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鄂爾多斯盆地周邊地區(qū)野外溶蝕試驗結果討論
2003到2004年,在國土資源部地質(zhì)調(diào)查項目"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 "工作中,作者在鄂爾多斯盆地周邊地區(qū)建立了8個野外溶蝕試驗站,采用不同巖石的600 多枚試片開展了為期1年的野外溶蝕試驗觀測.通過試驗并結合前人的野外溶蝕試驗成果分析, 得出了如下幾個重要的結論:(1)試驗區(qū)灰?guī)r較白云巖的溶蝕量大20%以上;(2)與我國南方的試驗結果相反,即北方土下碳酸鹽巖樣品溶蝕量遠遠小于地上樣品的溶蝕量;(3)從華北到西北存在一個碳酸鹽巖樣品由溶蝕變?yōu)槌恋淼牡貛?同理,從我國北方碳酸鹽巖樣品土下溶蝕量小于地上溶蝕量到南方土下溶蝕量大于地上溶蝕量區(qū)域變化過程中,又存在土下與地上溶蝕量接近的地帶,這兩個地帶是控制我國現(xiàn)代巖溶作用機制的重要分界線,對巖溶地貌的發(fā)育與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作 者: 梁永平 王維泰 段光武 LIANG Yong-ping WANG Wei-tai DUAN Guang-wu 作者單位: 梁永平,王維泰,LIANG Yong-ping,WANG Wei-tai(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巖溶地質(zhì)研究所,廣西,桂林,541004)段光武,DUAN Guang-wu(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地質(zhì)勘察,分院,四川,成都,610031)
刊 名: 中國巖溶 ISTIC PKU 英文刊名: CARS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7 26(4) 分類號: P642.25 關鍵詞: 溶蝕試驗 對比研究 鄂爾多斯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周邊地區(qū)野外溶蝕試驗結果討論】相關文章:
鄂爾多斯盆地蘇里格氣田儲層成巖作用與模擬04-26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疑源類的熒光特征04-26
正交偶極聲波測井在鄂爾多斯盆地變質(zhì)巖儲層中的應用04-26
鄂爾多斯盆地南部上三疊統(tǒng)延長組震積巖的發(fā)現(xiàn)及地質(zhì)意義04-26
鄂爾多斯盆地巨厚黃土塬區(qū)非縱測線地震資料處理方法研究04-26