的威信還沒有真正確立,又在實力不強的情況下新敗于曹操,迫切需要一次大的勝利來確立地位的情況下,勸說劉備聯(lián)吳抗曹得到應允才來到江東,想借東吳之力與曹操抗衡,為實現(xiàn)三足鼎立打下基礎。而諸葛亮清楚的知道周瑜定會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有加害之心,因此,表面親如一家,私下里早已周全安排,巧妙應對,處處提防。

  周瑜是當時東吳主戰(zhàn)派中武官中的實力派人物,掌管東吳軍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二十幾歲任都督,心高氣盛、桀驁不馴,開始時從心底里瞧不起諸葛亮,但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主張火攻等情況又不得不使其嘆服,并想殺之而后快,但迫于孫劉兩家結盟,要害諸葛亮必須有兩全之策,否則有破壞結盟之嫌。因此,諸葛亮和周瑜之間形成了藏在內心里的鮮明的矛盾斗爭,周瑜始終在謀劃加害諸葛亮之策。

  魯肅在文中的分量雖不多,但起著異常關鍵的作用。在東吳的文官中,魯肅是堅決的極少數(shù)的主戰(zhàn)派,受到孫權的重用,起著孫劉聯(lián)合使者的作用。一方面為維護東吳的利益,不得不幫助或脅從周瑜做陷害諸葛亮之事,比如把諸葛亮的行蹤、話語傳遞給周瑜等等,另一方面,又出于聯(lián)合劉備抗曹的大義出發(fā),暗中為葛亮傳遞消息,還為諸葛亮提供草船借箭所需,在周瑜和諸葛亮之間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在赤壁之戰(zhàn)的成功中,魯肅之功不可磨滅。而且魯肅為人也并非只是表面上的諾諾之人,其實此人胸懷廣闊,審時度勢,對后勢的判斷相當準確,這也是后來周瑜死后,它能夠接替都督一職的原因。

  曹操在三國里是一個有著雄材偉略的軍事家,卻在草船借箭這一故事里表現(xiàn)為生性多疑,不肯冒險,學生初讀會感覺他很愚蠢,其實不然,曹操身上具備的軍事才能在三國中只有少數(shù)人可以企及,在大霧天不肯出兵,恰恰反映出軍事家的品質,這一點從他后來敗走華容道幾次大笑諸葛亮不會用兵,但都中了埋伏這件事上能夠看出來,其對地形、排兵布陣的老道與諸葛亮還有一比。其實,諸葛亮也是非常了解曹操的性格和才能,才敢于冒險,不然遇到個愣頭青,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之時便被活捉了。

  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讀懂文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背景,有些內容雖文中未提及,但教師要給學生以準確的、全面的信息,不能只從情節(jié)和文章表面理解人物,要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立體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性格分析

  諸葛亮在三國中的地位異常突出,也被后世奉為智慧的化身。其智慧一方面表現(xiàn)為知識淵博,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知曉陰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其在來東吳之前,便已經算計好聯(lián)吳必然成功、必用火攻,哪天大霧、哪天東風、哪天火攻、何時接應自己。因此,在東吳的事態(tài)變化中,諸葛亮始終能夠處之若泰,從容面對,收放自如。另一方面,他在識人方面有著深厚功力,在此文中,他就巧妙地利用了魯肅周旋于周瑜之間、利用曹操的心理取得了十萬支雕翎,利用草船借箭以及后面的借東風打擊了周瑜的氣焰,真可謂古代的心理學家。

  周瑜在教參中定義為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之人,我認為這一定義過于片面。周瑜相對于諸葛亮確實略顯被動,每一項計策都被諸葛亮事先察覺,一一化解,周瑜只能見招拆招,始終落后一步。但試想周瑜一定要想方設法除掉諸葛亮,其原因只是因為他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嗎?我想,作為周瑜年輕好勝,永不服輸?shù)男愿翊_實表現(xiàn)的很突出,但僅憑與此,便說其心胸狹窄,這樣分析周瑜確實有冤枉之嫌。周瑜曾不止一次對魯肅講“諸葛亮不除,早晚為東吳大患”,這說明,周瑜想除掉諸葛亮還是從東吳的將來長遠出發(fā)的。再者,試問一個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都督能夠指揮好千軍萬馬嗎?能夠有黃蓋、甘寧等大英雄甘心為之效力嗎?因此說,周瑜也并非常人所說的心胸狹窄之輩。只是,他認為留下諸葛亮為東吳留下禍患比連劉抗曹更重要罷了。

  魯肅在教參中定義為忠厚守信之人,但我覺得只是這樣理解略顯片面。我認為,魯肅相比周瑜,便是一個更加深謀遠慮之人了。首先,魯肅周旋于周瑜和諸葛亮之間,傳遞信息并非是被迫之舉,相反多是主動為之,表面看是為化解諸葛亮和周瑜的矛盾,從他為諸葛亮提供一切借箭之需可以看出,其實是在維護聯(lián)劉抗曹的大計。是不是魯肅看不出留下諸葛亮將來會有后患呢?我想并不是這樣的,而是魯肅深知赤壁之后曹操的根基仍然深厚,殺掉諸葛亮后,東吳必然只能獨自面對曹操,那時并沒有十足把握保全東吳,而留下孫劉聯(lián)盟,鼎足之勢必成,可更好地保護東吳。因此說,魯肅的角色在文中的作用是突出的,而并不只是被動的唯唯諾諾之人。

  曹操的心理特征在文中沒有突出體現(xiàn),教參里只是定義為謹慎多疑,在不知道敵人虛實,又是大霧天氣的時候,謹小慎微,只是讓弓箭手逼停敵人不讓其靠近。實際上,曹操并非是愚鈍之人,二十條戰(zhàn)船即便有再多的戰(zhàn)鼓能打出百條戰(zhàn)船的聲勢嗎?而且要突襲何必擂鼓呢?曹操不可能不想到這點,曹操定然知道是小股敵人在虛張聲勢,借大霧來探聽軍情,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眼里。因此,曹操在這件事中并非只是謹慎多疑,應該還有自滿持重吧。

  因此,我覺得教師解讀文章不能停留于表面,也不能唯教參為“真理”,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幫助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雖然是五年級學生,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但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尤其是學會多角度思考。

  三、對話理解分析

  記敘文中的對話最能反映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因此,教師不能只停留于對故事發(fā)展過程的描述,而要抓住對話中反映出的人物心理變化體會人物性格特點。這篇文章中,通過對話,人物心理變化和性格特點表現(xiàn)最突出的當屬周瑜了。

  文章第二自然段講到,周瑜請諸葛亮議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zhàn)。水上交戰(zhàn),用什么兵器最好?”當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時,周瑜說:“對,先生和我想的一樣……”,這說明這是周瑜早就設計好的計策,在周瑜問諸葛亮用什么兵器最好時,他的心里是忐忑的,擔心諸葛亮會不會順著自己的圈套走下去,結果不出所料,在諸葛亮回答用弓箭時,周瑜應該幾乎是脫口而出“先生和我想的一樣”,隨后又拋出了“現(xiàn)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退卻”的咄咄逼人的計策。當諸葛亮說“當然照辦”時,周瑜一定得意的認為諸葛亮已然上當,當諸葛亮提出三日內可以造完時,周瑜應該是既驚訝又蔑視,驚訝諸葛亮竟然會提出用三天完成,蔑視其不懂是計,自取滅亡。當諸葛亮簽下軍令狀時,周瑜定然沾沾自喜計策得逞。在諸葛亮走后,他對魯肅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顯示了他很為自己的計策得意,同時他又讓魯肅去探聽虛實,說明其還是為諸葛亮會那么容易上鉤而疑惑。后來聽魯肅說諸葛亮不要造箭之物時,心里變得更加疑惑,但仍然堅定的認為自己的計策萬無一失。只有對這些心理變化真正的理解,在文章最后才能體會到周瑜自己原本認為很得意的計策,原來都在諸葛亮的掌握之中而悵然若失,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周瑜長嘆一聲”中周瑜長嘆時的心情。

  讀書要讀懂人物,讀懂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用語言表達人物心理變化和人物特點的方法,對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很高的價值。

  四、人物對比分析

  在此篇文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人物矛盾情境,激發(fā)學生討論的熱情,對于學生多角度的理解文章和人物特點有突出的作用。比如,討論文中的四個人物,哪一個最聰明,為什么?絕大多數(shù)學生一定認為諸葛亮最聰明,那么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體會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尤其要體會他是在來東吳前就設計好了一切,起碼是準備好了一切,而且他借助魯肅和曹操的特點為己所用,從而體會三國是一部講究智慧和謀略的書籍,激發(fā)學生進一步讀書的興趣。并且還要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周瑜、魯肅、曹操有沒有聰明之處,各是什么?從而多角度的分析人物的特點,不至于片面的理解和分析人物。

  綜上所述,教師是學生讀書的引路人,這條路應該是思想之路,因此,教師要先行一步,深入的讀懂教材,能夠客觀、正確、全面的體會教材的人物特點和性格特征,才能在教學實踐中開闊學生讀書的視野和思考的深度,才能少出書呆子,培養(yǎng)出思維活躍、多元發(fā)展的學生。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05-16

小學語文教育論文04-07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精選01-25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01-21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07-15

小學語文教學核心論文11-08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1-26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大全09-0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